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9:3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2008年10月31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工委主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业年建设这一主题,在五月份人大组织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建军与城环工委的同志一道,于10月下旬,就我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于2006年10月由原市科技工业园与原农业科技园合并成××经济开发区。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坚持“园区工业化,工业园区化”的理念,强力推进园区招商,共引进企业47家,其中规模企业16家,合同引资18亿元,已建成投产企业25家,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为主导,以食品加工,纸品深加工,纺织和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五大产业支拄。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市人民政府立足工业强市,突出项目建设的发展定位是正确的,使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呈现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经

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潜力逐步呈现;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三是园区基础不断夯实,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四是发展定位逐步明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区狠抓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近2500万元,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项目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给、排水管网建设全面启动。

一是投资116.4万元,安装自来水主管道2.7公里,也就是说完成了从接水管到通威800#至500#供水主管道的建设。

二是投资344.5万元,安装排水管道14处,管径为1000#至400#规格,完成安装总排水管道5988米,近6公里。

2.供电、电力设施建设全园受益。

一是投资160万元,架设了4条主要高压网络,完成建设S204线(文明路至三一大道)万伏高压,辣妹子万伏专线,完成了电力增容配套建设,确保了入园企业的供电需求。

二是投资75万元,完成了S204线路灯安装1340米,青年路、枫杨路的亮化800米。

3.道路硬化建设初具规模。

为了项目载体,推进道路建设,一是投资486.5万元,道路硬化主干道13条,完成道路硬化总面积为63288平方米。

二是投资46.6万元,完成人行道建设7处,计1600平方米。

4.电信网络建设得到畅通。

网络不通曾经影响着入园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此,经济开发区会同电信部门采取措施,狠抓了工作的落实。一是今年为确保园区电信网络的畅通,投入资金20万元,电信部门投资100多万元,到今年8月底,全面实现了园区内的网络畅通,园区企业实现了税控机的正常使用。二是投资14万元,发展有线电视,从丁家坝村至通威的有线光缆正在建设中。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不够配套,跟不上大招商、大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不够协调,布局区域方面还有待完善。

1.园区的道路硬化还比较单一,虽然主干道道路进行了硬化,但从园区整体来看还没有形成网络,目前还不能达到纵、横相通的要求,这样不利于物流业的发展及便捷的交通枢纽。

2.排水管道建设效果不佳,还缺乏实用性,根本原因是,园区还没有完成总排污口的建设,现有安装的整个排水管道都不畅通(是石屁眼),可以说是关门杀贼。

3.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经营。如原农业科技园,贷款3500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680万元。道路硬化的水泥路又出现眼眼塘塘,部分渠道桥梁基本没有受益,石矶湖的部分路灯自装起就没有

亮过,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

4.自来水供水主管道虽然安装了2.7公里,但园区至今没有饮用自来水,根本原因是供水主管安装的时间太迟,到户企业的支管至今没有安装,无法连接主管,使得现有的入园企业各自挖井取水,这样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和投资。

三、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要严格按规划实施。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建设。二是要坚持规划讲科学,更要讲刚性。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成什么样,建设到什么程度,最终要依照规划实施,坚决杜绝盲目性、随意性。三是要突出完善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分区和功能定位,注重园区总体规划,做到有序建设、节约发展。四是切实规划和加快推进经开区以“两纵五横”为主的路网和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设施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一是工程项目建设要有专人负责,施工期间要进行质量跟踪监管。二是要克服当地人强揽工程的弊端,实行公开招标、平等竞争、有序运作,杜绝暗箱操作。三是要对工程款项预留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

3.加强管理,防止重建轻管。对已投资建设的近6公里的排水管道要着力解决排污的出路问题,当务之急,要确保园区的排水管道相连畅通,加快建设好总排污口。对石矶湖(原农科园)闲置的部分路灯可调剂易地

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能。

4.市人民政府要整合投资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协调配合,着力为经开区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同时要千方百计开辟经开区融资渠道,可采取招商融资,盘活存量土地,扼制圈地行为等有效措施,破解资金瓶颈的难题,谋划经开区的创收机制,力争把经开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航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关于我市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现状 总体上看,全市的投资软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各级机关致力发展、服务发展的意识增强,市场主体投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据统计部门2004年对100家企业进行的投资软环境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企业认为近两年我市的投资软环境有较大改善。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抓软环境建设的合力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把软环境建设工作列为今年全市加快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市纪委、市政法委的主要领导挂帅,办事机构挂靠在市纪委、监察局。为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及时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项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听取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领导小组还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把市软环境办、效能办、纠风办、行政服务中心、整规办的工作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形成合力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深入调研,抓软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为增强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市里组织人员走访了市直40多家企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营造我市经济发展优良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分别由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分3个阶段(即宣传发动、集中整治、总结表彰)抓好软环境整治工作。四个小组分别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突出围绕深化项目年竞赛活动、推进创城工作、完善行政服务平台、建立审批服务网站、实行政务公开等方面来抓好软环境建设。三是健全制度,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制定了《关于对损害经济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的暂行规定》,市、县两级建立行政服务中心9个,推行项目联审联办制,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办事效率。在行政机关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从制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各县(市、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梳理完善内部工作制度,清理不符合优化软环境的制度,着力解决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落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尤溪县出台鼓励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新开办工业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标准,对部分客商实行尤溪绿卡,持卡者可享受尤溪境内免交县内公路通行费,非特殊情况企业免受检查,子女入学享受本县居民待遇。沙县实行效能评议制度,开展民主测评,对民主评议好的单位及领导给予通报表扬。对民主评议反映差的单位及领导给予通报批评,要求后三名的单位及主要领导写出书面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连续两次居最后二位的单位,其主要领导进行岗位调整。四是典型引路,营造良好软环境氛围更加浓厚。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及时发现软环境建设方面好的典型。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总结推广了市国检局为我市外经贸发展营造低障碍、低收费、高效率的检验检疫通关环境、市公安局办理涉企经济案件做到四个不查和五个不轻易市地税局开展办税四零活动(即服务零距离、流程零障碍、质量零差错、对象零投诉)、等经验,指导全面工作,不断提高全市的行政服务水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总结推广了将乐县率先对全县国有集体林木资源转让实行统一阳光作业,泰宁县推行村级采购制度,建宁县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公房进行统一管理,梅列区积极开展公务用车改革,永安市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服务模式和勤廉宣教中心,明溪县实行纪检监察干部跟踪服务非公企业制度,大田县推行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价投标中标法等各具特色的措施办法,巩固和深化了反腐倡廉工作。同时,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还通过软环境建设工作《简报》和《情况通报》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通报,为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市软环境专项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新一轮创业的要求、与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与投资者的呼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

4、人文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虽属经济欠发达山区城市,但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本应是软环境中的比较优势,由于没有很好从根本上做好 人的工作,以致人们观念上的劣势掩盖了人文环境整体上的优势。在市民素质问题上,有几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冷漠无知,消极顺从。这类人对软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也不想认识,以为发展经济是党委和政府的事,与已无关。另一种是个人至上,积极排外。这类人并非观念落后,不思发展,只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为优化软环境是吃里扒外、引狼入室,专为外面人好赚钱、多赚钱服务,进而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排斥异己。三是信用缺失。由于公众信用的社会约束力较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民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的信用观念有所退化,失信现象也时有发生。

5、舆论氛围仍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舆论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对社会舆论的软环境功能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整合,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还不明显。二是投资者的舆论效应没有得到积极重视。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软环境优劣,投资者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但由于我们的软环境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又没有让投资者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快捷沟通渠道,因而投资者难以担当正面的宣传员。

三、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坚持把优化经济环境摆上重要位置。全面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涉及面广、工作范围大、要求标准高。为此,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大事抓在手,放上重要位置。二是要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大对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局面。三是要认真研究和制定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各部门、单位领导都要认真研究、客观分析,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优化和改善经济环境工作做出全面有效的部署,并进一步狠抓落实。

2、强化督查,严格落实分解优化经济环境的目标责任。优化经济环境要取得明显成效,关键还在于认真落实到位。为此,一是要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对照优化经济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层层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责任目标,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项项见成效。二是要推行首问责任制。通过首问责任制,把责任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三是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各相关部门要经常督查经济环境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对于重点项目、重点案件、突出问题,各级领导要亲自加强协调处理和督查督办,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切实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3、结合实际,突出抓实优化经济环境的重点措施。在现阶段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将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收费的项目纳入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形成几大类一条龙审批服务链,杜绝办事人员 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市有关部门应对中心窗口充分授权,使中心窗口既能受理,又能及时办结;建立行政审批连动模式,形成窗口为办事人员服务,后方为窗口服务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整合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有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的监督管理,借鉴外地做法,整合四个交易中心的资源,做到统一平台、减少场所、规范管理、资源共享,切实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开展治乱减负工作。对各级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实行重新申报、重新确认。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推行收费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企业负担监测网络,实行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四是要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免检制度,对市场信誉好、经济效益佳、社会贡献大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免予检查的待遇。对企业的检查要坚持精简、便捷、实效的原则,能合并的要合并,能简化的要简化,能放宽周期的要放宽周期,可以联合实施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实施。五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效能监察,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廉洁高效。要强化责任追究,对群众意见集中、社会反映强烈、事实清楚、情节恶劣、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果断处理,凡发现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执行不力的,甚至敢于违规继续搞三乱的一定要严肃查处,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三篇:关于我市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现状

总体上看,全市的投资软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各级机关致力发展、服务发展的意识增强,市场主体投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据统计部门2004年对100家企业进行的投资软环境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企业认为近两年我市的投资软环境有较大改善。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抓软环境建设的合力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把软环境建设工作列为今年全市加快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市纪委、市政法委的主要领导挂帅,办事机构挂靠在市纪委、监察局。为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及时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协调解决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项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听取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领导小组还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把市软环境办、效能办、纠风办、行政服务中心、整规办的工作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形成合力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是深入调研,抓软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为增强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市里组织人员走访了市直40多家企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营造我市经济发展优良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分别由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分3个阶段(即宣传发动、集中整治、总结表彰)抓好软环境整治工作。四个小组分别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突出围绕深化项目年竞赛活动、推进创城工作、完善行政服务平台、建立审批服务网站、实行政务公开等方面来抓好软环境建设。

三是健全制度,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制定了《关于对损害经济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的暂行规定》,市、县两级建立行政服务中心9个,推行项目联审联办制,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办事效率。在行政机关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从制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各县(市、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梳理完善内部工作制度,清理不符合优化软环境的制度,着力解决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落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尤溪县出台鼓励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新开办工业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标准,对部分客商实行“尤溪绿卡”,持卡者可享受尤溪境内免交县内公路通行费,非特殊情况企业免受检查,子女入学享受本县居民待遇。沙县实行效能评议制度,开展民主测评,对民主评议好的单位及领导给予通报表扬。对民主评议反映差的单位及领导给予通报批评,要求后三名的单位及主要领导写出书面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连续两次居最后二位的单位,其主要领导进行岗位调整。

四是典型引路,营造良好软环境氛围更加浓厚。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及时发现软环境建设方面好的典型。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总结推广了市国检局为我市外经贸发展营造“低障碍、低收费、高效率”的检验检疫通关环境、市公安局办理涉企经济案件做到“四个不查”和“五个不轻易”;市地税局开展办税“四零”活动(即“服务零距离、流程零障碍、质量零差错、对象零投诉”)、等经验,指导全面工作,不断提高全市的行政服务水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总结推广了将乐县率先对全县国有集体林木资源转让实行统一“阳光作业”,泰宁县推行村级采购制度,建宁县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公房进行统一管理,梅列区积极开展公务用车改革,永安市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服务模式和“勤廉宣教中心”,明溪县实行纪检监察干部跟踪服务非公企业制度,大田县推行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价投标中标法等各具特色的措施办法,巩固和深化了反腐倡廉工作。同时,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还通过软环境建设工作《简报》和《情况通报》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通报,为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强化督查,软环境建设工作各项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坚持日常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自查与自纠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效能办、纠风办、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先后3次组织人员到市直60多个重点部门和单位和8个县(市、区)开展督查指导或明察暗访,还走访了各商会和各类企业及个体户了解情况,在督促工作落实的同时,将发现、掌握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市直相关单位并责令整改。进一步畅通渠道,在充分发挥市效能投诉中心作用同时,今年又开通了纠风热线电话,设立了“纠风之窗”网站,认真受理投诉举报,上半年全市效能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417件,办结率为91.4%,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效能告诫16人,诫勉教育5人。通过强化督查,软环境建设工作各项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在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方面,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如市林业部门就下属事业单位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文明的行为,采取了建立奖惩制度、规范检查行为、强化行政督查等措施进行整改;市人行针对企业反映贷款难的问题,创新信贷方式,配合各级政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举办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等进行整改。在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方面,按照“领域再拓宽、内涵再丰富、资源再整合、环节再减少”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前三季度进驻中心的40个单位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审核、备案等事项6.95万件,办结率95.3%,总办结时限比承诺总时限节省2.37万个工作日。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以开展“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主题教育为载体,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严肃查处一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干扰改革、阻碍发展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及时为受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事非,认真维护党员干部的权利,积极帮助发案单位分析发案原因,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放开手脚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围绕“四个坚决纠正”和“三个继续治理”,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逐步解决一些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加强对“四项改革”、“四项制度”和“五公开”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推进了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开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从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情入手,先后开展了整治“餐桌污染”、汽车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粮食市场、文化市场、农资市场、药品市场等专项活动。市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出动执法人员一万多人次,查处各类违规行为3000多起,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秩序。在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同时,积极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法制环境方面,以“创建平安##”活动为抓手,政法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力度。司法部门对律师队伍进行了教育整顿,以营造公正、公平的司法环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市软环境专项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新一轮创业的要求、与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与投资者的呼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

1、政策环境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缺乏比较优势。如,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多是参照发达地区或后发展地区,不仅由易受“硬环境”的影响,存在操作上的区域局限性,而且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又易造成滞后性。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少数单位“私”字当先,对本单位有利的政策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随意曲解政策,使政策优势大打折扣。有的更是搬“条条”上的具体规定多,执行党委、政府的政策少,出现了政策截流、政策梗阻现象。据我市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有49%的私营业主对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表示不满意。

2、政府的职能服务不够到位。突出表现在:一是观念不新。一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患得患失,缺乏与时俱进、主动服务思想,执行政策简单生硬,死抱着政策条文不放,服务不够主动、热情,不能为基层和投资者排忧解难。二是治政不实。有的部门工作中急功近利,将“刚性规定”变成“柔性操作”的问题,办事程序与审批手续裁而不减;有些干部作风飘浮,工作中敷衍塞责、欺上瞒下、从中作梗。三是在岗不勤。一些部门管理松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意识不强,上班迟到早退或擅自离岗现象时有发生。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等问题仍然存在,“三乱一多”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执法不严,将执法过程“关系化”,以关系亲疏作为执法宽严的标尺;有的执法随意,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有的以罚代管,重收费、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举止不文明。极个别部门和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利用职权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吃、拿、卡、要、报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些部门以协会会员费、管理费、办刊物杂志赞助费等名目向企业收费,有的中介机构收费弹性大,有的搭车、重复收费。一些执法部门随意到企业进行各种检查,企业对管理部门名目繁多、华而不实的检查十分反感。据调查,有26家企业反映2003年接受各类检查达162次,平均每家企业6次,最多的一家企业被检查了20次,令投资者十分无奈。

4、人文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虽属经济欠发达山区城市,但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本应是软环境中的比较优势,由于没有很好从根本上做好 “人”的工作,以致人们观念上的“劣势”掩盖了人文环境整体上的“优势”。在市民素质问题上,有几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冷漠无知,消极顺从。这类人对软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也不想认识,以为发展经济是党委和政府的事,与已无关。另一种是个人至上,“积极”排外。这类人并非观念落后,不思发展,只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为优化软环境是“吃里扒外”、“引狼入室”,专为外面人好赚钱、多赚钱服务,进而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排斥异己。三是信用缺失。由于公众信用的社会约束力较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民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的信用观念有所退化,失信现象也时有发生。

5、舆论氛围仍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舆论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对社会舆论的软环境功能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整合,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还不明显。二是投资者的舆论效应没有得到积极重视。“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软环境优劣,投资者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但由于我们的软环境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又没有让投资者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快捷沟通渠道,因而投资者难以担当正面的“宣传员”。

三、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坚持把优化经济环境摆上重要位置。全面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涉及面广、工作范围大、要求标准高。为此,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大事抓在手,放上重要位置。二是要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大对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局面。三是要认真研究和制定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各部门、单位领导都要认真研究、客观分析,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优化和改善经济环境工作做出全面有效的部署,并进一步狠抓落实。

2、强化督查,严格落实分解优化经济环境的目标责任。优化经济环境要取得明显成效,关键还在于认真落实到位。为此,一是要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对照优化经济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层层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责任目标,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项项见成效。二是要推行首问责任制。通过首问责任制,把责任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三是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各相关部门要经常督查经济环境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对于重点项目、重点案件、突出问题,各级领导要亲自加强协调处理和督查督办,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切实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3、结合实际,突出抓实优化经济环境的重点措施。在现阶段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将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收费的项目纳入“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形成几大类“一条龙”审批服务链,杜绝办事人员 “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市有关部门应对“中心”窗口充分授权,使“中心”窗口既能受理,又能及时办结;建立行政审批连动模式,形成“窗口为办事人员服务,后方为窗口服务”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整合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有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的监督管理,借鉴外地做法,整合四个交易中心的资源,做到统一平台、减少场所、规范管理、资源共享,切实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开展治乱减负工作。对各级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实行重新申报、重新确认。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推行收费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企业负担监测网络,实行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四是要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免检制度,对市场信誉好、经济效益佳、社会贡献大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免予检查的待遇。对企业的检查要坚持精简、便捷、实效的原则,能合并的要合并,能简化的要简化,能放宽周期的要放宽周期,可以联合实施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实施。五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效能监察,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廉洁高效。要强化责任追究,对群众意见集中、社会反映强烈、事实清楚、情节恶劣、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果断处理,凡发现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执行不力的,甚至敢于违规继续搞“三乱”的一定要严肃查处,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4、激活机制,大胆探索优化经济环境的方法途径。优化经济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创新发展的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胆探索优化经济环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是要研究建立科学的经济环境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投资投资者、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投资环境综合分析评估。对在评估中名列前茅的给予表彰,对评估较差的部门,给予公示,限期整改。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优化经济环境的制度。二是要激发机关活力。要进一步完善机关的工作机制,以是否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为标准,不断采取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机关干部参与优化经济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优化经济环境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三是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努力探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种办法和措施,着力拓展新思路,借鉴新方法,实现新突破,打造##投资兴业的乐土。

5、广泛发动,形成全民参与优化经济环境的强大合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同时,对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种行为,敢于抵制,敢于举报。要通过全市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不懈的努力,在全市上下合力打造优化经济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一个“人人都是经济环境、事事相关经济环境、处处维护经济环境”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

第四篇:关于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常德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十一月中旬,我们在市经委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就我市德山开发区和区县(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过程中,实地察看了德山开发区、汉寿经济开发区、鼎城区灌溪工业园区等三个园区的16家企业,以及德山开发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先后在德山开发区与德山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汉寿经济开发区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在鼎城区灌溪镇政府与武陵、鼎城、临澧、澧县、石门等县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组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资金投入和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园区雏形基本形成。自德山开发区和区县(市)工业园区设立以来,各级政府围绕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采取激励政策和措施吸引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武陵、鼎城、临澧、澧县、石门等县的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大多数工业园区编制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园区功能定位,理清了发展思路,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德山开发区和区县(市)工业园区已逐渐成为我市工业强市的基地、招商引资的平台、工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区。

2.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992年以来,德山开发区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35亿元,区县(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各工业园区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各工业园区着力完善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德山开发区今年启用了政务服务大厅,目前有十多个主要为工业项目和企业服务的职能部门设立了办事窗口。汉寿经济开发区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各工业园区相继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项目全程代理制,开展“一站式”审批等服务举措和工作机制,逐步改善了园区投资环境。工业园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既增强了园区的承载能力,也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3.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德山开发区目前有69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近40家是设立开发区以后引进的,1992年以来的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120亿元。今年1-10月,德山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9亿多元。鼎城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由成立初的12亿元增加到2007年3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45.5%,上缴税金由3210万元增

加到2007年的6160多万元,占全区工业税收的比重达86.2%。特别是灌溪工业园区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5300多人,并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预计2008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实现税收7500万元。其它工业园区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园区为县域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规划不完善。我市工业园区在起步阶段缺乏整体科学规划,存在着先开发建设、后逐步规划的问题,造成园区内功能区划不明确,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多数县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部分园区规划虽经多次修编、完善,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总体规划不完善、功能定位不科学、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2.竞争优势不明显。园区企业规模小,整体素质低。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对入园企业把关不严,甚至是“来者不拒”,多数园区引进的项目质量不高,呈现“三多三少”局面,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劳动密集型多、资本技术密集型少,传统产业项目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以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显现。某些产业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企业、产业之间无序、盲目竞争,生产能力无法保障,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德山开发区只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汉寿经济开发区落户的35家企业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6家。石门县的园区经济主要依赖大唐、华电两家发电企业,其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70%,税收占到90%。但由于产业链条短,一旦这两家企业受到影响,石门县的园区经济增长将相当困难。

3.发展环境不宽松。虽然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在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审批难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项目审批部门多、程序多、前期费用多、耗费时间长。并且各部门的审批权限大多来自于法律法规和相关上级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难度非常大。椐工业园区提供的《新建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图》,一个工业项目签订协议后,一般要经过注册登记、项目审批、规划审批、土地报批与出让、报建、竣工验收等环节的60多个报批许可程序后,方可竣工投产。同时报批报建时涉及的中介服务环节达20个、项目24个。审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极大地影响客商的投资兴趣和耐心。比如土地审批时限最低限度也达六个月之久。德山开发区6月18日在沪洽周上签订的德山物流园项目,至今没能开工。

4.基础配套不适应。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配套建设的投资主体单一,由于市县政府财力紧张,大多靠政府融资建设,加上目前融资又十分困难,导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德山开发区今年拟投入3亿元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市财政实际到位资金只有3100万元,严重影响工程建设速度。德山开发区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已近

尾声,但由于生活设施配套跟不上,几家意向入园者也只能望而却步。其它工业园区的基础配套也显得比较滞后,与园区经济发展还很不适应。

5.经济运行不乐观。今年,由于受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影响,我市工业园区企业运行状况不很理想,园区经济增速不快,经济总量难以达到期望值。一是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加上工业用地计划偏紧,征地难度大,一些签约项目要真正落地,困难也较多。二是现有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运转比较困难。虽然政府通过银企洽谈会、实行奖励政策等措施帮助企业融资,但真正落实的贷款不多,效果很不理想,加上产销矛盾突出,很多企业开工不足,难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常德纺织机械厂是德山开发区机电行业的骨干企业,其产值占到行业的62%以上,但今年由于市场需求影响,产品积压严重,企业效益大大折扣,去年1-10月完成销售收入30639万元,实现利润2796万元,今年同期分别只有17201万元、240万元。目前,该企业已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估计到年底,德山开发区将有6家以上规模企业停产。

6.节能减排压力大。我市工业园区大多是一些资源消耗型企业,环保历史欠账较多,部分环保设施效益不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给我市完成省政府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带来了很大压力。鼎城区灌溪工业园由于龙头企业带动,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其污水排放也日益对市城区带来影响,经河伏往沅江排放,对市城区饮用水造成影响,经沾天湖往柳叶湖排放,又严重影响柳叶湖景观水的保护。一时将其纳入市城区污水管网,难度也比较大,处于两难的境地。

三、建议

园区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已成共识。为了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园区经济,我们建议:

1.修订完善规划,突出园区特色。各级政府要坚持规划先行,重视园区规划,加快调整、充实、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建设重点和中远期建设目标,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定位园区功能,实施产业规划,制定和实施企业入园标准,科学合理地引进项目,引导工业园区以区域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有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整合重组,不断增强园区的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特色优势。

2.坚持招商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并重,壮大产业集群,增强发展活力。一是要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以现有中小企业为依托,以解决融资难问题为突破口,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二是要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坚持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为方向,以现

代产权制度为纽带,以重组整合为手段,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通过巩固发展、承接引进、推动成长等多种方式,强势整合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要夯实工业强市基础。加强自然资源禀赋和资源优势强、拉动财源建设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项目建设,走深、精、细加工之路,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辐射带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园区经济发展活力。

3.继续解放思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激活园区运作机制上做文章。一是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工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二是要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促发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园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要做好土地储备,解决好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和工业项目落地瓶颈问题。四是要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强工业园区管委会班子建设。把热心园区建设,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调整充实到园区管理岗位,落实一定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完善工业园区考核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以此引导和促进园区建设发展。

第五篇:关于仙居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仙居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3月22日至4月1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汇报,召开部门、乡镇(街道)、村干部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形式,对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将其作为实施“工业强县”的重大举措,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招商引资、缓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发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2009年10月,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在全市工业园区考核中名列第一。

(一)经济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至2009年底,开发区下辖工艺品城、城南、现代、永安、白塔等5个区块,已征用土地9000多亩,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进入开发区企业158家,其中投产企业95家。2009年,开发区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26亿元,税收入库1.56亿元。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县委提出的每年扩容2000亩的要求,积极包装项目,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农转用报批和征地工作力度,目前争取到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园项目土地指标366.8亩,开发区发展空间的拓展富有成效,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

(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显著改善。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6亿元,其中2009年投入1.1亿元。目前,开发区的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区内主要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现代区块1号排水泵站,完成了永安内河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和3个污水泵站已投入运行,污水收集工程正在实施,自来水供应充足,实现了双回路电力供应;农民工公寓顺利建设,开通了县城至开发区的公交班车,开发区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完善。

(三)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去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招商的战略部署,出台优惠政策,从各乡镇部门抽调了28名干部赴温州、金华、上海等地挂职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开发区内落实土地企业47家,用地980亩,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有24家企业已开工建设。新引进企业主要集中在汽摩配、电子、电器等行业,为我县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09年8月,县委决定在原工业园区基础上成立仙居县经济开发区,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管委会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县政府按照打造“六个最”的要求,建立了办事大厅开发区分大厅和国土、建设分局。开发区实行“三个一线”管理和全程代理制,实现“一门受理、联合审批、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联审联批”制度,使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从工商登记到开工建设的行政审批时间从200多天缩短至40天,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开发区建设目标的理解不够全面。县十二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创业创新的先行区、城市发展的延伸区”。这是开发区建设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包含了开发区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内涵非常丰富。而实际上,绝大多数部门对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扩大增量、改善工业结构、提供生产场地的概念上。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体制上:一是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街道在职能、定位上不同,客观上必然造成建设主体(开发区建设与农村住房改造)、规划要求、工

作重点、利益格局的不协调;二是在开发区的企业服务上,开发区认为自己主要管招商和厂房建设,正常性服务按属地。乡镇、街道认为区内企业由开发区服务为主,自己只是配合,对属地内的开发区企业因出现安全生产、违反计划生育事件受到扣分感到委曲,区内企业的服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档。在机制上:行政手段用得多、机制杠杆用得少,单项政策出得多、综合统筹政策少,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出现了数个问题。

(三)规划不够健全、布局不够科学。一是总体规划没有编制出台,开发区中长期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如白塔区块中长期发展规模、向哪一方向拓展空间没有明确,正在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难以与今后的开发区用地需求相衔接。二是各区块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开发区下辖5个区块除工艺品城、现代两个区块定位相对明确外,其他3个区块功能定位还不够清晰,产业导向政策不够透明。三是开发区内企业布局不够科学。医药企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但现代区块除医化企业外,还落实了木业、油漆、工艺、白银冶炼等行业,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将影响医药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扩容困难与土地利用效益不高的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加上征地工作困难,开发区内企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影响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预登记的招商引资意向企业有50多家,要求安排土地1500多亩,目前开发区已批指标仅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项目的366亩,有40多家企业没有土地可供安排。另一方面,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益较低,2009年平均亩税率只有1.81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招商引资企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进的企业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劳动密集型多、技术密集型少,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二是后续监管力度有待加大。开发区内存在企业供而不建、建而不产、私下转让、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三是发展形势好的企业缺乏发展空间。如司太立等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急需扩大生产,但周边已无土地可供。

(五)遗留问题较多。一是开发区周边村庄排水不畅。城南、现代区块企业厂房地基高于附近村民民房地基,下洋底、断桥、林下园等村常受洪水影响,村民意见大。二是村集体留用地未落实。有的村土地基本征用完,但因村集体留用地未落实,缺房户地基难以安排,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难以解决。三是污水、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仙居丽荣木业公司离林下园村民房太近,生产期间噪音较大,影响村民休息。

三、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开发区建设,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开发区的建设目标。要正确认识开发区建设与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区建设的本质区别,自觉按照县委提出的“经济发展核心区、综合改革实验区、创业创新领先区、城市发展延伸区”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整合提升,构筑以开发区为核心、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功能区为节点的新的经济发展综合性大平台。把统筹工业化与城镇化,开发区与县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龙头、辐射作用,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最终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作为开发区的目标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动投资环境建设上新台阶。我们的投资环境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经大为改善。尤其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创造了“华东第一速”的奇迹。因此也带来了2009年的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但是,客观地讲这种改善的根本原因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政治高压”的结果,一旦减压,就可能出现恢复性反弹。因此,下一步我们既要继续坚持用政治高压手段来巩固提高现行的投资软环境,又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从建立综合性经济发展大平台的功能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一要继续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所在的乡镇、街道共建开发区的积极性。二要加快建立包括产业导向、财税扶持调节、企业准入、统计考核、资源整合、转型升级、滚动发展在内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和运作机制。三要继续把企业“两证”办理问题作为县领导重点难题来破解,抓紧解决开发区涉及村的集体留用地落实等历史遗留问题。四要注重农村富余劳力的管理和技能培训,努力保障开发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五要加快以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融资保险、信息咨询、物流仓储、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生活设施建设,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一要加快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根据“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充分论证、科学修编,明确开发区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方向。二要完善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的原则,结合各区块不同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各区块的布局、功能、规模,制定出台功能区规划。特别是对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行业,规划好特色功能区,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产业基地。三要切实做好开发区的扩容工作。开发区所在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对开发区建设用地实行预留,在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范围内,冻结审批非开发区建设用地;全县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考虑开发区建设需要,尽可能向开发区倾斜;加大项目包装和土地指标争取力度,千方百计破解土地制约,确保完成开发区每年2000亩的扩容目标,有效拓展发展空间。

(四)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一要加大闲置土地、厂房处置力度。根据有关法律和土地出让合同,对全县开发区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梳理,依法收回已征未用的闲置土地,盘活闲置厂房。二要加强对项目落户的跟踪督查。对落户项目应严格实行合同管理,督促投资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动工、建设、投产,按照合同(协议)资金额投资到位,确保协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三要保障优势企业的发展用地需求。坚持扶优扶强原则,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预留发展空间。

(五)加强招商选资,进一步提高引进项目质量。一要继续重视招商选资工作。把招商选资作为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招商区域,力求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取得突破。二是在重视引进县外资金的同时,也要重视吸纳县内资金,凡县外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县内企业也应同等享受,以此激发县内企业的积极性。三要严把引进企业的项目选择关。按照建设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的要求,制定开发区招商选资的准入门槛,提高引进企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下载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同年7月,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为了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的......

    我市创业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5篇

    我市创业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创业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 基本状况和主要成效为贯彻落实党......

    关于我市幼儿园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幼儿园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现有幼教机构情况。目前,全市有各类幼儿园119所,入园幼儿17459人。其中公办园13所,在园幼儿5310人;民办园106所,在园幼儿......

    关于我市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关于我市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的部署,五月下旬以来,市纪委牵头组织的软环境建设研究课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市区的一些国有及民营企业......

    经济开发区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经济开发区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经济开发区文化旅游局 今年以来,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文化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

    省商务厅巡视员余文春考察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

    省商务厅巡视员余文春考察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 审核:刘勇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3日 作者:龙香 来源:新闻中心 10月12日,省商务厅巡视员余文春到我市考察产业区(经济开发区)建......

    我市少数民族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5则范文

    我市少数民族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

    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检查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推动我市社会养老事业加快发展,9月份,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