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青团调研案例
调查研究
第2期(总第433期)
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马 文 娟
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团的各项工作的根基和生命线,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组织的作用才能发挥好,才能充分体现其先进性和思想性,才能真正代表团员青年前进的方向,才能更好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近期,对全区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根据调查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并结合我个人工作实际,就全面加强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共青团工作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为宗旨,不断创新机制,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党建带团建,基层团组织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坚持促进党团组织、城乡团组织和农村各级团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初步建立了以团区委为核心,区直机关单位团组织为支点,学校团组织为支柱,各乡(镇)团委为基础,全区团员青年为纽带的共青团组织网络。目前,全区共有基层团组织316个,其中团委64个,总支3个,支部249个;乡镇团组织210 个,区直机关团组织56个,学校团委29个,“两新”团组织24个,基本上做到了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团的组织。全区专兼职团干部65名,其中 25 周岁以下的10人,占15.3%,26 至 30 周岁的29人,占44.6%,31 至 35 周岁的21人,占32.3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4名,占67.6%。团干部配备率为98%。全区现有青年团员8817人,其中农村团员4258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团员1016人,学校团员3543人,团青比例为30.9%。全区有6至14岁少年儿童8.6万人,少先队员7.2万人,少年儿童入队率100%。
2.坚持典型引路,基层团组织成为引领青年建功立业的先锋队。坚持把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与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结合起来,把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评比活动与企业“双培双建”活动结合起来,先后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800多人,评选岗位能手120名、安全生产示范岗58个,涌现出了一批 “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共青团员”。同时,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和“我与祖国共奋进、与崆峒共成长”、“万名青少年爱崆峒”、“文明礼仪我先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掘并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少年典型,树立了可敬、可亲、可学的道德榜样,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建功立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坚持创新服务,基层团组织成为满足广大青年成长的有力保障。坚持把团的有影响力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先后开展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60多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00多(件);建立了“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基地”,为52名农村青年发放小额贷款152万元,带动青年就业300多人。以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抓手,发放助学金21.6万元,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343人;建立了动态希望工程项目库,并争取团中央希望工程项目资金100万元,建成了草峰镇CBA希望小学和白水镇中关村希望小学一期工程;积极联系杭州蜀龙贸易有限公司为柴寺希望小学捐赠新课桌椅200套,并签订了双向长期合作协议。以加强重点青少年帮教为着力点,成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2处、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2处、心理咨询室20处,净化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二、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组织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全区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但未建立团组织的单位有7个。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14个,占14.4%,“两新”团组织6个,占17.3%,企业建团人数只有700人左右。另一方面,在区直机关单位和乡镇,由于新增年轻干部较少,缺乏新鲜血液,原有团干部由于工作调动或年龄大等原因,基本都不在团干部岗位,导致除学校团组织能正常开展工作外,其他单位的团组织或不健全、或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村一级团组织中,由于团支部书记无报酬,纯属义务工作,加之大量农村团员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团员超龄离团和未及时发展新团员补充新鲜血液,村级团支部无经费等,村团支部基本上是“名存实亡”。
2.团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强。在区直单位和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的52名团委负责人全部兼任其他职务,而且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其中25岁以下的9人,仅占17.3%;26至28岁的32人,占61.5%;28岁以上的11人,占21.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之思想认识不到位和中心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团干部没有也不能把精力真正放在共青团事业上,对本辖区本单位内共青团事业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贯彻上级决议力度不够。在村一级,由于团干部无报酬,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农村青年离开家乡,使得各村找不出合适的团支部书记人选,使村一级团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共青团没有相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没有也不能真正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同时,团的队伍整体素质与跨越发展不协调,基层团支部书记对团的业务知识很不熟悉,虽然有工作热情,但由于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不能把团的工作和党政中心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工作事倍功半,没有效果。
3.基层团组织建设管理不规范。在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区直机关单位团组织中,制定有关共青团工作职责、制度的仅占48.3%,职责、制度等软件资料上墙的仅占20.4%;有公章的仅占 27.4%。在村级团组织中,职责、制度等软件资料上墙的仅占7.4%;在区、乡、村三级,基本都没有团员活动室,全区只有一所青年活动中心,致使“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老化,以及对工作的不适应性,有的制度建设乱,缺乏监督和管理机制,制度规范化不够,团员教育管理方式呆板、滞后;团费基本都没有按规定收取,部分基层团组织甚至没有收取团费。
4.基层团组织服务功能欠缺。一是团的工作形式单一,活动缺乏新意,往往都是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不能适应新形势,不能有效地吸引和凝聚青年;二是基层团组织普遍缺乏服务青年的实体支持和社会依托,无法切实有效地为青年的成长发展提供服务,贴近青年实际需求不够,无法满足青年旺盛的求知和发展渴望;三是基层团组织普遍人手少,团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手段、工作内容与形式和青年需求相比较为滞后,没有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机制,导致团组织团结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在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对外出务工团员青年关心、帮助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共青团没有相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没有也不能真正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大为削弱。
5.团员队伍建设难以持续发展。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日趋多样化,部分团员意识淡化,有的出现政治淡化倾向,即使有团的活动,他们也不愿意参加,团组织失去了向心力、凝聚力;多数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对团组织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出现了“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现象,致使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难以体现。另一方面,发展团员的难度比较大、工作不平衡。我区发展新团员主要在学校,农村由于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上学、当兵、务工,这种群体流动性使得服务对象很不
稳定,团组织活动开展困难。同时,受青年团体人数的限制,符合发展要求的人员较少,导致难以保证严格按照入团标准发展团员,加之农村每年约有1500多名团员流失,团青比例严重失调,从而降低了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对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通过调研分析,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谈几点个人想法。
1.继续加大党建带团建力度,不断提升共青团整体工作水平。党建带团建是永葆团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一是在领导力量上带。把团的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刻认识并努力发掘团组织在联系青年中的“桥梁”作用,在培养年轻干部中的“熔炉”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抓团建工作的督查力度,积极推行乡镇、街道团委书记由党(工)委班子年轻成员兼任,同时落实好基层团干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搞好团的工作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二是在组织建设上带。紧跟党建步伐,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特别是在“两新”组织,各级团组织要依靠同级党组织的力量,指导、支持和推进团的建设。同时,依托“两新”组织集聚的楼、区、园,探索楼宇建团、区域建团、联合建团等模式,加强与工会、妇联的合作,探索共同推进“两新”组织团建新模式。三是在工作内容上带。坚持把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与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乡村一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党团共建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在农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开展的“双培双带”、“双联一创”、“双培双建”等活动,广泛开展团员双创(团员争做创新人才、争做创业标兵)活动。在机关学校,可以依托党组织,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
2.抓住自身建设这个关键,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吸引凝聚青年,把青年最广泛地团结起来跟党走。一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放在团干部培养的首要位置,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规划,并采取举办团干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团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团干部始终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大团干部的配备选拔任用力度,不断增强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团的吸引力。二是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引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先进事迹报告会、创业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等,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培养优良品德,乐于奉献,解决好人生追求问题;鼓励团员青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实践,解决好过硬本领问题;教育团员青年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解决好青年作为问题,真正建设一支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三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大力加强和规范各级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通过积极创办“青少年健康网站”、“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新型工作阵地,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坚实依托。以“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城市少年儿童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关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坚持服务创业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职能,依托各类活动阵地和载体,为广大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一是注重做好对青年的服务工作。针对当前城乡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有新的发展的实际,在基层团组织中建立 “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基地”,专门为失业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法律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努力提高无业青年外出务工的能力。二是注重做好对青年能人的培养。以励志扶智为主要目标,广泛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能人”、“十佳青年”、“优秀青年”评选表彰和“致富创业”报告会、“致就业创业青年的一封信”等活动,吸引青年能人、挖掘青年能人、培养青年能人,激励和带动广大无业青年,克服困难、自主创业、摆脱困境。三是注重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团组织的职能和特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城市环境建设、医疗保障、再就业等党政所急、百姓所盼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在社区、农村开展扶贫、帮困、教育、科普讲座、心理咨询、就业培训等活动,切实帮助居民解决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真正为政府排忧、为群众解难。
4.积极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进一步拓展团建的覆盖面。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建团方式,变“人随组织走”为“组织随人建”。在农村,积极探索“村校联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实现农村团组织资源共享。在企业,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针对企业青年员工的岗位特点,找准结合点,探索建立“技工协会”、“厨师协会”、“车友会”等,把青年吸引、凝聚到一起,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帮扶困难家庭等方式,促进青年职工成长发展,引导青年努力工作。在学校,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QQ群等方式,以及在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街舞协会”、“自行车协会”、“篮球协会”中探索网络建团。在社区,由街道团组织把社区内的企业、机关、学校等团组织都纳入进来,建立青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并在楼宇、市场、商业区等青年分布比较集中的场所、区域建立团组织。同时,依托一些大型物业公司推进社区团建。
(作者系团区委副书记)
第二篇:共青团调研
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思考
电子082班钱倩倩
2011年4月1日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孤独感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既认识到了交往能力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又感到世态炎凉,知音难觅。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是非常孤独的”。有的大学生愁绪无人倾诉时会感到孤独;有的大学生在生活困难又求助无门时会感到孤独。这种情况应属正常,问题在于:在众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中,或是在众人皆欢乐的场合里,仍有人深感孤独。然而,孤独与独处是不同的,有人甘愿独处,享受宁静中的喜悦。但孤独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一、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尤其是刚走出家门的大学新生身上,因为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他们感到迷茫,感到无所适从,会感到特别的孤独。而对于内向的学生的孤独感也是十分的强烈。同时,大学生在与家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感最为严重,与恋人之间的孤独感程度较轻。调查结果表明,恋爱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人际信任、缺乏社交技巧、与父母联系弱化等是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
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
有的时候呆在寝室里,不知道做什么事,感觉也没什么话可以和同学们说,就产生了自我孤独感。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够好时,心里自然而然的便产生了人际孤独感。又当看到很多同学不是参加学生会活动,就是兼职工作,然后自己却只能看看书,玩玩电脑感觉社会把自己遗忘了,就产生了社会孤独感。再者,长时间的孤独感会让自己出现发展孤独感。
有的时候眼光向内,不能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不知道内省和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不能解释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苦恼;又不能自觉地从外界各方面了解自己,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学生不能做到客观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这也是大学生感到孤独的其中一项原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有些大学生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宽松,让学生们的能力综合发展,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与人交往,一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或种种现实压力等原因,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所措或无法和别人较好地沟通,在大学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了,师生关系淡薄了。“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种看似标新立异、潇洒不羁的生活方式却真实地折射出了大学生孤独、迷惘的心理困惑
沉溺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反之,网络使用也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而且感情孤独更易受网络使用的影响。网络孤独症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甚至是整个青少年群体对网络的依赖及对现实的隔膜,甚至使其中一些人产生变态心理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摆脱孤独、寻找真正情感的主要方法
1、树立自信
有孤独感的人,往往都有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他们既渴望友谊与成功,又怕露短或遭到别人的拒绝,因而自我封闭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的智力除3%超长者和低下者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天赋是相差不多的。自信心强的人乐观向上,信心百倍,勇于实践,勤奋补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交往上他们不卑不亢,四海交友,乐于助人,因而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友谊。由此可见,要摆脱孤独,应要战胜自卑,摆脱自我束缚,大胆热情地与同学和师长交往。
2、向别人敞开心扉
古人讲:“以诚待人者,人也会以诚而应;以术驾人者,人也会以术而待。”要摆脱孤独获得朋友,就要以诚挚、热情、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人。如果你向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就会邀请你进入他那神秘的内心世界。反之,他人就会拒绝和你沟通。俗话
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同学之间,应学会在学习上互相切磋,品德上互相砥砺,事业上互相支持,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何况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难免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友爱和支援便显得更加重要。如同红军在长征路上,依靠建立在共同信念上的同志爱、战友情,以心相照,战胜千难万苦,取得辉煌胜利一样,大学生活中同样也需要互助互爱的精神。一个心胸开阔、热情助人的人能广泛地吸引朋友,也可排除寂寞。如感到孤独烦闷时,走入繁花似锦的花园或迈向宽阔壮观的海边,心理就会豁然开朗。
3、拓展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驱力。兴趣对于主体来说总是带有快乐、欢喜和满意的情感体验。兴趣广泛,就会扩大人的交往范围和层次,增加交往活动和交往对象,有幸结交各种朋友,从而摆脱孤独。另外,广泛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思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历史上许多卓越的人具有令人羡慕的渊博知识,就是由于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家玻尔也曾说过:“事实上,诗、画和音乐包含有沟通一切方式的可能性。”
4、广交朋友
现代人把良好的人际关系看作是事业发展的无形财富,因而注意广结良缘,四海交友,既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为知己,又善于和个性、兴趣等不同的人做朋友,以拓宽信息渠道,为未来的事
业奠定基础。他们走到哪里都高朋满座,很少感到孤独和痛苦。友爱是同志或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情谊的体现,是人类优美的感情之花,是高尚的道德力量。正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所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由此可见,交友不可求全责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你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获得许多朋友。
5、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善于参与周围人的谈话,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冲淡思乡之情,消除孤独寂寞之感。同时在与人交往的气氛中打破被冷落的尴尬局面,忘掉自己的痛苦。如果自视清高,总要超凡脱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就难免将自己推入他人敬而远之的孤独境地。人生无所不艰辛,人生无所不坎坷,人心远处不难测,人情远处不珍贵。对于我们来说,能在温暖和安全之上,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便可谓成功、快乐了!我们应该寻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要多想想为他人、为集体做些什么,待人学会谦恭随和。
迷茫、郁闷、寂寞、孤独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在大学这片净土也一样。很多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觉得没人理解、没人关心,觉得孤独、寂寞。其实,他们只要认识到孤独产生的原因,然后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并辅之以科学的方法,肯定能摆脱孤独,活得多姿多彩。生命是短暂的,是有限的,而大学生活更是珍贵的,是我们人生的黄金阶段,我们必须珍惜,必须有效的运用。必须尽情挥洒我们有限的青春,在这个阶段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多一些快乐与充实,少一些忧伤与孤独。
第三篇:共青团工作案例
用志愿行为演绎青春风采
一、活动背景
汶川地震后飘扬的“绿丝带”,北京奥运会上闪亮的“微笑圈”,上海世博会中耀眼的“小白菜”,它们都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样的理念。在这里,公民意识得到了充分展示,人人都有了一份担当;奉献和友爱得到了公共认同,处处传递着朝气与热情。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志愿行动正逐渐成为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尤其是在校学生,他们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加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中学团委可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2009年起,在上级党委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我校团委结合自身实际,把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学生工作的有机载体,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构,健全组织。
2009年9月,我校团委以我校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为契机,以创促建,选择部分优秀青年学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建成了以校团委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37个班级为分队的多层次的服
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目前我校共有青年志愿者1058人,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其中有四支常年服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文明监督岗”志愿服务队102人,“爱心救助站”青年志愿服务队38人,“三月青年志愿者活动月”青年志愿服务队756人,“环保护林”青年志愿服务队162人。
(二)榜样引领,提高认识。
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必须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认识程度,才能有助于服务的开展。
1、每年3月,青年志愿者协会都会挑选一批骨干力量,去总理故乡—淮安,走访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参观周总理故居,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参与周恩来纪念馆团支部组织的“弘扬伟人精神,倡导志愿行为”的签名活动。用伟人的精神作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学习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2、根据我校实际,建立新的志愿者服务培训模式: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培训中心”,聘请曾经在大学里有青年志愿者服务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工作艺术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让志愿者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也得到充分发挥。
3.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志愿者以班为单位,共同学习、探讨志愿者活动方向以及自身的感受;以活动为基础,以交流为纽带,创立专题讨论学习制度,充分鼓励并大力支持志愿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立足基层,学会奉献。
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文明意识,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互助理念在平凡小事中得以深入人心。让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磨练意志,形成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对于青年志愿者内涵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1、净化校园,自我提升。
(1)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校园文明公约”,并由“文明监督岗”志愿服务队督察。对校园内某些不文明现象如乱抛乱扔、教室内吃零食、就餐插队等进行纠正、实行摄像并在校园滚动频通报,促使其自省。
(2)“爱心救助站”在诺大的校园内占据了最温馨的一角。志愿者们细心周到地帮助有困难的师生和家长,如同学丢了东西帮助寻找、学习遇到困难找人介绍学习方法,家长送物品给孩子帮助转达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校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践行了“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贴心服务。
(3)开展“共青林”创建活动。
每年3月,“环保护林”青年志愿服务队会号召全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美化环境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后,“环保护林”青年志愿服务队都将轮流给“共青林”浇水、除草,到学校各部门进行义务劳动,给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4)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一对一”长期结对活动。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各团支部都建立了“班级爱心基金”,对生活有困难的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经济支持,并且帮助他们摆正心态,笑对困难,专心学习。
2、走向社会,无私奉献。
(1)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建立活动基地,进行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服务项目。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经常深入到敬老院、广场等单位和场所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近几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在参加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中共计近1200人次,陪护孤寡老人260人次,打扫街道、栏杆10余公里,为民服务450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2)开展社区活动,拓展社会服务工作。
各志愿者分队分别联系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青年志愿者们了解社区中的一些特殊家庭,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还在精神层面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
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去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发放与社区文明建设相关的宣传单等。
(3)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西部教育做贡献。
青年志愿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帮助西部地区学生的行动中去。近年来,在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下,全校同学纷纷向新疆自治区农村中学捐款捐物,捐款额达3600余元,衣物1200余件,书籍2000余本。
(4)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
我校青年志愿者利用假期到堆沟港化工园区进行社会调查,对园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深入了解,对灌河河口的水质进行化学分析,发出“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倡议。
三、基本成效
以上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理念,在全面参与实践志愿者精神的基础上,将志愿行为化为更加自觉的行动,为构建和谐灌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经验启示
近两年的志愿者工作,我们在摸索和学习中前行,借鉴了他人的一些做法,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些经验。
1.青年志愿者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如我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要求青年学生从自我管理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生活中争先创优,争做合格的当代中学生。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觉悟,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社会响应,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志愿者行动的良好氛围。
3.计划制定和方案规划要细致详实,统筹安排,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明确职能,完善机制,创新形式,保持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旺盛生命力。
总之,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复杂艰苦却又意义深远的工作。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将立足本位,开拓进取,着力挖掘个人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激发广大青少年志愿者的潜能和热情,让青春在志愿行为中大放光彩!
第四篇:共青团大调研实施方案
阳煤共青团关于“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
调研活动实施方案
集团公司各团委、直属团总支: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团干部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深入基层、了解青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团组织部署,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特制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活动办法,具体如下:
一、调研任务
1、组织一次学习。以总支(直属支部)为单位组织一次学习,内容包括新团章、党的群众路线、团十七大精神、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祝词、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和团干部的重要要求、集团公司赵董事长在群众路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
2、办几件实事。深入了解基层团组织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基层团员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协调解决,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3、做一次沟通。在调研的基础上,与相关部室、党政领导做一次深入有效的工作沟通,争取他们对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4、形成一篇调研报告。调研结束后,各单位要针对本次调研进行总结,要紧扣本单位调研课题,形成一篇资料翔实、层次清晰、容易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课题研究报告。
二、调研方式
1、实地考察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赴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听取现场汇报,总数不少于3个。实地考察走访可结合访谈提纲(附件),细化调查问卷,分别面向基层团干部和不同类别青年发放调查问卷,摸清基层情况。
2、组织集体座谈与面对面单独谈心相结合。面向各类青年和基层团干部开展座谈或面对面谈心。要求团委书记与总支书记全部谈话,总支书记与支部书记全部谈话,支部书记与不放心青工全部谈话,摸清思想状况。
3、主动找党政领导谈话。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与青年谈心交流,收集整理各方面意见建议,主动找党政领导汇报,听取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共青团发展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步骤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10月1日-10月25日 主要内容:
1、制定调研进度时间安排表,并于10月8日之前上报集团公司团委综合部;
2、与各级团干部、团员青年及党政部门同志进行沟通;
3、开展走访调查;
4、与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汇报交流,听取意见;
5、调研活动要求痕迹化管理,谈话要留有记录,学习要留存笔记,活动要上传照片及文字资料,月度工作报表要体现。
第二阶段:
时间:10月26日-11月22日 主要内容:
1、整理第一阶段调研获取的信息,并对获取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形成第一阶段总结材料,于10月30日前上报集团公司团委综合部;
2、根据第一阶段掌握的情况,对照调研要求,完成调研报告。报告要求内容详实,数据真实,针对存在和发现的问题要做出理性分析与解决办法;
3、在调研基础上与党政领导和上级团组织做一次深入有效的工作沟通。
附件:访谈提纲(含青年版、团干部版)
2013年9月29日 附件:
青 年 访 谈 提 纲
(一)个人基本情况
1、请介绍一下自己的年龄、学历、职业等情况。
(二)成长发展情况
2、请讲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都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工作?
3、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为什么?
4、感觉生活压力大吗?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5、你的理想是什么?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计划?
6、对自己的将来信心如何?现在生活和发展上有哪些主要困难?
(三)思想认识情况
7、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多少了解?
8、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有哪些了解?
9、对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有多少了解?
10、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怎么看?
11、知道“中国梦”、“企业发展目标”吗?怎么看?
12、关心政治吗?感觉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13、对共产党怎么看?是否认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4、最关注哪些社会现实问题?最看不惯的是哪些?
15、接触过宗教吗?有什么印象和看法?
(四)对共青团的认识
16、你是团员吗?感觉共青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是否感觉团员先进?应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先进?
17、听说过哪些共青团开展的工作和品牌?
18、感觉共青团在自己思想认识形成上有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19、有没有感受到或听说过共青团提供的服务? 20、希望共青团为你做些什么?
21、接触过团干部吗?对他们有什么印象?
22、你需要团组织在政策、岗位、技术等方面提供些什么服务?
团 干 部 访 谈 提 纲
(一)基本情况
1、您年龄多大?当团干部多长时间了?此前从事什么工作?现在还兼任哪些工作?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
2、你们团委最重点的几项工作是哪些?哪些效果比较好、哪些一般?党政领导和社会上最“认”的共青团工作品牌是哪些?工作总体上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3、在组织动员青年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感觉还应该有哪些领域是共青团可以参与和拓展的?
4、近年来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最主要的心得和经验是什么?感觉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哪些主要困难和问题?
5、近年来服务青年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自我感觉成效如何?有哪些共青团能做但还没有覆盖的青年需求领域?
6、团组织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困难有哪些?如果要开展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工作考虑和建议?
(三)团员先进性建设和团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7、感觉团员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8、感觉团员先进性建设存在什么问题?新时期团员应该怎样体现先进性?
9、你们转岗容易吗?前景怎么样?
10、对团干部队伍总体作风状况怎么看?有哪些问题和改进建议?
11、周围党政领导和社会上对团干部作风怎么评价?
12、你所在团委对中央八项规定有没有什么具体落实措施和制度?你认为团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13、对上级团组织的意见建议有哪些?
第五篇:共青团调研报告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共青团
工作调研报告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新时期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敬业奉献、诚信廉洁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有效开展工作的保障。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需要是我们的工作理念。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校团委工作安排及要求,尤其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以创新的工作模式,先进的文化载体,引导学生成长、成材和成功。使我院团总支共青团组织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完成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院团的工作环境情况
我院共青团工作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依靠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学院各班级团支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现有24个班级团支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办公面积达62m2,活动设施等不断完善,活动经费逐年提高。
三、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学分制的推行、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共青团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改变。我校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生作为团的工作对象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过去相比,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选择的机会增多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也更趋多元化。因此加强团的职能建设,创新工作实践,在服务、教育大学生健康发展中体现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构建新的工作格局,是新形势下我们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1、始终将自身的工作与学校育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院团总支在加强职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校团委工作安排及要求,着眼于育人目标的实现,探索、完善和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工作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大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对青年学生的服务工作、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基础文明育人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职能。这些工作项目的深化和相应工作职能的形成启示我们:必须将自身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党政的中心工作,加强工作的融合,在学校党政的中心工作中体现工作成效,我院团总支的作用才能够在服务学院及学生中得到认同,团组织的地位才能够在服务我院大学生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拓展工作体系,服务于团员青年素质的全面培养。
2、科目化、规范化推进团的职能建设,充当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团的职能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将一些常规、松散的活动规范化、科目化。体现在工作内容上,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作项目并在项目内部形成结构合理的活动系列,不断丰富团组织主体活动的内涵。如在创新团日活动中,从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良好素质出发,服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让团员自己确定团日主题、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活动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团日活动的引导功能,赋予传统而有效的团组织活动形式以崭新的内涵,使其完全贴近青年学生的需要。体现在工作机制上,就是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常规活动规范化、机制化。逐步强化品牌意识,整和一些琐碎、零散的工作项目,使其发挥单兵作战所不具有的聚合效应,对于一些成型的工作项目,及时地总结、提炼、完善,并通过制度、文件等,以一定的形式及时明确下来。
我院团总支着眼于新时期学校对育人目标的新要求校团委的具体要求,结合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举办文艺演出校园文化版块,通过开展较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形成团组织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活动品牌。
四、我院团总支发挥作用情况——更新工作理念,改造工作模式,在创新中提升共青团的影响力。紧密结合新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共青团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的思想。构建“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咨询指导”相结合的新型工作模式。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模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逐渐提升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做到理论学习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家个别指导相结合,创设新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使我院广大学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持久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开通为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尤其是想要加入党组织的党外积极分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和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践行志愿精神,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截止2011年5月,全院同学积极参与,现有注册志愿者415名。我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类活动,尤其在期末考试期间,组织“青年,修身,成材”美化净化校园,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
2、创设活动载体,扶植学生社团,重视学生社会实践
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举措,建立机制,整合资源;实行“建立社团有自主、发展社团有指导、优秀社团有奖励”等一整套引导、激励办法。规范社团管理,配备指导教师,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完善社团评比条例,推出《植物科学学院优秀社团管理办法》,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创造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院系、基层团组织及广大青年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平等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培养广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超越意识。
3、畅通渠道,架构桥梁,丰富工作内涵 健全机制,创新工作模式,真正成为连接党和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关心学校的发展,关注身边的热点,为了给广大同学提供更多与学校领导直接对话的机会,真正形成学校、学生间的互动,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并且我院团总支部定期的开展团总支成员座谈会,反映学校的发展理念,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监督职能,以平等、公开的方式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心声;加强校方与广大学生的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统一思想,促进学校的发展。
植物科学学院团总支
201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