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1个学院、25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3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专任教师1163人,科研机构人员3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332人,教授44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1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在校学生15000多人,其中博士生2400多人,硕士生58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7.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3.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王 兵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多项。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致力于金属 / 半导体多层膜结构和性能、薄膜物理、低维物理的研究,发展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纳米结的制备方法,首次报道了纳米结的量子电容效应;发展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非晶化方法,发现非晶化对量子限域效应的抑制现象;构造了基于C60分子和金属Pd纳米量子点的负微分电阻原理型器件等。已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其中包括Nature1 篇、Science1篇、Phys.Rev.Lett.5 篇、J.Am.Chem.Soc.3 篇。
物理学院
陈仙辉博士生导师,1992年5月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
1994年5月-1995年4月 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研究工作; 1995年5月-1995年10月 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工作。
1998年5月-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
1998年7月---1999年2月 日本高等研究院(北陆),访问教授;
2001年1月-2003年1月美国休斯敦大学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
叶邦角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子核物理评论》编委,《现代物理知识》编委。1995-1996年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访问一年。1999年-2000年担任东京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物理学教学工作,为全国高校《电磁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名师,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课程讲座教授。2008年教学成果获安徽省特等奖。长期从事核物理与核技术应用的研究,涉及粒子物理、中子物理、探测技术和正电子物理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核物理领域,曾建立了一套测量(n,x)核反应双微分截面的多路望远镜系统,测量了一批聚变堆结构材料的中子核数据,其研究成果全部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美国能源部(DOE)收录,该项成果荣获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在中子溅射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约化溅射产额的概念,并在首次实验上获得了(n,2n),(n,p),(n,a)和(n,np)核反应的快中子溅射的系统性规律。在正电子物理领域,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双多普勒谱仪和数字化正电子寿命谱仪,并已用于研究材料的微结构。已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80多篇论文
生命学院
田志刚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曾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肿瘤免疫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开始五次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6年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专家,2001年获国际抗癌联盟研究项目奖。获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田志刚于200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下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免疫学研究所, 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和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专家,国家名词(免疫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执行主编,《中国免疫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副主编。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重要疾病机理及其相关生物治疗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基础研究。90年代初国内最早研究NK细胞研究, 90年代末与国际同步开展肝脏免疫学研究, 率先系统研究了肝脏损伤和再生中NK/NKT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创建一系列NK细胞介导的小鼠肝炎模型,解决了若干肝脏NK细胞技术难题。较早研究具调节功能的人类NK细胞亚群,发现天然免疫识别是天然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之一,阐明肝脏损伤中NK细胞受体的病理作用并发现有价值的分子靶点。发现具备免疫治疗价值的调节性NK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为核心的肝脏免疫细胞互调网络。研制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与产品,其中NK细胞治疗肿瘤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完成中试工艺和药效学研究,进入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介导肝脏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于2007年分别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A)1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杰青B)1项, 863项目2项,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项目一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7项,专门围绕NK细胞开展相关研究。2006年以田志刚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2007年以田志刚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
共发表SCI论文115篇,总他引862次;自2000年通讯作者在PNAS(2篇)、Hepatology(6篇)、J Heptol(3篇)、J Immunol(6篇)等发表SCI论文82篇(IF>5论文24篇),总影响因子325.53, 他引309次(IF>5高端刊物占1/3, Nature或Cell系列刊物引证17篇次);中文论文200余篇, 他引1000余次。国际会议或机构作学术报告或主持20余次,2008年美国免疫学年会就“天然免疫介导肝脏损伤”作专题综合报告。毕业博士硕士生共53名。
吴 缅博士生导师。1982山西医科大学(本科),1985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硕士),1989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研究生(博士)毕业。曾为山东省医科院基础医学所所长(1996-2003),美国NIH国立癌症研究所访问学者(1994-1996;2000-2001)和日本金泽大学国立癌研所访问教授(2001-2002)。2001年10月“百人计划”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现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和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专家,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执行主编。中文发表论文250余篇,英文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工程科学学院
倪 勇博士生导师2004年3月~2004年9月 香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交换学生2005年1月~2005年8月 香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后
2005年9月~2006年8月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聚合物所,博士后
2006年9月~2009年8月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2009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立中博士生导师,建筑火灾研究室主任,实验室室务会成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委员,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消防安全工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理论研究专家组成员;《工程热物理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研究组成员,科技部“973计划先进个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入选者。1998年和2002年先后2次分别赴东京大学和日本国立消防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地空学院
倪四道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地震学会预报分会、中国海洋学会海啸分会委员。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大,2001年博士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2001-2004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科学家,副科学家,2004年起任,中国科大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地震学、全球地震学,深部地震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EPSL,JGR,GSA等国际刊物上文章多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核科学学院
朱俊发博士生导师。1993年9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奥地利Linz大学实验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德国Erlangen-Nuernberg大学理论与物理化学研究所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Acting Instructor;2006年12月起,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研究员,并入选2007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教育部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成员。近年来,在J.Am.Chem.Soc., Phys.Rev.B, Surf.Sci., J.Chem.Phys., Langmuir,等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陈红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部副主任。1968年生,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合作项目法国总部Cadarache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聚变堆包层结构设计、热工水力学设计和液态金属磁流体动力学(MHD)等相关技术研究。
计算机学院
许胤龙教授、博导,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常务副主任、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及应用”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主要研究骨干。1983年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94-1996年赴德国多特蒙德(Dortmund)大学进修访问。获Qshine'2006最佳论文奖、2007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导师、2007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论文导师,获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各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多项。
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数学学院
陈 卿1978年入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1996年留学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微分几何。
目前主要研究:Kahler几何中的变分问题,可积系统与子流形几何。
第三篇:安徽科技学院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822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8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0个。馆藏纸质图书142.3万册,电子图书133万册。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
学校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3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校外特聘教授6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70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1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获批专利1098项,其中发明专利268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6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8年,获得招收国际学生资格,开展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教育。
在学科建设方面方面,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获得者杨俊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在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科技创业的苗娟,受到胡锦涛同志的接见,并被评为“全国自主创业典型”。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13年又作为教育部遴选的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单位接受了审核评估工作,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学校获批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并顺利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跻身安徽省“双一流”大学行列。
安徽科技学院所在的信息安全系建有信息安全和密码实验室,科研设备齐全,拥有一批课题必备的服务器以及完善的软件开发平台等,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申请人做博士后所在的复旦大学和中国建信共建的后量子密码联合实验室具备项目研究所需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备,所在的保密学院和解放军密码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具备项目研究所需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实验条件和会议室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在的密码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也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环境。学校的图书馆均可在线查询本学科主要的国际学术刊物、会议录等,为课题组进行资料查询提供保证。另外,项目组成员保持着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经常参加密码学国际、国内会议,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与本领域的国际、国内先进学者交流心得,探讨经验,及时洞察国际学术动态、掌握第一手相关学术资料。这些都为本项目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工作条件。
此外,项目申请人及成员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数字创新研究院项阳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Robert H.Deng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Elisa Bertino教授、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Patrick Hung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张彦教授、韩国Chosun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的Ilyong Chung教授等保持互访交流,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与上述专家学者们联合举办各类与公钥密码学和区块链相关的国际会议,如CCDS 2019、IC3 2020、ISPEC 2021、CS 2021及AC3 2021等。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有各类专业图书147万余册,同时近十年来先后引进和自建各类中外文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35个,包括常用的SCIE、IEEE、Elsevier、Springer和SPIE等网络文献数据库。这些都为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提供了便利,也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第四篇:安徽书画网简介
安徽书画网简介
安徽书画网是一家实力很强的老牌资格网站,筹划于2000年底,2001年初在合肥正式开通运行。经过十多年建设,近三千人的书画家数据库在本网已经建成,安徽书画网也早已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影响力较大的书画艺术网之一。本网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书画新闻、书法家、国画家、书画润格、文艺评论、专题特刊、安徽文化、书画家排名、书画知识、艺术团体及公益性销售等栏目。2010年起,本网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万,并进入全国艺术类网站前十强。
安徽书画网加盟的安徽艺术家多,会员实力强,当代名家有(年龄序)石谷风、郑震、杜宏本、郭因、刘子善、葛俊生、刁远鹏、马彬、裴家同、郭公达、陶天月、郑伊农、李训华、方绍武、钱雨亭、贺泽海、丁培生、张仲平、戴维祥、陈荣宝、胡志辉、石里溪、王少石、童乃寿、张良勋、荆涛、周彬、朱宝善、王涛、王家琰、何瀚、葛庆友、许云瑞、张国琳、方贤道、林存安、黄少华等。安徽书画网还开设《老辈书画家》栏目,刊有赖少其、赵朴初、萧龙士、孔小瑜、光元鲲、申茂之、王石岑、童雪鸿、徐子鹤、石克士、葛介屏、郑若泉、梅雪峰等一批老一辈著名书画家作品。
随着安徽书画网的品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本网也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书画艺术家及企业家朋友的高度肯定与大力支持!安徽书画网将在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安徽省美术
家协会、安徽省书画研究会、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萧龙士艺术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及众多企业的支持下,向更高目标迈进。
站在十周年的门槛上,我们百感交集!回顾过去,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奋斗的艰辛;展望未来,我们既充满信心,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本网将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携手全体会员共同发展,共创共赢。
安徽书画网
2012年12月9日
第五篇:安徽印刷网简介
安徽印刷网简介
安徽印刷网成立于2001年,是安徽省本土唯一一家B2B印刷行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依托《安徽海达广告》DM杂志以及每月两期的电子期刊为安徽省内印刷行业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等全方位服务。首次在省内实现了网刊互动的电子期刊发展平台。对安徽省印刷行业的发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企业简介
安徽印刷网依托安徽省海达广告有限公司出版的DM杂志-《安徽海达广告》,覆盖安徽省各大地市;安徽印刷网还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如整合网络+期刊,为会员提供行业最新资讯服务,行业行情信息等,同时为会员开通了企业商铺,助力印企网络产品推广等,并不定期组织行业会展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企业交流以及行业的发展。
管理团队
安徽印刷网成立于2001年,10几年来,团队通过网络和期刊杂志结合,线上推送行业最新动态,以及印刷行业政府招标信息等。线下通过DM省内投放方式,第一时间投递最新《海达广告》等刊物。团队分为网络部、发行部、拓展部、广告部等部门。
客户:以我媒介,传您美名,为客户创造价值就是我们的价值
员工:公司是员工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供应商:让我们一同进步,共同发展
产品及服务
《安徽海达广告》DM印刷版期刊杂志
覆盖整个安徽省印刷行业,采取DM投递方式,为安徽省内印刷行业提供印刷资讯,政府政策,以及行业报价,市场行情等;
《安徽海达广告》DM广告版期刊杂志
覆盖整个安徽省广告行业,服务安徽省广告行业最新资讯,展会信息以及广告市场行情信息等;
《印刷手册》
投放整个安徽省个大地市写字楼,食品、药品厂等直接客户,首次填补了印刷行业买卖双方沟通难的瓶颈,加大了需求商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同时改变了印刷行业价格透明度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印刷电子期刊
为了满足行业不同客户需求,电子期刊同步纸质书刊同步上线,足不出户便可第一时间阅览印刷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