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读书笔记
青年读书笔记:再读《围城》
燕赵都市网 http://.cn05-01-07 10:20
“鸟笼”、“城堡”、“围城”,这是钱钟书对男女婚姻给出的一个隐喻,在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正像俗话所谓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去到那山更矮了”或者“江南望到江北好,去到江北喊苦恼”。只不过,人类心理普遍的“不知足”意识在《围城》一书里被放大了,而且,钱钟书把这样的心理倾向引申至婚姻大事,让人难免有种错觉,误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是自然不过的事。当然,倘若这一点真得到了普遍的承认,那对于人伦而言该是多么的不幸。
对于这个“不幸”,在高中初读《围城》那会儿我是读不懂的。即使口口声声说喜欢《围城》,大多也只是喜欢它的叙事。冷嘲热讽的笔调、嬉笑怒骂的词句配合上钱钟书过人机智和五车才学,使得全书每一个部分都很精彩。譬如,“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这一则讽刺,真是挖空心思,转了几个弯,既不是说“女人无才”,也不是把女人当成“花瓶”,而是讽刺漂亮的女人不会有才学,因为她的聪明在漂亮上。又譬如“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这一段话是对失恋人的幽默,可不是对叫化子和战士的讽刺,只是拿他们的心理现象,用来作了适当的比喻。
周锦在《<围城>面面观》写道:“它(《围城》)的幽默,能发人深省,给予读者思想的余地,想得愈多愈有意思;它的讽刺,刺得很深,但不会给人鲜血淋漓的感觉,反而会让读者产生正是如此、应该如此的念头。再者,《围城》的幽默和讽刺文字,不轻佻,运用得很自然,看来不是作者有意的安排,而是写到这里,在意义上必须要这样表现。”一般的长篇小说,由于篇幅和字数的关系,作者很难处处用心,更不会去可以推敲每一字每一句,而《围城》似乎一反常态,每一处遣词造句都很着力、很考究。
前些天在书店发现一套十本为一系列的“钱钟书研究丛书”,其中有三本书对《围城》作了专题研究。除了那本周锦的《<围城>面面观》,还有张明亮的《槐阴下的幻境———论<围城>的叙事与虚构》和田建民的《诗兴智慧———钱钟书作品风格论》。当然,这些书适合像我一样读过《围城》而尚未“敢”碰《管锥篇》、《谈艺录》的人,毕竟,参阅着这些评论,当我们重读一遍《围城》,难免有一些新鲜会被我们挖掘。
第二篇:《青年文摘》读书笔记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文摘》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1一本本读者精心选出的美文华章,一个个读者亲手筑起的精神家园,这里有他们的心声,我们的感悟,你们的沉思——晨光的静默中,你长久凝望的,是否是久违的远方,当你飞翔,世界会抛在身后……
《青年文摘》里面最真实的应该是那些人物传记吧,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留恋,让我沉醉,在那些人当中,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也有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坚持,努力着的勇者……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重头来过,比起很多人,我幸运多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不管你们信与否,我都觉得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来自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你们遇到挫折时,想想那些像你一样经历过痛苦的人,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青年文摘》里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文章,例如:那些在困境中依旧不屈不挠的人物,那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章,在《青年文摘》里面,你可以一下子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生哲理,我的人生旅途才不会显得那么孤寂和忧愁。
太阳想擦去它的泪水,却无能为力,本以为彩虹是它哭泣过后的微笑,却只是太多的泪水凝住了阳光。
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2无意之中读到了《青年文摘》里的一篇文章《我的12年等于24年》的文章,文章分四部分阐述的韩国现代公司执行总裁李明博的人生哲理:一、你尽了全力吗?二、改变自己适应工作;三、为能动的自己做主人;四、周末也要穿西装上班。
一个从穷孩子到韩国现代公司执行总裁的成长经历让我诧异,一个成功人生哲理让我深深震撼!诧异、震撼后细细思量我的生活,曾几何时抱怨成了我们生活思想中的主流,抱怨工作环境、报酬福利、家庭生活、社会环境,总是不曾静下心来细细思量自己的原因:我尽心竭力的工作了吗?我为家庭做了多少贡献?我为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做过些什么?
看见校园的地上有纸屑,尽自己的能力捡一点,发动学生捡一点,虽然不能把整个校园捡干净,但至少可以干净一个角落!教育教学中我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可以用心去做,抱怨学生不如静下心来喝学生好好谈谈,虽然不会让这个孩子在短时间里有所改观,但至少能启发一下他的心灵!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我的课堂获得我能努力促成的发展!为家庭多做一点家务,多心平气和的和家人沟通,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参与社会上有意的活动,抵制那些不良的习俗!
虽然我也是这么在努力,但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有的时候甚至会发生理念的动摇!但我们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并用这种积极地思想去影响身边的人,我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为行动而美丽的!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为改变环境而积极努力!行动永远比说空话来得有意义!生活因行动而美丽!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3今天,我在家很无聊,于是从我家的书柜里找出了一本《青年文摘》来看。我看了看目录,找到了《幽默小笑话》,翻到那一页,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看到一篇叫《教师节礼物》时,笑得我肚子都痛。
教师节到了,布朗老师收到了好多孩子给他的礼物。首先是糖果店老板的儿子的礼物。老师拿着礼物摇了摇:“我猜这一定是一盒糖果。”“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这是秘密!”老师笑了笑。接着是花店老板的女儿。“这一定是一盒美丽的鲜花!”“老师您太聪明了!”女孩答道。最后布朗老师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礼物盒,那是酒厂老板的儿子送的,而且这回似乎还有些液体从盒底流了出来。“是果酒吧!”老师很快猜了出来,并顺势喝了一点。“不!”“哦,味道是有点不像。那一定是饮料吧?”“也不是!”“那是什么?”老师问道。“是一只小狗。”孩子答道。
哈哈,是不是很好笑呀!老师前两次全猜对了,因为老师认为孩子们的爸爸是干什么的,他们就会将爸爸给老师的东西给老师。可这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酒店老板的儿子并没有送他爸爸的酒,而是给老师送了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狗。学生将这只可爱的、可怜的小狗送给老师,是为了给孤独的老师做个伴,不让老师在这样孤独下去,希望老师能快快乐乐的。
这位学生是多么好呀!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送小狗给老师就算了,我们就只要天天陪着老师,天天让老师开心就行了。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4《青年文摘》是一本月刊,它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能够触动人们心底最隐蔽的那根叫做“感动”的弦。
前几天,我读了《青年文摘》这本书,一篇叫做《天使的翅膀》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
《天使的翅膀》讲的是女主人公的哥哥阿立的事。阿立的父亲死后,原本品学兼优的阿立突然堕落成一个地痞流氓,并且一直用拳头逼女主人公好好学习,而他自己却瞒着老母亲和妹妹去当危险但报酬很高的私人保镖养活着她们。这些事情直到他被人杀害后他妹妹才知道。
看完这篇文章,我哭了。其实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藏在心底。外表凶狠的人,往往有一颗温柔的心,就像刺猬长了一身最硬的刺,却只是为了保护柔软的腹部。俗话说:大爱无声。我们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最亲的人,但却无声无息。有很多不会表达爱的人,都不是口头说出爱,而是默默关心着他人。这种爱隐藏在他人身边,无处不在。而接受者却不以为然,甚至感到反感。这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早上上学,桌上的一袋热好的牛奶;下雨天,书包里莫名其妙出现的一把伞;晚上回家,被擦得闪亮的书桌……我们对此麻木不仁,而他们却花费了许多精力。我们渴望有知音,有能用心与之交流的人,但我们却忽视了身边一直渴望与我们进行沟通的人。这难道不是对他们的一种残忍吗?
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一个近乎冷漠的社会,只有爱与善良才能温暖社会,照亮社会。所以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爱的眼睛,一双感激爱的手,悄悄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点温暖社会!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5今天,我拿起《青年文摘》一书,又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本书毕竟我是刚刚购买的,也是第一次阅读,第一次欣赏。所以就读得特别的仔细,特别的'读着内中有味儿。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立志的文章,它们的内容主要重点告诉我们做事在遇到挫折时,千万不能气馁:而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强,到了最后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快乐。因为这个毕竟是成功的一个挖掘滋味儿。
读完这些文章以后,我也想起了自己在前一个星期时也尝过,这种味道,这种味儿使人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记得这件事就发生在学校的期末考试中的前几天,如今我想来也觉得是挺辛苦的,面临着复习紧张的情况下,我的身体又不知道是为什么——竟突发不舒服了。当时我的心情就像有千万可问号在我的心中七上八下地挂着,似乎顿时的脑海里只存在着一片空白。后来被妈妈发现了我的苦涩以后,就叫了我到她的房间里,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一番:“你要记住并非所有的目标都会完满实现,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只要你是有决心的,在空闲的时候多挤出一点时间复习多遍。那么,无论你现在是有病还是健康,你对自己的自信心是永远也不会丢失的!”
于是,我便凭着妈妈对我鼓励去到考场中。结果我的每一科成绩大部分也没因此比以前下降许多。经过这次的考验令我知道了生活其实也是一个挖掘的过程。因为我坚信最终真正重要的是乐在其中。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6自从拥有了《青年文摘》的陪伴,我平凡的生活似乎被手艺精巧的工匠一层层打开了,一点点雕琢了一样,变得精致而动人。
书中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像一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令我回味无穷。《青年文摘》用高尚的风格,弘扬社会正气,歌颂人间真情。其中,令我记忆忧新的是那篇《心灵的温度》。
这是一位老教授和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实验课,只是一次最简单的实验。这节课告诉学生们水分别在三种温度下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老教授用这个实验说明一种道理:水的温度越高,它的“前程”也就越远,人亦如此。就像我们心灵的温度是零度以下,那么生活也是黑暗的、狭小的;可是,如果我们心灵的温度有一百度,那么我们将拥有最大的人生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三个工人同时在砌一面墙,有人问第一个工人:“你在干什么?”工人说:“砌墙。”又问第二个工人同样的问题,他说:“我在建一座高楼。”第三个工人答道:“我正在建一座美好的城市。”后来,第一个人还在那里当砌墙的工人;另一个则当上了设计师,坐在办公室内画图纸;而最后一个人却成了公司总经理,领导管理整个公司。
对于同一件事,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看法与态度,也会有三种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正是因为他们心灵对生活的温度不同,从而拥有不同的人生世界。因此,我们要使自己心灵的温度在100度,才能拥有最大的人生世界,它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的命运!
我爱《青年文摘》,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人心灵的洗礼,告诉我们心灵的温度尤为重要,面对生活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还诠释了各种人间真情……《青年文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7我与《青年文摘》,从接触到信任,是一件很不经意的事情。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它已伴随了我好几年的成长。回想起这几年中所走过的路,哪一段竟然都与它有点或多或少的关联
还记得我买的第三本《青年文摘》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孩侯晶晶十一岁时下肢瘫痪,从那以后她不但无法站起来,而且不得不忍受心里和生理上的巨大创伤,然后她在那几乎没有希望的生活中选择了坚强。十二年后,她自学成才,凭着顽强、自信和她优异的成绩回到了校园,成为一名研究生……当我读着她的故事时,不禁感慨万千。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一个人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顽强的生活,那需要多少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那时,我捧着《青年文摘》,如获至宝。再苦再累,对生命的渴望和热情不会泯灭。从那以后,我会经常拿起《青年文摘》,脑海中闪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仿佛能从中找到不竭的动力。我对《青年文摘》的信任也因此与日俱增。
《青年文摘》就是这样一本杂志,总能用它丰富的内涵激励我。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满载着真情,向我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帮助我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社会,提供给我很多的经验,分享许多的感动于欢乐。
这里有一个没有“绿卡”,没有固定收入,却在美国将三个子女培养成博士的中国女性的故事,她只为完成丈夫临终时的遗愿和维护一份中国人的尊严;这里讲述了一个身患绝症的少女,如何用自己的真诚和乐观为网友送去温馨,最后在键盘前凄然而逝的故事……就是这些平凡人身上每天发生的一件件发人深思的时间,订成了这一本本看似轻巧,实则沉淀淀的《青年文摘》。
对于这样的一本读物,我发现它的帮助绝不亚于一位良师益友。它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或许有些故事还太深奥,现在的我还无法彻底理解,但它能够帮我少走许多的弯路。
不是一定要等亲人都老去之后才感觉到亲情的珍贵,不必一定要尝到失败的苦痛后才会对成功充满渴望,也不用一定要到自己年纪一把的时候才去珍惜所拥有的每分每秒。《青年文摘》,这本一看书名,就知道适合我们这种“青年”来阅读的刊物,我很庆幸自己的生活中能有这样的一个“朋友”。
别笑我不够现实,老是沉醉在这一个个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中。《青年文摘》教会了我如何对待生活。每次捧读它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仿佛能和书中的一切交流着彼此的思想,它早已成为我忠实的朋友。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8教学之余,我经常到图书馆找一些小书读一读,《青年文摘》是我喜欢的书之一,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读那些厚厚的著作,比起那些,我更喜欢读文摘,每看完一期的《青年文摘》,我都觉得我对生活又了解了很多很多,突然间好像有了更多的思考。
《青年文摘》里面最真实的应该是那些人物传记吧,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让我坚强,让我佩服。在那些人当中,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奉献的伟大人物,也有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坚持,努力而永不言败的勇者……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重头来过,又不会死人,比起很多人,我幸运多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所以每一次我都挨了过来,不管你们信与否,我都觉得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来自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你们遇到挫折时,想想那些同样经历过像你这样痛苦的人吧,别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就不可以呢?相信自己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相信自己就一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永远到达不了那辉煌的成功殿堂。
《青年文摘》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文章,例如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那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章,在文摘里面,你可以一下子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和道理。真的,因为《青年文摘》,我的人生旅途才不会显得那么孤寂和忧愁,因为它,我的生活才能在它的指引下拥有更多的快乐回忆,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拥有更多的勇往直前的勇气。
因为有它,所以我会好好活下去,把人生的每一天都活出精彩,我要打造属于我的天堂。
第三篇:青年文摘读书笔记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1
一本本读者精心选出的美文华章,一个个读者亲手筑起的精神家园,这里有他们的心声,我们的感悟,你们的沉思——晨光的静默中,你长久凝望的,是否是久违的远方,当你飞翔,世界会抛在身后……
《青年文摘》里面最真实的应该是那些人物传记吧,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留恋,让我沉醉,在那些人当中,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也有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坚持,努力着的勇者……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重头来过,比起很多人,我幸运多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不管你们信与否,我都觉得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来自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你们遇到挫折时,想想那些像你一样经历过痛苦的人,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 《青年文摘》里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文章,例如:那些在困境中依旧不屈不挠的人物,那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章, 在《青年文摘》里面,你可以一下子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生哲理,我的人生旅途才不会显得那么孤寂和忧愁。
太阳想擦去它的泪水,却无能为力,本以为彩虹是它哭泣过后的微笑,却只是太多的泪水凝住了阳光。
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2
那天,我带着爸妈在地铁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告诉他们怎么买票,出站和换乘。我们仨一遍遍地演练着,直到他们准确无误地弄懂换乘路线为止。他们脸上那认真而紧张的表情令我感到一阵阵惭愧。父母老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令他们那么不安,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从此,每天下班后我固定不变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如何用手机。每一次,都是和风细雨地开始,暴风骤雨般结束。那天,我教他们发微信,没教会,那就复习一下拍照上传吧,结果,二老已经彻底忘光,憋了一头汗,也没想起来。于是我开门就走,一点面子都没给他们留。
所以永远都不要把混圈子当成什么正事,关系只建立在能力和作为之上。就算马不停蹄、博得名利,终究不及劳动模范,哪怕自己的职业再沉闷再辛苦也是立命安身的伟业。而那个圈子再风华再热闹再纸醉金迷都有虚妄空洞、伤痕累累的另一面。到头来还是混得好不如做得好。
据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推测,20xx-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1亿人。在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1/3;而在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40%左右需要进入蓝领行业就业。
试试看列出你生活的8个领域,事业、财务、健康、家庭、友情、爱情、个人成长,还有一项留给你自己,填什么都可以,然后每一个都设想3到5年最好的样子,这样你有概念吗?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纯粹呢?!
无癖所以无情,一个人,如果从来冷静客观,理性处理任何事,对待任何人,没有依恋过,没有痛悔过,也没有深陷过,就没有深情可言,你永远不可能与之结为知己。
大学和职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积极心态和重新培养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大学知识和技能的保鲜期很短:大学的专业优势大概只能支持你进入职场3~6个月,而学历(硕士、博士)优势只会在职场中保持1~3年。而其他所有的成功技能,都在进入职场之后学到。
所有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定位都是干出来、争取出来的。职场头三年,不靠定位精确,而是适者生存。
我想最后还有一个细节能证明我的观点----职场新、老人对于“找到并发挥自己的天赋”一项的评价差距最大----显然,新人期待通过识别和发挥天赋在职场中达到成功,其实他们期待的是不费力的获胜。他们不知道,发挥并让世界承认你的天赋,所付出努力远远比仅仅做好本职工作难。而过来人认为,头三年的职业生涯中,只要态度好,慢慢养成好习惯和专业技能足矣。
认真就能及格,努力能有80分,技能和好习惯能让你拿90分,最后从90分至100分才是天赋之争。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完全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我非常爱钱,有的时候甚至嗜钱如命,我觉得没钱的日子真是可怕,你会因此挨饿受冻没有尊严地生活。过去的几年,我常常做梦,梦见丢了钱包,醒过来看到钱包依然还在,我会舒一口气,安心睡去。
你什么东西都能看不起,就是不能看不起钱。
孙小葵拨了一遍又一遍,一直都是无人接听的状态。她曾对自己许诺,永远不会放手陈亮,可她还是没能坚持下去。可许一的失约似乎给了她安慰,你看吧,不是我一个人在欺骗。哪有什么永远的守候和等待,没有回应的感情终究会各归各路的。
出去走走。无论是面临着写作障碍或者脑子里想到一个半成的想法急需解决,我就会离开办公室,跑跑步,或者走一走,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基本上总能找到解决方案。更有益的结果是,这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收入。美国克利夫兰州的一名研究员发现,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男子,平均薪酬高出6%,而女子则高出10%,因为锻炼可以促进生产力。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维度可以把一个人显示出来,一个是“示弱”和“示强”,另一个是“自弱”和“自强”。可以有四种分法:第一种人显得很弱,但内部很强,这叫“示弱自强”;第二种人“示强自强”,就是显得很强,本来也很强;第三种人“示弱自弱”,就是显得很弱,其实也真的很弱;还有一种人“示强自弱”,显得很强,其实没什么料,也就是外强中干!
怎样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看淡输赢;保持纯真;笑看道理;难得糊涂。
我比较认同《教父》里的人生观,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要尽力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而那些随意颠倒次序的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3
今天,我在家很无聊,于是从我家的书柜里找出了一本《青年文摘》来看。我看了看目录,找到了《幽默小笑话》,翻到那一页,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看到一篇叫《教师节礼物》时,笑得我肚子都痛。
教师节到了,布朗老师收到了好多孩子给他的礼物。首先是糖果店老板的儿子的礼物。老师拿着礼物摇了摇:“我猜这一定是一盒糖果。”“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这是秘密!”老师笑了笑。接着是花店老板的女儿。“这一定是一盒美丽的鲜花!”“老师您太聪明了!”女孩答道。最后布朗老师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礼物盒,那是酒厂老板的儿子送的,而且这回似乎还有些液体从盒底流了出来。“是果酒吧!”老师很快猜了出来,并顺势喝了一点。“不!”“哦,味道是有点不像。那一定是饮料吧?”“也不是!”“那是什么?”老师问道。“是一只小狗。”孩子答道。
哈哈,是不是很好笑呀!老师前两次全猜对了,因为老师认为孩子们的爸爸是干什么的,他们就会将爸爸给老师的东西给老师。可这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酒店老板的儿子并没有送他爸爸的酒,而是给老师送了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狗。学生将这只可爱的、可怜的小狗送给老师,是为了给孤独的老师做个伴,不让老师在这样孤独下去,希望老师能快快乐乐的。
这位学生是多么好呀!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送小狗给老师就算了,我们就只要天天陪着老师,天天让老师开心就行了。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4
自从拥有了《青年文摘》的陪伴,我平凡的生活似乎被手艺精巧的工匠一层层打开了,一点点雕琢了一样,变得精致而动人。
书中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像一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令我回味无穷。《青年文摘》用高尚的风格,弘扬社会正气,歌颂人间真情。其中,令我记忆忧新的是那篇《心灵的温度》。
这是一位老教授和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实验课,只是一次最简单的实验。这节课告诉学生们水分别在三种温度下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老教授用这个实验说明一种道理:水的温度越高,它的“前程”也就越远,人亦如此。就像我们心灵的温度是零度以下,那么生活也是黑暗的、狭小的;可是,如果我们心灵的温度有一百度,那么我们将拥有最大的人生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三个工人同时在砌一面墙,有人问第一个工人:“你在干什么?”工人说:“砌墙。”又问第二个工人同样的问题,他说:“我在建一座高楼。”第三个工人答道:“我正在建一座美好的城市。”后来,第一个人还在那里当砌墙的工人;另一个则当上了设计师,坐在办公室内画图纸;而最后一个人却成了公司总经理,领导管理整个公司。
对于同一件事,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看法与态度,也会有三种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正是因为他们心灵对生活的温度不同,从而拥有不同的人生世界。因此,我们要使自己心灵的温度在100度,才能拥有最大的人生世界,它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的命运!
我爱《青年文摘》,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人心灵的洗礼,告诉我们心灵的温度尤为重要,面对生活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还诠释了各种人间真情。
《青年文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5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读好书是一种修养,一路走来,幸好有《青年文摘》,通过读书,我收获着感动,学会了珍惜。
为家乡立人的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生李志文毅然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生活,背起行囊回到偏远的农村老家办图书馆,希望为家乡的未来做一份贡献。虽然收效甚微,但他依然在坚持,他的行动终将照亮一方夜空。
平凡的“猪肉佬”曹红星本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它却是几百个孩子的父亲,为挽回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他接连收留了几百个孩子,他的家就像一个寄宿制学校他和妻子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他的行动传承者真善美,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火炬。
如果上述两个人的事迹给我的是感动,而于娟却让我学会珍惜生命。28岁的她事业刚有成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可爱,而上天却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一次体检中她竟然查出有癌症,在同癌症做了艰苦的斗争后,她输了,离开了她深爱的世界。生命如此脆弱,希望我们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朋友亲人,珍惜每天拥有阳光的日子,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印度传统而现代的社会,日本核辐射的影响,日常理财等,《青年文摘》开拓了我的视野,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有益的影响。就像一个心有灵犀的朋友,书香伴着花香,让我收获着感动希望走的更远。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6
晚上睡前习惯躺在床上看会儿书,昨天晚上看到了第14期<青年文摘>里的一篇文章“不要正儿八经地忧伤”,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到:对待忧伤情绪还真不能太纵容,首先,培养自己有阳光的眼睛和阳光的心,每天想一些美妙的事情,看一些轻松的文章,写一些松的文字,都会令自己身心愉悦。其次,对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学会放在脑后,不要一次次与他人讲述,你的每次讲述,都是在记忆中进行了又一次的强调,你应该清楚,他人永远不能真正帮助你,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民。最后,改掉情绪自虐的习惯,人为人渲染悲观情绪,是自虐心理在作怪,一个叹息不断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心灵的放松。
看到这些文字,我不禁想到了婆婆,结婚后生活和原来不一样了,我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里。老公是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和从小的生活环境太不一样,对于婆婆的很多生活习惯都不适应。现在我怀孕了,老公又不在身边,所以婆婆也过来住了几天,可能是农村人那种切诺的心里,不敢一个人来济南,每次都是一下来三口,由大姑姐带着她加上大姑姐的儿子一起来。怀孕后喜欢安静的我,非常不习惯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由其是这个小朋友,虽然我很喜欢他。生活中的种种不一样的习惯让我对婆婆不满的情绪越来越重,比如说婆婆说她不会做饭,不会买菜,不会这个不会那个,还不能一个人在这个陪我等,让我心里好气还说不出。和老公说吧,他会左右为难,让他在外面工作心里也放不下家里,后来就不和他说。总要有个倾诉的对象呀,所以就和同事们一起吃的'我的时候唠叨唠叨。
看到文章里面写着“对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学会放在脑后,不要一次次与他人讲述,你的每次讲述,都是在记忆中进行了又一次强调”,对于婆婆的事我以后不会再提及,这样只会让自己拿着别人的短处不放,婆婆本人是好人,对我也是在尽心尽力的照顾,只是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造成我对他的成见越来越多。后来我想明白了,她既然不会做我也不会勉强她了,不能用我习惯去改掉她50多年的生活习惯。
为了我们家庭的和暮,我会依旧孝顺公婆,学会接受与承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7
一直以来我都是《青年文摘》的忠实读者,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读那些厚厚的著作,比起那些,我更喜欢读文摘,每看完一期的《青年文摘》,我都觉得我对生活又了解了很多很多,突然间好像有长大懂事了很多,不知道你们是否跟我一样有着这样的感受呢?
在《青年文摘》里,我尤其喜欢看“青春风铃”这一部分,它所描述的爱情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周围的一样,读着它就好像在读着自己的生活,那么形象生动。它让我觉得爱情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虽然很多情侣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彼此,不可否认,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然而那又是一件很值得让人回味的事情。遗憾也是一种美,没有什么是十分完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显得更加珍贵吧!我是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经历的女生,所以我不能够真正体会到那种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我始终认为要想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才能得到它。无可置疑,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坚信最后迎来的将会是晴天。我讨厌那些把爱情当儿戏的情侣,一个人的一生能谈几次恋爱呢,人的一生能有几个青春呢,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数,不需要我说。但话说回来,爱情本来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没有谁能给它下一个特定的定义,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吧。不管怎样,我始终相信那份属于我的真爱就在不远处。《青年文摘》里面最真实的应该是那些人物传记吧,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让我坚强,让我佩服。在那些人当中,有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奉献的伟大人物,也有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坚持,努力而永不言败的勇者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人生是灿烂精彩的,是充满芳香、充满喜悦的因为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一直以来,每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重头来过,又不会死人,比起很多人,我幸运多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所以每一次我都挨了过来,不管你们信与否,我都觉得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来自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你们遇到挫折时,想想那些同样经历过像你这样痛苦的人吧,别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就不可以呢?相信自己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相信自己就一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永远到达不了那辉煌的成功殿堂。
《青年文摘》里出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文章,例如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那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章,在文摘里面,你可以一下子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和道理。真的,因为《青年文摘》,我的人生旅途才不会显得那么孤寂和忧愁,因为它,我的生活才能在它的指引下拥有更多的快乐回忆,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拥有更多的勇往直前的勇气。因为有它,所以我会好好活下去,把人生的每一天都活出精彩,我要打造属于我的天堂。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8
句:莫春来还是那么令人讨厌,不给别人说话的权利。只是,对于当兵的时候能用业绩说话,当官的时候能给下属实际好处的人来说,脾气或者性格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在哪里,他都是一个重要的人,一个你永远不能忽略的人。
(批注:只要你是一名不可或缺的人,不论脾气如何,别人也不可能忽略你的存在。)
我并不讨厌都市的现代与便捷,可我讨厌它们的千篇一律,就像并不讨厌牛仔裤,可我讨厌它成为全世界的“工作服”。从东半球到西半球,所有人都穿上这么一条裤子的结果,是我以为自己走了几千里,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家门口。
(批注:没错!当所有人都穿着自以为“流行”的衣物时,它们早已不再流行了。)
总有一天,你会了解,天地原来可以如此宽广,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刘墉
在《88个新年祝福》一文中,新春佳节之时,作者原想拨打一个好友的电话,但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人:“.......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不过,祝你新年快乐!”
“祝你新年快乐!”一个来自陌生人的简单祝福,使作者“脑袋‘嗡’的一声”,深深感动;于是他开始疯狂地随机拨打电话号码,为88个素未谋面的人送上真挚的新年祝福,同时也收到了88个快乐的祝福,使身处异乡的作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读毕,我正如作者所感受的那样:其实真挚的祝福可以很简单,不需要很工整、很有文采的语句,送祝福和接受祝福的人便能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快乐的祝福可以很随意,不需要刻意地选择人物和地点,两者便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天地可以如此宽广,爱也可以如豁达。无论你与对方是素未谋面,还是萍水相逢,抑或是相识已久,我们都可以将祝福传递给对方,或许有一天,你也能收到无数的祝福。
事情不是想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当你不去用心感知亲人的那份情意,那就是一种冷漠,一种亵渎,这种在情感上的浪费甚于任何一种物质浪费。
爱情从来都是苦的。如果爱是一朵莲花,最美丽的爱一定是那清苦的莲心,一直苦到心里,然后才能有朵美丽的莲花。
不是我爱的人伤不到我,没有伤害,谈何原谅。
关于爱情,到最后给人们的,总是那么一丁点的零星幻想,不忍放弃的人便以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的人错过了很多的时光,但最最错过的是时机。有的事情,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你对事物的看法,恰恰反映出你内心的真正态度。
爱情有时候很无奈,你最爱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与你相遇,能够把翻江倒海的爱藏得不动声色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能够沉默或者保持不说话的状态,对我来说是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只有当你独自看着蓝天白云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
旅行是人感觉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任何人对我做的任何事情,我都不会再有怨言,因为他是自由的;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法再带给我任何束缚,因为我是自由的。
因为有风有雨,所以幸福更值得珍惜。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
爱情就像两个拉着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意放手的那个。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9
无意之中读到了《青年文摘》里的一篇文章《我的等于24年》的文章,文章分四部分阐述的韩国现代公司执行总裁李明博的人生哲理:一、你尽了全力吗?二、改变自己适应工作;三、为能动的自己做主人;四、周末也要穿西装上班。
一个从穷孩子到韩国现代公司执行总裁的成长经历让我诧异,一个成功人生哲理让我深深震撼!诧异、震撼后细细思量我的生活,曾几何时抱怨成了我们生活思想中的主流,抱怨工作环境、报酬福利、家庭生活、社会环境,总是不曾静下心来细细思量自己的原因:我尽心竭力的工作了吗?我为家庭做了多少贡献?我为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做过些什么?
看见校园的地上有纸屑,尽自己的能力捡一点,发动学生捡一点,虽然不能把整个校园捡干净,但至少可以干净一个角落!教育教学中我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可以用心去做,抱怨学生不如静下心来喝学生好好谈谈,虽然不会让这个孩子在短时间里有所改观,但至少能启发一下他的心灵!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我的课堂获得我能努力促成的发展!为家庭多做一点家务,多心平气和的和家人沟通,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参与社会上有意的活动,抵制那些不良的习俗!
虽然我也是这么在努力,但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有的时候甚至会发生理念的动摇!但我们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并用这种积极地思想去影响身边的人,我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为行动而美丽的!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为改变环境而积极努力!行动永远比说空话来得有意义!生活因行动而美丽!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10
《青年文摘》是一本月刊,它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能够触动人们心底最隐蔽的那根叫做“感动”的弦。
前几天,我读了《青年文摘》这本书,一篇叫做《天使的翅膀》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
《天使的翅膀》讲的是女主人公的哥哥阿立的事。阿立的父亲死后,原本品学兼优的阿立突然堕落成一个地痞流氓,并且一直用拳头逼女主人公好好学习,而他自己却瞒着老母亲和妹妹去当危险但报酬很高的私人保镖养活着她们。这些事情直到他被人杀害后他妹妹才知道。
看完这篇文章,我哭了。其实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藏在心底。外表凶狠的人,往往有一颗温柔的心,就像刺猬长了一身最硬的刺,却只是为了保护柔软的腹部。俗话说:大爱无声。我们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最亲的人,但却无声无息。有很多不会表达爱的人,都不是口头说出爱,而是默默关心着他人。这种爱隐藏在他人身边,无处不在。而接受者却不以为然,甚至感到反感。这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早上上学,桌上的一袋热好的牛奶;下雨
天,书包里莫名其妙出现的一把伞;晚上回家,被擦得闪亮的书桌……我们对此麻木不仁,而他们却花费了许多精力。我们渴望有知音,有能用心与之交流的人,但我们却忽视了身边一直渴望与我们进行沟通的人。这难道不是对他们的一种残忍吗?
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一个近乎冷漠的社会,只有爱与善良才能温暖社会,照亮社会。所以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爱的眼睛,一双感激爱的手,悄悄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点温暖社会!
青年文摘读书笔记11
在我课余读书的时光里,《青年文摘》一直是我的挚爱。也许你看过,也不知你怎么想,但是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杂而有味”。
它就像一个装有无限精彩的潘多拉魔盒,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文体、各式的文风,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
最近的一期里,让我仍然记忆犹新的是一篇名叫《七十三号的爸爸》的文章,整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岁的小昭有个在外做生意的爸爸,从不回家,却经常与小昭写信,告诉他自己住的地方有多么美丽。终于,小昭忍不住对爸爸的思念与好奇,千里迢迢地来到了爸爸所说的那条路。可是,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先是为小昭独自跋山涉水的勇气所惊叹,再是被小昭的爸爸多年来给予的希望所感动。
勇气是智慧与力量的表现。它既是一支无坚不摧的矛,又是一块无尖不挡的盾。有了勇气,就有了力量去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有了勇气,就可以无畏同厄运去抗争;有了勇气,就能汇荡洗涤污垢的洪流奔腾入海。
文章中最震撼我的还是小昭爸爸那种充满希望的爱,他为了不让孩子觉得自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信中竭力地在小昭的心中塑造一个神圣的形象,让他健康快乐地生活。这种爱虽不是惊天动地,但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父爱、母爱一直千年来人们歌颂的话题,是因为它们纯洁、无私、伟大。自古至今,哪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没有一份无言的爱?
看来,世之珍惜者,莫过于爱!
第四篇: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当代现代之青年
——《敬告青年》读书报告
摘要:《敬告青年》在开篇就热情讴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并且以进化论来阐述我们的社会要遵循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才能继续生存于世界,“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之后陈独秀又提出了六项基本原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以此来激励青年们“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成为国家之栋梁之才。
关键词:青年、新陈代谢、自主、进取、科学
《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相当于是《新青年》(当时叫《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主要是在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的对比中表达批判封建礼教,崇尚西方的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陈独秀在文章中表示,这一切的改变都瞩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但我们又必须改造“年少老成”之青年。陈独秀毫不吝啬地大肆赞扬“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但是同时他也认识到,其始也未尝不新鲜活泼,寝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寝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所以他写下这篇荡气回肠的文章来警示当代青年,要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如他所愿,它的确如当头一棒,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即使在现在,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那么,想要了解1915年前后的青年,我们不得不先去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新青年》的创刊,最大动因是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势力倒行逆施,导致政局混乱、民怨沸腾,让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先进知识分子于混乱与苦闷中力图为国家、民族寻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当代现代之青年——《敬告青年》读书报告
那为什么陈独秀想敬告“青年”呢?当时头脑比较清醒的人都认为,中国社会积腐太深,中年以上的人大抵都为旧污所染、旧习所困,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一线生机所系。李大钊说:“国中分子,昏梦罔觉者去其泰半,其余丧心溃气者又泰半。”希望只能寄托于青年。当时梁启超也断定:“吾国处飘摇欲倒之境,所恃者厥为青年。”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进步者革命者爱国者很多都青年,都是先进的知识分子。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当中也掺杂着许许多多的腐败青年,这些人或许是中了封建的毒太深,或许是没有勇气反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或许是对中国的未来不抱有希望,或许是自甘堕落,种种原因,导致中国部分青年不思进取、愚昧无知。本该是“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的年龄,却“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危难之间,这种国民状况叫人何不担忧啊!“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只是希望当代之青年能够担负起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重担!
在当时,对青年的思想起重大解放作用的有《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而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可见,陈独秀在中国重大转型期是一个思想启蒙者,革命领导者!《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极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是德先生、赛先生、莫拉尔小姐、还有文学革命,他们提出“破除迷信”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之解放”。的确,《新青年》的创办和新文化运动的普及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不论是青年们还是部分年长者的思想都受到极大的冲击,他们开始或者是更加深入地放眼观看世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救国之路。
我们知道,《敬告青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一页,对此后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整整影响和改变了一代
人啊!今天的我们再回过头来探讨它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不是还有那么必要呢?
有必要!我可以坚决地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依然要学习《敬告青年》的积极进取之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现在社会的青年们。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是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的好青年。在各个重灾区,那些不远千里势必助人的志愿者们,在北京奥运会、广州残奥会、上海世博会等等各种举世瞩目的盛会上,那些勤劳奔波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那些为国家荣誉而全力以赴的运动员们,还有无数无数的爱国之士,有谁能说这当中没有青年的身影?
梁启超说:吾国处飘摇欲倒之境,所恃者厥为青年。虽然现在吾国不是处飘摇欲倒之境,但是所恃者厥为青年。都说祖国是未来的花朵,是国家的栋梁,对于青年的培养,首先体现在教育上,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普遍出现一种不自由不自然的状态,近百年前,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李大钊就发现并指出了这个问题,他在《应考的遗传性》中说道:中国人有一种遗传性,就是应考的遗传性。什么运动,什么文学,什么制度,什么事业,都带着应考的性质,就是迎合当时主考的意旨,说些不是发自本心的话。甚至把时代思潮、文化运动、社会心理,都看作主考一样。所说的话、作的文,都是揣摩主考的一种墨卷,与他的实生活都不生关系。是甚么残酷的制度,把我的民族弄成这样的不自然!放眼看看,自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在揣摩考官的思维以迎合主考的意旨。就连我们读的书都是跟考试相连接,考试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只会死记硬背,如此“对症下药”地读书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上的常态。看来,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制度早就形成,已成为我们的遗传了。在这样一种不自由的束缚思想禁锢思维的环境下学习,我们的青年如何能够能够高举自由、民主、科学的旗帜,充分发挥科学钻研精神,成“新鲜活泼者”?
如此看来,陈独秀《敬告青年》在今天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我们的青年还没有完全实现思想上的解放,还没有完全达到陈独秀期望中的“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我们在行走的路上,还应该经常重温那六个基本原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腐败思想流入、侵蚀国人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诸如近几年炒得火热的众多的“门”事件,诸如哈韩哈日哈美哈欧如数家珍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时政实事一问三不知等等,以上种种只是冰上一角,还有更多的价值观问题,道德问题渐渐浮上水面,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它。是我们青年的价值观扭曲,是我们过于忽视传统,导致没有了根,是我们受西方腐朽思想毒害太深。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或许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背景下能够激励青年们解放思想,从封建的牢笼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适用了,我们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熏陶,又需要国外先进文化的陶冶,这样我们才能成新鲜活泼者,才能成为社会之新鲜活泼细胞。
由此可见,《敬告青年》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起着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永远不过时,都能时时刻刻激励青年!我们不能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应该做到《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希望中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应考的遗传性》1919年
2、史海《陈独秀创刊敬告青年“自主而非奴隶 进步而非保守”》2011年4月
28日《人民日报》
3、马宁 《时代需要新青年,我们争做新青年——读〈敬告青年〉等文章有感》
2008年10月 《法制与社会》
4、5、
第五篇: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敬告青年》读书报告
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
本文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他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涕泣陈辞”,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陈独秀提出了六项标准帮助青年判断“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巨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体现出他们瞩望于青年但又必须改造青年国民性的深刻意识。该文在“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均有重要的影响。
读书心得: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青年的重要性:“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有蓬勃的朝气,青年易于接受进步的思想,青年敢于与陈腐的势力,不畏强暴,现在的青年,将会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那些现在的社会支柱,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多半十分顽固,难于接受新思想,纵使他们支持民主与科学,也因为没有青年那样的热血,不愿挺身而出反对桎梏中华民族上千年的;而林则徐这样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避免不了本身封建性的制约及对世界认识的不足,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最终他们也只是默默支持着原来体系的运转。要改变当时的社会,不能寄希望于已然陈腐的一代,“惟属望于新鲜活波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只是陈先生悲哀地发现,当时的青年“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于是他越发认识到唤醒青年的重要性,提出了对青年的六点要求。
第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这点集中体现了民主的思想。欧洲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破坏君权,否认教权,均产兴说,女子参政。启蒙运动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深为进步知识分子接受与推崇,而这自由的观念,也与中国封建制度冲撞最深。传承数千年的宗法制,忠孝节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遵从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从遵从对象处得到一丝奖赏就欢天喜地,殊不知所谓该与不该,荣与耻,都听命于他人,沦为奴隶。我很赞同陈先生说的:“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青年应该远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不应止步于这些努力的荣光。
第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看中国当时的情况:“大梦未觉,固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曲拙”。封建帝制推翻了,而僵化的封建体制、封建文化继续深深影响着中国,并逐步将中国带向灭亡。
陈先生表达的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只有不断变革,才有进步,然而他的观
点不免有些极端,“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这里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巴比伦人亡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当我们将所有的文化根基摧毁,我们又以什么自居,纵使我们学的最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我们也只是丧失了传统被文化殖民的民族,我们现在的及将来的民族已经灭亡。巴比伦人灭亡了,但他们创造的文明依然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当初灭亡的是巴比伦文明,那现在那些巴比伦人的后代应该被称作波斯人、阿拉伯人、罗马人„„随便什么,总之不会是巴比伦人,因为他们找不到什么来证明自己是巴比伦人了。所以我觉得,一个民族固然要进步,他的落后的文化应该摒弃,但不能将他的文化全盘否定,有很多精粹是应该传承的,像我们的儒家文化。
第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这一点着重于激励青年“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退隐是弱者不适竞争的选择,然而进取又谈何容易,当整个社会都陈腐朽败,那些进步的、超前的声音注定以悲剧收场。王安石主持变法,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当时最反对他的,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在变法失败后的八九百年,他一直背负着祸国殃民的骂名,直到近代;大思想家李贽,提出了许多超前的想法,却也只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狂人是疯子是异类。不过,即使不能在最前方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该逃遁为恶社会征服同化。
第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辩证的看待自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封闭只能让自己慢慢落后,最后沦为被侵略的对象。日本主动开放国门后,走上了迅速富强的道路,学得西方最先进的制度和技术,积累下足够的力量打败大清王朝;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开始腾飞,到今天,经济总量已雄踞全球第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实现;相比朝鲜,仍然处在封闭当中,他们全力发展核武,发展军事,而他们的人民,还要靠他们的仇敌—美国的粮食救济才能生存。可见,主动融入世界的潮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当时的青年还是现在的青年,都应该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去学习那些先进的思想,再回来改造业已落后的文化。
第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陈先生倡导“厚生利用”,反对迷信,“诳人之事,虽祖宗时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这里也有一些极端,迷信应该抛弃,但信仰不能。人们所信奉的上帝、佛祖、安拉,救赎、轮回,虽然没有人真正见过,但这给了许多人无穷的精神力量,甚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失去信仰,那是不可想象的,有宗教等教义确立的道德约束崩坏,社会秩序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第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里陈先生提倡纯粹的科学,抨击阴阳五行,“气”,及无理由的信仰。显然,这也有些极端与片面了,古人提出阴阳五行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其中也隐含着对立统一等科学的世界观,“气”也是在当时条件下提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但那样的认识在那时已经是一种突破,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太苛刻的要求古人。而且宗教存在的价值这里也不用赘言,不能将他们一竿子打死。温总理说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科学固然重要,但再先进的科学,也都是在实现着人类那些曾经不切实际的想象,飞机多少年都被认为是一种妄想,今天我们抬头便可时常看见航班飞过;计算在今天的发展更是我们曾经的想象都无法达到的。我们既要崇尚科学,也要有无穷的想象。
尽管陈先生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许极端与片面,但在当时是十分了不起的,放到今天,一样激励着我们这些青年,追求自主的理想,崇尚科学的力量,争取无上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