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企业三级团建体系的研究
建筑企业三级团建体系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针对当前建筑企业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相对分散的现状,努力探索新的团工作机制,提出建立以“项目支部为重点,单位总支为依托,公司团委为支撑”的团建工作新格局,以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性地推进团的事业新发展。文中还就团建新格局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项目团建、拓宽工作思路、加强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建筑企业 三级团建 组织凝聚力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共青团组织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均面临挑战和机遇。新的形势要求企业团组织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团建创新打开工作局面,从而继续保持共青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隶属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是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市政、安装、装饰等主要专业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公司共青团组织结构体系如下:
公司目前有团员近580人,多数都分布在各项目部。而且各团总支、项目团支部相对分散,有些项目部甚至在外省市,管理难度大。针对公司团员人数和各单位团组织的特殊分布情况,公司团委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研究建立以“项目支部为重点,单位总支为依托,公司团委为支撑”的团建工作新格局,把团工作重心向项目团支部倾斜,强化项目团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一线兼职团干部的作用,培育最具活力的基层细胞组织,探索新的团工作机制、形式和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制定团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
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团的建设的坚实保障。公司团委在完善已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各级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在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共青团工作标准》。该标准是把共青团工作的管理职责和要求制定成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文件之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团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保证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充分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团干部的重视,为团工作的蓬勃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方便了基层分管领导和团干部查询。在日常工作中,团干部遇到疑问可以随时查阅《标准》,使团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建立团建新格局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基层工作,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公司团委针对目前团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项目支部为重点,单位总支为依托,公司团委为支撑”的团建工作新格局。
1、项目支部为重点
施工项目是建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基础平台,是广大青年实践锻炼的前线战场,是展示青年风采的广阔舞台,更是培养青年成才的摇篮。“项目支部为重点”就是要通过加强项目团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项目施工生产,服务项目青年成长成才,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目前,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好学习型项目团组织的建设和“三青”立功竞赛活动。
学习型项目团组织的建设就是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贯穿在项目团建工作中,围绕工程建设突出学习,力求通过学习推动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学习。
通过建立项目党章学习小组,根据“五个一”的建设要求(即有一个学习计划、有一位指导老师、有一套学习读本、有一份学习体会、推荐一批积极分子),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习交流,切实、及时的把党、团的会议精神传达给项目青年,并注重引导青年把握好目前公司发展的主旋律,提高青年的自身修养。例如,公司三管部杨浦中央社区一期工程项目部通过开展主题团日、党章学习小组等活动,项目上14名团员中已有1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引导团员青年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帮助团员青年树立超前的学习理念、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通过组织团队学习,着力营造企业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提升团员青年的业务能力,跟上施工技术不断更新的发展要求。
在“三青”立功竞赛活动方面,更加注重进行学习型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严格申报要求,突出创建过程建设。围绕工程建设提出明确的创建目标和课题,突出建设品牌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工程,塑造各专业条线上的青年典型,达到“建楼育人、建队育人”的目的。公司恒隆广场(二期)项目现已正式命名为学习型青年工程,成为建工集团开展青年工程活动以来第一家命名的学习型青年工程,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年的学习热情。
2、单位总支为依托
由于公司管理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各单位团总支(包括专业公司团支部)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搭建连接公司团委、项目团支部和团员青年的桥梁,完善工作体系构架。为项目团组织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工作支持外,团总支主要通过开展各类载体活动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例如,各单位团总支在每年五四期间都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今年五四期间,一管部团总支在华师大图文信息中心项目部与华师大困难学生结对,发动党、团员捐款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二管部团总支举行以“建筑人生”为主题的青年职业生涯设计导航活动,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填写《swot自我诊断问卷》、邀请一线施工岗位能手进行访谈交流等形式,指导团员青年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又如,七管部团总支在原党章学习小组的活动形式上,开办了“青年业余党校”,学员范围包括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青年等。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思想,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参观、专题报告会等一系列青年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
3、公司团委为支撑
在新的团建格局中,公司团委从原来的“总操办”角色转变为“总调度”的角色,更多的是为各级基层单位团组织的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撑,同时重点抓住一些具体项目开展工作。
一是每年年初和年中召开青年工作会议,通过发布年度《共青团工作要点》,对本年度团工作作总体规划和部署,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推动公司共青团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指导各单位团组织开展好青年业余党校、党章学习小组等活动。抓好“推优”工作,与组织科联合,定时召开“推优”工作联席会议,加强推优工作制度,强调推荐程序,形成推优氛围,近年来各级团组织为党组织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三是与公司人力资源部和专业主管部门合作,指导各单位团组织深入开展青年职业生涯设计导航活动。建立人才档案、对部分优秀专业人才由团委层面负责跟踪。四是通过打造“先锋杯”系列体育赛事和“我与企业同发展”系列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贴近企业和青年需求的品牌活动项目,提升团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五是为青年和企业间搭建交流平台。在传统的座谈会形式上,通过建立青年热线、青年电子信箱、上海一建先锋青年论坛、QQ群等,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面临的问题
“项目支部为重点,单位总支为依托,公司团委为支撑”的团建工作新格局解决了目前公司共青团工作管理面广、团干部配备不均的现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项目团支部的工作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各项目党政领导重视程度不一;项目团支部建团容易、团建难,团组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还不够;由于项目团支部相对分散,信息交流不畅。
第二,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创新不够,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青年的需求。调查显示,只有11.5%的团员青年认为参与团组织活动积极性高,认为积极性一般的有62.5%。对于团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23.93%的受访者认为“内容不够吸引人”,28.91%认为“形式不够灵活多样”,17.30%认为“对青年提高帮助不大”,11.37%认为“和正常学习工作相冲突”,18.01%认为“没有结合青年的工作生活需要”。
第三,团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团干部是每一级团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落实者。目前基层各级团干部多为兼职,由于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参差不齐,各单位团工作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状。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项目团建,激发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基层团组织要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建学党建,争取党政领导和组织的最大支持,为基层团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项目团建工作应该结合各单位的特点,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努力找准与企业发展、青年需求之间的契合点,使团组织不仅能建起来,而且能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从基层团工作的实际出发,努力提升团员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创新工作思路,服务青年、吸引青年,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对各级团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青年电子信箱、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先进的信息平台,加强纵、横向的互动交流,形成便捷、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渠道。
(二)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团建创新
进一步健全工作调研制度,基层团组织要定期对企业和青年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寻找团工作的切入点,准确掌握新时期青年的特点和成才发展规律,始终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团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大胆尝试,锐意创新。针对企业和青年的具体需求,精心设计活动,提高活动内容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例如,今年上半年由公司团委组织的“先锋杯”青年足球锦标赛,经过精心组织,吸引了来自基层单位的八支足球队,共一百二十多人参与比赛,整个赛程为期一个月,得到广大青年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而“我与企业同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则通过组织青年辩论赛,青年素质拓展等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好的融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团员青年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项目团建,更要鼓励以项目团支部为单位开展活动,如此便可将活动的参与人数全面铺开,将活动的规模以大化小、积小成大,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团组织在活动的实际运作中,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管理成本和活动成本,突出项目运行的效益性,力争工作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
要加强基层团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团务知识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要强化团干部的服务意识和领导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团干部对共青团工作的激情。团干部要根据企业和团员青年的具体需求开展工作,主动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提升团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
要注重培养团干部对实际工作的思考和总结。团干部要求实创新,努力寻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把思考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中。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积极改进、积累经验。
第二篇:建筑企业三级资质审批
一、申报材料: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三级):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申报企业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网上生成打印);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企业章程;
4、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提供的材料;
5、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注册执业证书;
6、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及养老保险凭证;
7、部分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的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及养老保险凭证;
8、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设备、厂房的相应证明;
9、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有关材料;
10、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11、资质标准要求的其他有关材料。
注:2-10项材料均通过江苏省建筑业监管平台扫描上传上报
二、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
3、企业初级以上(含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及劳动合同;
4、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身份证明、《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及劳动合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应提供住建部统一印制,省住建厅核发的有效证件;
5、企业设备、工具、仪器和经营场所的相应证明材料;
6、安装维修的作业标准、服务标准、质量保修和检验制度以及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等材料;
7、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8、《安装、维修委托书》及需要出具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二、申报条件:
三、办理流程:
收件→受理→审查→领导审批→送达准予许可(不准予许可)决定书。
四、许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三条:“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十二条; 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第十一条、第十四条; 3.《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
五、办件类型:
六、承诺时限:
七、收费标准:
八、联系电话:
九、办理地址: 承诺件。18个工作日。不收费。85551000、59001003。南通市工农南路150号,南通市政务中心城建局窗口。
第三篇:建筑企业加强团建工作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总公司所属各单位团委: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项目团建工作,促进项目团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更好地发挥项目团组织在项目生产经营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总公司党委提出的“三大目标、两个历史性转变”而努力奋斗,总公司团委根据《团章》和总公司党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部党组织建设和现场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全公司实际,对项目团建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项目团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
1、工程项目部是企业施工管理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排头兵,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最重要的阵地。加强项目团建工作是“全团抓落实,工作到支部”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2、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项目党建带项目团建工作,以项目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培养青年人才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做贡献,不断开创项目团建工作新局面。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奋斗目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项目团建工作体系,锻炼一批优秀的项目专兼职团干部队伍,探索一条新形势下项目团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一种科学有效的项目团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项目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二、加强领导,科学设置,努力构筑项目团组织建设新模式
4、加强对项目团建的领导和支持。项目团建要坚持项目党建带项目团建的工作原则,在项目部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把项目团的建设纳入项目党的建设和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之中,支持项目团组织按照企业要求和青年特点开展活动。要按照项目党团组织“三同五个一”(即:党团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一张办公桌、一份报刊(含《中铁青年》)、一块团的宣传阵地、一个团的活动场所,每半月一天处理团的业务)的标准规范项目团的建设。项目经理部要向项目团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团的活动经费按项目部实有35周岁以下青年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由工程项目部拨付,针对具体活动项目,项目经理部还应及时拨出专项活动经费。
5、合理设置项目团组织。凡组建项目党的组织时同步建立团的组织。项目团组织要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和联系青年,有利于健全团的组织管理和系统领导的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工期的长短和团员青年人数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设立项目团组织,如:青年工作委员会,项目青年工作指导部、青年工作室等。
6、培养复合型项目团干部队伍。随着项目施工的不断规范,项目部团干部普遍兼职将成定势,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配备工作,要按照“复合型、硬本领”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切实做好项目团干部的工作。原则上项目团的专兼职干部可以采取招聘、竞选、聘请、自荐、他人推荐、民主选举、组织任命等多种方式进行配备,对年龄超过35周岁,但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职工,也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团干部或项目团建顾问等。要正确落实项目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项目团组织负责人要按照项目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标准配备,项目团组织负责人是党员的,可以列席项目党组织的有关会议及行政的生产会议等,并通过职务补贴、成绩奖励、职级晋升等手段落实他们其他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待遇。要把团干部管理培训纳入党政干部的管理培训计划之中,通过挂职、蹲点、轮岗、交流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7、延伸项目团组织管理空间。凡工程项目有外协队伍的,应将外协队伍团员青年纳入到项目团组织管理,设立务工团支部或团小组,做到活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外协队伍团员视情况每月统一核收团费为0.1元。
8、加强项目团组织的横向联系。项目团组织要加强与驻地或工程所在地的地方团组织的联系。主动向地方团组织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地方团组织的支持和关心,为项目施工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务求实效,开拓创新,不断丰富项目团建工作的新内容
9、立足企业青年的思想教育,做好政治强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条主线。工程项目部本身就是一个教育青年的载体。在工程实践中引导青年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掌握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结合实际开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在从事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让青年体会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在共同奋斗的历程中,教育青年自觉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中去,把个人的成就和组织的培养、企业的关怀、同事的帮助紧密结合起来。要协助党组织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必须经团组织推荐的规定,严格“推优”程序,确保“推优”质量。要认真做好青年职工队伍和外协队伍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0、立足青年成才的根本需求,做好育人建团的工作。共青团工作就是用组织行为帮助青年提高思想素质,同时又要帮助青年提高技能素质,实现技术成才、管理成才、岗位成才进而达到成为企业人才和社会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项目部也是一个提供青年学习成才、实践成才和创新成才的重要载体。项目团建工作要以“青年素质工程”为总揽,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青年读书成才、学技练功、创新创效等活动,力争干一项工程,锻炼出一批人才。
11、立足企业项目生产经营的需要,做好建功立团的工作。项目团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就是“有为才有位”,要把“为企业立功”作为项目团建的宗旨。要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不同施工项目的特点,力戒形式主义,大力开展“我为重点工程建设做贡献”活动。要让青年突击队争创青年文明号,突击队员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成为风尚,要把青年安全监督岗建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上。要真正把青年突击队建在工班上,建在需要发挥攻坚突击作用的工程项目上,要大力提倡以承担独立生产任务为基础,以实现单项承包为保证,以签定青年突击队经济责任书为激励手段的承包型青年突击队或集约型青年突击队,真正实现青年突击队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服务,体现其存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出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用突出的作为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政治动员和不可或缺的施工手段。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年绿色环保行动”,引导和教育青年职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重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12、立足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做好文化育团的工作。共青团长期以来,就具有文化育人的优势,青年创造文化,文化引领青年。项目团建也必须蕴涵铁路企业“开路先锋”精神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也必须体现企业青年勇挑重担,敢于承担责任,乐于拼搏奉献的精神。项目团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培育企业文化,将项目团建的知识形态、制度形态、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建设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注入项目团建工作之中,用文化建设推动项目团建工作的更大发展。
13、立足项目青年事务,做好服务兴团的工作。要协助项目部作好青年思想状况和生存状况的调研,及时向党政领导反映青年的情况和需求,主动帮助弱势青年群体。要围绕青年的实际需求,做好青年的权益维护和生活、婚恋服务等。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青年安全互助工程”,解决青年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维护青年权益,将做好青年事务,服务青年具体需求。
四、健全制度,建立目标,不断完善项目团建工作的新机制
14、采取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机制,开展项目团的活动。按照项目调研--策划论证--民主决策--立项计划--项目融资--执行控制--信息反馈—评估总结的项目化运作机制来进行。总体来讲项目调研和策划论证阶段要从项目实际需要和青年需要出发、注重活动开展的可行性,遵循以最小成本出最大效果的原则,做出活动开展的可行性报告。民主决策和立项计划阶段要注重项目的权威性和不可轻易更改性;通过团员代表大会(或团支委会)及项目党政决策通过后,就必须明确活动时间、经费、目标、每项具体任务执行人等,在项目开工后与项目党政签订团组织项目合同,正式立项。项目融资和执行控制阶段要注重计划实施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取得项目专项经费,按要求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达到既定目标。信息反馈和评估总结阶段要通过全方位的成本、效果评估,及时上报信息,反映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形成评估报告,上报项目党政,以促进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实效性和持久性。
15、采取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工作机制,开展项目团的活动。一是制定好项目团建工作目标,工作目标既要有活动项目的精神文明成果,如创建青年文明号目标,又要有物质文明成果,如青年突击队完成突击任务目标、青年创新创效成果目标,还要有人才效益成果,如青年岗位能手目标等。二是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完善考核体系,做到“三个结合”,即: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党组织考核与团组织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评比先进、年终奖励、团干部工作业绩相结合。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考核工作结束后,及时汇总考核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促进下步的考核工作更趋完善。
16、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项目团建的信息宣传工作。信息宣传工作是项目团建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项目团建的信息宣传工作的督促和指导,保证团的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的贯彻畅通。面对新形势下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项目团的信息宣传工作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大信息传播力度。形成反映敏捷、执行有力、快速有效的团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为项目团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17、健全项目团建各项制度。项目团组织要按照《团章》规定和项目部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组织建设制度、活动开展制度、信息网络制度、青年表彰激励制度等,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及总公司基层团组织“九表一库一总结”制度、民主生活会、请示汇报、团员证、团费收缴管理使用等日常团务管理制度等。
18、为进一步深化项目团建工作和落实文件精神,总公司团委决定每年在全公司工程项目部范围内开展“十面红旗项目团支部”的评选表彰活动,获奖项目部的党政主要领导同时授予“支持青年工作”奖。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本意见,可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管理办法或规定。
第四篇:建筑企业加强团建工作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总公司所属各单位团委: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项目团建工作,促进项目团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更好地发挥项目团组织在项目生产经营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总公司党委提出的“三大目标、两个历史性转变”而努力奋斗,总公司团委根据《团章》和总公司党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部党组织建设和现场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全公司实际,对项目团建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项目团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
1、工程项目部是企业施工管理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排头兵,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最重要的阵地。加强项目团建工作是“全团抓落实,工作到支部”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2、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项目党建带项目团建工作,以项目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培养青年人才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做贡献,不断开创项目团建工作新局面。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总公司项目团建工作的奋斗目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项目团建工作体系,锻炼一批优秀的项目专兼职团干部队伍,探索一条新形势下项目团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一种科学有效的项目团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项目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二、加强领导,科学设置,努力构筑项目团组织建设新模式
4、加强对项目团建的领导和支持。项目团建要坚持项目党建带项目团建的工作原则,在项目部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把项目团的建设纳入项目党的建设和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之中,支持项目团组织按照企业要求和青年特点开展活动。要按照项目党团组织“三同五个一”(即:党团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一张办公桌、一份报刊(含《中铁青年》)、一块团的宣传阵地、一个团的活动场所,每半月一天处理团的业务)的标准规范项目团的建设。项目经理部要向项目团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团的活动经费按项目部实有35周岁以下青年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由工程项目部拨付,针对具体活动项目,项目经理部还应及时拨出专项活动经费。
5、合理设置项目团组织。凡组建项目党的组织时同步建立团的组织。项目团组织要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和联系青年,有利于健全团的组织管理和系统领导的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工期的长短和团员青年人数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设立项目团组织,如:青年工作委员会,项目青年工作指导部、青年工作室等。
6、培养复合型项目团干部队伍。随着项目施工的不断规范,项目部团干部普遍兼职将成定势,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配备工作,要按照“复合型、硬本领”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切实做好项目团干部的工作。原则上项目团的专兼职干部可以采取招聘、竞选、聘请、自荐、他人推荐、民主选举、组织任命等多种方式进行配备,对年龄超过35周岁,但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职工,也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团干部或项目团建顾问等。要正确落实项目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项目团组织负责人要按照项目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标准配备,项目团组织负责人是党员的,可以列席项目党组织的有关会议及行政的生产会议等,并通过职务补贴、成绩奖励、职级晋升等手段落实他们其他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待遇。要把团干部管理培训纳入党政干部的管理培训计划之中,通过挂职、蹲点、轮岗、交流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7、延伸项目团组织管理空间。凡工程项目有外协队伍的,应将外协队伍团员青年纳入到项目团组织管理,设立务工团支部或团小组,做到活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外协队伍团员视情况每月统一核收团费为0.1元。
8、加强项目团组织的横向联系。项目团组织要加强与驻地或工程所在地的地方团组织的联系。主动向地方团组织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地方团组织的支持和关心,为项目施工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务求实效,开拓创新,不断丰富项目团建工作的新内容
9、立足企业青年的思想教育,做好政治强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条主线。工程项目部本身就是一个教育青年的载体。在工程实践中引导青年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掌握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结合实际开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在从事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让青年体会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在共同奋斗的历程中,教育青年自觉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中去,把个人的成就和组织的培养、企业的关怀、同事的帮助紧密结合起来。要协助党组织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必须经团组织推荐的规定,严格“推优”程序,确保“推优”质量。要认真做好青年职工队伍和外协队伍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0、立足青年成才的根本需求,做好育人建团的工作。共青团工作就是用组织行为帮助青年提高思想素质,同时又要帮助青年提高技能素质,实现技术成才、管理成才、岗位成才进而达到成为企业人才和社会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项目
第五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各国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资源,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与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有效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好坏的直观表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很完善,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却很弱,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没有激活,运作效率不高;有的企业暂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图1直观地表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区时,说明由于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这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能够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出来,虽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创新体系没有被激活,体系运作效率低下。这类企业在我国较为普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应于I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一种暂时现象或者是一种虚假现象,这一类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自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而可能来自其他的竞争手段,甚至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般而言,II区的情形出现很少,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落在IV区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不仅能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企业在我国已经发挥同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如现在国家进行的创新试点的部分企业,这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印发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所有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税务、海关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中陆续认定了近
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共认定了1000多家省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很不健全 ,运转效率较低,产生企业的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应有的作用,导致创新效率低下,水平不高;二是企业虽然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但仅仅是一空壳,没有把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有效激活,致使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组织设置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使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有效运行的有机体,它首先应该有能完成不同功能的单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组织系统,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其次它应该有规定与制约该体系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的规则系统;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有资源配置系统为之提供能源,是体系运行的“血液”;最后还应该有管理体系运行的决策系统作为体系运行的“大脑”。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等不同组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与规定下在人体内合理分布,资源配置系统提供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血液,人的大脑作为决策系统负责循环系统的构建、血液在人体内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等因素,其中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电泵处于核心地位。同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体也应该具有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素。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RORD四要素中,组织体系是“硬基础”,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构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系统。组织体系规整了企业技术创新实体性活动与管理性活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规则系统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制度与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良好运行;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信息等要素的筹集与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新鲜血液;决策系统关系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是由技术创新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中发挥着“粘合剂”、“结构组合器”与“功能发挥器”的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粘合剂”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容了所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要素,并按照一定规则合理的组织与运行。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性的要求,把所有相关要素统统包容进来,并使每一要素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样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组合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不是杂乱分布的,而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结构体。不管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二是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的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创新体系成为一分工协作的系统。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结构组合器”。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系统,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把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成比单部分能力之和大的多的整体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放大器”的作用,把体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系统综合反映,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一阶段性的线性模型的话,则技术创新能力在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仅仅是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培育的沃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的划分为: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技术创新的规则能力、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其中,每一种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根植在相应的创新体系要素上的,离开了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持续的。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强,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技术创新能力弱,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肯定有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和国家机构都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来检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
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我国现有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问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率还没有充分激活,导致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误区:偏重创新体系的实体建设,以为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就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R&D投入就会有高的产出,而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极其低下,逐渐的企业就对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失去了兴趣,而重新回到“经营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远而避之。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对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提高,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决定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根本,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之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果相关的联系体。如同处于社会组织中的人一样,创新体系在此对应着个体的人,创新能力则对应着人的生存能力。人是由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组织所构成的,各种人体组织都相互作用又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并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人的某一组织或子系统出了毛病,或不健全,则肯定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障碍,导致人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6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要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要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必须自己掌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技能;要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吸引外部资源向企业流动;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去构建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时要注重整体性与有效性,从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功能的完善与体系各要素的有效配合与激活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四个要素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在进行组织系统建设时,要注重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因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力作基础。在进行规则系统建设时,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要把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一方面要完善资源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企业要定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具有风险决策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企业家精神”,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各类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建设。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绩效来说,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绩效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体系内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激活各要素,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重要问题。关键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因为技术创新机制是联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企业、政府、市场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1、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单位能源普遍偏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为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中心模式。
(2)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与决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3)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应积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售后服务人才,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技术工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坚持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多年不见成果的人要坚决退出来,成果显著的要给予重奖。
2、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作用: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组织编制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对全国企业创新的重点、结构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2)组织编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等导向目录,知道政策性银行贷款方向,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和投入,以举办高新技术园区为示范,跟踪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投资研究重大产业先导技术和共同的关键技术,帮助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国际分共和市场竞争。
(4)做好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规划,对企业股票上市、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进行审核,监督其资金投向,促进企业创新。
(5)研究制定全国性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保障投资主体的权益。
(6)积极培育、健全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咨询公司、招标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使之在企业项目咨询、技术产业化投资服务方面,本着科学、公证、诚信、可靠准则,在政府、银行、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