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样例5)

时间:2019-05-13 09:4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

第一篇:《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

《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我国的国有企业问题是新时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问题,现在到了改革的攻坚时期,经过“双轨制”改革以后,基本上小方面的问题都已经完成。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也通过了文件强调保护产权,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可见国有企业的改革刻不容缓。

纵观国有企业在改革时期的效益表现,虽然它垄断了许多方面,但是其盈利能力是低下的。其中作者给出了数据:2009 年,在央企实现的利润中,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等10 家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仅中石油和中移动这两家企业就超过了全部央企利润的三分之一。可见,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企业实现的。不但如此,国企的名义盈利只是非国有企业的一半左右,减去应记为成本的地租等政策便利以后,实际盈利状况甚至是亏损。这也印证了垄断必然导致某种方面的效益低下,当然除去必须垄断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及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以外,考虑放权让利是必须采取的策略。文章中提出的比如打破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取消国有企业无偿或低价占有和耗费国有资源的特权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可取的。垄断导致的腐败在目前严格的监管面前暴露无疑,结合我自身所知,近期已经有许多高管纷纷落马。文章中提到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许多高管有政府背景,暴露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企业交织,政企不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谋求社会福利,政企不分导致的唯一后果就是腐败和低效率的泛滥。

尽管大家都发现了国企的这个问题,但是在某些应该考虑竞争的领域上,国有化反而加强了。引用作者原话即中国总体经济表现出“国进民退”现象。在工资方面,国企员工的铁饭碗带给了他们相对高得多的工资和极其优厚的福利,这是其他企业无法相比的。但是改革步骤迟迟下不来,就我个人而言,显然是考虑到某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受到的阻力太大。

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加剧,改革的步伐是不能停下来的。作者的观点就是“改革迫切”。尽管在21世纪开头几年,改革的步伐稍稍停滞,现在必须到了重新启动的时刻。那么首先要考虑解决的是低效率问题。低效率带来低效益,对于总体人民的福利显然是一个重大损失。低效率的解决要引入竞争机制,那么要逐步取消国企的特权。如果以国企为简简单单的盈利单位,那么还不如把特权给予盈利能力更强的非国企。应该说的是,在公共利益与国家控制等方面,国企的特权与其义务对等,因而特权应予以适当保留。其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完全分离。许多企业高管有政府背景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应该逐步取缔。尽管有学者讨论国企是不是应该存在的问题,即国企是不是应该以盈利的面目存在,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特殊体制,国企作为一种统治力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当然这更多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而非经济。法学研究表明:国企应该以服务全社会为目的,而不是盈利。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政府,应该是为民考虑的政府,国企改革需要更加关注这个方面。那么其巨大的名义盈利必然需要提取一大部分来投入到民生建设中。但现状是内部利润存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极大无效率和腐败滋生的空间。

综合作者观点,国企的市场化改革需要投入更多,在新时代需要加快步伐,适应国际潮流。而我的看法是,目前的形式主义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的投入,真正的放手去干,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对此,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否则经济的发展讲陷入一个仅以投入换产出的瓶颈。

总体评析这篇报告,利用了许多数据,做了许多调查,使得报告具有信服力;另外,对于许多行业,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这无疑指明了一条捷径。但是作为一份政策报告,此份报告内容相对过于丰厚,如若适当精简将更具备可读性。

第二篇:旧制度与大改革评论

《旧制度与大改革》

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法国贵族在丧失了其古老政治权利后,仍占据着高官显爵的地位,并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对人民漠不关心,而且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他们的封闭利益,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个旧制度的顽症。

当今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些转型难题。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社会不公等现象,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挑战和考验。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深化改革。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但不改革风险更大。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尤其那些依靠权力寻租、依赖特权致富的人群,不愿意改革,不愿意牺牲一些利益,阻力障碍会很大。但是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只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使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境地。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迹象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已经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魄力。

当前中国与大革命前的法国都处于最繁荣的时期,物质财富的增加,催促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敏感,对特权、腐败、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8世纪末,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国的平民等级,尤其是平民的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法国贵族还想像中世纪那样维护他们的特权已经行不通了。正如托克维尔所说,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猛力抛弃。

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当前中国,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表达权、批评权。尤其是随着新兴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知识的增加,对官员的腐败、特权更难以容忍,对影响到自身直接利益的行为更勇于表达观点,甚至是据理抗争。这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治理模式。历史告诉我们,在经济繁荣期,应十分关注人们的态度,对民众不满的地方要及时回应,使下情上达,及时疏导民众的情绪。说到底,也就是要真正实践科学发展的理念,使发展的红利人人得以分享,使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

法国大革命为追求社会平等,而不惜牺牲自由、秩序的民主政治实践告诉我们,在面对理想秩序与现实秩序的落差时,人们应保持理性,改革需大胆而审慎。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阶级矛盾尖锐,经过启蒙运动洗礼的人民,已普遍产生了彻底纠正不平等状态的强烈渴望。然而,法国大革命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实现民主政治的理想模式。因为它太激进了,充斥着一种平等主义的梦幻,正如托克维尔描述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境中焦虑兴奋,努力改变处境:追求更好的东西是普遍现象;但这是一种令人焦虑忧伤的追求,引人去诅咒过去,梦想一种与眼前现实完全相反的情况”,最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动荡和最可怕的混乱。

事实上,在革命来临之前,法国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然而,“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开始改革的时刻”。当封建制度的某些部分在法国已经废除时,人们对剩下的部分常常抱有百倍的仇恨,更加不能容忍。最后,大革命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社会,也建立了自由的政治制度,但是人们很快就忘记了自由,甘当独裁者拿破仑统治下“平等的奴隶”。托克维尔明确表达了他对法国大革命没有处理好自由与平等关系的失望情绪,他认为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当前中国面临的现代化难题与之类似。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不能一蹴而就,政治改革需要大胆而审慎。不拿出大胆的勇气改革,就是在与“革命”赛跑;一味追求激进的改革甚至革命,又有走向动荡混乱的危险,只能依靠审慎的进一步改革化解,决不可误入冒险激进的歧途。

可以说,经由改革达成代价最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改革怎样推进、制度怎样变革,《旧制度与大改革》这本书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前提

革命的发生并非因民不聊生

《旧制度与大革命》讲的是法国大革命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在历史教科书里总结革命爆发的原因,无外乎国王独裁专制,政府腐败,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等等通常所见的说辞。读者们也自然而然的觉得,肯定是官逼民反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起来闹革命。然而真相远不是这么回事。

本来人们认为革命往往是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时候发生的,但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托克维尔的判断是:革命的发生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流弊被消除,使得人们更容易觉察尚存的其它流弊;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

是感觉却更加敏锐。此前人们对未来无所期望,现在人们对未来无所畏惧,一心朝着新事物奔去。伴随着社会繁荣,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从未如此紧密混合。国家财政管理不善在很长时间内仅仅是公共劣迹之一,这时却成了千家万户的私人灾难。

希望蕴含着最大的危险

“对一切旧体制的仇恨在增长。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会将它猛烈的抛弃。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国民明显地走向革命。”

但革命就是得寸进尺。国王下令把三级会议的会议厅锁起来,不让他们开会。人都到了,会堂锁起来,这些人就在广场上干等?不可能啊。所以他们自己找了一个露天网球场,三级代表就在那里发誓,说我们一定要开会,还要给法国制定出一部宪法,用宪法来规范国王和我们之间的权力分割!

这又进了一步,不讨论税收讨论宪法。国王觉得巴黎已经失控,军官们在凡尔赛宴饮,把象征巴黎的红蓝白三色市徽扔在底下乱踩,撒酒疯说要血洗巴黎。这些话传到了巴黎,一时谣言四起。谣言是革命最大的动员者。一个社会什么时候谣言四起,就说明革命已经在收集乌云。巴黎市民争相散播谣言,说凡尔赛要血洗巴黎,与其你血洗,不如我起义。7月14日这一天起义果然发生。因为一个税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马克思当年曾说,蒸汽机是比布朗基可怕百倍的革命家,我补充一句,税务官是比蒸汽机可怕千倍的革命家!革命革到最后就与人心为敌,与每一个人为敌

今日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制度转型的时期。腐败蔓延,形势严峻,很大程度与“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有关。深水区和攻坚阶段,说到底无非是改革到达了体制的硬核部分、制度的核心区域,到达了权力自身要受约束的阶段,而权力并不容易对自己痛下决心。于是现实呈现了一种历史性的相似,制度和体制已经改革有年,而那些遗留的硬核部分成了人们比改革未曾开始时更加不能忍受的对象。

这样的时候,处理社会政治矛盾既有技术问题,如“润物细无声”还是“搞出大动静”,也有远在技术问题之上的本质问题,就是权力将要受到怎样的制度约束。近段时间,人们纷纷议论“新变化”,包括会风文风作风的变化、改革被不断强调

并被视为尚未充分利用的“红利”、“民族复兴”被反复强调以重新凝聚共识等等。在反腐上,则有网络实名举报、查处行动加速并且“选择性反腐”色彩减弱等迹象,令人感受到一些变化。“告别革命”的路径选择

中国思想界形成“告别革命”的主流叙事,显然是想让中国彻底摆脱革命和专制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规避革命无法避免的破坏性后果,探寻一条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改良之路,以社会普遍可以承受的最小代价完成制度转型。对于依靠革命取得政权的执政者来说,革命的宏大叙事是维持他们统治合法性的主要依据,但是,一旦当他们意识到新的革命还将来临时,他们不仅一定赞成“告别革命”,而且会采取种种措施制止革命的到来。由此看来,在对待革命的态度上,朝野上下好像是有共识:要改革不要革命,要渐进不要激进,要和平不要暴力。这样的共识如果真的能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即以宪政原则进行制度改革和制度转型,中国或将真的可以彻底告别革命。问题是,中国现在能走到这一步吗?

革命与否是制度现象,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客观表现,绝非是个人、群众、阶级或政党的主观选择。中国在历史上之所以长期不能摆脱革命的宿命,有制度决定的特质。革命和制度的关系,是观察中国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此,我提出如下看法。

1、革命是在专制条件下解决权力更替问题的惟一方式。中国西周封建制和秦开创的中央集权专制,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前者是二元的或多元的权力体系,是权力的横向配置和权力的等级分层占有,是权力的下移和分化,是大政治共同体的分裂;后者是一元的权力结构,是权力的纵向垂直配置,是权力的上移和集中,是大政治共同体的统一。这两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专制,前者是有限专制,后者是无限专制,执政者掌握权力之后依据宗法制原则进行权力传承,不管是兄终弟及,还是嫡长子继承制,都是要保证权力不得旁落,最高权力不可分割。在没有也不可能有宪政的情况下,权力更替的惟一途径就是革命。革命的合法性来源于旧朝的统治已经陷于社会总体危机,而新朝的开创者则以仁政德治为诉求,以暴力为手段,以顺应民意为合法性基础,重新开辟政顺人和局面,由此完成社会进步。在专制条件下,革命的确是历史的火车头。

2、诛杀和禅让制,是专制条件下通过革命完成权力更替的两种方式。之所以禅让制被儒家高度理想化,被奉为三代开创的权力更替的理想模式,是因为这种权力转让方式的社会成本最低,杀戮最少,是和平过渡,符合政治礼仪和权力的新陈代

谢。禅让制的预设前提是德治和贤治,也有轮流执政的意思,但在专制条件下,它至多是一项道德性的制度安排,是赋予各种篡权行为以合法性和正当性,它没有改变专制权力的本性。在禅让制的背后,实际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暴力,是诛杀的威慑力。旧朝统治者无奈以禅让方式向新的统治者交出权力,完全是实力较量的后果,兵临城下之际,选择不抵抗,体面下台,乃是明智之举。这毕竟是保护了身家性命,客观上也避免更大范围的杀戮和流血。禅让制是革命最温和的形式,是暴力和恐怖下的道义选择。

3、中国历史上的革命,作为权力更替和改朝换代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由中国的制度性质所决定的。秦帝国的建立,实行中央集权专制,彻底改变了西周封建制以来权力横向配置的社会结构,代之以纵向垂直的权力安排,从中央政权到地方郡县,权力一以贯之,国家统一编户齐民,没有诸侯国和其他政治权力体,当然更没有什么公民社会等中间组织。这种纵向垂直的社会结构,和托克维尔在法国看到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皇帝一人之下,均是碎片化无组织化的社会成员,由此形成皇权和社会底层的直接对立,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能够缓冲和转化。这意味着,一旦来自社会底层的不满酿成抗争和起义,会迅速形成对皇权的冲击,引发改朝换代的革命。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中国的革命一定是政治革命,是社会总体危机的爆发和解决,是新旧政权的更替。

4、中国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下的革命,其后果如托克维尔指出的那样,不是彻底粉碎旧制度,而是在旧制度的废墟上,进一步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专制制度,它是对以前旧制度弊端的修复或矫正。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周期性震荡,在每一次大的社会冲突之后,专制主义又卷土重来,周而复始,形成中国帝制时代的长期性和停滞性,没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辛亥革命终结帝制,建立共和制度,经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最后由共产党统一大陆,但中央集权化的治理模式始终没有改变,纵向垂直的权力配置构成了国家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涉及政治体制的核心要素,国家权力过于集中高度垄断的现象依旧是主要的制度症候,在体制内尚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在国家主义体制下,革命的各种潜在因素依然存在,革命和专制互为因果的制度基础依然还在发挥作用,专制逻辑下的革命危机依然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危险。

5、制度既是革命成长的土壤,也是革命的葬身之地。要彻底打破革命和专制循环相连的怪圈,彻底走出社会周期性震荡的发展轨道,规避革命的破坏性后果,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要从根本上告别革命,只有建立起革命要素无法生长的社会制度,把革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找到足以替代革命的社会变革方式。其具体路径是:彻底改变中央纵向垂直的权力配置体系,改革国家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建立宪政制度,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发展中间组织,鼓励社会协商和对话,形

成社会不同阶层的良性互动,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民主和法治,是控制专制和革命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现实中会经常上演历史上已经演出过的戏剧。托克维尔的同时代人,在法国大革命风暴前夜所表现出来的迟钝和无知,在现时代不断地重演。面对今天阿拉伯世界此起彼伏的革命局面,谁能想到,这是来自于一个突尼斯小贩自焚的火焰,它以不可想象的方式迅速引燃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燎原大火,让那些统治人民已经几十年、看起来似乎坚不可摧的独裁政权瞬间垮台。这恰恰就是专制制度的典型症候,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偶发事件足以激发出一场由下到上的革命。革命何以发生,何时发生,有何后果,对于那些仍然坚持专制制度的国家来说,依然是无法预料的事情。托克维尔的话是有启示意义的: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第三篇:国有林场改革与探索

国有林场改革与探索

国有林场改革与探索

内蒙古扎兰屯市林业局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是一个拥有万公顷林地,资源较丰富的国有次生林区。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工程前,扎兰屯市林业局根据自身森林资源特点,在国有林采伐限额逐年缩减的情况下,把各项林

业生产建设纳入生态林业建设轨道,实施科技兴林,彻底改变传统林业单一生产木材的观念。几年来扎兰屯市林业局围绕林业做产业,围绕资源调结构,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挖掘林业多种生态利用、经济利用的生产潜力,在浅山区开展了大面积次生林分户经营管护工程;建立深山区林下畜牧业生态准入补偿管理机制,林区职工畜牧业工程;林区农业种植业;以蒙森公司为龙头的山货产品采集加工业、蒙森食用菌生产加工业、蒙森炭棒业、蒙森酒业等系列林下产业;国营林场林下畜牧业经营,野生灌木榛子林经营利用产业;林区特色养殖业等产业。通过保护、培育、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木材、林下资源,长中短结合,以短养长,以林、以副、以工、以商养林。安排了大量林区、山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浅山区归户经营管护为重点的次生林保护开发利用

扎兰屯市东南部农区村屯附近拥有大面积残破国有次生林地,由于经过长期反复破坏,森林的生产能力下降,生态功能低下。长期以来,作为国有森林资源不能发挥经济、生态效益。为了摆脱国有资源潜在的浪费局面,从世纪末,林业以归户经营管护的形式作价给农民经营,经过几年的运行,林地植被恢复较快,特别是灌木榛子林果实经营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林地经营主权年不变,农民在林地内自发进行更新造林,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发展林下牧业,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盈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归户经营国有次生林面积已达万亩,以每年万亩增长,而农民以每亩—元经营林地收入,除去每年交元管理费,全市次生林个体经营农民纯收入达—万元。由于林地产权明确,效益显著,农民对经营林地认识更加提高,在经营上舍得投入,林业部门在经营手段上给予了更加宽松的政策。通过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榛子林、食用菌原料林,林地经营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深山区林下畜牧业生态准入补偿管理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览生态布局

在呼伦贝尔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格局下,扎兰屯市畜牧产业格局计划发展万羊单位的畜牧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接近万头只,随着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禁牧的实施和扎兰屯市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外来畜牧种群的急剧增长,林下畜牧业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现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矛盾,根据这种状况,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建立植被条件可允许范围内的林下畜牧业准入补偿费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近年来,国营林场深山区根据局部生态恶化的情况,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在国有次生林区运作。通过业内专业人员测算,林下草场畜牧载量初步应以草原倍的数量载量标准。

三、发展林区农业,促进林区养殖业发展

世纪年代初,由于林区植被丰厚,森林大火隐患多,林区利用机耕防火线开展了农业种植,到目前为止,国有林场种植面积达万余亩,年产粮食万公斤。粮食及秸杆,青饲料的种植,加大了畜牧养殖技术含量,促进了林区畜牧业的发展,职工农牧业缓解了林区资源危困的局面,林区护林员一方面从保护资源上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形成农牧业种养的发展模式。

四、以蒙森公司为龙头,狠抓林下产业开发利用

我市森林面积大,林下野生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野生山货产品销往外地,但没有自己的品牌。年,以集野生山货产品为龙头企业的蒙森公司在林业局成立,公司主要以全市野生山货产品为原料,蒙古栎为企业品牌商标、对山货产品进行深加工,产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公司对主要山货产品采取高质量标准要求,开局出现良好的销售局面,初步在深圳、威海建立了销售网点,产品年加工能力吨,产值万元。年,公司由新近开发了野生玫瑰茶、金瑰茶、瑰芪茶、蒙森榛子王等系列产品。以成吉思汗林场为蒙森公司原料基地的食用菌生产、炭棒生产已初具规模,食用菌年产量达万袋,纯收入万元;炭棒产量达吨,产值达万元。以林业局南木养鹿场为蒙森原料基地的蒙森鹿产品系列滋补酒正在研发运作中。

五、加强国营林场野生灌木榛子林管理,发展野生榛子特色产品

长期以来,扎兰屯市野生榛子产品一直属于无序管理,全社会共有。榛子果实产品一直在市场走俏。上个世纪年代禁止了山区农民打柴、垦荒,榛子林地受到保护,榛子坚果产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榛子林地分布零散,面积不集中,林业经营不便,掠青、提前采摘、病虫害等逐多问题困扰着榛子的产量和质量。每年掠青提前采摘减少产量,虫害率达—;进入世纪,林业把野生灌木榛子林资源纳入森

林资源管理范围,开展榛子林地分户经营和承包租赁经营,在榛子成熟前期进行人为巡护管理,国营林场收取承包租赁费、管理费,榛子产量、质量都有较大提高。年,国营林场及市有害生物防控部门开展榛子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六、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应坚持以生态建设及保护的前题下,发挥自身的林下资源优势

几年来,扎兰屯市林业局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林业,围绕林业作产业,围绕资源调结构。在全社会关注生态利用,新时期生态建设的相持阶段,坚决预防新的生态破坏,要求全社会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在自然资源利用中找准依托和产业方向。通过对资源现状的调查和适宜性分析,找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地区经济,使林区职工收入稳定提高的发展思路。

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与分类经营工程之后,作为扎兰屯市重要资源和农牧业经济构成的林业经济面临着重大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制、转产问题。作为农牧业大市,在传统农牧业受分类经营的冲击下,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尖锐。区内天然草场严重不足,退化,林下草场严重超载,植被退化,制约了传统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生态恶化的局面。因此,确定合理的农、牧、林、草比例,建立林下草场生态准入补偿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在控制外部流入畜牧种群的同时,以“立草为业”来缓解对草场、林地的压力,调整生态林、经济林、高效多牧草种的布局,发展依托当地资源特色经济产业,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必由之路。

第四篇:改革国有企业资料

改革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体制提高纪检监察

效力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部分国有企业党政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国企领导对纪检监察的认识很肤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对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认为国企既然是企业,就没有必要设臵纪检监察。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的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机构不能大胆工作、不会监督、不敢监督。这里当然有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但也有明显的工作不力的因素。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臵不健全,有的虽然设臵了,但形同虚设,没有人实际干工作,或干工作没有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有的甚至没有设立纪检监察机构或专职的纪检监察员。

第四,一些国有企业纪委监察工作人员知识面窄、能力不强,素质参差不齐,亟待提高。尤其是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第五,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所需要的办案工具和办公设备陈旧落后甚至不全,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以上存在的问题事实上与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可以说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是内部人控制的事实决定了内部纪检监察必然软弱无力。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以后,上级的管理、监督也就越来越少,离企业也就越来越远。上级只看企业的年终业绩,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也只是听取企业领导的汇报。由于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企业领导始终拥有信息优势,即使上级想实施有效监管,事实上也难以实现。国有企业已经普遍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事实,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在获取国企真实信息方面存在着众多障碍。二是纪委书记的同级监督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目前,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党、政两块一般都有任职,企业很多事情的决策由“一把手”或实力派分管领导说了算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作为下级的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党政领导下监督企业的党政工作不可能有深度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以及审计、公开办、财务等监督部门,是企业党政领导下的一个科室,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体现得比较突出。

二、改革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是突破困境的根本举措 实施“抓大放小”和“重组改制”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大为减少,但其单体规模却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并未消减。这是当下必须高度加以重视的一个严峻现实。如何进行治理?这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但本文讨论的纪检监察与此密切相关。面对这一现实,改革现行的纪检监察体制可作为治理总思路的一个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内部人控制向不良势头继续发展的效果,以下就此谈谈大致思路。

第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实行属地化管理,建立纪检监察的独立的垂直领导管理体制。所谓属地化管理,即是纪检监察与企业系统相分离,将国企目前的纪检监察组织和人员与所在地的纪检监察系统完全并入一个体系,在人事管理、经费安排等方面完全实行统一的制度,形成外部监督控制,切实保证纪检监察的独立性。为了切实保证属地化管理达到效果,防止国有企业利用其经济方面的种种优势,与所在地政府达成保护性的合谋格局,进而突破外部监督控制,有必要建立纪检监察的独立的垂直领导管理体制。

第二,建立完善的派驻制度。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后,对国企的纪检监察应采取派驻制度。纪检监察人员根据上级纪律监察委派,到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对上级纪委监察负责但不从企业获取酬劳,其酬劳按上级纪委监察派驻制度的规定发放,只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像工程监理那样,有其独立的办案权和处分权,但企业有严重违纪情况未发现、未查处将追究其责任。为保证派驻制度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要实行纪检监察派驻人员的分工专管制度,即派驻人员根据分工安排长期负责对某个企业的监督检查,以保证他们能深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熟练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建立派驻人员的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和定期述职制度,加强对派驻人员的督察,防止分工专管制度走样变形 防止派驻人员行为异化或被企业俘虏。

第三 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纪检监察介入制度,实行巡视检查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能完全由企业领导掌控,企业外的监控必不可少,必须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纪检监察介入制度,以打破内部人控制格局,防止决策权的滥用和权力私化。另外,还要实行巡视检查制度,由纪检监察组成巡视组,对企业各所属公司、单位部门及派外人员,尤其是营销人员等进行巡视,并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和不定期个人收入审计,对中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和重点要害岗位的管理人员严格实行离任经济审计。

第四,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建设。企业客观上始终拥有信息优势,尤其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问题的制约和困扰。要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困扰,一方面要规范企业的管理,落实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使企业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必须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制度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中心和财务中心应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涉及到的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应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2、纪检监察机构应实行以纵向领导为主的领导体制。即所谓的条条管理。异体制约原则是监督机构的又一重要原则。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不能共存于一个组织单元之中,要有超然独立的地位。这既是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责的根本组织保障,又是实现公正执纪执法的前提。实行以纵向领导为主的体制,就是实行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以企业党委领导为辅的体制。这不仅体现在监督检查的业务工作领导上,而且还体现在纪检监察机构的干部任免、人员编制和经费管理上。

3、改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的设臵形式。一是加强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纪检监察机构能够与审计处、法律顾问处等处室共同开展工作,使其围绕共同的纪检监察工作目标,各负其责。这样的组合,可达到减少扯皮、优势互补、增强整体功能、提高监督效率的效果。二是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素质。按照年龄和知识结构优化配臵人员,加强纪检干部纪检监察业务和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采取“ 引进来”、“ 走出去”等方法,做到懂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等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真正搞好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查处腐败案件,不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逃脱法网。三是建立健全监督网络聘用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为兼职纪检监督员在工作上接受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指导,让他们在小范围内履行监督检查职能。这样做可以疏通上下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形成步调协同、手段互补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整体监督检查合力。

4、赋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必要的权限。从当前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党章和参照《行政监察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除具备起码应有的监督权限外,还必须明确具备如下权限: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检查权、调查权和建议权。作为国有企业,公司的各级纪委书记能够参与研究企业的重要问题,并对企业经营战略、干部任用、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有权进行检查,发现影响决策科学性或决策组织实施不力的违规违纪问题有权进行调查和提出建议,并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组织或企业党政领导班子报告,使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防止决策失误或保证正确决策的有效实施。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直接的党纪政纪处分权。纪委监察处可以独立地管理控告和举报,独立地进行调查和审理。三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处罚权。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取得非法所得的企业中层干部及以下人员,有权按照有关规定直接给予一定限度内的罚款、没收等处罚,罚没的财物移交企业财务部门,以此强化权力和监督检查的手段,形成更为直接有效的威慑,使检查监督更加有效地进行。

第五篇:国有改革政策

关于县属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

2005-11-21

(县劳动局 二OOO年四月八日)

为切实理顺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进一步推动全县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局关于市属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发[2000]34号)精神,结合我县当前工作实际,按照“转换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续接社保”的原则,制定本意见。

一、适用范围与对象

关闭、停产(歇业)、破产企业的现有下岗职工和新转制企业中经县体改委、劳动局审核,确实难以安置的职工,适用本意见。

二、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办法

(一)对198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职工的处理办法

1、全托管

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的职工,统一由企业主管部门设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实行全托管,直至退休。全托管人员在与“中心”签订全托管协议的同时,其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自行解除。全托管人员的经费来源、生活费发放标准,按鄞政发[1998]111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改制企业全托管职工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在企业转制时一次性按标准提取后,移交给企业主管部门“中心”。

2、协议处理养老保险、大病统筹关系

(1)男满50周岁、不足55周岁,女满40周岁、不足45周岁的职工,与企业签订养老保险、大病统筹关系处理协议后,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按规定向县社会劳动保险机构一次性缴纳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至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止的养老保险费(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和大病统筹费,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不享受经济补偿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到县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其中:男满35年工龄,女满30年工龄的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仍无经济收入的,其失业救济期限可适当延长,直至有工资收入或到达法定退休之月。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男50周岁、女40周岁以下的职工,在与企业签订5年期养老保险、大病统筹关系处理协议后,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按规定向社会劳动保险机构一次性缴纳该职工自解劳动关系之日起5年的养老保险费(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和大病统筹费,同时按其连续工龄,每满一年发给200元经济补贴。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到县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职工失业或重新就业后,可自行或由新单位继续缴纳养老、大病等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后的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3、职工申请提前解除劳动关系

职工申请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应根据协商一致的原则,发给其经济补偿金,按规定到县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救济金。经济补偿金按本单位工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l 2个月。

4、转换职工身份

根据本人意愿,采取转换职工身份,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原企业可按其连续工龄一次性计发给安置费(或资产)。职工档案移交给县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保管,劳动部门按自由职业人员办法进行统计管理。

5、鼓励职工自谋职业

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办妥自谋职业手续后,企业按规定一次性发给经济补偿金。职工档案移交给县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保管,在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时,发给《失业职工登记证》。

(二)对1984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职工的处理办法

1984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农村合同工)一律与原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由企业一次性发给生活补助费或经济补偿金。职工档案由县失业保险机构进行管理,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

三、现有下岗职工的处理办法

(一)下岗职工在本意见实施前已与“中心”签订“下岗职工托管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并经县劳动部门鉴证的,可按“协议”继续执行,也可以参照尚未签订“协议”的下岗职工处理办法进行重新选择。

(二)已进“中心”但尚未签订“协议”的下岗职工按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1、要求继续留在“中心”的,必须签订“协议,“协议”期限为2年。“协议”期限包含已进“中心”时间或发放下岗生活费时间。进“中心”时间计算:企业主管部门再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前下岗的;按“中心”成立之日起计算;“中心”成立以后下岗的,按批准下岗之日起计算。

2、允许按本意见第二条“劳动关系处理办法”进行重新选择,但其原在“中心”期间已领取的基本生活费,应从安置费或失业救济金中扣除。

(三)现有下岗职工在本意见实施以后,仍不签订“协议”,又不选择其他分流途径的,视作自动放弃,停发下岗生活费,2年期满后解除劳动关系(时间从进„中心”开始计算),不发给生活补助费,由失业保险机构负责进行失业登记,并按规定发给失业救济金。

四、其他有关问题的处理(一)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1、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工资计算标准是:企业资产变现后(包括己支付企业改革成本),尚有净资产的,按改制前12个月全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基数计发,但最高不得超过县1998县属企业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资不抵债企业,其经济补偿金额度低于我县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经县财政部门核实后给予补足。

2、生活补助费。劳动合同期满或下岗职工进“中心”期满,有关单位应及时与其终止劳动关系(托管关系),并按其在本单位工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计算标准与上述相同。

3、安置费。职工转换身份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的,企业按其连续工龄每满1年发给1998县属企业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企业有净资产的,安置费标准可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得超过县1998社会平均工资的110%。

(二)下岗职工在“中心”期间要求调动工作单位的,“中心”按其在本单位工龄(含进“中心”前一单位工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1 2个月。计发标准为县最低工资标准。办妥调动手续以后,职工不得返回“中心”或原单位。

(三)失业职工(含198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原农口固定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失业期间允许由个人继续缴纳养老、大病等保险费,同时享受相应待遇。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四)在“中心”托管期间,无正当理由,三次不服从介绍就业或三次不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下岗职工,“中心”与其解除协议;同时发给生活补助费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进行失业登记。

(五)从事井下、高空高温、有毒有害、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工种、已满规定年限的职工,实施分流时到达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可申报办理退休手续;未到达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由企业申请,经劳动部门核实并予书面存档,待到达特殊工种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如遇国家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六)规定医疗期内的患病职工和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由企业主管部门“中心”负责管理,按标准发给工资或生活费。医疗期满或女职工“三期”结束后,按原企业改制时人员分流安置途径进行处理。

工伤职工,其医疗期终结后进行残疾评定。残疾等级在1至4级的按《鄞县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鄞政发[1999]49号执行;5至10级的根据企业转制方案与其他职工作相同处理,并给予适当抚恤补助。抚恤补助标准参照民政局革命伤残人员保障金标准,计算到退休之年,一次性发给,具体年标准为:伤残等级在5-6级的,每年340元;7-8级的,每年240元;9-10级的,每年195元。

伤残复退军人,发给相应的伤残军人抚恤金,额度按在乡伤残军人一等、二等、三等国家抚恤标准,一次性计发到退休之年。民政局发放的在职保健金按原规定不变。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其医疗费由县公费医疗办公室按公费医疗人员待遇负责处理。

(七)原企业在册的退休职工、遗属人员、精减人员,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委托其他企业进行管理。遗属、精减人员按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也可以一次性结算,具体办法由企业主管部门确定。

(八)知青、应征服役等人员,1984年7月1日以后被招收为合同制职工的,按工龄计算规定(去中间加两头),连续工龄推算后属1984年7月1日以前的,按原固定职工分流途径进行处理。

(九)原因企业改制或减员增效已进行处理的职工,不再按本意见进行重新处理。经县政府批准,正在按企业主管部门制定方案实施改制的,仍从其规定。

(十)有关费用的提取及标准。社会保险费缴纳标准,按市上年社平工资的60%乘以28%计提,以后缴费基数按8%标准逐年递增;改制前已退休职工的大病统筹费,由企业按上述缴费基数的4%计提到75周岁,一次性缴付给县社会劳动保险机构;遗属、精减人员按规定标准统一计提到75周岁。

(十一)改制企业职工分流安置所需经费,首先由企业从现有资金和出让资产中解决,其次由企业主管部门调剂解决,仍不足的,由县政府协调解决。

五、除上述范围外经企业主管部门同意,报县政府批准的其他企业,一般以经济补偿方式处理职工的劳动关系。其中,生产经营正常且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按职工连续工龄每满1年发给一个月安置费,月安置费额度参照上述安置费标准,职工在企业期间安置费不发给本人,继续与企业维持劳动关系,享受劳动保险待遇,但不再保留原有职工身份,职工失业后其失业保险缴费年限,按安置费结算后的实有缴费年限计算。生产经营不正常且效益较差的其他企业可参照本意见第二条“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办法”执行。

六、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本意见由县劳动局负责解释并制订配套实施办法。以前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关于县属国有、集体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县体改委 二000年四月八日)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根据市政府《关于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0]31号)和《关于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发[2000]3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产权转让的程序

产权转让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防止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产权转让尽可能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公开竞价工作原则上通过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但必须有公证机构派员公证。受让人可以是原企业职工,也可以是社会的自然人和法人。无法采用公开竞价的,可由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为主负责进行议价转让,涉及国有资产的,须由国资管理部门参与。产权转让之前,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必须对该企业的基本情况、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转让条件及转让基价等向社会公告。

二、产权转让基价的确定

改制企业必须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核销资产清查中各项资产的净损失。对各项提留剥离不再按原政策标准计提,而按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等所需的实际应补偿金额处理。在此基础上,由资产营运主体或主管部门提出产权转让基价,产权转让以基价为转让的底价。

三、产权转让收入的管理

国有、集体企业产权转让价款原则上在企业改制后企业重新取得法人资格前一次性付清。一次性付款有困难的,可签订分期付款协议,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为三年,但首次付款额度不得少于总价款的60%,在改制后重新取得法人资格前支付,欠交部分须用有效资产抵押并按银行同期居民存款利率支付利息。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全额返回给资产营运主体或主管部门,专项用于本系统职工理顺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

四、国有直管公房的处理

国有、集体企业目前仍使用的属国有直管公房的厂房、仓库、营业场所和办公用房等资产按原始价转让给资产营运主体或主管部门管理,并由资产营运主体或主管部门负责转让、收益。企业改制时原有的企业住房基金,可全额用于职工的经济补偿。

五、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土地资产处置要遵循“明晰产权、显化资产、区分类型、合理处置、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进行。对历史形成的土地使用权,首先由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确权,再由土地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对国有、集体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改组)、组建集团公司、租赁经营及出售、兼并、破产等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和管理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以出让方式处置的:

1、企业破产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购储备或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纯地租,下同)县可得部分全额返还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

2、企业改制时不改变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县可得部分全额返还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今后改变用途时,补缴出让金差价。

3、非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县可得部分全额返还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用于安置职工或冲减负资产。

4、国有、集体企业在改制中允许划拨土地使用权直接转让,但要向县补缴土地评估确认价20%的土地出让金,也可由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购储备,对收购储备的土地和地上建筑物按有关规定予以补偿。

5、企业改制时利用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统一纳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储备机制,采取公开招商的方式进行出让。鼓励企业改制时利用土地发展第三产业,土地出让金县可得部分全额返还资产营运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

(二)以租贷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年租金以土地评估确认价的20%乘以土地还原利率确定(土地还原利率是指将土地纯收益还原成为土地价格的比率),土地年租金可按标准的40%缴纳,一定5年不变,以后每次调整间隔不少于3年,调整幅度不超过原租金标准的30%。年租金实行“三免二减半”,即土地年租金三年内免缴,后二年减半缴纳。个别有特殊困难的企业,经县政府批准,土地年租金可免缴5年。

(三)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处置的:

1、采取转制转权的形式授权资产营运主体经营的,应收取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计作国有资本金或股本金,由资产营运主体在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内,依法向资产营运主体直属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作价出资(入股)。在向资产营运主体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转让时,补缴改制时应缴土地评估确认价30%的土地出让金,改变用途时,须缴纳出让金差价。

2、对一般竞争性行业,非国有资本参股、购买、兼并原国有企业时,可将国有企业土地评估确认价的30%同其他资产一并转为国有股,逐步售股变现;也可分割出与企业净负债额相当的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参与企业整体拍卖和兼并。对剩余的土地,购买方或兼并方有优先受让权和承租权。

对实行债转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四)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保留划拨方式处置:

l、继续作为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的;

2、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合并,兼并或合并后的企业性质仍是国有企业的;

3、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的。

前款第2、3项保留划拨用地方式的期限截止2005年。2005年12月31日前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或改变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五)鼓励利用存量土地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办理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作价出资(入股)手续,土地使用权经处置后不再收取土地使用费。

六、改制企业原工资基金、福利基金积余的处理

改制时原企业的工资基金和福利基金积余,可以用于理顺职工劳动关系时的职工经济补偿。

七、企业改制的其它政策

(一)对于资不抵债企业改制,实行负资产挂帐、零资产出售。允许负资产部分在3-5年内用转制企业所得税进行弥补。

(二)改制时资产置换暂缓征收营业税、契税。在行业性质未改变情况下,改制后企业继续享受原企业的税收政策。

改制企业安置原企业70%以上职工,并与之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劳动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实,在2001年底前可按每安置1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在上缴的企业所得税中予以抵扣。发给企业职工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改制企业办理房地产交易过户、水电过户、机动车辆过户、工商变更登记、银行户头名称变更、税务登记变更等,按现行标准收取证件工本费,若超过100元的按100元收取,不得另收其它费用。改制企业在补办房地产等证件时,免收有关费用,土地出让金管理费按3‰收取。

供水、供电单位和邮电部门为企业办理水、电、通信等过户手续,免收过户手续费、开户费;企业不增加用水、用电,不要求供水、供电单位进行管网改造的,供水、供电单位不得向企业收取增容费,并缓交保证金。

企业改制时,发生的评估、验资、交易等手续费,按现行收费标准的30%收取。改制企业与原企业职工在理顺劳动关系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免缴劳动合同鉴证费。(四)企业转制前所有债权、债务原则上由转制后的企业承接(破产除外),金融机构要积极协助转制后的企业作好债权、债务落实和资产过户工作,既要防止金融债权悬空,又要在贷款政策、贷款利率、贷款条件审查及办理手续、程序上与原企业同等对待,同时要支持配合国有、集体企业做好兼并、破产时的债务核销工作。经金融机构同意,允许企业经营者向金融机构办理个人股权质押贷款,用于购买企业股份。

八、已改制的企业与新政策的衔接

(一)已改制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并重新与改制后新成立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二)如系统内职工安置资金不足的,可在保留有国有股权的已改制企业(尤其是竞争性行业)中按《公司法》、公司《章程》和现行政策等有关规定,通过资产拍卖、转让,减少或退出国有股权,所得部分可用于系统内职工安置。

(三)无偿划转给企业的净资产和已改制企业按政策提留、剥离的资产以及工资基金、福利基金结余由企业设专项帐户保存,由主管部门负责监管,待职工安置补偿时使用。

(四)改制企业规划红线内的资产,由主管部门代为管理,可逐步实行有偿使用,所得归主管部门用于系统内职工安置补偿。

(五)企业已转制而原行政划拨的土地和直管公房未列入改制时资产范围的,这次按现有规定进行处置后,所得由主管部门统筹用于系统内职工安置补偿。(六)改制企业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必须按现行规定办理手续。

九、本意见适用于进行职工“转换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续接社保”的县属国有、集体转制企业。

十、原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十一、本意见由县体改委负责解释。

下载《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评论分析 - 副本(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林场改革

    1979年6月,福建省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的农民李金耀与大队签订合同,承包了当地马山1200亩的荒山造林,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家庭林场。1987年李金耀病逝,女儿李美和接下了父亲未竟......

    浅谈国有林场改革

    浅谈国有林场改革——以进贤县北岭林场为例周奇1周润根1吴海文1胡云助1刘良源2※(1.江西进贤县林业局邮编3317002. 江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邮编330038)[摘要]国有林场在计......

    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论文2010.06.18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1、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公司制的核心。 我......

    国有林场改革典型材料

    国有林场改革典型材料互助县北山林场(2020年10月12日)天道酬勤,数十年来,北山林场几代林业人步履匆匆,精彩不断,生态保护和建设在改革探索中前进,在科技创新中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用自......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武宁县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从理论上说,金融机构的设置原则是当地经济活动的集中程度和发育水平提出的要求,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同行政区的设置却是一致的,即有一级政府,相应设置一级金融机构,这种设置首先使......

    国有公司改革.方案

    办[2017]76号 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xx市市属国有公司改革转型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xx城市市属国有公司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

    武宁县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武宁县林业系统有3个国有林场(武宁县国营林场、武宁县生态林场、武宁县安乐林林场)和1个国有苗圃(武宁县桐林苗圃),参加本次林场改革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