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学[最终版]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构。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社会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体,及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必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国家具有对外和对内俩种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应国家性质。
政体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有民主。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度。社会主义国家职能采用民主共和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的专政。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我国的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俩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
当代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暴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下列国家机关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毅力的捍卫者。
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政治现象。
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货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加国家权利为目标的政治
组织,政党根据阶级属性主要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篇:比较政治学
比较中国古今行政监察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更全面的融入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市场体系的趋势下,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在当代,而且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的监察制度建设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历史阶段、经济条件、根本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国际条件根本不同,具体情况自然也就有所差别。这些差别事实上就构成了我们传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监察制度建设的时候,这些传统将和外来经验一样成为我们必须考察和借鉴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针对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察活动,后来随着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以及封建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中国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监察制度。中国监察制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先秦前的萌芽时期和秦朝至清朝的封建制度时期。
(一)、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也是奴隶制时期和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行政监察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监察活动的非制度化、非规范化。不管是从监察机构的设置上、监察人员的选拔任用上、监察法规的配备上看还是从具体的运作效果看,监察活动还处于萌芽状态。这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当时的奴隶制度下,实行的是分封制,国家是由一些松散的诸侯国所组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还没有出现。
(二)、封建制度时期
这一时期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体现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要求。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同时为了保证皇帝对整个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的控制,为了皇帝的意志能贯彻到庞大帝国的方方面面,封建统治者相应的建立了规模同样庞大的御史机构(监察机构),以监察各级官吏的行为。
中国的封建监察制度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走向瓦解,又可以分为下列五个时期:
1、秦汉形成时期。这一时期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制定了一些监察法规,确立了一些监察官吏任用方面的制度。问题主要有:监察官员分工不明确,监察法规过于简单。
2、三国魏晋南北朝衰微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监察官吏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监察制度的发展受到影响。但也有一些小的发展,只是不太明显。
3、隋唐完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台谏并立制度。完善了御史机构,在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了严密的御史监察系统。另外,设置了政权和规模都比前朝大的谏官。
4、宋辽金元保守时期。这个时期封建统治者加强了对监察机构的控制,宋朝台谏合一制度的确立,使监察制度纯粹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
5、明清进一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统治者在加强对监察机构控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机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监察机构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制定的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因此,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分析其特征和利弊得失,科学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当今监察制度和廉政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监察工作,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履行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工作。1954年,国家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人民监察委员会随之更改为监察部。其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职责保持不变,即行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工作。1959年4月,因国家管理体制调整,撤销了监察部。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
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恢复行政监察体制,组建监察部。1987年7月1日,监察部正式对外办公。为适应力口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高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1993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的理论和实践已取得很大进步,内外结合的行政监察体系已初步形成,行政监察的理论也已逐步完善。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借鉴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官员选拔制度化、监察方式多样化、监察制度法律化等特点。它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其统一,纠举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独立的、权威的监察机关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重要前提。
纵观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而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却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虽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亦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也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行政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保证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行使监察权,而不致于受到其他权力不合理的干涉,影响监察效果。同时,以立法的形式赋予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一些特殊的权力,诸如检察权、调查权、建议权以及一定的行政处分权等,使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履行监察职权时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切实发挥其监察职能。
(二)、科学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关键。
监察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察官员的工作来完成,监察官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监察效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任用程序。当下,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监察任务的执行者——行政监察官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严格行政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在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上,我们要求被选任的监察官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在选任过程中要改变监察官员选任的传统行政模式,加强上级监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逐步形成上级监察机关官员主要从下级监察机关官员中择优选任、监察官员自上而下有序流动的机制。在考核、升降方面,要严格以其实绩为根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充分掌握监察人员的实绩,进而决定奖惩与升降。
(三)、严密的反监互察机制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必要措施。
为了发挥监察官员的作用,防止监察官员弄权行私,贪赃枉法,大多数朝代均实行了反监互察机制。这种反监互察机制的运作极大地强化了监察系统的自我制约和自我控制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察权力的滥用。我国现行的监察体制是一种多元的、由上而下的线形体系,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上命下从的、纵向指挥有力监督到位、横向分工明确协调监督的工作机制。而权力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完善而健全的协调、制约机制。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反监互察机制,改变过去那种线形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成全国各种各级监察机关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结语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行政系统实施必要的制衡和监控,不断地调节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具有修明政治、严肃法纪、政治吏治以及褒扬清廉等多种功能,因而历来是治国安民、反腐倡廉的锐利武器。它不仅保证国家机器能持续正常和有效的运作,而且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拒腐防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蔡定剑著《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9月北京第一版 王勇飞主编《中国行政监督机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11月北京第一版 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王汉昌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第三篇:政治学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共马鞍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9月6日)张正耀
一、主要工作回顾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各级纪检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战略方针,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促进我市更高更大更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准确把握纪检工作职能定位,服务、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
五年来,我们在统筹谋划反腐倡廉任务时,注重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协同推进。
紧贴中心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市委确定的全市中心工作,精心部署反腐倡廉目标任务,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反腐倡廉就跟进到哪里。
加强监督检查,维护政令畅通。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抓住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切入点,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狠抓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提升服务承接产业转移效能的意见》,把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落脚点。
(二)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们将党风廉政教育作为预防腐败基础性工作,增加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投入,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注重内容载体创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夯实拒腐防变基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教育的广泛性。认真贯彻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在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性、增强渗透力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三)建立实施反腐倡廉预警机制,监督关口前移的探索成效突出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监督关口前移的探索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反腐倡廉预警机制为特色的监督框架,丰富了廉政风险防控的理论与实践。
以他律推动自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
以公开制约公权,启动实施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
统筹各类监督资源,形成党内、党外的监督合力。
(四)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的势头更加强劲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协助市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扎实有序。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成果显著。结合商业贿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征迁拆违等行动的开展,明确办案重点,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办案工作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有机统一。注重研究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查办案件与保障发展、维护稳定的关系,探索关口前移与拓展办案功能的关系,依纪依法办案与讲究时机方法的关系,有案必查与重点查处的关系,改善办案条件与提高办案水平的关系。
(五)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五年来,我们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及不正之风,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入开展清理整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纠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打造阳光村务工程,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六)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领域拓展延伸
五年来,我们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从根本上加快了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步伐。
立行并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逐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主动适应形势发展。
二、主要体会
(一)只有坚持党委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统一领导,才能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五年来,我们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明确系统化、制度化、责任化、具体化、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在市委的领导下统筹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二)只有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观念,才能科学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方向。发展是当前解决一切重大问题的“总钥匙”。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新时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五年来,我们坚持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谋划反腐倡廉工作,明确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自觉做到主动介入、有机融入、准确切入。科学辨析腐败问题和工作失误的区别,掌握好查办案件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干事业的浓厚氛围,使反腐倡廉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只有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法宝,也是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最终目
标,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工作创新,拓展延伸反腐倡廉工作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四)只有重视加强纪检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才能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整体水平。纪检干部战斗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其自身建设水平,是影响反腐倡廉整体效能的关键。五年来,我们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两争一创”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弘扬良好作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2009〕9号、10号文件,县区纪检机关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加大干部提任、交流力度,加强对派驻(出)工作检查指导,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纪委连续五年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三、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马鞍山实施“十二五”规划,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后五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各级党员干部从政行为更加规范,部门和行业风气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转变为推进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战略全局,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城乡一体化、文化强市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等全市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严格要求与支持保护的关系,既从严治标,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又着力治本,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防范机制,支持和保护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改革实践,增强反腐倡廉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协调性和工作的实效性。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党委决策贯彻落实。把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摆在首位,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加强对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纪律保障机制。主动支持和服务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减轻企业负担的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投诉受理和投资环境监测,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脱离实际等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行为。
(二)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健全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意见,确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符合我市实际、具有我市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启动我市惩防腐败体系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起草工作。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继续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积极推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突出对各级党政正职的监督。加强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建设。到2012年底,将预警机制覆盖到全市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单位,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程序运行、技术监控和考核评价系统,建成比较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深化,逐步形成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的反腐倡廉预警机制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政管理、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监管体制改革。成立全市预防腐败专门机构,加强对全市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依托市预防腐败研究中心,组织协调全市预防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增强预防腐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推广“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经验,建设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和保障群众权益制度。进一步整合电话、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载体资源,健全政风行风多线联动、立体监督体系。运用综合评议、专项评议等方式,加大问责治庸、问效治懒、问廉治腐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巩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成果,加快阳光村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乡镇行政服务中心、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的全覆盖。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各项规定,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城乡联动,统筹抓好农村基层与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扎实有序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廉政风险点管理。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不断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四)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办在推进征迁拆违、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失职渎职、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着力提升依纪依法办案水平。完善反腐败协调机制,强化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督办,建立市、县(区)纪检机关办案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效率。改进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和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把依纪依法、安全文明的要求贯穿查办案件全过程,正确运用
办案政策和策略,增强查办案件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坚持“一案三报告”制度,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
(五)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干部队伍。全市各级纪检机关和广大纪检干部要明确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落实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对纪检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派驻(出)纪检机构统一管理。在全面落实中央纪委〔2009〕9号、10号文件基础上,继续加强县区纪检机关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社区以及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建设。广大纪检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认真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秉公执纪、依法办事、接受监督,维护纪检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推进反腐倡廉理念思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
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展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检查考核,重视结果运用,强化责任追究,巩固党政齐抓共管、群众支持参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认真自觉的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的现状总体来说是好的,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廉政制度,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约束实施细则》等。这些制度是充分建立在我们党反腐败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实际之上,体现了我们党反腐败斗争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志,且在工作中很具有可操作性,既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就现状来讲,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好的反腐倡廉的大环境,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自节自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是,在某些范围来讲,有些人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并不能一切均以制度为准绳,还有些人趁着某些制度并不是很完善,钻空子、找漏洞,千方百计的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并不是不懂法,而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就视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贪婪的索取。这样的人虽说只是少数,但是恰恰是这些人的做法,败坏的我们的党风,使得广大的群众为之痛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所不齿。但是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呢?
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我现在的粗浅认识,发表自己对廉政建设的一点看法。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大考核力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等,加大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的力度,使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出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最后,我认为还应经常进行深入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当然对于腐败贪污分子也应及时给予暴光。这样既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又肃清了行风。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行动上,都
需要每个人认真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需要完善廉正建设制度,将责任、压力、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这需要我们广大职工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不断改善行业作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思想上树立反对腐败,提倡廉洁的思想,以进步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项工作一定会取得成绩。
第四篇:政治学
个人讨论提纲: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①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②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③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④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⑤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实际的例子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五篇:政治学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
(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4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6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权力制约)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国家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
二、选择题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3)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