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少儿国学班的调查报告
关于少儿国学班的调查报告 本调查报告以符合本公司开展的以“孝”“亲情”
为核心思想的少儿国学班为基础,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关于国学班的教学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内容有:上课内容、形式、收费、时间、课程设置、特点、家长及社会反映,以及借鉴和反思。
一、上课内容
(1)《弟子规》――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少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贯穿于日常生活。
(2)《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学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
(3)其他:《三字经》、《论语》、《唐诗》等符合“孝”、“亲情”的经典。
第二篇: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
近日,一篇有关少儿国学班乱象的调查见诸报端。
9岁的童童(化名)被送到一家国学馆进行封闭式教育,三个月后,母亲张梅再见她时,却是一身伤痕。
原来,童童在学习期间被国学班老师张红霞用木棍、锤子打,用针扎进指甲,甚至逼她吃手纸。
2014年7月4日,张红霞因故意伤害罪被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事实上,童童的遭遇不是偶然。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愈演愈烈的国学热,少儿国学班招生广告几乎随处可见。
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进国学班“*****”。
但鱼龙混杂的国学班市场,除了国学的氛围,还充斥着虐待、体罚,和浓厚的商业气息。
《方圆》记者走访了多家少儿国学班,试图揭开少儿国学班培训市场的乱象。
一、“国学”成为谋取利益的噱头
这是国学班上常见的一幕。一群年龄大约在6岁到10岁之间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更衣室,换上汉服,摇身一变,“穿越”成为汉代小儿郎。
老师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知识,教孩子们正衣冠、拜孔子、诵国韵、学习茶道、学写“德”字。另外,国学班大都装饰得古色古香,能感受到一种儒文化气息——孔子画像、“启蒙养正”的牌匾、摆满经典读物的书架等等。
国学学什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经典名著是几乎所有国学馆的必修课。
同时,朗诵《咏鹅》《静夜思》《春晓》等朗朗上口的古诗,学习《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精忠报国》等经典的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也是国学学习的一方面。
除了学习传统经典之外,国学班还会开设各种不同的课程:例如传统礼节、水墨动画、国艺鉴赏、书法练习等课程,在每个传统的节气到来时,有的国学班会组织小朋友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如端午节到来时,通过组织孩子们品尝粽子,制作香包等特有的民俗活动,让他们体验传统节日独有的韵味。
正是这些形式多样又带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吸引了众多的家长。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些类似穿长袍、拜孔子、崇尚素食等形式主义,不过是有的办学者拿国学“说事儿”,搞噱头,目的是收取高额学费。
国学班一年的收费堪比大学学费。比如,乌鲁木齐一家幼儿国学班的老师,主要收3至7岁的孩子,一年上课48次,每次上课三小时,全年收费8400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少儿国学班一年的学费大约都在1万元左右。
当国学成为谋取利益的噱头时,国学本身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二、过火的“惩戒权”
2013年10月,家住北京市亦庄的肖女士每月花费6000元,将儿子乐乐送进朝阳区“海印蒙学”国学私塾学习传统文化。
三个月后,肖女士把乐乐接回家后,发现乐乐腰部有伤痕,孩子称是先生让两个大孩子管教他时弄伤的。
乐乐还告诉妈妈,先生让他趴在床上,用戒尺打屁股,如果敢喊疼,就专门打伤口,会更疼。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从国学班回来告诉他,上课时国学老师对另一个学生进行打骂。
后来了解到该名被打骂的学生,其实智力上是存在先天缺陷的。对于打骂,该老师的解释是“当时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虽然有句俗话说“不打不成器”,但到底老师能不能打孩子呢? 在古代私塾,如果学生背不出书,教书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手心来惩罚学生。
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解释说,实际上,打手心打的是劳宫穴,有按摩穴位的作用,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从童童的严重伤情,可以看出张红霞不懂国学文化,更不懂国学的棍棒教育思想。”
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六艺国学馆馆长陈岳琴告诉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但是教师不能过度使用惩戒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
现在很多国学班老师,已经在滥用惩戒权。
三、“作坊式”的教育模式
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教育机构里开办的国学班,一般的国学班办学地点大都比较隐蔽,比如在偏僻村庄,小区个人住所等,进行封闭式管理教育。
张红霞的“女德国学班”租住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业兴庄的一条小胡同里,小院结构简单,只有几间平房,学生也只有3名。
张红霞将国学班开在如此隐蔽的地方,要求家长半年才可探望一次,进行封闭式管理教学。
四、国学班大都无办学许可
“除了一些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一般的国学馆都没有资质。”从事国学教育已经7年的齐先生透露,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有工商营业执照,还得获得教育局的社会办学行政许可。
“获得教育局的办学许可的要求很高,比如,要具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校舍面积不低于500平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房屋产权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适合办学,无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等等。”
然而,许多办培训班的老师租间教室,交点租金便开始上课,至于老师的资质如何、水平是否过关,却无人过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们能否学到知识更不得而知。
国学教育在阴暗、封闭的环境下发展出来,势必会发生一些悲剧。
近年来,“国学”二字,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专家教授”粉墨登场,一些“有识之士”闻风跟进,也使得一些教子心切的家长被卷入“国学热”中,因此各种类型的所谓国学班、国学舘、私塾等应运而生。
这就不免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的现象。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经典?怎么才能学好国学、经典?国学班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教材?用什么样的方法?
还有师资水平、管理模式等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解决好。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
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但“国学”的概念争议很大。一般认为,“国学”即“以易学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华夏诸子百家学术”。
“经典”一词,有三层含义:
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博览经典;
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儿童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育心经典的大家长赖国全老师,对国学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概括,首次提出了“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的国学经典体系。
赖老师带领育心人正在进行着一场自有人类以来真正的教育革命。
这场教育革命,突出表现在育心经典的七大创新上,即: 在学习内容上,提出“系统读经”; 在学习次第上,提出“读根教育”; 在学习方法上,提出“累积式”教育法; 在学习手段上,编写了系统实用的教材; 在学习目标上,提出“超越圣贤”;
在学习实践上,创立了“大易网络国学院”和育心经典户外读经班;
在学习成果上,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榜样。
前几天刚刚举办的育心经典第三届读经宝贝考核活动,就是一次读经成果大展示:参赛的孩子有116名,义工100多人,参加现场观摩的家庭和孩子有300多人,网络观摩在线人数最高达到340人。
从现场到网络,整个活动气氛欢乐和谐,令人神往,充分体现了育心的大爱无疆,昭示着育心的前景无量。
这是当今社会上任何少儿国学班、国学馆及私塾所根本无法比拟的。育心经典的七大创新和独有的经典教育模式,已经使数以万家庭参与并受益,还有由育心家人开办的遍布全国各地的读经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受益家庭和孩子更是不计其数。
育心经典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成果,原因何在?
根本原因就是育心人的情,育心人的爱,育心人肩负的七大历史使命和育心经典的七个特点所致:
育心经典的七大历史使命:
1、完成一整套系统的、完备的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
2、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
3、继续完善我们这套科学高效的“累积式”教育法;
4、打造一个真心付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
5、培养一批经世济用的超级人才;
6、引导社会大众养成热爱经典、学习经典、珍惜经典、消费经典的习惯;
7、用生命践行经典的精神,承担责任,勇敢纠正文化传承中的各种偏差,恢复真正的中国文化,还中国文化以本来面目。
育心经典的七个特点:
第一,我们是一群有理想的人; 第二,我们是一个有灵魂的团队; 第三,我们是一个有品牌的公司; 第四,我们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第五,我们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
第六,我们是一个有幸福感、有成就感的团队; 第七,我们的事业是真正完美地实现了义利合一的事业。
赖国全老师的《演讲集》《学说集》和《问答集》三大文集,是育心经典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
育心经典的读经教育模式和累积式教育法,不仅适用于家庭,同样适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当然也适用于各种国学班;
育心经典开创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先河,引领着我国国学和经典教育的发展方向。
育心经典正是:易经传太古,大道源流长;往圣吾辈继,中华天命昌。
第三篇:少儿国学-国学感受
成长路上的甜美
题目为成长,是从出生到童年?还是从童年到青年?还是生活一天一天的积累?不管一天又一天是怎样度过,太阳总是无休止的升起又落下,花儿总是这次第绽放又凋零,身边的车水马龙总是转瞬即逝,站在时光的尾巴上,我们不停的追赶水雾一样懵懂的未来。
成长的路上,陪伴我们的很多,很多„„所谓的成长是什么?长大了?还是见识的多了?还是觉得的自己学习成长了?小的时候总是幻想这个,幻想那个,长大后,却是怕了这个,又怕了那个,面对电脑发呆,不知道该怎么去用语言说话了,心里想的,现在总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是自己太笨了,还是不想说出真实的话语,长大了,学会了隐藏,学会了隐满,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但唯一没有学会的是自己照顾自己,没有学会保留最初的那颗真诚的(天真的,纯洁的,友善的,可爱的)心。人长大了,心也真的跟着长大了吗?是自己虚伪?还是不敢面对现实,长大了,朋友越来越多,但是说真话的,说真心话的,天天联系的,见了就哈哈笑的,在一起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的等等,这样的朋友越来越少,有些朋友可能成为了过客,有些朋友却是建立在利益的关系上,好可怕,好悲剧。可能会有人问这样公平吗?那反过来,您觉得的公平又是什么?
生活是如此的现实,人总是那么的奢望,所以造成了太多的人无奈和感叹,人生的成长就像蝴蝶退壳的过程一样,总要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才能有你的完美世界,之后所有的收获,所有的伤感,在若干年后回头一望,都会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成长背后的酸甜苦辣,也将是你终生的回味。
我幸运的是,在11月5号汇贤雅少儿国学承办的国学经典教育论坛上,曾有位老师就样告诉我说:尚老师,你太幸福了,让我太羡慕了,能够在苏老师身边工作,是啊,幸福,确实真的很幸福,这也正是我成长路上的甜美,在我人生的成长道路刚刚起步的时候,我遇到了我成长道路上的甜美,我的快乐,我的成长之路有了“国学”。在没有遇到这些文化精髓的时候,我总在说我的人生是一怀苦涩的咖啡,品味时很甜很美,但其中总有一丝你不喜欢的苦涩,觉得每天庸庸碌碌的过活着(说白了是在混一日子),过一分少一分无所谓,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而且现在的每一天的生活都让我充满了阳光,每天的生活就像在品味一怀芳香四溢的香茶。用现在的“精髓”去填充以前的“稚嫩”而且现在回首觉得自己之前那稚嫩的生活给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崎岖道路。在我接处国学经典的时候才真正的知道,天大地大,没有父母的恩大,我们苏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无以回报父母恩,更何况去与父母争吵,与父母顶撞呢?当听到这些,在回想自己,太可悲了,父母乃是自己的根啊,一个孩子连自己的根都不要了,那所谓的是不是叫做断根自残?没有根他能生活多长时间?就像一些去掉根的花一样,没有了根,摆在哪里它能好看几天?能存活几天?所以现在真该痛彻的忏悔,善人道也曾说过,做姑娘有姑娘道,做媳妇有媳妇道,可是我把我的姑娘道丢了,忏悔啊,但是可喜的时,当我的立命之根没有彻底断了的时候,国学-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它的文化内涵,它的精髓把我拉了回来,《大学》里一句话告诉我:“为人子,止于孝,做为一个人的根本就要先做好他的根本之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养自己的品性,正自己的心性,一个家庭才快乐完美,《弟子规》告诉我:“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看看这些,再看看自己的所做所为,忏悔,要真心的忏悔。所以说在根断之前,国学经典没有放弃我,它把我从迷茫的人生中拉回了正道,给我人生道路上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上期我说过,一、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素养是根本的一切,要提高素养,先要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品性,应一句老子的经典话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伟大的理想,再美好的计划,在没有修正其身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像《论语》中颜回是孔子评价最好的弟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做错事,不找别人的过错,一个错误不犯第二次,不怨天,不尤人,再套用一句经典之语,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已,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仁乎哉?所以通过这些经典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同时让我也收获了成长道路上的甜美。
二、国学经典让我学会感恩并真诚的感恩。对父母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朋友用宽容的心去对待,相信十分好总会换回一分好的。接处这么长时间的国学,体会到了一点就是国学经典可以让你很快乐,可以去融化自己,融化身边的事,王财贵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本性是善的,所谓《三字经》里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国学经典所给我们的知识是:从《弟子规》教你如何做一个言行规范的人,再到《三字经》如何做一个真诚友善的人,“性本善” 再到《大学》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再到《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等等。
所以说国学经典知识里面对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它是方向的指南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看不清前方的路时,它会为你拨开眼前的雾水。迷茫时,将你指上正确的道路。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人文根本,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这些文化内涵承载了五千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根,让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如此的幸福,在这里真的要谢谢苏老师,谢谢汇贤雅让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亲近国学经典,亲近这些做人的道理,亲近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亲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孝道,友道,人道,礼道,善道,的这些精髓之引悟我自己走出我的迷茫,为之一位中华人民而感到自豪,为国学经典感到自豪。也希望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中华子民能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弘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熠熠生辉,永存文化根基。
以上是尚老师昨天给我发的文章,自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QQ留言:
信愿持名 23:58:52 现在是12:00,刚才认真的看了几遍您的文章。很感动,尚老师,您长大了,没想到您进步的这么快。信愿持名 0:03:43 我相信缘分,30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缘分是确实存在的。能来咱们汇贤雅,能在这里干长久的人都是不一般的,这您以后就会明白。您刚来时,我还心里打鼓:这个小姑娘有机缘长期留下来吗?这样的国学和文化基础可以干这个行业吗?别被人称为“老师”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可这半年的工作,这半年来您的进步让我完全佩服了,您进步的太快了!!您的资质真的很好,您已经学进去了,其实从论坛里3天的课程您的认真程度我就看出来了。恭喜您!信愿持名 0:04:58 以后的学习之路还很长,只要您学到了真东西,综合素质都提高了,以后的人生肯定更加顺利和幸福。您回家后,父母都会高兴的,以后的人生必将更加光明。信愿持名 0:06:25 您还年轻,要多学习,国学博大精深,路还很长。以后也要多学习其他技能,比如网站运营,您一直想学的SEO,这样既有技能又有文化底蕴,才更好。信愿持名 0:08:31 夜深了,这段时间我们非常忙,没能去上地办公点,你们要自己抓紧时间。自己学会管理自己,要学会吃苦,这样才能成大财。我们汇贤雅,现在外地有5个加盟点儿了,我们要做行业的第一名,做成像新东方一样全国知名的培训机构,所以希望我们一起不断努力,提高。努力!您真的成长了。
第四篇:少儿国学文化节开幕
少儿国学文化节开幕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音乐学会联合举办的“童谣中国 感悟经典——2013全国少儿国学文化7月18日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上百名少年儿童齐声诵读《礼记·礼运大同篇》,拜师大礼及传统文化礼仪,游览博物馆并观看了《大成礼乐》表演。此次活动以“格物致知 正心修身”为,分为“文化传承篇——国学文化修学之旅”“艺术展演篇——全国少儿国学文化节文艺晚会”“复兴之路篇—人文北京体验之旅”三个部分。
第五篇:元旦为小孩报了一个少儿国学《弟子规》班
元旦为小孩报了一个少儿国学《弟子规》班
——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家长
在家呆着无聊,带着老婆和儿子在古美科普公园散步,看到对面新开的一个“秦汉胡同”的文化会馆正在搞少儿国学体验。少儿国学?对的,儿子也需要学点传统的东西,琴棋书画学一点也不错。
于是乎,携妻带子向而往之。装修还不错,古色古香的,竟然还有不少当代名家的字画。陈佩秋、童晏方、韩天衡、唐存才等当代名家的书法、拓片、篆刻紫砂壶、明清石雕、佛雕等物,在灯光的照射下把这里衬托得像古代某位诗人的书斋。
在热情的艺术顾问的接待下,老婆带着孩子和她们的少儿国学教师聊起来了。老师问得很详细,小孩吃饭是自己先吃还是先让爸妈吃,有好吃的零食会不会分给别的小朋友吃……老师在指出我和老婆的不正确教育方法后,给我们介绍了她主讲的《弟子规》课程的学习目标,列举了一些小朋友的学习故事,讲到了小朋友的“仁、义、礼、智、信”,谈到了从小学习传统文化对人生成长的影响…....老婆在激动之下,一下子叫我刷了卡。
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招生章程,上面写的教学目标:学好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夯实文辞驾驭能力;以知促行,具象经典知行榜样,尊长睦友敬事为仁;积知成智,积流成海敏而能思,集腋成裘勤而好学;高贵气质,腹有诗书气有风华,汲古纳今品自高远。如果真的是这样,值,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