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

时间:2019-05-13 09:3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

第一篇: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

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

--关于做大市级工业财政、推进园区快速发展的思考

高安工业园区自创立至今历经十载,通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园区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基础日益雄厚,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目前已成为省级重点园区之一。回顾园区发展历程,经历了创业—上升—稳定三个时期,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的关键时刻,园区如何破除障碍因素,顺势转型升级,使园区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质的飞跃和提升,笔者认为,以园区转型升级为抓手,着手规划转型、产业升级和体制机制优化;以百日招商大会战为契机和起点,转变招商思路,对接园区升级,做大做强市本级工业财政是两大可行途径。

一、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安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共开发

建设面积5.67平方公里,引进企业家,投产企业家,解决就业人,2010年实现税收1.08亿元;2009年以来,园区发展进入加速期,2009年至2011年9月园区税收累计完成近3亿元,为2001年至2008年累计税收总和的近2倍,其中,2009年至今乡镇引资入户园区企业完成税收累计达亿,市本级企业完成税收累计达元;2009年以来,园区共引进企业43个,合同引进资金29.0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8个),项目用地1967亩,其中,乡镇引资企业37家,市本级企

业7家,竣工投产企业家,落户在建企业家,未动工企业家。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园区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现实问题:一是发展空间不足。以原有规划以及发展现状来看,园区用地趋紧,可供开发的用地越来越少,用地指标争取越来越难,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面临无地可供和难以招大做强的窘境;二是整体效益偏低。园区发展初期引入项目大多小而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总体效益偏低,导致目前园区整体产出效益不高,发展后劲先天不足;三是市本级企业比重很弱。园区发展投入主要依靠市本级财政投入,而市本级入园企业数量少,总体收益较低,在园区经济成分占据地位较弱,导致市财政可用于园区建设发展的财力较薄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园区的发展。四是项目投产效率不高。由于现有用地不足,征地较难,纠纷较多,且缺乏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导致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难以按期推进,项目工期滞后,投产率不高。

二、园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园区发展要跨越,就必须激发内力,做大做强市本级工业财政,走自强而强于人的路子,具体出路在何方?笔者结合上述园区存在的四个问题,归结为三点: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解决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解决工作机制不顺问题。

1、以完善规划为重点,解决园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规划是发展的先导,要使园区今后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规划上统领全局,科学决断,狠抓落实。无任是产业规划,还是园区城市规划,目前都远远不能适应园区发展需求。首先在产业规划上,由于发展早期园区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产业规划水平较低,虽有较为明确的产业方向,但并无严格具体的落实措施,导致发展初期园区引进的项目小

而杂,引领性、支撑性的大项目很少,从税收完成情况来看,目前园区已投产的家企业,仅有江西龙工齿轮、正邦生物化工、三爱尔医用制品、亚中纺织、雅星纺织算得上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建陶企业次之,其余80%的企业税收比重仅占园区税收不到30%,且建陶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逐步淘汰转移,园区产业及招商规划势必要作出调整,在逐步淘汰效益低、污染重、潜力小的企业的同时,要精心谋划,科学论证,重点规划引进既符合高安实际,又不乏前瞻性,具有成长潜力的科环保型的产业和项目,特别是大体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战略性项目;当前园区重点扶持的LED光电产业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新兴产业方向。同时,以江西龙工、清华泰豪为龙头的机械机电产业在园区经济比重中占据绝对优势,必须发挥固有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配套项目,继续做大做强机械机电产业;另外,以货运专用车制造基地为依托,依靠高安货运产业比较发达的传统优势,以引进货运专用车及零配件制造项目为主,同时利用平台资源,预留发展空间,重点攻克引进一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大项目;除此之外,对中小企业创业园正确定位和合理运作,将中小企业创业园定位为光电科技产业园,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总部经济项目,作为园区经济的有益补充,助推创业园有序、有利、有力发展;在园区城市规划上,当前园区还未走出单一化工业区域模式,相关城市配套设施和项目比较滞后,园区功能比较单一,仅能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和简单的生活需求,建设城市化的工业新城区是园区今后在城市规划上要着力探索和追求的,在商业、医疗、教育、娱乐、房

地产、宾招、物流等领域要着眼长远、着手规划、着力推进,将园区的载体功能做大,将园区工业经济之外的城市经济做强,两者互补互促,推动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解决园区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管理是落实规划的具体行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园区工作将事备功半,所以必须强化管理手段,转变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目前承担园区管理责任的主体是园区管委会,但随着园区发展进入稳定期,能赋予园区的管理权限越来越弱,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束缚了园区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财政管理体制偏紧。以园区工程建设为例,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从报告立项到招标开建设,按照正常程序报批和经费拨付到位至少要两个月时间,这无疑极大阻碍了园区建设速度,在处理地方矛盾纠纷时,往往能化解的小矛盾因为经费的限制或延迟导致工程建设受地方干扰不能如期完工,这也是导致项目不能如期投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开源节流,保障园区建设发展充足的财力和高效有序推进:一是建议改革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对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封闭运行。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园区发展专项经费全部返还园区财政,由园区合理支配使用,主要用于园区规划制定、建设资金保障、管理工作经费、扶持企业发展、协调周边关系等;二是建议改革园区企业税收分成体制,做大市本级工业财政。针对当前园区市本级企业数量较少,市本级企业税收收益比重较低,难以调动更多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的现实,建议一方面将今后乡镇引入园区企业的税收收益部分划入园区财政管理,乡镇分成比重降低,同时完善奖惩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在招商激励上提高待遇,对招商引资入园区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及个人予以重奖;另一方面将部门纳入招商主体,调动市级部门的积极性,明确任务目标,严格兑现奖惩,形成招商合力,扩大市本级企业在园区的份额,以百日招商大会战为契机,推动园区招商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以凝聚合力为抓手,解决园区工作机制不顺的问题。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保证政令畅通,落实有力的关键。当前,园区工作纷繁芜杂,千头万绪,征地难、纠纷调处难、工作推进难已成为园区工作被动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这就必须有一套高效畅通的协调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始有终,抓出实效。针对目前工作进展缓慢的现状,建议市委、市政府从两个方面予以理顺机制:一是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建议由市领导牵头成立园区工作协调机构,相关部门纳入机构成员单位,重点对园区征地拆迁、纠纷调处、安全环保、规划报建等几个关键领域工作中矛盾纠纷多、协调难度大、目标任务紧的突出问题和遗留问题开展协调工作,通过召开专题办公会的形式现场予以解决,并形成例会制度,通过机构的设立,制度的建立,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妥善处理纠纷隐患,坚决打击阻碍园区建设和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的不法行为,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二是建立严明的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支持园区建设及服务企业跟踪问效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对相关部门及乡镇在支持园区建

设和服务企业发展两方面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园区工作列入年终综合考核体系,建议由市委办、政府办、监察局、经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及纳税前20强企业根据相关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部门及乡镇进行实时监督和量化考核,实行每月一问效、季度一通报、年终总考评,对排名前3位的乡镇或部门年终予以表彰,对园区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在人事安排上优先予以考虑,排名后3位的部门或乡镇,当年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工作落实不力、企业反映较差,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部门或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并实行诫勉谈话。

三、结语

园区是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经济发展看工业,工业发展看园区,是当前各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园区发展的重要性也将更加凸显。毋庸臵疑,高安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规划目标,园区理应也必将承担更多的发展责任,以上“三个解决”仅为对当前园区发展几点比较粗浅的认识和思考,要扫清障碍,跨越前行,还需市委、市政府给予园区在环境、体制以及政策上更多的支持,需要上下各级,社会各方,各级各届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园区在发展中不落于时代,在竞争中不落于对手。

高安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园区转型升级(本站推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庆市地处西南首要位置,经济外向度在全国排列前茅,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作为全国直辖市之

一、外贸大市和制造业大市的重庆,几年以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深入了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重庆学习了各省市有关基层一线和部分企业的情况。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重庆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压力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危机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之机遇,既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

重庆经济的外向度在国内省市中比较高,去年的外贸依存度仍有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因此也更为直接和严重。第一,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外贸增幅逐月回落,到11月转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工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回落,进口转为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开始逐月下降,环比月均下降超过20%,12月实际吸收外资仅5.53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单月吸收外资最少。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呈逐级下降态势。2008年重庆GDP增长10.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

4.6个百分点,远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第四,工业企业所受冲击最大。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年回落8.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5%。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西南地区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去年共关停及搬迁加工贸易型企业4900多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五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的滞后。可以说,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西南地区的企业大多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进一步表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需要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以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

在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所在。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全球产业布局的“洗牌”过程:落后产能被淘汰。新型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成效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重庆市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一)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增强应对危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际,重庆的决策者们就开始研究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课题,谋划世界可能变局的应对之策。在对危机的认识和判断上,特别是在“危”与“机”的把握上,重庆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理性的清醒和坚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金融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进一步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到2009年进一步提出了应对危机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关系)。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这些科学判断和强有力的举措,才增强了重庆应对危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才没有被危机所冲倒;相反,危机带来的冲击正逐步被有效的应对工作所克服。

(二)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从决策到实践都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公共平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关于科技园区建设、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构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一揽子政策。市场主体根据政府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积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重庆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三)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建桥工业园十分注意通过体制优势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早在08年初金融危机尚未显现之时,市政府就制定了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和政策资源,决定用五年时间拿出资金鼓

励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产业转移园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工人免费技能培训,落后产能淘汰的财政补偿,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资金扶持等;通过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企业研发税前扣除等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入驻企业,辐射带动一万家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从体制机制上激励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的“倒逼”压力,政策有效的引导,体制机制的激励约束,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反过来又激发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经营模式转型,从而建立更为内生的企业竞争优势。

(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庆制定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行就地转型升级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行动方案,加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百十”名牌培育工程,着力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在实践中,重庆工业园坚持以高端产业转入促进低端产业转出,以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通过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和产业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调整产品市场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尤其是园区企业的冲击,主要源自外需不足,因为这些地区的企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将外源型增长方式逐步转型为内外源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但以前基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足。金融危机使重庆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结构的调整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同等重要,有了主动调整的积极性。政府因势利导,把调整企业产品的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建桥园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已初见成效。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干部和企业家都一致认为,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第二,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更足。调研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负责人,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基层社区管理者,都认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企业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传统产业。重庆市1~3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1%,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长8.3个百分点。第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增长势头超过年初预期。统计显示,重庆整体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期,转入稳健回升通道。前三季度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外贸降幅逐月收窄,从一月份下降31.1%收窄至九月份的8.3%;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269.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低于全国20.9%的下降幅度:实际利用外资从2月份开始持续实现正增长;工业企业效益逐月上升。1~8月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9.3万人,约占全国的1/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三、启示与建议

重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既令人鼓舞,也极具昭示性。

(一)应对危机的正确决策根植于对经济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只有“未雨绸缪”,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建桥工业园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之中,但这种微调是自发的、渐进的。而政府从政策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于2005年。旨在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的形式,既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转移,也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遗憾的是,当时的市场“太好”,转出地区缺乏产业转移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转入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更没有形成政府坚持不懈的战略,因此,效果并不明显。但这些工作为这轮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到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市政府加大了推进的力度,适时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激励性和竞争性资源配置。并把这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建桥工业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到金融危机实际爆发时,他们顶住各种压力,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方针,加大推进力度,从而使建桥工业园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形成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贯穿始终。

(二)经济结构调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长期任务,而非应对危机的临时之策。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系统各种矛盾长期积聚发生质变的终极体现。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但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收效甚微,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产业)成长规律。经济繁荣时不用调整也不愿意调整,经济萧条时没有能力调整,或无法支付调整的成本,甚至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手段去保护那些本应为市场所淘汰的落后发展方式和生产能力,结果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问题更加积重难返。为此,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产业成长规律。既要利用市场出现的倒逼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也要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主动进行调整。

事实上,即便是在重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年底提出大力推动这一战略时便面临巨大压力和各种质疑。因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承担无法预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后虽然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应该是企业主体的内生行为。但往往需要政府的外生力量的推动和制度设计的激励约束。否则,自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么可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么会成为高成本的市场无序选择。

(三)在应对危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重庆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较早的省份之一。长期以 来,重庆建桥工业园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有效地构建了政府、市场、企业的“权力”边界,三者比较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为”的经济“博弈”模式,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显现了效率。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应该包括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这就需要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激励那些“软”创新的企业不被“错杀”。重庆的经验表明,那些着眼于企业内部生产线整合、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设计创新等“软”升级行为,都是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转型升级,都属于政策激励的范畴,应该大力扶持。

(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虽然是经济动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宏观层面的最优均衡,因此,极其需要相关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相适应,而现有相关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结构调整是个“风险投资”,本质上“厌恶风险”的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经理人不会自动“入局”,而现行考核评价机制大多重视总量指标(如GDP增长、财政税收规模等),忽视结构指标。因此,干部(包括企业经理人)考核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谁先调整结构谁先吃亏。不调结构也许还得益”的状况,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自觉行为。园区过去两年的实践表明,把结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以后,各地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性高涨。其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目前的金融政策、财政分配和投入政策、资本市场规则等,还不适应经济结构动态调整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向优势产业倾斜,鼓励创新,鼓励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升级。要建立地方主导产业与资本市场创新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诱导作用。再次。要强化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约束力,以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五)产业园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同时,应在省域范围内加强指导,统筹规划,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各类“园区”过剩,地区间无序竞争,浪费资源。

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集聚,增强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很高,为了引进资金项目人才,投入巨资建立园区或产业转移园,这一行为确实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助于招商引资,但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和相关政策约束,就可能在异地重复落后产业。广东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坚持科学而严格的规划和硬约束的产业政策。园区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保护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快原有工业区的整合改造,把园区周边的零散工业用地整合起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六)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特定产业的演进规律。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强调效益。切忌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园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国内市场导向与国际市场导向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采取了“退”(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夕阳产业必须就地退出)、“转”(有市场、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引”(引进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育”(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等一系列措施,使产业转型升级既做“加法”(引进、升级)也做“减法”(退出和转移),从而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产业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重构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

也将发生重要变化,过去那种年均2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情形也可能难以再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对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和国内需求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如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地区和创新型企业,需要哪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哪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也将是未来政策研究中必须关注的。

第三篇:《创新思维——加速企业管理升级》

《创新思维——加速企业管理升级》

——北京天骐咨询培训集团 赵月

管理是一门科学亦是一门艺术,早己被众人所普遍接受。但为什么许多企业时至今日仍停留在滞后的传统观念体制下,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呢?是不能改、不愿改,抑或不会改?在多年为企业客户服务的沟通与实践中,一直探究这样一个“唇亡齿寒”的问题:中国的企业为何命短?回答这个问题并非容易,因为涉及的范畴和考虑的因素十分复杂,但从中又存在着让人深刻的共性:中国的多数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和盲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在宏观政策方面的不断放宽和完善,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得到扩大,直接面向市场的竞争也使企业的管理和营运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一小部分企业能与时俱进,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成本和项目管理、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生产和物料控制等管理方法,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不乏存在着多数的企业在成长的同时也凸现出了很多管理问题,面临着机会导向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难题和瓶颈,有相当多一部分企业忽视了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简单的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例如: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创业初期的“长老”,本身存在的错误传统观念,用人方面的严重弊端,管理方法的落后以及缺乏管理工具等都是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

题严重制约了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进一步成长。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如果不能突破这些管理问题瓶颈则必会萌生“生死存亡”的忧虑!

可想而知,企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迄今为止,伴随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严峻挑战,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冬天或许会来得更冷,大家都会有更加现实的管理问题需要殚精竭虑的去应对,往往多数企业均会处于世界很大、方向很多、抉择很难的窘境里,因此,就在企业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的成长过程中,有了合作,也有了竞争乃至敌对,现在的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如何在这场充满笑声的合作中占据主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显然,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滞后式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据研究分析,众多企业管理滞后存在着如下几个“要害性”问题:

一、中高层管理者一人充当角色太多,亦或是角色定位不当;

二、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落后,对管理存在很多程度的错误性认知;

三、家族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任人唯亲唯信的情况非常严重;

四、上级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混为一谈,亦或是领导行为重于组织行为;

五、中高层管理者对于下级的控制与激励不平衡。

面对此类管理瓶颈问题,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已然明显实效。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想有效地管理一家规模化的企业,绝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经验和方法,传统的层级管理的思维是上级决策和协调,下级执行和反馈,这样的层级管理节奏根本无法紧随时代的步伐。

我们必须通过管理转型和变革来推动规模化企业的管理进程,我们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修修补补,而是要切实的创造一个“创新思维”的管理模式,这也无形提升了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然适应于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

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虽然要求企业抛弃传统观念的管理模式,但也切忌盲目变革。为此,提醒企业管理变革与升级前,首先应对自身有—个充分的了解,根据自身的规模、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但无论如何,基于长远的发展需要,企业都应大胆尝试引进“创新性”与“前瞻性”的管理观念,比如创新管理理念、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理念、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企业组织理论、快速反应理念、组织结构倒置理论、跨文化管理理念、管理终极目标理念、战略弹性管理理念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通过对它们的贯通运用能大大利于企业管理模式走向专业化和正规化,使其有较长时期的生命力,成为可以抵御市场大浪的战舰。

——北京天骐咨询培训集团 赵月

第四篇: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1

20xx年即将结束,招商部全体成员整装待发,期待在20xx年的工作中找到突破,为使得工作更加有条理有目标,我们规划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20xx年招商部主要的工作来做:

1、完善地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招商团队

打造一支专业、高素质的招商团队,是产业地产招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切招商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招商团队,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招商团队是我们园区的根本。在一月份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而且这也是招商部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20xx年要加强招商人员对《产业园区招商实战攻略》一书的学习,尤其是新加入我们招商队伍的。

2、完善招商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招商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招商人员外出,招商人员绩效,招商人员情绪管理,是提高园区业绩一个重要步骤。完善招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招商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招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培养招商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招商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招商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4、不断寻找新的招商渠道,为更好的完成招商任务做准备

寻找多种招商渠道与开拓新的招商方法是招商部成员20xx年工作路线,在不断寻找新渠道新方向的基础上,改善招商方式与方法,提高业务效率。

5、招商目标

今年的招商目标最基本的是做到月月有进帐的单子。根据公司下达的招商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招商目标分解到各个招商人员身上,完成各个时间段的招商任务。并在完成招商任务的基础上提高招商业绩。

产业园20xx年的`发展是与整个公司的员工综合素质,公司的指导方针,团队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提高执行力的标准,建立一个良好的招商团队和有一个好的工作模式与工作环境是工作的关键。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2

一、一月份主要工作。

1、招商部团队管理与气氛培养;

2、园区写字楼招商;

3、园区厂房招商。

二、招商部团队管理与气氛培养。

1、落实每日汇报,每周总结的工作制度规范,将每日工作实际进度与成效进行汇总跟踪。

2、每周五开展招商技巧培训,以学习《产业园区招商实战攻略》书籍和观看营销录像为主,提高团队营销能力。

3、每日下午五点三十分进行工作分配。

三、写字楼招商。

1、制作出跟实际有用的宣传资料:重新制作出符合宣传需要的写字楼招商资料,包括写字楼面积、配套设施、写字楼平面图、写字楼优势等资料。

2、派发传单:划分区域,到各个区域派发传单,特别是写字楼密集地,写字楼招商地附近,进行广告宣传。

3、收集客户群资料,进行短信宣传:上网查询公司资料与电话,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写字楼宣传。

4、进行电话拜访:对特定客户群进行电话拜访,寻找有意向客户。

5、进行上门拜访:对确定有意向客户进行上面拜访,进一步沟通。

四、厂房招商:

1、寻找客户群:通过上网查询目标客户资料,确定潜在客户群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2、电话拜访:通过筛选,对客户进行前期电话拜访,通过电话营销模式,逐步将厂房出租的消息推销出去,争取赢得客户信任,取得上门拜访机会。

3、上门洽谈:将电话拜访资料整理,对有意向客户进行约见,上门拜访,取得与客户直接对话的机会,提高招商效率。

4、客户资料登记与客户跟踪:将拜访过的客户与拜访情况进行整理,进行重点跟踪。

五、工作进度推进计划:

第一阶段:将招商人员分成两人一组(AB组)进行厂房招商工作分配。

1、前期:为寻找客户时期,为1号——5号,A组人员与B组人员交替上网查找客户资料,进行电话拜访。

2、中期:6号——10号为确定客户时期,此时期主要以拜访客户为主,A组B组成员交替电话拜访与上门拜访,同时准备好客户上门谈判资料,做好客户资料登记。

3、后期:10号——15号为客户跟踪时期,AB组成员继续对确定有意向客户进行及时跟踪,保持与客户的联系。

外出人员准好写字楼宣传资料,在派发写字楼广告,提高写字楼知名度。

第二阶段:分析总结上一时期工作成果,总结成果与问题,制定更加实际的行动策略。

六、工作效果预测:

1、在前期中每日与三十个潜在客户联系,争取得到十个有意向洽谈客户资料。

2、在中期过程中,每日电话拜访十个以上客户,外出人员拜访三到四个客户,争取得到五到八个有意向客户。

3、在后期跟踪中,整合招商部客户资料,争取得到二到三个重点客户,进行重点商谈。

4、在计划期中,争取落实到一到两个客户入驻。

第五篇: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

项 目 招 商 方 案

二零一七年一月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一、招商目的及定位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少城街区文化资源基础优势,以政府为运营主体,以园区专项政策为产业导向,依托四川电视台、爱奇艺两大平台,构建视听文创高端产业链,打造一个集创作、投融资、后期制作、人才培训、影视传媒、商业为一体的动视听文创产业商圈。

二、招商目标

2—3年内,实现园区功能完善、业态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显著的短期目标; 3—5年内,实现规模效应大、辐射带动强、综合效益优的中期目标; 6—8年内,实现青羊经济转型升级标杆和全国视听文创产业样板的远期目标。

三、园区招商亮点优势阐释

(一)区位优势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达18615.76平方米,园区周边现有58路、70路、81路、42路等公交路线,毗邻多条城市干道;距离天府广场仅1.2公里,距成都双流机场30分钟车程,紧邻地铁二号线人民公园站。距离宽窄巷子仅有250米,有利于与宽窄巷子对接联动,形成创意生产与消费联盟,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势,拉长宽窄巷子的消费链条,提升入驻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

(二)产业扶持政策优势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是青羊区政府打造“少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一部分,强大的政策推动,有利于整合周边文化产业资源,吸引同类文化创意孵化器、小微企业和文化人士向街区聚集,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入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业态规划与商业布局

(一)园区整体区域布局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1、文创商业休闲交流区:为入驻企业内创业者之间提供产品创作交流平台,作为入驻企业的主要办公场所。

2、少城文创影视展示区:主要承担企业视听产品、作品的展示功能,对接入驻企业客户、投资商、消费者,成为企业品牌及产品推广平台。

3、影视孵化区:为入驻企业承担视听产品的优化、制作执行功能,最终形成成熟的视听产品及服务。

4、文化生活体验区:包括前瞻性科技形式的游戏、音乐、影视产品的使用体验。

5、形象展示区:主要宣传入驻企业的产品风格及品牌形象,经营特色,推动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

(二)产业功能定位

园区分为五大功能区,包括文化生活体验区、游戏产业聚集区、音乐产业制作区、影视产业孵化区、文创影视展示区。承担游戏、音乐及影视产品的制作孵化、主创人员的办公、展品展示等多元功能,为企业品牌推广、对接消费者体验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园区内有产品发布中心,入驻企业可在中心发布新产品,面向投资者、消费者讲述产品内容、品牌特色,及经营情况。

(三)招商对象

1、餐饮类:包括本土人气简餐、创意咖啡馆、特色小吃、主题餐饮等经营商铺,以餐饮带动本地客流量提升,活跃周边商圈。

2、便利店:服务于园区创业者、周边居民便利购物。

3、集合体验店:经营品牌鞋包、服装等中高端商品。

4、特色DIY工作室:经营礼品定制、服装定制、陶器定制等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5、文化创意企业:主要为视听内容、游戏等文创产业为经营主业的互联网企业,是我们招商的主攻方向。

(四)入驻企业门槛要求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1、企业主营业务必须是从事影视、音乐产业活动或是与影视、音乐产业活动密切关联的相关产业活动;

2、企业核心团队成员必须具有从事影视、音乐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从业经验及成功案例,并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

3、企业须制定有3年以上的业务发展规划及措施明确的执行计划;

4、企业主营业务必须是从事影视、音乐产业活动或是与影视、音乐产业活动密切关联的相关产业活动。

五、招商策略

(一)策略定位

1、品牌带动,提升招商入驻率

以政府政策扶持为基础,充分发挥爱奇艺四川屏行影视和乐杜娟音乐公司的品牌效应,使园区形成高端品牌形象,打造视听产业的完美生态。

2、高效运作,周到服务入驻企业

对于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的相关业务办理,借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整合各部门力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提高入驻相关各项工作服务效能。

3、多元营销推广

充分利用互联网广告渠道、广播广告渠道、周边户外广告、海报等形式开展招商信息推广,并借助新闻媒体力量,报道园区的产业聚集优势,吸引一批业内知名文创企业入驻,提高园区招商效率。后续可通过开展发布会、招商会等形式,联系业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到场,宣传园区在交通、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二)价格策略

根据房屋出租价格估价结果表、东胜街及斌升街商铺调查以及类似文化园区租赁价格调查,本着凸显价格优势、保障收支平衡的原则,初步得出园区租金。

东胜街40号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方案

图1:园区租金价格表

六、招商流程规范

(一)要件审核

园区运营方收集拟入园企业的注册、税收、核心团队成员基本情况、业务发展规划、计划等基本资料,并对基本要件进行初步审核

(二)专家评估

园区运营方邀请由“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党政机关中熟悉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工作人员、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拟入住园区企业的产业方向和产业价值进行评估,提出专家评估意见

(三)会商决定

园区运营方邀请少城产业主管部门、少城街道、市监、税务等部门按照择优选择的原则商定拟入园企业意见,并报请区产业分管领导同意;

(四)签订协议

园区运营方和拟入住园区企业签订入园协议,企业正式入驻。

下载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速园区升级 决战百日招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区招商新模式(5篇范文)

    园区招商新模式 如何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成功率,让更多的好项目尽快落地?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通过在全市率先尝试和实践混合所有制、园区托管等招商新模式,着力建设一个以科技......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计划

    20xx年即将结束,招商部全体成员整装待发,期待在20xx年的工作中找到突破,为使得工作更加有条理有目标,我们规划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20xx年招商部主要的工作来做:1、完善地建立一支......

    百日决战 优化环境(范文)

    “百日决战 优化环境” 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发展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石办发[2011] 3号)文件安排,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单位“百......

    消防安全百日决战(推荐五篇)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及附小 “守护中原”冬季消防安全百日决战 活 动 方 案 为贯彻落实许昌市魏都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区“守护中原”冬季消防安全百日决战行动活动方......

    董事长百日决战讲话

    决战100天冲刺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董事长2011年9月30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既是1-3季度工作总结会,更是一次冲刺全年任务的鼓劲会,动员会。会议动员公司上下进一步......

    “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市委办公厅)

    当好园区公安的排头兵、全情服务 “主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公安分局长左小武近日,上饶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召开全体民警会议,深入......

    2013创意园区招商述职报告

    上海虹口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彩虹雨”创意园“物业部 2013年个人述职报告 本人进入虹口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彩虹雨”创意园物业部工作已近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由一个对物业管......

    产业园区招商部工作计划(本站推荐)

    园区月度招商计划 一、一月份主要工作 1.招商部团队管理与气氛培养; 2.园区写字楼招商; 3.园区厂房招商。 二、招商部团队管理与气氛培养 1.落实每日汇报,每周总结的工作制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