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3 09:3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第一篇: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广州市经济委员会经济运行处

一、广州市工业园区分布和建设现状

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效齐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生产区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区、镇各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先后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现有工业园区(工业区)307个,总面积约为59.75万亩。从工业园区发展的成熟程度和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看,大致可以分三类:(1)园区发展比较成熟,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规模大,效益好;南沙临海工业区起点高,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个大手笔;永和开发区、云埔工业区、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番禺钟村工业区、东山棠溪工业区、花都北兴工业园、花都金田、花都芙蓉工业区、增城沙埔工业区等园区也成为所在区域的工业生产基地。(2)园区发展良好,已形成一定规模。投产企业超过10家,面积超过500亩,在所在地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支撑点的园区有80家左右,如天河高塘工业区、花都三村工业区、永发工业园、黄埔姬棠工业区、番禺洛溪工业区等。(3)规模较小,正在发展完善。这类园区主要是镇村组织开发的,约200多个。

从广州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加强整合,园区建设逐步向聚集方向发展。二是利用区域,聚集主题园区。各区以交通畅顺、园林美化、优质服务、地价优廉等区域优势进行品牌招商、配对招商、以商招商等。三是国家级工业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尤其在吸引和聚集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项目方面,发展势头强劲。据外经贸部2001年指标评估结果显示,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排行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前三名依次为天津开发区、广州开发区和大连开发区。目前世界排名前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00多家在广州投资设厂,其中74家在开发区内。

发展工业园区,对促进广州市工业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优势,夯实广州工业做大做强的良好基础。近几年,我市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规模化的工业发展道路,重点建设大型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使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2002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大型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14%左右;白云区云埔工业区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亿元,同比增长了42.86%,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1%。

(二)形成了特色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促进地区工业经济上档次、上规模。各区(市)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了特色支柱产业和一批拳头产品。如花都区通过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汽车、皮革、制衣、塑料、电子元件

和建材等支柱产业。以风神公司为中心的汽车工业生产园区成为花都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使花都区开始由轻加工工业为主,转变为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逐步形成,重工业比重由上年的33.87%上升为43.33%。

(三)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优势,大大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花都区为做大皮革皮具业,全力抓好皮革皮具城的基础建设,改善了周边路网,制订了吸引客商入城的政策,举办了中国皮革皮具节,促进了专业市场的聚集效应,仅2年时间,皮革皮具城就引入生产经营厂商4000多家,产品占广东省皮革皮具市场的1/3份额,远销全国及亚、欧、美市场,年产值近40亿元,为65000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皮革皮具集约地。

此外,进一步搞好工业园区,不仅有利于整合优化工业资源,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尽可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广州市工业园区的建设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一些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未能发挥聚集效应;

二是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相对滞后,特别是规划服务和消防管理滞后; 三是一些园区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开发建设进展缓慢。

二、完善和发展现代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工业园区要围绕我市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借鉴新加坡、上海、苏州等地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并与我市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园区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进一步在连片开发土地、集中经营管理、优化投资环境、与新经济发展相结合上下功夫。

(一)园区开发建设要立足于规划先行

要把加快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来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工业园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其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交通环保、消防治安等规划配套起来,与老城区“优二强三”相衔接,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首先,明确产业园区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可接纳的工业门类,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指标、绿化指标和污染控制要求,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圆圈形”产业链,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构造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协调的人居环境。其次,要立足于建设资金的动态平衡、整体平衡和长期平衡,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最后,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凡是工业园区的设立,各区和县级市要会同当地规划部门,委托专业机构,认真做好规划,并进

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专家论证,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各区(县级市)对已征用而尚未开发的土地,要督促有关单位抓紧开发建设;对没有能力开发或不准备开发的土地要将其收回,以盘活土地资源;对征用后不开发,用作抵押的,要妥善处理,防止土地“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征作他用”等问题的出现。

(二)工业园区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总体规划,我市将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配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行业,以形成一个符合工业发展实际、体现集聚效应和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为实现广州工业快速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我市今后重点规划东南两翼的工业布局来看,东部初步规划由增城的新塘、永和、沙埔、宁西、仙村及其周边地区组成,形成一个新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纺织、机械装备、建材等产业;南部初步规划番禺黄阁、灵山、潭洲以南一带作为新的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南沙天然港的有利条件,以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工业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广州南部工业基地。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要与市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相结合,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承接我市支柱产业和相关企业,以及有潜力产业进入园区发展。

(三)重点加强园区聚集整合和产业化建设

加强园区产业化规划,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园区产业化规划和建设,一要抓好产业定位。园区建设要有意识地根据产业关联度培植企业群,发展园区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产业区。一要有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品;二要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一系列生产和服务;三要企业之间关系紧密,既有竞争又有协作。从上述特点出发,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为了短期效益,不顾园区的长远发展;必须打破地方利益的局限,不能以某个镇(村)的发展而影响全局,坚持抓好产业规划的实施。二要抓好聚集整合。要以特色产业为主,形成产业的群体规模优势,必须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规模普遍较小的同类型企业聚集,才能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更好地发挥产业群体的规模效益。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进行整合,有效地解决了这4个功能区的地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实现了空间上主干基础设施和交通通讯的连通、内部协调和资源共享,使各区均呈现出稳中有快的发展好势头。“四合一”后的广州东部经济功能区已形成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及电器制造、食品和包装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成了广州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三要抓好重点示范园区。我市要重点抓好几个带动力强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各区(县级市)也要确定一、二个重点示范园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真正建成在国内、国际具有竞争能力的工业园区。

(四)以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带动园区发展

要深入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的战略,积极鼓励优势企业争创名牌,鼓励品牌企业在园区内以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作支撑,聚集一批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产品、加工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等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企业群,使园区内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配套,形成产业群的整体竞争力。如万宝集团番禺生产基地,经过专业加工、OEM等阶段,利用品牌带动,逐步向自主开发、生产过渡,使某些零部件和最终产品在全球具有影响力。

以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带动园区发展,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做大名牌产品。如引导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利用品牌优势,细化分工,扩大协作,积极发展协作单位入园投资合作,拉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也可以品牌为纽带,进行联合兼并,扩大生产名牌产品的规模和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拓展名牌产品的生产领域。同时,要加强市场宣传,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五)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

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是中心城市发展工业区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心城区培育特色产业、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合理利用国有企业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要利用中心城区国有企业的闲置厂房及水电煤配套资源,探索采取联合招商、租赁招商等方式,以建设软件研究开发、电子产品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食品加工、工业设计等创业型、科技型和就业型企业为主,加大引进、嫁接、兼并、重组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一业特强、多业并举”的产业基地,通过都市型工业的建设和推进,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工业布局。

(六)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

要切实打造园区的软硬环境,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适宜于企业创业发展,能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的园区。各区(县级市)要坚持体制创新,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实现园区项目法人责任制。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对政府管理园区相关的事务性工作,要通过扶持和发展教育投资、创业投资、物业流通、旅游投资、置地建屋等多种经济组织去承担。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园区现代化,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的要求。要进一步搞好相关配套服务,加强管理指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帮助做好单个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要根据各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分布情况,举办一些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促进产业集合型园区向产业结合服务型园区转变,逐步构筑为园区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第二篇:工业园区建设建议

工业园区建设建议:工业园区建设在规划中要注重考虑到功能区、功能设施用地,每个工业园区除生产与住宿外,还应考虑生产物资采买、文化娱乐、卫生医疗、邮政通讯等基本服务,脱离基本服务的园区只注重生产设施建设,可能会导园区畸形发展。

城镇建设建议:城镇建设应适当考虑公共绿地、交通工具停放场地建设用地,道路宽度的界定应以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作为参照依据,风格上建议根据城镇文化特征、文化面貌进行确定,或现代、或民族都能自成一体,全民族化风格建筑相反会使得民族风格不突出。对于老城区的改造与建设,应作好前瞻性规划,拆建设片区应与新城区开发设计保持格调一致。

第三篇:工业园区建议

对加快园区建设及发展的几点建议

现已建成的工业园区:

1、设施不配套较为突出;

2、需要配备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技能型的管理,帮助或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3、加快培育人才的专业化,包括技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

4、在收取配套费上给予减免或优惠、扶持企业发展;_污水排放,电力、路、油

5、引进来、留得住,出现问题能解决问题

第四篇:关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学习阅读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司对园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园区拉动经济和经济寄予厚望。现对工业园区提点粗浅建议:

一、园区规划方面

园区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避免以往工业园区那种“棋盘”一样的简单格局,应注重引入生态、人文的元素,建造现代代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工业园区,以促进招商引资,另外,与毗邻,园区以后可发展“工业旅游”等创新业务,因此,在规划上要注重景观与及各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

二、投资和开发进度方面

对园区投资要有清醒认识,园区要初具规模是投资额是相当大的,需要一个滚动投资的过程,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更需多种市场化运作模式。

对园区开发进度也要有客观估计,园区开发建设进度要以资金筹措和招商情况相匹配,不要对招商引资前景过于乐观,要认识到招商的难度。园区开发要与招商相匹配,否则,土地、厂房开发好了丢空在那里,造成浪费和损失。那么大的园区,一期工程可按20个平方公里先做,争取5年发挥效益。以后再滚动投入和滚动发展。要用10到20年时间才全部建成。

三、开发建设的运作方面 这么大的园区,其开发建设应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政府、大型企业和专业的投资开发公司及其他主体一起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比如在大园区里设若干园中园,让不同开发主体自行开发建设,并自行对外招商、经营管理。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面则可以采用其他创新模式。

另外,在开发运作模式上,要多研究园区开发的各种盈利模式,充分挖掘园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不仅仅实现政府的“产值”目标。园区开发建设应达到“政府有产值、投资者有回报、入驻商能发展”多赢目标。

四、政策优惠、品牌策划、招商引资方面

土地政策方面一定要灵活、舍得让利,有许多园区的土地出让,是通过一些商业模式,让入驻商土地成本达到“零批租”。

园区要注重品牌的策划,形成一种与本园区定位和谐的园区文化,而且,品牌的策划要在园区规划和开发就开始实施。

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园区开发建设的招商引资,引入各类园区投资建设主体,以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对入驻企业的招商,这是个复杂的工作,需精心策划。

没有经认真思考,随想随写了几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凉解。同时,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也对园区建设多提建议。

五、几点建议

完善园区规划。应与市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对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大园区、专业化、配套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规划建设理念,根据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来检验园区发展水平,把握以项目数量为基础,以项目质量为根本的园区发展方向,征求多方意见,邀请专家论证,细致完善园区规划。以人为本,与民方便,考虑园区商业性、社会性的配套建设。

稳定园区队伍。理顺园区体制、人事关系,给编制、定级别、充实人员。加强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用人机制,建立长期、精干、高效、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拓展建园渠道。一是争取上级支持。研究国家、省关于园区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跟踪了解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中的经济区规划,制定对接政策措施。二是探索与外地政府合作建园。如苏州工业园,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共建园区。又如发展“飞地工业”,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与发达地区政府合作发展的有效办法。三是坚持以园建园。把园区规划的商业用地通过拍卖,以土地收益作为园区投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园区的长远发展和良性发展。四是引进大财团开发园区。五是项目融资建园。借园区规划区外的项目融资或项目拍卖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六是业主自建。提供一块生地交给业主自己投资、建设、经营、配套,用地规模和发展项目等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要求。

规范园区用地。加大用地调规力度,力求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满足未来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强对园区土地使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园区项目用地约束机制,实行园区供地用地的全程监管,坚持把园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配置给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依法加大对闲置工业用地的处置力度。

强化项目监管。规范招商引资程序,完善招商引资合同,突出招大引强思路,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加强合同履约督查和项目实绩考核,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和有序退出机制。

大力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改造传统产品,着力开发环保节能型新品种,适应人们对绿色纺织品的健康安全性要求,发展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造环保标杆园区,用环保创品牌,用环保抢市场,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创新服务机制。学习借鉴其他工业园经验,创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俱乐部、工业行业协会等专门化、特色化的服务载体和“绿色通道”,做到取悦于商、取信于民,以增强为项目服务的实效性来壮大工业和园区发展实力。

新疆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最近,大家都讨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园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园区拉动经济和经济寄予厚望。在下有幸在上海运作过两个科技园区,也提出过园区开发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模式,对上海周边的园区也有所调研,现对工业园区提点粗浅建议:

一、园区规划方面

园区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避免以往工业园区那种“棋盘”一样的简单格局,应注重引入生态、人文的元素,建造现代代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工业园区,以促进招商引资,另外,与毗邻,园区以后可发展“工业旅游”等创新业务,因此,在规划上要注重景观与及各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如华源集团在无锡的生命科学园区就规划一条宽200米的“龙型”绿化景观贯穿整个园区。

二、投资和开发进度方面

对园区投资要有清醒认识,75个平方公里总的占地达112500亩,土地动拆迁成本和基础设施配套预计20万元/亩,则这一块投资就需225亿元。如果按园区吸引资金较低水平30亿/平方公里,那么入驻企业今后投资总额达2250亿元。因此,因此,园区要初具规模是投资额是相当大的,需要一个滚动投资的过程,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更需多种市场化运作模式。

对园区开发进度也要有客观估计,园区开发建设进度要以资金筹措和招商情况相匹配,而不是说由政府官员说多少年达到1000亿元那么简单。不要对招商引资前景过于乐观,要认识到招商的难度。园区开发要与招商相匹配,否则,土地、厂房开发好了丢空在那里,造成浪费和损失。那么大的园区,一期工程可按20个平方公里先做,争取5年发挥效益。以后再滚动投入和滚动发展。要用10到20年时间才全部建成。

三、开发建设的运作方面

那么大的园区,其开发建设应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政府、大型企业和专业的投资开发公司及其他主体一起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比如在大园区里设若干园中园,让不同开发主体自行开发建设,并自行对外招商、经营管理。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面则可以采用BT或其他创新模式。另外,在开发运作模式上,要多研究园区开发的各种盈利模式,充分挖掘园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不仅仅实现政府的“产值”目标。园区开发建设应达到“政府有产值、投资者有回报、入驻商能发展”多赢目标。

四、政策优惠、品牌策划、招商引资方面

土地政策方面一定要灵活、舍得让利,上海许多园区的土地出让,通过一些商业模式,让入驻商土地成本达到“零批租”。

园区要注重品牌的策划,形成一种与本园区定位和谐的园区文化,而且,品牌的策划要在园区规划和开发就开始实施。

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园区开发建设的招商引资,引入各类园区投资建设主体,以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对入驻企业的招商,这是个复杂的工作,需精心策划。

没有经认真思考,随想随写了几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凉解。同时,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也对园区建设多提建议。

五、几点建议

完善园区规划。应与市第七次修编后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对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大园区、专业化、配套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规划建设理念,根据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来检验园区发展水平,把握以项目数量为基础,以项目质量为根本的园区发展方向,征求多方意见,邀请专家论证,细致完善园区规划。尤其要紧盯国际国内工业发展潮流,结合实际,突出发展汽配、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规划部分电子软件、生物制药等“高、精、尖”新型工业门类。以人为本,与民方便,考虑园区商业性、社会性的配套建设,优先安排在园区内规划占园区面积20%以上的用地条件好、口岸方便的土地为商业地和配套地,以其土地收益平衡园区建设资金。

稳定园区队伍。借我省加快园区发展的东风,理顺园区体制、人事关系,给编制、定级别、充实人员。加强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用人机制,建立长期、精干、高效、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拓展建园渠道。一是争取上级支持。研究国家、省关于园区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跟踪了解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中的经济区规划,制定对接政策措施,挤进全省重点扶持园区的笼子。二是探索与外地政府合作建园。如苏州工业园,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共建园区。又如发展“飞地工业”,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与发达地区政府合作发展的有效办法。三是坚持以园建园。把园区规划的商业用地通过拍卖,以土地收益作为园区投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园区的长远发展和良性发展。四是引进大财团开发园区。如工业港,是县引进香港财团投资20亿开发的。五是项目融资建园。借园区规划区外的项目融资或项目拍卖资金用于园区建设。这是三区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六是业主自建。提供一块生地交给业主自己投资、建设、经营、配套,用地规模和发展项目等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要求。七是建好厂房出租。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借鉴广东等地发展工业的经验,在城郊结合部整合农民宅基地、自留地等土地集中成片建标准厂房,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出租给业主生产经营,农民当房东、收房租。

规范园区用地。加大用地调规力度,力求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满足未来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强对园区土地使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园区项目用地约束机制,实行园区供地用地的全程监管,坚持把园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配置给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依法加大对闲置工业用地的处置力度。

强化项目监管。规范招商引资程序,完善招商引资合同,突出招大引强思路,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加强合同履约督查和项目实绩考核,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和有序退出机制。对引进的项目的经济实力、银行信誉、品牌效应、纳税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和可行性论证。把项目开工时间、投资强度、建设周期、建筑系数、容积率、税收回报、违约责任等约定因素在招商引资合同中写明,完善合同要件,若业主违约,依约依法清理出场,不断提高项目质量。

创新服务机制。学习借鉴苏州、昆山等地经验,创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俱乐部、工业行业协会等专门化、特色化的服务载体和“绿色通道”,做到取悦于商、取信于民,以增强为项目服务的实效性来壮大工业和园区发展实力。

下载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问题: 园区建设存在着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不足,环境不优,体制不顺等问题。 建议: 一要加快企业用地保障,目前,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相对应的土地......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下步发展思路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和县城整体搬迁的历史机遇,于2004年在岑松镇屯州村规划工业园区建设,......

    迭部县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现状及建议

    迭部县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现状及建议 摘要 阐述了加强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的重要性,结合迭部县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强迭部县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的建议,以期为该县农......

    对XX县工业园区建设建议(精选五篇)

    对xx 县工业园区建设建议: 建设工业园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促进xx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

    关于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企业用工的建议县政府:工业园区是我县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产业转移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查了解,目前......

    关于城市道路现状及建议

    关于城市道路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xxx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道路交通环境不断改善。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和出行大量增加,城市交通也面临很大压......

    关于乡镇工业园区体制建设的几点建议(共五篇)

    关于乡镇工业园区体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创办工业园区的热潮,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随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

    论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论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状及几点建议 “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活则全局活,基层强则全局兴”。乡镇司法所是政法机关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