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老责任重在国家一辩稿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养老责任重在国家。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养老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辞海》中对责任有明确的定义,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让我们看一下当前的社会现状,自1979年开始中国每年有700万个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三十年后的今天,90%的80后声称自己无力赡养老人,新时代的青年们在而立之年等待他们的不是幸福,而是高房价,高物价,以及高教育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赡养老人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力不从心;而且,从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我国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超过70%,农村留守老人达到4000万,对于这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的生活由谁来照顾,他们的精神空虚由谁来弥补?通过这组数据我们清楚的看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其能力已经明显不足,这个时候国家必须担当起重大的责任来。
要想解决好全社会的养老问题需要政策的引导,物质的保障,以及不容干涉的执行力。下面我就这三点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
第一:国家具有引导性
要想解决好养老问题,必须依靠国家的正确的引导,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养老的政策已经出台,这就是国家引导力的体现,这些政策的出现必将引导社会的天平向养老倾斜。
第二:国家具有保障性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共有1.6亿,到2050年将会达到4个亿,解决养老问题不仅仅是让某一个老人过的好,而是要解决好这个群体的生活问题,是需要大面积,持续性的投入的,国家有着任何家庭所不具备的强大资源。国家已经出台了养老保险,修建了大量的社区活动中心,并且这个投入是持续的,逐年递增的。
第三:国家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解决养老问题,光有正确的引导和物质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度,一个国家最强的执行力就是法律法规,只有把养老问题提升到一个立法的层面上来,才能保证它能够畅通无阻的被执行,比如国家最新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国家的执行力度。而家庭只是依靠道德的约束。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于养老这个社会化的问题,国家有着宏观调控性的优点,国家能够统筹全社会的资源,以发展的眼光,更长久的解决这个问题。当家庭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之后,我们希望国家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建立起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只有国家给了基本保障,只有国家给了强大的支持,只有国家给了正确的引导,我们才可以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第二篇: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一辩稿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
首先让我们对辩题庖丁解牛,逐词细致地剖析。根据2009年版中华书局《当代汉语词典》解释:养老,指奉养老人,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而责任的意思指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梁启超,卓如先生曾经说过,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于他便有了责任。作为比较性命题,我方将从责任的产生,即其源头,和责任的实现,即其终端,两个层次确立标准,阐述这个问题。
从责任实现这个层次出发:我方判断标准是哪一方能更好的满足老人的需要,哪一方就应该承担养老的主要责任。这个层次又分为三方面。
经济供养方面:根据国务院文件,基本养老保险旨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种保障,一张防坠网。但是这张防坠网也引发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21%,养老亏空将呈尾大不掉之势。西方倡导社会养老的国家为此头疼不已,曾经为自己高福利而骄傲的国家现在也在欧债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养老责任主要由社会承担产生的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相比之下,家庭养老的灵活性和对刺激经济潜力的能力是绝对值得期待的。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两个方面:家庭养老比之社会养老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家人与老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更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能根据“现有条件”,以“老人熟悉适应”的方式,给老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但社会养老的模式,大都是规模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无法实现的。何况家庭是人类情感最密集的场所,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是极大的,是他们的心血浇灌了一个家的成长。他们年老后,从开放的工作范围中出来,会感觉到空虚迷茫,会更加渴望与家人保持异常浓厚的关系。
提到感情也就自然提到第二个层次,即养老责任的产生。对于本次辩题,我们都不是看客,终将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个老人,但是在成为老人的过程中,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都是一生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为亲人、为爱人、为儿女付出着一切,而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般一心为社会奋斗。社会养老是社会给予老人的一种回报,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是苍白且冰冷的。
从我们牙牙学语、到天高任鸟飞,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的一切,这无私无悔的付出,这热腾真切的爱,这倾注于我们身上的财力、精力和心力,难道在儿女身上产生的养老责任还不够多么? 难道养老责任不是“主要”在家庭么?相信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永远不否认社会应该养老,但绝对不是主要,因此,作为正方,作为四位儿女,我方坚定认为,家庭应该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
第三篇:养老辩题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哪个更有效”。家庭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并且由家庭成员提供主要物质、精神服务的方式,社会养老则是指由社会提供主要物质、精神服务的方式。我们立足于现状,站在这两种,哪一种能切实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使养老观念深入人心,并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立场上考虑。我方坚持认为家庭养老更有效。
从老人的角度考虑:第一,家庭成员所提供的精神赡养,是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家庭成员的情感慰藉是老年人最为看重的东西。假使社会养老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经济独立后,子女会认为父母对他们的依赖性降低,从而全心投入自己的事业,而父母也会因为顾忌子女的生活安排甘愿委屈自己。换言之,子女在确保父母物质生活满足后,与父母分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可是据调查,在广州这个经济相对发达,老年人物质生活有所保障的地区,仍有高达89.2%的老人内心渴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这正是说明家庭养老比起社会养老更能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这种亲情的温暖,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第二,因为社会养老金及物资的发放时间是固定的,老人的需求却具有不确定性,大多数家庭能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及时满足老人需要的物质服务。与社会养老相比较,家庭养老更能及时、直接的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
从家庭成员角度考虑,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这种以孝文化为传统、以法律为保护的赡养方式,在得到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承认之后,形成了一个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监督机制,随时对养老、尊老的实施加以约束。使得家庭养老有效进行。
从社会角度考虑,针对于社会现状,首先,社会养老所能提供的物质服务是十分有限的,近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养老资金1700亿元左右,而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平均计算,每人每年所能领取的金额不足1000元。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仅依靠社会养老提供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此外,社会养老的覆盖面十分有限,据调查统计,目前政府提供的社会养老福利仅惠及三无老人。温总理在09年提出的目标还仅是力争养老保障覆盖全国的10%,即使全力投入,也许在短期内各地老人可以得到保障,但长远来看,政府的财政资金是不足够支持,不能完全保证其职能的兑现,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养老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养老体系的崩溃,不能长期有效的解决以后所面临的养老问题。而家庭养老却可以降低养老成本,把这个社会问题转换为家庭问题,结合实际需要解决它们。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家庭养老更有效。
第四篇:执行力重在过程一辩稿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21世纪以来,执行力成为国内外各类企业、组织讨论的热门话题,对执行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都在着力打造一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高执行力员工队伍。今天我们和对方辩友坐在一起对执行力是重在过程还是重在结果作一个初步的探讨?那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一个概念,何谓执行力?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目标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从此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执行力本身就是在事件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其次,让我们看看执行力的关键在哪?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制度、体系、企业文化等规范及引导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这就叫过程决定结果。我们只有紧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坚持理念不松懈,坚持动作不马虎,用良性的过程来决定优秀的结果。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的粗放式管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而且最终目标也不可能如期实现。
最后,让我们想想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一句话:执行力,企业的生命力!也许某一个企业靠着一时的市场机遇或者特殊的特权关系能够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优,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民族品牌,则必须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来做保障。那怎样才叫出色的执行力?是对上级命令的绝对服从吗?显然不是。时至今日,执行力的研究已经跨入第三代,它已经超越了PDCA四步循环的目标管理,而是讲求理解、计划、行动、控制、支付、改善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卓越的执行力。这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执行系统包括了六个冲程:理解上级意图—制定执行计划—付诸实际行动—校正执行偏差—确保执行结果—完善执行体系。通过这个系统的操作,对企业的战略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缺位、越位、失位与错位等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纠错和完善,才能保障我们的企业之船不偏离航线,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因此,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执行力重在过程!谢谢大家。
第五篇: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一辩稿
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
首先,我方来破题立论,养老是什么?养老就是给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而责任则是分内应做的事,而社会则是由每一个公民组成的大家庭。我方并没有否认家庭在养老中的责任和作用,但纵观全局,考虑到老人这一群体和家庭的状况,我方坚持认为,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这个辩题。
第一,社会比家庭有更好的养老条件。物质方面,国家对老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重视,每月发放低保,生活补贴给老人,而且还给每个老人买了生活保险,来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精神方面,社会建立了许多机构给老年人养老,如养老院,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等,在这些地方,老年人之间的话题更多,朋友更多,生活更充实。每天可以打牌,下棋,聊天,一起看电视等等,生活很充实,舒坦。而在家里,老年人往往独自在家,没有陪伴,而社会能调控优势资源,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当老人将其一生奉献给社会,创造出社会价值后,社会就有责任来回报他们,所以养老责任主要在社会。下面,我方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第三,老年人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自身患病的几率可能性比其他群体大,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医疗费用高,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特别是在老人受重伤的时候,往往负担不起。而社会养老制度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现有的合作医疗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
第四,家庭成员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养老。丈夫早出晚归的工作,妻子有家务活,要照顾孩子。所以家庭并不能完全尽到养老的责任,或者说养老责任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
最后,放眼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自立的意识。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而他们则主要由社会负责养老。这显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中国更注重孝道,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老人主要要在家庭赡养,但这只是一种以亲情为纽带以法律为基础的义务,只是尽到养老责任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社会,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