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

时间:2019-05-13 09:4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

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

(三)新华网(2008-05-27 09:00:21)来源: 手册2008年第3期

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

(三)1996年~2008年

1996年

●3月5日~17日,其间举行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会议指出,原定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提前5年实现。

●10月7日~10日,其间举行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

●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9月12日~18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11月17日~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

1998年

●3月5日~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时期以来的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当年启动。

●4月中旬,《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若干意见》发出。●5月1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

●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发出。

●6月中旬~9月上旬,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1999年

●9月19日~22日,其间举行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全会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12月19日午夜~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0年

●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月27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12月30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2001年

●3月5日~15日,其间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5月24日~25日,其间举行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上个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

●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北京获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

●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

●11月8日~14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随后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选举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吴官正为中央纪委书记。

2003年

●2月24日~26日,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3月5日~18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朱镕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会议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3月27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出。温家宝总理4月初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全国范围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非典防治工作会议。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防治工作的汇报。当月底,国务院决定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5月9日,国务院发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从2002年11月在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截至2003年6月24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临床诊断病例5300多例,死亡347例,病死率6.5%。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新闻公报指出,中国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10月11日~14日,其间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胡锦涛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10月15日~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4年

●1月底,《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此后,进行了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2月24日~25日,其间举行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框架,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

●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5个文件。此前,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这6个文件的颁布,是中央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5月2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出(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我国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随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公布施行。这是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6月3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9月16日~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全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2005年

●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国务院文件。

●3月5日~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4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

●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0月8日~11日,其间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

●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发布。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此后在2008年初,国务院批复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08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有序退出的法律制度,规范了企业破产程序。

●9月初,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举行。10月初,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7年

●5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7月,《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出。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7月11日,《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发出。根据该通知,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8月9日, 中国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21万亿元,首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股权分置改革2004年启动后,沪深两市总市值2005年7月28日触底反弹,突破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约为16%。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突破20万亿元,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4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10月15日~21日,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008年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即日起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实现了市场定价,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是第一次。

●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新时期以来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大部门体制”为突破口,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帷幕。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组建了5个大部门。它们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事记》、新华社相关报道)

编后:应读者要求,从1978年12月到2008年4月的大事,到本期全部刊登完毕。为保证《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资料的完整性,有关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等相关大事,本刊将后续刊出。

(整理:王谦编辑:张景媛)

第二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年,令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是: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说,这是打了一场成功的扶贫开发攻坚战。1949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面对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新中国开始了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消除贫困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扶贫”工作正式被提出,并大规模实施开展起来。承认贫困,定义贫困 1984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农村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为解放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提供了依据。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92年他在南方考察谈话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自己更是身体力行。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他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名,揭开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并从1992年开始,陆陆续续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25名失学孩子。1984年,中央划定了18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带,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此前,中央虽有性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但政策文件中却罕见“贫困”二字。这是因为以前,我们虽然存在扶危济困的行为,却羞于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有贫困现象,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和制度。但是,到了1986年,我国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第一次划出了国定贫困县标准: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这个阶段,甄别贫困户没有统一的收入标准,只凭直观印象:“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简称“三不户”。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一篇文章中曾称:“这是一个只讲‘意图’精神,要求下面根据意图灵活掌握,以适应各地不同消费水准的典型‘中国式’政策。”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拉开序幕。5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主持了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此前多年“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两个月后的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在原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资金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十亿元专项贴息贷款。1993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设在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的办公室亦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同年,农村个人和家庭依靠其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形势严峻,投入剧增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扶贫工作依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虽然中央要减贫,地方政府也并非不愿配合,但自身财政状况堪忧,很多贫困县都没法按时发出工资。把很少的钱投入到很久才能见效的扶贫中,还是用来解决短期财政困难,成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

1994年,著名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开篇第一句出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论断:“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文件题目中“八七”的含义则是:在20世纪的最后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根据“四进七出”标准(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一律退出),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7%,云南、陕西、贵州、四川、甘肃等省的贫困县均在40个以上。1996年,第一次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扶贫政策的一个关键节点,以后的很多扶贫政策都是从这次会议之后出台的,比如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等。持续10年的实际扶贫资金下降的局面至此也得以扭转。“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7年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0亿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5%—7%。但是随着国家投入资金越来越多,地方在扶贫工作上把眼睛向上看,向国家讨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的“开发式扶贫”,到了基层就成为了争取国家资金项目。因为很多优惠政策只投向国家级贫困县,所以地方政府都积极申请加入“国家队”(即国家级贫困县—编者注)。从1993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8000万下降到3200万,年均下降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减贫速度高3.6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国定贫困县的粮食和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纯收入,其增长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扶贫投资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却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收入增长中较大的份额可能被“国家队”的非贫困居民分享了。在这期间中央政府也已经注意到地区发展的失衡,造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1995年,陕西、甘肃两省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在陕西商洛地区,有些村子由于贫穷和近亲结婚,人口素质受到严重影响。甘肃定西市是有名的干旱和贫困区,那里的农民群众靠积雨水窖维持全家一年的生计。为了节约用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洗脸,成了半拉“黑人”。看到这些,中央领导人心情很沉重,于是提出了“到下个世纪初要开始朝着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向前进,到下个世纪五十年代,西部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扶贫蓝图。整村推进,十年评估 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改变,“国家队”的名单在新世纪头十年进行了一次调整,总数仍保持在592个。与1994年相比,名单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竞争”异常激烈。在地方争夺贫困县的同时,中央扶贫政策把目标降低到村级,实施“整村推进”。2001年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扶贫工作瞄准村级就瞄准了穷人,令他们真正受益。国务院相关通知称,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样在2007年,王小鲁、李实、汪三贵等学者撰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引起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重视。因为当时在政策层面,更多是就贫困谈贫困,没有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的扶贫理念,比如,不仅要看到绝对贫困,还要看到相对贫困(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社会生活状况);除了收入贫困,也要看到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等多维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扶贫办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还特地邀请了十多位扶贫领域的专家,对这10年的政策实施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系统评价。这是中国扶贫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委托第三方对阶段性扶贫工作进行总体评价。评估报告在肯定扶贫成果的同时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扶贫标准过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制约扶贫效果、贫困户在扶贫资金分配中没有受到优待等。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但是思路已经明确提了出来:一定要把区域发展和个人帮扶结合起来,使得扶贫效果有效集中在贫困人口身上。这期间比较典型的还有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利用自身的丰厚教育资源进行西部支教,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知识水平,使很多人摆脱了落后的根子。他们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截至2010年,北大研究生支教团共为服务地争取到资助金30余万元、图书8000余册、衣服6000余件,开展各类讲座100余场,在服务地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当地政府、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各自的服务地深入社会、实地考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全力以赴地做好扶贫工作。胡锦涛曾亲自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写信,信中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希望北京大学坚持把支教扶贫的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精准扶贫,攻坚拔寨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同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十八大以后,“精准扶贫”成为一切扶贫工作的中心。精准扶贫战略有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在贫困问题比较普遍时,扶贫瞄准个人要耗费大量人财物,因此只能采取开发式区域性扶贫。经过30年,大部分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只剩下几千万最难脱贫的人口,因此,实施精准扶贫的条件成熟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习近平在与村干部、村民座谈时说,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扶贫,还要更重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地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遵照指示,湖南省明确指出在扶贫攻坚中要注意“输血”与“造血”之间的关系,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就鲜活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一些地方往往对扶贫工作中的“输血”与“造血”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致使不少脱贫农民再次返贫。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脱贫攻坚亦然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力层层向下传递。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2015年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这次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从财政投入说,文件(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的财政投入要和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相匹配。我们现在初步了解到的,2016年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扶贫投入都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国家真的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最难脱贫的人口数量,目前存在两个数据:7000多万和8900多万。据学者汪三贵介绍,7000万是国家统计局将7000多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结果反推至全国农村人口,估计出的处于贫困状况的人数;8900万则是2013至2014年全国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但是不管是哪个数据,都说明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正在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势必将为全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责任编辑 赵晓帆邮箱 zxf2014@wsjh.com.cn

第三篇:2018 年是改革开放

1.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

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今年6月在(青岛)举行,对(上海精神)进行了重新诠释。也就是(上合峰会)3.3月1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4.亚洲博鳌论坛在(海南)拉开帷幕,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5.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6.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7.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发射升空,讲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8.山东省海水稻研究中心在(青岛).9.汶川地震(10)周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出台。

11.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2.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福建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巡礼

改革开放30年福建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巡礼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在我国一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模式集中反映在1982年及以前国家制定的宪法和其他一些经济法律法规中,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到了以公有制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了。因此,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在已集中反映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29日通过的我国宪法修正案之中。还会反映在国家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之中。它将充分体现和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法治的要求,从而使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改革开放着力科学发展福建大力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省。本文大致概述几点改革开放30年福建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省党委政府自觉地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思想重视、工作到位、措施落实。定期督促、检查、指导、协调维护稳定工作。认真抓好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把灾害和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积极开展“送温暖、解忧难、办实事”活动,加大对安置下岗职工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再就业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注意关心和安排好离退休人员和灾区群众的生活。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努力化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二、加大力度,认真开展“五五”普法规划

引导干部群众依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行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普法进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行决定、监督、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大“五五”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提高领导

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推动依法治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关键。通过20年的普法,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始终贯彻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和伟大的抗灾精神。农村以建设文明新村为重点,城市以创建文明安全片区为重点,继续开展“满意服务、情暖八闽”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全民国防意识普遍增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出了全国金融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饶才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南安市地税局等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推进海峡西岸文化走廊建设,建设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激励文艺、出版、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精品意识,推出一批优秀精神产品。加强体育、卫生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整顿文化市场,坚持“扫黄打非”,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四、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强对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和事务公开。

总之,近年以来福建省通过积极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了全省社会的稳定。实现和维护了社会安定,政治稳定,财政增长,人民增收的良好局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努力建设省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抓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进程与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进程与巨大成就

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是影响和震惊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20世纪上半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20世纪下半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开阔的视野和非凡的胆识,率领全党走出了社会主义认识的迷阵,结束了“文革”左倾教条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路。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则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信心。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和实践,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奠定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根基,而且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十年改革,社会巨变;三十年开放,成就斐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使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理论和行动纲领

(一)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反对个人迷信与崇拜为起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火车头”。可以说,正是有了思想解放,才有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二)与时俱进,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载入党章,并系统、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载入党章,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从而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突出的成就。因此这个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突破了姓“社”姓“资”的樊篱,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体制的顺利转型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高速度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中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体。这一切都应归因于旧体制的改革。正是因为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拓宽了思路,创新了观念,从而有效地化解了改革进程中的各种痼疾和困境,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度,取得公认的巨大成就。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农业税的废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激发了农村的活力。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和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启动,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的确定,进一步彰显了体制改革的深度和质量。

(四)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确立、私有财产的保护、《物权法》的出台,既巩固了前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又及时有效地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规范和完善,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增进了民众的福祉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社会保障更为完善,民生更为幸福,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城乡人民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就成为改革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以人为本,民生最重。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享有者。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要点。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正是对以往发展观的考察和分析,克服一度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经济增长的“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或“GDP发展观”,避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拉莫式发展陷阱”的基础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把人作为发展的前提、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准,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办“民心工程”,抓“惠民实事”,从而形成文明、有序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民生最重”,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

(二)科学发展,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和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外媒体积极评价中国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以当今民众最为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为突破口,切实让民众收获到了“沉甸甸的实惠”。

四、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民主创新精神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尊严。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渗透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才思想,强调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的是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新科技体制,促进多领域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取得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众多突破,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在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二)教育大发展,促进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迈进,毛入学率接近3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教育和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为现代化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业人才。全国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 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促进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进程。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穷国、教育弱国发展壮大为教育大国,经济比较富裕、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国的历程和伟大业绩,雄辩地证明了经济与教育双向驱动和谐共进的发展道路。

五、国力日益强盛,抵御各种灾害和风险的能力日益增强,党和人民更加自信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内忧外侮、风雨飘摇的屈辱中煎熬,落后挨打创深痛巨,富国强兵成为近百年来国人努力的目标。而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则真正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实现了国富民强的目标,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国家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民族逐渐复兴,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党和人民更加自信。

(一)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和国力不断增强,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4%。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二)全面走出孤立,融入国际社会,党和人民更加自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日益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确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乐观和自信。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30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各种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极大提高。

(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化解各种风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而且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信。3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小步,但却是新中国崛起的一大步。30年的伟大实践以改革为强大动力,以思想的空前解放为核心。30年的拼搏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30年的跋涉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崛起。

(编辑/穆杨)

下载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进程纪事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纪事[本站推荐]

    乡村,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我们都来自乡村,但不约而同的,也都纷纷离开了乡村。刚到城市时,我们觉得乡村终究还是我们的归宿,但时间长了,乡村,在我们心里,竟简化成了来去匆匆的农......

    村官纪事

    责任心不可须臾缺失 经验集萃 “为什么我的双眼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在我两年村官生涯即将结束时,这句话最能表达我的心情。这两年的村官生活是忙碌的,更是充......

    童年纪事

    童年纪事 童年是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美好回忆,犹如一段初恋,深深地埋在记忆的深处。提起笔,20多年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一)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嘴里哼着......

    成长纪事

    成长纪事前置性研究 1爸爸和奶奶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2我和爸爸奶奶的童年有什么不同?3在家里做小皇帝好不好?......

    寒假纪事

    寒假纪事 皑皑白雪,绚烂的樱花,精美的粽子„„。都为新春添了一份喜庆,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拈一朵雪花,暖心 雪后的大地变成了童话般梦幻的世界。一排排树木都自豪地......

    改革开放40年——那些年那些事

    改革开放40年——那些年那些事2018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春风化雨,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40年跨越腾飞,中华儿女谱写了新的篇章,四十年风云激荡,旧貌换......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衣 食 住 行 用 娱乐 “三大件”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篇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作者:李克强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