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

时间:2019-05-13 09: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

第一篇: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

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不正是团队精神的写照吗?团队,简言之就是一小群有互补技能,因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支持的人。而团队精神就是全体成员目标一致、协同共进。我的团队——技术中心,在我心中,就是一颗璀璨的星。

我的团队是一支吃苦耐劳、齐心协力的团队。每周六的部门例会上,领导都强调:只有经常去现场,和一线工人多交流,才能掌握准确的数据信息,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出色。为了新产品的研发及产品计划能顺利推进,大家每天去现场跟踪、查看并及时汇总各厂的生产日报表,然后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家各尽所长,配合默契,齐心协力,把每项工作都完成的漂亮而准时,即使每天忙里忙外,但从不叫苦喊累。为了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个人都用知识丰富着自己,用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武装着自己,相互依存,及时相互沟通,协调合作。

我的团队是一支高素质、高思想的团队。那一个个整齐的办公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轻轻敲打键盘的声音,偶尔的头脑风暴,那是大家正在赶着做当日报表统计和数据分析。同胞们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毫无保留的给对方解答疑惑、出主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同伴共同进步。再看看那些整齐摆放的密集柜,这里存放着公司所有的技术图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资料。听那详细询问的声音,那是同胞们在帮助公司、厂部及相关的外来单位的人员查找提供相关资料。同胞们总是面带微笑地进行沟通,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为同事们快乐的服务。看那显示屏上复杂的图线,是同胞们在设计改造图纸。再听听,吱吱…嗡嗡…这里是高倍实验室,同胞们正在忙碌地磨样、做样,对各钢铁试样进行分析、研究,在大家共同爱护和经营下,实验室的环境始终是既整洁又干净。对于办公用品,打印非正式文件时则采用单面的废纸。大家每天都这样忙碌着,尽管每天忙碌但下班后都不会忘记关电脑、打印机、饮水机……

我的团队是一支团结友爱、活力四射的团队。紧张的生活节奏,忙碌的工作时间,把生活的空间填充的满满当当,让我们很少有机会和大自然亲近。为丰富业余生活,放松紧张的心情,大家会一起去安泰文化中心打球、游泳。还经常举行个小PARTY、小旅游、公园散步,我们快乐的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就是这样的和谐让我们的团队保持活力、持续创新,焕发活力、积极进取,就像整齐的雁阵,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并在心中产生一种力量,激励自己和同伴一道前进,一起飞向灿烂美好的明天。

技术中心就如航行于大海中的战舰,主任是舰长,同胞们是船员。在这艘战舰上,既要有睿智的舰长统一指挥,也要有勇敢的船员群策群力,每一个成员都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相信在这样优秀的团队中,定能培养造就一批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优秀人才,造就勤勉、诚信、团结、高效、自律的员工队伍,确保我们的团队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为安泰这棵大树的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勤劳与汗水。

技术中心:马骏

第二篇:企业需要的人才

机械类高职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行业与地域差别越来越大, 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高职的生存与发展。地方高职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机械类专业又如何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这些课题都已经成为许多地方高职所面临的问题。地方高职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只有立足于地方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质量为生命, 以特色显优势, 以创新促发展,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院机械工程系根据国内有关高职机械类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实践, 探索出一条个性化、企业化的机械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与地方经济互动, 与行业企业共赢———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的建立

1、专业定位。几年来, 我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 秉承“厚德长技”的校训, 培养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融合。突出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这一工程特征, 将人才培养定位在直接为地方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上。基于此, 我们确定了以工程素质训练为基础, 以现代设计制造技术为主线, 校企融合, 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 突出应用开发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以达到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特别是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系在培养模式上突出理论与实践、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紧密结合, 合理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 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整体。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 突出课程的改革与优化, 突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 突出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机与电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 突出创新性教育, 突出校企合作, 突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既强调学校是知识的源头, 也强调企业是创新的摇篮, 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到了三个背景: 一是生源背景;二是地方企业背景;三是地方企业人才背景。根据这些情况,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度, 增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感染力、亲和力。因此, 在构建培养模式时, 应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改变“以教为主”的培养模式, 使之成为“以学为主”的培养模式,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改标准化培养模式为个性化、地方化、企业化培养模式, 以达到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特别是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此, 我们建立了“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模式”等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需要在课堂与车间之间, 经过“ 公共基础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等所构成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 同时又经过“ 认知———应用———创新”三个阶段所形成的工程能力培养过程。

二、创新型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的架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表现出来。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根据社会需求, 依照德、智、体全面发展, 人文、科学、创新相统一以及因材施教等原则, 综合考虑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各个方面, 精心设计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根据并行

教育模式改革的内涵, 在进入技术基础课教育时,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工程训练基地、综合性专业实验室等地进行参观考察, 让他们体验机械工程环境, 建立最基本的工程概念和企业概念, 并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各企业技术人员结成对子, 建立长期联系。学生进入专业技术教育后, 工程能力培养进入应用阶段, 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充分理解和运用专业基础理论, 并充分认识和了解从传统机械到现代机械的演变与发展。鼓励学生从这环节开始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工程应用方向, 并初步确定就业取向, 自主选修所需课程, 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得以充分体现。从这一阶段起,我们让学生经常自发地到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和生产基地进行再学习, 同时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良好感情。工程实践与应用开发相结合构成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在掌握较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 针对相关企业特点, 自主选择工程实践与应用环节, 开设多个实践模块,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并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在后一年的时间里, 我们鼓励学生深入企业, 学以致用, 同时得到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重辅导。为了实践培养模式, 达到改革目标, 我们对原有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架构, 通过相关内容的整合, 既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并重, 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渗透。其主要改革要点如下:

1、优化、整合部分理论课。围绕培养目标改革与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实现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机与电相结合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入。改变原有体系中与工程实际结合不紧、与企业用人指标脱节的问题, 体现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

2、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在重视传统基础实践教学的同时, 数控实训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大部分学校由于财力的原因, 购置一定数量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成为奢望, 因此,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成为最有效的新思路。让学生尽早接触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就业技能, 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首先与我们签订协议的是温州万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他们投资近百万元的数控设备到我们的实训基地, 免费用于教学实训,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外培训工作, 我们还合作承办了温州地区的数控技能大赛,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提高了我们的行业知名度, 实现了双赢。2004 年,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我们学院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在原有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投资600 多万建设了一个国家级示范型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 使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优化重组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渗透创新素质教育。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注重学科交叉, 解决好学时少、课程多的矛盾。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根深才能叶茂。基础知识应与学生的潜能和悟性相结合, 内化为学生的科学与文化素质。专业基础理论是创新和发明的基础, 专业课程是不可缺少的专业能力培养的载体。精简课内学时, 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将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 特别是信息科技融于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以及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增加科技前沿知识, 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以及最新成果和动态。

4、增加部分能力培养课程, 提高综合素质。在强化正常教学的同时, 开设与就业相关的选修课, 如“UG”、“专业调查”、“实用技术文体写作”等课程, 以满足部分求知欲较强的同学的要求。

5、增大学生自修课程比例, 培养自学能力。如专业调查、实用技术文体写作、专业英语、CAD/ CAM 软件应用等课程由学生自学完成。或仅仅安排少量的课时, 大部分由学生自学完成。

6、课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从某种角度来说, 设计就是创新, 在设计的开始阶段,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设计的想象力, 打开创新的思

路。课程设计为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综合与整合的载体, 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程设计要结合科研、生产实际, 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仅仅依靠增加创新方面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培养计划, 特别是营造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提供时间、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坚持“以能力为本”,提倡“技高为荣”,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全校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多种职业技能竞赛, 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技能训练氛围。在条件成熟的环境下, 将学生纳入相关企业编外技术员, 非集中学习期间, 学生随时可以以各种方式向企业技术人员咨询、进厂参观, 而且各类设计、实习均有校外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在最后一学期“综合应用实习”期间, 学生全面落实到各家企业,企业也像对待本厂工程技术人员一样给每一位学生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严格监督、考核和指导。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教学计划构建了理论和实践体系, 但有些隐性因素在执行过程中体现不出来, 要保证创新型的并行培养计划的实施, 还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继承性”教育思想, 重视“创新性”教育, 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

2、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证体系。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全面贯彻执行人才培养计划。由专业教研室监控、督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落实, 对整个创新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协调。采取课内课外统一安排、校内外结合、学期与假期有机结合等多种形式, 保证创新素质教育得到实施。

3、培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适应能力。教师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尤为重要。鼓励教师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学有特长。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训练, 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的品质、协调工作的能力。

4、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 举办创新学术报告会、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 大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结合社会实践, 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开设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 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开展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催化和转化的科技实践活动。

总之, 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机械类高技能人才,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地方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推行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探索244__

第三篇:团队需要什么

一、团队需要核心

正式活动之前,要求两个队选出队长,取队名、绘制队旗、选定队歌。大家不约而同把选队长当作首要任务。我们队很快选出了队长。接下来队员们围在队长周围,在队长的统一安排下,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出色完成了后面的各项任务。有这样一句话: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说明了团队中核心人物的重要性。领导者应具备把握方向和机会的能力,这对团队的发展尤为重要。他的人格魅力和能力对团队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他是团队文化理念的创立者、支持者和强力拥护者。优秀的团队需要核心。

二、团队需要民主

在“穿越电网”游戏时,我们组很好地诠释了民主的意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自己的想法、方案,互相补充,最后确定了最终的策略,这为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某个人的一言堂,难免会有失策,也不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大家群策群力,才能胜利。优秀的团队需要民主。

三、团队需要信任

空中断桥,首先体现一种自信,但更多的却是“信任团队”———正是团队的密切配合,才没有让背摔者的自信成为自负,也正是他们用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感,搭建了一个可信而安全的平台。其次,你也是承接者,你必需让体验者放心,必须被别人信任,这样形成了一个信任链条:自信——信任团队——信任他人——被人信任。优秀的团队需要信任。

四、团队需要合作

流程管理时如果承接者只有一人,你能玩吗?如果你站在起点时问:“准备好了吗?”下面的同志嘻嘻哈哈,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你流出一个乒乓球时,承接者中突然有人逃跑、拆台,那会是什么结果?完成流出管理的必备条件——精诚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犹如一群在天空飞翔的大雁一样,排着人字队形,在领头雁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不断飞向理想的彼岸。优秀的团队需要合作。

五、团队需要竞争

“空中断桥”活动始终是俩队的竞争,竞争把伙伴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一轮“跨越断桥”的速度、质量都在进步,策略在不断地完善。胜利者高声欢呼,失败者马上总结经验教训,准备再战。团队活力来自于竞争,成功也源于竞争,优秀的团队更需要竞争!

第四篇:企业需要的网络营销人才

企业需要的网络营销人才:

1.有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等多重知识背景,熟悉电子商务模式和操作流程、掌握多种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手段,能进行网站的维护管理、网络营销渠道的维护、市场推广、内容建设、功能开发、开发网站潜在用户和群体、制定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策略、计划、预算并分析推广效果等。

2.能管理渠道与客户关系、对客户资源进行利用、进行市场分析、提升公司网站的品牌形象等。

3.对市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敏锐性和前瞻性。

4.较强的服务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耐力和毅力、谈判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执行力。

5.强烈的进取心,激情乐观,诚信敬业。

《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

掌握相关知识,通过课外知识、书籍、网上查询等充实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课外实践培养自己的能力,如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第五篇: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Who should be the right guy for enterprises

尊敬的黄勇民院长、何刚强教授

Dear principal huang and professor he

同学们:下午好!

All classmates: Good afternooon

It’s privilege to standing on the stage of my Alma mater!Professor he told me a column about the cabbage and emperor ,But first I must say “I’m not the king ,he’s background is so high,so I’m not suit for the positon.Also I’m not the cabbage which is so weak that can’t prevent from the cold wind and hot sunshine.As a small entreprise(actually not a true),we are the gross who want fight for success in such competitive enviroment.今天我能走上母校的讲台,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何教授同我讲,外国语学院有个演讲专栏叫《白菜与国王》,我首先声明:我不是国王,国王的地位实在太高,自然不是我这类人可以冠名的,但我也不是白菜,原因是白菜太嫩,不能经风雨和爆晒,我们这类小企业主(事实目前还称不上企业家),实际是荒野中的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民营企业的成长经历看,自生自灭的过程同野草是一样的。市场经济催生了民营企业,近些年党的政策越来越有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得以提升,现在国民生产的总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是来自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安排了百分之七十的就业人员,这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作为民营企业的成员,我们希望在振兴民族工业、实现现代化工业的过程中,为国争光!为百姓造福!为社会尽责!

这样就引生出一个问题:光靠企业家本人是否可以打拚出一个优秀的企业?答案:是否定的。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是靠英雄主义的本色创业的,他们的创业过程中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支撑,没有任何资本做后盾,他们本人文化水平也极低,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也不高。著名的典型人物是安徽的傻子瓜子,浙江的步鑫生,河北的乔胜利,现在都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这类企业靠一人打天下,即没有战略,也没有企业文化,更谈不上优秀的人才团队了。这类企业死是必然的,不死是奇怪的。在“英雄”的企业里,是不需要优秀人才这样的团队的.进入八十年代中叶至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经济组织并存,经营的手段也极其复杂和繁多:亦官亦商有之,亦盗亦商有之,官商勾结有之,懵骗拐诈有之,艰苦创业有之。在当今的中国,各种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都不一样,有靠国家的垄断生存的:比如中国电力,中国电讯,中国石油等。也有靠价值转移生存的:比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他们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靠吃差价。也有靠吃资源生存的:比如煤矿等资源型企业,他们用的是子孙后代的钱(当然这里有个合理开采的问题)。也有靠价值创新生存的:比如百度搜索、盛大网络、征途网络等。不同经济结构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对人才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同.即便到了现阶段,在我国法制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在高强度的打击腐败、官商勾结的背景下,依然存在权术、阴谋、权钱交易那一套神神鬼鬼的东西。上海社保案及周正豪案件都证明,不同性质的企业用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别看这些当年在上海滩神奇无限,叱咤风云,到头来还是怎么吃进去,怎么吐出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些企业看起来是巨无霸,但他们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人才,他们只要鬼才,什么叫鬼才?鬼才就是能把掌握重权的人拖下水的人,由于这类人见不得阳光,所以叫做“鬼才”。“鬼才”不是人才,他是个怪胎。靠龌龊行事的企业,是企业中的败类,不能代表中国优秀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迟早要被市场淘汰的。但在目前中国的主流企业中,确实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有优秀的职业道德,训练有素的职业经验,带领企业搏击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二十一世纪,不是耍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更不是靠暗箱操作就可以成功的时代,是哪一个企业具备高素质整体团队的结构,这个企业就能独领风骚的时代,信不信由你。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被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轨道,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就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按国际游戏规则来运作,这个游戏规则就是:公平、公开、公正,保护知识产权,注重环境保护,实行优胜劣汰的法则,特权及保护性政策将在商业运营中被逐步摒弃。

不管你能不能清醒的认识到以下的事实: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在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为本质的今天,企业已经没有了国界,企业必须自觉地将自己纳入与国际同行竞争的队列中,在这样一种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中,企业生存的空间及发展都在面临极大的危机、挑战及机遇,因此用人的标准也必须同世界接轨.优秀的企业需要更多的不同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这类人才的标准会更严格。

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用人标准是非常高的,我们暂不去讨论,也不是我谈论的话题。我上面谈到的简单劳动力及“鬼才”,都不是我所要议论的人才范围。我仅从一般意义上的优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谈谈我的一些不系统的看法。在我选择人才的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德才兼备的品质,先讲德性好,什么是德性好?就是指所选的对象是否具备优秀的情操,这种优秀的情操体现在哪里呢?主要看这人是否正直、善良,他的心胸是否开阔,吃苦性及坚定性如何,性格是否成熟,其次看他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何。这些都是指思想品德这个范围。才能大家都比较好理解,就是指专业能力的问题。但才能也不是绝对的指标,对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讲,也许谈不上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只有通过社会的实践才能真正的积累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从目前大学毕业的学生来看,真正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并不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各种问题,这里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作为企业我们愿意为刚毕业的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发展平台,但同学们也必须重视企业给他们创造的条件。在你们还没踏入社会之前,我希望你们能清醒地认知以下一个“残酷”的实事:

企业不是养老院,也不是托儿所。

企业不是养老院指的是企业不会养没有能力的,企业生存的前提就是每个员工必须对企业有贡献或者创造出价值,同时企业有限的资源必须投入在产出最高的环节上,因此优秀的企业淘汰率是非常高的。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在企业依旧管用。

企业不是托儿所指的是企业不会像托儿所阿姨那样对你们每时每刻予以关注,你们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挑战。如果你在企业中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缺乏自我提升的能力,那么你离开企业的日子就很快来临。如果你不离开,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企业不喜欢以下几种类型的人:1.对人不感恩;2.对己不克制;3.对事不尽力;4.对物不珍惜.在我的企业里,我们就是用这几条标准去衡量这个人才有没有优秀的价值观及是否具备往高管培养价值的依据.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急于富裕的思想浪潮里,人们的心态变得比较浮躁,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企业和学生,搞企业的希望短期内进入世界500强,我们的一些学生也希望跨出校门后,一举成名或成立一个高科技企业然后在NASDACK上市,这种理想中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张朝阳、李彦宏、陈天乔这样的天才人物,毕竟在十几亿的中国人口中只出几个,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都必须遵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只有投入才有回报;只有忠诚才有信任;只有勤奋才有硕果;只有主动才有创新.中国有句古训:“以诚求远,以步至万”,我觉得这个“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层含义指的是,做事必须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要走捷径,不要靠投机取巧去取胜。按照规律去办事,远大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这里的“求”,指的是去争取的意义,并不是指一定能达到的含义。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做人必须讲诚信,在法制社会中,一个人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确立个人的人格信誉,现今的主流社会追求的是信誉为本的原则,在你们成人之际,就要在诚信的建立上,树立严格的标准,否则你们将在诚信社会中寸步难行。企业决不会聘用没有诚信的人,更不会提拔没有诚信的人当高管。以步至万,大家都能理解,只有走好你的每一步,你才能达至万里之程。换句话讲:过好你的每一天,才能达致你完美的一生。我从80年代中期,在国家专业外贸公司工作起就开始带研究生和本科生,自己创业后,每年在各名牌大学招聘本科生,在同这些小知识分子交往的过程中,个衷的体会也颇多,在这里不妨同大家交流,希望通过这类交流,如果能给同学们有所启迪或帮助,我就知足十分了。80后的大学生,主流的优秀方面的东西,我就暂不表述了,这些东西都存在你们的身上。我想讲点需要努力提高的一些素质。

1,1,在我接触的同学中,在校期间能把专业学习同今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不多见。外

语只是用来同外界沟通的工具或桥梁,外语只有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能力。如果你想从事外交工作,那么你现在的外事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是极其缺陷的,就

你的外语能力,虽是你的本专业,但你距离实际工作的外语能力还差远呢!如果你想当外语老师,虽在你的专业之内,但当老师的那套素质你目前并不具备,教育自有他的特殊规律,你都需要重新学习。类似这样的职业都需要你们在校期间,充分的利用母校一切优秀的资源来不断完善自己。任何优秀的企业对他所任用的人才,都会坚持高端的标准,如果你本身具备了高端的素质,你才有可能被优秀的企业录用。

2,2,第二问题是:你必须明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要什么?我在招聘学生的过程中,时

常发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说不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有的讲听从父母的安排,有的讲干什么都可以,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种情况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没有人生坐标。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企业不知道自己要生产什么产品一样!你试想:一个企业不清楚自己要生产什么产品,会是什么样的企业呢?这个企业还会有发展吗?死路是他的唯一出路!不死才怪呢!总之,人生必须要有个定位,有了定位你才有前景,你才能有方向,你才能有动力。一个没有方向的人,他的出路肯定是没出路!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要思考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那怕你定位是当个贤妻良母,也是个定位,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没有定位,肯定被市场淘汰,个人没有定位也同样如此下场。3,3,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我建议读一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庄子》等心得,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博大深厚,成事者必怀有宽广的胸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这些古训告诫我们:做人是第一的。人都做不好,哪里有事业可言?我这里有一段话非常经典: “现在很多人强调能力,其实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意志力,比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更重要的是胸怀,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我也非常喜欢以下这句话作为提醒自己:“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在欧洲有句名言:造就一个百万富翁只需一个晚上,但培养一个贵族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人的品位非常重要,有钱不一定有品位.一个人的眼界高低、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但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大智慧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我建议同学们在认真汲取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同时,认真地研究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及理论,如果你能融会贯通中西方的文化及理论,你只要认真地去实践,那么成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上面讲了专业、事业、胸怀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按重要性来排列:胸怀第一,事业第二,专业第三,但这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不可割裂,互相依存。

4,4,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在座的同学都是高智商的人,从几百万的考生中能考入复旦大学的为数不多,因此我这样讲你们。但事实上,当你们进入社会后,情商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科学家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影响力的9倍。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情商是什么?情商指的是人的意志品德、是对情感的理解、是承载忍辱负重的指标、是内心的一种追求、是宽以待人及严律自己、是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等等精神状态的体现。我用过一些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中国的名牌大学,但他们的情商却低得可怜!典型的表现是:

A,A,唯我独尊,别无他人。B,随心所欲,不懂游戏规则。C,意志薄弱,不打自倒。D,没有事业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E,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当然这类员工是不能在优萌公司呆下去的。我想优秀的公司对上述这类缺乏情商的人也会持不欢迎的态度的。

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要有宽广的胸怀,优秀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肯刻苦专研,好学求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较好的实干精神,到企业后能沉下心来工作,我相信具备以上这些基本素质的人才,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欢迎,而且自身的发展也一定会不错.随着企业给你的平台,你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并有成就感.你越有成就感,就会对企业越有感情,越有感情你就会更加投入,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下,会造就你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事业有成,物质待遇定会大有改善!最终你会把企业的事业融入个人目标,这时你的成功就会从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见过的世面越大,对成功的渴望就越迫切”.IBM缔造者老澳森语.只要我们严格的按照校训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踏上社会后按照校风要求做到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那么等待你们的一定是成功!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让我们在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导下,早日成才,为母校争光,为社会多做贡献!

今天拉拉杂杂的讲这些,出发点只有一个: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那也就达到我的目的了。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许惠新

2007年11月20日於

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Ivy Xu

VP Export

Shenzhen U-Man Ind.Co.Ltd.Tel.86-755-25563469

Fax.86-755-25563553

Cell.86-***

Email.ivyxu2005@gmail.com

下载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企业需要的人才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类型的调查报告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就业双向选择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社会、企业需要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必......

    知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

    知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你们招大学生会招什么样的,关键这个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摩托罗拉北亚中心高校关系经理毛萍摩托罗拉从去年开始就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战略,把校园作为我......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四辩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四辩结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辩论进行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对现代社会到底是更需要专才还是通才已经有了新的看法。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过程中的错误......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营销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营销人才 据CNNIC报告,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现有6.18亿网民。现实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选择开始做网络营销 ,运营电子商务,每个企业都想借助这个以亿为单位......

    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无论是学习什么课程,学生学不会,一切都是空谈,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否则,在怎么豪华的高楼大厦里也走不出高技能人才。 在......

    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为促进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平台。各地定期举办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供需渠道。近......

    二次创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辩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及各位观众,大家好! 中国重汽“二次创业”伟大工程的目标是真正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不可替代的商用车企业集团。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这一......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 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应试教育的年代,后进生就是因为这个不 光彩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