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

时间:2019-05-13 09:3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

第一篇: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

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

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位于濉溪县百善镇丁楼村,园区为百善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地,占地面积1380亩,其中水面600亩,土地780亩。2009年7月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取得土地经营权。马湾农业科技科技园是濉溪县2009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将丁楼村生态农业园建成以水产、禽类养殖,苗木花卉果树种植,高科技农业生产为主,融农业生产、田园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农业科技观光园。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理念,2009年计划投入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规划,办公用房建设,苗木花卉及鱼苗禽类引种,大约用三年时间完成农业科技园一期工程建设,使丁楼村生态农业园初具规模,总投资计划安排资金5000万元

在县、镇、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园区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开展,园区已放养各种鱼类40万尾;完成养鸭场一期工程建设,引进康贝尔鸭2万只,从西安杨凌高科技农业园引进价值10万元的柱状苹果2000株,园区规划已请安徽农学院制作,目前已出台初稿,正在组织规划评审工作。目前园区各项投资合计已达到110.5万元,带动丁楼村近50余人就业。园区下一步重点工作是今冬明春的苗圃建设工作及百果园建设工作,园区计划从各地引进苗木及果树5万余株,总投资150万元左右。

第二篇: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规划说明书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设计单位: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编制时间:二零一一年 三月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目 录 前言.............................................................................................................................................................................................................................................................................................................................2 1.1 规划背景..............................................................................................................................................................................................................................................................................................................2 1.2 规划依据..............................................................................................................................................................................................................................................................................................................2 1.3 规划期限..............................................................................................................................................................................................................................................................................................................3 1.4 规划范围..............................................................................................................................................................................................................................................................................................................3 1.5 规划成果..............................................................................................................................................................................................................................................................................................................3 2 区域发展概况及规划区现状.....................................................................................................................................................................................................................................................................................5 2.1区位条件...............................................................................................................................................................................................................................................................................................................5 2.2自然条件...............................................................................................................................................................................................................................................................................................................5 2.3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6 2.4规划区现状交通条件...........................................................................................................................................................................................................................................................................................6 2.5规划区基础设施条件...........................................................................................................................................................................................................................................................................................6 2.6规划区现状高程...................................................................................................................................................................................................................................................................................................6 3 前期研究与分析.........................................................................................................................................................................................................................................................................................................6 3.1相关规划与政策解析...........................................................................................................................................................................................................................................................................................6 3.2有机农业发展分析...............................................................................................................................................................................................................................................................................................7 3.3项目开发评价.....................................................................................................................................................................................................................................................................................................10 3.4案例借鉴.............................................................................................................................................................................................................................................................................................................10 4规划理念与规划布局................................................................................................................................................................................................................................................................................................12 4.1 规划原则............................................................................................................................................................................................................................................................................................................12 4.2规划目标.............................................................................................................................................................................................................................................................................................................12 3.3规划构思.............................................................................................................................................................................................................................................................................................................13

1、园区发展定位.................................................................................................................................................................................................................................................................................................13

2、园区产业发展.................................................................................................................................................................................................................................................................................................13 3.4建设布局规划.....................................................................................................................................................................................................................................................................................................14

1、空间结构.........................................................................................................................................................................................................................................................................................................14

2、功能结构.........................................................................................................................................................................................................................................................................................................14

3、总体布局.........................................................................................................................................................................................................................................................................................................14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5

3、绿化系统规划.................................................................................................................................................................................................................................................................................................15

4、基础设施规划.................................................................................................................................................................................................................................................................................................15

5、有机农业技术方案.................................................................................................................................................................................................................................................................................................18 5.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概述.....................................................................................................................................................................................................................................................................................18 5.2 植物营养与土壤施肥.........................................................................................................................................................................................................................................................................................19 5.3植物保护.............................................................................................................................................................................................................................................................................................................19 5.4有机畜禽生产技术.............................................................................................................................................................................................................................................................................................20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前言

1.1 规划背景

现代都市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利用城市非建设用地而构筑的新型现代农业业态,是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都市农业首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也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和规划建设。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越高,越需要现代都市农业的支撑,发挥其在生态保护、改善环境、农副产品供应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都市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和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环境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专用原料基地,改善生产、加工、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植大户,在条件适宜区域,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大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扶持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从统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的规划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乡村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特大型生态湖滨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创全省“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都将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由一个体系、八大片区构成,本次规划用地位于八大片区之一:环太湖休闲度假型农业片区。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相适应。

1.2 规划依据

1.21政策法规与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3、《无锡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4、《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行动纲要》

5、《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6、《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7、《无锡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8、《无锡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10、《无锡市滨湖区综合发展区规划》 1.22相关规范标准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1.3 规划期限

根据无锡市农业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到市场需求,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同时为使本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对接,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本次规划期限为3年:

近期:2011、2012年,项目启动推进阶段; 远期:2013年,全面实现阶段。

1.4 规划范围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西南部,地处滨湖区荣巷街道龙山社区,坐落在无锡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南依梁溪河,北接龙山山脉,三面环山,本规划范围面积约300亩。

1.5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1.5.1 规划说明书

1.5.2 规划设计图纸主要内容:

1、宏观区位图

2、交通区位图

3、规划范围图

4、基地周边环境分析图

5、现状用地分析图

6、现状道路分析图

7、现状高程分析图

8、空间结构规划图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9、功能结构规划图

10、规划总平面图

11、道路系统规划图

12、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13、入口区平面及意向图

14、特色养殖区平面及意向图

15、有机农业生产区平面及意向图

16、生态温室区平面及意向图

17、生产仓储区平面及意向图

18、经济林及花卉种植区平面及意向图

19、技术人员办公区平面及意向图 20、有机农业会所区平面及意向图

21、植被景观意向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概况及规划区现状

2.1区位条件

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中心,北纬31.34,东经120.18,东距上海市128公里,西里南京市183公里,南濒太湖,北临长江,是常见三角洲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人流、物流、商品流的重要集散地,是区域性交通枢纽,集铁路、公路、空运、水运于一体,已形成发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滨湖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东临上海,西接南京,南依太湖,北靠长江,古来就有“鱼米之乡”之美誉。2000年12月21日,由原无锡市郊区、马山区和锡山市部分乡镇组建成立。全区现有区域面积608.5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62.49平方公里,下辖胡埭、马山2个镇,蠡园、滨湖、华庄、雪浪、太湖、河埒、荣巷、蠡湖等8个街道以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江苏省蠡园经济开发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47.22万人,常住人口64.77万人。“十一五”期间,滨湖区将不断加快统筹发展,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将滨湖区建设成为无锡市新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科教中心、旅游度假中心、设计创意中心、生态中心。

本次规划区位于无锡市市中心西南侧六公里处,滨湖区荣巷街道龙山社区,坐落在无锡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南依梁溪河,北接龙山山脉,三面环山,规划区位十分优越,既是城市的繁华中心,又是无锡城市中心绿核,是发展都市农业、有机农业的绝佳场所。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500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锡山、江阴和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最高峰为惠山的三茅峰,海拔328.98米。

规划区位于惠山、龙山、青山三山交汇的山坳处,地形呈慢坡状。2.22气候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无锡市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盛夏高温明显,降水正常略少,日照充足。

2.23水资源

无锡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条,总长2480公里。市区河道总长150公里,平水期水体容积800万立方米。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2338.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44.28亿立方米,年平均吞吐量约52亿立方米。因此,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资料测算,市区储量为6349万立方米,年补给量为6453万立方米。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规划区南侧距太湖紧3.5公里,且规划区北部为现状水库,水量充沛。2.24物产资源:

无锡市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粘土矿、石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全市已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的矿泉水井(泉)共有11处,已开发的有5处。2.25生物资源:

无锡市除栽培植物外,拥有自然分布于地区内以及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41科、497属、950种、75变种。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优良用材的树种有杉木、檫树、樟树、紫南、红楠、麻栎、锥栗、榆树等。药用植物40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长江中的刀鱼、鲥鱼、河豚鱼是名贵鱼类;兽类有30多种,主要有华南兔、穿山甲、豹猫、黄鼬等。

2.3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土地共约300亩,现状基本为闲置地,基地北部及中部各有一个较大的池塘,基地东北角有部分林地。

2.4规划区现状交通条件

基地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龙山于青山之间的一条南北向道路,连接其南部的大池路、荣巷街、梁清路。基地内部交通现状有一条靠基地东侧的道路通往基地北端,内部路网不完善。

2.5规划区基础设施条件

基地内部现状无基本的基础设施,但水电等有预留接口。

2.6规划区现状高程

规划基地南低北高、西低东高,总体呈慢坡状,南北长约600米,高差20余米,平均坡度3.4%。前期研究与分析

3.1相关规划与政策解析

3.11《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培育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公认的名优品牌,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构建适应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的农业产业体系。

3.12《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准的要求,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及加工产业,主要农副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营销实现全程标准化作业、无害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和信息化管理。到2010年全市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210万亩,占2003年底农用地面积的55%,其中优质水稻、精细蔬菜、水产养殖和经济林果等分别达到80万亩、35万亩、35万亩和60万亩。合理布局畜禽养殖,规划建成若干个现代化的奶牛企业和生态型畜禽养殖场,作为鲜活畜禽产品和都市农业有机肥料的生产供给基地。市区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53万亩,占2003年底市区农用地面积的53%,占无锡市城市规划农村用地面积的75%。其中规划发展优质水稻20万亩(锡山区13万亩、惠山区5万亩、滨湖区2万亩)、精细蔬菜8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50%以上)、经济林果等20万亩、特种水产5万亩,建成现代化奶牛企业和生态养猪场各12个。粮食、果品、蔬菜的自给率在20%-30%,新鲜叶菜基本自给。都市农业对城市的生态平衡贡献率达60%以上。

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由一个体系、八大片区构成,包括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市区六大现代都市农业主题片区和江阴、宜兴市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片区:

本次规划区所在的环太湖休闲度假型农业片区将规划精细蔬菜2万亩,优质稻米2万亩。以滨湖区沿湖乡镇为重点,建设集旅游、观赏、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环太湖休闲度假型多功能农业园区。重点建设马山观赏鱼基地、滨湖镇观赏葡萄沟等特色景点,与龙寺生态园、太湖花卉园、九龙湾乡村家园、唯琼农家乐园等一起形成环太湖休闲度假农业带。

3.2有机农业发展分析

3.21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1、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根据IFOAM的统计,有机食品市场近十年来一直保持在年20%-30%的增速。2007年,全球的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为460亿美元,IFOAM预计到2010年,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有机食品的主要的消费市场是美国和欧洲,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2007年有机食品和有机饮料的销售收入约为200亿美元。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全球最多的农民数量和农业面积。

有机农业在80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是属于比较新兴的行业。根据中国统计局统计,至2006年底,我国约有2300个企业获得31家不同认证机构的有机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210万公顷,产量280万吨;转换面积110万公顷,产量100万吨;采集面积208万公顷,产量5万吨。生产总量的年平均增长为30%-50%。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有机食品一种纯天然的食品,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规定:一年生作物需要24个月的转换期,多年生作物需要36个月的转换期。目前,我国的有机食品主要是:.新鲜和加工的水果和蔬菜、谷物类、籽仁类、茶叶、蜂产品、坚果、食用菌、蛋肉鱼。3.22有机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有机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能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激素或者转基因技术等原因,相较于普通农作物,有机农作物:

1、需要施用更高成本的有机肥;

2、生长周期长;

3、更高的管理成本,更多的劳动力需求;

4、需要更高的栽种技术;

5、在2-3年的转换期期间,产量下降和成本上升,但是售价却未能提高,增加了生产投入;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有机食品的售价高出普通食品的数倍,使得有机食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孕妇、高收入者等小数人群,从某些方面来说,有机食品和奢侈品行业有某些相似。目前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主要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

影响中国有机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1、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机食品的消费群体日渐扩大;

2、食品行业普通食品的负面新闻增多以及健康意识的增;

3、技术的发展,有机产品的成本降低;

4、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价格的影响较大;

5、土地价格因素,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工业的发展使得土地成本日益高企;

6、行业规范; 3.23有机农业的未来前景

相信没有人不认同有机食品的健康理念,但其昂贵的售价却使得很多人退而选择其他的食品,这也是制约有机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发达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有机食品的销售额也仅占总食品行业销售额的2%,而在中国这个数据甚至低于1%。有机食品企业发展缓慢,即使被投资的企业也并没有快速的发展。

有机农业是新兴农业,可以说是食品中的奢侈品。即使消费大国的美国,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也仅为2%。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受制于消费水平,中国的有机食品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不会有很大的发展,我们认为仅面向国内市场的有机企业的发展存在瓶颈,类似于wholesale这种国外的成功有机食品销售渠道的模式在中国还为时过早。

对比有机农业的产业特征:中国有庞大的种植面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这些让我们的有机农业相较于国外的有机农业有着很大的先天性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机会在于规模化的有机农业生产企业,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等。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3.3项目开发评价

1、发展机遇

《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中提出,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进程,树立品牌形象。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在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的基础上,依法实施标志管理,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安全消费。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坚持证明商标与质量认证管理并举、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行,以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为目标,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坚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逐步从产品认证向基地认证为主体的全程管理转变,立足国情,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

无锡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为无锡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政规条件。

2、面临挑战

⑴、基地内部现状为闲置地,地表被建筑垃圾覆盖,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有机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⑵、产业竞争严峻。无锡沿太湖周边地区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迅猛,外部市场环境竞争加剧,给规划区的产业起步发展带来了影响。

3、发展优势

⑴、政规优势。省、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开发,将给予该地区最优惠的政规服务和良好的公共服务。

⑵、区位优势。规划区可以非常便捷的与周边区域联系。规划地区处于无锡市中心区,同时又具有城市中心无法具备的自然条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发展制约

⑴、资源缺乏整合,规划区土地资源较少只有300亩、水资源及景观资源缺乏有效开发,形不成整体优势,没有有机农业的基础,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⑵、环境启动条件尚待完备。周边软硬环境尚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急需优化提升,从而影响区域整体发展效率。

3.4案例借鉴

根据有机农业园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其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传统观光型有机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过程为主,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尽享田园乐趣。

都市科技型有机农园。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农、林、牧生产基地,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展示功能。

休闲度假型有机农园。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住宿、游乐等各种休闲观光活动。

有机农业是农业中的奢侈品,目前我国专业的有机农园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机农业的产量不高、成本较大,发展较为缓慢,有机农园的建设也主要为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兼顾观光的模式。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1、吉林凉水有机农业观光园。.项目总建设规模为5公顷,建设内容分为联动式有机农业观光大棚、农业科普中心、有机农业产品展示体验区、朝鲜族民俗体验区、有机农业采摘区、生态保健疗养区、农业科普馆及与之相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腾出一部分有机农田,改良现有果林集中布置游客采摘区,供游客采摘的主要品种为:香瓜、西瓜、西红柿、草莓、辣椒、茄子等。以木醋液厂为中心周边建设深加工基地,通过发展和调整,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有机农业产品逐步多样化和特色化,形成集农耕体验、餐饮、疗养、娱乐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

生态餐饮:全部提供绿色食品,可自我采摘。

休闲度假:生态保健和疗养(黄土石屋、香草疗养、远红外线火炕疗)。

生态产品生产:园林苗木花卉、特色蔬菜瓜果、特色禽畜。

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大田立体种植、水体立体种养、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植物的水平布置),建立循环发展模式。

科普教育:农业科普馆、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及地区农业研究中心。

经验借鉴: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管理模式,按绿色食品或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生产放心菜,放心果。合理布局园区,力求农业园的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相一致。

2、句容市有机农业示范园。.项目位于句容市最南端的宁、镇、常三市交界处,属茅山丘陵腹地。园区耕地面积2.302万亩,加上周边山林地达3.5万亩。

整个区域规划为八个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区,两个生态旅游渡假区,另有一有机农产品加工区,一培训基地,一交易市场和一有机生态村。科技主要依托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和南农大、江苏农科院、南林大,全面采用综合利用,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质应时鲜果、茶叶为主的经济林果,以牧草种植为前提的食草畜饲养以及优质粮油、蔬菜等四大产业,开发有机农业项目。有机产品采取内销、外销并举的策略,质量确保全国一流水平,优质高效。

经验借鉴:以高科技为起点,兼顾生产和观光功能。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4规划理念与规划布局

4.1 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区域协调。

规划从区域整体出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观光开发以及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及综合竞争力;

2、集约整合,合理布局。

集约利用乡村土地,整合利用有限土地、景观以及水资源,合理确定规划区功能布局,形成“耕种社区”、“市民农园”;

3、改善环境,设施配套。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一体化的有机农业园区;

4、循序渐进,有机更新。

规划充分考虑进期、远期规划的关系,寻求近期发展的可行性,远期规划的合理性,促进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使整个园区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达到各个阶段的功能布局相对合理完善。

5、区域规模化。

坚持基地建设相对集中、规模连片发展。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基地向周边逐步延伸扩展,不搞星星点点,零星分散,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区域优势。

6、生产标准化。

从生产环节的良种繁育、病虫防治、肥料供应、科学研究、技术培训,到流通环节的加工、包装、贮藏、销售、质量检测,严格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操作 规程。

7、管理集约化。

成立专业协会组织,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充分调动方方面面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8、质量认证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在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工增值率、出口创汇率上下功夫,力争生产基地亩效益比常规农业高5-30倍。

9、品牌优势化。

积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农业品牌。

4.2规划目标

以打造无锡市中心高品质、独一无二的有机农庄为总目标。以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规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模化、农民知识化为主要内容,开展扎实有效的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生产设施化、技术集约化、环境园林艺术化、功能多样化、管理企业化、效益最大化的,集农业生产、科普展示于一体的,具有突出示范作用和辐射扩散功能的有机农业园区。

3.3规划构思

1、园区发展定位

园区的建设目标定位是有机都市型农业,集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于一起,承载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市场化、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人文化的新型农业。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景点。具体体现为以下六点:

⑴、生产功能。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就有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是主要功能。可为都市居民提供充分的名特优、鲜活嫩的农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求,同时保证生产者有较高的稳定收入;

⑵、生态功能。是农业在都市地区不断被强化的重要功能,调节环境、平衡生态是都市型农业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创建一批生态林区、休闲农区、绿色屏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满足都市人们价值观念更新,讲究生活质量,注重环境意识,和回归自然的要求;

⑶、观光休闲功能。向会员提供清洁优美的休闲、采摘、游览场所,通过开发农业观光产业,提高人们休闲生活质量,展示浓郁的农业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意境和档次,提高农业效益。

⑷、出口创汇功能。建设特色精品农业,利用外资、外技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出口创汇型农业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开拓国外市场,增加外汇收入,改善投资环境。

⑸、教育功能。让市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触农业和农业科技,体验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条件具备的可办成“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寓教育于生产。⑹、辐射示范功能。大都市具有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等显著优势,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凭借大都市的经济实力、凭借科技、资金、人才等优势,在农业设备装备、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开发和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园区为推动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经验,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2、园区产业发展

⑴、体确定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农业高新技术、优良品种培育与展示、有机农业种植、有机农业加工、特色养殖、农业文化展示。

⑵、农业高新技术:智能化田间监控技术、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有机高效施肥技术、名特优品种种植技术、农牧结合农业生态技术等。⑶、优良品种培育与展示:名特优蔬菜、食用菌、山野菜、鲜桃、酥梨、鲜食枣、特色苗木花卉等。

⑷、有机农业种植: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多茬、立体蔬菜种植,无限生长番茄、无公害辣椒、萝卜、西红柿、木耳、香瓜、西瓜、草莓等蔬菜的种植。

⑸、有机花卉苗木种植:园林苗木花卉、特色瓜果。⑹、特色养殖:特色禽畜的养殖。

⑺、农业文化展示: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观光、科普展示的功能,向会员进行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科普等。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3.4建设布局规划

1、空间结构

规划用地三面环山、背面为惠山、西面为龙山、东面为青山,总体地形南低北高、西低东高,成慢坡状,本次规划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所有功能区沿南北向展开,形成由低到高的南北轴线,总体营造围合的、园林化的、景观轴线明确的空间形态。

2、功能结构

本次规划将用地按功能与空间景观的要求,分为“一轴、八区、多节点”的功能结构,使不同功能既有良好的区分,保证各功能区的独立完整,又在各功能之间建立必要、方便的联系,使各个功能达到良好的协作,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考虑空间景观的要求,在功能与空间衔接以及功能区内部核心处设置景观节点,增加空间节奏的变化,营造园区的整体环境。

3、总体布局

以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为基础,综合有机农业园区生态系统架构,形成“一轴、八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为各项土地利用提供框架作用。

⑴、“一轴”园区发展主轴与近期建设发展主轴:规划园区发展以南北向内部水系为基础,以渐进滚动模式南北向发展,同时依托的景观资源以及有机农业科技基础,沿轴线两侧组团式开发,在区域结构规划的指导下,规划期限内最终形成一个配套齐全,有机农业园区特色鲜明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园区近期建设力争在短期内达到满足有机农业基本生产发展的规模及条件,并为园区远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状用地大都为闲置地(易于改造成有机农田耕地),在体现规划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园区必须着重各个功能区产业的合理布局,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有机农业生产、科技农业技术、有机育苗、以及为这些功能配套的基本服务设施。

⑵、“八片”沿轴线由南到北将园区分为“入口门户区、特色养殖区、生产仓储区、有机农业区、生态温室区、经济林及花卉种植区、技术人员办公区、有机农业会所区”八大功能片:

入口门户区:该区位于基地南部。

设计思路:结合自然地形主要以生态植被景观绿化为主,在有那向北道路转向东侧的弯道东部设置入口广场,生态停车位场、入口雕塑、指示牌等设施,以满足短暂停留及入口指示的功能。

特色养殖区:该区位于入口门户区正北,紧邻入口门户区。

设计思路: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规划部分山珍及家禽的养殖区域,如,野猪、鸵鸟、山鸡、大雁等。同时设置池塘养殖虹鳟、罗非、武昌等鱼类。生产仓储区:该区位于园区西南部。特色养殖区以北。

设计思路:该区主要满足农业劳作工人的休息以及农机具的仓储功能,因此,将该区设置在有机农业区、生态温室区、特色养殖区之间方便工人的劳作与管理,该区内部形成围合的内向空间保证工人的休息环境。

有机农业区:该区位于园区的中部,占地最大。

设计思路:主要以无公害、无污染、纯生态、天然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适于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色种植作物,不种反季节农作物,根据四季变化规律种植适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宜的农产品,中质量不大但品质较高。

生态温室区:该区三面环有机农业区。在园区的中部偏北。

设计思路:该区重要功能为满足园区内部农作物以及花卉的育苗功能,因此,温室的规模及数量不大,只需按照功能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温室。经济林及花卉种植区:该区位于园区北部。

设计思路:主要种植景观性花卉及经济林,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技术人员办公区:布置在园区北部,园内主干道以东。

设计思路:该区主要是提供园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休息、办公、及餐饮,因此,该区相对独立且隐蔽。有机农业会所区:该区位于园区最北端。

设计思路:该区主要提供会员的活动,休息功能,设计结合地形将该区布置在园区北端的高地上,从景观上能俯瞰全园景色,同时也和生产劳作等功能分开,相对独立。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合理配置公共活动内容及场地,新建广场、会所、等服务设施。适当进行铺装、增设小品、路灯等设施,种植树木改善环境并布置公厕、垃圾站等。形成园区绿化景观中心,完善基本活动设施。

统一规划园区内的文化标识以及街道家具系统,对现有绿化景观系统进行改造与完善。

园区进行会员管理,入口处设门卫室,平常为了保证生产不对外开放,定时对会员进行开放观光及摘菜活动。

3、绿化系统规划

⑴、突出重要绿化景观节点,形成体现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景观亮点,打造有机农业品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⑵、形成系统的、具有规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绿化结构。⑶、营造层次感强、乡土味浓、极具当地特色的绿化景观体系。

⑷、规划从点、线、面三方面,全面立体的进行绿化系统的维护与加强,具体如下: 点——宅间、宅前、院落绿化;空废院落或小片空地改造、利用为绿地。线——道路均绿化,主要道路加强绿化的带状联系与渗透。

面——设置大片空地的绿化。提供休闲与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环境对品性、人格的熏陶作用。文化活动广场在满足绿化景观的要求之外,适当增设小品,完善公共开放空间功能。

树种选择配置上,充分利用当地树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多采用乡土树种,增加成活率、降低投资成本,并根据植物季节性、色彩、造型进行配置。

4、基础设施规划 ⑴、道路交通规划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道路系统由三级道路构成,园区车行道路、园区步行道路和园区生产道路。园区车行道路路面宽度基本为7-8米;园区步行道路路面宽度2-3米;园区生产道路路面宽度3米。

车行面形式分为混凝土道路和碎石道路,园区车行道路为混凝土道路,步行及生产路为碎石路面。⑵、给水工程规划 ■用水量估算: ①用水量标准:

根据《村镇规划技术要点》,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全区沿线的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150升/人.日。②用水量计算:

到规划末期,预计规划区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日用水量为:1.15×(5000×150)=863立方米/日。■水源:

根据园区的现状情况,生产供水水源以地下水源及北侧水库水源为主,采用修建统一的取水点、高位蓄水池集中供水。生活用水以自来水和自备井水源为主,随着园区的发展、生产生活规模的不断增加,可在原址附近增设深水井和高位蓄水池的数量,以满足用水量需求,并为远期发展用地预留管道。

■管网规划:

园区给水管道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方式,干管环状布置,给水管道管径90-160毫米;支管枝状布置,最大管径为50毫米,最小管径为25毫米。⑶、排水工程规划 ■现状:

园区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排水体系,污水直接排放。雨水依靠自然地形和道路边沟排放,排洪渠只修了一半。■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合流制。■污水量计算:

污水量取园区总给水量的80%计算,则到规划末期,污水量为690立方米/日。■雨水量计算:

雨水量按无锡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q·ψ·F

2813.583(11.317lgp)(l/sha)0.9227(t21.5)q=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1/s)q—设计暴雨强度(1/s·ha)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管网规划:

园区的地势为北高南低、雨、污水收集主要沿园区路网由北向南排放。⑷、电力工程规划 ■负荷估算

用电负荷预测计算面积20公顷。采用国内流行的分类综合用电预测方法,并参考国内同类城市和地区进行比较。综合考虑同时率和负荷虑因素,规划期末用电负荷为5千KW,负荷密度为0.4万KW/K m2。

■电源及电力线路规划

为了提高用电的可靠性和便于管理,园区内采用380伏/220伏电压等级。中压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均均采用电力电缆线路,原则上均采用直埋敷设方式。按照规划要求,在南北走向的道路上,电力线路位于道路东侧;在东西走向的道路上,电力线路位于道路北侧。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5、有机农业技术方案

5.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1、立体种养综合利用技术原则

借鉴传统的连作、间作、套种、轮作换茬等技术方法,运用生态学物种共生互惠原理对时间、空间和营养需求差异等进行组合的技术手段。⑴、林农或林农多层平面套种方式果树的行间种植豆类、蔬菜、牧草、食用菌、小麦等。

⑵、山区、丘陵区立体种养方式桑基鱼塘(S);人--鸡—猪—沼气—农田(N)杨梅—茶叶—一年生作物—家禽(鸡、鸭、鹅)。

2、环境要素的调控技术原则

⑴、光的调节:不同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通过调整光的波长、强度、辐射量实现最适条件。

⑵、温度调节:不同植物对温度要求具有差异,通过温室、地膜覆盖调节植物播种收获期。

⑶、水分湿度调节: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补充土壤水分和调节设施中的湿度。⑷、气的调节: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原料的补充技术。

3、土壤的施肥和培肥技术原则

⑴、施用有机肥技术:秸杆还田、增施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提高土壤生命活力。

⑵、培肥土壤技术:种植绿肥、残茬覆盖、合理灌溉+适度耕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据最优化原则施用自然矿之质肥料。

从病虫草生态规律出发,综合应用各种生物、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利于各种自然天敌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保证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逐步提高土地持续利用能力,达到持续稳定增产的目的。

4、有机禽畜产品生产技术原则

⑴、家畜饲养系统必须符合动物最高福利标准。包括:健康状况、长寿、繁殖性能力及生理和行为指标; ⑵、动物应有良好的饮食和自由的运动。家禽饲喂必须适合他们的生理特性,饲料应大部分来自本系统。

⑶、兽医治疗将永远避免常规预防性药物的使用。主要通过良好的自然预防措施,即:良好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系统来保证家畜健康。

5、有机水产品生产技术原则

生产应根据水生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进行。生物应该被允许按照其固有的行为方式生存,生产水平和生长速度的控制依据需根据生物的健康和福利而定。主要包括:鼓励多种微生物、植物和水生动物组成的生物循环体系;利用人类不食用的自然饲料;采用各种非化学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禁止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提倡多种水产品生产。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5.2 植物营养与土壤施肥

1、养分补偿

养分补偿学说是养分归还学说的发展,是施肥的基本原理之一。

2、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

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来说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出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结实、甚至会死亡,导致减产或绝收。

3、报酬递减

在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增产率为递减趋势

4、根据各国有机农业的相关规定

天然矿质肥料的投入量严格地被控制在,每年170Kg/hm2以内,并且施用的原则必须是在保证有利于最优化培肥土壤的前提下进行。• 施肥时期:作物养分需要临界期; 作物养分需求最大效率期等。

5.3植物保护

1、害虫分类

⑴、经济作物害虫 昆虫中有48.2%是以植物为生,人类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无一种不受其害,有的造成十分惊人的损失。

⑵、卫生害虫 有些昆虫能直接为害人类,有些还能传染疾病,危害人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如跳蚤、蚊子、虱子、臭虫等。

⑶、家畜害虫 许多昆虫能为害家畜、家禽,如牛虻、蚊、蝇、虱、蚤等,直接吸取家畜的血液,影响它们的栖息和健康。

⑷、传播植物病害(麦蚜、飞虱、叶蝉等等)。

2、昆虫的习性

昆虫的重要行为习性有:趋性(趋光性性、趋化性、趋温性);食性(植食性、肉食性=捕食性、寄生性、腐食性、杂食性);群集性;迁飞性;自卫习性;

3、害虫的调查与预测预报

要防治害虫利用益虫,首先需对昆虫的种类、发生情况和为害程度等进行实践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昆虫发生动态,同时还能积累资料,为制定防治规划和长期预测提供依据。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实践调查,才能对某些主要害虫作到认识其特点、了解其发生规律或习性,进而运用有效地方法防于未患,治于始发,提高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的效率。

4、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它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的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或变质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它是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5、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生物因素:由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侵(传)染性病害。主要病原物有真菌、细菌和植原体、病毒和类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

非生物因素:由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侵(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的变化、营养不均衡(大量和微量元素)、空气污染、化学毒害等。

6、病害症状和病状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无论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生理病变开始,随后发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因此,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在植物外部的表现。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植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依据症状进行诊断。

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7、植物病原

真菌是菌物界真菌门生物的统称,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分枝的菌丝体,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微生物。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可以存在于水和陆地上。真菌大部分是腐生的,少数可以寄生在植物、人类和动物上引起病害。由真菌所致的病害称真菌病害。植物病害中,约有80%以上的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如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番茄灰霉病、西瓜枯萎病、苹果腐烂病、梨黑星病等都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时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真菌病害的特点 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发病部位常有肉眼可见的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征,这是真菌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原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重要病原物。据统计,有900余种病毒可引起植物病害。很多植物病毒病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危胁。如马铃薯、番茄、辣椒的病毒病、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病、苹果病毒病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8、植物病毒侵染来源

⑴、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

⑵、田间病株

⑶、土壤

⑷、介体昆虫

9、杂草防治 ⑴、人工除草

⑵、栽培措施调整播期;合理密植;作物间作与轮作;地面覆盖等。

⑶、生物防治以虫治草;以菌治草;放养草食动物;以植物拟制杂草(芝麻---白茅)

5.4有机畜禽生产技术

1、饲养场地和畜舍建设必须创建能保持畜禽健康、行为自然的生活条件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龙山湾有机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畜舍建设通常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适宜的气候、宽敞的空间和阳光、洁净的空气和饮水等),以保证动物在任何时间能够随意采食和饮水,有足够的空间运动和休息,并有助于动物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减少潜在伤害和有利于清除垃圾等。

2、饲养动物密度原则

不同种类的动物密度不同; 同种动物不同的生育期、利用目的亦不同; 放养和圈养密度不同;饲养动物量产生的总体氮量≤170kg/hm2.年

3、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⑴、植物类禾谷类植物、豆科植物、块根类植物及其副产品、牧草及其他(海藻等)。

⑵、动物类牛奶及奶制品;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及其副产品等。⑶、添加剂天然矿物质和维生素

4、疾病的预防措施

⑴、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⑵、通过提升自然免疫力和刺激免疫增加抵抗力。

⑶、注射疫苗(严格依据相应规定实行)

5、育种与繁殖

育种:价值取向;多样性原则;杂交育种

繁殖:主要依靠动物自然繁殖力,严禁使用胚胎移殖和发情激素,在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下,允许使用人工受精技术。

提倡动物的自然母爱关怀和母乳喂养与自然断奶;哺乳期间不需要着意引导幼畜进食精饲料等。

6、动物疾病防治

⑴、顺势疗法(以微小或几乎痕量剂量,持续使用一种药物为基础,其原料来自细菌或病体培养)

⑵、微生态制剂(动物微生态平衡、失调、营养、防治理论,具有维护或增强肠道微生物活性、有助于消化吸收、解毒、刺激免役力等作用)。

⑶、药物治疗(严格依据有机规定使用药物和记录治疗细节)

陕西安邦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2011 3

第三篇:马家湾中心小学汇报材料

开齐开好地方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家湾中心小学 丁庆军 李芳

2017-2018学,在市教育局和渔洋学区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家湾中心小学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主旋律,团结协作,不惧艰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着马小教师的职业担当。

一、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好地方课程

马家湾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级10个,在校学生412人,教师20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推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和全体教师大会,剖析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重大科、轻艺术”的现状,提出“落实课程计划是学校最基本规范”的要求,最终达成共识:只有严格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才能更好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统一,达成共识,保障了学校对课程计划的落实。

二、实施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我校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不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数。同时,为了保障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学校教务处在安排课程时,规定每位老师的工作量必须满负荷,除带本班大科外,必须兼带他班小科,不让老师们拥有把体、音、美等小科变更为上语文、数学课的机会,1 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在合理规范设置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考虑到学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留守儿童群体偏大等特征,我校选择性开设书法课、信息课、阅读课等地方课程,以点促面,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书法课 :用美观字迹提升艺术修养

马家湾中心小学是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了“从写好每一笔到走稳每一步”的发展理念,通过形象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白毛笔书法中用笔的基本概念,练习线条体会书写感觉;通过让学生用铅笔在格内临摹范字骨架,提升学生日常正确书写能力;通过直接书写毛笔字,临写范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美,让书法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学校还专门针对书法课设置了一套书法操,蕴含书法、音乐、武术于一体,在古朴悠扬的乐曲中,学生伸展腰身,模拟书写“点、横、竖、撇、捺”,研磨基本书法动作。通过书法操展示,既能活动筋骨增强学生体质,又能从中领悟书法的气韵。

(二)、信息课:用实际操作培养创新能力。21世纪,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积极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2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审时度势,把信息化技术普及和推广作为质量兴校手段。通过开设信息课,让学生初步学会了计算机的使用,培养了学生操作创造能力,也让老师提升了课堂教育教学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语言和书面符号,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教育信息化,激励着马小全体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为学生减负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证。

(三)阅读课:用开阔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校的阅读课,除了每天的晨读以外,每周还专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学校把图书室开到班级,每班设定一个图书角,每班设定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借还登记。通过阅读《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永远的长征》、《廉洁文化进校园》等经典读本和班级图书角藏书,在全校营造“阅读热”、“故事开讲热”、“写作热”。阅读课的开设,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三、开齐开好地方课程初见成效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开好地方课程,使我校部3 分学困学生不再因为语文、数学成绩不好而感到一无是处,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和兴趣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品德素养、学科成绩整体得到显著提升。在潜江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无线电制作竞赛中,学生周驰明、汪仪等多人次获奖,学校荣获小学组优秀团体奖;学生从紫露、秦妍等同学分获帅作文竞赛一二等奖;学生叶芊芊、从瑞雪等近十名同学撰写的电影观后感获奖;学生匡泽雅获铁路安全演讲比赛二等奖,学校2018年初考综合得分位列全市中心小学第二……

路漫漫其修远。在新的学里,马家湾全体教师将继续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进一步规范落实课程计划,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力争让马家湾教育走得更高,走的更远!

2018年9月26日

第四篇:农业科技园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园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园工作总结

一、总体概况

XX省XX市芦溪银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地处XX省XX市XX县,位于赣江水系的袁河上游,交通区位优越,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浙赣铁路横贯东西,距XX市区30公里。核心区面积160平方公里,拓展区面积208平方公里,辐射区域60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种植经济作物 8.4万亩。核心区位于东经113.55′— 114.16′、北纬27.25′— 27.4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622mm,全年无霜期270天左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各种农业生产。核心区总人口5.2万,下辖1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7万,农村劳动力1.8万。

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XX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活流通、促增收”的思路,以现代工业化经营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化工业成果装备农业,以现代化知识武装农民,围“123456”发展战略(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依托三大抓手,坚持四个瞄准,实现五个转变,壮大六大产业),做活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文章,全力推动农业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建设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2012年,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12543元,同比增加28.04%,带动300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形成了农业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日益提升,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7月示范园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2010年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通过网民投票被评为“XX市场十大放心食品”。

二、工作进展和成效

自2009年创建以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核心区内有经济作物15.79万亩,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其他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1家,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6家,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56个。2011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通过网民投票被评为“XX市场十大放心食品”。到目前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道路设施

一是中心线道路的改造。全长15公里,概算投资600万元,涉及沿线各村,因修建高铁被损坏,与县交通局一道加强与高铁项目部的衔接,已基本落实,确保明年年底完成。

二是隆盛生态-大富乳业-和平生态园通道公路建设。全长5公里,涉及墨溪村、何家圳村,投资1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

2、水利设施

一是墨溪苗圃排水渠道修复。总长4公里,概算投资160万元,涉及墨溪村,通过县农工部已立项。

二是神塘(杜仲公园)的维修加固。投资50万元,今年11月底完工。

三是两个小

(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已立项,即将动工。

3、生态绿化

主要是中心线和杜仲公园神塘山绿化。投资250万元,目前杜仲公园完成了大部分,现代农业示范区入口景观石及附属绿化工程投资30余万元已完成,中心线待公路改造后完成。

4、环境卫生

主要是中心线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投资100万元,建设了垃圾填埋场,新建了3公里水泥路。

(二)、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

1、企业的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

通过院企、所企合作大大提升了企业科技水平。由XX省大富乳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XX胚胎研究所合作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南方丘陵奶牛胚胎性控技术,通过国家科技部检查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XX省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杜仲开发项目,引进上海科研所配方技术,通过与XX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合作,开发出保健饮品—杜仲茶、杜仲饲料、杜仲酒等产品,饲养的格林美特杜仲生猪获得国家活体生猪绿色认证,为全国第一例,公司以生态、科技、保健、服务为宗旨,市场不断扩大。目前已有上海五丰集团和深圳茂峰集团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的大型养殖场成了沿海市场的生猪供应基地。由公司与南昌大学贾仁安教授合作的养殖场猪尿粪处理和利用项目正在实施。利用沼液生产薇藻,用薇藻提炼生物柴油项目正在实施。也是杜仲公司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的一个项目。

2、服务机构科技示范和推广

全年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25次,发放种养技术资料2万余份,聘请专家担任企业技术指导。建立了以专家和教授为主的科技人员挂厂驻点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银河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承担了国家、省、市农业推广项目多项。以敖家坊村1000亩粮田为中心的国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以水稻核心区为平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推广技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支撑,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促进示范区单、双季稻均衡增产,全面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承担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展示了17个中稻苗条品种即r01-17号。今年以来转化和推广的种植类项目有:工厂化育秧技术、双季水稻抛秧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玫瑰茄生产和加工技术、水稻的统防统治、武功紫红米生产技术等;养殖类项目:清洁生产技术、草饲喂养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率。基层综合服务站新增农业科技图书阅览室45平方米,新添3000余册图书。

首页12尾页

(三)、产业规划和发展方面

一是结合核心区发展实际,精心制定方案。年初制定了《2012年现代农业示范区银河核心区工作方案》,突出核心区建设“123456”发展战略,即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依托三大抓手,坚持四个瞄准,实现五个转变,打造六大产业。目前,已按照方案重点打造了一条中心观光线路,已完成了入口景观石、标示牌、指示牌等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城镇街道的划线。

二是突出核心区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布局。与XX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一道,投资30万元聘请拥有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经验的XX三星咨询公司,完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设计。规划制订了杜仲产业园(包括杜仲公园、杜仲休闲园、杜仲产学研基地)、银河生态休闲园、大富乳业养殖基地、河下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牛栏塘养殖小区、乌石特种稻米及水稻高产创建基地布局图。同时,按照我镇现已形成的农业产业格局,突出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杜仲研发、杜仲种植、杜仲养殖、杜仲加工、杜仲养生休闲五大示范基地,围绕基地打造成集展示、推广示范、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杜仲循环经济园,以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杜仲产、学、研示范园区,将银河打造成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现代农业样板。

(四)、农民增收和培训情况

全年开展了各类培训12次,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全示范区安排本地农民工3560余人,工资水平均在1000元/月以上。截止11月底销售农产品10.6万余吨,交易总额达8.2亿元。2012年农业总产值预计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超万元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收入

各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使基地上规模,通过企业的加工形成产业,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转化为本地的经济优势。企业通过合作社发展与农户的链接机制,农户通过企业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瓶颈问题。另外,企业尽可能的招收本地农民,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真正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每年的土地流转租金就成了他们的生活保障金。

(二)注重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产品价值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和项目建设,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林保护、重点地区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绿化宜林荒山荒滩荒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12年通过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平原绿化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2012年通道绿化320亩,荒山造林4270亩,栽植大苗樟树1.2万株、杜仲350亩。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治理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污染,保护园区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创建全市环境卫生示范镇,园区农村环境大大改善。随着环境的优化,企业产品的 “创绿”不断增多,绿色食品成了企业产品的一张重要名片。园新增无公害农产品4个。杜仲公司的格林美特生猪获全省第一例活体绿色认证。

(三)夯实基础,筑槽引凤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银河农业示范区内有石塘水库、落塘水库、七棚水库、陇塘水库、旱塘水库、东风水库等七个水库,在规划期内建设一批防洪除涝骨干水利工程,搞好大型灌区节水和续建配套、山丘区微集雨(水)工程、河渠整治、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农民自发建设水利的积极性。对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回笼水利建设资金,用于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旧设施的维修。

2、搞好“六小工程”建设

通过进一步增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充实其建设内容,扩大其建设范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水利用步伐。

(四)、突出特色,发展“一村一品”种养基地

1、万亩优质杂交水稻基地

在何家圳、敖家坊两个片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500万元,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规整农田水地基本设施,打造万亩优质杂交水稻基地(其中制种基地2000亩)。2、5000亩优质紫红米基地

依托特种稻米研发中心,在紫溪、何家圳两片之间,投资500万元,规整农田水地基本设施,建设3个标准化种植示范点,打造5000亩优质紫红米基地。

3、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依托苏记供港蔬菜公司,在陇田、天柱岗和河下三个片区之间,投资500万元,建设10个标准化种植示范点。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4、万亩杜仲种植基地

依托杜仲公司,在邓家田、天柱岗两片区,投资500万元,引进杜仲新品种,建设20个标准化杜仲种植示范点,打造万亩杜仲种植基地。5、30万头杜仲生猪养殖基地

依托杜仲公司,在何家圳、河下、敖家坊三片区,投资7000万元,建设10个标准化杜仲生猪养殖示范小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30万头银河杜仲生猪养殖基地。

(五)、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依靠加工增值

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连接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的发展,为了农产品加工,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力强的产业群。规划区内投资2000万元扶植并发展壮大1个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争取上市,培育3个省级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加大对蔬菜、禽畜、种植等协会的项目的扶植与建设的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进产业化经营,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带动辐射的能力,在规划区内实现8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专业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六)、大力发展农业服务和支撑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财政要给予保障,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性服务项目,通过兴办科技示范点、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

2.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在XX县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基础上,加大银河园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把现有的网络体系尽快延伸到村、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生产基地等功能节点上。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开发农业信息体系资源,加快农业自然资源、农村政策法规、种子种苗、农药及病虫害防治、农业气象、土壤、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农业科技成果等信息收集和相关数据库建设,进而提高获取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1、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以造林绿化等为手段的生态建设;

2、用电、用水、通信方面的改善必须有电力公司、通信公司的积极参与;

3、出台园区的具体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

4、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争取引进年产值超10亿元的科技型农业企业。

五、明年工作安排

1、扶持并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杜仲公司,争取两年后上市;

2、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农产品的粗和深加工技术;

3、加强对园区的扶持,加大资金的倾斜力度,引导农业科技力量进驻农业科技园。首页12尾页

第五篇:淮北市市情简介

淮北市市情简介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地,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以及京福、连霍、泗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至连云港港口280公里。1960年建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设在相山,辖1县3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8万,其中城市人口近90万。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脚下,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春秋时期政治家蹇叔、汉代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嵇康和刘伶、现代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等,皆生于斯或长于斯。境内有临涣古城墙、汉画像石刻、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淮海战役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烈士陵园等。

淮北资源丰富,地阜物华。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为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年产原煤4200多万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市耕地面积13.5万公顷,水面1.1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

淮北工业雄厚,形成体系。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市形成煤电、食品工业、煤化工、矿山机械、纺织服装和陶瓷建材

六大主导产业,工业化率达到5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42家,拥有淮北矿业、皖北煤电两家中国500强企业。非煤产业快速增长,特别是以口子、宝迪、雨润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食品工业迅猛发展,跻身全市工业第二大行业,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实现倍增。

淮北市矿伴生,城乡协调。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城市规划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8%。2009年,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采煤塌陷村庄集中搬迁居住区仁和小区投入使用。

淮北发展较快,充满活力。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收入70亿元,增长3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增加值350亿元,分别增长45.7%、54.1%和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0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增长11%,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十一五”最高水平。

淮北社会稳定,文明和谐。2009年,在全省十七市“科学发展观”指数排名中位居第六,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三年保持95%,是皖北地最稳定城市。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在2010年全国114个地级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33位,三次蝉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未来,淮北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奋力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全力打造“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新形象。

下载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淮北市马家湾农业科技园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延川县马家湾流域治沟造地示范点简介

    延川县马家湾流域治沟造地示范点简介 马家湾治沟造地示范点位于延川县贾家坪镇,涉及马家湾、樊家川、下田家川等七个行政村,控制流域面积37.86km2,总人口2332人,总户数693户。......

    农业科技园(共五则)

    农业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

    黄鹤楼科技园简介(五篇模版)

    黄鹤楼科技园简介 2007年9月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时任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为黄鹤楼科技园揭牌。在参观黄鹤楼天然本草香精香料研究所、产品设计研究所等科研机......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简介2012-01-09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依托于东北农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8年开始筹备建设,2011年正式落成,同年注册成立黑龙江......

    哈尔滨理工科技园简介(大全)

    哈理工国家科技园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自2003年创立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起,历经区级、市级、省级孵化器......

    中华西瓜科技园简介

    中华西瓜科技园简介中华西瓜科技园位于宝城街道西北部,处于昌乐、青州、寿光交界地带,309国道两侧高效农业区中心部。科技园以突出西瓜特色为主,其它瓜类作物为辅,已成为国内西......

    淮北市相山区区情简介

    淮北市相山区区情简介相山区是淮北市的主城区,现辖一个镇—渠沟镇和任圩、相山东、相山西、相南、东山、三堤口、人民路、刘桥、南黎、曲阳十个街道办事处及省级凤凰山经济开......

    荔枝湾简介

    荔枝湾简介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