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执法监察工作的汇报
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执法监察工作的汇报
为了增加我局聘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员对外省、市国土资源管理的熟悉与了解,今年我局组织执法监察专员分两批分赴外省、市考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9月24日至10月1日,我、高博和5名执法监察专员一行七人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学习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察的重点是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垂直管
理的经验,下面分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青海、西宁基本情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省内行政区划为3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7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0万。
西宁市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流,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平均海拔227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现辖四区三县,总面积7671平方公里,总人口18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8万人。全市有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土地资源情况:92年起西宁市土地收益每年达900万元,2001年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使得土地收益大幅上升,2001年土地收益达到3600万元,2002、2003年均达到1亿元以上。现市区内黄金地段的地价可达200万/亩。
矿产资源情况: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其中氯化纳、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余种,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其中,具突出优势的有: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金属和黄金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
二、西宁市国土资源局基本情况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设1室5处,分别为办公室、地籍管理处、土地利用管理处、地质矿产管理处、耕地保护处和执法监察处,下设土地储购所、交易所、土地登记中心、测绘院、地价事务所。
三、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实行省对州、地、市的垂直领导,州、地、市对县(市、区)实行业务领导。省厅执法监察局负责全省执法监察工作的宏观指导,下设执法监察总队。
㈠、总队的基本情况
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在厅执法监察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总队编制58人,下设3处:综合处、土地执法处和矿产执法处,并在各州、地、市派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人财物属总队管理,各处及支队均为副处级单位。支队受总队和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的双重领导,以总队为主。支队的人、财、物属总队管理。
总队的主要职责有:宣传、监督和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对规划、土地征用、转用、资产处置、土地市场交易、矿业权出让、转让、资源勘查开发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协助各州(地、市)、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监察工作。
省厅并赋予总队的执法监察职权有:调查取证、动态巡查、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及协助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㈡、总队与支队的职责分工
总队机关在监督指导具体业务的基础上,主要负责较大的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的查处,具体的说有以下6种情况:
1、州、地、市人民政府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
2、州、地、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不作为的行为;
3、《矿产资源法》规定应由省厅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
4、省委、省政府、部执法监察局及有关司局转来要求直接查处的案件和社会、新闻媒体披露的案件等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5、州、地、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各支队查处有困难的案件;
6、省厅认为需要直接查处的案件。
支队查处案件的范围:
1、县级人民政府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
2、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不作为的行为;
3、各支队所在的州、地、市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4、总队交办、州局转办、县局上报的案件。
㈢、支队与市局、执法监察处的关系
支队的日常工作服从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的统筹安排,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进行重大决策、部署、召开有关会议时,支队负责人参加,并对市局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支队与市局、执法监察处属于相互监督机制,支队发现、受理案件后调查案件,由市局执法监察处进行审定,大案、要案报省厅立案、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下达处罚决定,小的案件报请市局立案、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下达处罚决定。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受市级国土资
源主管部门和支队的双重领导,接受二者的监督。
在座谈期间,我们详细询问了西宁市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改革管理体制前后的变化、利弊关系,市局执法监察科和支队的相互工作关系等(注:执法监察处处长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基本上不管执法监察工作),双方还交流了执法经验。这次考察受到了西宁市国土资源局的热情接待。
四、考察的收获和体会
通
过考察,我们和执法监察专员都一致认为:青海省省以下执法监察队伍垂直管理运作模式的改革,是省以下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央“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在看来,最明显作用有三点:一是强化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能有效地遏制政府机关未批先占、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了对大要案查处的力度。有利于各级政府对于土地资源保护的责任落实。使国土资源能够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的管理。
通过对西宁市执法监察工作的省以下垂直管理运作模式的了解,使得监察专员可以更好的加强对我市执法监察工作的指导,促进我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并且对我市下一步的国土资源机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
第二篇: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执法监察工作的汇报
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执法监察工作的汇报
为了增加我局聘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员对外省、市国土资源管理的熟悉与了解,今年我局组织执法监察专员分两批分赴外省、市考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9月24日至10月1日,我、高博和5名执法监察专员一行七人赴青海省西宁市考察学习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察的重点是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垂直管理的经验,下面分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一、青海、西宁基本情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省内行政区划为3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7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0万。
西宁市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流,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平均海拔227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现辖四区三县,总面积7671平方公里,总人口18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8万人。全市有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土地资源情况:92年起西宁市土地收益每年达900万元,2001年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使得土地收益大幅上升,2001年土地收益达到3600万元,2002、2003年均达到1亿元以上。现市区内黄金地段的地价可达200万/亩。
矿产资源情况: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其中氯化纳、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余种,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其中,具突出优势的有: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金属和黄金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
二、西宁市国土资源局基本情况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设1室5处,分别为办公室、地籍管理处、土地利用管理处、地质矿产管理处、耕地保护处和执法监察处,下设土地储购所、交易所、土地登记中心、测绘院、地价事务所。
三、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实行省对州、地、市的垂直领导,州、地、市对县(市、区)实行业务领导。省厅执法监察局负责全省执法监察工作的宏观指导,下设执法监察总队。
㈠、总队的基本情况
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在厅执法监察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总队编制58人,下设3处:综合处、土地执法处和矿产执法处,并在各州、地、市派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人财物属总队管理,各处及支队均为副处级单位。支队受总队和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的双重领导,以总队为主。支队的人、财、物属总队管理。
总队的主要职责有:宣传、监督和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对规划、土地征用、转用、资产处置、土地市场交易、矿业权出让、转让、资源勘查开发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协助各州(地、市)、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监察工作。
省厅并赋予总队的执法监察职权有:调查取证、动态巡查、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及协助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㈡、总队与支队的职责分工
总队机关在监督指导具体业务的基础上,主要负责较大的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的查处,具体的说有以下6种情况:
1、州、地、市人民政府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
2、州、地、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不作为的行为;
3、《矿产资源法》规定应由省厅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
4、省委、省政府、部执法监察局及有关司局转来要求直接查处的案件和社会、新闻媒体披露的案件等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5、州、地、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各支队查处有困难的案件;
6、省厅认为需要直接查处的案件。
支队查处案件的范围:
1、县级人民政府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
2、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不作为的行为;
3、各支队所在的州、地、市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4、总队交办、州局转办、县局上报的案件。
㈢、支队与市局、执法监察处的关系
支队的日常工作服从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的统筹安排,各州、地、市国土资源局进行重大决策、部署、召开有关会议时,支队负责人参加,并对市局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支队与市局、执法监察处属于相互监督机制,支队发现、受理案件后调查案件,由市局执法监察处进行审定,大案、要案报省厅立案、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下达处罚决定,小
第三篇:青海省西宁市改革
按:青海省西宁市作为西部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一方面针对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着重强基础、建基层、促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活机制、提内涵,顺体制、得实惠”的工作目标,采取成立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总院及联合体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明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对西部地区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1年8月19日,西宁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以西宁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组成三个医疗卫生服务总院(以下简称总院);以省第五人民医院为核心,组建一个医疗卫生技术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西宁市市长毛小兵共同为两中心揭牌,各总院及联合体与分支机构代表签订协议,西宁市迈出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实质性步伐。
一、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实行管办分开
西宁市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发改、编办、国资、监察、民政、财政、人社、卫生、审计和区县政府等部门组成。管委会主任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管委会成立后,一是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制定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总量配备、政府投入、医药价格、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二是履行政府办医职责,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绩效考核等工作,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政府办医体制。
成立西宁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履行管医职责、政府服务职责并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进行考核与问责。具体有七大职责:一是组织指导各总院及联合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和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工作,并组织实施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支农和对口帮扶等工作。二是组织指导总院及联合体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并以辖区居民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及慢非病的防治工作。三是研究制定总院及联合体内所属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分工、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对口帮扶、资源共享及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并组织实施。四是负责组织实施以岗位设置、全员聘用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五是拟订业务建设发展规划、考核目标、工作报告、改革方案等,对总院及联合体内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总体目标考核,对院长进行及任期目标考核。六是负责落实总院及联合体内所属医疗卫生机构重大投资及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七是执行管委会及卫生行政部门授予的其他任务。
二、成立药事服务监管中心,推进医药分开
西宁市将本级医疗机构药房的在编药剂人员(不含制剂人员、临床药学和不良反应监测药师)成建制划转,成立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监管中心,为市卫生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设各医疗机构药品调配站,履行药事监管和服务职责。监管方面:主要负责监管医疗机构药品和抗生素使用比例,指导临床药学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查处开具大处方,控制患者门诊、住院均次药品费用,规范医生用药行为。监督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查处医疗机构擅自采购药品和参与临床药品促销活动等行为。服务方面:根据医疗机构用药需求,科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汇总、编制、上报,组织验收、配送和财务结算,以保障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
中心实行药品差价收支两条线管理,市级公立医院药物差价全额上交市财政,市财政以上市本级药物差价为基数予以核拨。同时,通过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实现医药分开。
三、组建医疗卫生服务总院和联合体,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
西宁市以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以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组成三个总院;在市级综合医院布局薄弱的城东地区,以省第五人民医院为核心,组建一个联合体。
在运行模式上,一是实行“管理一体化”:总院由西宁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对区域内各类公立医疗机构人、财、物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总院所属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实体,实行总院长负责制,总院长、副总院长由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聘任。总院长、副总院长、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总院管理层,任期5年,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取消区级医院建制。二是推行“服务两统一”:总院内搭建统一的预约服务平台,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统一。三是遵循“原则两不变”:即总院长、副总院长及各分支机构负责人按照党管干部原则管理不变,总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原财政拨款渠道不变情况下,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强化“人员四流动”:即医师总院内多点执业、患者总院内双向转诊、基层医师到核心医院进修与培训、核心医院医师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与帮扶。
通过组建总院和联合体,一是建立了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横向竞争,纵向联动”的分工合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二是规范了总院与分支机构的诊疗行为,建立起基层首诊、分层诊疗、双向转诊的上下联动机制。三是建立了人员双向流动和业务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吃不饱”现状,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宁波 陈洁(315448473)2011-8-30 21:14:
32浙江省政府今天在杭州召开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富阳等29个县(市、区)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全面推进以药品零差率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副省长郑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立医院体系的网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连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承担着区域内近70%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深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调整收入结构和改革支付方式为切入点,将改善群众医疗保障条件与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解决县域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也有助于改善县域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城市大医院的压力。
同时,探索建立新型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新机制,通过“一减一调一补”,即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适当增加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促使县级公立医院强化公益性,真正成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保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以“药品零差价”为抓手
29个试点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县域总控药品目录”,严格使用县域总控药品,全部药品实行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并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在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在45%以下。
郑继伟副省长指出,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以“药品零差价”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他强调说,只有“零差价”才是真正的改革。只有彻底取消药品差价,同时省政府将进行降低药品招标采购价格,配套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措施,切实减轻医保支付和患者的负担。
确立5个重点试点县市 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会上确立了绍兴县、桐乡市、乐清市、遂昌县、嵊泗县5个重点县市,要求必须在年内启动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是通过改革试点,使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以药养医机制根本改变,增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县级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郑继伟副省长在讲话中要求,强化政府在规划、政策、监管和投入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通才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适当增加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以及调整相关医保下身等综合措施,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各试点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精心组织,深入调研,大胆探索行之有效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第四篇: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汇报
王洪勋副局长在河县国土资源分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2010年违法用地监控工作目标,加大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力度,落实耕地保护、治理违法用地共同责任,坚决把旧的违法治理好,把新的违法控制住,确保全县违法用地总量下降50%的目标要求。
一、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分局严格按照《天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土地动态巡查实施方案》和《天津市违法用地监管办法》要求,推进关口前移,组成了三个巡查组,配备了三套手持机、GPS定位仪、数码相机等车载执法设备,按照“网格化”、全覆盖的巡查要求,划分巡查区域,充实执法人员,五天覆盖一次全县14个乡镇,对新发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发现和查处。在履行查处程序的同时,及时将违法用地情况通报县、乡镇政府,督促乡镇政府履行查处拆除职责,做到对违法用地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自今年以来,分局巡查组共发现违法用地行为36起,违法用地面积197.2亩。结合违法用地所在乡镇政府、综合执法局、公安宁河分局等单位,共组织超过80人以上的联合执法6次,拆除违法建设2100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面积 12亩,威慑了违法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执法效果。
二、认真落实违法用地动态监测各项要求。分局结合市局信息中心和执法总队,根据实施违法用地动态监测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手持机软件更新调试和人员培训,要求每个执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持机使用方法,及时对巡查中发现的拟建、在建、新建项目现场定位采点,通过解算及时确定项目是否违法,提高违法用地查处工作及时性和有效性。分局手持机正式使用后,对巡查中发现的28个点位上传市局信息中心,经数据中心解算,合法点位12个,占地面积11亩;违法点位11个,占地面积167.2亩;5个点位正在核查之中,占地面积12亩。对确定的11宗违法用地,通过补办手续和拆除清理,目前已完成9宗、136.2亩的整改任务,另外2宗、31亩违法用地正在查处之中。
三、扎实开展2009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分局根据市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我市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向县政府汇报我县土地执法检查有关情况。在县主要领导的部署下,成立了县级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于3月6日召开了全县卫片执法检查部署会议。会上,县政府分管领导逐项逐宗公布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整改要求。十次卫片确定的我县补办用地手续和拆除清理项目共51宗,占地面积593.3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469亩。目前,县分局按照工作计划,已填写完成288个图斑核查情况登记卡,占应查图斑的100%。按照边查处、边整改的要求,已完成了33宗,占地面积525.4亩补办手续和拆除清理任务,占全部整改面积的89%。剩余18宗,占地面积67.9亩,补办手续已基本完成。
四、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今年,分局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作为落实全年违法用地监控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结合当前执法监察重点工作的开展,不断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一是结合2009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各项培训,做到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保证执法检查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结合“保发展、保红线”行动部署,定期组织开展形势教育,增强执法监察人员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违法用地治理挂钩,提高依法治理违法用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结合“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开展了《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以
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未取得执法证书人员组织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
谢谢大家!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赴青海省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11年8月3日—8日,我们赴青海省就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旅游文化进行学习考察。对青海省发挥历史资源优势,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等情况进行了参观了解。此次考察得到了旅行社得精心安排,和地方好友的热情接待,通过互相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达到了相互学习和友好交流,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对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西部印象
一、深深感受到青海文化的厚重。青海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西宁塔尔寺古迹保存完整,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藏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对这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发和对外开放、宣传,给青海地区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深深感受到青海发展与时代并进的脚步。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青海大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青海地区与祖国各地齐头并进,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青海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规划井井有条,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青海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崛起,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表明了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确和伟大。
三、深深感受到西部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西部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西部人非常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他们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远古文明历史,在文化宣传和包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祁连县种植了百里油菜花,青海湖的旅游开发,这样既展现了豪迈粗犷的高原风光,又宣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促进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四、深深感受到西部人热爱家乡、艰苦奋斗的精神。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重重困难,西部人民毫不畏惧,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在长期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宝贵的创业精神,用自己的理想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祖国、爱家乡的壮丽篇章,用青春、智慧和力量为西部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深深感受到西部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十分注重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治安环境,尤其是西部人的热情好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来到了自助县,土家风情让人留恋,他们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饰艳丽大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使人倍感亲切,宾至如归。
收获体会
一、应学习西部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可贵精神。青海省地处高原,约有60%的面积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常年缺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高原地区人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顽强地与大自然竞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当前,各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扬西部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开拓创新、顽强进取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税收工作中去,以一流业绩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应学习西部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中的先进经验。一是打造城市特色。青海湖生态旅游景区,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大漠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二是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城市的进程中,十分注重完善配套体系建设。,赢得了游客的青睐,给当地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应学习西部人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西部人在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加强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宣传和包装,使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宣传进一步了解大西北、融入大西北。一是通过书籍、光盘等大众传媒全面系统地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在西部的每个城市,无论是正规的商店还是路边摊点,随处都可以买到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书籍、光盘,而且制作精美,时尚大方。通过这些书籍、光盘,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不仅有城市的人口、面积、气候、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基本情况,还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风景名胜、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等,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历史,有效提高了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二是城市雕塑具有历史文化特征。在西部地区,每个城市的重要位置大多建有代表性、标志性的雕塑,是基础设施建设独具匠心。四是注重开发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西部人充分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具有异域风情的牦牛工艺品、利用当地石材矿质制作而成的“民族工艺品”,通过营销,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宣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四、应学习当地人扎根高原,克服重重困难,干好本职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实地看到青海地区城市建设、旅游文化等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在积极工作上下功夫,在认真学习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契机,成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