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色汇报(共)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我校借创建特色学校的东风,在广泛征求教师建议在逐级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立言、立行、立德、立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颂国学经典、立时代新人”的办学特色。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途径,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就我校的一些粗浅做法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高度重视,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奚兴华为组长,中层干部为副组长,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团委为组员的国学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国学特色学校施方案》、《创建国学制度》、《国学学习制度》和《国学学期活动计划》,明确了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负责人,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分工有落实有奖惩。每学期、每学年检测活动实施情况,对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积极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此外,从活动的策划、评选、表彰到总结,学校充分利用例会、国旗下讲话、校刊《雨花石》、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抓典型树榜样,进而在全校形成践行《弟子规》的氛围,促进广大师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诵读经典,融入学习生活中
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们组织学生每天诵读经典,做到每天预备前五分钟在教室里诵读,完全起到了唱歌的效果,都能让学生们在课前变得神采奕奕。
学校根据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分别是:《弟子规》、《大学》、《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诵读中,我们本着“不责备,多鼓励”的原则,不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机械地背诵,天天坚持读就行。事实证明,学生每天坚持诵读,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背诵下来。
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国学诵读大赛,比赛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经常出现创新,有的增加了小主持人,有的编排了一些情景剧,还有的让读诵与音乐、舞蹈完美的结合。一次次的比赛,使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对经典篇章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诵读国学经典让整个学校一下子有了活力,真没想到,孩子能记下这么多的经典篇章,更想不到的是,他们背诵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每天的诵读,并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学生不断提高的记忆
力及大量的积累,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践行《弟子规》,创新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在传承国学经典中,学校将德育工作寓于践行《弟子规》活动中,进而达到创新德育工作的目的。
(一)践行《弟子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把《弟子规》作为德育课本人手一本,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践行,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会让学生自己对照《弟子规》查找不足,让《弟子规》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课本。
我校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孝心、感恩心和良好的礼仪习惯作为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了评选“小孝星”、“践行《弟子规》标兵”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评选“文明教职工”、“师德标兵”等活动。例如评选“小孝星”,学校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捶背、洗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周家长签字证明落实情况并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份力行心得。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增进对父母的理解,感受家庭的幸福,促进家庭和谐。
在学生践行《弟子规》的同时,老师自己先力行,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平时学生给老师行鞠躬礼,老师要及时还礼,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依托,传承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传统节日的传承对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学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注重与传统节日的教育相结合,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使其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每学期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传统节日,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并布置力行体验的作业。节日过后,再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不同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清明节与生命教育,端午节与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强化对家国团圆的期盼、利用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教育„„让每个节日所开展的活动都具有文化的含义。每一个节日都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如果这
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将会固化在学生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
四、推进特色办学的基本策略
1、国学经典教育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学生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对于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而言,就应该学习国学文化,丰富和积淀自己的文史底蕴,陶冶自心的情操,健全教师特有的人格,养成有益于自身、家庭、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良好品性。这样学生就会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启迪和教育。如果说我们的老师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何谈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为此我校制定了适合教师学习的培训内容,每周利用下午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的光盘,根据讲座的内容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我们向老师及家长推荐了相关书籍,如:《弟子规细讲》、《幸福人生讲座》等书籍,通过学习不但让老师、家长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每位老师、家长的文化底蕴。我校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家长学校。
2、国学经典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为了保证国学经典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教育课,组织编写《弟子规》教案,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通过每周一次的国学课程,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开设国学课的基础上,学校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与经典相关的知识点,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分析经典的内涵,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由于学生平日的积累,在课堂上经常能引用经典篇章中的一些句子来回答问题,由此证明,学生对于所背诵的经典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3、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们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设立不同的文化主题,起初,我校布置了“忠孝路”、“仁德路”和“劝学路”三条主干道,本学期有丰富了宜生路和“弟子规”、“论语”文化长廊,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课余饭后,常常看到或独或群的学生读看记录展板内容。
五、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取得的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国学经典教育力量的巨大!也让我们看到了开展国学经典所取得的教育效果。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下一代人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中,学生能朗诵诗文、画古诗配画、自己编辑手抄报、共同设计黑板报,培育学生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有的只是和谐与默契。校园内干净如新的墙壁,看不到一丝划痕,地面干净透亮,找不到一处脏物。操场内生龙活虎,教学楼内文明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德育效果。
我校的老师与学生一道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与提高,浮燥之气少了许多,务实聪慧愈发彰显,教师的品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上课时间,教师在走廊不高声说话语,随时给学生以关注,教师之间互相帮助、文明礼让、团结和谐。
通过学习经典,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说:“自从校园里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我发现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家经常给我背诵《弟子规》,开口总是说《弟子规》教同学们怎样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从家长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带给学生的变化。
(三)诵中华经典,品收获喜悦
可以说,经典诵读的最大收获,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了做一个有用之人的基础;对家庭来说,是培养了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成就了一个栋梁之才。读经典不能只凭一时兴趣,不是追潮流、赶时尚,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做给我们自己。因为读经典久之,人的气质就会提升,一个孩子从入学到毕业坚持下来,那么到中学后,他的品德、人文素养、学业成绩,一定会出类拔萃。推行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2009年、2010年我校连续两年被县政府授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称号;2010年下半年又被县教育局授予“国学教育示范校”;2011年3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师德建设示范校”;2011年3月份在全市首届中小学生书写比赛中,我校有5名学生受到市教育局的表
彰。体育方面,2009年、2010年、2011年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均位列团体总分前五名;其中有5名学生代表我县参加了2011年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均获得前6名的好成绩,得到局领导的肯定。在2011年春季全县中学生篮球赛中,我校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我校文艺艺术队在2011年春节联欢会上也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都说,一支乡镇中学的学生队能有这样的表演水平真不错。2010年12月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体卫处和《山东省体卫艺教育》杂志社联合授予“2009年——2010年度全省体卫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不足及反思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发现在创建国学特色活动中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比如部分青年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部分教师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往往为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服务学生、培养个性、实现教育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再如学校的教学工作还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在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还没有效的突破。另外,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由于刚刚起步,还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与评估机制。农村学校家长的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只要考个好成绩就行,完全没有新时代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的观念相衔接,因此这也是制约和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之,我校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这条路的坎坷艰辛,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继续丰富和完善国学经典教育工作,进一步形成鲜明的国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
第二篇:特色汇报材料
近年来,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但是,我们觉得,要想把学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转变教育观念、管理创新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前提。于是,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学习探索,不断摸索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
1、科研兴校名师引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深知,没有理论支撑的教育是走不远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严抓教育科研工作,先后有3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教育科研新秀”、7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教师获奖论文136篇。现在,我校有三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分别是《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内外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展示平台。我校吉冰华老师先后代表绿园区参加了市级语文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市级数学学科“新世纪杯”优秀课评比均荣获一等奖,李海霞老师参加市级数学学科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刘丽老师参加吉林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刘志铭老师参加市级体育学科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2、文明礼仪成为学校的开放窗口。由于学生多数为农民工子女,礼仪修养和养成习惯普遍较差。自2009年以来,我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开展了 “美在文明、爱在礼
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不断提升。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辅导员姚萍老师被特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14名同学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之星。
3、书香校园提升了学校的品味。经过我们反复思考和论证,大家达成了共识——唯有读书是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捷径。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学校要有读书风,老师要有书卷气,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一理念,积极开展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学校还分别和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吉林省少儿图书馆建立手拉手关系,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2011年4月,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在我校开展红书漂流活动,并召开了启动仪式,原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邢志给学生做了一场关于读书的讲座。今年五月份,市少儿图书馆在我校建立图书分馆,保证我校每年1500册少儿图书的循环使用量。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礼仪修养。
4、书画特色成为学校对外的名片
学校确立了“书画展风采 足球强健体”的特色办学思路。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几年,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组织的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多达800多人次。学校被长春市文联评为书画特色校。2008年被命名为书画特色写生基地。2011年6月在绿园区“翰墨书党建,丹青绘发展”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专场上,学校上交参赛作品70多份,有25名同学获奖,占绘画作品获
奖人数的四分之一。在“吉林省首届农民工子女书画大赛”上,我们学校的作品成绩突出,40幅学生作品在吉林省博物院进行展出。此事被多家媒体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5、足球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足球特色教育。组建了校园足球队,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使足球队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09年学校被确立为长春市首批足球试点学校。在今年上半年,我校足球队取得了小组赛亚军的好成绩。在2011年区艺术节特色展示专场和今年的全区运动会上,我校的足球特色表演队进行了足球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深知,这些点滴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用我们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因此,我们会倍加珍惜。同时,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上级政府领导对我们四季青小学的关怀和重视,几年来学校的可喜变化就可以说明一切的,尤其是今年,更是令全校师生鼓舞,教师的干劲儿更足了,孩子的脸更加灿烂了,在这里,我想代表全校850个孩子,真心的感谢上级领导,但是,我感觉无论用什么语言也不能表达这份谢意,唯有用行动来表达才是最好的证明!请大家相信,我们四季青小学的全体师生不会吝惜汗水的!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完善学校内外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在2012年末各班安装班班通,从而满足教学需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名师上,因为学校要以质量立校,质量要靠名师引领。
虽然我校的各项工作已经赶超了区内很多兄弟学校,但是,我们
仍然觉得有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1、校舍严重缺乏。一是班主任没有办公室,缺少备课、批改的基本条件。二是幼儿园教室、寝室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导致周边许多适龄儿童不能入园。
2、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年龄偏大,不能很好的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目前,我校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都没有足够的专业对口教师,而且,个别学科的教师年龄偏大,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校园周边环境较差。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校园周边环境一直没有很好的改善,小商小贩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校园校舍的管理。
总之,无论我们曾经取得了多少成绩,也无论我们现在还是将来要面临多少困难,我们四季青人都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争取为上级领导,为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2016特色汇报材料
兴地小学2016年春
创建“慈孝文化”之感恩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随着校安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相继结束,我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设施设备已经赶超市直学校。然而当前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创建学校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上。因此,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创建品牌学校就成了今后3—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在挖掘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本着传承介子推身上经典的“忠孝”文化,大力开展德育文化教育的目的。也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历史人物对现今社会学校教育的时代意义,结合小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原来普及《绵山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又将其延伸拓展为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中去。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党恩、国恩、帮扶恩、救助恩、父母恩、师长恩、同学恩等,精心培育学生“感恩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小做到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思想。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一.选题依据
本学期我们把学校特色建设“绵山文化”,延伸为“感恩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绵山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介休绵山是中华文明之-----寒食清明节风俗文化的发源地,有许多名垂青史的故事、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探寻。
2、研究价值。研究绵山文化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三个“有利于”上:一是,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维系炎黄子孙。这主要表现在绵山既有利于对外的旅游开发宣传,又有利于对内的传承中华节日文化两个方面。因为绵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既丰富多采,又较完整和具有较强的融合性,也保存较好。二是,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和孝亲敬老教育,主要在于绵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胜,同时,还是忠孝、感恩教育的深刻教材。三是,有利于发展家乡旅游事业。这主要表现在当地人民不仅在书写传承着历史,还正在享受着现代旅游业的恩惠,乃至于将来还要靠绵山旅游业带动脱贫致富奔小康上。
3、地理优势。我校是一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校,地处绵山脚下,我们这里的每一个
人都是喝绵山的圣水长大的,作为生活在绵山脚下的一员,如果对灿烂的绵山文明知之甚少,对他的认识模糊不清,那就有愧于千古名山。
4、人文环境。我们兴地村是绵山脚下的一颗明珠,人兴气旺,地灵人杰,村西的回銮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上千年的历史,为绵山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着村东主路攀岩直上就是绵山风景区,与兴地几里之遥的灵石马和又是“介林---介庙”,丰富的人文观赏景点,为我校深入研究《绵山文化》以及清明寒食文化,介之推人物品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创建活动要求。本着“让学生知家乡名人事迹----观家乡名山古迹-----传家乡经典文化-----做家乡文化推广的系列体验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原则,以学生学习传承绵山文化为基础,发掘整理校本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校本课程。本学期我们又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凸显了他的时代意义。
总之,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既蕴育了他较发达的旅游经济,也蕴育了他较发达的寒食清明文化,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展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创建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家乡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陶冶学生;
2、游览绵山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感受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家、爱家乡、孝亲老、知感恩的优良品质,丰富学生的心智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研究与开发本地资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感染学生。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学习,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
本着“循序渐进”和“有益、有趣”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订目标序列,分学段设计,力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开展情况
1、成立创建特色领导小组
组
长:乔志勇
副组长:温继盛(资料搜集整理)
钮忠林(活动策划开发)
成员:李
乾(校本课程编写)
冀艳峰(活动组织开展)
张海山(课程督导检查)
杨学伟(课程研讨指导)
各年级校本课程执教教师
2、创设环境。围绕“忠孝文化”、“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感恩教育图片、绵山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绵山文化,创设感恩教育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
3、活动开展:
我们本学期主要抓住“母亲节”、“读书节”、“六年级毕业典礼”开展系列活动: A、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3、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结合校本课程《绵山--我可爱的家乡》,《心存慈孝 感恩相随》,传承介子推“孝”“忠”文化,推行感恩教育,号召学生学习贤人高贵品质。B、活动内容、时间安排
(一)校红领巾广播站制作播出“孝敬母亲 感恩母爱”专题系列广播。(大队部负责)
(二)“传承介子孝文化 感恩母亲养育恩”手抄报大赛。(要求A4大小,70G硬纸),以班组织,全校评选、布展、奖励。(政教主任负责)
(三)开展班队会:“真情献母亲—做母亲优秀小帮手”。(班主任自定,上交有关活动记录和照片或学生活动文字资料、作品等,政教副校长负责)
(四)开展“三个一”活动,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或吻;给妈妈洗一次脚;送妈妈一张亲自设计制作的贺卡。(班级要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和贺卡照片,以班交由政教副校长制作专题教育展版时用)
(五)开展“孝亲敬老家庭小帮手”评选活动,每班名额为总人数的20%,要求一定是孝亲敬老、努力学习,积极劳动,乐于助人,在全班海选的基础上产生,并结合家长意见综合
评估确定,一定要真正选出具有榜样的学生,并附100字左右简短的事迹介绍,班主任负责以第三人称写回,样表找政教主任领取。并将做妈妈【家庭】的小帮手的摄影照片贴在样表上。(政教副校长负责收集材料,书写奖状,安排布展、表彰)
(六)收集资料作系列展板。(5月20日首展,6月1日再展。政教副校长负责,董红琴、王丹丹、高凯东协助)
(七)在清明寒食节前老师、学生代表赴校外实践基地“介林”扫墓、参观学习。
(八)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开展读书节活动中,穿插有关校本课程的集中学习与展示活动。
(九)在六年级毕业前夕举行欢送仪式暨“感恩母校 难忘教诲”专题报告会活动。
1、主题演讲。
2、“我为学弟学妹赠书籍”活动。
3、“感恩母校 难忘教诲”主题纪念册展览。
三、参加对象:1—6年级各班
绵山文化的研究,我们力求把时间给学生,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给学生。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需要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这个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这项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也必将在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成才!介子推忠孝文化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兴地学子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感恩社会,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兴地小学
2016.传承经典 心怀感恩 滋润生命
----创建“慈孝文化”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第四篇:2014特色汇报材料
让特色生辉为人生添彩
绵山镇秦树小学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大力推进,小学生寄宿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于2011年申报并顺利通过了“寄宿制特色管理”项目,并在同年9月在晋中市进行了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以键盘代替写字,尤其是智能拼音输入法的普及,提笔忘字已司空见惯,所以鉴于传承文化的重要维度,我校于2012年申报并顺利通过了“书法特色校”创建项目,师生每天书写一张钢笔字一直延续至今。“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校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于2013年开展了争创“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学校的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可以这样说,三个项目基本涵盖了小学阶段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培养目标。为了让这三个项目在我校更好的开花结果,我校从本学年开始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这三个项目,真正的让特色生辉,为学生的一人生添彩。
一、继续抓好“四自·三化·三度”寄宿制教育管理模式。
“四自”是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健康自强;“三化”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生活管理家庭化、活动管理特色化;进而达到“三度”即社会的认同程度、管理的科学程度、学生的乐学程度。
近几年虽然学校管理寄宿生的教师有所调整,但我们的管理宗旨没有变,培养目标没有变。始终坚持管理“三字经”: 一字“勤”,学校每天晚上有值日领导在学生宿舍值班,安排舍长协助管理,要求值日教师与管理员必须具备眼勤、嘴勤、脚勤的基本功,做到敢管理、能管理、勤管理、善管理;
二字“实”,学校与管理员、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组织寄宿生进行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安全教育;实行周一签到制和早晚点名制,规定寄宿生请假需经班主任、值日教师、管理员签字许可,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三字“细”,学生住宿按家庭住址、班级、爱好搭配划分进行人文管理,把宿舍墙面、地面、床铺整理、用品摆放等列入文明宿舍检查内容之中,并强调关注寄宿生的饮食、身体状况。
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可以看到:起床铃一响,孩子们就自觉洗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就餐时,学生有序地来到餐厅打饭;吃完饭后,又有序地来到洗碗池前将餐具洗净。节假日回到家,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家长刮目相看:主动承担家务,生活小空间布置越来越别致。家长们都说:“我的孩子会做家务了,寄宿教育果真有效!”现在有好多本村的家长找到学校,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寄宿生活,但迫于制度的限制,我们只能说抱歉。
二、继续以“硬笔书法”教育为抓手,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写字课是系统、集中、重点进行写字指导和训练的课。我们继续以写字课为龙头,以系统指导、教给方法、培养兴趣、推进训练为主旨,紧紧抓住“三个必须”改进写字教学。必须强化“两姿”习惯的培养,必须在指导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指导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与赏析、讲评相结合,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必须充分体现指导、训练的系统性、渐进性,逐步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
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普遍不重视写字的实际。学校突出强调并落实“三个坚持”: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坚持指导写字和训练“两姿”(即坐姿和执笔姿势),培养习惯有机结合。
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性教养有机结合。即结合指导和评价、赏析,有机地激发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结合写字,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写字练习中,培养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使品性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
学校在提高各科教师认识的同时,突出强调并落实了三点:一是各种写字教学必须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机渗透写字教学,形成各学科齐抓共管的写字教学横系列;二是必须配合写字教学,加强“两姿”训练,培养良好习惯;三是每学期配合写字教学,在班上组织作业展览。各学科协调配合,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而且,学校也对学生的各科作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星级写字班的评比之中,有效地促进写字教学的不断深化。
“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写一手正确、规范、漂亮的汉字是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素质,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不仅仅说的是文章内容,还包括文字书写在内。这表明古人很重视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书写汉字就是连接中华古典文明的管道。练字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这里我给每一个学生提出要求:严格执行每天下午2:00至2:20的书写时间,认真书写,仔细练笔。班主任和书法老师要认真组织,悉心指导。负责领导要做好每周一次的展览和每月一次的评奖。相信每位老师和学生通过努力人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继续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学校办学思路上对“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继续强化。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发挥“主渠道”作用,要保证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学校在时间上的保证。除落实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以外,本学期我校将在星期五下午,集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在师资上进一步的保证。采取分类推进,分包到人到班,教师全员参与。以特长教师为核心,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全员参与,每个老师都选择一项活动,以促进“体育、艺术2+1项目”顺利开展。
“体艺2+1”的实施,能帮助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提高艺术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艺术活动,并致力于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多元化,满足全体学生个体发展与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此基础上创建和发展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特色,打造学校“体艺2+1”品牌,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使学生从小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斐然。2013年,我校整体工作考核在全市B类校中名列第二名,并荣获市教育局“三星级”特色校建设单位。成绩只能说明昨天的艰辛与辉煌,今天我们将继续迈着坚实的步伐,做好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每一项活动,直至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件事。
让特色生辉 为人生添彩
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介休市绵山镇秦树小学
第五篇:特色园汇报材料
龙头山中心幼儿园 创建核心幼儿园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幼儿园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的要求,我乡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处处起到引领作用。
一、发挥中心园管理示范作用,成为特色引领中心
1、积极主动地为中心幼儿园搞建设、搞规划。
为了给家长减轻负担,同时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我园改建了伙房两间、休息室6间,解决了幼儿午餐、午休的问题。具体事宜如下:
原幼儿园前面有彩钢厂,每天出入车辆较多,幼儿出入存在危险。在争得中心校同意后,找村领导多次进行协商,对幼儿园进行改扩建。村在2009年投资近7万余元,中心校投资4万余元扩建完成。在2011年春村又投资7千余元对伙房进行了装修。同时中心校投资1万余元给幼儿购置床、购买炊具、幼儿餐具等。
2、开展幼儿的益智活动:
(1)每个班都有一个主题活动:学前班以粘贴活动为主、中班以泥工活动为主、小班以绘画和折纸活动为主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例如:大班的活动计划为:三月份我们进行了以棉花为主要材料的粘贴活动,四月份以布艺为主要材料的粘贴活动,五月份我们以种子为主要材料的粘贴活动,六月份我们将以各种种子的 皮为主要材料的粘贴活动。中班的活动计划为:三月份进行了以动物造型为主要内容的制作,四月份进行了以植物造型为主要内容的制作,五月份进行了以静物为主要内容的制作,六月份将进行综合训练。小班的活动计划为:三月份进行了以动物简笔画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活动,四月份进行了以植物简笔画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活动,五月份进行了以静物简笔画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活动,六月份进行了简单的折纸活动。现在已基本成形,还需要继续巩固。
(2)室外活动:大、中、小班都有不同特色的游戏活动,首先对全乡幼儿教师进行了游戏活动的培训。中心幼儿园将古诗词、三字经配以音乐进行唱诵,并配上不同的动作,创建成中心幼儿园的古诗韵律操。此项活动正在培训和练习中。(3)学前班开展了双语教学,从小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培养语感,为幼儿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以我园为中心,带动全学区的幼儿教育
在创建核心园的过程中,我园走在了学区的前列,已初具模式。5月7日,经中心校组织,前进幼儿园和道坝子幼儿园来我园进行了“关于创办核心幼儿园”的工作经验学习。
二、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教育
由于各村幼儿教师年龄偏大,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有所缺失。我们针对这种现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学期初,我乡由指导教师亓艳会、万春红、王淑云、姜秀丽对全乡幼儿教师进行了折纸、绘画、粘贴、剪纸等培训。经过本次培训及教师本身的实际操作,教师们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4月份又组织全乡幼儿教师进行了体操、韵律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每位教师进行了测试,都达到了培训要求。这样使我乡每位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都能达到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教育教学中,我园在5月份于龙小进行了网络教研培训,使教师们能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教研活动的学习及交流,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能力。
三、搞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乡幼儿家长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孩子的方式各有所不同。鉴于这种现状,我们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对家长进行培训。其具体内容包括:(1)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2)安全知识小常识。(3)幼儿在园一日常规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之间都相互了解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的优点及缺点,使学校和家长都能及时处理好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能够让每位幼儿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做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例如我们5月份进行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培训,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教师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学习,然后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我们正在确立园本教研专题《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以及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