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兴趣教学五步法
英语兴趣教学五步法
上传: 张晴更新时间:2012-6-5 11:31:19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扮演着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对学生兴趣激起的方式和教学设计中的活用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团队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产生高效益的必要保证。而教师又在这中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认读的操练方式要多样化
呈现新的知识后,接下来的操练也很关键。操练分为很多种,比如我在让学生认读动物单词,首先可以将图片和单词放在一起认读;反复几次之后,可以只给图片或只给模拟的动物声音让学生说出单词;最后可以只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在这三个环节里,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熟悉,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刚学过的新知,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熟悉单词形式,培养认读能力了。这样环环相扣,逐渐将要求拔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渐渐提高。
2.在读课文时,让学生指读
让学生指读,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认读能力,提高认读效率。等到学生的年龄到达一定层次,朗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指读就可以放弃了。
3.教给学生基本的发音方法
在单词教学中,对于单词的记忆我常常教一些辅音字母和简单的元音字母组合基本的发音方法。有意无意的教学生读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适当教给学生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久而久之,学生面对单词就会自己去摸索怎样拼读。
4、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学生记忆
①首次感知词汇,刺激学生的瞬间记忆。每个学生对事物最初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抓住这一规律,我在实际教学中,不断采用独特、新颖和有趣的方式呈现单词,给学生以感官刺激,使其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②变换记忆方式,强化学生的记忆时长。实际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扎实掌握所学内容,我还设计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认读能力,来延长学生的记忆时长。比如:歌曲和歌谣的创编;游戏记忆法;动作记忆法;表演记忆法等等。
5.课外布置朗读任务。
①检查认读情况。对于教材上的内容,除了要求四会掌握的外,一般都要求学生读出。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层朗读,即先让英语小组长读给老师听,再让大部分学生分组读给组长听。当然,对于一些后进生,教师应亲自监督。②课外变换不同的奖励方式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读、说英语,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认读能力和语感就会有所增强,对英语自然不再畏惧。
第二篇:英语课前预习“五步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英语课前预习“五步法”
在英语课中,不少同学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用心听却听不懂;我很想说却无话说。久而久之就发展到:英语我很想学却学不好。
英语学习由很多环节组成,课前预习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不但可以帮助你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而且对于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均有益处。那么,课前预习我们应该预习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应该预习到什么程度呢?
一、“读”:读熟生词、读懂句型、课文
1.读单词。学好英语,生词是最大的拦路虎。因此,无论是“新”课还是“旧”课,熟读单词是必修课。若为“新”课,课前预习以读教材后词汇表中的生词和短语为主。要做到“识相”、“知音”、“晓义”。所谓的“识相”就是看到该词能认识并会拼写;“知音”就是知道该词的音标,不但能正确发音,而且在听到该音标时能意识到该单词;“晓义”则是知晓该单词的基本释义。若为“旧”课,课前读单词的目的就是巩固,要做到边读、边拼、边记、边造句,即一边读单词的音标,一边拼写单词,一边记单词的词性与释义,一边用该词作简单的造句练习。
2.读课文。美国作家D.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聚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课文是英语学习的最佳材料,因此读课文应该是课前预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课文分默读和朗读两种。遇到一篇新的课文,首先应该通过默读,理解句意,理顺文章结构并把握其大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朗读的重点是培养自己的意群意识和正确的语音语调。由于在阅读课前已把好课文的脉络,上课时对于老师设计的各种信息捕捉与运用任务就会感到游刃有余,而课前的课文朗读又使我们在用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充满自信。
3.读句型。英语文章中的句型,如同中文文章中的好句。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找出结构优美的句型、含义(寓意)丰富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并模仿使用。如模块一第一单元“Anne’s BestFriend”中的首句: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thoughts?就是一个既含句型(定语从句)又有寓意的好句子。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熟读这些句型,势必有助于我们英语表达质量的提高。
二、“划”:划生词、短语;划重点、难点
1.划生词、短语。在课前预习中,要划出教学材料中出现的生词与短语,并结合句意巩固“读”的成果。在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在句中的运用,感知它的基本用法。如在Or are you afraid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you’re going though?一句中,应划出的新短语是gothough,结合句子你不但能巩固它的意思“经历”,而且还能够感知它是一个及物的动词短语。
2.划关键信息句。捕捉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预习阅读课文时,首先要划出有助于课文整体理解的关键信息句,如每一段的主题句。这样你就能轻松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并顺利完成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其次要根据课文后的问题划出用以回答问题的相关信息句,这样可方便你从容应对老师的相关提问。
3.划含新语法句子。在现行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均有一新的语法学习内容,这一内容会在阅读课文中得到不断的呈现。因此,在语法课前,应借助教材后面的语法介绍,通过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运用该语法的所有句子,然后通过对比各句中的异同点,初步了解该语法的结构形式及使用范围。这样的课前预习不但有利于提高你对各种语法内容的识别能力,而且有利于你对语法的自主学习。由于课前你对该语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听课时只需把重点放在老师的“解惑”上。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4.划难点:对预习过程中一时搞不懂的词语、句子、句型、新的语法进行划线,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解,从而避免盲目听
三、“问”:提出自己预习中的问题
预习不仅仅是预先熟悉一下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预习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是联系过去学过的有关知识,围绕词义、词的用法和搭配、句型结构、语法概念等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预习语法同位语从句时,一个可能的问题就是它与之前学过的定语从句有什么区别,因为两者在形式上与内容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二是围绕课文的内在联系、情节变化、说话人的意图等提出问题。问题势必带来思考,思考后自己解决不了的那部分,就成了我们听课的重点。可见,这样的预习可使我们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听课,从而有效地提高听课效果。
四、“思”:思考问题与上课内容
1.思考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现行人教版教材后面的词汇表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上仅给出了中文释义与词性,这对于掌握词汇并正确运用词汇是不够的。因此,在预习时,特别是在词汇课前的预习时,应积极思考词汇的语用意义,思考之前已学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思考它们在用法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等,同时记下你的疑点或难点,以此明确听课的重点。
2.思考课堂教学的可能内容。每一堂课,根据其课型,均有相应固定的内容和教学流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前,根据相应的流程,思考并准备相应的知识,课堂参与就成为可能。例如在warmingup中,老师通常会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或使用教材编制的任务,或自己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们回顾与该话题有关的词汇与背景知识,从而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热身”。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预习时提前做好自我热身呢?以模块一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友谊”,在warmingup中,老师肯定会问及涉及朋友素质的相关问题。如果我们在课前能对此进行全面思考,就能从容、流利、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课堂参与质量。
3.思考课本配套的问题设计。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每一部分往往都设计有相关的一些问题,它们或是来引出本部分的中心学习任务,或是来检测评价本部分的学习情况。思考启发性问题,将使我们有备而说,思考评价性问题,将使我们有备而听。
五、“查”:查词典、查资料,自主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1.查词汇。由于教材后的词汇表中仅有中文释义,它并不能告诉我们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和具体的用法,因此在对词汇课的预习时,应借助英英或至少用英汉双解词典,明确词汇的实用意义与用法。如短语be concernedabout在词汇表中仅用中文注释“关心;挂念”,但表示“关心”的短语还有care about, care for,be worried about等,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其意义与用法有无区别,若有,区别又是什么。如果我们能通过查词典或相应的参考书,就能提前对它们有所了解,并在听课过程中验证或纠正自己的理解。
2.查背景知识: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网络、百科全书等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自由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参与课堂活动。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英语词汇教学五步法
英语词汇教学五步法
摘要: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其基础,忽视词汇的记忆。英语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词汇的不足或不准确是每一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最大的“拦路虎”。所以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利用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作者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和艾宾浩斯遗忘定律从自身教学实践来谈如何在潜移默化的帮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词汇。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方案。从词汇教学的准确度、恰当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全面提高记忆词汇的有效度和词汇量。
关键词:词汇教学 五步法 遗忘
Abstract: Word is the basic function unit and found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The ignorance of word memorization will make English study the water without a source.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In some way,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of students depends on the vocabulary they mastered.the word insufficiency or inaccurateness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for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Therefore, it i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task for a teacher to scientifically enlarge students vocabulary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rules of memorization.The author discussed some ways to help students gradually master vocabulary better and worked out a feasible teaching plan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ity of the students’ vocabulary.Key words: vocabulary teaching, five steps, oblivion 前言: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字、词汇的学习与掌握,英语的学习亦是如此。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A.Wilkins在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充分论述了词汇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都表达不了(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所以利用 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词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其基础,忽视词汇的记忆。英语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单词记更快、记得更牢?学生词汇的记忆效率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课题。许多专家在这一课题的研究方面出了不少成就,总结出了不少记忆词汇的方法。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记忆方法,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记忆词汇时态度被动、一暴十寒、靠考前突击,许多记熟了的单词使用时要么想不起来,要么容易出错。每次考试下来都是抱怨生词太多,根本无法准确理解,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词汇的不足或不准确是每一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最大的“拦路虎”。词汇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在此作者不赘述前人的成就,本文作者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和艾宾浩斯遗忘定律从自身教学实践来谈如何在潜移默化的帮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词汇。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方案。从词汇教学的准确度、恰当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全面提高记忆词汇有效度和词汇量。
一、理论基础:
(一)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
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词汇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艾宾浩斯遗忘定律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认为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遗忘过程的发生是不均衡的,熟记后最初遗忘的较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遗忘会由快到慢,到最后就基本不会遗忘了。根据这一规律,为了防止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就应该及时复习,与其等已经遗忘了再去重记,不如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根据遗忘规律,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使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二、五步法方案
以必修一第一单元部分单词教授为例:
add 增加 添加补充说 upset 使不安使心烦
ignore 忽视
calm 使平静平静的
concern涉及关系到 关心 关注
cheat 欺骗骗子
crazy 疯狂的变疯的trust 相信
suffer 遭受忍受
communicate 交通沟通
habit习惯习性 概说:
以语言输入为切入点,以语言内化语言输出为重点以抗遗忘复习为主线,把握词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全面进行词汇教学。
第一步:语言输入,利用录音机教师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练习发音熟记单词拼写,并通过读课文来体会生词在语言文本中的用法;第二步,语言内化,课堂上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单词在语言文本中的应用,并呈现更多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老师指导协助总结归纳。设置巩固练习,设计词语应用的语境,翻译句子等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言;第三步:语言输出,以写作为主,学生自己利用所学词汇编写应用语境;第四步,抗遗忘往复习考试督促:周测验、月考;第五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督促及时学生复习。复习思路要符合遗忘规律。
方案实施步骤:
步骤
一、语言输入
(1)音形记忆—读音与拼写
读音方面: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一味追求单音的准确性。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读准音。可使用以下方法 1听录音跟读读 2老师示范领读 2 听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学生全面练习发音。
拼写方面:
通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则,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能力。在此环节,注重字母、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根据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单词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见词就能拼读,听音就能拼写的能力。使学生们逐渐具有语言感知的能力。(2)在语言文本里讲解,--在语境中记忆单词
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多数来自大量的阅读,可见,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语境教授词汇的材料,并尽可能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单词教学不是孤立的,从读音、拼写记忆词汇只能使学生通过读音记住、拼出单词,但单词的实际意义还得放入情境交流中,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交际功能。才能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脱离语境音形意脱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只有在语境当中才能真正的全面地掌握其用法。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课文创设的语境之外,还要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语境材料。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文呈现记忆单词:
在课文的呈现中注意培养学生在对语言文本中生词的猜测过程中牢记单词
遇见生词要学生反复听、反复读,看邻近的上下文,分析其在句中的关系。让学生去思考,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去推知遇到的新词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理解力,最后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3)呈现拓展语言材料让学生总结比较归纳(induction)
材料设计
例:add
All these numbers add up to 125.Add all the numbers up on the black board.All this adds up to a new concept of Number Two Middle School of Shengli.Fireworks added to the attraction of the festival night.The four new comers add fresh blood to our class.学生从这些语言材料中总结归纳出 “add”的用法。在具体的语境猜测词及词语的意思,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从语境的学习单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老师做最后的总结,搭配:add to(增添 使 更)add…to…(把…加到…)add up to(合计等于)add up 合计 加起来 重点讲解 “add to” 用法。
结合学生注意“点”和“面” 步骤
二、语言内化--语境操练
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众多专家一致认为“词不离组,组不离句,句不离段。”这充分体现了语境在记忆单词方面的作用。否则,一方面是记忆只能是浅层,记忆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没有语境即使记忆了很多单词也不能够学以致用。
(1)在单句语境中操练词汇。
在单句语境中,让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再认再现所学的单词拼写及用法,为减轻难度特给首写字母或汉语意思。这种操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单词、词组在语境中的用法深层次全面掌握单词。练习设计
例: ______ to our achievement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I tried to tell her but she ___________(不理睬)me.He was __________(不安)when he heard the news.He took a dead breath to c__________ himself.She is so c__________ about English that she can’t live without it.The bad lady c__________ the young beautiful girl into the belief that she was her mother.Once you fall into bad _______(习惯)it’s hard to get rid of them.She is so c__________ about English that she can’t live without it.To get as much as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we should learn to c____________.13.His friends has s_________ from ill health for some years.20.He took a dead breath to c__________ himself.25.Don’t ________(信任)that old lady.词语辨析 add up/ add to/ add up to
1)Five ________ seven makes twelve.2)The pupil is too young to ________ these figures.3)The amount of money he gets from the factory a month _________ no more than 500 yuan.2.too much/ much too
1)________ has been used to save the dying panda.2)The problem ________ difficult for the boy to work out.3.join, join in/ take part in/ attend
1)I decided to _____ the club to have dance training.2)Would you like me to _________ the game.3)I ______ a meeting last month.4)I will have to _______ his funeral next week.步骤三 语言输出
利用语言输出巩固词汇学习(词汇学习的高级阶段)
教师的任务不只停留在向学生不断输入新词汇和巩固已有词汇上,教师还要为学习者创造机会应用记忆库里的词汇,也就是让学生有语言输出的机会,即写和说,语言输出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步骤,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认识的词汇,那么,这些词汇只能是你的接收词汇,而不是输出词汇,也就不能说完全掌握了这些词汇。对于学生输出的语言材料,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方式为学生纠错,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词汇,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翻译句子 编写对话 编写语篇应用语境(巩固练习的高级阶段)等。
练习设计(例子要切合实际深入生活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例:
翻译:
新教学楼的落成使胜利二中变得更美丽。
(The new teaching building adds to the beauty of No.two Middle School of Shengli.)我们班学生加起来共有55人。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dds up to 55.)语篇应用语境: This morning I was upset, and nearly went crazy, for I was cheated by the person who I trust, which added to my anxiety.I told my best friends about this, but he ignored me, which made me nearly go crazy, I suffered a lot.So I communicated with my teacher through telephone.He was so concerned about me that he calmed me down and told me that I should form a habit of protecting myself.步骤
四、周单元词汇测验检测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周练习中制定相应的关于词汇方面的练习题以检测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对词汇进行再认再现,在反复重复中让让学生潜移默化、化难为易地掌握词汇。这一样旨在改变学生“一曝十寒”,突击记忆词汇的记忆不牢固不透彻的弊端。使学生根据遗忘定律形成好的记忆习惯。
周练习题型设计:
I.单词拼写
To get as much as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we should learn to c____________.II.短语翻译 做调查________ 2 合计__________ 3 没有凑全;将就____________ III.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The young man was deep in ___________(think).2.The window was found _________(break).IV.词语辨析
1.calm/ quiet/ still/ silent
1)After the storm the sea became __________ again.2)Keep ______.The photographer is ready.3)Your father needs peace and _________ because he’s working.4)Don’t remain _________ on bad behaviors.步骤五:考试检测督促学生反复再现词汇。
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词汇教学时应首先抓单词特征,根据词义、词性、词 音、词形、构词特点进行分类比较、辨析归纳、学新联旧、全面扩展,新旧词汇一体化、提高重现率、词汇深加工、采用各种学习技巧、鼓励形成独立策略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定律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停的进行抗遗忘的再现复习。以月考总复习、期中考试总复习、期末考试总复习为契机。不停让学生进行抗遗忘斗争。
结论: 词汇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输入内容的理解能力就越强,输出语言材料时质量就越高。而通常情况下,在学习外语时,学生感到词汇很难记,即使记了很多词,单词使用时要么想不起来,要么容易出错。每次考试下来都是抱怨生词太多,根本无法准确理解,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词汇的不足或不准确是每一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最大的“拦路虎”。针对学生词汇学习中的种种困惑和误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从词汇学习的准确度以及高中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点,并注意词汇教学的连贯性和层次性,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词汇实际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语境来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准确度和全面性。同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定律,不断进行抗遗忘再现复习。经过实践,这种词汇教学方案,以词汇教学为英语教学课改的切入点,效果很好。事实胜于雄辩,在2005-2006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东营市统考中,我校高一年级英语课成绩取得了东营市第一名。其中二卷单词拼写题平均分比同类其它兄弟学校高3-4分。参考书目:
[1] D.A.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Edward Arnold, 1972.[2] Virginia French Allen: 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M]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2
[3] 张科平:《韦氏音标与词根词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 仇保燕:《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M] 1983 [5] 王克谦:《英语的基本规律 速成记忆法》[M]
[6]曹务堂:《简明英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7]Evelyn Hatch:《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第四篇: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版的语文课本中读占一席之地,第一、三册课本中分别编入了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风格不同,意蕴各异。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有一定难度,从另一方面显示出社会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条件下,中西方文化交流呈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吸纳国外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对青少年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新教材的出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条件,针对一、三册大量古诗词的出现,结合教学实际,我尝试着运用了五步诗歌教学法,具体阐述如下:
一、引
古诗歌由于时空的距离,与现代学生多少有些隔膜,因此,首先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入手。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是与古诗词的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无论是一首音乐还是一段录像片段,都能很好的创设处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气氛,能够迅速集中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尽快融入诗词的意境。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我认为,这是鉴赏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音乐入题。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能够营造气氛,烘托意境,从而与诗作主旋律达到共鸣。如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及诗中描绘的梦中仙境,学生很难进行深刻的体味,我选择来自瑞士的班得瑞乐团演奏的《仙境》中的一个片断,让学生提前背诵诗歌内容,结合音乐,闭目冥想,体味诗歌和音乐的相通之处,达到诗歌意境的有效渲染。再如讲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在讲课之前用录音机播放徐小凤的歌曲《送别》,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离别的悲凉,进而达到鉴赏这首词的离别意境的目的。用音乐语言来诠释诗歌语言,使学生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乐消除了时空的隔膜,音乐与诗词结合,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诗歌的无穷魅力。第二、相关名句入题。
通过背诵相关诗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积极鉴赏诗歌的主动性。如讲杜甫的《登高》之前,让学生背诵已学过的杜甫的其他诗歌,很快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三、作者的简介及生平入题。如讲杜甫的诗歌之前,系统地讲解杜甫的四个生活阶段,让学生了解杜甫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以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再有也可讲解与诗歌相关的故事,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时,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及四大爱情民间传说的其他故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人们在传说中寄寓的美好情感。
二、读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歌的韵味,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情感才被深刻的品味出。
第一、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朗读磁带,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营造出的教学情景,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
第二、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配音朗读,学生更易受感染,效果会更好。如讲《琵琶行》时,配以《梁祝》的相关片断,结合第二段对音乐的描写,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体味音乐的无穷魅力。第三、给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学生可以自己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如讲《孔雀东南飞》时,由四名学生自选角色,当堂朗读,学生既熟悉了情节,疏通了诗意,另外,在情感的表达上加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效果不错。此外,还可采用分组读,领读,齐读等其他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赏
有了以上两个环节的充分准备,赏析也就没有了障碍。诗歌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赏析诗句,体味意境。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鉴赏古诗词,关键要学会挖掘其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交融而创造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找出“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就能结合相关知识体味出词中所表达出的伤别离的情怀。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寓意,如子规的悲惨凄恻,鱼的自由惬意,牡丹的高贵美好,梅的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等等。
第二、作者生平简介,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比如学习李清照词,必须了解她的生活经历,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然后再把《声声慢》《一剪梅》(第三册)对比阅读。
第三、了解结构特色及艺术手法的使用。《琵琶行》的双线结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诗歌的夸张地使用及丰富的想象力,与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如《秋浦歌》《望天门山》,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此诗的艺术手法。
四、悟
诗歌的意境丰富而又深邃,主旨博大而又精深,教师的讲解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还需要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师要启发学生敢于质疑,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拘泥于教参的观点及现成的说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从历史的角度和艺术的创作等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性评价。悟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深刻的主旨。
五、积
要求学生注意整理笔记,常记常写。强化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积累同一位诗人的其他名篇名句,积累同一风格或同一流派的其他诗人的作品,广泛阅读,多方面积累。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成,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必须具备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五篇: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
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
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
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五步:习作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一步。写,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
单元写作训练,就是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吸取单元课文写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练习。进行完前四步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有关文体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自然是水到渠成。高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单元后都安排有与单元知识和课文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学生练习,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