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

时间:2019-05-15 13: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

第一篇: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

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决定人的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情商而不是智商,智商仅占20%,情商占80%。情商理论的创建者丹尼.戈尔曼说:IQ(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胜败的关键,而他本身具备的情感智能,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忽视情商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缺失。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良好情感的养成工作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正确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索数学教学中注重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找到解决的合适方法,才能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良好情感的转化工作。

许多教学案例证明:学困生的学习上不去,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不够聪明,而是情商发生了障碍,没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情绪,贪玩、胆怯、缺乏自信、密切合作等良好情感态度。由于情感障碍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整个困难生的60%—70%。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天生的学困生,都是后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内部原因

学困生往往缺乏强烈的进取心、进取精神,思想上不求进取,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抱负,不明确今天的刻苦学习是为了将来,立足于社会。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懒散、好玩好动,精神不能持久集中等。

(二)外部原因

①家庭环境。

家长素质低下,如父母态度太粗暴,对子女棍棒式教育、方法欠缺,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导致厌学;或无时间,长期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染上不良习气,对学习毫无兴趣;或总认为自己孩子笨,造成心理暗示,致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等;或家长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的“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的价值取向,势必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或家庭结构上发生变化,单亲家庭愈来愈多的出现,给这类学生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信心,更别谈什么乐趣了。

②社会环境

游戏厅、网吧、各种带有色情的卡通画册、录像带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不学、弃学等。

③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存在疏漏,如教师教育思想上的疏忽大意,教学方法的不得当,责任心、事业心的缺乏;或同学之间的互相不良影响等等。

而很多时候,内部原因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影响甚至是心理伤害,从而使学生厌学、不学、怕学。

下面就让我们探索一下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要想真正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教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学生根据各自的认识背景,展开分层次的自主探究,从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这是课堂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前提。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果。如何在课堂上树立这些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学困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才能实现从学困到学能的转变。

首先,专化学困生,从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开始做起。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

另外,我还觉得有时因为教师一些极其贴近生活的语言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的比方会让他们恍然明辨是非主动学习。比如,曾经为一些学困生总不能按时订正家庭作业而困惑,一天我不经意的一个比方使他们似乎茅塞顿开,“老师要提醒班级某些学生,最近你们欠了老师‘一屁股的债’,打算什么时候还清啊?再拖我就要加利息啦!优先还清债务的有奖励!”好些学生扑哧直笑,但这些话被那

些“欠债的学生”听进去了,没过会儿便主动将作业交于我批改,当学生将订正作业交与我时,我又对他们说:“哎呀!还了债就是轻松吧!既然你们有这样的偿还能力为什么不及时还债呢?现在你们感觉到浑身轻松了吗?从明天开始你们可以脱贫了!如果每天都这样轻松上阵的话,学习肯定会比以前轻松得多!你们说呢?”听了这样的话,学生点了点头学生似乎真的觉得丢下了一个包袱,深深的吸了口气,觉得老师说地很有道理。打那以后,我们班学生作业订正不及时的现象明显改善。一个看似简单的比方却收到了和一直催促唠叨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的效果,让我感悟到教师选择恰当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用机智和激励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乐于去参与学习,变被动于主动,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变让他学为他要学,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其次,转化学困生要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学能生发言,学困生无言的局面。通过学能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学能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结成“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时刻关注学困生,发现他们学习有困难就主动帮助他们,这样,学困生在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第三、转化学困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首先,如在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学习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杜绝一切由好学生包办的现象,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勇于展现自己的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也代表小组来汇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

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相信你能做到”等一系列的鼓励语言,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创造展现的机会,对于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做“木乃伊”,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信心将学习进行到底!

总之,促进学困生学好数学,要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深信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从教学要求、内容、方案、手段、考核方法、评价机制、常规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废除一切不利身心发展、禁锢思想、泯灭智慧的陈旧观念和种种束缚,努力开启学困生智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潜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的。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一)从学生方面讲:

(1)学习数学目的不明确而缺乏学习自觉性。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备,学习数学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形成自觉索求的信念,因此一遇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使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学习数学习惯差而缺乏学习的持久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学习毅力差,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只停留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常犯重复错误。

(3)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而感到枯燥无味。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学习无劲头造成厌学情绪,很少有兴奋和较高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从教师方面讲:

(1)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较少。学生被动吸收的现象偏多,且集中复习多,穿插复习少,结果重现多,过程重现少,造成学生知识遗忘快、知识保持时间短。

(2)在布置作业时,关注学生知识应用型训练,缺少知识形成型训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机械记忆、套用现成的方法,缺少积极有效的思维。

(3)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缺少必要的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链接,缺少与学生必要的情感沟通;在数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注重问题的梯度与密度,缺少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设计;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注重怎样讲,很少关注让学生“怎样想”。时间一长,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关爱和赏识并重,重拾他们失落的自信。

学困生在集体中,往往受冷落,不被重视,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如果对他们冷眼相待,甚至讽刺挖苦,只会伤害他们已经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损伤他们很小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困”上加困。因此,转化数

学学困生首要的工作是尊重他们。

1、加倍关爱,排解压力,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歌德曾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二)辅导与优惠并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1、鼓励大胆提问

学困生虽然知识缺失多,存在的问题多,他们“帐多不愁”最不喜欢提问,或许不敢提问或不会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远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倡句号少一点,问号多一点。教学中,我提倡不懂就问,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可问,没人有资格嘲笑。消除了学困生的胆怯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了路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这么一个女生,四年级末数学考了34分,被许多教师宣判“死刑”说她肯定考不及格。在我的鼓励下,她不懂就问,如:怎样用量角器,怎样通分,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等,凡是她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她都会问且执意要我出题给她练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终于以67分的成绩打破了“预言”,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奇迹。从这位学生身上,我更加坚定了使用“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的教学策略。”每新接一个班,都会提倡多问,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在全班掀起“问潮”。

2、落实辅导工作

(1)重视学法指导,不让新知变疑点

对学困生的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提倡“笨鸟先飞”。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同样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困生作业当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个纠错本,将错误的作业再做一遍,学会对知识方法的归纳整理,不让新知识再累积疑点,提倡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下后遗症。

(2)手拉手,向前走----“疑问消除法”。

实现一个优生带动一个学困生的帮扶活动,为其命名为“手拉手,向前走。即为每位学困生找一位小老师。首先,教师根据学困生的具

体情况与学困生一起整理自己知识的断层,形成若干个细化的小问题,罗列在一个表格中,让小老师为其辅导,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注明时间和日期,由教师出题检验后写上评语,及时评价和鼓励,启发学习的动力,使问题由多到少,逐个解决。由于优生与学困生呆在一起的时间较多,能使学困生的问题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增强辅导的时效性。

(三)对学困生实施“优惠”政策。

1、作业上的“优惠”。

学困生由于负担过重,基本上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为了更好地实施转化,在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上力争采用优先批改,当面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课堂上的“优惠”。

学困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首先,回答问题优先。课堂上,只要他们举手则优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决不责骂他们,维护他们的发言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感到成功的体验。其次,操作活动优先。在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选择学困生优先操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参与,他们也能准确地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他们经历了成功的体验。再次,优先板演。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让学困生优先板演,且要求他们板书完整,书写规范,完成后还得把道理讲给

全班同学听。这样,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评价上的“优惠”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作业上都以积极的评价为主,鼓励学困生战胜自我,只要与以前的我相比有进步,就给“优”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学习上就更有动力。

三、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转化学困生有下面几点的思考:

(1)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造成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因素上,更不能把学困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必然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常常一次能前进很多,成绩差的学生则需要以较小的步子前进,且需要经常复习。这种差异会随着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时间的增长会更加明显。因此数学教学的任务并不是经过几年的教学,使每个学

生的数学成绩都达到优秀水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由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学习困难多数是暂时的,如果给予及时补救,学生是可以继续进行数学学习的。

(3)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讲课的速度是否太快;在教学前是否忽视提出具体的要求;是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具体感知活动;制定的目标是否太难;是否注意学生原由的基础;教师是否只顾完成教案,没有注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学困生的转化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工作,持之以恒,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努力为每个学困生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困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相信他们就会很快地走出困境的。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庄浪县第二小学 万芳琴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发展一直是我长期关注和探讨的课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表现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1)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表现在没有责任心,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不需要努力去学,常常要老师催,家长追才能完成作业。

(2)贪玩造成学习困难占的比例最大,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小学生的自制力差,不能分清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习,课堂上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课后作业应付了事,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知识断层型,由于学习不得法,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掌握,造成学习新知有困难,因为小学没留级制度,这些学生都跟班升级,所以学习缺漏也就越积越多。

(4)学习习惯差,依赖性大,产生惰性心理,他们只等着别人说出结论,不愿主动积极地思维,成绩当然不乐观。

(5)自信心不足,由于理解能力比较缓慢,思维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思路,课堂上这些同学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会当观众,来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

2.外部因素

(1)家长教育无方,表现在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由,孩子作业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过问。等到成绩不好,更多的是责骂而不是帮助分析原因。

(2)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3)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有抵触情绪,导致厌学。或者是在同学中不合群,也会影响到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虽然诸多方面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而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

二、转化策略

(一)走进学生心灵,寻找教育突破口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的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所学习的科目是否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的老师就放弃该科的学习。因此每个老师要伏下身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走进孩子的心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的关系,这是促进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 晓宇 :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不会听课,无法独自完成作业。上课画画,做小动作,眼睛很少朝黑板看,课堂练习从不参与,家庭作业都是父母家教带着完成,而且不听从教育,课堂上老师叫其写作业就嚷,我没本子,或者说我没笔,我妈没削铅笔等,如此的幼稚,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弄清原因后,我觉得这个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循善诱,要多鼓励,多亲近,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像妈妈那样真诚地关心他。于是我就时常利用下课时间与他谈心交流,了解他的爱好、兴趣、烦恼,并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他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动笔完成好课堂练习,做对了给予表扬奖励。在同学赞美中,他乐了,感觉学数学还是很有趣的。接着我又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缺补漏。适实指导,真诚帮助,他感觉到进步的希望,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

[案例二]小佳,对学习数学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原任老师反映作业完成没质量,成绩不理想。接班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有个性,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应付,还煽动孩子不订正错题。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多次找其谈心,指出她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和她一起定出学习计划,并为她加小灶,补缺补漏,让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她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告诉妈妈老师是她的好朋友,对学习也就有了动力,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挤时间给自己加码,多完成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从厌学到主动学,这个变化可真不小。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以全身心地爱去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教得功课。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要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最重要就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会主动去学。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兴趣,我想最主要的要让孩子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尝到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上犹如一潭死水,学生何有乐趣,无乐趣哪来兴趣,因此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孩子在自主、猜测、实践活动中去探究新知的奥秘,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以“乌鸦喝水”如,“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以“乌鸦喝水”故事情节引入新课,孩子们觉得新颖有趣,随着石子的放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1:石子占有位置。学生2:石子将水挤出来。学生3:也就是说石子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老师不满足接着问:如果我将石子取出来,它还占有空间吗?这个黑板擦占有空间吗?每个物体都占有空间你知道叫什么吗?孩子们高兴地喊起来:“体积”。接着在猜猜两个容器哪个容纳的水更多的环节中,学生情绪更高涨,有的说一样大,有的还是左边的容器大,有的说右边容量肯定更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验证。谁来验证呢,看到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孩子,我不失时机地把球抛给学困生完成,看到他们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他们未来的学习会获得丰收的硕果。(三)注重“导学”,激发学困生自信

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就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还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每节课中都有一定时间检查课前学习效果或检验新课掌握情况,此时我都走下讲台,。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别小看只有几分钟时间,这几分钟的指导让学困生增强了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对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铸就成功的一半。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还要从各个方面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四)及时反馈纠正,学困生练习当堂处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我都要做到及时反馈纠正,并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特别是学困生尽量让他们做到错题不过堂。这样的处理大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积极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我们对学困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永不抛弃永不放弃,我坚信学困生一定能获得较长足的进步。就像美国着名教育家布卢姆曾说:任何学困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

第四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从未来来看,它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掌握好这一工具,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因素、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学困生。因此,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

所谓信息技术学困生,顾名思义是信息技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的学生。信息技术学困生一般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造成。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又分为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虽然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但少数家庭还没有计算机,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在家里得到巩固与发展,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学生的上机操作仅限于学校的每周一节课。其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只是副课,对学生将来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某些家长认为学生只会用计算机玩游戏和看电影,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限制或拒绝学生使用计算机。学校因素:某些学校设备投入不足,无法保证一人一机;学校主课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经常“照顾”主课学困生留在办公室进行辅导功课,使这些学生无法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2、内部因素

某些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控能力差,进入机房就千方百计的想着玩游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随意讲话,上课不认真听讲;某些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生怕操作错误被老师说,被同学笑话,不敢大胆的上机尝试操作;还有部分学困生性情懒惰,依赖心理很强,老师、同学怎么做,只会机械的模仿,不肯多加尝试与探索,限制了其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困生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学困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教育学困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呼唤他们沉睡的思维。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是信息技术教师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付出相当多的精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调动积极性,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是转化的切入点。

信息技术学科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更应该保护和保持好学困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课堂多创设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多设计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困生始终保持热情的学习状态。同时课堂上时刻

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行为,见到学困生好的表现要及时的表扬,哪怕是输入一个汉字,画出一个圆形,学困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成功的体验。见到操作一直错误的学困生,教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爱心、多些鼓励,不要随意的指责甚至谩骂,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其产生自卑心理。当学困生得到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

(二)注重培养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突破口。学困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分心,随意的讲话,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这些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也是所有学困生的共性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或者把学困生安排在离老师较近的座位,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通过长时间的强化,提高了学困生的自控能力,逐渐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使其跟上课堂节奏,掌握所学知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化归能力以及志趣特长等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尝试,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困生“陪读”的现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不但让学生在学科上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让学困生达到起码的合格水平,腾出时间和精力,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以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又可以使学困生逐渐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例如在教四年级《制作演示文稿》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能根据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幻灯片版式,并正确插入和编辑文本;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学困生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目标: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并尝试声音视频的插入。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四)开放机房,对信息技术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困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你无法保证学困生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消化,每节课的操作任务都可以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放机房,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计算机,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任务。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操作应该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恰如其分地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真正促使学困生发生根本性的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只要教师对学困生怀着真诚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困生,善于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困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五篇: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存档编号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教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届 别 2015届

专 业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

学 号 111207012

姓 名 刘璐

指导教师 曾素林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10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赣南师范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作者学号 : 111207012 作者签名 :

年 月 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刘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Liu Lu

2015年5月10日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目前,小学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为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且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完成作业较为被动、学习成绩较落后,因此被称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学校均普遍存在,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转化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乐学,既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论文以小学语文学困生为例,从学困生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多角度论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本文认为,学困生的成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主要从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等几个角度展开。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对策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presents the good development situational;the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Chinese course standard” clearly put forward: “Chinese course must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all students, make students obtain the basic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o every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dea embodied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love each student, don't ignore any a student.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the teacher will often ignore those who hav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s not too good students, their basic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weak, they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finish the homework more passive,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refore is called “poor student”.Poor student in every school are widespread, and has a certain proportion.Poor student abound, not only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Make poor stud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rase willing, is not only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 before the teacher, an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or poor student,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As long as we persevere, coaxing, will be ab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Key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Poor student;Cause analysis;Conversion of countermeasures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要 ·········································································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四)文献综述 ···············································································-2-

(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3-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 ······················································-3-

(一)内部原因 ···············································································-4-

(二)外部原因 ···············································································-5-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7-

(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 ·························································-7-

(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9-结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附录一: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15-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16-致谢 ····························································································-17-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绪 论

(一)选题背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品质,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致使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在认知、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课程内容,造成学校困难或障碍的人。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课堂缺乏积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

教育界对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学困生研究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困生仍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积极有效转化学困生,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的学术价值

(1)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道健康发展;

(2)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融合

学生只有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评价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积极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

2.研究的现实意义

(1)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重视学困生,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使学困生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积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性的评价对待学生,积极转化学困生,对他们充满爱心和耐心,不断寻求有效的方法,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小学语文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述,是一部对差生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方法论的总和①。

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转化学困生都提出了较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例如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强调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转化对策,苏霍姆林斯基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转化对策。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家庭和社会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学校、课堂、学生自身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课堂案例进一步说明课题,使其更加有说服力。

(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目前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存在严重障碍以致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例如自闭症儿童、先天脑损伤儿童等,这类学困生的转化比较困难;第二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较正常的前提下,由于教育背景、学习方法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习大态度和积极性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这类学困生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转化的。

本论文的学困生研究是以第二种为对象进行研究的。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

为了更好的客观掌握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问卷调查从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内部因素和学科原因、教学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外部因素等进行设计,其中,第一至第三题为智力因素,第四至第六题为学习兴趣,第七至第八题为学习方法,第九至第十题为学科原因,第十一至第十三题为教学原因,第十四至第十七题为家庭原因,第十八至第二十题为学校原因,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五题为社会原因。

由于调查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此问卷的设计较为简单易懂,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566份,收回540份,有效问卷425份。

以下是对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

该数据是学生每一模块选择否定性选项占其他选项的百分比,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学困生的成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以学习兴趣低下和教学方法原因为主。以此作为依据,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见表一所示:

①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56-168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困难的一个原因。

2.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低下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87.2%,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位居第一。由此可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转化学困生意义重大。

学困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差,接受知识较被动,不是自己想学,而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学。他们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显得冷漠,不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敷衍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在教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这些学生会觉得课文枯燥无味,对班集体的朗诵、听写也毫无兴趣,更别说主动理解邱少云的伟大革命精神了。他们不是不会,而是心底里对学习语文有一种抵触情绪。

语文学困生可能只是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在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上。由于语文成绩较差,考试屡考屡败,因此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一般都较自卑,自卑心理严重,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没有兴趣。

3.学习方法不当

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又一重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67.3%,仅低于学习兴趣和教学原因。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学习机械、呆板,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也不善于比较、总结,不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加上理解不深,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从而影响了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这些学困生大都依赖心理较强,在课堂上随便听听,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能抄则抄,不愿意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把对语文的学习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学科原因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其学习范围广,设计面大,因此也是造成小 学生觉得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所占比例为45.8%。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等特点,语言表达较为灵活,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小学语文主要是拼音、识字、简单的写作教学,字母的发音较为难记,相同的字母可以组成不同的拼音,比如用“a、p、o”三个字母组拼音,可以组成“po”、“ao”、“pao”;同一个拼音可以写成不同的汉字,比如“po”,可以写成“破”、“婆”、“坡”、“泼”、“颇”、“迫”等多个音调不同的汉字;同一个汉字往往又有不同的拼音,即多音字,比如“和”,有拼音“he”、“huo”、“hu”等。对于刚刚接触语文的学生而言,这些繁杂多变的拼音汉字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扰,在认知能力发展一定的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深受其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父母只顾着挣钱,认为只要经济上满足了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他们整日都为生计奔波,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忽略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甚至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作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学生和其他学习环境较好的学生相比,学习和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①,形成恶性循环。

4.学校原因

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学校原因所占比例为54.9%,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等,例如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安排有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几乎都是被用来上语文课、数学课。学生一整天基本都是语文、数学课,在校生活枯燥单一,更加讨厌学习。学校没有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相应的语文角、语文朗读比赛、语文趣味性知识比赛(成语接龙、听写大赛)等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社会原因

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社会原因所占比例为33.4%,社会原因的比例虽然较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低,但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净化社会环境,提倡学习型社会对促进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小学生价值观尚处于塑造时期,他们不能辨认网络上东西的好坏,智能机、游戏机、网吧的泛滥让很多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一天到晚都想着上网、玩游戏,学习兴趣日益低下,最后导致学生厌学、弃学。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

1.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智力的训练

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征。教师要适应和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这些基本规律和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顺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如果能以游戏的形式加强对学习的巩固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完声母“b”时,可以在下一课堂以小游戏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随堂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教学内容,只要是玩游戏,小学生一般都能积极踊跃参与,这与他们的年龄发展特点相符合,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让每个学生按 ①王卓群.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2-13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比如,在教学修辞手法时,个别学困生总是把“好像”、“仿佛”等表示猜测的句子当作比喻句,分不清这些表猜测的词语与比喻句之间的关系,只要看到这些词语,就马上断定是比喻句。针对这种学习困惑,教师可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比较,“她的脸红得好像苹果”,“她好像生气了”,前面一个句子将“脸”比作“苹果”,这里“脸”是比体,“苹果”是喻体,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因此第一个句子是比喻句;第二个句子的“好像”表示一种推断,一种猜测,并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在句子中找不到比体和喻体,因此第二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这个时候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习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关键是看这个句子有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有没有比体和喻体,而不是单纯地以有没有出现比喻词为参考。如此分析比较之后,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修辞手法时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了。

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增强自信心,使学困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1.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好拼音及汉字的正确用法对于整个阶段及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拼音汉字的学习确实有点繁杂,这是由拼音汉字的特点决定的,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规律,善于分类整合,一样可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比如在教学声母韵母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的识别声母韵母,不能很好的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将声母韵母分开识记,并且每个字母都辅之以汉字的发音,具体做法见图一。再比如,在教学多音字的时候,除了反复说明一个多音字有多种拼音的同时还要重点对不同拼音的使用方法加以解释,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多音字“和”,当使用“hé”音时,表示“连同”的意思,组词“我和你”;当使用“hè”音时,表示“和谐跟着唱”的意思,组词“曲高和寡”;当使用“huó”音时,表示“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的意思,组词“和面”;当使用“huò”音时,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的意思,组词“和药”;当使用“hú”音时,表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的意思,组词“和了”,见表二。

图一

声母韵母表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表二

多音字分类教学 以“和”为例

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1)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

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满堂灌的讲 课方式忽视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40分钟的课堂让他们如坐针毡,他们好动且容易开小差,如果教师能时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互动,比如让他们小组比赛朗读课文,在黑板上比赛听写汉字,让他们参与教学,那么将会有效改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困生这一群体,学困生本就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因此教师可设置些较容易的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提问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简单的问题要多让学困生作答,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忽视的角落,自己于班级也是有价值的。小学生大都比较积极好动,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能让学困生踊跃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注重教学导语的设计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教学语言要有撩人心智的、激人思维的功效。”①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上课的前5-20分钟是一堂课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段,若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巧设导语,用富有情感、富于启迪、诙谐动听的语言设计导语,在上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进入课文的学习②。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中,可设计如下语言导入课文,“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法国作家法布尔观察了蟋蟀的住宅,那么今天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又观察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那么一幅世界地图到底引出了什么样的发现呢?让我们开始走进课文,跟随着作者的步伐去发现世界地图隐藏的玄机吧!”

这简短有意义的导语,不仅回顾了旧知,对以前所学课文进行简要复习,而且概括性的导出了即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带有探索性提问性的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促使他们顺利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当中。

(3)精心设计作业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学困生,分层设计,既要让他们轻松完成作业,不会在作业面前一筹莫展,又要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在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的情况下,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循循善诱,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真正喜欢做作业。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口耳目》一文中,学习了生字“兔、耳、羊、鸟、火、竹”,针对学困生可先布置较基础简单的抄写生字、拼音的作业,在学困生掌握了每一个生字及其拼音之后,可设计生字与拼音的连线题,将生字与拼音进行组合,在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试着组词并通过说句加以运用,检验学困生学习效果。

此外,设计作业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拘泥于单一的书面作业。可将书面 ①赵仁祥.小学语文学困生作业减负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2:07-14 ②覃霞峰.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学位论文,2007:15-16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可开设学习日、读书日等活动。

结 语

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如果缺少了爱,就不会有教育。小学生有其固有的 特点,好动、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小学生阶段发展的特征,学困生的这些特征表现则更加明显。

在分析学困生成因的时候,不仅要从学生内部找原因,更要从学生外部找原因,从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找原因,反思我们平常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态度、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只有将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共同分析,才能真正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当然,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学困生的成因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时而向好,时而向坏,反反复复,这是正常现象。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有满腔的热情,需要教师有十足的耐心和爱心,需要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多方面多角度地转化学困生,因势利导,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放过每一个学生。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让家庭提高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营造积极尚学的家庭氛围,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孩子共同进步②。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①乔继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N].科学教育,2007:10-11 ②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34-57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附录一

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为了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更好帮助你们解决学习问题,特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请将符合你们情况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如实填写,不必署名。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参与!

1、在语文的学习上,会出现很吃力的现象吗?()A、会 B、不会 C、偶尔

2、记忆拼音的时候会有经常反复记忆但就是听写不出来的情况吗?()A、会 B、不会 C、偶尔

3、对所学的字是否很难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组成新词语?()A、是 B、不是 C、偶尔

4、你对学习语文有兴趣吗?()A、有 B、没有 C、一般

5、会自觉主动的完成作业吗?()A、会 B、不会 C、偶尔会

6、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吗?()A、有 B、没有 C、不清楚

7、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吗?()A、有 B、不没有 C、不知道

8、课后会复习所学内容吗?()A、会 B、不会 C、偶尔

9、你觉得语文难吗?()A、难 B、不难 C、一般

10、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可以理解吗?()A、可以 B、不可以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11、老师有经常辅导你的课外作业吗?()A、有 B、偶尔 C、从不

12、老师对你的态度是()

A、经常鼓励和关心 B、很少鼓励和关心 C、从不鼓励和关心

13、老师的讲课方式能适应吗?()A、能 B、不能 C、一般

14、放学回家之后,父母会督促你们做家庭作业吗?()

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会 B、不会 C、偶尔

15、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人辅导情况是()A、总是 B、从不 C、偶尔

16、父母会经常询问你的学习情况吗?()A、会 B、不会 C、偶尔

17、父母的辅导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A、有 B、一般 C、没太大效果

18、学校有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书写比赛吗?()A、有 B、很少 C、几乎没有

19、你喜欢学校生活吗?()A、喜欢 B、不喜欢

20、学校能让你感到温暖愉快吗?()A、能 B、不能

21、社会的读书环境好吗?()A、好 B、不好 C、一般

22、会因为喜欢打游戏而不喜欢学习吗?()A、会 B、不会 C、有时会

23、你能感受到学习对生活的重要吗?()A、能 B、不能 C、不知道

24、社会上学习氛围的好坏会对你产生影响吗?()A、会 B、不会 C、不清楚

25、手机会影响你学习吗?()A、会 B、不会 C、有时会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1、你会经常和学困生及其家长沟通吗?

2、你认为造成学困生的因素有哪些?

3、课堂上,遇到学生睡觉、捣乱等情况时你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

4、你认为应如何转化学困生?

致 谢

617-

下载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课堂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及转化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强;(二)戒备心理强;(三)逆反心理强 二、学困生的类型 (一)逆反心理型;(二)自卑感心理型;(三)自由散漫型; (四)孤僻冷漠型;(五)意志薄弱型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法》要求,适龄少年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因及措施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因及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仍然存在,也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数学学......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东海县李埝中学赵登光一、问题的提出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来说,多一两个学困生表面上好像无关紧要,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一......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方法(共5则)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方法 这里所说的学困生,并不是指在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而是指在学习成绩方面相对较落后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通......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学生的......

    浅谈农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浅谈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泖港学校 吕萍 数学新课标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

    学困生成因及帮扶策略

    浅议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谈到学困生,多数教师讲学生脑子多么笨、学习多么差;有些教师反映学困生在班级表现为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对其进行单独辅导,当时感觉有效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