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王国庆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手,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关键字:主体、主动学习、创新、教师角色、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摆正自己的角色已成为每位教师的新课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习主体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学生就会产生创新学习的冲动和热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以班级授课为主。班额大,成绩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常常是一言堂、满堂灌,而班整体成绩却不断滑坡。学生会随着课程难度、学业负担的加重而不断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英语学科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丧失了兴趣。
(2)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以至反感、厌恶。而老师却想当然认为学生懒
惰。相互信任感降低,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3)不断加深的课业负担,使师生间产生情感裂痕。
(4)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动力不大。
针对以上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笔者在此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唤起学生学英语的欲望,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应始终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节英语课。第一节我不是去讲学英语有多么重要,而是用自己已经准备好的教具,如商标、产品使用说明等进行表演。教师拿着教具,用比较流利的语言,再加上手势。学生看着教师的动作,听得全神贯注,人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不少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多么羡慕英语老师啊!如果我也能讲流利的英语该多好啊!”第一节课的英语教学唤起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为他们学好英语奠定了基础,开了个好头。
二、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之后,必须趁热打铁,因为就教材内容而言,一开始的教学便1
是干巴巴的字母和单词。为了摆脱困境,我进行了字母、单词、句子、音标整体教学尝试。
如教字母时就用句子导入新课,自问自答。What’s this?It ’s a.What’s this? It’s a face..等,因为这时学生求知欲非常强,老师说什么他们都想跟着说。一节课学生都在愉快的气氛中渡
过,同时也从中学到了知识。整体字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26个字母的读音,与此同时也知道了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比如开音节、闭音节的单词,尽管教师始终不讲读音
规则,可学生已经摸出了点规律。见了不少不认识的单词,只要符合规则,基本上能拼准。
一个不懂英语的学生没有几天就能认识那么多单词,说那么多的句子,其学习的主动性、自
觉性会大大提高,参与意识自然增强,课堂气氛也就会十分热烈。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备课时都认真地去考虑,每节课该怎
么上?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什么?为了使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并
有不同的收获,我除按照常规上课外,每课时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坚持课前3—5分钟的自由会话,强化口语训练,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会话能力。
第二,按座次编排学习小组,每组4——6人,注意上、中、下各类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根据时
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并且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同学们
在上新课之前,自觉预习,及早动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
觉的行动,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坚持“课前一读”。上课前发一份阅读材料,限制时间,提出问题,培养阅读能力。
这种方法既节省时间,又速见成效,人人都能当场检验自己,学生对这一活动兴趣很大。
第四,安排一节学生自讲课。教材内容主要是每单元的复习课,试卷的讲评,复习题的讲
评。要求中上等学生人人争取,稍差点的学生采取自愿,但事先教师并不指定人,使每个学
生都有准备,都想争取。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怕自己讲不好或讲不对,课前都认真查阅资料、词典或请教别人。这种手段使学生自学了所学的知识,无需教师再费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成效明显。
二、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致关重要。
1、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
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
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
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对事物的独立看法,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2、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
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
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
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
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
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
力。
三、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尽可能充分地发展。教学实
践证明,在以下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也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
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相信他能做重要的事情时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笔者长期以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我在一所
普通的初中任教。中途接替一位老教师所教的两个班,初次发现两个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
且学生厌烦老师的题海战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扭转学风,尽可能提供以上条件,使其达
到这个理想的状态,我做了一个学期的尝试(一个班50人,以下称甲板、乙班),其过程如
下:
试验1:
在每个班内部分别组成10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相互竞赛,比背书,记单词,办英语小
报,比考试成绩,口语演讲,书法,英语作文,记英语卡片,讲英语故事,等等。放手让他
们去自学,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其余时间均由小组自由安排,教师从旁指导。
比赛结果作评分记录,内部优秀者当组长;优秀的小组发小奖,仿照足球联赛的形式升
为甲A或降为甲B。
在这个实验中为了使学生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促进他们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应尽
可能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帮助学生建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如:把学生分为“甲A”或 “甲B”分别给以不同的任务,“甲A”的学生比英语写作;
“甲B”的同学比听写单词等。
2)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材施教,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给以不同的学习任务。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口语练习,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话题。
4)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甲A”可能降为 “甲B” 而 “甲B”可能升为“甲A”本生就是一种挑战。此外
组与组只间的比赛对抗亦必然富有挑战性和冒险性。
5)学生的成绩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都要加以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但是表扬的尺度要把握好。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
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6)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鼓励。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
理者,制订了许多条例,不准学生做这个,不让学生搞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
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
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9)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
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11)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在实验中为了营造学生自
主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能够把微笑、鼓励,趣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允许学生想,哪怕是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说,哪怕是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哪怕是不合老
师的要求。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体验,理
解学生的感受,做到:不代替教材去重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中学英语教材中有些内容
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明确的思维导向,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尝试,自己探索;不代替学生去
说出他们自己经过努力能总结出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不代替学生
去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思考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促使每个学生积
极动脑,培养创新能力;不代替学生去动手操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就是协调,时间、地点、人员等。而不是代替,教师只
需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和适当点拨。这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迅速增强,就会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不再厌恶学习英语,而是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学习英语变得“迫不及待”英语成绩也提高很快。
通过试验1,两个班的学生都变得更有自信,于是甲班的学生主动找乙班的学生比赛英语技能,于是我进行了
试验2:
把甲班和乙班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班队的比赛和“甲A”或“甲B”小组比赛。形式和试验1大致相同
比赛结果作评分记录,班队赢家发奖品鼓励;输家鼓励他们再战。班级小组联赛,或升甲A或降为甲B。
通过以上试验甲板、乙班的学生整体上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风为之一振
在实验中,注意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积极成长、英语教学效率极大提高。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最后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一方应重新定位角色:
做平等的合作者;做资源的开发者;做有效的促进者;做真诚的赏识者;做得体的协调者;做得法的组织者;做谦虚的倾听者;做勤奋的学习者;做扎实的研究者;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条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并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评价方法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最佳手段,让学生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做到二者协调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最为理想者,不在已知,而在未来。”作为英语教师就要凭借自己的现代教学思想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不懈努力,不断创造课堂教学中学生千姿百态地展示自主学习结果的动人景象,这是时代赋予的天职!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 朱得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赵冰洁重庆大学出版社
《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大出版社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王德强 张抗震南京教育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于秀娟
《现代教师学导论》钟祖荣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
第二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在进行语文新课程教学以后, 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我喜欢那具有创新精神的男生,也喜欢那愿意大胆质疑的女生。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对语文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光有兴趣也不够,因为仅仅靠反复地做讲评和练习,必然会陷入“应试语文教学”的困境,学生会出现只会做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很差的局面。我想,平时上课应多注意知识的延伸,更好地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些、宽松些,多让学生多动脑筋,自主学习。我喜欢自主学习的这种形式教学,但这种课堂往往容易乱。优秀的老师应该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秩序,避免出现“大乱”现象,尽可能做到活而不乱。
在每堂语文的课中,我都会经历一些教育事件。我觉得从每一个事件中所感悟到的将是今后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和学习,我感悟到课堂应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虽然同时也感到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但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展示教学的魅力机会,给我们提高专业水平的机会,给我们和学生共同品味教学过程喜悦的机会。俗话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我们要坚持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我相信,只要真情地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我也认同——教育是一门艺术。试想,有了充满人性的教育,再加上爱的抚摩,那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
第三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几点想法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几点想法
中年级数学教研学习
一、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要把趣味归还给学习呢?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认识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尽管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大人的高。现在你学一门外语的速度也许还没有儿童学说话的速度快。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没有上过学校,但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学习那么没意思,哪有什么乐趣呀?那可不一定。如果你去寻找,就会发现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去想这个东西是多么的有趣,而不是去想它多么枯燥。比如在学习数学时,学生总是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定率,公式,计算,很繁琐,运用起来也很困难。如果能让学生看到数学中有很多规律,规律之间互相联系,组成许多新的事物。学生还可能为学到了新的知识而高兴。第一种想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后一种想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尽量帮学生去想有趣的方面,而不是去想枯燥的方面。遇事都去想它的好处,这样就会发现学习以及很多其他事情都是有趣的。学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学得更好。请记住:大千世界,乐趣无处不在。
二、被动不如主动――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也许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有很高的期望,也许是因为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更加激烈,总之,现在的学生的确不轻松,许多无形的压力被加在了学生的身上。假如这些压力真的来源于日趋发展的世界,我们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压力是教师和家长所造成的,这时我们需要说的是:不要总是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吧。
我们可能都会知道,主观上情愿做的事情往往会做得更好。假如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到很有趣,很情愿做这件事,他便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完成他。如果他感觉这件事很枯燥但又不得不做,他便不会在上面下很大的功夫。学习也是如此。被动的、不自觉的学习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而且这种被动和不自觉也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这也是在看管下的学生“贪玩”的原因。然而,学习本来应该是很有趣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呢?首先,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要过多地“管”学生,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老师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你们要主动地学习。但他还是经常给学生留很多作业,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监视”学生的课余生活等等。其实,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反感,因为对学生过分的要求和看管本身就会使学习变得被动,而被动和主动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状态是不会共存的,当被动存在时主动很难存在。那位老师所做的事,也就好比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举着鞭子对奴隶们说:“你们要主动去干活!”确实有些可笑了。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由”。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条件时多安排一些操作,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把理论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
也许你也已经发现那些学习上比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很少有人看管的。不过,你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他们学得好才不用别人管。但我想,正因为很少有人管他们,他们才会学得好。而那些学习上有些差的人如果总是被别人看管着,也许就永远也不能学好了。当然,我们要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并不是说就再也不跟学生沟通了。当学生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或者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时,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这种沟通不应该是训斥,而应该是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长期被动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是不会有好处的。如果做事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便不会有很高的创造力和独立能力,而这些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考虑到一个人的一生,注重考察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要靠主动的学习取得的。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据调查,在授课过程中,对所授课的层次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4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讲的错误的不足3%。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把教学内容全都理解、没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问了吗?回答是否定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头脑中弄不懂的问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向老师质疑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疑,总害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二是有些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虔诚而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善于思索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三是不会质疑。有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和学习上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他们平时很少与老师探讨一些知识性、学术性的问题,而是经常询问诸如考什么、怎么考等与考试有关的非知识、非学术问题;四是有的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而喜欢不质疑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学生与老师争辩问题,是对老师权威的冒犯和不尊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学者黄宗羲指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马克思则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第四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铸造班级活的灵魂
[摘要]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创新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一个班级的活灵魂取决于它的学生们是否有创新精神。做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臵,才能铸造出班级的活的灵魂,为国家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铸造班级灵魂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班级、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有创新精神。未来的社会,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学校肩负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中。而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的组成单位,更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摆在突出的位臵。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我认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价值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臵。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只要班主任能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创新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点拨他们创新的思维,教给他们创新的方法,就能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我认为,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德育为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
首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入手,使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创新就无从谈起。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诚信、守纪、自尊、自立的优良品质,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其次,从明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旧知识,创造新知识。班主任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怕失败,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只有生活在充满新意的环境中,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二、强化班级管理,激发创新意识
首先,要选出责任心强、有创新意识的班干部。创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演讲,评选出的班干部,要具有竞争意识、组织能力、目标意识和极强的责任心,如果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问”,这样的班级活而不乱,富有发展潜力和创造性。
其次,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思维,充分发挥每学生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管理,班主任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管理环节的建设性意见。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如在我们班,现在是新课堂,班里都是以小组形式坐在一起,这样座位较集中,下课时学生来回走动容易碰到凳子,甚至被绊倒,有学生建议:下课时,全体学生在起立后都把凳子放到课桌下面。这样做既使得班级显得整齐宽敞,又能使同学们有个宽阔的通道。我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对这个学生给予表扬。
再次,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把它摆出来,让大家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有人经常抄袭作业怎么办?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等等,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把创造思想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从而造就具有富
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三、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班主任要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既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改进评价方式,绝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要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机会和权利。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其次,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逐步解疑,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讨论、争辩。开发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然后对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受学习创新的美。
再次,是班主任要改进评价手段,增加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一位哲学家说:“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新课改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还应“导之以行”。通过组织诸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育学生,磨练学生意志,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精心组织每次活动,使班级各项活动呈螺旋上升趋势,永远给学生以启迪,以智慧、以希望,使学生永不满足,勇创佳绩。
总之,创新教育,班主任任重道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尽可能的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我们积极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努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商继宗、钱颖《创造性学习心理学》1983年3月,湖南教育出版社
戚建庄等《班主任工作艺术》1981年3月,华夏出版社
任小艾《我的班主任工作》1989年9月,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五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北海五中——付守民
内容摘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总结评价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本人去年主动承担了《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的研究工作,至今已经一年半,现将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和观点和大家进行交流。提起主动性学习,中外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想主动性学习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学习,并不断地自我总结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学生要把积极的主动的思维形成习惯,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控自己,并能持之以恒。这是学习的较高层次和境界。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据了解在国外大学里已提倡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这也可能是国外获得诺贝尔奖居多的原因吧。在国内也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尝试。然而初中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是很难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自发地形成学习动机,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主动地创造和利用有利于学习的条件,自觉地对学习方法、过程和进度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管理,并能自愿地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现代信息社会中教育终身化的趋势,要求现代社会中每个期望自己能不断获得发展机会的人,都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它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再次,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须着重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
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
在情感上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亲情般的温暖,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多和学生谈心,他们有困惑时就会主动和你交流,而不是回避。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相关信息,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的阶段学习目标和长远目标。相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
学习上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在时间上支持学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发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勤于思考的,但个人的数学的思维习惯又不同,思考方法和所需时间也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洞察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对正在思考的学生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他思考,遇到思考困难时可适当点拨,避免包办代替,避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
在行动上精心指导,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运用,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说起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初一阶段我曾用过物质奖励的办法,当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都会有不同的奖励,曾有过一个阶段,班级学生形成了竞争学习数学的好势头。但时间久了,学生对你的物质没有吸引力了,就慢慢地失去兴趣了,显然这种方法还不能成功,对学生的导向也不对。就又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在物质奖励的同时,结合精神鼓励,每当学生主动思考一个问题或答对一个问题时,老师就及时给予肯定,或投去赞许的目光,每当学生有点滴的进步都会给予表扬,在每次大考后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都要颁发奖状,还利用班会家长会年级集会进行表扬,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初二阶段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上面的方法又显得乏力了,因此,我把上面的手段作为辅助,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经常给学生讲中国历史上有数学成就数学家的故事,讲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的,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造福人类的,乃至数学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如何应用的,激发学生要励志学好数学将来要凭自己的智慧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整合教材,力争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再解决另外的问题,学生渴望学到新知识就又可以解决新问题了,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经常会留一道老师精心安排的联系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的题目:“老师还有个实际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请你们回去思考帮我解决好吗?看看明天谁能告诉我”由于问题通常涉及新知,开始还不懂怎么解答,所以他就会自觉地预习下一节内容,或请教别人来完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生“会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应该从创造性思维训练入手。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综合性较强或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次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诱发求异创造,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课前准备,培养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强化课堂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创造性。
四、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和自我评价
只有不断地自我总结,才能看到自己的阶段目标是否完成,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恰当地修订阶段目标,才能看到离我们的长远目标还有多远。这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作出准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以上是从事课题实验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