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
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人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
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用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景。如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教学,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成两片(如图1),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只带一块,那么应带那一块?为什么?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时,已感受到: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判定方法。、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弦切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弦切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三者有何不同?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对比体会弦切角定理的证明.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第五,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方法技巧。
3、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如图2)已知⊿ABC 作一直线 DE 交AB于E,使新作的⊿ADE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可以作多少条?这种类型的试题是给定结论来反探求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的条件并不唯一,这类题常以基础知识为背景巧妙设计而成,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归纳能力。
4、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中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而应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第二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几点想法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几点想法
中年级数学教研学习
一、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要把趣味归还给学习呢?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认识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尽管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大人的高。现在你学一门外语的速度也许还没有儿童学说话的速度快。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没有上过学校,但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学习那么没意思,哪有什么乐趣呀?那可不一定。如果你去寻找,就会发现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去想这个东西是多么的有趣,而不是去想它多么枯燥。比如在学习数学时,学生总是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定率,公式,计算,很繁琐,运用起来也很困难。如果能让学生看到数学中有很多规律,规律之间互相联系,组成许多新的事物。学生还可能为学到了新的知识而高兴。第一种想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后一种想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尽量帮学生去想有趣的方面,而不是去想枯燥的方面。遇事都去想它的好处,这样就会发现学习以及很多其他事情都是有趣的。学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学得更好。请记住:大千世界,乐趣无处不在。
二、被动不如主动――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也许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有很高的期望,也许是因为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更加激烈,总之,现在的学生的确不轻松,许多无形的压力被加在了学生的身上。假如这些压力真的来源于日趋发展的世界,我们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压力是教师和家长所造成的,这时我们需要说的是:不要总是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吧。
我们可能都会知道,主观上情愿做的事情往往会做得更好。假如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到很有趣,很情愿做这件事,他便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完成他。如果他感觉这件事很枯燥但又不得不做,他便不会在上面下很大的功夫。学习也是如此。被动的、不自觉的学习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而且这种被动和不自觉也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这也是在看管下的学生“贪玩”的原因。然而,学习本来应该是很有趣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呢?首先,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要过多地“管”学生,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老师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你们要主动地学习。但他还是经常给学生留很多作业,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监视”学生的课余生活等等。其实,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反感,因为对学生过分的要求和看管本身就会使学习变得被动,而被动和主动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状态是不会共存的,当被动存在时主动很难存在。那位老师所做的事,也就好比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举着鞭子对奴隶们说:“你们要主动去干活!”确实有些可笑了。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由”。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条件时多安排一些操作,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把理论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
也许你也已经发现那些学习上比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很少有人看管的。不过,你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他们学得好才不用别人管。但我想,正因为很少有人管他们,他们才会学得好。而那些学习上有些差的人如果总是被别人看管着,也许就永远也不能学好了。当然,我们要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并不是说就再也不跟学生沟通了。当学生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或者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时,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这种沟通不应该是训斥,而应该是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长期被动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是不会有好处的。如果做事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便不会有很高的创造力和独立能力,而这些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考虑到一个人的一生,注重考察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要靠主动的学习取得的。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据调查,在授课过程中,对所授课的层次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4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讲的错误的不足3%。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把教学内容全都理解、没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问了吗?回答是否定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头脑中弄不懂的问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向老师质疑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疑,总害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二是有些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虔诚而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善于思索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三是不会质疑。有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和学习上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他们平时很少与老师探讨一些知识性、学术性的问题,而是经常询问诸如考什么、怎么考等与考试有关的非知识、非学术问题;四是有的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而喜欢不质疑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学生与老师争辩问题,是对老师权威的冒犯和不尊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学者黄宗羲指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马克思则提出要怀疑一切。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以学生的终身以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意愿,是教师的自身行为不可代替的。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想法。
1.激情培趣,发挥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或贴近于生活,以便提高学生的注意,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地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采用激励策略,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巧妙的安排在教学活动,尽量的展现数学的美。教师应该使课堂生动、充满诱惑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用数学的符号美、数学的严谨美、数学的简洁、数学的抽象美,去征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热爱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也要及时,适时的对学生给予表扬。对敢于发言,哪怕是说错了的学生、对一贯纪律很差,但在本课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
2.体验经历,加强主动性 作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造实验操作的过程,经历体验的过程。去理解,消化www.xiexiebang.com,吸收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知识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对操作实践性强的课感兴趣。例如,在讲授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学具,在操作中去感受,去理解知识,探究,获取知识。学习活动由学生自主支配,每位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参与。
3.培养方法,注意养成 让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去会学,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由内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自身的习惯行为,成为自身的个人养成。在由会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引导、训练,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消除对学习的恐怕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探索、总结学习方法,真正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4.加强情感,营造氛围 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力,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代写本科论文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师要在平时教学工作,生活中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你、认可你,形成良好的感情基础。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正处于青春期,由幼稚走向成熟,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第一准则。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教师应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去,把自己当成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对学生要态度谦和,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为准绳,把教书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溺爱。是讲究爱中有度。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因势利导,及时纠正,要充分信任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让学生在团结和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情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增近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还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认可,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克服不足,使学生不断进步,体验成功获得自豪。
5.教书育人,培养素质 师者,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快乐,领略教育的真谛。在数学教学中要适时的加入品德教育。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我们祖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指出,这些结论的由来往往是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结果,在学习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不怕困难,拥有坚忍不拔的品质、百折不回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第四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北海五中——付守民
内容摘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总结评价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本人去年主动承担了《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的研究工作,至今已经一年半,现将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和观点和大家进行交流。提起主动性学习,中外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想主动性学习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学习,并不断地自我总结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学生要把积极的主动的思维形成习惯,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控自己,并能持之以恒。这是学习的较高层次和境界。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据了解在国外大学里已提倡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这也可能是国外获得诺贝尔奖居多的原因吧。在国内也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尝试。然而初中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是很难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自发地形成学习动机,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主动地创造和利用有利于学习的条件,自觉地对学习方法、过程和进度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管理,并能自愿地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现代信息社会中教育终身化的趋势,要求现代社会中每个期望自己能不断获得发展机会的人,都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它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再次,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须着重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
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
在情感上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亲情般的温暖,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多和学生谈心,他们有困惑时就会主动和你交流,而不是回避。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相关信息,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的阶段学习目标和长远目标。相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
学习上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在时间上支持学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发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勤于思考的,但个人的数学的思维习惯又不同,思考方法和所需时间也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洞察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对正在思考的学生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他思考,遇到思考困难时可适当点拨,避免包办代替,避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
在行动上精心指导,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运用,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说起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初一阶段我曾用过物质奖励的办法,当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都会有不同的奖励,曾有过一个阶段,班级学生形成了竞争学习数学的好势头。但时间久了,学生对你的物质没有吸引力了,就慢慢地失去兴趣了,显然这种方法还不能成功,对学生的导向也不对。就又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在物质奖励的同时,结合精神鼓励,每当学生主动思考一个问题或答对一个问题时,老师就及时给予肯定,或投去赞许的目光,每当学生有点滴的进步都会给予表扬,在每次大考后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都要颁发奖状,还利用班会家长会年级集会进行表扬,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初二阶段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上面的方法又显得乏力了,因此,我把上面的手段作为辅助,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经常给学生讲中国历史上有数学成就数学家的故事,讲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的,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造福人类的,乃至数学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如何应用的,激发学生要励志学好数学将来要凭自己的智慧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整合教材,力争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再解决另外的问题,学生渴望学到新知识就又可以解决新问题了,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经常会留一道老师精心安排的联系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的题目:“老师还有个实际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请你们回去思考帮我解决好吗?看看明天谁能告诉我”由于问题通常涉及新知,开始还不懂怎么解答,所以他就会自觉地预习下一节内容,或请教别人来完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生“会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应该从创造性思维训练入手。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综合性较强或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次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诱发求异创造,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课前准备,培养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强化课堂练习,培养自主学习的创造性。
四、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和自我评价
只有不断地自我总结,才能看到自己的阶段目标是否完成,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恰当地修订阶段目标,才能看到离我们的长远目标还有多远。这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作出准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以上是从事课题实验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营造良好学风,培养学习主动性
营造良好学风,培养学习主动性
起航班主题班会 班风学风:
班风:尊重
信任
理解
团结
具体内涵:尊重——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老师
信任——信任自己、信任父母、信任老师
理解——理解学校、理解老师、理解社会
团结——同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风:苦学
勤思
好问
求实
具体内涵:苦学——“思而不学则殆”
勤思——“学而不思则罔”
好问——“舍问,其奚决焉?”
求实——踏实是学习之本
看了上面的话不知道你是否对学风有点认识。学风关系到一个班的发展,它也是一个班的灵魂所在,那什么是学风呢?
学风,即学习风气,一方面指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指学习的态度。学院开展的“优化教学秩序,树立良好学风”活动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同学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外部环境,在全院师生中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活动月的开展,我们看到全院学生的学习理念正在发生转变,自觉的学习在他们中间已蔚然成风。
加强与建立良好的学风,从大家做起。建议与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必须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成才意识,树立献身科学、爱国、成才、奉献的远大抱负。学风教育要把好新生入学关,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理想教育,把学风建设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为人要正,诚信为本;求学要勤,严谨刻苦;增强自律和自制能力。学院及各教学单位必须尽快建立起正确的引导机制
二、重视教风建设,深化教书育人
优良的教风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师德建设是优良教风的基础。要加强师德教育和青年教师培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岗位职责考评相结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引导者,所有教师要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科学精神感染熏陶学生。广大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宗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风建设指导者和实践者,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对青年教师要通过传、帮、带,示范教学、教学期中检查、教案评展、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书育人意识。
三、规范教学秩序,严格教学管理
教学纪律和考试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任课教师要严抓课堂教学纪律,严格考勤和作业检查。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把学风建设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发挥学院、系教学督导的作用,教学督导要督教与督学并重,经常深入课堂,与任课教师交流,检查教学纪律、授课效果,了解学生意见和建议,使教与学共同提高。各院系要适时开展学风讲评、师生座谈等活动,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学风建设。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校风促学风
要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生力军的作用,重视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各学生组织的干部要以身作则,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的感情和友谊,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培养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学风建设。
既然大家对学风有了些认识,下面有四组题目,请各组同学努力完成.(其中有列举题、论述题)论述题:
小明是班里面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但他一直都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都做不好,找人帮助只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他不但不肯问别人,而且还不肯帮同学解决问题.一天小红拿着一道数学题找小明,但小明却说自己不会教小红,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应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样对待这一件事情呢?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列举题:
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经常抓,抓经常。从平时的学生管理中我们都注意到:我们的不少学生存在着自觉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靠惯性学习、围绕考试学习、有逃课和抄袭作业的现象,课余时间利用率差等等。针对这种种行为,你有什么好建议去改善这些情况呢?(要求至少列举4种方法,超过一条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