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教学反思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第八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教学的自我总结,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教师要不断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因此,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深刻的反思:
一、自学作为课堂主线
设计了阅读、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时间顺序、读图、小故事、资料、图片等加深对革命前辈的了解。通过识图、找路线,进行图文转换,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学成为课堂主线。
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学生单一的历史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图像欣赏、识图找图、人物角色、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红军长征时,就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利用教材中的介绍、学生收集的文字资料等增加信息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交流机会,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三、注重学生终身发展
在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思想。目标定位明确,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学习学生生活中的历史,学习学生身边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历史。在学习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价值观、人生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交际能力。
通过认真反思发现了这堂课中的几个小小闪光点,不禁有一丝惊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这些优点继续发扬光大。
当然这节课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很自然,时间调控的策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探索,继续挖掘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让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第二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反思2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第八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70年前的长征,留给后人太多的故事、传奇和历史的记忆,特有的魅力使它像一个完美的神话,一个坚定无畏的图腾。那一段岁月、那一种精神始终吸引着几代人的视线,让现代的人们重新审视自身。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指挥者是怎样总结那段充满着血与火的激情岁月的呢?毛泽东仅用五十六个字就描绘了那段大气磅礴的岁月,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首诗来感触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这个导语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同时也传达出诗歌的特点: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第二步是朗读,任务是读准字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每句诗的意思。在分析诗的结构时,我抓住一个“难”字,要求学生从诗中找出:红军遇到了那些具体困难?以什么态度来面对?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气质?同学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水道渠成的解决了课后第一题概括五幅画面和第二题语言赏析,并且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到红军那中乐观的豪迈的无畏的精神气质。但在诵读时,仅仅把握感情基调还不够。在理解内容后让大家读时,许多同学有气无力的唱读。我朗读指导时说:大家都在长征途中,要想实现胜利会师,必须注意朗读技巧。语速、语调、重音、拖音。甚至是创造性的朗读,比如:乌蒙磅礴走泥丸,为了突出对困难的蔑视和乐观,我们在读时可以加上“儿”。在我范读后,大家才逐渐进入状态。诗歌教学有一定的模式,就是“读——析——读”,但在赏析时我们可以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可以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是一种情感等。诗歌如此,现代文阅读时,也要尽可能的找到一个突破点。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教学反思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主要是考虑让学生多参与,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比较经典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解决的。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学习的合作者,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及时出现予以指导。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演绎历史的能力,安排了学生自导自演的历史短剧《鸿门宴》进入课堂,使学生从视觉上形象直观的感知具体的历史情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短剧融入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本课没有采用过多的形式,主要用了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能力。而且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合作的效果,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他们还是很投入的,有些想法也比较有个性。
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但是由于大班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常常突破教师预先设计的限度。这样,在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分配上就出现了不均衡。有时,该完成的教学由于学生的活动而未能完成,有时教师又难于掌控局面,造成了低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使课堂高效而又充满活力。
第四篇:教学设计与反思:星星之火_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通过幻灯片,朱德用过的枪导入。
一进入新课:
让学生读学习目标。
给学生3分钟的预习时间。学生完成预习导学部分。师问:南昌起义非打不可吗?
武装斗争是唯一选择。
学生:回答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及结果。师问: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学生:自答
师问:南昌起义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答
学生:总结八七会议的相关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秋收起义的有关内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及井冈山会师。
二、课堂讨论
1、八一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由谁直接领导的?
3、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4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召开了哪些会议?
5、怎样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中国走的道路是下面哪一种?“城市包围农村”或“农村包围城市”。是有谁创立出来的?
三、课堂探究
1.“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
(1).“八一”历史至2012年有多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
(2).此材料涉及到那几个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四军”是指哪支部队?
小组讨论思考:
2、.假如让你回到1927年的9月,由你来领导秋收起义,你会怎样去做,比较一下自己和毛泽东的异同点,并分析一下为什么?
3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4为什么井冈山会成为第一为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四、达标检测:(独立完成)
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2.南昌起义前夕,朱德设鸿门宴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起义开始后,他们的队伍很快就被起义军消灭了。这是朱德成功运用古代兵法的一个典范,你知道他用得实()
A.调虎离山
B.釜底抽薪
C.围魏救赵
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4.毛泽东在总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时,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强调的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问题
C.农民问题
D.建立农村革命根军地
5.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6.大革命失败后,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与此相关的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五、知识抢答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男生女生1教学反思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男生女生
从这堂课的结构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
首先,本堂课目标明确,紧扣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反三难点。为了让学生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特点与优点,能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掌握交往的恰当方式,全课围绕“男生女生如何交往才算是恰当正常的交往”这一问题展开。
开始看一看教材上的漫画,看后讨论哪几幅图画上同学的交往是恰当的,哪几幅是不恰当的?为什么?接着演一演(进行角色扮演“男生女生的交往”,演后全班讨论评析,使学生知道男生女生怎样的交往才算是恰当的,在交往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然后辨一辩:“男生女生谁更聪明”让学生明白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的人组成,每一种性别都有其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是议一议:列举同学的平时在校内外男女同学交往种种场景,分析这些现象是否恰当正常的交往,哪些地方该引起注意,每个同学如何去把握好交往的分寸。
其次,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学生的合作讨论与交流。本堂课有漫画,有文字说明,有讨论,有表演,有辩论,有比一比等活动。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学生都积极发言,乐意表演,且能自编自演。要进行小组比赛,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大家都不甘落后。特别是辩一辩,正反双方唇枪舌剑,吧课堂推向高潮,气氛非常活跃。
再次,注重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不仅表演讨论课本的内容,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男生女生交往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真正懂得了男生女生怎样交往才是恰当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友谊。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男生女生交往的“度”没有十分清晰的界线,有少数问题同学们的意见有分歧,以后教师备课时对一些问题尽量考虑得周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