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五篇]

时间:2019-05-15 13:2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供生动、逼真的化学情境

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和实地教学资源的缺陷,许多的化学现象不被学生理解、熟悉。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比较直观的化学事实,可以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通过录像、电影、投影片、录音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化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时,可首先播放自己录制的CCTV10频道《科技史上的伟大发现》系列节目中的“高分子化学”一节录像片。学生从该录像片中可快速获取有关橡胶、纤维、塑料的综合信息,如:天然橡胶的发现(非洲),人工种植(英国),材料性能与应用,社会的需求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背景和过程,材料性能的改进(硫化)。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真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它们能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的心,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二、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社会、生产、生活与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带进教室,把无法实地参观的化学问题通过图像和声音传递给学生,架起理论与实际的桥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人的健康、环保及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评价和决策。

例如,当学习“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时,课前可播放自制的“化肥的信徒—一个农民的访谈”的录音带,并用投影显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简介。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建造一个化肥工厂要综合考虑哪些问题?学生讨论结果如下:(1)原料;(2)交通;(3)水源;(4)能源;(5)劳动力来源;

(6)占地费用;(7)生产设备是否高效;(8)环保措施等。

三、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已能清楚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能真切地看清分子、原子以及其他的微观粒子,但这一切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对这些微粒产生形象、直接的感知效果,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呢?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教学,制作立体动感课件,模拟各种微观粒子的状态及其运动,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抽

1象知识,初步建立起分子、原子的概念,破解物质结构的奥秘。例如:通过多媒体能模拟实现下列化学现象:(1)物质的结构;(2)化学反应历程和一些反应的动态过程;(3)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如利用flash制作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过,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要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四、模拟和放大化学实验

有些演示实验的变化现象非常微小,学生不易进行观察,凡是这类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和放大机等设备进行放大,以利于学生观察。如:演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若直接进行演示实验,只能让部分学生看清反应前的铁钉(银白色),反应后铁钉上一层模模糊糊泛红的颜色。但是,如果改成投影实验,可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看到插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逐渐被覆盖上一层红铜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效果。

有些演示实验需要时间较长或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多媒体,既保证时效性,又保证学生安全,保护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

五、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传递的信息量大且快,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尽可能地提供所需的信息,提高教学密度。同时,实验表明,多媒体提供的信息,由于很多是线条、图像、动画等,所以让学生识别时,比用语言描述提供的信息要节省50%-75%的时间。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在信息量上增大,而且也能使学生较理想地掌握信息,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但我们不能以此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机械训练。

六、实现动态的备课与教研

教师可用多媒体进行备课、教研、可以共享教育信息网上的资源,可以随时录入、存储、提取、交流教学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找到所需教研资料,这样就将课堂与教研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展开,与社会和生活对接、延伸。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们所形成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的综合信息流,不可抗拒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它们兴奋,产生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到创新学习的行列中来!使用信息技术打造新兴的化学课堂,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

第二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论文 直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直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一、前情概述

首先,教师运用的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扫盲阶段。如今,教育部门规定:将计算机学习作为45岁以下教师的必修课,将计算机高级证书作为申报高、中级教师职称的必备条件。凡45岁以下的教师,在2006年年底以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高级考试,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做好了前期准备。二是引路阶段。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应用比赛;部分教师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是听众,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简单组合。目前我们多数教师达到或早已超过这阶段。

三、普及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已作为师生今后学习的必备工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入开放式的发展阶段。严格地说,我校能够自觉生成如此开放的课堂的教师那简直是寥寥无几。

现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况如何呢?使用经常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教师,使用率在60%以上,其他各学科平均只有30%的教师能经常应用,还有部分教师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公开课、领导检查)才应用,有极少数的几位教师虽然考了高级证,但他们除了上网玩游戏,上课是从来没用过,当然也有思想顽固不思上进的几位,根本就不想用也不会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情况又如何呢?在每周两节的随堂听课、与历次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们遗憾地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大材小用,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和板书的作用。或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误认为应用越多越好,课件做得越花俏越好,结果是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后大脑空空。

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低。曾经,我就闹过这样的笑话:就是去年,参加市里的赛课,上

1《大自然的语言》,当理清了文章层次把握了说明的科学内容,我说: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生动有趣,丝毫不觉得枯燥,让人爱读。朋友们最爱读的是哪些文句或段落?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学生唧唧喳喳:“从哪些方面?”我这才明白,忘了点击下一张。这样的事好像是屡见不鲜,一个人上课,一帮人围着忙,教师不能独立处理好多媒体运用与教学活动的整合;其次,教师在课上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学生的信息,课上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生成情况差;部分教师信息来源局限于与教材有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干脆照搬照用下载的课件,课外的扩展信息材料自然很少。

其次,电教设施配套工程亟待完善。我们学校实现了“班班通”,有27个多媒体教室,但设施不配套,软件更新慢,病毒的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与学校经济薄弱有关,也说明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办现代教育实验校,那只是门面功夫,是据以邀功请赏的政绩工程。呜呼!可笑之至!

再次,对师生上网还缺乏正确的引导。过去一年里,网路畅通,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学习资料,还可以比赛着做课件„„可不知为什么今年一开学就把网关了,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才知道那是为了防止老师霸机打游戏,为了阻止学生玩QQ、上黄网。唉!可悲之极。

二、追根溯源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这与大瑶人的惰性也有相当大的关系——醒得早,起得晚。许多教师在课前按照教学内容把自己认识问题的思路提前设想出来,并将资料保存在文件夹或内部网站里,等上课堂时再根据情况来选择。尽管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方法陈旧,探索的少、验证的多,创新的少、重复的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停留在简单的组合上。另外,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仅局限在教师使用,很少让学生使用。即使有学生参与,也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教师提供好的方案一步一步地走,学生根本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和知识灌输的接受者。

课堂教学与制作课件本末倒置。我们学校有一年轻教师,他总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制作课件上,尽管画面精美,内容也很丰富,可就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往往教与学脱节,赏与思分离。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我们不提倡每个教师都必须会自己制作课件,课件的来源最好是教师能利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取其长为我所用。

不能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辩证关系。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曾说:“技术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盲从,摆花架子,搞形式化。而有些

教师又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说,人机对话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接触总有活的、丰富的情感在里面。不管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可少。

三、以校为本思对策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首先从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更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才能使教师跟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此,我们组织专题理论学习与考试,并纳入教师目标管理与奖励的范畴,另外还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多次选派电教员参加省市级的培训;二是每周例会花15分钟让电教员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有理论的讲解,更有实际操作的示范;三是组织课题组骨干上研讨课,现身说法,在讨论中明白:(1)现代教育技术是辅助教学的手段;

(2)如何有效地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活动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活动的整合等诸多问题。同时也在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保证电教设施的完善与维护。三是通过赛课、课件评选、课题论文评选,促使教师应用水平与理论水平的提高。

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第三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一、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数学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准备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

另外,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出现的问题。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错误得到及时改正,有利于学生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口头描述让学生想象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稍一走神就会漏听教师的某些描述,不太容易快速、准确地想象出情景。而计算机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采用文字、声音、色彩、图形、动画等方式传递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并且都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宽学生思路,扩大视野 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科学的、艺术性的教学法,教师可创设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开发学

1生的探索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 如我的一堂公开课中的一题: 如图Rt△ABC 中,∠c= 90°,CD 是高, AE 是∠A 的平分线交CD 于G,交BC于E,过G作GF∥AB 交BC于F。求证:CE= FB

在探讨完多种证法及变式之后,我适时为学生创设问题,诱导和激发物理学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

(1)Rt△ABC的形状是否可以改变?当改变时,EF与CE、FB的长会怎样呢? EF是否等于CE、BF呢?

(2)若题目中CD不是高,而是一般线段,还有CE= BF 吗? 若有,请证明;若没有应加上一个什么条件(不加任何其它线段)才能成立?

因为问题是非常开放的,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均得到培养。

3.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如在“圆与圆的关系”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数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占约一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思维的连贯性,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于学生学习巩固新知识,完成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事半功倍。

4.将数学内容具体化、动态化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象、动画、声音齐头并进,可以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引发强烈的注意力。如用计算机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去发现事实和规律。比黑板上静止的粉笔字,其优越性是可想而知的。比如:我在上“角的大小”时,利用vid2flash改制世界杯精彩的一幕:巴西球员小罗单刀赴会时,并没有选择远射,而是不断的迫近球门。借此情景,抛出问题:小罗为何这样做?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作图,很快得出了结论(射门的角度有大小),通过演示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几点建议

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大优势,在促进数学教学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具体如下:

1.应加强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工作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教学与学习的路径是多样性的。它可以从一个知识点链接到另一个知识点,从一个教学情境转到另一个情境。所以教师在课件制作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备课,制作出的课件才会为自己所熟悉和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不会受到压抑,这样的课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件的运作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件的制作,应当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从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表现能力较强,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但学生始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去获取知识。曾经听过一堂数学公开课——《不等式的证明(一)》,教师使用的课件是用FLASH制作、AUTHORWARE连接的。整堂课教师没有写一个字,全部由电脑展示,教师只是动动鼠标,播放幻灯片、例题的题目,解答的过程全部是由电脑演示的,学生完全没有动手,也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只是简单地浏览了一遍。练习中错了的题目电脑发出一种怪叫声;对了的就播放一段音乐声。教师原本的讲解变成了电脑的播放,课堂上似乎挺活跃,但学生的思维完全由电脑牵制着,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没得到应有的激发和培养。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完全是新模式下更深层次的“满堂灌”。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去, 就像使用黑板、粉笔和纸一样自然、流畅, 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 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3.多媒体教学应结合传统教学

计算机尽管是当今高科技产品的代表,能代替人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它毕竟是机器,在教学过程中它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所有的工作。如在对话和思维方面,任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寻找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等。而数学的教学正是一种以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代替数学教师进行所有的教学,它必须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密切结合。例如,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一些重点,教师往往会把它板书在黑板上的某个位置,以便学生在整节课中有所参考;而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以往需要板书的知识重点虽然在课件有所体现,但在放映过后,基础差的学生也就没了依靠,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发

展。所以在课件制作中,教师要注重重点知识的适时呈现或板书练习(利用摄像头功能,展示教师、学生的板书、练习过程),这样才能避免数学盲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强强联合,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4.课件制作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与多媒体课件统一起来。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境,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去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结论的探索过程中,以及重点知识的理解上。有些数学课件一味地追求“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一目了然”,不给学生们留一点思考的余地,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应以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

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使用尽量采用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数是整课式的。这种课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按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很容易把师生束缚在一个预设的“圈子”里,使得师生之间无法施展教学机智,同时也不便于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为弥补不足,可采用片段式教学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课堂上既有教师的组织,又有学生的参与,可以切实达到激发兴趣,体现辅助性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是毋容置疑的,适时地使用传统教学媒体,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穿插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的功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实践证明, 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师教的省时省力,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理解深刻,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浅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情境有“生活味”,而没有“数学味”。

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认识上一些教师存在着不足,撇开教学对象而不顾,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多变,只讲形式,不求内容,致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 “图形的旋转”课上,教师为了讲清“图形旋转”这一概念,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演示,紧接着又用自制的纸板模型在黑板上演示,纸板刚刚取下又用实物演示,实物刚刚拿走,又让学生拿出自带的学具演示??教学手段可谓是新奇多变,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令教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学者应接不暇,到最后小结时学生竟连图形旋转中的“旋转角”、“对应点”等基本要素都说不清,能作出简单旋转图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内化、反思的时间,学生应有的时间被白白浪费在教学手段的频繁翻新和转换上。

课标要求教学手段多样化,何为多?只要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手段只有一个也是足够的。手段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不要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多变,否则,将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不仅白白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使教学任务落空,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也会使学生养成只求外表、追求形式、做事马虎等不良作风。

二、分组讨论无实效。小组讨论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近年来被教师广泛应用到课堂上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学习的这几节课上都有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但是,一些课堂小组的讨论看似有模有样,但学生的合作实际并没有多大成效。

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教学中,老师刚把问题投影到屏幕上就让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中包含的等量关系”。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更谈不上最后达成小组共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1、缺乏独立思考的前提。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拿什么去与别人交流?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

2、缺乏小组讨论的欲望。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辨证关系的另一方面是小组讨论为独立思考的必然,当独立思考遇到困难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时,此时与他人合作讨论的愿望才能产生,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际之间的交流

3、缺乏合作共享的意识,当学生需要讨论时,小组成员应做到两点:一是奉献,愿意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分享。二是吸纳,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吸收别人的不同见解,讨论时会提问、会反驳、会辩论,尊重他人,组员之间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本例中,学生的讨论只有表述缺乏分享,别人的见解不被接纳吸收,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总之,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从学生的学习意愿出发,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学生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反驳、学会分享、学会尊重。

三、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如今的数学课堂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

空间,这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进步。但是,课堂上一些教师只重学生的主体性,却忽

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的所谓“自主学习”,“自主”有了,“学习”目标却远没达到,学生在知识重点的学习上理解

不透,掌握不牢,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

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

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

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例:在七年

级“由问题到方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先是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

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由学生小结。效果怎么样呢?学生在做资料练习时,六道练习题全班58名

学生只有15人全做对,多数学生只做出两到三题,还有部分学生一题都没做对,显然,结果是不够理想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练习题太难吗?不是,六题练习有三题与例题类似,另外三题稍微难些,但包

含的等量关系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是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对路吗?也不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

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多年来被教师应用到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那么,问

题的症结在哪儿呢?课后我们收集了部分学生的资料练习,分析发现:多数学生在设出未知数

后,一是不会用代数式表达其它相关的量。二是不会(或者不知道)分析相等关系。这二者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接着我们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发现学生的自主性虽然有了,但对重点、难点的探

讨深度不够,在关键的地方缺少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以至于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相等关系”的分析方法,不会用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我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教师的指导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离开教师指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是肤浅的,不够深入的,这是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所限。反之,没有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指导就会变

为老师单边的灌输,学生就会失去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把学生的认识不断

地引向深入,学生的学习才能更扎实、牢固。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说教师可

以撒手不问,对于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该讲的还是要讲,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是

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不要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上述案例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在课堂中发现类似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实质是教师没能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新的课程理念的实质是使学生

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如果只凭着对新课程理论的一知半解,道听途说,不作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课堂

上生拉硬套新课程理念,只讲形式,徒有虚表,就很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也不能使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

呈。

第五篇: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论文 语文课堂对多媒体课件说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语文课堂对多媒体课件说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课件

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相比,用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地选择,避免拿来就用而忽略其实效的做法。我从网络下载了《芦花荡》一课的几个多媒体课件,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其中“芦花荡”“黑瘦老头”画面,组合成一个符合自己教学所需的课件,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背影》时,找到的一个课件有三十四张幻灯片,太繁杂,在内容上多有重复,于是我删繁就简,加以改造,用“背影”图来揭题,用“动词填空”来检查学生对“买橘子”一段的研读效果,用“默读父亲”来进行拓展迁移,同时结合“个性化作文”课题要求,不忘作文指导,于是,增加了“真情氧吧”“于细微处见真情”“守望灵魂的家园”等环节,没想到如此简单的处理却出色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不只是记住了3个词语“祸不单行”“蹒跚”“颓唐”,关键是明白了做人、做文都得“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还进行了写作训练。

二、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动手制作教学课件

1、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零散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为了制作可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课件,应在平时注意搜集、整理资源,最好将这些资料储存到自己的资源库中,以备制作教学课件时调用。一般文字性资料可保存在软盘上,但视图、音像最好刻录在光盘上比较安全、方便。我曾经从网上搜寻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把它收藏下来,后来在导读《陌上桑》时就用到它。先打出这幻灯片,引导说出人物及相关的故事,积累写美的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后来评价罗敷时,又联系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罗敷美不只在容貌,更在她力夸丈夫严词拒绝太守的调戏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敢;“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所以被后世传唱,也不仅是因为她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貌,更是因为她们为当时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表现出自我牺牲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审视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美教育。

2、选择自己熟悉的软件制作课件。现在可制作课件的软件很多,但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无论如何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做太难的课件,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用Power Point2000制作课件,因为在Power Point2000中你可以完成课件的动作按钮设置和超级链接,在幻灯片放映中设计具有个性化、交互式的界面和多级菜单,使原有的单一放映变得如同上网一样轻松、愉快。例如,我们在实施《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制作时,设置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文字游戏——利用“联绵”与“成语接龙”的形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熟识与剖析;活动二:为“描绘‘游承天寺’路线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然后通过交流,使之成为新的学习资源;活动三:发挥想象,扩充改写原文,并实施“双簧表演”等活动,动嘴动手,深化课文内容,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形成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3、教学课件的操作安排

精心安排教学课件的操作,可以顺利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等。因为语文每一课都有自身的特点,如果不进行精心安排,随心所欲地点击、浏览,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课件运用时间,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例如课文的导入、问题的提问、讨论、测试等环节应在备课时做充分的准备,以免在具体运用中出现课件和课堂教学的脱节。

三、选择最佳切入点,合理利用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来完成教学任务,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正面效应,不要用课件替代教师教学,而应在课件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课堂教学气氛,人性化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运用于激发兴趣之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浓郁的兴趣将成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诗歌欣赏《陌上桑》,网上查询“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引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由于引入的资料图文并茂,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理成章进入了“审视美”、“描写美”的环节。

2、运用于释疑解难之处

借助多媒体演示,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进而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例如教读《咏雪》“柳絮因风起”,就领学生从网上搜集多幅雪花纷飞图,化抽象为形象,给人仿佛置身其中、亲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临其境的感觉,了解在寒风吹拂下雪的轻盈,把握将雪与柳絮类比的现实可信度,从而了解设喻的精妙。

3、运用于体验情感之处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学生对文本充分解读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积极作用。如教读《送元二使安西》,可剪段“送别”的画面,配上古筝,有情有调的朗诵课文,这无疑会对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情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有人曾作过比喻,现代教育技术之于教学,犹如化妆品之于美女。施妆得当,则美女更美;施妆不当,则美女变丑女。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能对教学起的作用不只是陪衬的化妆品,不只是点缀的漂亮服饰,而是能成为浑然一体的血肉,那就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使多媒体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让多媒体的使用既服务于教学,又不仅仅是服务于教学。

下载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