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考试模式下高三历史教学的困惑和调控
新考试模式下高三历史教学的困惑和调控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许丽君214187
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江苏省新的考试模式公布以来,历史学习已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挤压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成为了鸡肋。历史成绩在高考中由于只算等第,从而变成是高考大局中的点缀,因此,我发现高三的有些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越来越低越低,困惑越来越多,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一、困惑
第一:应付型。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家长老师的压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冷漠型。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尤其是在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反正高考要进本二已经没有希望,学好了历史也于事无补,所以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这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学生,学习退步很快。
第三:忧虑型。这类学生的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还属于中游水平,对能上本科充满信心,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历史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于是,尤其是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教改的步伐不会因此而停止,如何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并从探究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每个老师必须思考的。
二、调控措施
1、主动性:变历史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老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我在多次的教学过程中作过一种试验,就是上新课以前,让每个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把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提纲。如《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课,我让学生先写好提纲,课前五分钟,我先把一个学生总结《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让同学讨论。这位同学是这样总结的: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
1、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资本主义的入侵。
3、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在讨论过程中,我让学生总结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当时的国内外情况。并根据这位同学的提纲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不是局限于资本主义的入侵?除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在我们学的内容中,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重要事件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影响?
整个的教学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激情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激情,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2、兴趣性:即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即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行探索研究作出解答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课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 能力。其中一个小组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时非常全面,他们认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⑴ 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中孕育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⑵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刺激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⑶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⑷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引导他们深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进而自我开发潜能,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历史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性:主要通过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通过分解目标的办法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增加了探究性问题的研究,为此,我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问题的竞赛,通过写历史小论文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某个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写成小论文。老师对对书写认真的同学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另外,由于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我就用错题重现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增强自信心。主要是由老师平时把学生作业情况加以统计,把错误率高的题目(以选择题为主)重新编制成试卷,一个阶段后让学生重新练习。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重做后每一次都给予鼓励,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题目多次训练后必熟能生巧,没什么大不了”。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的胃口就会增加。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忽略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根据江苏省新的考试模式,依据历史学科特有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是每个历史教师都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第二篇:高三历史教学反思(下)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下)广州市113中学朱全红
本反思主要依据《广州市113中学2006届历史班学生调查问卷》(见反思上附件2)的调查结果。本届历史班学生共47人,参加测试人数44人,实收问卷44份,3位艺术类考生未参加本次调查。本次调查对学生的唯一要求是:实事求是,可以空着不做,但要讲真话说实情。
一、第1、2题的设计意图及数据统计和分析
设计意图:高考就是名次之争,明白自己的地位有利于竞争,而且名次所在的地域范围越大越好,如果每次考试都知道自己在全市或全省的名次就更好。
数据统计:
1、43人明白自己目前在历史班的稳定地位,只有1人不明白。
2、17人估计了自己在天河区历史名次,27人不知道或未回答。
3、肯定自己在班级能前进的同学39人,5人不肯定。最高肯定自己可以前进25名(1人),肯定前进20名的同学2人,平均肯定前进8.54名。
4、班级名次的判断主要依据是自己多次考试的名次综合而来,在天河区历史名次的判断来自两方面,一是老师上次天河区模拟考后的介绍,二是自己从网上所查。不知道自己在天河区名次的原因是不知道或不关心或忘记了等等。
5、学生名次前进原因的分析:今后更努力,更多的下功夫等。
分析:
1、学生基本明确自己在历史班的名次,并有比较客观的分析,这是前进的基础。
2、对于自己在天河区历史成绩的地位,绝大多数同学不明白或不想明白,暴露出学生竞争意识不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高考竞争的残酷性。
3、有39人肯定自己还能前进,这是学生自信心的表现,但采取的措施却欠考虑,没有任何人提出具体可行的详细计划,所以前进的名次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
改进措施:公布学生自己制定的前进名次,并在以后的考试中公开对比;以后所有历史考试能在多大范围排名次就在多大范围派名次并公开;和学生一起制定较为详细的学习计划,注重计划的可实施性。
二、第3题设计意图和学生答案的分类及解析
设计意图:从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出发,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的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学生总结出老师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1)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求严格,有良好的学习氛围。(4人)
(2)试卷分析透彻,层次分明;重讲解题思路,而不是背答案。(8人)
(3)老师知识面广,严肃而不缺乏幽默。(3人)
(4)历史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态度认真。(2人)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人)
(6)课前提问新颖独特,奖惩分明,效果好。(3人)
(7)天河部落上的资源专题总结有实效,重难点突出。(4人)
(8)会鼓励学生,教学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对学生有感染力。(2人)1
(9)对高考的动向非常熟悉,经验丰富。(1人)
学生总结出的老师做得不好或需要改进的方面:
(1)讲解速度过快,包括讲话的速度,有时来不及记笔记。(12人)
(2)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下层学生。(2人)
(3)现有历史课时太少,建议加多一节。(3人)
(4)有时回答学生问题时态度不好,作业时多时少,不好把握。(1人)
(5)过于严格,罚学生过重,不合理。(2人)
(6)建议把网上的资源复印给学生。(4人)
(7)平时多建一些课外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人)
(8)建议师生多加交流,有些试题是否可以不做。(1人)
(9)每节课建议留一半时间给学生自己看书。(2人)
(10)希望老师给学生以更多的信心。(2人)
(11)目前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没有效果。(1人)
解析:学生的看法比较客观,整体上认可老师的教法,持赞同的态度居多。他们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1)、(2)、(5)、(7),即对老师的严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高三历史学科资源等方面满意。
对老师的意见集中于第(1)点,他们很不适应老师讲课的速度;还有(3)、(6)、(7)等。
对应措施:继续搞好高三历史学科资源建设(下题会讲到);练习卷适当减少一些,主观题有些可以只列提纲,以省出时间“慢慢”分析讲解试题。
三、第4题设计意图及学生答案的分类和分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天河部落上的“高三历史学科资源”建设的看法,接受学生的批评,吸收学生的良好建议,改进资源建设,使之更实用更贴近学生。答案分析:
(1)知道天河部落上“高三历史学科资源”的学生44人,占100%;觉得网上资源有用的学生44人,占100%;用过网上资源的学生38人,占86%;6人未用过网上资源,主要是家里没有上网条件。
(2)网上资源有用的原因:补充课堂内容,视野更开阔;有讲一些专题和规律的知识;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细致;资源上的东西很多在其他参考书上找不到;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其中两套精选题对提高成绩很有用;介绍热点问题很好等。
(3)网上资源需要改进的地方:试题答案加入详细说明;高三备考的资源检索查找不方便;网上的试卷要留空给学生做题的空间;下载速度太慢;网上资源最好设密码,只供113中历史班学生使用;加入历史小故事;允许学生注册和发表意见;在网站设立学生专区,以便提出意见或发表心得体会等;说服家长允许上网学习;对疑难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不利学生理解等。
改进措施:逐步将资源下载在磁盘发送给学生;考虑设一个历史故事专栏。
四、第5、6题设计意图和学生答案分类分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在考试中的主要得分点及失分点,做到教学心中有数。主要还想针对学生的失分点进行研究,努力改进教学,最终使学生少失分或不失分。
学生总结出的主要得分点和失分点:
(1)客观题及以记忆为主的试题得分多,因为主要在背书,训练也多一些。
(10人)
(2)主观题即材料和问答题得分相对多,因为平时老师的讲解和训练透
彻。(31人)
(3)主观题失分多,因为对书本知识不熟悉或难以理解。(24人)
(4)无论主客观题,记忆类知识失分较多,理解性的题稍好一点。(21人)
(5)对材料解析题普遍感到有难度,失分较多。(4人)
(6)对问答题感到有难度,失分较多。(13人)
数据分析:比较而言,学生对主观题部分,尤其是侧重于分析的试题普遍得分较高;对于记忆部分,不管来自于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普遍感到不满意。
对应措施:在加强对试卷分析讲解的基础上适当多给学生时间看书,并对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做一次专门讲授,以后要求学生将每次的选择题分数统计出来,做成数据折线图,体会个人的成长。在专题部分,已经预计要分别讲解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题技巧,并有专门的例题训练。
五、第8题的设计意图及学生典型语言摘录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周围学习环境的要求和建议,深入到学生内心去认识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的心理,以备家长会或其他场合作参考。
学生对学校的典型语言:
(1)历史课时太少(5人);
(2)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1人);
(3)自己的提高并不关学校的荣誉(1人);
(4)为高三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4人);
(5)提供更多的资料和设备(5人);
(6)解决实施问题,少搞形式主义(1人);
(7)不要放弃差生(1人);
(8)建议设一节阅读课(1人);
(9)多多支持关心老师,关心学生(3人);
(10)为什么将我放在差班?(1人);
(11)为学校争光(1人);
(12)反对为会考停X科两个星期的课(1);
(13)给学生以自由(1人);
学生对老师的典型语言:
(1)能否把抄书改成背书(1人);
(2)帮忙分析考试中暴露的问题(1人);
(3)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3人);
(4)严格要求学生,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过关(3人);
(5)多给我们压力(3人);
(6)多讲课,回家看书(2人);
(7)继续做好资源建设,好东西留给自己人(2人);
(8)老师要坚持自己的理念,要耐心教导我们(2人);
(9)加强对学生个人的点评和指导(2人);
(10)我要成为您骄傲的学生,不令老师失望(3人);
(11)我们信任你,觉得历史高考并不可怕(3人);
(12)多鼓励,少惩罚,建和谐的环境(1人);
(13)对同学一视同仁(2人)
学生对自己的典型语言:
(1)端正学习态度,勤于学习,多思考(5人);
(2)喜欢历史(1人);
(3)意志坚定,坚持就是胜利(4人);
(4)抓基础,多背书,多总结(12人);
(5)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压力,不放松每一分钟(6人);
(6)好好分配学习时间(2人);
(7)为自己而战,为自己的人生负责(2人);
(8)相信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2人);
(9)只要努力就可以更好(1人);
学生对同学的典型语言:
(1)形成互助小组,共同进步(22人);
(2)聊聊历史故事,追逐在历史的浪潮中(2人);
(3)别再说报历史的是白痴(1人);
(4)互相帮助背书(5人);
(5)请把精力放在学习上(1人);
(6)别保守(1人);
(7)我可不比你们差(2人);
(8)请给我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1人);
(9)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人)。
学生对家长的典型语言:
(1)请帮忙找一些与高考有关的资料(1人);
(2)希望可以一起聊聊历史故事等(2人);
(3)少看电视(1人);
(4)别再买那些不知所谓的书和影碟给我看(1人);
(5)眼见为实(1人);
(6)帮忙和督促背书(5人);
(7)不要总是在我学习时叫我(4人);
(8)希望支持我读历史(4人);
(9)感谢家长的鼓励(3人);
(10)请相信我(7人);
(11)多点行动,少讲道理(1人);
(12)别再说我不复习了(1人)。
启发:在坚持现有做法的前提下,有意识地组成学生学习小组,积极地引导学生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
六、本次调查的总结
第7题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经验和教训,由于事例很多,在本篇文章中不便做统计和分析,我预想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用来论述基于知识点的反思。第9题学生的回答基本重复前面的答案,没有参考价值,故也不在本篇文章中引用和分析。
总体来说,从考试的角度讲,学生对历史的教学比较满意,估计还有一个重
要原因,即同水平的学生学其它X科的成绩比学历史的成绩要差一些。通过本次调查,我准备对历史班的教学做如下的调整:(1)统计并公布学生每次考试的名次,并与以前的名次作对比;(2)练习卷以15名划分成三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观题可以只写提纲,第二层次主观题必做,第三层次主观题可以不做;(3)继续尽最大努力完善高三历史学科资源,坚持以磁盘的形式发送给学生;(4)坚持讲题的细致化,继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以自愿为原则,强化学生的分组,使之形成互学互帮的小团体,并引入竞争机制;(6)适当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调解学生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争取形成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
第三篇:高三历史教学反思考试解题技巧 新人教版
文综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的反思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知选择题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最大限度地捕捉题于中的有效信息。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信息,它是题干的主要部分,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我们解答问题的依据。对这类信息,我们无需像语文学科的要求那样,逐字逐句地过文字关,只要真正把握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就可以了。例如,“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上子弟大启九国。”以上材料说明西汉初设立王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恢复分封制B分封诸侯,辅佐中央政权C以同姓诸侯王牵制异姓诸侯王D安抚功臣,缓和内部矛盾。题干中的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是:“西汉初年,接受秦亡教训,分封诸侯”,至于怎么分,分几等则不是题目的主要要求。题干中的另一种信息是答题要求,也就是题目中的一些限制词,上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题干的另一信息。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题干的要求结束起来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汉初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难看出,A是一种具体做法,BCD都是目的,但只有B才是主要的目的。
2.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认真区分典型题中的一些特殊限定。历史选择题中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本质”、“实质”、“性质”等。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殊限定词的细微区别。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的原因,一般指历史客观存在,是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现象中的主要因素。例如,“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的发展”。如果分析其原因,由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根本原因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主要原因则是各国对生产的重视。
3.注意换位思考,通过检验答案的方式来找出正确选项。在解答选择题中,对部分把握不大的题目,怎样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换位思考,像做数学题一样,对所选的答案进行检验。检验可采用:①代入法:即把所选的答案逐一代入题干中,看看那个选项符合题意。如“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是矣。”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应是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B中国与日本的国情基本相同C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D日本通过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道题要求回答清朝实行变法借鉴日本的理由,把选项A代入问题中,我们会发现不妥,因为俄国1861年改革也取得成功,但清朝并没有采鉴俄国,显然A不符合题意。选B项代入题中,就成了国情相同是惜鉴日本变法的依据,过于牵强,因为国情相同,如果日本变法不成功,借鉴又从何谈起呢?因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也取得成功,选C项也不可能。而把D项代入,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维新变法也要实现君主立宪制,要达到相同目的,必然要采鉴日本,也就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②推论法:这种检验方法是从题于出发,以题干提出的问题作为思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步步地去导出结论,如“两税法的实行,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少数民族D手工业者。”对于这道题,1 我们可从两税法内容本身入手,因为两税法是以土地和财产两种东西作为征税依据,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时间,这种税法从理论上说使得土地财产多的人要缴纳更多的税收,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数集中在地主手中,这样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A的上面了。从上例不难看出检验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重要保证。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答好这一题型应掌握三个环节,即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1、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必须像语文课分析古文一样,对每句话每个字词都要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
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如1995年高考第39题所引《南海县志》和《捷报》的两条材料,信息量相当大,但设问只要求考生从中提取与继昌隆缫丝厂创业与经营有关的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有一问是“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这实际上就是规定考生要用有关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遇到的困难的知识来解析材料。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第②问要求考生“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比较”二字就确定此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正因为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再回过头来有重点地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⑴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如“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史料”,同一朝代就是考生解题所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再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⑵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 2 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例如:1995年高考题39题有关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出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情况。因为材料很长,可将此材料分成四段,分别找出各段包含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答——落脚点
1、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总是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坚持“论从史出”。
即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同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得出结论。如上例1995年第39题陈启沅创办缫丝厂由开始遭到反对到后来得到推广,隐含其中的实质性观点就是:“机器生产是新的生产力,虽遇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特别是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注意辨别,认识和批判,注意分析材料作者的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
3、注意得分点。
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如果某一问3分,很可能这一问有1个或3个要点;如果某一问4分,很可能要求答2个或4个要点。每个要点0.5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命题要考虑阅卷难度。
4、论点明确,简明扼要。
材料解析题每问只有1分或2分,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即令是深入分析也不必像答问题那样展开论述,详加说明。另外,答案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如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写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成绩。
三、问答题 1.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答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1995年“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回答的内容有: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有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问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
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有关材料类的论证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2.筛选要点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3.简列提纲
高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如2001年高考“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题可列下列提纲:(1)方针政策:主要矛盾认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2)意义:成功探索、提供经验。短短数字,基本概括了答案要点,反映了层次关系,为提高答题效率和组织好答案奠定了基础。4.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四篇:高三历史第一次考试教学总结
高三历史第一次学情摸底考试教学总结
暑假开学之后,学校进行了一次高三摸底考试,由于学生在暑假期间放松了学习,摸底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问题表现在平均成绩较低,平均成绩63分,优秀学生人数少,每班优秀学生不到5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对于材料型的选择题和综合类的问题的回答,思路不清晰,要点和规范性的语言回答不准确,这就表现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
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1、由于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基础知识失分严重,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材料处理能力不强。
2、考试中又暴露出答题速度慢,对文综考试还不太适应;知识迁移能力差、卷面欠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3、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第二、主客观题得分不平衡,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极不扎实。本次考试难度适中,选择题基础性强,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观题基本依据材料,难度不大。以选择题为例,选择题60分,平均得分40左右,主观题40分,平均分为20分左右,出现严重的主客观题倒挂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模糊、混淆、混乱和遗忘,也反映学生在复习中的浮躁被动,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第一轮复习就是要夯实基础,我们在平时复习中,知识点是否讲透?是否落实?在如何掌握基础知识上,是否提供给学生真正适合他们的方法?是否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巩固、比较、归纳与小结?
第三、回答问题的能力较差
1、审题不清。学生对问题时间概念不清,答错。时代的观念很弱。
2、对材料的理解不清楚,没有认真阅读材料,脱离材料而随意作答。
3、条理不清,把目的和原因搞混了。
4、在知识点中,运用语言的描述能力欠缺,不能准确表述思想
5、分析问题知识面不够全面,思路狭窄。对北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没有深刻全面把握,语言冗长,不精练,不能用归纳和概括性语言来回答问题。定势思维严重,没有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答案大而空。
因此从整体看,由于暑假期间忽略学习的因素和学生对学习、升学的重视程度等问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整体较差,学习状况不容乐观,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在高三的一轮复习期间,我们认为一轮复习是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最关健阶段,高考成败与否,关健取决于一轮复习质量好坏,因此,我们高三历史组2位教师对一轮复习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集体教研,群策群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一、低起点、严要求、高落点,给每一个学生以最后的机会。
高三文科学生中有相当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一、二年级没能把基础打好,升入高三,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有重新开始迎头赶上的决心,针对这一学情,全体教师统一认识:从基础做起,低起点,严要求,稳扎稳打,在授课的速度和难度上兼顾绝大多数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再生机会,为高考大面积上线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基础知识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有学科特点的知识,它是学生高考致胜的关健。因此,我们要求学生“系统全面、扎实、准确”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三、加强知识整合,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四、加强对历史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训练,培养学生学科 能力。象生产力的标准、实践的标准,客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等都是我们授课和题目训练中经常渗透的内容。
五、精选典型题目,加大对高考题型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1、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得分的重要阵地。复习中我们主要是对丢分严重的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和材料选择题进行专项突破。例如最佳选择题中,学生往往对“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直接与简接”等问题含糊不清,我们结合题目加以指导,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特点: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一种历史必然性”,而“主要原因”则是指“在某一时期共同起作用的多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等等,搞清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做题的失误率便大大降低。
引导学生做选择题时要“三看三思”: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其他类型的试题,则需要有选择地做一部分。解答做到“四要”、“四不要”: 一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语等),不要草率作答。二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认真读懂,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三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
2、材料题:我们指导学生解答材料问答题的三个基本步骤是①先看题后设问后看材料,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克服阅读盲目性,节省阅读时间。②分清层次,沙里淘金,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③强化地图材料、数据图表材料、文物图片材料训练。此类题从高考评分标准看,一般设置了“表面信息”“深层信息”两类高低要求不同的标准,这是体现 能力要求的有力导向。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看到了什么”二是“反映了什么本质特征”。
3、问答题:重点是加强对审题和规范作答能力的培养。①审题:审题是所有能力中第一能力,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揣摩命题立意,确定答题的切入点,并弄清题目的时空观念及答题依据②规范作答:即答案组织要段落化,序号化、重点化,使人一目了然。③认真书写,语言简洁,尽量用学科语言来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注意行文的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最好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答原因,写出“原因:”。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上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1)、原因①„„②„„(2)过程①„„②„„”等等。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这样答题思路很清晰,同时便于老师阅卷,也易得高分,还要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
总之,高考试题中,不论哪一题型,学生解答水平高低都取决于任课老师平日指导。为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全组老师一是熟练掌握教材,二是有几十道高考精品题烂熟于心,研究它的命题特点、题目立意、答案设计及分值分布等等,用时随手拈来讲给学生,决不搞题海战术,滥用题目,浪费学生宝贵时间,正可谓“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如此反复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大有提高。
六、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10.落实常规,认真备课,加强一轮学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1)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题,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第五篇: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收获和困惑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收获和困惑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的展开,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之中改变自己固有的、已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自己也从教学实际体验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1、课堂教学变化了。新课程的教堂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首先,课堂教学的目标变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其次,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解放、教材、过程、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建构起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生长的快乐。
2、教师变了。教师的观念变化了。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的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 明显多了。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坦然的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评价方式改变了。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取而代之的应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教师用热情、鼓励与真诚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每节课都在进步。同时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无论何种评价方式,都坚持三条新的评价理念:第一,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第二,评价旨在促进发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第三,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在收获的同时还有以下的困惑:
一、新课程下就能够避免学生成长的两极分化吗?
新课程为绝大数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优胜者将更加突出。在新课程形势下,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又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惟一且具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最大限度上给大部分同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激活了大部分同学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具有了超常的发挥。这正是新课程的优点所在,也正是两极分化的原因吧!而这种分化在数学教学里面尤为明显。
针对这一困惑,目前我主要从以下着手:首先必须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有的学生再信心十足,最终也成不了数学尖子。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评价,更不能横向比较,必须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首先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这部分学生,仅仅靠口头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是不够的。由于他们的基础太差,上课时,再降低知识的起点,他们也如同听“天书”一般!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无意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使他们觉得还有能听懂的,从而增强求知欲望。我在巡视学生做题时,主要是关注“后进生”,并及时给予辅导,帮助解决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次,优生和“后进生”都不吝惜表扬。根据不同的孩子及时地把自己的“情”和“爱”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去吧,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关爱中,点燃进步的火花,增强必胜的信心!使孩子们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二、学生难以完成课外习题,质量就有保障吗?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能听懂课还要会做课外题,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否则都是纸上谈兵。现在的教材内容较浅,而且取消了原来教材上的知识分类,强调了知识的整合、学科的整合,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应用题教学不分类型,学生在面临解决实际问题时无规律可循,学生弄懂这种题目,却不会做另一种类型的题目,所以在解决问题时也就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就要增加课时,但是每个知识点都要增加课时,实际上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学生的课外题只会做很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教师或家长进行指导,没有了指导就无法完成,教师、学生和家长担心这样下去如何应对考试,“质量”如何得到保证!?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情景化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吗?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没有兴趣和激情。新课程中我们通常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或者创设一定的故事情景或者问题情景,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来也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利息》的时候,我组织学习关于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的应用题时,按以往的经验,我以为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类实践活动,每个学生一定能情绪高涨地很好地完成这一类型的题目。结果不然,学生根本不能从实际当中得到启发。经过询问才知道,其实我们农村学校,许多孩子都没有自己把存钱存入银行的经历,也根本不知何为利息税。由此看来,这次我布置了一项不符合大多数学生实际的作业。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毫无疑问,新课程理念所体现的是大家一致在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大家极力要提倡、宣扬的!那么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究竟有多远呢?是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还是直接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是两码事呢?学生究竟该如何去正确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呢?作为教师究竟该如何去沟通这种境界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鸿沟呢?这真值得我们同行去探讨。
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大家齐心合力、直面困惑、迎接挑战。只要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最终是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课改实验推向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