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生参与”(共)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生参与”
●王建富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生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决策和过程,从而实现自己在学校中的各项权利和价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包括: 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决策和政策的制定;参与各种思想政治工作活
动;参与到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各项事务中等。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参与 创新
【作 者】 王建富,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9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生参与机制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2011SJD880083。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2013 年第 5 期
据 《光明日报》报道,2009 年底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设立 “党员学导制”。该院为新生配备了十名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作为 “导师”,对新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这些党员 “学导”不仅在生活上为新生提供帮助,还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着新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①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在 2009 年底成立了接受学生提案的“专门委员会”,组织学校职能部门面对面接受学生代表的建议、质询,收到意想不到的工作效果。这种受全国两会启发而创新的学生工作方式得到了各方肯定。②无论是南京大学的 “党员学导制”,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 “专门委员会”,其核心都是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登台唱戏”,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两校探索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新模式”。
一、学生参与的涵义
“参与”的本意是指 “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与其事。也作参预”。③参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主词汇,一般意义上的参与主要是政治参与,即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到公共政治中,从而影响决策和公共生活。它是一种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方式,也称公众参与。在当代中国民主化大潮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于国家宏观政治生活,还是微观行政过程,公众参与都被作为一种健全国家民主制度、提升公共生活民主性和公共性的重要途径而备受推崇。④显然,“参与”的民主化功能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值得期待。根据 “参与”涵义的认识,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学生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决策和过程,从而实现自己在学校中的各项权利和价值。
二、学生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走的是一条 “教师说教———学生接受”的工作模式。教师始终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地位,掌握着主动权,而学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我国校园的平安、稳定和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现代市场体制的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单向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每年因学校教育管理而引发的学校和学生的纠纷不计其数。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适应当前形势的互动式思想工作模式,“学生参与”契合了这种需要。
学生参与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接受,认同了学校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果。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关注 “输出”,不关注 “效果”,其效果很难保证。让 “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使得教育的对象易于接受教育,而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大学 “党员学导制”的成功正是基于此。在 “学导”参与的过程中,新生得到了引导,“学导”们自身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
学生参与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如上所述,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 “管教”模式,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这种权力性质浓厚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过度追求学生的服从,忽视了作为鲜活个体的人的学生的思想多样性,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交流、协商,甚至参与决策,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实现自身
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符合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权利的保护。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但难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效果,而且这种单向模式中的刚性和肆意还会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害。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党员发展、“评奖评优”、对学生处分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在这些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教育、引导的本意相违背。如果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些不切实际的校纪校规就不会产生,对学生的惩罚也不会这么随便。
三、学生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各种决策和政策的制定。高校的各种决策和规章制度,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决策的正确,相关规章制度的合法、合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开展的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种决策和政策一般是由学生工作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制定。制定过程较为简单: 先由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拟订方案,然后交由校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协商通过,最后在全校公布。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 “封闭立法”的惯性,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制定主体没有学生,各种决策和规章制定中听不到学生的声音,造成学生对学校政策不了解,也不能真心接受,甚至产生天然的排斥心理。二是由于没有学生及各类专家的参与,容易导致跟学生相关的决策和政策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的实际,管得过多、过死。有的高校甚至颁布 “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的雷人校规。自 1999 年 “田永案”以来,“刘燕文案”、“女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案”、“校园拥吻案”等,一波又一波的学生状告学校案例,昭示了不当规章制度对学校和学生的危害性。学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唯有让学生参与“校园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真实愿望,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并为学生真心接受的规章制度。为此,学校应成立由管理者、学生以及各类专家组成的专门的政策制定机构,制定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在内的各类制度。同时,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网络 BBS、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修改。有关学生的政策制定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学生公布,并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时代性,其规章制定也要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及时修改或制定新的规章。这样,校园规章的正当和合法、合理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思想政治活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主体,比起空洞的说教,各类思想政治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更有效。广义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内容广泛,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它们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专业技能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当然,学生只有参与其中,利用好这个平台,才能在活动中提升思想,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反之,如果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其中,或者这些活动变成个别学生的专有领域,那么这个平台的作用就无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参与度高,活动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内容单调、学生参与不平衡的状况。如一般的文体活动开展频繁,创新活动举办不多;学生对文体活动参与度高,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参与不多。类似于南京大学 “党员学导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门委员会”这样的创新思想政治活动还只是零星的个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意识的采取措施吸引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学生思想政治活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契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契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思想政治活动的形式创新,是让学生参与并发挥教育作用的根本。要正面宣传、引导,吸引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的参与。在活动创新的基础上,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把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与评奖评优、组织考察等相结合,激励、推动学生参与。
让学生参与到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事务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奖惩工作”是与其大学生活相伴相随的重要内容,也是与其利益攸关的重要学校事务。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各类奖学金、荣誉的评选越来越频繁。各种奖励不仅是对学生精神上的肯定和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其将来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在高校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高校的 “评奖评优”注定会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校园惩罚同样如此。学校的处罚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形式甚至会直接剥夺学生的受教育资格,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导致高校管理纠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学生对学校单方面的处罚不满,学生把母校告上法庭的案例屡见不鲜。对于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 “奖惩工作”,学生的有效参与可以使 “评奖评优”更加公开透明;可以缓解学生对处罚的不满情绪,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不当处罚对学生的伤害。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奖惩规章的制定以及实施奖惩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惩罚或处分学生时,能尊重学生的程序权利,给学生申诉、辩解的机会。在学生受到处分后,及时给予救济,疏导、缓解消极情绪,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学生参与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重要举措。南京大学 “党员学导制”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门委员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 “学生参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参与”是一个开放的民主形式,不需要追求固定的形式和内容,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传统的参与形式可以发扬光大,听证会、微博、BBS 等新的参与形式应有效利用。一切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教育的参与形式,都可以加以运用。当然,还需要高校以更加宽阔的胸怀主动向学生让渡部分权力,学生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如此,一个良性、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才能有效形成。
注释:
①郑晋鸣、李颖: 《“党员学导制”: 南京大学新生管理新方法》,《光明日报》,2010 年 10 月 7 日。
②2010 年 4 月 12 日的《中国青年报》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内‘两会’构建和谐校园”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 年,83 页。
④王锡锌: 《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年,前言第 3 页。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要树立创新的工作理念,更重要的是实施创新的工作方法。文章重点就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自主择业”就业制度建立,大学生的思想和人才观念发生着变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困惑。
1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道德观念充斥其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时期,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能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与取舍,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是教育和引导关键时期。随着就业制度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健康发展,成为大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仍然着重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而不能随着时代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需要,贴近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1.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仍然停留在以往意识形态教育、求职面试技巧等宏观层面,不完善的内容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要求,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服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主体需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等,从而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
2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2.1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始终承担着新时代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新时代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成才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又总是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有一份待遇优厚的稳定体面的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在职业目标的确立上更多关注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忽略了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放在一起,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往往倾向于条件好、待遇高的发达城市和热门岗位,例如公务员、银行等,而对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却少人问津,同时他们缺乏服务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吃苦、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现象。
2.2自我定位模糊
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经常发现学生从求职活动的准备、开始到结束都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对自己的求职目标和工作胜任力难以形成准确的定位,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更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严重的从众心理。由于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都将重心放在了毕业年级,同学们也都习惯了进入大四之后才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扑面而来之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适合或者能做何种工作,也不了解外在职场世界的需求,无法达到自身素质和外界要求的适配,加之在求职心态和就业材料的准备都还没有做足功课时,就这样盲目又匆匆地加入了就业大军,随后在自我认知、简历制作、临场表现等环节表现平平,缺乏就业竞争力。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就业期望值教育。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的倾向,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冷静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经验的不足,了解当前的巨大就业压力,?M行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另外,主体竞争意识教育。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的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勇于竞争。
3.2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坚持全程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在毕业生中开展,而是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这样教育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才能为大学生就业中的从容淡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其次,坚持差别教育。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差别对待,大学生就业中也是如此。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个别谈话指导、就业咨询等加以有效疏导,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性;最后,坚持网络教育。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成为必然,对传统的授课方法是很好的补充和创新。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而且有利于内容的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分析和探索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服务作用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顺意,张朝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17-18.[2] 黄继平.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3):59-61.
第三篇: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点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
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党支部认识到:抓基层就是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建设永远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本着“讲实话、求实效”的原则,采用树典型,扶先进的形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进作用,是“党章”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本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在日常生产、工作学习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带动周围员工和群众共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行动。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
二、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是保持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标志。党员的先锋模范性体现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项工作中。比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身为共产党员的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带头学习和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都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
我司党支部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注重发挥党员和先进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善于抓住典型,以点带面,从而带动公司全面工作的开展。比如党支部对共产党员##同志的发现和培养就是一个例子。##同志是组长,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注意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克服养护工作的各项困难和问题,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奖励,连续9年考核被评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从##年公司将他评为先进生产者起,党支部就一直关注他的工作,支委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引导他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以身作则,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在2008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共产党员##同志的典型带动作用就充分显现出来了。2008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管养的##被确定为“省检”和“国检”评比的必 经之路。为配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工作,确保“省检”和“国检”顺利通过,##同志严格按上级的“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养护工作。“省检”期间,正值雨水和高温季节,由于连续下雨造成路面坑槽、积水和路肩缺口,在冒雨巡视后,他带领组员奋勇上前,及时修补坑槽、疏排积水,确保了##良好的路容路貌。在“国检”期间,他带领全组人员顶着烈日和高温加班加点用剪草机修剪##杂草,保证了评比活动的顺利通过。目前,该同志仍然工作在养护生产第一线,为确保####的畅、洁、绿、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青春。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的重要工作方法。以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带动单位其他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抓先进、树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不仅仅政治思想工作容易开展,容易深入人心,而且还能带动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模范或先进人物”只是各个时期的叫法不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推出了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典型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最能体现各个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正是这样一批人民群 众中的优秀分子、优秀典型,站在各项事业、改革的前列,带动人民群众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了正气,对广大干部职工产生了实际、具体和深刻的影响,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推动了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一个单位,尤其是一个企业,注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挖掘出先进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树立起一个成功的典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以此宣传和带动,往往就是一种政治思想氛围的营造,一种思想认识层次的升华,一种鼓舞人激励人的强大动力。其作用就正如本文中心论点提到的---“点亮了一盏灯,也就照亮了一大片”。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年10月21日]。
岳迎春,浅谈##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创新与发展[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1(91):44-45。
唐德林,加强和改进##系统思想政治工作[J],交通职业教育,2007.4(25):39-40。
胡泊,浅谈新时期##部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J],大陆桥视野,2009(10):90-91。
王凯熙,##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8(8):43-44。
王雪影,加强和改进青海##养护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2010-4-10]。
第四篇:论文《让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学初探》.doc
初中思想品德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初探
广西永福县龙江乡初级中学莫通明
摘要:教学是由“教”和“学”共同组成的,是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同步发展的过程。它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要注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教学就达不到目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
关键词:教学学生参与思品课教学过程
一、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教师而言,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问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就学生而言,要明白发展主体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别人是辅助而不能替代。教育学生懂得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指导下,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适合学生的学。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替代,还每个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让他们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去行动,去实际操作,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思品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1)、设立有层次、有差异的学习目标。学生是有差异的。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体心理特征、已有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学习习惯、行为表现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表现这种差异的特种现象就是班级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教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并敢于面对这种差异,从理论上、现实中分析研究形成差异的原因。如有的学生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教子无方或根本不教、放任自流;有的学生本身智商缺陷、学习有障碍;有的学生曾经被他人当众讽刺、羞辱后 “ 自我形象 ”、遭破坏而挫伤了自尊心、丧失了进取心;有的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顽强拼搏、勤奋努力的进取精神。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素质构成的差异性,才能充分张扬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成长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更上一层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达到合格要求,重在基础。
(2)、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交往。学习氛围主要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愉快地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确立“尊生爱生”的师生关系,绝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提问时教师要把自己放到学生一边,带着欣赏的眼光期待学生发表学生的见解,关键时将“提问”改为“提示”,诱导学生有创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怪异回答,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地否定,提示他“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学困生,不能有偏见和贬低,要尊重和理解他们,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应提倡加强师生交往,这种交往应是多样式的、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生交往中进行,教师只是交往中的一个成员。这种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主动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置疑提问,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实验原理、过程、仪器的缺点,积极探索设计新的方案。对于有质量的提问,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习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指导。
(4)、设置多层次作业与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立多层次作业和练习,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及时地向学生反馈作业的情况。
(5)、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重点实施发展性评价,不奢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要敢于承认差异,把目标定位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让学生进行纵向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对学困生尽量少用横向的比,以避免产生“畏难”和“反正我不行”的心理。对学困生着重肯定其闪光点,给予热情鼓励,使其增强信心;对胆小者,则帮助其克服怯弱害羞的心理,使其鼓起勇气;对优生则着重提出其薄弱点和不足之处,促使其快马加鞭。
三、保障学生的参与机会
1、留足时间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关键点、疑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其产生求知需要,专心思考。同时给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和途径,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时,适当进行补充,帮助暴露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其次,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现有思想品德教材是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据,可读性较强,并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者的心理规律来组织材料,注重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因而在教学中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研究探索、自求解决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要让全体学生乐意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让学生体验成功,从成功中感觉到“自己能行”,感觉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感觉到参与的乐趣。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人来看待,以欣赏、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自尊心,适当巧妙地夸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与自己周围人们在人格上的平等,使他们自己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伤害,进而增强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参与课堂学习。
2、提供机会调动学生参与
首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话。语言不仅是课堂中师生知识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同学互相评价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同时传授说的方法、艺术。通过有条理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说解题思路,说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把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也可从不同层次学生的说话中反馈、了解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其次,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实践。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获得深切的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人的思维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依靠动手实践。手脑并用更有利于人的不同机能充分应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课更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去实践,去调查研究,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总结与评价。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总结与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应当与教师共同进行这项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回顾,提高总结与评价的质量。当学生对所学内容、学法、重难点及自己的掌握程度等进行总结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教师等,可以吸取他人之长,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主动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情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许建铖等编译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何奇著,《展性教学策略探微》,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二期。
4.王升著,《论学生主体性参与》,教育研究,2001第二期。
2012年3月18日
第五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索-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课堂教学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直接的就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致力于抓住政治教学实践点,引领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度 提高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使教师课堂的启发、点拨、讲解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和选择运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切实发挥其德育功能。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变为自觉行为,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知识探索者,其创造天分才能得以激发,创造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出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多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实践点,引领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
社会实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沃土。思想政治理论性强,同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在强调它的思想理论性的同时,突出它的实践性,结合本地环境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可以实践的点,开展适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分组调查和演讲是我常用的形式。一般活动前我会按需要将学生分成三至四个小组,给每组明确布置各自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报刊、网络、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然后综合整理,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的实践成果。
如教授“和平和发展:时代的主题”内容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舒利亚局势、朝韩问题,让第一组搜集整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害人类的事例;第二组搜集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的事例;第三组准备演讲材料,“为了世界和平,让我们行动起来!”课堂上,当各调查小组展示实践成果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做好总结。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就是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搜集整理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提高了社会参与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激情昂扬的演讲,实现了情感目标升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可以推广的,对许多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都是适用的。如讲授“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可以让部分学生搜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一年来依法行政的事例,另一部分学生搜集行政部门滥用职权、危害社会的事例,其他学生搜集该政府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惠及民生的事例。通过课堂展示实践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意义,课堂教学效果很不错。这样基于实践的课堂,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二、引导学生自主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课堂教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课堂上能抓住学生思维之弦,才算抓住教学的根本。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基于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开的。创设问题是开始,也是关键。通常情况都是由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通过一问一答完成教学,这是比较低端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缺少体验和感悟,缺少思维碰撞,所学的知识难以内化,学生的思维潜能无法完全得到开发。
心理学表明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初步形成,独创性日益凸显。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议,时常会产生一些新奇而独到的想法和问题。课堂上教师应该顺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不仅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政治课堂教学。为此,需要教师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策略,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开放学生学习空间,开放式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也能够进行多维思考,多角度提问,多方面生成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创情境,自设问题。教师进行及时点化,抓住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疑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生成结论。学生设疑也许没有多少深度,教师要重视学生这种思维火花的迸发,鼓励和引导,趁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设问的技巧,努力挖掘更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学会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师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学生一定程度上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参与主角。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要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对待,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我是班主任,平时对学生常规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学生多多少少在心里有些怵我,把我看做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加上思想政治课堂理论性较强,起初课堂气氛总是有些紧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除了课外和学生打亲情牌,给学生母亲般的关爱外,更多在课堂上下工夫,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我每天坚持微笑地走进课堂,把微笑留在课堂,充分发挥微笑的教育魅力,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我很注意和学生打友情牌,和学生做平等地位的知心朋友。课堂上,不摆架子,完全不讲师道尊严,师生没有顾忌相互点评,有时候师生为了一个问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坐在一起还像要好的兄弟姐妹,内心毫无芥蒂。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实现生活化,在举例中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社会对待人生,令学生敬佩,博得学生情感上的亲近,让其彻底消除班主任恐惧症。
思想政治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我一般不要求他们举手,完全是主动的,自由的。我提出,课堂上学生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站起来说,说对说错无所谓。当然对于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便回答错了,我不会批评,相反还要表扬其主动回答的勇气。我总是努力捕捉、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自信。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可以说学生是全员参与,主动探究,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都以平等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没有谁服从谁,最终实现管理、教学双丰收。
四、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中学生是易幻想、有激情、易冲动、爱活动、可塑性强的群体。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实施激励性策略,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积极亢奋的情感状态,使学生积极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实现激励手段多元化。通过创设不同的鼓励性的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感。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吝惜课堂激励性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比如“你的回答很有新意耶!”“哎哟,你太油菜了!”还有你对学生回答满意的微笑点头,以及你和学生为成功喝彩的击掌等,总之教师要抓住政治课堂上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有了成功体验,就会提高参与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产生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好比给学生思维的飞跃增添了飞翔的双翼。
激励手段可以是基于物质的,也可以是基于精神的。一切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措施皆可以使用。我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内容时,为了刺激、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两根香蕉,两个苹果,两个橘子,在每种水果上我都贴了标签:“成功了我就是你的菜!”。在讨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有两位学生主动要求参与表演,就是基于教材71页漫画,医生和病人关于水果和具体水果问题的谈话。我将准备的水果全部奖得到励给了成功参与表演的学生。也许大家会认为现在的高中生生活条件好,不差那点水果,但是这些水果的奖励是对成功的激励,代表肯定和赏识。整堂课学生都很兴奋,热情高涨,些许的水果,进一步激活了课堂,发挥了激励、唤醒和鼓励的教育功能。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这里的“参与”不能只是个别学生参与,而是学生全员参与;不能只是学生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师生思维同步、情感共鸣;不能建立在学生服从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参与。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唯有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刘玉梅.创新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时代学习报》,2011(11-12).[3]商美芳.重视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考试周刊,2012(21).[4]董颖.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东方青年·教师,2011(5).阅读相关文档:探究学习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浅论怎样进行《历史课程标准》的“分解”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学方法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多媒体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中学体育兴趣教学法 浅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浅析积极情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开展体育运动,关注学生个性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发展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教学要凸显 “三巧” 高中英语教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