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

时间:2019-05-15 13: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

第一篇: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

孩子学习困难,合理的家庭教育很重要,正确的学校教育也是重要因素。中学生的活动大部分在学校,学校教育,应该说是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孩子来说,学校的正确教育对其学习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春461的专家给您讲解学校教育对学习困难孩子的重要性。

第一,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认为初中不应该设重点学校,所有学校都不应该设重点班(高中问题这里暂不作讨论)。这种等级划分对少年的心理影响弊多于利。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某些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当然也包括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孩子学习的环境对其学习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应该成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学生是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学生对此的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去感受、思考、分析和体验问题,就能沟通学生的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三,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条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用关卡压的手段来对付学生,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特别对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堵塞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暖之以心、扶之以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四,学校应施行正确的性心理教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帮助孩子更好的发挥其学习能力。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影响着孩子学习能力的表现。

第二篇: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Education),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学校教育则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智力、体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里的“人”指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个体”,更确切地说是指“学生”(已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说:“人是依靠教育而成的”,瑞士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可见,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之重大。作为具有特性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学校教育的特性 确立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与其它教育相比,主要区别之一: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区别之二: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同时又具有最强的可控性,不仅各级学校内部是这样,各级学校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各自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对个体发展不具决定性意义,因为没有环境的作用,遗传提供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人也不可能成为“人”。世界“狼孩”的存在就是实证。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其中,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分类标准和分析角度,学校教育不再作为与环境、遗传并列的一个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来看待,也不只作为包含在环境中的特殊环境来看待,而是被当作一种包含着特殊个体与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因素,即三因素的一种特殊综合。

学校教育之所以作为特殊活动因素,是因为:㈠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活动,尤其是普通中、小学的学校活动,其主体是由处在人生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的青少年与承担着教育者责任的成年人共同组成的。他们之间处于多重的、独特的关系系统中,并在其活动中发生着交互影响。㈡ 学校活动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环境中有意识提供的条件与活动对象,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教育任务服务的。它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是滋养人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㈢ 学校中进行的大量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是为影响受教育者成长而精心设计的,只要这类设计符合一系列基本要求,就有可能对参与活动的受教育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人生阶段的独特 决定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每个人从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和对周围人的观察中,都能感受到人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小孩”、“大人”、“老人”,就是对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群的概称。由于人的年龄差异和天赋差异,导致了人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目标的阶段差异。而人的年龄特征并不是每一年龄阶段各方面特征的相加之和,应是各方面的变化特征及其他们的相互作用的特定内容与方式。

人,从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日起开始计算年龄。然而,作为人生起点的零岁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零”。人从母体受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胎教”。胎教为胎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婴儿期为个体的发展准备了先决条件,婴儿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养育。处于人生启蒙时期的幼儿,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是对外部可感知世界的生动、具体的探究与认识,此时被公认为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们正式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人从此时始,将连续二十来年接受学校教育,将在学校里渡过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幼儿期——人生启蒙期、童年期——心理发展时期、少年期——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起始阶段、青年期——形成自我意识,身体、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生阶段的独特决定了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独特,人生阶段的连续决定了学校教育不同阶段间的连续。个体的发展虽然遵循一定的路线,但由于影响发展因素的多层、多样、多变和多组合性,使得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存在着不同方向的发展可能,甚至每前进一段,都可能会遇上许多叉道。作为有助于个体发展的学校教育,虽不能安排每个个体的发展路线,但能帮助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矫正个体发展的偏差,弥补个体发展中的严重缺失,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不单指人类的繁衍,还包括使个体社会化,形成社会的新生一代。显然,社会新生一代的形成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因此,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教育的目的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况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实现。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具有影响人发展的功能。

三、终身教育的理念 构建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主导意义,主要应表现在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上。所谓“合适”,即指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的一致。教育者应帮助、创设条件,使受教育者个体特质,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和发展,在个体的发展方向上加以引导,帮助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做出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应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一致。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其他教育在对受教育者要求上取得和谐,以最有效地利用学校周围及其相关的其它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尤其利用能对学校教育起补充作用的因素。既使当社会条件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时,学校也应保持自身小环境的教育独特性,增强学校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以有效抵御其它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能只满足于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达到当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上,应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即增强终身教育意识,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既包括成人教育,也包括学前、小学、中学和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既指的组织的学习,又指偶发性的学习。它的特征是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技术、学习时间都具有机动性和多样性。其目的是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需要。学校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情况,了解其特质和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成熟的程序为依据,安排教育的目标和顺序。精心设计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活动来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动的指导,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此外,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任务,并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切实的努力。学校教育只有立足于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人的形成是最终的“产品”,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直接目的。只有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定向、形成、诱发、矫正、改造等多种功能,使人发展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使个体特质及其潜在优势,在社会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真实发展,教育的功能才有可能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得以真正体现。

第三篇:浅谈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砖店镇中心小学 孙晓亮 电话:***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具有无可代替的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风与班风

良好的校风对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意识,恰当地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在这种风气下,小学生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健康发展。班集体是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在学校里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等。在一些班级中存在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卫生、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卫生设施等,是学校教育工作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观点、信念和习惯的手段。”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能使小学生的心情愉快而有安全感,还能激发学生爱校、建校的热情,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并以自己的学校而自豪。心理环境实际上是校风的具体体现,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全校师生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关心和爱护,反对体罚、讽刺、打架和骂人,这种和谐的积极环境必然会使其中的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学习焦虑,害怕上学,担心考试,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借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的胁迫着孩子的天性。”这段话恰当地概括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落实,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才能、个性、教学艺术、教育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学生的心理,不会经常在全班学生面前严厉地批评或讽刺学生,而是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一些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够健康,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造成部分小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

五、师生关系

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师生关系的优劣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小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对学校生活感到愉快,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然而,由于少数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落后,导致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

第四篇:家庭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影响

家庭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影响

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

王海英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2,常与教师“互通情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3,重视孩子做作业的质量。

4、从小加强孩子的责任感。5.加强指导和辅导,注重对孩子的启发。

6、注重培养思维品质,作好笔记。

7、注意周围影响,鼓励孩子从小树方远大理想。

关键词:第二课堂、互通情报、默契、心中有数、榜样、责任、思维、质量、启发、理想。

家庭是孩子人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互相埋怨是司空见惯的——家长们责备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而教师们则怪罪家长家教不严。其实,要使孩子学习好,得通过学生本人、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且特别要求家长和学校的默契配合。

一、良好的开端

及时拜访教师。你的孩子成小学生了。学期一开始你就得抽空去拜访教师,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保证孩子不缺课。有的家长喜欢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有时带孩子去旅游啦,有时全家外出走亲戚啦,对此教师们无不感到头痛。因为其结果不仅使孩子荒废学业,而且让孩子从家长那得到一个“信息”——上学原来并不那么重要!坚持正面教育孩子。孩子们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往往学习顺利,因而每天让孩子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一次“成功”显得十分有必要。注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特别留意他的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不要吝惜表扬。如果孩子犯了错,也千万不要用侮辱和讽刺的办法。

—1—

处处显出关心。你问孩子: “今天你在校干了些什么事?”孩子也许会回答: “没干什么。”你不妨再深入问些具体问题,以便孩子作答。这些“问答”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时时处处都关心着他,从而促使他严格要求自己。

二、与教师配合默契

不要乱评教师。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算老几”,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大受影响。因此,千万别在学生面前妄评某某老师“太严”啦,某某老师“太噜嗦”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啦等等。要是你对某教师确有意见,最好径直找他提出。如果有必要,还可请校方出面帮助解决矛盾。

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分数的好坏常常与试题的难易、学生的临场发挥的好坏等偶然因素密切有关。作为家长,向教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诸如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缺点和品德表现等都应列入必了解之列。那种“只问分数、不及其余”的做法实际上是十分片面的。这常与教师“互通情报”可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你可向教师“提供”孩子单独学习还是集体学习效果较好,他喜欢什么课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诸如父母离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种种“变化”。

及时反映、切莫等待。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可别等到下次开家长会时才向教师反映。天赋强的孩子可能会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到兴味索然进而掉以轻心,天资差的孩子却可能对学习灰心丧气而一蹶不振。不管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都应让教师尽早得悉各种“信息”,以便教师采取相应措施。

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应充分利用来自学校的成绩单、智力测验结果和家长会议上校方反映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分析出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如,在某些能力上孩子是否较差?视力、听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怎样?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

—2—

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才能与教师“合力一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

三、加强孩子的责任感

要求孩子做家务。从小就让孩子学会洗碗、铺床、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师们反映说,他们从家庭作业的优劣上就能区分孩子是否干家务。一般来说,勤做家务的孩子作业也做得较为认真。

为孩子树立目标。在树目标时,与其树立一个高不可攀的“大目标”,还不如树立数个较为现实的“小目标”——目标虽小但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

反对惰性。这意味着你赞成孩子自制航模、船模而反对购置许多玩具、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做积极的户外活动而避免长时间地看电视,要求孩子多骑车、多步行。

四、加强指导和辅导

抓住时机。在商店里购物时,你可顺便问孩子: “售货员阿姨应该退我多少钱?”计划一次家庭旅行时,你可启发孩子画出路线图,并要求他计算出路程的全长和耗费的时间。

注意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仿效的“活样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中。如果家长本身都懒懒散散不爱学习,那么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则是十分因难的,原因很简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求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善于集中精力这一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开始时你可提醒孩子注意运动员在网球赛上是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渐渐你可启发孩子在教室里不分心,并在一旦分心时自己告诫自己:“听老师讲课!" 教会孩子读书时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读书不仅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读完某本书后,你可鼓励孩子自己提出如下问题:主人公为何能获得成功?那位英雄为何能为国捐躯? 或者:如果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电话机,那情况又会怎样?此后,启发孩子通过分析、思考、想象,自己作答。

五、重视孩子做作业的质量

—3—

订出规矩。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因而使孩子从小就重视作业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可订出纪律:“要是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玩。”一开始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拥护你的规定,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诉说他的小伙伴们的家长“不像你那样严格”„„对此你只需回答:“你们的家长不是我。”

安排安静环境。让孩子在没有干扰、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做作业是至关重要的。这时应尽量避免电视、客人对孩子的干扰。如果作业较多,家长则应安排其间的休息时间,并教会孩子自己培养劳逸结合的习惯。

不要包办代替。记住作业是孩子的而不是你的,如果孩子做作业时有困难,别马上给他现成答案。首先要孩子把困难和盘托出,然后帮助他分析难点,启发他自己解决。在检查作业时如发现有错,也应启发他自己修正。

帮助孩子“化整为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大,孩子的学习任务也会越来越重,你可帮助孩子将“大任务”化整为零。如写实验报告,你可帮助孩子订个计划,何时研究有关理论、何时上实验室、何时动手写等,一一安排周全,让孩子学会忙而不乱和合理安排时间。

六、合理调整

注意高年级。教师们警告说,许多孩子在小学高年级时学习会明显地突然退步。原因是:孩子们先后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突变”,加上学习内容逐步由形象到抽象,从实际升华为理论。你可多多跟孩子讨论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抽象思维和概括的兴趣。

让孩子有较多的独立性。小学高年级意味着孩子应负起更多的责任,也应有较多的独立性,因而不必像童年期一样家长“从头管到脚”。不过,你还是应该“时不时”检查一下孩子的成绩册和考试情况,目的是继续提供帮助。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觉的、有责任心的学习。

扩大孩子知识面。只要不是坏书,孩子们书看得“杂”一些

—4—

并不是坏事。至少他是在培养勤读书的一种习惯。空闲时可有意识地和他讨论报刊上的世界见闻,也可向他推荐好书目。

鼓励孩子记笔记。高年级后,教师大多会对课堂重点作出提示,如“原因是„„”、“目的是„„”、“结论是„„”等等。家长应鼓励孩子记好笔记,并学会整理笔记。

七、注意周围

减免课外活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精力充沛得无处发泄,热衷于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是自然的。如果发现孩子参加了太多的俱乐部、球队,和朋友约会也太多时,就要坐下来好好和孩子商量,让他尽量减免一些不必要的活动,集中精力,继续搞好学习。

处处留意。要知道、吸烟、酗酒等社会问题即使在第一流学校里也在所难免。处处留意孩子的食欲、精神状态和外界的交往,防止孩子沾染上恶习。

帮助孩子“向前看”。鼓励孩子胸怀远大目标,尽力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如,提供有关图书,聘请辅导教师,动员他课外选听某些课程等。孩子的出生,是我们做为父母的生命血脉的延续;孩子的成长,一生中都牵引着我们注视的目光。而能否健康的成长,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作为父母,我们要承担的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2007年《湖南教育》第八期 2009年《教学管理》第三期 2008年《语文周报》第31期

—5—

第五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性格篇)

研究表明,孩子初期性格的形成和家长密切相关,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类型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吧!

1、爱发脾气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2、爱批评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孩子,批评话语不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不对,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就不会拥有自尊,也不会爱戴自己和他人。

3、爱发牢骚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牢骚满腹,苦大仇深,劳苦功高,任劳不任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会产生歉疚感,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只感觉到压抑和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缺乏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4、脾气暴躁的父母。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骂孩子,甚至举手打孩子,事无大小,常怒火中烧,一触即发,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喜怒无常,或者是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5、挑剔刻薄的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示不满,谴责他人,说别人的坏话,宝宝可能会成为爱挑剔、对人刻薄、缺乏信任和同情心的人。

6、心胸狭窄的父母。如果父母心胸狭窄,做事谨小慎微,妒忌心强,孩子可能会成为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人。

7、不讲信用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喜欢承诺,但不兑现,只要达到眼下目的就行,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安全感,独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

8、言行不一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进行的语言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很大差距,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与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宝宝心理可能会受到扭曲,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不果断,常常陷于彷徨和茫然,甚至自我矛盾之中。

9、霸道的父母。如果父母霸道,不讲道理,凡事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宝宝可能会心口不一,从不自觉地撒谎,到编故事,甚至变得强词夺理,但并不坚强,还有些懦弱,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下载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确的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甚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家庭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孩子个体身心发......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心理学改变生活》第12周读书笔记 且行且思(黑尔斯家庭成长读书会 会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奖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奖励和惩罚都是有技巧的,如果应用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

    正确对孩子实施数学启蒙教育

    怎样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如生活中的饮食、水果、用品,居家环境中的楼梯、格子地板等,都是教导孩子数学的好教材,只要你愿意做个教育的有心......

    美术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美术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幼儿美术创新能力是孩子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把握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的整体智慧发展相一致。对于幼儿来讲美术创新既是学习,也是......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

    家风家训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

    雅思高分 广告对孩子影响

    2014.4.26 Advertising aimed at children is increasing. Some people think this has negative effects and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前言:家庭,学校,社会,时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优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谐的社会环境能让孩子健康发展。然而,学校、社会环境对一个刚步入学校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