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一、你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倾向力度会逐渐加大,任何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都不能忽视、轻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直到今天,某些学生和家长还是对职业教育持有不解和偏见,甚至还带着一些鄙视的眼光去看待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没出路,比不上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职业学院里面出来的学生大多能力和素质都比不上正规大学里面的本科生 ;读职业院校出来找不到工作、读职业院校就算找得到工作也是低收入、出体力、受窝囊气的工作。”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就业现在和招生一样,成为构建高等院校口碑、名气、实力的砝码。其实想一想,读了四年本科,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要就业吗?既然大家拼得就是一个就业,那么谁的就业形势好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了!学历固然是一块敲门砖,但是自身的能力更为重要!
而职业学校出来毕竟有一技之长,能比较快的找到工作,还可以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我相信职业教育将会越来越兴旺,发达国家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你所学专业队报考的岗位有什么优势?
电子商务专业(B2B)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等,而我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学科与电子商务的很多专业是交叉的,并且本身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我相信我所学专业队报考这个岗位是合适的。
三、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你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基础较差些,所以班主任工作就显得很重要。
1、班主任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学习劲头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如果一味强制性地逼迫他们学习,往往效果不大,甚至会适得其反。他们的兴趣虽不在学习上,但是对于各种活动却有足够的兴趣。班主任有了广泛的兴趣,就会主动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或示范,或指导,师生同乐。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好了,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2、要善于发现和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时机促成转化。问题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硬骨头,所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显得特别珍贵,往往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是稍纵即逝,不及时抓住,就会失去一次好的教育良机。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进行教育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法灵活,不拘一格。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搞好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教材难度却不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4、培养和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职教学生虽然学习不够积极,但是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并不差,只要保护好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就会拥有教育转化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机遇。
四、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你有怎样的教学策略?
1. 注重专业教育,明确的学习目标。
明白专业特点,清楚自己将要学习的课程与未来可能从事的专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学生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将来能够起的作用,教师就要不厌其烦的,抓住每一个可利用的时机,反复强化专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清晰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目标。
2. 有的放矢,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自己所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出现的层次差距,有针对性的教学。
3. 补充、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
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安排一些既符合学生特点,又和课程相关的、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感性知识作为引入,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
4. 引入互助、竞争机制。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用任务来驱动,通过竞赛来评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搭建起学生互助和竞争的机制。
5. 善于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应着手改变现有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考核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在传授时候就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然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对于一些学生一时接受不了的,不要求速成,甚至可以放一段时间再讲,这样学生领会起来就轻松多了。当你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第二篇: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印包系:林艳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经过系统规划,学院首先,邀请漳大专家为我们教职工做了专业顶层设计及精品课程的专业培训,组织教职工就课程改革进行专题研讨,提高教职工对课改必要性的认识。其次,唐处长等领导指导教师做课程培养方案,做精品课程及怎么说课等。在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99年的“专门人才”到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再到2004年后的“高技能人才”,尤其到200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我国政府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发展过程。
2、课程改革的必然性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它是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一般的教育类刊物上总能发现“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这两个固定栏目,而且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者撰文者多为负责决策管理的行政领导及少数专职科研人员;后者体现了为基层服务的基本宗旨,投稿人大多是在一线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学培训管理人员。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与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与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也正是课程的这种桥梁作用,成就了课程改革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另外,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具体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类的课程更加具体体现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国已有高职院校1145所,在校学生达到800万人,从人数和规模上来看,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一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新型高等院校,培养出一大批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得到市场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有待开展。
3、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理论问题期刊杂志上介绍的先进职业教育观念很多,主要有:从应试导向到就业导向;从校内封闭教育到开发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从智育基础到素质基础;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从逻辑载体到项目载体;从概念推导到行动引导;从知识展示到能力实训;从灌输学习到建构学习;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理论实践分离到一体化教学,等等。
根据我们学院的实际状况,高职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是以下六项: a.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b.突出能力目标;c.项目载体;d.能力目标;e.学生主体;f.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4、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体会通过专家教授的报告,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职教观念,促使我们每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也使我们对自己所任教的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思考和全新的认识———学生学完这门课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你教会了他们什么知识。(1)项目教学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能不能找到和训练职业能力相关的项目,能不能把项目教学过程组织好,能不能解决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专业知识、行业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深深感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不断地向同事、同行多请教多实践。尤其是要利用假期去锻炼实习。
(2)整体设计要以项目为载体,尽管以前的课程设计也采用部分生产上应用的内容,但理念没用真正转过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么操作,但未达到最终实际意义的结果。通过学习,使我感到对课程总体设计,项目选择很重要,一些技能操作要围绕项目来进行,每一次项目都要对应总项目有一可展示的结果。同时项目要选择具有实际意义或来自生产实际应用较多的、能融入较多技能操作等内容。
(3)单元设计要注重行动引导由于课程设计项目选择不准确,能力目标不清晰,会导致单元设计内容比较杂乱。另外,讲课也是按照以往的教法,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因而或多或少掩盖了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开拓性与创造性。而专家教授一再强调,技术细节不要突出,要突出你的课程控制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如果学生会操作的应由学生自己操作,若学生不会的再演示、指导。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注重能力训练,不要突出技术细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家总认为:如果传授的内容不向学生交待清楚,一方面会担心学生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认为学生的理论性、技术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怎么可能会做。通过专家教授的培训,使我对职教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要带领学生去完成一项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应用能力,将知识渗入到能力当中去。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课程内容时是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而不是灌输系统理论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10-12-14
第三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结束了为期3周的师资培训,这次培训在德国雷根斯道夫爱科特教育集团举行,内容主要有:德国教育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学习领域方案中自我控制学习的教学与学习设置,首次职业培训金属职业学习情景和学习情景描述,具有项目特征的教学单元——变速箱中间轴的应力计算,项目工作——齿轮变速箱的设计,化工工业技师培训行动能力评价体系,授课计划开发——从教学计划到教学模型等等。
1、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
在德国,依照联邦议会和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大纲,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计划,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基地,学校负责讲授理论,行业协会负责学生考核,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既通力合作,又互相监督,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完整、严密、健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的监督与制约,才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健康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而我国的专业教学计划由各个学校制定,既浪费老师的精力,又浪费国家财力,更重要的是由单个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对整个行业的把握,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等可能会产生偏颇。应该学习德国的做法,由省行业协会与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组织全省的行业专家、教育专家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该专业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如此,学校老师只要集中精力用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基本上相互脱节,很难起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纽带作用。因此,转换机制、加强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迫在眉睫。、热心培训的企业
在德国,企业很愿意与学校一起培训学生。国家和联邦政府对行会、工会和企业等单位办的学校,根据其为国家承担任务的多少补贴一部分费用,同时学生是作为企业员工的,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因此学生在培训期间是创造财富的,企业进行学作者简介:刘承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副教授。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生培训在资金上不会吃亏,而拥有了高质量的员工。这样,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都是自愿并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为受训者提供优良的培训工厂和实习车间,培训的经费由企业负担,并且支付学徒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报酬和实习指导师傅的酬金,将新研制的产品无偿捐助给学校作教具,以便于学生能够接触最先进的产品。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必须补充高质量的员工和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
我国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企业基本不愿参与职业培训。我国职业教育基本上在学校进行,虽然学校花费大量金钱改善实习实训条,但由于学生人数多,并且企业的先进设备不断应用,因此不可能像德国的企业培训那样使学生获得生产实际技能。毕业时,虽然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但离零培养上岗还有明显差距,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认可的极少。、成功的职教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它提供初级职业培训,中级职业培训,还使一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教育,取得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凡接受完9年制教育的中学毕业生,在国家规定的培训职业中选择一种,向有招生资格的企业报考,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受训者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第一学年以理论教育为主,每周学校学习4天,企业培训1天,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每周企业培训4天,学校学习1天。职业学校的任务是结合企业的职业培训或根据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给学生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普通教育。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40%为普通文化课,如德语、社会学、宗教及体育,其余则为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与专业课结合在一起进行。理论教学强调实用性,重点向学生传授技艺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增强学生将来在企业内的适应性是非常有利的。完全照搬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但要求订单式培养的企业正在不断增加,应认真做好订单式培养工作,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教学内容来自企业,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严格控制教学质量,按照企业的标准考核学生,使企业认同学校的培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开展订单教育,对学校来说,可以大大提高与企业的关联程度,更容易取得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方面的支持,同时,为学生铺平以后的就业道路,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加强了,便于平时的教学管理。对企业来说,他们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参与进来,使学生的培养结果更符合他们的要求,让学生上岗后迅速地适应工作,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有力的教学质量保障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采用严格统一的第三方考核来保障的,是按着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考核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委员会主持进行,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与雇员的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考试一般安排4~6 小时。如考试通不过,学生就不能从事所学行业的工作,须来年再参加一次考试。这种教考真正分离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同时,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严格把住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这一关,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两方面的要求使得学生必须认真学习,这与德国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的职业教育机制,积极参与培训的企业,构成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真是这样,德国职业教育的学生才成为高质量的,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获得社会的认同,职业教育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形成良性的发展。5、先进的职教理念
德国的职业教育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的目标紧紧瞄准职业能力,所有课程的选择、每门课程的内容及讲授方式都是围绕着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来决定的。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自己动手,配合教师指导,学习中手脑并用,关注社会合作,面向结果。德国职业学校每门课程的设计, 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为中心,推行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探索与思考,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课堂教学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为目的,这样就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课堂上教师比较轻松,只是上课开始时布置一个项目,介绍项目要求和大致步骤,然后就要学生做,在随后的时间里,教师只是起协调、控制、管理作用。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也不是全部课程均实施项目化教学,理论课程大多也是课堂授课,信息量不大,但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项目化教学中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老师也预先进行讲授,一般性理论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中学习。我们从教师到学生都应改变观念,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设计教法,让学生更有效地吸取知识,并在吸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内容应以实用及解决问题为原则。教师的主要精力在课前和课后,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自然而然地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这就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高标准的师资队伍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即公务员来对待的,所以教师的地位高、收入高、工作稳定。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是有严格规定的:理论课教师除规定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外,还必须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和师范训练;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无论是理论性教师还是实践性教师,都必须经过两年的见习期和通过两次规定的国家资格考试,如此才能获得中级以上公务员教师资格。规定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参加留职带薪进修,教师参加进修后可获得一定的任职资格,也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这样就保证了师资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另外,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特点是兼职教师数量很大,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一是可以节约经费开支。二是聘用在各个行业第一线工作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的工程师授课,可将最新发展技术教给学生。三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专职教师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我们的教师都应多走出去,与企业建立联系,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每个工种所要求的能力。这样,既可让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又可让学生多出去实践,提高学习兴趣,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岗位需要。
第四篇: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我国经过近10 年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文化发展前进。理论的充实, 观念的共识, 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感迫切。不仅教育界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 而且全社会都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比如党的教育方针内涵的再思考,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问题, 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都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阐释。职业教育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的共识, 将影响我国未来十几年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关乎民族的兴旺, 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而职业教育的摆位对不对, 将影响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
一、经济的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综合国力彰显的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2009 年1 月4 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 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与加剧的局面, 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 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东强西弱, 贫富差距大,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解决这些现状实现均衡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能够就业, 能够生存, 能够为社会服务,.就这个优势来讲, 其他教育还无法与之争锋。
此外,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科学技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与教育的竞争, 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竞争。培养数以亿计的热爱劳动的技艺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承担此重任的主力军。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固然要看国民生产总值,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教育的质量, 人才的质量, 特别是劳动者# # # 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群的质量, 这是最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同样是瑞士手表的零件, 我们工人装配出来的产品价格比瑞士工人装配出来的产品价格低好几倍。原因就是我们的装配技能比不上人家。就全球范围看来, 凡是职业教育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 他的产品质量就有竞争力, 同样, 全球500 强的企业, 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也是好的、有特色的。因此, 哪个国家, 哪个地区, 哪个企业把职业教育与培训放在了全局战略地位, 必然在竞争中处于高点优势。
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转换要以职业教育为载体, 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职业教育承载历史的重任我国13 亿人口9 亿在农村, 农耕经济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需要农民的职业分化, 至少有2 亿人口要成为..农民工 , 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农村的智力劳动者、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 在农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将影响未来发展的格局, 如何兼顾他们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而广大农业劳动者又是弱势群体, 他们的个人纯收入最低, 如何使他们..富 起来,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又一个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少包括20 多个评价指标, 如二、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农民产均集体固定资产价值增长率, 科技投入占GDP 的百分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每千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民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农村社会养老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道路硬化率;林地覆盖率;三废污染面积比重;小城镇人口居住比例;统一规划和功能分区等, 其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积学率;农村文化生活(平均每村固定的文化活动场地数、固定文化娱乐活动经费、公共文化娱乐设施配备情况), 则是最体现农村从..经济为中心 转向..以人为本 的指标性数据。而要尽快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指标, 只有大力发挥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才能缩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能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实用型人才, 提供新农村建设的知识与技术, 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
此外,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其动因一是经济因素, 二是资源因素,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资源组合、生产条件综合因素的影响。资料表明1978~ 2007 年, 我国劳动就业量增长91.7% , 其中城镇增加了1.9836 亿人。但是在我国,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 有的地区有资源无劳动力, 有的地区有剩余劳动力, 无用工的去向, 因此, 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大政策。而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必须使这些被转移的劳动力有技能, 有异地生存的条件, 所以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才能保证他们转移得出去, 留得住, 并能得到较好的生存与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四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要素投入集约化问题;二是资源配置市场化问题;三是生产手段科技化问题;四是产业经营一体化问题, 归根到底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同样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科技化, 集约化, 市场化, 社会化, 最终需要人才有职业素质, 需要农村有一大批懂得现代化农业的人, 这些人才靠引进是不行的,只能是..土里生, 土里长 , 靠农村有志青年成为现代化农业的主力军。职业教育的责任就是为农村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正确, 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 的农村智力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所以, 承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 职业教育应该..一马当先。
三、教育结构的变化突显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职业技术是构成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实用技术对推动社会的进程与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人才获得实用技术为特征的, 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推动生产力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第二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服务于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第三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坚持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第四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第五要立足于国情, 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 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为此我国的教育结构布局必须处理好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让每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在相应的教育形态下找到自己受教育的位置。而..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 %, 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 这也是为什么要突显职业教育地位的原因。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首先是大力发展技术工人教育。因为实现工业化首要的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 原因在于他们对生产力的提高是基础性的, 是直接的。而我国产业工人大军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原因在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产品结构变化,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向大潮一样涌来以后, 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跟不上, 所以很多地区、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技工荒。这就要求我们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否则它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 制约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最关键的是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技术本科教育, 仍是未来10~ 20 年的主要方向。科学技术越发展, 越需要智能型的产业大军, 也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级操作工人和高级技术人员。
为此, 如何实现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的衔接是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不从教育体制上理顺关系,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符合科学发展观。一要解决好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与人才结构相适应的矛盾;二要解决好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培训沟通与协调的矛盾;三要解决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相结合,..做人与做事 ,..学做统一 的矛盾;四要解决统筹规划与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国家这个层面的教育还是要按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发展、提高与普及, 各有各的重点。当然优先的的位置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这个摆位不能互换。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吸纳、弘扬先进的教育思想。什么是先进的教育思想? 就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 就是符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思想, 就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 就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思想。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很深,..学而优则仕 ,鄙视劳动的思想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读书做官 ,..读书当白领 , 仍是相当多学生与家长的..欲望 , 职业教育的地位在社会认同度上并不高。这一方面要从教育理论上要让职业教育有权威性,有学术性, 确立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强化它的社会性地位, 为大众化,平民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要让社会认同职业教育的成果及它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要让全社会尊重..工人阶级。为此, 专家学者应当站出来, 呼吁社会尊重职业教育, 因为职业教育正如著名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所说: 是..用教育的方法, 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 , 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保证.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的产业大军及其知识分子是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 是党的先进性的阶级来源。中国工人阶级认同不认同党的领导, 认同不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认同不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同不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 关乎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牢固, 忽视对工人阶级队伍的建设, 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中国的工人阶级必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也就是说, 思想信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 是工人阶级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由于中国的产业工人大军主要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的, 所以职业教育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劳动者, 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
要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起来, 职业教育必须做好四项基础工作。
一是给工人阶级队伍职业技能和社会化技能, 这是提升他们自身发展能力的基础, 也是..安身立命 的本钱。工人阶级有技能才有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和创造能力, 才能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作用, 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
二是给工人阶级队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这是提升他们自身品味的基础, 也是..立志高远 的本钱。工人阶级有精神追求和奉献精神才能乐业爱业, 才能在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是给工人阶级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基本素质+ 职业素质 的发展成果。他们的..智慧结构+ 技能结构 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们的无限创造力才能迸发出来,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职业教育应当是工人阶级的成才教育, 这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
四是给工人阶级队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使他们在人才强国中发挥自己的巨大作用。职业教育能使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他们用..双手 实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 他们用..双手 创造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他们以自己的历史责任巩固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基础, 所以职业教育已经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基础保证。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教育结构变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历史地位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推进社会和谐与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举措, 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最重要的保障。职业教育应当在..服务社会, 造福人群 中发挥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的优势。关键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有崇高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感, 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谈谈你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
通过新闻报道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党员干部依然存在着思想不正、作风不实。“享乐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近年来,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意识,保持清正廉洁,让“勤政、廉洁、清廉”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执政标准,从而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总书记提出党员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字方针形象的概括了党员干部要勤于自我反省,勤于自我纠正,敢于发现问题,敢于痛下针砭。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服务在基层第一线,思想正不正、作风实不实直接关系到服务百姓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第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思想作风。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第二是艰苦奋斗,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要不断自勉,廉洁自律。工作上,坚持勤俭节约,务求实效、规范作风,密切群众。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顶住诱惑,经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第三是关心社会,永葆政治本色。要牢牢把握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满意作为“标杆尺度”,认真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
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铭记“勤政、廉洁、清廉”的工作要求,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基层的实践当中,为服务人民竭心尽力,为建设美丽腾冲增砖填瓦。考生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