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当今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我校结合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摸索出“读、讲、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虽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但是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策略就是以此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各种媒体最佳搭配方式,灵活运用转换原理,既使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又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让学生兴奋不已,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教学,就是“四段”学习策略的核心所在。那么,任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四段”学习呢?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景设疑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体组合,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再播放组合媒体,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及时作答,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我采用组合媒体进行演示它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对地动仪的精妙就一目了然,无须再言。这种妙不可言的表现魅力是传统的课堂讲解所不及的。它足以打破学生心理的平静状态,使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讲解,问:地动仪的准确度怎样呢?公元132年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三天后陇西快马来报,那里发生地震。陇西在洛阳西500多公里,方向准确无误。再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地动仪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完成了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同时形成了学习持久的动力。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了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从刘备爱才、求贤这个角度去认识,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个别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这看法也不无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成才发展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千万不能因等待而错失良机,误了前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中从各个层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聚合”以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产生不拘一格的独创性。这就是突破求同定势,开拓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多方面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四、练习——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把自己有能力,并且能某项工作的人。中小学生甚之。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这种要求和愿望,及时地创造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靠近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由此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组合设计的优势,采用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例如:在做选择题时,通过媒体播放,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尝试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做填空题时,通过电脑屏幕,师生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做简答题时,由媒体组合设计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思考完成。
总之,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随着教学情景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这种意想不到的学习方法,能打破学生学习的心理平静状态,使学习心理活跃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升华到新的境界,即向理性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能通过各种交互练习,激活思维,满足他们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高。
但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机,把握好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即解决好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的有机结合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有的教师用一张投影片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而有的教师用三张投影片,教学仍显得平淡无味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正宁三中宫雪峰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1
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
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我所教的高一(1)班,学生申报研究性课题《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衔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工,所有同学都开动脑筋,努力为小组的研究活动
做出贡献;老师则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出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历史体验,并且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如他们设计出一张关于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重点针对中考的开卷考形式、对初中知识的整体把握、是否适应高中专题性的学习等问题,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非常具有代表性。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浅谈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改培养自主探究技巧与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 1
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
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
3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四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正宁三中 宫雪峰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我所教的高一(1)班,学生申报研究性课题《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衔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工,所有同学都开动脑筋,努力为小组的研究活动 3
做出贡献;老师则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出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历史体验,并且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如他们设计出一张关于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重点针对中考的开卷考形式、对初中知识的整体把握、是否适应高中专题性的学习等问题,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非常具有代表性。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改总结
初中历史课改总结_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将一年来课改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历史教师的备要求更高了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有时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课改实践中,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这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有时为了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的设计而绞尽脑汗,还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总觉得自己知识太贫乏,迫切地需要去学习、去充实自己。渴望了解更多课改的知识,渴望指导,渴望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对历史教师教研活动水平要求更高了
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怎样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怎样处理好教材?设计什么样的探究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什么自己的课堂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对教材的验证及反思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沟通和交流,因此教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教研活动水平要求更高了。
三、让课堂布满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了
结合新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的广阔空间。我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述三国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意犹未尽。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再次,多媒体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可以真正的把封闭式的小课堂转化为开放式的大课堂。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爱好。再讲《新中国的成立》时,课前预备了:
1、七届二中全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
2、自制聊天场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②、《歌唱祖国》。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出来,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用新奇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就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