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时间:2019-05-15 14:5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第一篇: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周口市扶沟县固城二中王美荣

论文关键词: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策略注重学生

个性发展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感召下.更新与转变中学地理教师教

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章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主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个性发展.中学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

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培

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

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

展观。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在课程改革的背景

下,要想创设高效课堂,真正做到促进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就必须

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课程观,其内涵包括:学

生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学生通过

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

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学校课程不再被视为静止的“跑道”,而被视为“人生的阅历”,是教师的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独特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情景直接关联的教育要素。中学地理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教师在熟悉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要对自身教师的角色上进行反思。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教学理论,而且要有充实的教学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有基础把学生教好。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有些课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中图版七年级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等高线的模型,有的选择土豆为材料,有的选择铁丝为材料,有的选择塑料泡沫为材料,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等高线的知识,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注重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薄弱,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老师少,专业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够齐全,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目前现状,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转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人人是创新之人,处处是创新之地,时时是创新之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活动方式有很多。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查资料,编辑地理手抄报、黑板报。还可以组织各项兴趣小组。如气象小组、环保小组、科普小组、天文小组。鼓励学生做环保大使,到城乡做《我们的低碳生活》的报告。以校园生态主题为例开展《绿色生活,人人有责》的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知识的作用,经常参加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铸就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高效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入。精彩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入探索知识奥秘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例如:在讲“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时,让学生齐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总之,设计精彩的导入,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和学生共享快乐,使课堂教学魅力无限,精彩纷呈。另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难

度,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自制教具,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这一节时,让学生制作三级阶梯示意图,有的学生利用塑料泡沫,有的学生利用橡皮泥,等等,不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其对教师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旧形式的教育理念使得绝大多数的教师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很不合适的角色,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本文将浅谈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在教学、思想等方面应对新课程理念应该作出的转变。

关键字:

新课程理念教师观角色转变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以前是师道尊严,教师神圣不可侵犯;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的观念要有大的转变。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教师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传授知识观念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教师重视的是对知识传授,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接受。把所有要学的知识像打针一样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像硬邦邦钢铁一样不能接受、毫不反映。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体验,理解知识,才能吸收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也就是要求教师从“讲师”到“导师”的转变,“讲师”与“导师”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存在,重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情感,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并给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对话氛围。其次,强调双边的参与,积极互动。再次,强调师生之间理论观点的坦诚碰撞、思维方式的交流沟通。所以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要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师要教学做合一的观点,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在旧形式的课程教学中,以教师“讲”为中心,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法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更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在一个故事中,师傅只给徒弟鱼,没有徒弟你钓鱼的方法,最后徒弟只会饿死。说明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寻求真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新课程理念之前教育忽略过程的理解,直接告诉答案,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知识出现断层,思维得不到锻炼,教学达不到根本的让学生具备学习的素质的要求高度。

二、教师自身发展观念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教师若没有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创新。新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树立科研的意识,把科研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并养成学习、思考、总结的习惯。一方面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有一定理论或实践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师要经常动笔,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善于将成果发表,得到社会的公认。

另外教师要从学生处学习并改进自身的学习与教学方法,教学相长是教学一个很高的境界,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总结,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这要求每个教师要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的道德素养。在科研的过程,要进行不断反思,因为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在新课程中,只有进行反思性研究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才能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一起成长,成为现代的新型教师。

三、教师的爱

一切成功的教育,皆出于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思想情感的自我表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爱具有社会性。教师是受社会委托的实施者,教师的爱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成为一种社会的爱。它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公爱”而不是个人利益上的“私爱”。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和民族振兴、祖国的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他把学生看成祖国的未来、人类希望的时候,他就会在学生身上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毫无保留的贡献自己的精力、知识和才能。教师的爱具有教育性。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从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和爱护,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希望的人。因此,教师的爱是一种以教育为主导力量的“育爱”。这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爱的教育力量。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去爱护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具有普遍性。教师施教的对象是一个学生集体,因而,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了面向学生集体的“泛爱”而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偏爱”。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在于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的爱具有稳定性。它不会随便而生,也不会随机而去。它表现为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热爱学生,而不是忽冷忽热,瞬间即变的感情冲动。

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参考文献:

高霞 《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与教师角色转变》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一交往昭示着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分享理解,不再是关注“物”,而是关注活生生的人;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这个交往更重要地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中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一教学关系的形成又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功与否。

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需要、兴趣、价值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首先必须从改变学生脑海中已习惯了的固有的课堂模式入手。新课程改革,要改变学生心目中的课堂上必须安静听讲、仔细记学习笔记的传统模式,构建课堂上应该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并在实验中论证所得的结论的新模式;要改变原课堂中教师不提问学生不能发言,要发言必须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的习惯,建立起课堂上可以即时提问,可以在老师引导和

帮助下即时讨论的新方式;要改变原课堂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权威的旧观念,构建起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合作者的新观念。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必须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也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表现,尽可能地展示自己,让课堂成为自己走向成功的一个场所。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必须对教师重新定位,进而对师生关系进行调适,形成师生交往的互动教学关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过去教学中的主导角色,变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使自己教学内容不落伍,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具有主动和优势,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克服障碍,使学习过程更为愉快,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为强烈。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在人格塑造上突出主体地位。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靠的是自己的学知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帮助,而不是教师这一天然职业权威。过去我们要求教师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但由于教师先天所拥有的知识权威、学生学习渠道权威和职业权威,使绝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现在,多媒体教学带给教师一个改变形象的契机,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师在课堂中应把谈话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还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及达到的预期目标应不应该严格按教案设计的程序进行,也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而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只有开放,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是科学的基础,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从课堂角度讲,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堂资源。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

有个性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偶人,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即兴发挥,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语)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机遇。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情材料,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三角形”就转变为“师生互动空间四面体”。这样,联系社会、生活、科技选取素材,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实现教学内容开放,都已成为可能。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在师生沟通的方式方法上,追求创新,讲究艺术性和高效率,最终实现构建师生交往新模式的目标。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课改视窗中教师角色的变化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莫绍弟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以前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是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被动进行学习;他们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旨,课堂上大多是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课堂的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

在新课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各种潜能的唤醒者、开发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唤醒者、开发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作为促进者,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耐心听取他人的观点、方法,讨论鉴别,比较优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2、由教学过程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以前教师是从主观出发,考虑最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以教师讲授为重点,满堂灌注入式,要求学生的想法、解法最好都是标准化,忽视了个性化。现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的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教师要慎重地运用学生原有的鉴定和介绍材料,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3、由绝对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整齐划一”。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改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除了以上三大变化,教师还要对个人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进行自我调整,力争做到文理交叉渗透,成为文理艺体贯通之全才。

总之,在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教师要积极投身进去,彻底转变观念,真正做到:在课程改革的酝酿阶段,是一位主动的认识者;在计划的制定阶段,是一位必要的参与者;在改革理念宣传阶段,是一位完全的接受者;在改革的课程编制阶段,是一位热心的建议者;在改革的传播阶段,是一位积极的学习者;在改革的实施阶段,是一位务实的实践者;在改革的效果评价阶段,是一位权威的发言者。

第四篇:略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谈物理新课程中教育新理念

青县职教中心苏炳辉

1高中物理新课标认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单纯科学知识的教育转向全面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等三维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终身发展,为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如何在现阶段下对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领悟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走进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便成为我们一线高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更新教学理念,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强调“应考能力”。物理教师恨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知识的拔尖人才,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位,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师生和谐互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在生活中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2、全方位多渠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过程中的科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物理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的探究的 1

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共同交流探究的过程。这种交流、启发和补充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分类递进,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基础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身只是水平。课题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正如费思曼所说:“我们的责任是给未来的人们一双没有束缚的自由的手。”

为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就物理教学而言,这点尤为突出,更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试验让学生来完成;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举办科技讲座;进行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调查;以能源、污染、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

3、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新课程改变学科本位为学生本位,关注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看成是

具有鲜明个性和不断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当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 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4、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献身精神

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科学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物理学家奇特而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无疑浸透了他们失败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学术争论的针锋相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每一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面对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针对自己的实际特点,合理改进、取长补短,创造性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尽可能的少走弯路,避免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真正体现课改的针对性、实效性、选择性、前瞻性。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思品课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为此,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品课,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标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本人在教学一线从事初中思品教学工作已近14年,在这14年中,经历了老课程和新课程的教学变革,颇有一些感受。本文主要从课程改革后的教师的角色出发,分析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最后谈谈初中思品教育中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几个建议。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基于新的教育目标,传统的思品课教师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

首先表现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思品课教学必须改变学科本位,努力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的知识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全新的思品课教学模式,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其次,在教学习惯上要实现“两个转变”。既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又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新课程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品教师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二、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的几个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转变角色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放下所谓的“架子”,改变学生要绝对服从自己的观念,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进行恰当的夸奖,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从而树立自信心,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曾经在讲到怎样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时,很多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比较难回答,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讲课无法按照备课思路向前进行了。如果强行制止学生,必然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当时我就想到“疏”一定比“堵”的效果要好,于是当机立断,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让大家讨论上网的利与弊,最后每个小组要派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总结的时候,全体学生都那么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这样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这是转变角色的中心内容

首先,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燃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全班交流、小组间合作、同座位交流、个别学习等,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再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课堂的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

最后,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以往中学思品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教学效果不佳,其带来的后果是思品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教师只偏重于传授,一些教师只讲条条框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呆板、陈旧。所以,在思品课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学,教得得法是为了学得有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对我们一线的思品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改革的新道路上,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快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解放出来,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角色,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2.钟启泉,崔允灏.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3.冯玲.试论政治教师角色的转换和素质的提高[J].河南教育,2003.4.袁长清.新课程对政治教师角色的挑战[J].政治课教学,2003.5.郑萧.新课程理念下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应对[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2.6.钟鑫.浅析新课程中的初中政治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2.(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

下载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2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2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重视“过程”,揭示现象本质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论 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东买里乡中学 陈莉 2012年12月24日 1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论......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2002 年,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为素质教育的迚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课堂上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形成了“以师生互动为主”的课堂活动形式,在课堂上我们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教师蹲下来了,学生站起来了;教师走下讲台......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专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卓尼县柳林小学夏淑珍 重视“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置疑,这些词汇一......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