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_学生版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s for Students 面向学生的基础技术标准分为六大类 , 每一类中的标准都要求向学生介绍、强化 , 并使之掌握。这些分类提供了一个框架 , 用于把具备技术素养的学生的特征中所包含的绩效指标与基础标准联系起来 , 教师可依这些标准和特征为准绳设计基于技术的活动 , 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交流、获得生活技能。
1.基本操作与慨念
学生能够表现出对技术系统的本质和操作的充分理解。
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技术。
2.社会、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
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
学生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
学生对技术用于支持终身学习、协作、个人追求和提高学习效率持积极态度。
3.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创造力。
学生能够使用高效率工具 , 在信息化环境中协作学习, 准备出版物 , 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
学生能够通过远程通讯与同龄人、专家和他人协作,发表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能够使用多种媒体和方式与多种受众有效地交流信息与思想。
5.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从多种信息源中查找、评价和收集信息。 学生能够运用技术工具 , 处理数据 , 报告结果。
学生能够评价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新技术, 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6.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资源 , 解决问题 , 做出合理决策。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 ,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二)各年级学生的技能标准:
学生的技能是通过教育活动而获得的,通过信息技能的引入、不断强化、最后达到熟练掌握,体现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最后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现实的、可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培养了具有终生学习能力,颇有成就的新一代公民。该标准以教育技术专家和家长、教师、课程专家们的经验和反馈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划分为四个阶段,K-2,3-5,6-8,9-12,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出了不同的技能培训标准,(后面圆括号内的数字对应于上述学生6种基本技能的标准的类别)。
1.小学2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使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和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录象机、录音机以及其他设备。(1)
(2)能借助各类媒体和信息技术资源来独立进行学习。(1, 3)
(3)当谈及科技时能够正确使用合适的术语。(1)
(4)会使用适当的多媒体资源(如交互式书籍、教育软件、基础的多媒
体百科全书)来帮助学习。(1)
(5)能使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亲友和同学进行合作。(2)
(6)使用科技时能展示出正确的社会活动和民族行为。(2)
(7)训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2)
(8)在教师、亲友和同学的支持下,开发合适的多媒体产品。(3)
(9)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如:逻辑思维程序、写作工具、数码相机、绘
图工具)来解决问题、进行交流、阐述思想。(3, 4, 5, 6)
(10)在教师、亲友和同学的支持下,用电子通讯手段收集信息并与他们
进行交流。(4)
2. 小学5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熟练地使用键盘和其它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必要时包括适配装置)。(1)
(2)能说出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及其优缺点。(1,2)
(3)能说出与科技信息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及不恰当使用这些科技导致的后果。(2)
(4)利用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个人创作、弥补技能的不足、促进学习。(3)
(5)利用先进工具(例如:多媒体著作工具、网络工具、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来协
助个人或集体的文学创作、思想交流和作品发表等活动,创作知识产品。(3,4)
(6)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快速访问远程信息,通过交流获得帮助,进行个别化学习,追
求个人兴趣。(4)
(7)利用远程通信和在线资源技术(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等)来参与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开发产品。(4,5)
(8)利用科技资源(包括计算器、数据收集传感器、视频、教育软件等)来解决问题、独立学习和集体学习。(5、6)
(9)适时地选择恰当的工具和科技资源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完成各种任务。(5,6)
(10)评价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偏见性。(6)
3.8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找出并解决常见的硬件和软件问题。(1)
(2)能说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我们的工作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
(3)能列出信息技术合法和合理应用的例子,并讨论错误应用的后果。(2)
(4)能使用指定内容的工具、软件和仿真设备(如:环境探测、图表计算、探险、Web
工具等)进行学习和研究。(3,5)
(5)用多媒体等工具和设备进行个人创作、小组协作和课程学习。(3,6)
(6)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开发和发布的作品(如:Web页面,录像带等)来向大家
演示或交流课程中的概念。(4,5,6)
(7)用电子通讯工具和协作工具与同学、专家及其他人合作,研究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观点和信息,共同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或开发产品。(4,5)
(8)选择合适的工具和信息技术资源来完成各种任务和解决问题。(5,6)
(9)演示对概念的理解,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设备连接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或解决
问题方面的。(1,6)
(10)研究和评价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偏见性。(2,5,6)
4.12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分析现有和将要出现的新技术资源的性能和局限性,并评价这些系统和设备对终
身学习和工作的潜力。(2)
(2)能择优组合信息技术系统、资源和服务。(1,2)
(3)能从整体上分析在社会中大规模使用和依赖信息技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
(4)在同龄人、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对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和行为。(2)
(5)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使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如:预算、日程安排、演说、购
物、通信)。(3,4)
(6)为了终身学习,有能力评价基于技术的选择,包括远程教育和分布式教育。(5)
(7)经常地有效利用各种在线信息资源以满足各种合作、研究、出版、通讯和工作的需要。(4,5,6)
(8)在学习中能选择和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研究、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
(4,5)
(9)研究和使用专家系统、智能代理和仿真系统。(3,5,6)
(10)与同学、专家和其他人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编辑、综合、创作和分析各类
信息、模型和其它有意的作品,以构建基于实际内容的知识平台。(4,5,6)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项目组编写,祝智庭、刘雍潜、黎加厚等译,《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s for Students
面向学生的基础技术标准分为六大类 , 每一类中的标准都要求向学生介绍、强化 , 并使之掌握。这些分类提供了一个框架 , 用于把具备技术素养的学生的特征中所包含的绩效指标与基础标准联系起来 , 教师可依这些标准和特征为准绳设计基于技术的活动 , 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交流、获得生活技能。
1.基本操作与慨念
●学生能够表现出对技术系统的本质和操作的充分理解。
●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技术。
2.社会、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
●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
●学生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
●学生对技术用于支持终身学习、协作、个人追求和提高学习效率持积极态度。
3.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创造力。
●学生能够使用高效率工具 , 在信息化环境中协作学习, 准备出版物 , 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
●学生能够通过远程通讯与同龄人、专家和他人协作,发表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学生能够使用多种媒体和方式与多种受众有效地交流信息与思想。
5.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工具 , 从多种信息源中查找、评价和收集信息。
●学生能够运用技术工具 , 处理数据 , 报告结果。
●学生能够评价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新技术, 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6.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资源 , 解决问题 , 做出合理决策。
●学生能够使用技术 ,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二)各年级学生的技能标准:
学生的技能是通过教育活动而获得的,通过信息技能的引入、不断强化、最后达到熟练掌握,体现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最后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现实的、可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培养了具有终生学习能力,颇有成就的新一代公民。该标准以教育技术专家和家长、教师、课程专家们的经验和反馈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划分为四个阶段,K-2,3-5,6-8,9-12,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出了不同的技能培训标准,(后面圆括号内的数字对应于上述学生6种基本技能的标准的类别)。
1.小学2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使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和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录象机、录音机以及其他设备。(1)
(2)能借助各类媒体和信息技术资源来独立进行学习。(1, 3)
(3)当谈及科技时能够正确使用合适的术语。(1)
(4)会使用适当的多媒体资源(如交互式书籍、教育软件、基础的多媒体百科全书)来帮助学习。(1)
(5)能使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亲友和同学进行合作。(2)
(6)使用科技时能展示出正确的社会活动和民族行为。(2)
(7)训练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2)
(8)在教师、亲友和同学的支持下,开发合适的多媒体产品。(3)
(9)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如:逻辑思维程序、写作工具、数码相机、绘图工具)来解决问题、进行交流、阐述思想。(3, 4, 5, 6)
(10)在教师、亲友和同学的支持下,用电子通讯手段收集信息并与他们进行交流。(4)
2. 小学5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熟练地使用键盘和其它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必要时包括适配装置)。(1)
(2)能说出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及其优缺点。(1,2)
(3)能说出与科技信息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及不恰当使用这些科技导致的后果。(2)
(4)利用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个人创作、弥补技能的不足、促进学习。(3)
(5)利用先进工具(例如:多媒体著作工具、网络工具、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来协助个人或集体的文学创作、思想交流和作品发表等活动,创作知识产品。(3,4)
(6)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快速访问远程信息,通过交流获得帮助,进行个别化学习,追求个人兴趣。(4)
(7)利用远程通信和在线资源技术(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等)来参与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开发产品。(4,5)
(8)利用科技资源(包括计算器、数据收集传感器、视频、教育软件等)来解决问题、独立学习和集体学习。(5、6)
(9)适时地选择恰当的工具和科技资源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完成各种任务。(5,6)
(10)评价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偏见性。(6)
3.8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找出并解决常见的硬件和软件问题。(1)
(2)能说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我们的工作和社会产生的影响。(2)
(3)能列出信息技术合法和合理应用的例子,并讨论错误应用的后果。(2)
(4)能使用指定内容的工具、软件和仿真设备(如:环境探测、图表计算、探险、Web工具等)进行学习和研究。(3,5)
(5)用多媒体等工具和设备进行个人创作、小组协作和课程学习。(3,6)
(6)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开发和发布的作品(如:Web页面,录像带等)来向大家演示或交流课程中的概念。(4,5,6)
(7)用电子通讯工具和协作工具与同学、专家及其他人合作,研究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观点和信息,共同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或开发产品。(4,5)(8)选择合适的工具和信息技术资源来完成各种任务和解决问题。(5,6)
(9)演示对概念的理解,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设备连接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或解决问题方面的。(1,6)
(10)研究和评价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偏见性。(2,5,6)
4.12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能分析现有和将要出现的新技术资源的性能和局限性,并评价这些系统和设备对终身学习和工作的潜力。(2)
(2)能择优组合信息技术系统、资源和服务。(1,2)
(3)能从整体上分析在社会中大规模使用和依赖信息技术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
(4)在同龄人、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对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和行为。(2)
(5)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使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如:预算、日程安排、演说、购物、通信)。(3,4)
(6)为了终身学习,有能力评价基于技术的选择,包括远程教育和分布式教育。(5)
(7)经常地有效利用各种在线信息资源以满足各种合作、研究、出版、通讯和工作的需要。(4,5,6)
(8)在学习中能选择和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研究、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4,5)(9)研究和使用专家系统、智能代理和仿真系统。(3,5,6)
(10)与同学、专家和其他人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编辑、综合、创作和分析各类信息、模型和其它有意的作品,以构建基于实际内容的知识平台。(4,5,6)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项目组编写,祝智庭、刘雍潜、黎加厚等译,《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篇: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
秦炜炜译
南京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1.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1]
教师能够运用其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学习和技术提高自身在面授或虚拟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能力的经验。
(1)能够提升和支持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独创能力并为学生树立典范。
(2)能使学生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探究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3)能够运用协作工具促进学生反思,从而了解(reveal)和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设计与创造性过程。
(4)能够通过与学生、同事以及他人在面对面或虚拟学习环境中共同学习而在协作知识建
构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2.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
教师能够设计、开发和评价融合了现有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真实的学习经验与评估以优化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从而使NETS·S-2008中所规定的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得到发展。
(1)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设计或调整有关学习经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力。
(2)能够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使所有学生能满足他们各自的好奇心,能使学生自主
设定教育目标、管理学习和评估学习过程,最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3)能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数字化工
具与资源的使用能力。
(4)能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与技术标准相一致的多种多样的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并能利用评估结果和数据支持教学与学习。
3.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
教师应成为全球化与数字化社会中创新型专业人士在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方面的典型代表。
(1)能够熟练使用技术系统,并能将现有知识熟练地迁移到新技术和新情境中去。
(2)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与学生、同事、家长以及社区成员展开协作以促进学生的成功与创新。
(3)能够使用多种数字化媒体形式与学生、同事、家长就有关信息和思想展开有效地交流与沟通。
(4)能够有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查找、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研究和学习。
4.提升数字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素养为学生树立典范
在不断演变的数字文化中,教师能够理解全球性和本土化的社会问题以及自身的责任,并在他们的专业实践中表现出合乎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
(1)能够提倡和教授对数字化信息和技术的安全、合法以及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包括对版权、知识产权和适当的文件来源的尊重,并为学生树立榜样。
(2)能够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平等使用适当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机会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3)能够提升有关技术和信息使用的数字化时代的礼仪与社会交往的责任感,并为学生树立榜样。
(4)能够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交流和协作工具与其他文化背景的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以发展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意识。
5.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
教师能够通过对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实践,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并在其所在学校和专业共同体中展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
(1)能够参与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学习共同体以探究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
(2)能够通过预见技术融合发展(technology infusion)的趋势,参与共同的决策、社 区构建以及发展他人的领导能力和技术技能展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
(3)能够定期评价和反思当前的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有效地使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而支持学生的学习。
(4)能为教师职业和自己所在学校与社区的效力、生命活力与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T-2008)英文版
NETS For Teachers 2008 Standards[2]
1.Facilitate and Inspire Student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use their 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experiences that advance student learn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both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Teachers:
a.promote, support, and model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ventiveness.b.engage students in exploring real-world issues and solving authentic problem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c.promote student reflection using collaborative tools to reveal and clarify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planning, and creative processes.d.model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y engaging in learning with students, colleagues, and others in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2.Design and Develop Digital-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Assessments
Teachers design, develop, and evaluate authentic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assessment incorporating contemporary tools and resources to maximize content learning in context and to develop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identified in the NETS?S.Teachers:
a.design or adapt 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incorporate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creativity.b.develop technology-enrich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enable all 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individual curiosities and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sett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goals, managing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ssessing their own progress.c.customize and personalize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ddress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styles, working strategies, and abilitie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d.provide students with multiple and varied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aligned with content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use resulting data to inform learning and teaching.3.Model Digital-Age Work and Learning
Teachers exhibit knowledge, skills, and work processes representative of an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in a global and digital society.Teachers:
a.demonstrate fluency i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the transfer of current knowledge to new technologies and situations.b.collaborate with students, peers, par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us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student success and innovation.c.communicat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deas effectively to students, parents, and peers using a variety of digital-age media and formats.d.model and facilitate effective use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digital tools to locate, analyze, evaluate, and u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support research and learning.4.Promote and Model Digital Citizenship and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understand local and global societal issu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n evolving digital culture and exhibit legal and ethical behavior in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s.Teachers:
a.advocate, model, and teach safe, legal, and ethical us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respect for 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appropriate documentation of sources.b.address the diverse needs of all learners by using learner-centered strategies providing equitable access to appropriate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c.promote and model digital etiquette and responsible social inter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d.develop and model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lobal awareness by engaging with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of other cultures using digital-ag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s.5.Engage in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Leadership
Teacher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model lifelong learning, and exhibit leadership in their schoo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ty by promot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 use of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Teachers:
a.participate in local and glob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explore creative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b.exhibit leadership by demonstrating a vision of technology infusion, participating in shared decision making and community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the leadership and technology skills of others.c.evaluate and reflect on current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on a regular basis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existing and emerging digital tools and resources in support of student learning.d.contribute to the effectiveness, vitality, and self-renewal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of their school and community.[1] 本标准(NETS·T)的第一版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于2000年发布,其第二版的纲要于2008年6月29日~7月2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29届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NECC29th)首次发布。本人于2008年7月9日翻译形成了该标准的中文饭,后经数次修改,今日发布与您分享。网上已有该标准的其他中文版本,如:http://
第四篇: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全面推动各区域各行业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规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中心(以下简称“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域(行业)中心是创新基地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抓手,是促进绿色生态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绿色生态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
第三条 区域(行业)中心总体上分为区域和行业两大类。区域中心主要服务省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行业中心主要服务全省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 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五条 区域(行业)中心主要依托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行“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国家关于创新基地发展方针、政策,制定创新基地相关制度;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创新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指南;
(三)对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创新基地建设进展的沟通汇报,与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
(四)监督创新基地及各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第七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为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各区域(行业)中心的统一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承担区域(行业)中心的申报、验收、检查、评估等材料的接收、形式审查和专家论证会的组织工作;
(二)批准区域(行业)中心的筹建、设立、调整和撤销;
(三)负责创新基地咨评委专家的日常联络;
(四)组织区域(行业)中心相关人员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
(五)提出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制度建设及相关工作建议;
(六)组织对区域(行业)中心的考核评估;
(七)承担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创新基地做好本辖区、本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的管理工作,为区域(行业)中心开展标准化工作创造条件。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一)贯彻创新基地有关区域(行业)中心的方针、政策,支持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申报和建设区域(行业)中心;
(三)指导区域(行业)中心的运行,协调有关方面对区域(行业)中心给予支持;
(四)协助开展区域(行业)中心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九条
承担区域(行业)中心建设和运行的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为区域(行业)中心提供基础条件保障,解决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二)建立健全区域(行业)中心章程等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提出区域(行业)中心标准化需求,完成创新基地下达的关于区域(行业)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四)组织本领域(区域)内的相关组织或个人参与到区域(行业)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以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本领域的先进技术标准;
(五)开展本领域(区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先进团体标准的宣贯和标准起草的培训工作;
(六)配合做好创新基地对区域(行业)中心的检查、评估等工作。
第十条 设立由创新基地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咨询与评审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评委”),主要为区域(行业)中心的设立、考核评估以及区域(行业)中心政策、制度、规划的制定等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章 设立条件与程序
第十一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负责制定区域(行业)中心总体规划,明确区域(行业)中心的重点任务和布局。
第十二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根据区域(行业)中心的总体规划,明确阶段性的建设重点和要求。
第十三条 申请成立区域(行业)中心的企事业单位总体上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支持;
(二)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
(三)在标准化工作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定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能力;
(四)在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国际或国内标准化工作经验。
符合以上条件的有关单位可填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申报书》。
第十四条 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遴选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并组织编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XXX中心申报方案》。第十五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对创新基地区域(行业)中心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纳入咨评委的专家论证范围。由咨评委论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申报书》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XXX中心申报方案》,申报区域(行业)中心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咨评委专家论证意见对申报方案进行必要修改完善。创新基地承担单位对通过专家论证的申报方案进行研究,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筹建区域(行业)中心。
第十六条 根据批复文件,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区域(行业)中心建设方案,并在收到批复后2个月内向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报送建设方案。
第十七条 区域(行业)中心的筹建期为1年。筹建过程中,区域(行业)中心申报单位可暂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中心)(筹)”(注:“×××”为创新基地所在地领域或区域)的名义开展工作。区域(行业)中心筹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请示汇报。
第十八条 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区域(行业)中心建成前1个月提出验收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创新基地承担单位。第十九条 不能按期完成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任务的,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应当于原定建成期限前1个月提出延期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批准。延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延期后仍不能完成建设任务的,予以撤销。
第二十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组织咨评委专家对区域(行业)中心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的,由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批准成立,正式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中心)”(注:“×××”为创新基地所在地领域或区域)的名义开展工作;未通过的,由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根据咨评委专家意见进行整改,并在6个月内重新提交验收申请。再次验收仍未通过的,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 区域(行业)中心变更名称等重大事项应当由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创新基地承担单位审批。
第四章 任务与要求
第二十二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分期拨付各区域(行业)中心一定的标准化工作经费,并下达对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一)标准培训。组织本领域(区域)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先进团体标准的宣贯会,提高区域(行业)中心所属领域(区域)相关工作或技术的标准覆盖率。收集并向创新基地反馈相关标准的实施意见;
(二)人才培训。组织本领域(区域)的相关企业开展标准化人才培训,培训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编写、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等;
(三)区域(行业)中心应当结合本领域(区域)的绿色生态创新技术成果,积极组织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每年至少产出5项区域(行业)中心领域相关的团体标准(以创新基地名义发布),至少产出1项区域(行业)中心领域相关的地方标准;
(四)区域(行业)中心每年需针对本领域(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重点任务,承接或组织本领域(区域)的相关单位开展1项绿色低碳标准化试点;
(五)有条件的区域(行业)中心应积极配合创新基地下达的相关地方标准的验证和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及时反馈验证意见;
(六)区域(行业)中心应当重视标准化知识普及,开展标准化科普场所建设、成果展示及实习培训等工作,并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有条件的区域(行业)中心应设立标准化成果展示区,展示本区域(行业)中心已取得的标准化成果。承接创新基地安排的标准化成果参观任务;
(七)区域(行业)中心可在本领域(区域)范围内组织申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基地标准,提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推荐标准创新试点(示范)单位、江西省标准创新团队备选项目。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区域(行业)中心主导起草的国家标准成功立项的,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第五章 运行
第二十四条 区域(行业)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鼓励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管理结构。
第二十五条 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应当重视和加强区域(行业)中心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制度,加强区域(行业)中心事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应当公开透明。
第二十六条 区域(行业)中心应当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技术标准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为本区域(行业)中心相关企业提供集成服务,建设本领域(区域)技术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十七条 区域(行业)中心应当重视和加强创新成果、技术标准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共享。
第二十八条 区域(行业)中心应当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打造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联盟标准。
第二十九条 区域(行业)中心应当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第六章 考核与评估
第三十条 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向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报送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三十一条 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应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二条 区域(行业)中心承担单位应当至少每年提交一次《区域(行业)中心标准化工作报告》。创新基地承担单位组织咨评委对区域(行业)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区域(行业)中心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十三条 创新基地承担单位组织对区域(行业)中心进行定期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承担标准制修订任务、日常管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
第三十四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现场抽查或材料审查等方式对区域(行业)中心进行不定期考核。
第三十五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区域(行业)中心,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撤销。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区域(行业)中心统一命名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XXX中心)”,创新基地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Technical Standard Innovation Base of Jiangxi Green Ecological×××”。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8年6月8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02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本标准是教师资格认证的依据之一)
总
纲
一、背景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打破了时空界限,提高了人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普及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用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尽快达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二、标准的目标
制定“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目标是:
l
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自觉性;
l
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l
使中小学教师逐步掌握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l
加强技术对教育的服务与支持。
三、标准的意义
1.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专业化是大势所趋,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技术的普及不仅仅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引下,才有可能把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迅速提升。
2.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是教师培训的依据
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关键在于要有统一的教育技术标准,才能使培训工作在目标、方法、内容、模式和评价等方面有所以依循。
3.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的核心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与此同时要求教师改变在课堂上的行为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改变行为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定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所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4.制定中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是适应教育技术培训市场化的需要。
制定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于规范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培训机构和单位,确定统一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质量要求和认证资格具有重要意义。
四、标准的性质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的“技术”属于技术的广义内涵,即“技术是一种能力”。基于这种定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提出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能力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标准的内容结构
为了适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注意到多层次的、区别不同地域的特点和职前教育应与职后教育作一体化设计的特点,本标准针对三种不同类型教师提供概要性要求。
(1)《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教学人员版)》适用对象为中小学普通教师,即一般学科教师,不包括从事学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维护人员。对于普通教师的教育技术规范要求主要侧重于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2)《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管理人员版)》适用对象为中小学从事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于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规范要求主要侧重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技术,增强工作效率以及利用技术服务于教育的管理工作。(3)《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技术人员版)》适用对象为基础教育系统内从事技术支持的各类人员,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电教人员、各级电化教育馆、各级教育信息中心等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支持的人员。对于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规范要求主要侧重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教学人员
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
Teacher
前言
本标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供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克抗、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薛玉梅、黄荣怀、游泽清、叶九成、祝智庭、李吉桂、谢幼如、谢少华、刘雍潜、张为群、张卫、杨改学、马希荣、张剑平、张舒予、刘革平、傅德荣、汪琼、郭文革、沙景荣、曾兰芳、瞿堃、张小真、李龙、孙玉强、王世伦、孟宪凯、汪启富、冯德民、王安琳、刘艳。
引
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可帮助中小学教师明确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些标准包括: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学人员》,规定从事教学活动的普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规定从事普通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技术人员》,规定从事教学辅助工作的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技术支持和辅助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个标准独立使用,可用于与相关人员有关的教育技术培训与培养、人事评估和能力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是对相关人员教育技术一般性规定,使用单位可依据标准实施指导建议。对于有信息技术环境的地区,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应参照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的要求。范围
本标准表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有关教学人员的要求。标准中的教学人员是指基础教育系统内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本标准适用于:
A.基础教育系统中从事学科教学人员;
B.对教学人员进行培训与培养的组织;
C.对教学人员进行教育技术方面内容审核的各级教育组织;
D.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引用标准
无 术语与定义
3.1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教学实际需求和条件,应用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原则,通过有效选择和开发必要的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手段,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在进入信息时代,特别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3.2 教学系统
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既可理解为由教师、教材设计者和课程专家及其他人开发编制的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可以是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甚至只涉及几小时的教学),也可理解为任何一个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是教学设计的需要,便于考虑整体实施的步骤,考虑各部分的关系,对整体作评价和最优选择。
3.3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又叫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4 信息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及其动态的表征。在教育中包括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性的信息,反映教学过程动态的信息等。
3.5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
3.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3.7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分析等系统化的操作。
3.8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是指反映教育/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与系统动态的数据资料。
3.9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的过程。
3.10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求人材的过程。
3.11 信息素养
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
3.12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
3.1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3.14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
3.15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可以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3.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3.17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即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
3.18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例如:概念、规则、原理等;
B.材料:信息的载体。例如:课本、录音带、CAI课件等; C.设备: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
D.人员:促进学习的人。如:专家、教师、小组、同伴等;
E.场所:学习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教室、图书馆等;
F.资金:学习所需的费用。如:学费、培训费等。
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规范要求
4.1 意识与态度
4.1.1 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4.1.1.1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4.1.1.2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4.1.1.3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4.1.2 应用意识
4.1.2.1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兴趣与愿望
4.1.2.2 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4.1.2.3 具有运用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的意识与愿望
4.1.2.4 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不断挖掘教育中应用的潜力
4.1.3 评价与反思
4.1.3.1 具有对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1.3.2 具有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1.3.3 具有对教学统计信息的评价与分析的意识
4.1.4 终身学习
4.1.4.1 具有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4.1.4.2 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持续性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
4.2.1 理论知识
4.2.1.1 了解现代教学理论和新型教育观念
4.2.1.2 了解中小学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学习理论
4.2.1.3 了解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
4.2.2 基本技能
4.2.2.1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4.2.2.2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方法
4.2.2.3 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4.2.2.4 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4.2.2.5 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统计数据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4.3 应用与创新
4.3.1 教学实践
4.3.1.1 有效地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
4.3.1.2 积极开展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并积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3.1.3 掌握、应用和整合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技术资源和校内外学习资源
4.3.1.4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创设各种应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
4.3.1.5 应用技术辅助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
4.3.2 教学管理
4.3.2.1 制定与实施教学活动中学习资源的管理计划 4.3.2.2 制定与实施技术环境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策略
4.3.2.3 制定与实施教学过程管理与改进的策略
4.3.3 教学科研
4.3.3.1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研究
4.3.3.2 针对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
4.3.3.3 针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研究
4.3.4 合作与交流
4.3.4.1 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4.3.4.2 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4.3.4.3 与技术人员在学习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4.3.4.4 与学生和家长就学习进行交流与合作
4.3.4.5 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交流与合作
4.4 社会责任
4.4.1 公平利用
4.4.1.1 促进不同性别、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利用技术和资源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4.4.2 有效应用
4.4.2.1 促进不同背景、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利用技术和学习资源均能得到良好发展
4.4.3 健康使用
4.4.3.1 促进学生健康地使用技术与信息,减小技术和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4.4.4 规范行为
4.4.4.1 学习、示范、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社会、法律和道德内容
4.4.4.2 规范技术利用的言论与行为方式 5 应用案例及说明
5.1 I类案例(只涉及本学科)
(1)
案例名称
(2)
运用年级段
(3)
涉及的绩效指标项(行为指导项)
(4)
相关学科(新课标相关条目)
(5)
案例来源
(6)
案例内容及使用说明
5.2 II类案例(涉及多个学科)
(1)
案例名称
(2)
运用年级段
(3)
涉及的绩效指标项(行为指导项)
(4)
相关学科(新课标相关条目)
(5)
案例来源
(6)
案例内容及使用说明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管理人员
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
Education Manager
前言
本标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供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克抗、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薛玉梅、黄荣怀、游泽清、叶九成、祝智庭、李吉桂、谢幼如、谢少华、刘雍潜、张为群、张卫、杨改学、马希荣、张剑平、张舒予、刘革平、傅德荣、汪琼、郭文革、沙景荣、曾兰芳、瞿堃、张小真、李龙、孙玉强、王世伦、孟宪凯、汪启富、冯德民、王安琳、刘艳。
引
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可帮助中小学教师明确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些标准包括: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学人员》,规定从事教学活动的普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规定从事普通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技术人员》,规定从事教学辅助工作的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技术支持和辅助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个标准独立使用,可用于与相关人员有关的教育技术培训与培养、人事评估和能力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是对相关人员教育技术一般性规定,使用单位可依据标准实施指导建议。对于有信息技术环境的地区,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应参照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的要求。范围
本标准表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有关管理人员的要求。标准中的管理人员是指基础教育系统内从事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本标准适用于:
A.基础教育系统中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人员;
B.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培养的组织; C.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技术方面内容审核的各级教育组织;
D.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引用标准
无 术语与定义
3.1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教学实际需求和条件,应用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原则,通过有效选择和开发必要的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手段,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在进入信息时代,特别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3.2 教学系统
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既可理解为由教师、教材设计者和课程专家及其他人开发编制的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可以是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甚至只涉及几小时的教学),也可理解为任何一个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是教学设计的需要,便于考虑整体实施的步骤,考虑各部分的关系,对整体作评价和最优选择。
3.3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又叫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4 信息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及其动态的表征。在教育中包括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性的信息,反映教学过程动态的信息等。
3.5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
3.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3.7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分析等系统化的操作。
3.8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是指反映教育/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与系统动态的数据资料。
3.9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的过程。
3.10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求人材的过程。
3.11 信息素养
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
3.12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
3.1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3.14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
3.15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可以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3.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3.17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即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
3.18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例如:概念、规则、原理等;
B.材料:信息的载体。例如:课本、录音带、CAI课件等;
C.设备: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
D.人员:促进学习的人。如:专家、教师、小组、同伴等;
E.场所:学习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教室、图书馆等;
F.资金:学习所需的费用。如:学费、培训费等。
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规范要求
4.1 意识与态度
4.1.1 重要性认识
4.1.1.1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4.1.1.2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4.1.1.3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4.1.2 应用意识
4.1.2.1 具有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意识
4.1.2.2 具有推动技术应用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4.1.2.3 具有支持基层应用技术的意识与愿望
4.1.2.4 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不断挖掘教育中应用的潜力
4.1.3 评价与反思
4.1.3.1 对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与反思
4.1.3.2 对基层技术应用的效果与效率的评价意识
4.1.3.3 对基层教学统计信息的评价与分析
4.1.4 终身学习
4.1.4.1 具有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4.1.4.2 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意识
4.2 知识与技能
4.2.1 理论知识
4.2.1.1 了解新型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发展趋势
4.2.1.2 掌握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2.2 基本技能
4.2.2.1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4.2.2.2 掌握技术应用项目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4.2.2.3 了解应用技术辅助教育评估与评价的方法
4.3 应用与创新
4.3.1 教学管理
4.3.1.1 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教育情况,宏观调配教育资源,系统设计教育系统
4.3.1.2 评价技术应用的效果,促进技术应用体系的改进、更新与发展
4.3.1.3 运用技术辅助教学管理和日常工作
4.3.2 决策与评估
4.3.2.1 有效应用技术与数据辅助决策过程
4.3.2.2 制定与实施教师员工绩效评估方法,激发教师应用技术的积极性与热情
4.3.3 教学科研
4.3.3.1 倡导针对教学开展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4.3.3.2 支持运用技术辅助教育创新
4.3.4 合作与交流
4.3.4.1 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3.4.2 促进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共享
4.3.4.3 应用技术促进上级与下级良好的沟通与信息反馈
4.4 社会责任
4.4.1 公平利用
4.4.1.1 促进学生在技术和学习资源利用的机会均等
4.4.1.2 促进教师在技术和学习资源利用的机会均等
4.4.2 有效应用
4.4.2.1 促进教学资源应用潜能的发挥
4.4.2.2 促进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4.4.3 安全使用
4.4.3.1 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性
4.4.3.2 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4.4.4 规范行为
4.4.4.1 加强信息道德宣传教育
4.4.4.2 规范技术应用行为与言论
4.4.4.3 促进技术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 应用案例及说明
(1)
案例名称
(2)
案例来源
(3)
涉及的绩效指标项(行为指导项)
(4)
案例内容及说明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技术人员
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K12 Teacher Technical Teacher
前言
本标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供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克抗、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薛玉梅、黄荣怀、游泽清、叶九成、祝智庭、李吉桂、谢幼如、谢少华、刘雍潜、张为群、张卫、杨改学、马希荣、张剑平、张舒予、刘革平、傅德荣、汪琼、郭文革、沙景荣、曾兰芳、瞿堃、张小真、李龙、孙玉强、王世伦、孟宪凯、汪启富、冯德民、王安琳、刘艳。
引
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可帮助中小学教师明确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些标准包括: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学人员》,规定从事教学活动的普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规定从事普通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技术人员》,规定从事教学辅助工作的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要求,目的在于增强技术支持和辅助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个标准独立使用,可用于与相关人员有关的教育技术培训与培养、人事评估和能力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族是对相关人员教育技术一般性规定,使用单位可依据标准实施指导建议。对于有信息技术环境的地区,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应参照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的要求。范围
本标准表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有关技术人员的要求。标准中的技术人员是指为基础教育系统内从事技术支持的各类人员,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人员、电教人员、各级电化教育馆、各级教育信息中心等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支持的人员。本标准适用于:
A.基础教育系统中从事技术支持的人员;
B.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培养的组织;
C.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方面内容审核的各级教育组织;
D.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引用标准
无 术语与定义
3.1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教学实际需求和条件,应用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原则,通过有效选择和开发必要的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手段,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在进入信息时代,特别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3.2 教学系统
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既可理解为由教师、教材设计者和课程专家及其他人开发编制的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可以是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甚至只涉及几小时的教学),也可理解为任何一个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是教学设计的需要,便于考虑整体实施的步骤,考虑各部分的关系,对整体作评价和最优选择。
3.3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又叫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4 信息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及其动态的表征。在教育中包括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性的信息,反映教学过程动态的信息等。
3.5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
3.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其中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3.7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分析等系统化的操作。
3.8 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是指反映教育/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与系统动态的数据资料。
3.9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的过程。
3.10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求人材的过程。
3.11 信息素养
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
3.12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
3.1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3.14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
3.15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可以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3.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
3.17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即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
3.18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例如:概念、规则、原理等;
B.材料:信息的载体,常指软件。例如:课本、录音带、CAI课件等;
C.设备: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常指硬件。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
D.人员:促进学习的人。如:专家、教师、小组、同伴等;
E.场所:学习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教室、图书馆等;
F.资金:学习所需的费用。如:学费、培训费等。
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规范要求
4.1 意识与态度
4.1.1 重要性认识
4.1.1.1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4.1.1.2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4.1.1.3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4.1.2 应用意识 4.1.2.1 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
4.1.2.2 不断提高技术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率与效果的意识
4.1.2.3 辅助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应用的意识
4.1.2.4 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4.1.3 评价与反思
4.1.3.1 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1.3.2 对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反思
4.1.4终身学习
4.1.4.1 具有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4.1.4.2 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意识
4.2 知识与技能
4.2.1理论知识
4.2.1.1 了解现代教学理论和新型教育观念
4.2.1.2 了解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理论
4.2.1.3 了解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
4.2.2 基本技能
4.2.2.1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4.2.2.2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4.2.2.3 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
4.2.2.4 掌握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4.2.2.5 掌握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有效管理的方法
4.2.2.6 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统计数据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4.3 应用与创新
4.3.1 设计
4.3.1.1 整体设计与规划本单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4.3.1.2 根据单位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师生情况辅助设计技术应用方案
4.3.2 开发
4.3.2.1 收集、整理已有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开发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4.3.2.2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辅助软件和系统
4.3.3 应用
4.3.3.1 应用技术辅助与支持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4.3.3.2 应用技术辅助与支持管理人员的管理、评估等工作
4.3.3.3 应用技术促进本职工作
4.3.4 管理
4.3.4.1 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教育技术应用与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4.3.4.2 对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分类整理和加工
4.3.4.3 对教学设施的使用进行有效的记录、检查与维护
4.3.5 评价
4.3.5.1 对教学中开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开展评价
4.3.5.2 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价
4.3.5.3 对教学设施应用状况进行评价
4.4 社会责任
4.4.1 公平利用
4.4.1.1 保证教师应用技术和资源的机会均等 4.4.1.2 保证学生应用技术和资源的机会均等
4.4.2 有效应用
4.4.2.1 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4.4.2.2 促进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4.4.3 安全使用
4.4.3.1 提高技术应用环境的信息安全与保密
4.4.3.2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
4.4.4 规范行为
4.4.4.1 促进技术资源的健康、安全使用
4.4.4.2 加强技术环境下信息内容的管理
4.4.4.3 规范技术应用行为方式 应用案例及说明
(1)
案例名称
(2)
案例来源
(3)
涉及的绩效指标项(行为指导项)
(4)
案例内容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