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第一学期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总结Document
2013第一学期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小结
心理辅导老师:段一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上好中小学心理活动课。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
现就开展农村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总结如下:
一、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的受挫能力越来越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必不可少的。九年义务阶段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在这一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及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必将为他今后的人
生打下坚实的基矗当代的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最困惑什么?他们最需要辅导老师帮助什么?为深刻地了解这些,我们辅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农村小学生心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别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针对这一实际,在活动课中,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爱学乐学。(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动机和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因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十分有趣的(2)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我,从而自觉地学习,消除学习上的不适应情况。
(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我也选择了一些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一个积极、健康、阳光、向上、自信的心理素质。具体的内容如下:
(1)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4、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学会放松。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二篇: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第一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三)意志品质健全
– 什么是意志健全?行动的自觉性、行动的果断性、行动的顽强性、反应适度
(四)人格稳定协调
–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双重人格(电影《绿茶》)
(五)自我意识正确 了解自己 悦纳自己 完善自己
(六)人际关系和谐 了解、理解他人; 乐于接受他人与被他人所接受
心理的分类
心理健康观念细化
三、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2、孕期卫生
3、生理疾病和外伤
4、内分泌异常、心理因素
1、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
2、心理矛盾和冲突
3、压力与应激
4、心理挫折 家庭因素
1、家庭解体
2、家庭不和
3、亲子关系紧张
4、错误示范
学校因素
1、负担重、压力大
2、教师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3、不良的师生关系
4、班集体中不良的环境与风气
社会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的影响
2、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
3、大众传媒与社会风气
4、社区环境
头脑风暴:–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等
情绪问题 问题表现为,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人际交往问题 问题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与异性、父母和老师进行交往。行为问题 问题表现为:说谎问题、攻击、逃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自我方面的问题 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自卑或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性心理问题
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
人际交往问题 问题表现为:异性交往问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行为问题 问题表现为:厌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 自我意识危机
情绪问题 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愤怒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第一节 心理辅导概述
一、心理辅导概述
(一)基本含义 心理辅导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
学校心理辅导 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二)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会调适------调适性辅导-----基础层次 寻求发展-------发展性辅导------高层次
(三)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习惯 2.人格辅导 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青春期 3.生活辅导 休闲、消费、日常生活技能 4.生涯辅导
第二节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个体辅导
1.行为疗法
---定义 行为治疗家认为:适应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或条件反射形成的不良习惯,因此可按相反的过程进行治疗。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试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反复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目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观察学习A、行为疗法----强化疗法
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 负强化
案例——一位母亲诉说:小雄是她家3岁的男孩,每到吃饭的时候,全家总被他弄得鸡犬不宁。没坐上二、三分钟他就会从椅子上溜下来,躲在桌子底下发出怪声或拉人的脚;到厨房里东摸西弄,还会打开抽屉,把东西倒出来。如果我们将他拽到椅子上,他就会嚎啕大哭……。总之,不管怎样,每天,他一定会闹得一家人没心情来好好吃一顿饭。
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 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
• 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回桌边吃饭。• 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
方法
当小雄离开座位到处游荡时: 谁也不理他。当小雄回到座位上: 家里的其他成员要及时与他交谈,关注他、关心他。
B、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 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20世纪40年代)(猫和铁笼)交互抑制的作用。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不过这种抑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所以沃尔普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每次只增加一点焦虑,逐步增加,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于是沃尔普以全身松弛代替食物作用,以想象自己暴露于可怕的刺激物面前代替实际暴露,创建了系统脱敏疗法。
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适用于焦虑、恐怖状态
操作步骤 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系统脱敏 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学习放松训练 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建构焦虑等级 引导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并按照引起焦虑事件或情境从小到大排序,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级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要求求助者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各种刺激画面,画面要具体、清晰,并且置身其中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当然,如果有实际的刺激物,就用不着闭目想象。
系统脱敏
(一)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后,就可以开始脱敏训练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
系统脱敏
(二)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此时算一级脱敏。接着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时为止。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案例:一个考试焦虑的学生
事件 1.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2.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3.我收到了试卷 4.我被一道题难住了 5.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
6.考试后,我和别人对答案,发现自己的许多答案同他们不一样。
咨询员:我们现在从焦虑等级中最弱的刺激情景开始。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你可以围绕这一情景,利用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生动地加以描绘。请你把这一情景在头脑中保持一段时间。(停20秒)请你告诉我,你想象到了什么景象?紧张程度怎么样?
求助者: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我非常紧张,紧张地喘不过气来,脑袋也晕了。我拼命地翻书、翻书… …同学问我一个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复习了,我出了一身冷汗… …
咨询员:你很紧张,让我们重新进入放松状态。深深地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再保持一会。
(约10秒)好,请慢慢地把气呼出来,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停一会)现在我们再做一次。(放松训练)现在你感到完全放松了吗? 求助者:(点头)
咨询员:请你在重新想象一下刚才的情景,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
按照上述程序反复进行,直到当事人想象中不伴随焦虑反应时为止,这说明,当事人对“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已经脱敏成功,松弛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中的相应焦虑反应,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进行脱敏,由此类推。
操作前注意事项 学生受到过充分的放松训练所有足以引发焦虑的刺激已包容在焦虑层级表中学生对情境能形成清晰的想象 操作中注意事项(1)焦虑事件的层级表由双方商定。(2)每次脱敏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脱敏事件1—3个。不能赶进度,一定要确认一个事件已经不再产生紧张才能进行下一事件的脱敏。(3)如出现疲劳应及时终止
2.认知疗法 思考:你的所思所想(想法)会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吗?
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
认知疗法: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适应不良认知
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过程 :
(1)建立求助的动机 认识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型
(2)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 建立新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代替旧的
(3)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又称ABC理论,Ellis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
ABC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B-------------C 诱发性事件 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情绪及行为
举例 事件A:出席一重要会议,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晚了。
情绪C:紧张、害怕、自责、沮丧
信念B:
1、我怎么这么差劲,连开会时间都会 搞错
2、我总是把事情搞糟,真无用
3、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大傻瓜
4、在众目睽睽之下迟到,真是丢人现眼
不合理信念的三个明显特征: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 糟糕至极
驳斥D:1.每个人都会出现记错时间的这种情况 2.错过开会时间,只能说明我不够细心,并不能说明我无用,许多事情我会是干得很不错的3.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真傻,但只是少数认如此,大多数人会对我迟到持无所谓的态度4.迟到是不对的,别人可能会对我表示不满,但这并非糟糕透顶。我继续开会,继续我的工作。
效果E:通过自我辩论消除自责
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治疗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找出其不合适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信念
2、领悟阶段。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让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及其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3、修通阶段。通过多种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黄金原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布置家庭作业
4、再教育阶段。巩固心理治疗的成果,并进一步消除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举例 求助者:女,30岁,大学毕业,现任某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两年前结婚,但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丈夫数次提出离婚,她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为此,她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以及怨恨丈夫的情绪状态中。咨询师在了解了求助者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 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做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在夫妻间是 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是,我还看不到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分析]咨询师在向求助者介绍ABC理论: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咨询师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咨询师还没有指出求助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他已经使求助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
咨询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求助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求助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会象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变。
求助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真是变幻莫测。
咨询师: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不爱他——这非常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实际上我在上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咨询师: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求助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咨询师:为什么呢? 求助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点。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和你目前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求助者:……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吗?
求助者:好象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对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
[分析]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咨询师是如何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咨询师不仅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也通过列举假想的情境来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一观念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对自己的问题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咨询师在使求助者放弃这一观念的同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咨询师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3.来访者中心疗法 美国 罗杰斯创立 特点:1.充分相信人的潜力,认为来访者有能力找出更好的应付现实生活的方法。
2.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员不是指导者,也不是权威或专家,而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在来访者谈话时,咨询员要以执情的态度倾听,不打断、不解释,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也不妄加评论,只是对来访者的发言表示兴趣、理解和耐心。也就是说,应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以来访者为核心。
3.强调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应建立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最重要的。咨询员应创造一个真诚、温暖和理解的咨询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没有人告诉来访者做什么,没有人对来访者干扰和控制,只有咨询员的温暖、关怀和理解,使来访者感到轻松、自由、安全,可以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一吐为快。
4.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咨询者不给予指导,这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咨询员不要代来访者作决定:也不确定下一步该讨论什么,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不解释和分析来访者的谈话,也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咨询员可以作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具体方法是重述来访者说话的要点,鼓励来访者继续说下去。
5.关于咨询的内容,不是把重点放在来访者的过去,不一定要追究来访者的病史,而是直接处理来访者现在的情况,尤其是当前的情绪困扰。
6.成功的咨询表现为来访者生活能力不断提高,能妥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缓解了情绪困扰与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变得更有信心;与他人的关系更融洽,行为也更成熟。此外,来访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也增强了,能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4.理性--情绪疗法
(二)团体辅导
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儿童一种常见的心理功能障碍,据国外有关研究,发病率为3—10%,男多于女。患病的高峰期在7—14岁,到青春期症状多消失缓解。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行为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明显多余其他儿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小动作多,不但自己不能专心听讲,还时常干扰别的同学,扰乱课堂秩序。在日常生活中任性,冲动,冒失,做事不顾后果。与正常的儿童相比,他们的活动在量和质上都有所不同。
原因(1)遗传因素。父母童年有多动症状对儿童多动症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2)脑外伤或中毒因素。幼年时受过脑外伤或食物中毒而导致的神经系统障碍。(3)教育和环境因素。不良的成长环境,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导致的多动症状。矫正 儿童多动症是神经行为问题,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可采用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必要时求助医院神经科,采用药物配合治疗。强化法,替代法; 焦虑症 中小学生常见的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因担心考试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表现 生理反应:心率加快、呼吸加剧、多汗、尿频、肌肉紧张
心理反应:苦恼、无助、头脑空白、注意力分散、思维处于僵滞状态、,不能正常归纳、分析和推理
行为反应: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他们或者胡乱作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东张西望,无心作答
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 中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考试性质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预测程度、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临场经验和应试技能、个体的身体状况如体质的好坏、疲劳过度、睡眠质量,另外,考试焦虑还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忧虑、情绪不稳定、追求完美倾向的学生更易产生考试焦虑。
客观原因 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当面临一些重大的考试时,学生由于意识到考试成绩对自己的意义重大,或者当考试与奖惩挂钩时都会引起学生的焦虑。与考试本身有关。学生自身的气质类型。
矫正策略 1.重建自我,确立合理的期望值 2.加强考前复习,提高应试技能
3.注意力转移 4.运用一些心理矫正方法。如放松训练、暗示训练、表象训练、系统脱敏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特征等减少和消除考试焦虑的发生。
网络成瘾 特征 :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上网;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散各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
危害 对于青少年而言,正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这一发展由于虚拟网络的各种非现实性因素,而使之缺乏良好发展的必要环境,因此容易导致人格缺陷。
自我角色的混乱;心理生理受损;消极地逃避现实;自我约束力的下降;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成因 内部原因:自我满意感的缺失、人格中的某些缺陷、缺乏理解与沟通,过重的学习压力,内心的孤独、寂寞,成人感的无法兑现才更多的沉溺于网络之中的,他们之所以过度迷恋网络是为了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或压力。或者说网络成瘾症患者在网络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寻找到。
外部原因 :现实生活压力过大、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对中学生使用网络的错误教育方式和引导
防治 家长和老师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提高中学生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建立现实社会的自我满意感是最基本的预防思路。只有当青少年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内心充实,情感积极,网络的诱惑力才会减少。抑郁症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患上抑郁
定义: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有严重的的焦虑。表现: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认知:消极,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报多大希望
动机: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躯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易产生自杀念头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心境抑郁(2)丧失兴趣或乐趣;此外,表现出躯体、思维、意
志等其他症状
病程标准:持续两周时间
严重程度:明显的痛苦烦恼,在社交、职业和其他重要方面造成功能缺损。排除标准:排除由疾、物质滥用、离丧等引起的症状
发病率 根据WHO研究报告和中国卫生部有关资料,在中国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有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中有90%未得到过正规治疗。抑郁症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病 因 与 发 病 机 制 病因不明确,多因素致病
1、遗传: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2、环境因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离婚、失恋、失业、失去健康等,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3、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4、其他:有研究证明,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可能会引发抑郁症及焦虑症。并且饮食上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抑郁症状。
危险因素 性别因素(成年男:女=1:2;青春期前男:女=1:1或2:1)
年龄因素:青春期前和更年期后
个性因素:不良个性的影响
生活事件的影响:幼年时期的不良环境(家庭和社会)、精神创伤
精神活性物质影响:酒精/鸦片类物质/中枢兴奋剂,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抗痨药
/降压药/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
躯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肿瘤/消化性溃疡
治 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剂:经典药物,5--HT受体再摄取抑制剂(SSRI)丙戊酸钠,碳酸锂
抗精神病药物 电休克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补充: 自杀
一.统计资料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高中生以及大学生中,自杀是处于第三位的死亡原因。男性的自杀倾向是女性的4-5倍。只有在我国是女性的自杀倾向高于男性,尤其是在农村。有关自杀的寓言和事实
二.自杀的危险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和抑郁症一样,自杀也是可以遗传的。2.抑郁和自杀 抑郁症患者仍然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大约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3.文化差异和自杀 自杀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存在,但是似乎在工业国家更为普遍。
4.性别、年龄与自杀 在自杀的人数上,女性大约是男性的三倍。但对于成功的自杀人数,男性却是女性的四倍。
三.自杀会传染吗?
在对自杀进行广泛宣传后的9天内,自杀的案件有所增加。青少年自杀总数中的50%反映的是这种模仿行为。媒体对自杀的描述是浪漫的 ;此外,媒体经常将自杀的方法十分详细的描述出来,这实际上就为潜在的受害者提供了自杀指导。极少有报道指出由自杀未遂导致的麻痹症、大脑损伤等悲惨结局或类似这样的事实,也很少有报道说明自杀经常与严重的精神障碍相联系。
四.自杀的处理和预防 如果患者的自杀意图和观念非常明显,那么危机干预、密切观察以及住院治疗就是必要的。如果不是的话,治疗则应该趋于长期化,应该开始抗抑郁剂的药物疗法和/或心理治疗,然后需要仔细地了解导致抑郁的各种因素。
恐怖症 定义: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三种类型
广场恐怖症: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案例分析:李某,男,36岁,不管走到哪里都需要太太作陪,甚至连上厕所也不例外。据李某回忆,他在25岁时,有一次单独走过新华广场,在空旷的广场上,他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惊惶,呼吸持续加快,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心脏也跟着猛烈跳动,而腿则软瘫无力。眼前的广场似乎无尽延伸着,让他既难以前进,又无法后退。在全身冷汗淋漓下,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跋涉到广场的另一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会有那种反应,但从那一天起,他对新华广场敬而远之,下决心绝不再自己一个人穿越它,不久之后,他在单独穿过童心桥时也产生了同样惊惶而难受的感觉,随后,在经过一条狭长而陡峭的街道时,也莫名奇妙的心跳加快,全身冒汗,两腿发软,最后,不管他走到哪里,他太太必须跟在旁边。
社交恐惧症: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
案例分析 柴某,女,20岁。与人交往时恐惧不安、羞于见人、焦虑痛苦,回避社交年余。两年前,患者之父叫其去粮店领粮,但不小心把粮证丢失,全家为此焦急。父生性暴躁,厉声训斥患者:“你这么大意怎么得了,以后跟你妈一样成疯子”,并以污秽词语相辱,在众多路人围观下,患者深感无地自容,患者之母罹患精神分裂症经治不愈,深感受遗传之苦。父训斥自己“会成疯子”使其恐怖倍增。随后,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是否变异,是否已经引起他人的注意。每当发现有人看她,即感面红耳赤、心情忐忑不安。上课见教师视线,如坐针毡,惶恐万状。邻桌一位男同学见其表情紧张,时时关注询问,患者据此认为别人都在观察自己。患者对镜审视,未见自己有怪异之处,举止言行也无失态表现。自知无必要紧张、恐惧,却无法控制,而且对自己的这种莫明其妙的恐惧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患者苦不堪言,四处求医。因无法坚持学习而休学深居简出。
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表现为对广场恐怖和社交恐怖两种类型以外的某些特殊物体、情景或活动的害怕。特殊恐惧症有时也和其他心理障碍相伴出现。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
案例分析1:苗某,女,37岁,个性外向,善于社交,有很多朋友,她唯一的毛病就是怕猫,但她对其他小动物,譬如乌龟、小鸟都很喜欢,但就是不喜欢猫,不仅不喜欢,而且还怕得要命,一看到猫或想到猫,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惊惶得不知所措。虽然明明知道猫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总是担心突然出现的猫会跳到她身上,抓她、咬她。自己也明知不大可能发生这种事,但就是挥不去这个念头,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全身发毛。如果知道某人家里养猫她就避免踏入那个人家里。她不只怕猫,她也怕像猫一样的皮毛制品,在公共车上,旁边的乘客若穿着毛皮大衣,她就会浑身不自在,而避得远远的,她的生活里总是充满了猫的阴影,任何突然出现的影子或声响,都被他解释成是猫在作怪,晚上也经常做有关猫的噩梦。
发病机制 心理学机制 1.心理分析理论当本我的冲动和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解他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时,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当自我的力量不足以抵挡或缓减这些焦虑时,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的冲突。由于本我要寻求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焦虑、恐惧。当焦虑的对象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就表现为恐惧症。
2.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恐惧反应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的。
3.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的刺激直接产生。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如果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就会形成恐怖症。
生物学机制
治疗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案例分析2: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
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少儿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你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你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你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⑤正值青春期的你,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你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伯、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你的这种冲突。
建议: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
②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很正常,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
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忽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心理医生为柳某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①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②分别调查两位老师和两位男生对你的评价,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
③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④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
⑤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强迫症 是一类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焦虑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强迫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焦虑障碍,患者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其正常的工作、生活也受到严重干扰。
诊断要点
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一)致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脑组织结构因素。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强迫症状与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的病变有关,也有通过颅脑手术而成功治疗顽固性强迫症状的病例。必须指出,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可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患有强迫症状的都是强迫性神经症。
2、心理社会因素(1)压力与创伤
(2)人格因素:2/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3)心理动力因素: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5)认知行为因素:认知失调,常常对正常人不在意的信息过分主义,反复思考又使焦虑增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把注意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案例 当事人为女性,今年36岁,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本科毕业
1、每天反复洗手20-30次,每次5-10分钟;
2、每天洗澡1次,每次3小时;
3、每天用2个小时的时间清洁室内卫生,有些地方需要用酒精反复擦洗;
4、不敢使用公共厕所
5、不敢到饭店餐厅用餐;
6、不敢和别人握手;
7、有病不敢去医院,除非万不得已,即使去了也非常痛苦和焦虑;
8、头脑里强迫思维很多,如为什么会有艾滋病?为什么无法治愈艾滋病?出门后门有没有锁好?经常出现自己得了某种病躺在医院里的图像、等等,9、总是怀疑自己身上粘了什么东西需要反复的检查;
10、开车总是认为撞到了人,而不断的看倒车镜;
11、见到尖锐锋利的物体非常恐惧,害怕会伤害自己或别人。
93年第一次发病。当时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的叔叔因为被邻居家的狗把手指弄破了,由于伤口很小没太在意,也没有打狂犬疫苗,一个星期后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同学参加完叔叔的葬礼,她到同学家里安慰同学,用手拍过同学的肩膀。回家后担心自己也被传染了狂犬病,非常后悔自己不该用手拍同学的肩膀。这种担心越来越严重,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3个月后非常痛苦和恐惧,就到医院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注射结束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94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看过新闻以后,头脑里突然出现自己会不会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的想法,然后开始反复洗手。半年后,只要家里有客人来过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客人坐过的凳子和用过的东西必须用酒精擦洗。2年以后即使家里不来客人,也必须每天进行清洁。对关于艾滋病和其他流行病的报道特别敏感。98年开始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也不敢到外面用餐。99年开始不敢去医院。开始出现反复检查的行为。00年看电视时,看到一个凶杀镜头,从此见到尖锐锋利的东西就恐惧,害怕伤害自己或他人。开车时开始出现撞到了人的想法。01到03年间,病情时好时坏,起伏不定。
治疗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药物治疗等等
第三章 教师心理健康
一、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职业,不仅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而且与清贫、倦怠相联系。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环境差!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心理枯竭的一种)。社会对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的教师,除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外,也需要给予他们普通人一样的尊重与关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1.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不稳定的教师会错误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师生关系 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的
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才能胜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以爱心、欣赏、尊重、鼓励、勤勉和纪律营造一个促进学生成长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丰盛的人生。教师的尊贵使命是:帮助学生确定自我价值,发展潜质,培育他们的优良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引导他们向往公义、追求真理。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总体素质。国内一项“关爱教师”的调查显示,63.2%的教师需要心理减压,51.8%的教师认为平时工作“疲于奔命”,88.6%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呈上升趋势,52.84%的教师希望自己得到心理健康咨询。可看出非个别现象。问卷调查法为主 工具:SCL-90(主)
结果 1.概况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14.2%,单项严重的依次为: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和抑郁,躯体化,焦虑,恐怖。小学教师躯体化和焦虑程度高于中学教师,其余无差异。
2.性别差异 男教师的偏执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
3.城乡差异 城市教师的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显著低于乡村教师,但躯体化显著高
4.教龄差异 1~10年教龄的教师在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显著高于11~20年,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教师必然尊重他的学生;知道如何建造师生之间的沟通;衷心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关怀学生的需要与困扰;对于学生的态度是自由而不放任。
教师需要调查表
三、教师压力来源——《怎样教书不生气》
来自学生:学习意愿低落,难以矫治的偏差行为等 来自家长:不关心孩子,不配合老师,过度干涉、批评等
来自学校及管理政策:班级人数太多,难以兼顾教学之外的行政负担和杂务,与学校行政人员沟通不足等
社会因素 社会变化,教育改革 社会过高的期望 低待遇
社会取向对教师职业的描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传统文化对教师奉献精神的颂词,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对教师心理枯竭状态的生动描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0周年教师节教育部诗歌朗颂会主题词。昨天提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今天强调“在燃烧的同时发展自己”,倡导资源的平衡与回报(德 —得)。
学校因素 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工作量大 学生品行、学习情况 学校的人际关系
工作量普遍较大。按有关规定,每周课时分为较轻(每周7节以下)、适度(每周8~17)、较重(每周18~24节)和很重(每周24节以上)。调查显示,47.8%的中学教师每周 授课在18~24节之间;另有17.4%的在24节以上。
个人因素 过高的自我期望 教师能力素质的束缚 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感受力 适应不良:新课程改革 各种培训、考试 经济负担重——男教师成家难(取样评
估)、养家糊口难、买房难。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社会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二)学校与同事的协助
(三)教师自我的调节 具体措施
(一)指导措施
1.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1)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2)和谐的管理的作风与工作方法
(3)设法协助教师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4)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5)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的时间与场所(6)增加教师进修机会
2.完善自身人格(1)良好的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富有牺牲精神。(2)博爱 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热爱同事、爱家庭、爱自己。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3)豁达、热情。(4)有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坚韧。
3.提高自身修养(1)与人为善;(2)宽容、豁达;(3)陶冶情操、品位高雅;(4)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提高社交能力。
4.调控情绪,自我缓解(1)保持乐观的态度(2)转移注意(3)增强自信心(5)悦纳自我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家庭中难免有失意、有矛盾、有冲突、有挫折,甚至有创伤,该怎么办?
原则:该喜则喜,该悲则悲,该怒则怒。但要适当控制、调节,减轻它的强度,缩短它对你的影响时间。
(二)情绪处理的方法: 1.换个角度想
2.注重修养,提高境界。站得高,看得远,不为蝇头小利而恼。3.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4.以合适的方式缓解情绪
5.静下心来,学习Being(活在当下)6.积极认知,寻找快乐
第三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语心理辅导
认真回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写一个您学到的心理辅导方法?教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第四篇:中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最终版)
第四教室 中小学生社会活动与心理辅导
第五节 挫折心理辅导
三、高中生挫折心理辅导
(一)高中生产生挫折原因的分析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任何具体的心理挫折,应具体地分析其产生原因,但就一般而言,可以归纳为两方面。
1、客观原因
从客观上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限制。例如,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也是难免的。因此,人们都难免遇到生离死别的境况和天实人祸国殃民的袭击。这些不良的自然环境和时空的限制都会给人造成心理挫折。再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对某些课程缺乏兴趣、疲于应付考试等等都是心理挫折产生的社会因素。
2、主观原因
由于个人的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等条件的限制,使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挫折。例如,有的女学生梦想当空姐,飞向蓝天,但由于自身条件不够,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挫折就是主观原因引起的。
(二)高中生产生挫折后的反应
无论挫折的原因是来自客观的,还是来自主观的,个人心理和行为上都会有所反应。常见的挫折反应形式有以下几种。
1、焦虑
常常表现出烦燥不安、厌食、失眠、健忘、喜怒无常等症状。
2、攻击
(1)直接攻击。如怒目而视,开口骂人、动手打人等形式为直接攻击。例如,某学校高一学生因踢足球与对方发生争执,结果双方均未用协商的方法解决争执,而是采取了直接攻击的不理智方式,引起了恶性打斗事件,造成一人重伤、多人轻伤的严重后果。可见,直接攻击这种反应方式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和群众舆论所不容的,对本人也是极为不利的。直接攻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挫折。
(2)转向攻击。在成年人中,常见的转向攻击表现为,在单位遇到不愉快,回家拿孩子撒气。在青少年中也常有这种转向攻击行为。例如,有些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受老师批评,心理不平衡又无法排解,就撕本摔文具或在同学中间无端地发泄,把攻击目标指向了与产生心理挫折毫不相关的人或物上,被攻击者成了无辜的“替罪羊”。转向攻击也是不可取的,他不仅迁怒于他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他人。一个人如果遇到经常采取这种方式,那么时间长了同学、朋友都会疏远你,就连自己的亲人也会有意见。
3、冷漠
冷漠,表面上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实际上是个体内心在压抑着愤怒情绪。这种反应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激动的心理状态,使自我平衡下来,但把受挫后的不快埋藏于心底,压抑内心的焦虑不安敢不是好的解决办法。
4、幻想
幻想可以有缓解暂挫折感的作用,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幻想之后仍然要面对现实。所以说受挫后采取幻想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反而不能够使人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例如,某学生学习不太好,考试失败后,他幻想着能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如果他把这种幻想变成现实,他就会鼓起勇气学好功课,但如果他只是沉缅于幻想,结果就会养成一种“空想”的坏习惯,这对于将来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这种靠空想而逃避现实的方法,既不能使人摆脱挫折,也不能使人有所进步,所以,青少年不要用空想对待挫折。
(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学习挫折是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这各障碍使人倍感受挫的苦恼。例如,有一位高一的女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总觉得抬不起头来。虽然她很努力、很用功,但效果不明显,加上同学也不关心她,久而久之,便自暴自弃。由于自尊心时常受到打击,有一天她把家里的半瓶安眠药吞下。经及时抢救才脱离了危险。后来她仍难以与其它同学看齐,最后她只好向学校提出退学。这位学生是遭受学习挫折的典型代表。学生中受学习困扰的很多。其实,在学习上遇到挫折而苦恼都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够振奋精神,正视自己的失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一定会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
2、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有些中学生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惶恐、害怕与人接触。这种情绪体验就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心理挫折。
有的学生在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常常认为是自己缺乏能力的结果,久而久之,对自己越发失去信心。其实不然。交往障碍的实质是不安、恐惧心理的一种自我强化过程,并不是因为自己“无能”。例如,有一个学生,一次在校园里见到两位同班同学,他们又说又笑,但当他们看到他时,却不再说笑了,只是礼貌地点点头。这位同学立刻意识到两位同学对他有诚见在议论他,认为自己一定是在什么地方让人瞧不起,从此不愿与人接触,进一步发展到不敢进教室,不也到人多的地方,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这个学生就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把不字、恐惧的情绪无限扩大,致使自身处是于更加恐惧状态中而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因此,患有社交障碍的学生,首先要认清不安、害怕是一种主观心态的反应,不要去强化这种主观心态,而要去调整和减轻它,不要过份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尽量在众人面前亮相。坚信“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多交一些朋友,与同学增加情感上的交流。愉快的体验如果增加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就会慢慢地削弱。
人活在世上,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之外,感情的获得和满足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处于情感脆弱期的中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很执着,因而极易爱到伤害,受伤害后又往往经受不了沉重的打击,苦闷抑郁,甚至不能自拔。中学生的情感挫折一般有三类情况。
(1)来自骨肉亲情的挫折。例如,有一男生,由一母亲因车祸而丧生,他痛苦至极,从此一蹶不振。仅隔一年,父亲就再婚了,他感到难以接受,与家长处于对立状态,尽管父亲和继母做过许多努力,但他仍然情绪消沉极少说话,放学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父亲万般无奈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自己的母亲突然过世,这在感情上使这位学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当他还未从前一个悲痛中解脱出来时,父亲又再婚了,他便把心中对母亲的怀念转移到对父亲的痛恨上。
(2)来自异性情感的挫折。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一些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有的发展到早恋。中学阶段的恋爱有时是美好的,有时却是痛苦的,如单相思、失恋等,这些都是因为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受到了阻力或产生了矛盾,导致了挫折。
(3)来自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获得情感满足。也是人类情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此,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付出,同时也在不断地期待着情感的回报。当朋友欺骗了自己,或是背叛了自己的时候,多数同学会感到惊讶、伤心、愤怒或是怪自己为什么没早一些看出来他是这样的人。在中学生中,因为朋友之间的变故而造成情绪、情感波动的人屡见不鲜。
(四)高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用要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的长期共同努力。
1、挫折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
例如,诺贝尔奖得者卡曼林从小就爱读书,尤其是爱搞实验,十几岁时,他把家里最高的一个阁楼作自己的“天文台”和“实验室”,有一次做实验时不慎起了火,烧毁了半座楼,这个孩子吓得逃到了野外,整夜不敢回家。这次“闯祸”对卡曼林来说无疑是一大挫折。他的父母一个晚上一直都在寻找他,终于在次日凌晨把他从野外找了回来。父亲没打他骂他,而是一边心疼地拥抱他,一边亲切地对他说:“孩子,别害怕。为研究科学,你就是把咱定的屋子会拆了,把田地毁了,我也不会埋怨你。”这几句话永远记在卡曼林的心中,一直激励着他数十年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终于获得成功。
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作为家长不能听之任之,漠不关心,更不能“雪上加霜”,一味埋怨批评,而应该像卡曼林的父亲那样,把挫折当成一个特殊的教材,给予孩子谅解、关心、帮助、鼓励,尽可能让孩子从挫折中获得教训、经验、启发、知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越是在艰苦条件下成长,经历较多困难的孩子,长大以后就越能具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越能战胜困难。因此家长们在重视子女智力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
2、挫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目前我国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个可喜的转变,长期以来,在单纯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只知埋头念书、拼命考试,忽视了其它素质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到了社会上,经不起风风雨雨的打击,再多的学问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3、挫折是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的必要途径
美国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挫折从反面丰富了人生的经历,让人醒悟更多,能力更强。因此经历挫折是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第五篇: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
师资培训学院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论文
学院: 系、专业: 班别: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摘要:小学生作为社会中新生的主要成分,对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因此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心理学家正探讨和研究解决办法,学校教师的教育、学生家长的关心也成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力量。社会中的人应动员校内校外资源共同营造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氛围,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营造健康环境
正文:
一、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小学生的主要活动由以游戏与学习相间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对于诸多的学习事件,如作业、听课、回答问题、考试等都有可能感到无力应付,或者自信心不足,从而引起他们的紧张与焦虑。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面对这些难以应付的诸多要求和期望,有些学生感到心神不定,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甚至在学习时养成咬手指、多动症等不良习惯。
学习压力大。由于现在学校、教师、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过分看重分数,加上升学竞争、学校间的生源竞争的加剧,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任务“超重”的现象。除了学校的学习任务,一些家长和教师还给学生开起了“小灶”,学生奔波于各种“奥赛”班、特长班之间,休息和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失去了享受童年生活乐趣的最基本权利。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厌学等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考试焦虑。近些年来,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小学生,加之父母对子女给予的过高期望,使他们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小学生学习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多种症状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尤其是对升学考试的焦虑。2.成长发育的烦恼 进入高年级以后的小学生逐步开始了青春期发育,生理机能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表现为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相貌体态十分关注,对异性同学也会产生好感。但这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并不与生理发展同步,要求独立成长的渴望与生活学习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与同学关系的紧张,学习活动的成败等,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如紧张、困惑等,因而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部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大成熟与生理成熟的前倾不相适应使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萌生了体验异性情感的欲望。有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早恋或两性关系的错误,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各方面的情况表明,由于少男少女的出理上的早熟及思想、意志不成熟性加上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我们教育引导上的偏差,青少年早恋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恐怕还会有发展,且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 3.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师生关系障碍。师生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关系,也是小学生人际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上小学前很听父母的话,可一旦进了小学,就开始不听自己的了,而对学校老师的话倒是说一不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然而,目前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又主要来自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随意贬低学生价值,使孩子的心理遭受创伤;二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和信任,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三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缺乏公正、民主精神。
同学交往困难。由于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因过于关爱,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许多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当他们走进学校时,明显表现出交往经验的不足和交往技能的缺乏,这样的学生总是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难于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融入集体生活。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主人等个性,以及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都会造成他们交往的困难。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把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学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协同构建的过程,是各要素协调、合作、互补的过程。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的引导,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家庭教育如果只有善良的愿望,而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全员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最高境界。一切教育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最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是无限丰富多样的。但是,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如果各种积极因素能形成合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则会倍增。因此,学校要认识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是家校合作的过程,家校合作是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
2.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思想成长都受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当前,存在着不少与我们对青少年培养目标相悖的消极因素。我们要治理和优化环境,以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工具,如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的宣传要有利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对优秀人物的先进行为和思想,应大力提倡、推广,鼓励、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少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育场地等要定期向青少年开放,以丰富他们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顿社会文化市场,对一些宣传暴力、色情、凶杀等有害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必须实施禁堵,绝不能让它们泛滥;对带赌博性的电子游戏机室要查封,绝不能让它继续腐蚀和引诱学生。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同时,学校要办成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和窗口,用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用学校素质教学推动全民的素质教教育。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的积极影响,把它纳入学校德育的轨道,对学生进行正 面教育。当前,就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宣传抗洪抢险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力弘扬抗洪精神,以增强青少年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提高学生分析、鉴别社会信息的能力,对社会信息中有害的因素必须禁堵,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全方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设置必要的教育阵地,如科学和教育园地、黑板报及各种专栏,使学生受到熏陶、鼓励和教育。再其次,要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现在,家庭关系破裂,生活中遭到不幸的孩子增多,对于这些青少年我们应给予更多的爱。同时,还要做那些因遭受挫折而心理变态的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目前,也要做好下岗家庭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家长下岗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优化家庭环境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娱乐活动,家庭文化娱乐活动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充分考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如观看影视作品、书刊志等,都要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审美情趣。要开展青春期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家庭都要关心和重视的工作。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大家都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对于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我们首先不能大惊小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触了一些描写男女恋情的文艺作品,从而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情,这是很自然的,我们要疏不要堵,要成功的引导,不要失败的“隔离”;要公开交谈,不旁敲侧击;要耐心劝导,不讽刺挖苦;组织大家讨论、研究,而不是神神秘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理智战胜感情,正确纠正谬误。如果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有力措施”,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动,甚至由公开转入地下,由青春萌动升级为两相眷恋,造成严重的后果。当然,学生早恋的情况比较复杂,引导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相机行事,切不能拘泥于一种做法、一种方式,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正面给学生以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伴随青春期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举办个别心理辅导。总之,不但要使青少年学生对自身的性解剖、性生理有一定了解,正确理解男女之间的差别,消除性神秘、性愚昧的心理,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给予青少年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青少年身心素质能健康地得到发展。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通过对中做日常中的心理辅导,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和社会。
3.1纠正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是孩子进行人际交往中的“绊脚石”,因此首先要帮助孩子纠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有怯懦、自卑心理倾向的孩子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教师要多鼓励,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他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自负、逆反、倔强心理倾向的孩子往往交不到朋友,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从改变自身做起。嫉妒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善于引导嫉妒心强的孩子学会控制排遣嫉妒心理。有“势利”心理倾向的孩子要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告诉他们友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要克服功利心理,结交真正的朋友。
3.2组织多彩活动,创设交往氛围。
组织活动是最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模式,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获得参与、获得发展。比如可以多进行一些郊游、登山、野炊等需要团结、合作、互助的班集体活动,或者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团体合作游戏。3.3端正交往态度,学会正确交往。
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往往不会从自身角度分析,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看法,牢骚满腹烦恼重重。如果能帮助孩子从改变自身做起,端正交往态度,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所以要教会学生对待同学朋友真诚友善,对待家长教师尊重信任、理解关爱。
3.4讲究交往技巧,沟通从心开始。这需要“四学会”:学会结交新朋友,学会倾听和交谈,学会赞美和感谢,学会拒绝,消除误会。教师与家长则应该从旁辅助学生学会这些交往技巧。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
三、结语
据相关资料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所以研究上采取的是从一般到个别,再从个别到一般的形式。从总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存在的问题,继而通过解决个例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最后再解决小学生普遍具有的典型问题。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要让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既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又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进步。所以小学生心理辅导一定需要学生周围人群的呵护与关爱,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变化,才能让小学生成长在一个优良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9年8月13号 [2]张冬梅,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解决小学生自私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124903.jspx [4] 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http://www.xiexiebang.com/News_View.asp?ID=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