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霞光中心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是高台县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8人,小学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99人,住宿生130人,附设幼儿园教学班3个,在园幼儿62人。
二、创办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
从2005年开始学校遵照上级领导集中办学的思路,先后合并新坝乡上片(原红崖子乡)13个村的小学和幼儿园,创办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辐射半径8公里,可服务于新坝乡13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和幼儿入学,覆盖人口约5500人。寄宿制学校的建成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到中心校就读,学生全部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优化配置,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使上学路途远的学生都能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享受优质教育。
(二)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
(三)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寄宿制学校创办后,村小、教学点的学生到中心校就读,农村孩子就能全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
强。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打饭、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情况
五年时间,我校寄宿学生人数由原来的6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30多人(最高是达到174人),占到学校学生总数的65%以上。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了“寄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保障、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管理目标。结合实际,脚踏实地的进行寄宿制管理的实践与探究,经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寄宿制规范化管理基本形成了一套日趋成熟,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寄宿制管理新思路。
我校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寄宿制管理的首位。学生的日常作息和课外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安全工作最难保障,班主任老师全方位监控学生的一切活动,确保把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晚上学生就寝时值周教师要查寝,到各宿舍清点人数。睡眠后值周老师还要不定时的到各宿舍进行巡视,看看学生是否睡得好,是否盖好被子,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平时定期给寝室消毒、开窗,让寝室通风透气。
学生在校寄宿,除了让学生住得好以外,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们喜欢吃、吃的饱,吃得好。我们在饭菜质量、卫生、服务上下工夫,保证学生就餐质量。学校食堂的饭菜力求卫生过关、口味丰富、味道鲜美。高标准的要求,高质量的服务,使学生乐意吃在食堂,家长们放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有玩有乐,并且具有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戒除学生恋家、逃学、厌学的心理,让学生学得安心。为此我们为住宿生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开展文娱活动,及时开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满足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各班级可以自主收看电视节目。
为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自立意识,学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独立意识教育,从行李的整理、房间卫生的清扫、物品的摆放、打饭吃饭等生活小事入手,经常性地开展各种生活能力竞赛,促进了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几年来一直受到家长和社会各届的好评。
四、创办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困难:
1.住房紧缺,条件差。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导致校舍紧缺,出现了学生人数增多,校舍却没有增加的现象,学校无法满足寄宿生的需求。宿舍大多数每间人数都超过25人,十分拥挤。有些学生为生活方便,就租借群众用房当作学生宿舍。学习至今没有供寄宿生就餐的餐厅,学生就餐在教室、宿舍、或露餐,既不卫生。
2.学校后勤人员少,后勤工作难保障。寄宿生自理能力低,学生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学校一日三餐,一切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整理被褥、打扫卫生、打饭就餐都需要别人照顾。目前,学校配备教师紧缺,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教师兼职管理,一方面给教师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给学校管理造成许多困难。
3.经费困难。学校合并后,拥挤的教室和宿舍尚待解决,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和图书资料急需补充,部分宿舍、教室、床架、床板急需维修。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后,学校的公用经费有限,冬季取暖开支较大,电费最节约每月也需要支出几百元,再加上其他开支,余下的经费很难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加上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少,致使学校各项建设举步维艰。
五、今后的打算
(一)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创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危改项目,加大投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餐厅、浴室、厕所、开水房等生活用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力争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成办学条件基本完善、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学校。
(二)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处理好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系。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在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生活设施,安排好学生的食宿,同时还要抓好教学质量。具体说就是建设和配备好生活设施,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安排好食宿,是为了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因此,办好寄宿制学校必须食堂和课堂同抓,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并重。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就是自己温馨的家。
(三)配齐配全人员,提高寄宿制学校教职工队伍水平
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需求,申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编制标准对学校人员编制予以重新核定,适当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为寄宿制学校配备结构、数量合理,能够满足办学需要的教职工队伍。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学生生活辅导老师、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九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科技博览》、《动画城》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尽力培养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每个班级应该设立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可以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第二篇:霞光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霞光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二〇一一年春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一学期以来,我校德育工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局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不断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德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工作:
1.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地位,加强师德建设
一学期来,我校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继续深入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继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台县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八条禁令》《高台县教育局落实<省纪委、甘肃省监察厅关于教育乱收费行为为党纪政纪处分的规定(试行)>实施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巩固师德建设和教育行风专项治理成果。
2.充分发挥班集体、大队部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发挥了家长学校的作用,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3.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主题鲜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荣誉感。
4.切实加强常规管理。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教育,力求通过教育,管理,使学生文明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
5.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
三月份,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献给妈妈的歌”、“走进雷锋”等活动,引导队员体验了友善、学会了关爱;植树节前后,组织队员开展了“争当绿化小天使”、“我当校园美容师”等活动,带领队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全国安全教育周开展了“安全伴我行”、“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让队员从小懂得了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月份清明时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引导队员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把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和能够身体力行的小事,具体化为爱家乡、爱集体、爱公物、爱父母、爱老师、爱伙伴的情感和行动。还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以认识自然界、增
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能力为主旨,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为核心,开展了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活动。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了解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六月份结合儿童节开展庆祝活动。6.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继续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7.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班精心布置富有教育性、艺术性及个性的班级文化,特别是墙报的更新。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已有的布置,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德育研究的开展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更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根据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新形势的要求,在德育工作中还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如:革命传统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网络媒体教育等。不仅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
1、德育系列活动开展还不够经常。如社会实践教育,有时因受教学的冲击,联系不及时,抓不住季节性,致使活动不能坚持经常。
2、个别教师,特别是个别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
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3、由于条件限制,致使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德育活动不能留下原始的材料,为以后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的教育失去宝贵、有说服力的东西,达不到应有的德育效果。
4、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四、今后工作打算
1、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处、室、班级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有序、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4、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各科任教师要自觉主动、定期做好家访,每学期必须全面家访一遍,对个别学生要随时与家长联系促进相互了解,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2011-7-6
第三篇: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为孩子创建一个温暖的家
——摆马德钢希望小学寄宿制管理实践与探索
施甸县姚关镇摆马德钢希望小学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为孩子创建一个温暖的家 ——摆马德钢希望小学寄宿制管理实践与探索
一、学校基本概况
姚关镇摆马德钢希望小学位于施甸县姚关古镇南四公里处,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小学,生源来自摆马、白云、河尾三个行政村,服务半径12千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353人(2014年寄宿学生237人),教职工21名,学校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3314.77平方米,绿化面积近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8%;建筑物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小巧但环境整洁优美,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近年来,摆马德钢希望小学先后获得云南省甲级绿化校园、保山市文明单位、保山市绿色学校、保山市餐饮服务示范单位、施甸县平安校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单位、毒品教育示范点等诸多荣誉。
(一)、我校寄宿制产生的背景
摆马德钢希望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小学,原校址位于现摆马弥勒寺,2005年前付设有李打寨、关东、百草林三个教学点。为彻底解决远距离学生上学困难,实现规模办学、集中办学,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而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自2005年9月开始先后撤并石坝小学、马鞍山、关东、百草林、百草林教学点,撤五校合并为一校、因此可以说,我校寄宿制的产生是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发展的必须
2005年以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急剧上升,“留守儿童”增多,他们的学习、安全让家长担忧,“留守儿童”占到我校学生数的20%左右,这些留在家中的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看,或寄托在亲威邻里家中代理照顾饮食起居和学习,由于长年失去父母的监护,他们的学习、安全、心理和品德发展都存在一定隐患。家长希望学校能提供寄宿并承担起孩子的监管教育责任。学校无疑是学生最喜欢、家长最放心的监护场所。
二、我校寄宿制管理特色
我校自2005年实行寄宿制以来,我校本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全面育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实行了严格制度管理。在学校校务处的指导下,实行24小时全程管理,班主任、值班教师、后勤服务人员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努力为寄宿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8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建立健全住宿制学校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班主任教师、班科教师、住校生生活管理教师、住校生寝室室长为组员的住校生管理小组。实行学校领导值班负责制,班级负责制,对学生的管理分为学习辅导、活动指导、生活指导、寝室管理等层级管理,定点到人,逐级负责。
通过寄宿制工作的开展及探索,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摆马德钢希望小学住校生管理条例》、《摆马德钢希望小学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摆马德钢希望小学住校生住校安全协议书》、《摆马德钢希望小学住
校生班主任管理职责》、《摆马德钢希望小学值班教师管理职责》、《文明寝室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安全、卫生、养成习惯、作息纪律等方方面面,做到了让住校生行为有章可循,生活老师管理有制可依。
2.强化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结合学生实际,我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教育:一是日常安全习惯培养。教育学生不得在宿舍内擅自使用易燃物品,开启门窗,保证宿舍通风、通气,预防食物中毒;离开教室或宿舍时要随手关好门窗、电器等。二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走路、骑车。三是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大方、健康地与异性交往,帮助学生了解抵御性侵害的一般常识和方法。四是预防艾滋病教育。教育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其产生的方式和途径,养成洁身自好的良好生活习惯。五是禁毒教育。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消除尝试心理,遇见贩卖或吸食者及时报告。六是法制教育。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法制大课,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注重日常安全管理:学校对各类教学和活动设施、器材、化学实验危险品进行定期检查并加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在易发生危险的地区放置警示标志,完善寝室防护设施;组织学生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疏散演练;做好雨季和汛期防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防护工作;合理安排学生疏散路线和顺序,加强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外来人员入校登记、验证制度,住校生出入
学校制度,禁止社会闲杂人员或车辆进入校园;禁止学生将管制刀具,有毒、有害物品带入学校,定期对住校生携带物品进行检查;班主任及教师课前要清点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去向;教师值班陪住,对学生宿舍进行查夜登记,加强夜间巡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3.科学安排时间,让住校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住校生活,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特别安排好四个时段的活动:一是6:40——8:30时段(营养早餐)。6:40住校生起床后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洗漱、整理内务,接着在值班教师护导下用早餐,培养学生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习惯;8:00至8:30清洁扫除、经典诵读、晨检;第二个时段是下午4:30——5:30,为艺术特长培养时间。我们成立了写字、绘画、围棋、象棋等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通过师生共同玩游戏,下象棋,玩跳绳等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了生活情趣,让住校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四是坚持了每天下午放学时间段组织住校学生观看少儿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活动,让学生知晓国家大事,开阔眼界。
4.强化家、校、社联系,充分发挥“三结合”功能,做好留守儿童管理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功能,形成教育合力,尽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大环境。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留守儿童管理方针:
第一、教师要特别关爱留守学生。从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等方面去关注了解,用心去爱,用情去感化,弥补他们家庭情感的缺失。第二、是完善管理机构,做实过程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安全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教职工绩效考核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在寄宿制前提下,学校后勤部门从单纯为教学服务发展到还要为学生生活、安全服务,为此,学校增设后勤处岗位,充实后勤力量。
第四,定期家访。学校规定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其对父母的信赖转化为对老师的信赖。
第五,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加强政策宣传,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歧视,平等享受教育。
三、存在的困难
1、学生寝室简陋,学校现有学生宿舍15间,其中D级危房10间,每间宿舍平均住宿16人,较为拥挤;寝室内急需物品柜20个;学生被褥蚊帐自带,颜色各异,不便于管理,急需被褥137套。
2、学校太阳能产热水不足,部分学生还需要用冷水洗漱,需要安装太阳能8台或电热热水器2台。
3、我校信息技术设备一直较差,全校师生370余人却只有几台电脑,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根本没办法开展,只能成为理论课,学校的综合楼正在筹建中,多媒体教室急需电脑34台。
4、我校餐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需要安装大屏幕电视2台,安装后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视,增长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
作为农村基层学校,我们将通过努力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丰富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在农村学校寄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中不断探索方法,总结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关心教育发展的热心人士,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让我们共同为山区孩子创建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谢谢!
第四篇: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紧扣“农村”抓“寄宿”,突出特色上水平
——高台二中寄宿制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材料
高台二中寄宿制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大局,紧扣农村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寄宿生管理的办法,着眼于打造教学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优异、师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寄宿制特色学校。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已初见成效,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1.创建的核心价值:养成规范奠定人生,情趣发展成就幸福。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是寄宿学校的核心内容;寄宿生与一般儿童相比,最缺的是情感,最需要的也是情感,寄宿学校必须重视寄宿生的情感教育。因此,学校将养成教育与情感教育作为创办寄宿制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的一切基础建设、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与评价都应体现“养成规范奠定人生,情趣发展成就幸福”。
2.创建工作的口号:亮出真诚心,为学生服务;牺牲家庭生活,给学生一个家。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的乐趣。
3.创建工作的目标:对寄宿学生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学校安排好每一天、教师指导好每一天、学生成长每一天、家长满意每一天、社会认可每一天。
4.创办的主要内容:创新办学模式,走内涵发展之路。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三三一体现”的办学模式。
第一个“三”指“三功能”,学校将寄宿生的习惯养成、素质发展、特长培养定位为学校寄宿生教育的三大功能。
第二个“三”指“三系统”,与“三功能”对应,建立“新课程系统”,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展课堂教学,探索开发“生活及课堂”的特色校本课程;建立“新活动系统”,精心开展快乐教育和国学教育活动,以艺术和国学经典滋养高雅情趣、激活幸福人生;建立“新生活系统”,悉心做好习惯养成、生存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寄宿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关注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
“一体现”,即体现人本化理念,尊重人权,重视情感体验,将成功体验教育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
二、创建农村寄宿制“三三一体现”特色模式的主要做法 具体而言,学校采取了“七抓”措施。
1.抓教科研,提升理念。学校教科研立足办学的核心价值“养成奠定人生,情趣成就幸福”,特色非常鲜明,作用明显。特别是近两年来,学校独立承担的省市课题有三个,每个课题都服务于寄宿制特色学校办学模式。如今年立项的省级课题“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就紧扣“情趣成就幸福”,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2.抓安全,落实责任。办寄宿制学校难度在安全,关键在管理,根本在质量,其中安全重于泰山。学校除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搞好制度建设,特别强调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人人负责、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机制。
对寄宿生重点落实“五个”管理:即寄宿生生活管理、学生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生活物资管理、作息时间管理;同时对寄宿生坚持“三个”评比,即文明宿舍评比、个人卫生评比、优秀住宿生评比。提出了“四自”管理目标,即自理,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要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律,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自信,要对美好理想充满信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先进、创一流”的氛围逐步形成。特别是针对寄宿生逐步增多的情况,学校严格实行“封闭式全程跟踪管理”,从每周日到校至周五下午回家,不允许学生外出,所需办理事务由生活老师代办或通过电话解决。与此同时,离、返校实行严格请假制度,始终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掌握学生行踪,同时,学校对寄宿生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各方面均作出相应规定,从而使学生在制度下形成习惯,在规范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抓管理,注重优质。除召开家长、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等常规管理工作外,学校特别注重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少年儿童生活管理基本技能,让生活教师不仅从身体上、生活上,更从心理上关爱学生,增强“服务育人”意识。不少家长感慨地说:“学校的老师比我们这些娃娃的亲爹娘还亲,还细致,还耐烦。”
4.抓艺术,发展特长。学校坚持“用艺术点燃人的生命、塑造
人的形象和心灵”,始终追求“生有特长,师有特点,校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依据多元智能和成功教育理论,用艺术点燃师生生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艺术教育为桥梁,激励留守儿童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享受美。学校将学生组织起来,创设书法美术、体育健身等10多个活动小组供学生自主选择,每周三用二节课时间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渲染艺术氛围。着力构建四种文化,即“围墙文化”、“楼道文化”、“黑板文化”、“寝室文化”广场文化;重视住校生“寝室文化”建设,变寝室为“艺术家园”,让艺术之花开放在学校的每寸土地。
5.抓养成,培养能力。养成教育,贵在早。寄宿生一进学校,就尽快地强化培训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迅速教会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贵在恒。学校注重日常的渗透教育,采用同伴引领、榜样垂范、教师引导等方式,继续培养、锻炼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养成教育,贵在规范。
6.抓情感,以情动人。离开父母来到学校,没有熟悉环境,大多心里是比较孤单的,这种情感上的空白,要及时地填补进去,让留守儿童尽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情感的“贫困”发展到情感的“富有”。
学校加强硬件建设,为丰富寄宿生业余生活打下基础。近三年来,学校购置了电视,学生可以看新闻,看动画片,看优秀影片;添置体育器材,学生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下五子棋、军棋、象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寄宿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有益地生活,充实学生 的心灵,驱走学生心中的孤单与寂寞。
学校建立“心灵家园”,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解除学生心理障碍,真正实现“沟通从这里开始”;高年级开展“关怀女孩成长”,重点对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
7.抓质量,促进发展。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冲着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来的。要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提高寄宿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成绩上升了,生活能力提高了,有一两项特长了,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做家长的,心里自然会认同寄宿制,自然会主动宣传寄宿制的优越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就获得自身的发展。
三、创建工作创出三个特色
第一特色:寄宿制生活,学生学会基本生活自理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小社会。学生通过学校这个生活体验、自理能力培养的第一课堂,了解了日常的生活礼仪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掌握了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的动作要领,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在自理中碰到困难能自觉寻找帮助,小痛小病懂得主动求医,天气冷暖能自觉添减衣服,能熟悉整理自己的随身物品,能独立过寄宿生活等。许多学生从以前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成长为今天的自理能手,明确了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对习惯培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刚住校的那段时间,我什么都不会,晚上睡觉不洗脚,有时连衣服也不脱。早上起来系鞋带也要花上好几分钟。现在,在班主任和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很多。我能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洗碗、洗袜子。在家里也变得勤劳了,爸爸妈妈都夸我长大了爱劳动!我真高兴啊!„„”
第二特色:寄宿制管理模式,锻造了全体教师的奉献敬业精神。我校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781人,寄宿生724人;正式在编教师48人,班师比1:2.8,师生比1:16.3。没有专职的后勤辅助人员,只能从科任教师中安排兼职的宿舍管理员。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一天24小时在学校,衣食住行均由学校和老师全权负责,工作量往往比走读制学校多出几倍,教师24小时吃住在校,白天上课,晚上还要负责寄宿生管理、夜间巡查等工作,正如有的教师说的“8小时工作,24小时在岗,全天候育人”。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确保了我们的学生在校如家,安心学习。正是这样,也锻造出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师教师队伍。
全体教师的与学生建立同心、同行、同乐的师生关系,以情感接近、心灵共鸣、知识启迪、能力建树实施对学生的人格熏陶,从而达到: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理、享受关爱、感受幸福;让每个学生都有远大抱负,勤奋好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发展,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让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地学习成长,都拥有成功的未来。
第三特色:寄宿制学校的创建,创出了良好的校风。
学校管理工作从严、从细措施得当,教师责任心强,在工作中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近年来,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一直控制为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
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09年被评估为市级德育先进学校,2010年被评为高台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虽然我校在创建寄宿制特色学校工作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也还存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理想目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等问题。今后,相信在上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二中学全体师生会更加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五篇: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互助县林川乡保家中学寄宿制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早上好!
保家中学位于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保家村,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现将近年来我们在寄宿制办学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这里地处脑山山区,海拔高(平均海拔3400米),气候凉,无霜期短,且多雨雪。学校始建于1964年,至今已有46年发展历程。学校占地总面积约为1506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为2394平方米。学校招生辖区为7个行政村,共有学生383名。其中住宿生有261名,所住学生都是离学校5公里以外的学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寄宿学生生活补助优惠政策的实施,我校抓住机遇,加大相关工作的力度,住宿生的住宿条件和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完善住宿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在原有的9间宿舍的基础上,挪出2间贮藏间,增加床铺12付,以满足需住宿学生及家长的要求。这样,住宿生的宿舍由原来的9间增至11间(221平方米),床铺增至70付(高低床),基本满足需住宿学生的需求。
针对当地海拔高,气候凉的特点,学校积极争取资金20600元,为每一个学生床铺购置海绵床垫,有效缓解了学生冬季睡觉取暖的问
题。同时,学校为80余名学生无偿提供热水袋,防止冬季冻伤学生手足。
2、不断强化管理,增加学校凝聚力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惠民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子女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随之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高涨,本来有流失动向的学生又返回到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学校及时制定《林川乡中心学校关于寄宿制初中学生管理办法》,学校采取相应措施,制定《住校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从宏观上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了保障住宿生的生命安全和学习生活安全,学校实行“三班负责”制度,即:值班领导带班制、值周组成员巡逻制、值班班主任巡查制,从学生起床、上操、上课、课余活动、就餐到晚上就寝都有人监督和巡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3、认真落实贫困生生活补助,积极改善饮食管理水平
在教育教学人员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学校抽调一名教师专职管理学生食堂,对原料的采购、贮存、加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采取分发现金,集中购买饭票(一周一次)的办法,足额落实贫困生生活补助。同时积极争取学生意见(调查问卷),及时更新食堂食谱项目,让炊事员制作适合本地学生口味的饭食(面条、熬饭、粉汤、鸡蛋汤、牛奶稀饭等),保证让每一位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为了方便学生打饭,学校购买了46个不锈钢饭盆,每6人一组,解决了学生打饭难、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4、积极改善加工设备,保证饭菜卫生安全
学校原有的2间学生食堂,面积小,做饭困难。在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项目,2010年新修建100平方米的5间学生食堂(合计金额10万元),安排了贮藏室、加工间、操作间等相关设施,使食品存放方便、整洁。学校在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购置了洋芋洗净机、切菜机、和面机、绞肉机、压面机等(合计金额1.3万余元),改善了食堂食品加工条件,食品加工过程干净卫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学生宿舍严重不足,住宿拥挤,就餐无餐厅。
我校学生宿舍只有11间平房,面积为221平方米,仅占学校校舍总面积的1.4%,平均每间宿舍住宿24人,生均住宿面积0.84平方米,只达到规定面积(生均3平方米)的28%。学生在宿舍中走动时比较拥挤,晚上睡觉两个或三个人挤一张床,这样的住宿环境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新建的学生食堂宽敞明亮,有冷藏室、储备室,做饭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缺少蒸饭机、馒头机等较现代的厨具,学生的饮食项目相对单一。另外,学校无专用餐厅,食堂门前的空地就成了学生吃饭的“临时餐厅”,冬季或刮风下雨天,学生就拥挤到宿舍或教室吃饭。
2、学生住宿生活、冬季取暖条件差。
我校宿舍由于条件有限,每间20平方米的单间宿舍,基本上没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由于无法设置专门的洗手间,住宿生只能在宿舍门前的空地上洗脸漱口。夜间上厕所,由于厕所距离较远,路灯无法设置,很不方便。洗澡、洗衣服只能星期天回家去洗,换洗衣服非常不便。由于本地海拔高、气温低、风力强,一到冬天,生炉火取暖难。为了防止宿舍夜间发生煤气中毒和火灾,只能采取“白天生火、夜晚灭火”的办法来处理取暖和安全问题。
学校无卫生室,无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无专职医务人员。只有几支体温计和一个医疗器械保健箱。这样的条件与 “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和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中小学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规定)的要求相差很远。如果学生患病,只能到乡卫生院去救治,学校无力就地及时诊治。
3、住宿生管理难度逐步加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社会和家长对学生受教育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希望住校学习的愿望也越来越急切。学校无专职后勤管理和保障人员,食堂和学生管理都是一些兼职的教师,对住校生的管理做不到全面管理和细节管理。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和劳务工工资的增加,学校炊事员的工资相对较低(每月每人440元),学校很难找到愿意造饭的炊事员,几乎每学期都要到村社寻找炊事员。另外,学校没有专职的门卫,只能由食堂炊事员做兼职门卫,做饭期间门卫管理就成了问题,校园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
四、意见和建议
1、请求上级主管部门积极立项,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堂加工设备,使得食品加工更趋卫生和安全。修建学生就餐餐厅。
2、学校原有宿舍被鉴定为C级危房,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改建宿舍11间(221平方米),新建宿舍35间(700平方米)。
3、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希望上级主管部门为食堂炊事员适当增加工资,以保证炊事员队伍的稳定。
4、在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下,学校将成为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在学校管理和食堂管理上缺少管理人员,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在核定编制时,适当增加住宿学生管理人员编制。
5、随着社会物价的不断上涨,希望贫困生的生活补助标准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