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作为一个教师,有谁会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不会教的教师?大部不少老师认为自己做这么多年的教师了,知识点很熟了,不但会教,而且教得很好,课上的很漂亮,在课上很潇洒,尤其是公开课上的漂亮。如果,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错还好,一切皆大欢喜。但如果学生不给面子,结果不好,那就领导不满意,家长不信任,同事不佩服,自己很委屈了。还有一种教师,非常敬业,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强调了又强调,学生就是不领情,记不住!这种教师的敬业还表现在晚上给学生批改作业很晚,因为他给学生布置了很多训练性的作业,他不会舍得也不放心学生之间互相批改,偶尔让学生体验一下批改作业的难处和了解错误是怎么发生的,也不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可他自己必须事事亲历而为,弄得学生每天听讲,每天做作业,每天还是重复性的犯错误。原因何在呢?
教师的上课是怎么样的呢?大多数老师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该会。但这种假设没有一点科学依据,若果真如此,全世界的人就没有差别了。比如说,“神九”飞上天了,于是大家想普及航天知识,于是叫几个宇航员来讲讲,大家就明白了?你到医院去看病,医生给你讲讲医学知识,你就懂了?甚至你看着他给你的亲属做了一个手术,下一次你也就会了?刘翔的教练孙海平给你讲讲如何跑得快,你就可以代替他参加奥运会了?这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你怎么可以要求班里那么多不同能力的孩子在听了你的讲解后,就马上接受了?再说,你一直不停地讲,学生连回味的余地也没有,你什么都代替了他,他也懒得思考,也不用专心听讲,反正偶尔走神你也不知道,因为你才不关注他的心情呢!你的大包大揽让他失去兴趣,失去激情,失去思考的能力。除非自控能力和意志力特强的同学可以一直耐心的听讲,那些多动症的、本来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早就“灵魂出窍”了。一个会上课的教师,就是一个能随时抓住孩子的心的人,那怎么才能抓住孩子的心呢?
一、制造课堂教学的神秘感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当我们什么都替学生想好了,都做了,他就没有了动力。我们都知道小孩都觉得别人家的东西好吃,自己家的东西都吃腻了。但并非是自己的东西不好呀,也许是别人家的东西味道不同,也许是当时的环境不同,反正是改变了,所以吃起来就特别香。我的儿子从小就偏食,虽每天给他变着花样给他做饭,他也不领情。更可气的是,他总是回家说他不想吃的原因,是因为我不会做。我说,你来做做试试。他果真做了,非常难吃,可他自己吃的津津有味。上课也是一样,我们要不时的改变形式,我们要把学生当成是你课堂的主人,他们爱吃什么,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知识,我们得搞明白。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不是以我们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去讲课,而是以他们所喜欢、接受的方式去组织课堂。有时,遇到比较简单的单元知识,我会让学生竞标,先制作课件,备课,然后我从中选优,让准备的最好的学生去讲;有时,我会说,这节课,只要找到一种模式,就很容易学会,看看谁,最早找到;有时,我会让学生通过给录像配音练习对话和句型;有时,在习题课上,我让有问题的学生点名自己最信赖的同学给她讲解,因为学生的思维也许是一样的,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因为参与了,所以,很少有机会走神,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制造课堂教学的趣味感
只要是个教师,课堂会伴随我们职业生涯。如果,在这个场所我们不快乐,那真是太失败了,受连累的还有那些可怜的学生。同样是报告,周彬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快乐,而有些报告,我们也感觉到很重要,可讲解人的平铺直叙让人昏昏欲睡。有个很有名气的英语培训
机构在招聘教师时,有个很奇怪的方法,那就是不要讲英语,不要讲什么观点,只要你
可以一直不停的讲笑话半个小时,你就被录取了,不行的话就走人。因为他们认为一个能善于讲
笑话的人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人,一定能给课堂带来生命力,带来激情,带来快乐!学生就会很愿意学习。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先是态度的影响,再是知识的影响。英语学习本来是枯燥乏味的,英语老师必须是积极幽默有趣的,我们就用英语教师的幽默风趣去改变英语学习的枯燥乏味的。让孩子体会学英语的乐趣。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的。
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单位要招聘一个人,来了两个人应聘,一个是阿Q,一个是祥林嫂。你会聘用谁呢?肯定是阿Q,因为他乐观,自嘲,不嫌钱少,永远可以为自己开脱,刻意营造良好的气氛。而祥林嫂呢?完全不同的生态。她每天会愁眉苦脸对你说:“我们家的阿毛不见了。”可祥林嫂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呀!她自己命不好,还到处说,弄的一家人心情不好。就像一个老师,每天在抱怨,学生不好,基础差,不听话,他自己的职称没评上,这个世道不公平,你会开心吗?一个积极和一个消极的人,对工作环境影响是不同的。一个乐观和悲观的老师对课堂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三、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面对不好的教学效果时,大多数教师还是想做出一些改变的。可是,该改变什么呢?改变学生人数吗?让那些学困生离开班级吗?改变学生的智商吗?改变学生的家庭背景吗?好像不能,我们在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怎么改变?对于不能改变的东西,只能接受。人最大的不快就是来自不能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做教师一定要接受有的学生的智商是不能改变的。
改变先从自我做起,改变自己的教法,自己的学生观,自己的笑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找到成功感。仔细想想,每天我们是在给学生讲解题的方法还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告诉了学生解题的方法,那么,学生可能会一对一地套上解题方法,做出相似的题目。但是如果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他就可以举一反三,遇到相似或不同的题目,都能让迎刃而解,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会让他走得很远,解决很多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方法,否则就别做。教会学生,如果你找得到方法,你就找方法,如果找不到,你就去模仿别的有经验的老师是怎么做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必须让他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他有,很好,如果没有,刻意去模仿那些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否则你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一定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大多数的孩子上学的规律就是:上课听讲,放学做作业。做作业时,翻开书就找答案,找到就抄。从不复习,更不会翻开书预习。他所做的,就是在课上听课,回家就训练,根本没有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告诉学生该如何学习才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何复习,如何预习,如何听讲,如何归类,如何记笔记,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常很多老师会布置背诵的作业,那么长的课文或古文,学生闭上眼一句一句地背诵,不去找其中的规律,不去想记忆的方法,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会很快忘记,如果我们帮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顺序、关键词,那么我们就会大大降低学生记忆的时间和提高记忆的效果,而且他在以后的记忆东西时,运用到这种方法,更能品尝到学了的成功感。
最好的老师,就是心中有学生为学生服务的老师,他不会以我为中心之陶醉于自己的教的精彩,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快乐和成功。所以,教学要转变,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育的本源---生本教育。
第二篇: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心得(定稿)
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心得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就有点难度了。老师以自己讲课的丰富经验为依托,并引用大量名师如王荣生、张文质等的经典讲课例子,给与会的老师现身说法,形象地展现了名师是怎样给学生上课,他们的创意和点子从哪里来的,实用的方法、精彩的演讲,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上课的教师首先是有思想的教师”,老师在这个观点中指出:思想来自读书、来自思考。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老师的话正是这句话的延伸,会读书的教师才会给学生带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泛泛而谈,枯燥传授。会思考的教师是会读人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听到学生心底的声音:“在课堂上,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在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会上课的老师是智慧的教师”,这里的“智慧”一是具有文本解读的智慧,二是具有掌控课堂的智慧。文本解读——老师又一次提到读书,在上课之前的读书,在讲解中间的读书,不同的时间要求我们读出书中不同的东西,这也是要求我们多多进行尝试才可以做到的。课堂掌控——这是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在寻求的境界,做一个教师很容易,做一个好教师却不是简单的事情,如何掌控好课堂中的每一个过程,老师给出几点建议:学习名师的课堂实例、确定课堂主题之后大胆取舍材料而不要一味地模式化教学等等,这也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会上课的老师是爱读书的老师”,老师详细讲解了我们应该怎么读书:“精细地读、做笔记、在实践中思考”,我们读书的目的是用于实践,不光要会读,最后还要落脚到实践,结合实践进行思考,这是最基本的读书之道。
第三篇:做一个会反思的信息技术教师
做一个会反思的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可;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整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
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优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另外,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篇:做一个会追求幸福过程的教师
做一个会追求真正幸福的教师
莘县一中王无限
2010年7月25日至8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聊城市莘县高中骨干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研修活动。听了每位专家精彩的报告,我深深地觉得自己需要学的知识还很多!回想这十多天时间所参加过的一次次培训活动——聆听专家的讲座,与专家交流,参与伙伴们的探究,感觉所获颇丰!每一次活动带给我的都是一次次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应该做一个会追求真正幸福的教师。
一、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就让我们有一个深深的思考:在课堂中怎样才能与学生真正达到心灵的碰撞?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每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每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深受教育。用心做教育,只有用心,才会为了教育事业而去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用心,才会用心去发现、去挖掘、去积累生活中的教育素材,使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鲜活起来;只有用心,才会有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的创新,才能够造就学生和自己,师生才会共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发展。
1.教师应多读书
王建军博士在《研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讲座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流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这就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能走出课本,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多学习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而老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的一种催化剂。如果你是一个知识丰富,既幽默又风趣的老师,学生肯定会喜欢你的课——这就是专家讲的首因效应。我们常常感叹工作,备课、上课还有批不完的作业,哪有时间看书学习?听了李政涛博士《在生命自觉与教师实践智慧》的讲座,现在我深刻的明白:不管我们有多忙,时间有多紧,但我们还是应该挤出时间来读书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地充电、提高,才能用我们的学识去教育和吸引学生。不学则退,不思则罔,时间一长,我们的自身资源教学资源枯竭,教学就会失去它本该具有的影响力。只有坚持读书,才能从前人智慧的结晶、研究的成果、经验的体现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促进自己的成长。
2.教师应搞好教研
教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教学就没有教研,没有教研就没有提升。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题:我要搞教学,哪有时间搞教研?听了胡东芳博士的讲座我深深明白了,我们备课就是在研究。我们备课先与文本对话,这就是与作者进行探讨;解读教材就是在与专家进行探讨;写教案就是把专家的话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课堂中把它呈现出来,让你的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教师把课堂还定位在传播知识,那么电脑就可以取代你。因此,我们应让自己的课堂首先打动自己,就要认真的备课。备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
胡东芳博士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实用策略》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关于这个知识,我一模一样已经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懂,真是气死人了。我们的教师把失败的原因轻而易举地推卸到了学生的身上。新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要改变课堂,首先要改变教师自己。徐阿根校长在《关于教师教学特色的思考》中讲到:“教学研究是磨刀石,教师如能把教学研究视作握进教学技能提升的动力,则一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教学成果。”诚如斯言!
二、做反思型的教师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才能完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这样说过:“教师应当对实践进行反思,将教学看作是一种反思性的学术实践,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做‘反思型实践者’”。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教师,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有学者指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确定了反思的对象,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具体怎样落实教学反思?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第一,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参照标准。具体说,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用其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今后还要做些什么,这样的反思就能使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
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
第四,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听别人(包括老师、学生)的评价。教学反思,需要“镜子”,别人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及自己的潜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第五,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最后,对于反思后得到的经验或方法要用于实践。因为反思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变革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运用于实践也是为了检验反思后的方法经验是否正确,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循环往复,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在实践中掌握了它,无疑为我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增添了一件重要的工具。
三、积极撰写论文
这次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在讲座中,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明白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工作之余,积极撰写论文,投身教科研,这样才能更快提升教师的素质。
胡东芳博士讲了一个“横切苹果”故事:两个小朋友吃苹果,一个人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惊喜地发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而另一个人则循规蹈矩地一直从蒂部切到顶窝,却怎么也见不到这颗“星”。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在问题面前并没有积极地尝试,而是选择了逃避、放弃,似乎生活特别平淡无味。实践TRY哲学并不是很难,你连TRY都不敢怎能知道是否成功呢?有尝试必然有失败的可能,但没有尝试就永远没有成功。这是胡东芳博士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中讲到TRY哲学。TRY翻译成中文是尝试、努力的意思。教师工作平凡,但更具创新。如果善于在平凡枯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和思考,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充满自信地试
图让她出现在书报刊上,就会在不断创新中受到鼓舞和鞭策,从平凡、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四、学会享受职业幸福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一乐。
我们的教师,由于工作太辛苦,精神很疲惫,报酬有点低,缺少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下降。老师怎样找到幸福感呢?
1.找回自信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里与认知科学院席居哲教授在讲座《师生的沟通艺术》中讲了一个故事:在台湾有一个女孩上大学因自己长的丑而自卑,整天不和任何人说话,性格变得孤僻。她的父亲想办法让女儿找回自信,就在花店订了一年的玫瑰花,让花店的店员每天送给女儿一支,但不能告诉她是谁送的。店老板照样去做,收到花的姑娘很高兴,也赢来了漂亮女孩的嫉妒,就这样她开始变得活泼开朗。在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中,班里有八名同学报名参选班花,她也报名参加了,班里的同学都讥笑她,你也敢选美?她对女同学说:如果你们把我选成班花,你们以后给你的男朋友说:“我都比我们班的班花还要漂亮。”她对男同学说:你找了女朋友就对她说:“你比我们班的班花还要漂亮”。结果她全票通过当选为班花,这就是自信。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找回自信,心态坦然,遇变不惊,心里始终想到自己用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这样生活就会愉快,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2.不断积累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给我的印象很特别,他不是用现成的文稿或PPT讲课,而是边讲边将关键词语打在WORD上。李政涛博士《在生命自觉与教师实践智慧》中也讲到:学会享受教学。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累,你想没有想到你累出价值来了吗?累出效率来了吗?累出成长和发展来了吗?累出尊重和幸福来了吗?累出智慧和创造来了吗?所以我们应以享受的心态从事艰难、繁重和劳累的教学工作!看到自己的学生像花儿一样绽放,就由一种幸福涌上心头!我们要不断学习积累,才会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丰盈、丰厚、丰实!
总之,这次培训是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和报告,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专家们的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幽默,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原来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我要把所学到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生活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形成具有特色的教书育人的手段和方法,为我县乃至我市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做一个追求真正幸福的教师吧!
第五篇:做一个会研究的教师
做一个会研究的教师
景宁县中心幼儿园卢金燕
从前,幼儿园老师在别人的眼里,总是没有什么作为,就是很简单的带带孩子,唱唱歌,做做游戏,骗骗小孩,好像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信手拈来。时至今日,仍然有些思想不够开放的人甚至是家长,还是会这么想。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现在的幼儿园老师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经过这几个月对《幼儿园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案例研究》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对教学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课前的时候,想要和孩子们融入在一起,就可以运用到一些“蒙氏教育”里的手指游戏,让你和幼儿在游戏中打成一片;在备课时可以有更多一点的选择,可以尝试着在原有习惯的模式上创新,加入一些别的模式,尝试是否可以融会贯通;上课时,也可以注意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会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找出最好的;课后,可以多多反思,这堂课运用的是否到位,哪里需要再琢磨琢磨的等等。
其实,在学校的时候就有听老师说现在要多多做研究,多动脑才能更好的发展。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做老师,做一名幼儿园老师,不止要“十项全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上进求知的心和对孩子的爱心。只有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算的上是合格的教师,只有会研究和探索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会研究的教师,更好的发挥老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