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关于陈爱苾职业道德有感
评关于陈爱苾职业道德有感
学习了陈爱苾教授关于职业道德的认识之后,本人感悟如下: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不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为师之道首推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有感
为师之道首推爱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有感
XXX
2008年12月28日
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和青年学生谈报考师范问题的一段话。这段话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教师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因为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并不限于生产经验和科学经验,同时还包括道德经验、审美观念、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对年轻一代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在这方面,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又是多渠道的。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并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尤其是小学生对教书的崇拜,最尊敬。教师的世界观、思想意识,对社会生活的态度,自己的理想信仰和追求都无时不刻不在影响学生,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必须先学会做人。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的确不要错,学生从童年时代开始,他的知识的获得、文明习惯的养成、个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等,教师都起到主要的甚至是决定的作用,是塑造人的灵魂。教师不仅是在塑造人,同时也在改造人。特的劳动的特点是塑造与改造的统一。
教师既然是塑造人与改造人的劳动者,那么,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我认为,博爱是为师的首要条件,是为师的根本。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人师,就必须具有博大的爱心,用爱爱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和尊重。使学生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总是严爱学生,厚爱学生,就像雕琢宝玉一样,精心细致地雕琢,剔除碍眼的瑕疵,保留耀眼的精华。为了使学生成为一块无暇的宝玉,我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他们搭起沟通的桥梁。我充分地认识到,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自动地沿着老师的指引的方向迈进。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时,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恋仰慕之情,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因此,作为人师,就应该用博大的爱心去呵护他们,感化他们。那么如何去施行自己的爱心呢?
一、以美好的人格感染学生
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教师在良好形象,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在现实中,学生可以谅解教师的严厉甚至苛刻的举动,但往往不能原谅教师的才疏学浅或不学无术。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终身的学习者、与时俱进者。因为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讲解、严谨的态度、清晰的语言和洪亮的声音加上丰富的表情和姿态,灵活多变的教法等等,都是吸引学生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决定因素。而一手漂亮的书法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良好的人格魅力都表现在良好的性格和风度上。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良好的性格体现在诚实守信、友善谦和、正直不阿等方面,这些构成人格形象的个性美,最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仿的楷模。另外,良好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老师的穿着举止上。一位穿着得体、举止文雅的老师,往往能吸引学生眼光,令学生产生好感,继而产生求知欲望,甚至会仿效老师的穿着、举止。相反,穿着时髦、娇野粗俗的举止就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总之,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文雅的穿着和态势等等,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都会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学生。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没有自信,哪里有做人的底气?然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们,处处拿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衡量他们,就因为这样,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到失败的痛苦,以至放弃学习。这与我们传统的文化有关,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而不去表扬闪光的一面。虽然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是人落后。”但如果仅仅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他们的优点,那又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呢?所以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这些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毫不吝啬地表扬和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他们对美好的追求,激发他们朝着美好的目标奋进。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
要转变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和学生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是及其重要的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在倾听时,要放下架子,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样才能增加亲和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了倾听就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做细致的工作。只有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和困惑告诉老师,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与灵魂的激荡。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四、爱与严要相辅相成关心和爱护学生,不是说对学生百般忍让。如果说为了讨好学生而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就会放任自由,就会形成一盆散沙。到头来后果则不可收拾。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而且要严得有理,严得有方。俗话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自尊心强的要进行个别谈心,属于隐私型的还要秘密地进行教育。总之,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要千篇一律,乱严一通。如果乱指责,乱批评,势必造成不良后果。此外,严格要求,要严得适度。老师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老师就会像老鼠见猫一样,害怕至极。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戒备状态和被动的压抑中,将使学生身心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逃学、退学、辍学。作为优秀的老师,应该要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既要关心爱护、帮助、鞭策、指点、引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互睦、融合、自由、轻松和快乐,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爱护学生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以博大的爱去关心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有高尚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为
第三篇:爱-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爱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小时候,每逢新年,父母都能收到许多学生从四面八方寄来的明信片。那时,我就在想,将来,我也要成为一民人民教师。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人们有着数不清的赞誉:“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溢美之辞,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无穷的向往,并且赋予了它很多美好的幻想。但是,在光环背后,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
十年前,初为人师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我的第一堂课是“汉字录入”,即便是这样一门大家普遍认为很容易上的课程,我也在备课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各方面收集了许多汉字录入的技巧,信心满怀地准备上好这门课。踏进课堂,我的心立刻就凉了半截。无论我怎么强调:“请大家安静下来!”“不要讲话!”学生们就是不听我的。一次课下来,我不知道有几个学生真正听了我的课。这让我有些灰心。
课后,与其他同事交流时,他们告诉我,高职学生入学的时候成绩不理想,纪律观念淡薄,也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我的心中难免悲观。但是,我想,我不能冷落学生,也不能放任学生,而是要思考,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第二次课,我换了一种教学方式。不讲课,而是让学生和我比赛,看谁打字的速度快。知道学生喜欢玩游戏,我就制定了一条规则,谁打得快谁就可以玩一 1
次游戏。这一下,学生不讲话了,他们要挑战我,来赢得玩游戏的机会。后来,他们的乐趣不再是挑战我,而是要挑战自己了。
学期结束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惊讶,这个班的学生不但打字的速度提高了很多,纪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有一次,一个同事开玩笑地告诉我,在我们学校的贴吧上,学生这样描述我:上x老师的课,我们觉得她像母亲一样,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
这句话,让我略略有些羞涩,却也鼓励了我。我想,只有我真正地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才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逐渐走向成熟。
05高职会电3班有个女生名叫xx,是我上“VFP”课时的课代表。她学习非常认真,成绩很好。但是我总感觉到她的性格有些缺陷,不太合群。于是,每次她送作业本给我时,我就随便和她聊几句,原来,她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的妈妈从来不对她笑,这让她感到特别孤单,也非常喜欢到办公室找我,和我谈心。毕业前的一天,她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问:“x老师,我可以拥抱一下你吗?”我很感动,轻轻地和她拥抱了一下,我让她在不几天过后的母亲节给自己的妈妈也送上一个拥抱。
温家宝总理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的岗位。但是,我要用我满腔的热爱写下我一生的承诺:做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风雨飘摇,岁月如梭。十年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
中细细地品味成功的喜悦;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
尽管我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的身边就是喧嚣,但我还是会固守一方的宁静与安详,在琐碎和平凡中慢慢变老。这是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望着教育的明天,守望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辉煌,守望着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用爱去奉献教育事业!
谢谢大家!
xx
2010年11月16日
第四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我们最近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针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自身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为首,教育为本。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学生面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你没有理由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因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时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如教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
1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经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听你的话吗?如果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相信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不从心的。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正应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老话。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也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教师有这么一句行话: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态度。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具备良好的师德,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周志娟
2014年5月27日
第五篇:职业道德有感
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理论水准,于是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一书,从中知晓了许多新知识,懂得了许多新道理。无疑,这将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莫大的帮助。此间,对该书的“师爱篇”更是做了细心品味,实在感受颇深。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我们知道: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那么,“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也就是说师爱是教师的魂中之魂。教师的爱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过程。教师的爱是人类心灵的一种 完美与理想的象征。
书中介绍:情感是师爱的前提,理性是师爱的方向,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保证。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这种天然的、纯真的情感,与任何利益无关,与任何所得、所失无关,与权利、责任、义务、价格也无关。这是教师天性的一部分,有了这份情感,教师的爱就有了基础,师生心理就有了共鸣,教师的奉献就有了可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要“爱的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有理解才可能尊重,也就是说理解是为了更好的爱。
在爱的心理中,理性和情感的极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都会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和困扰。因此,多情须讲理,是非要温柔,爱生须理性,管教须多情。当理性极端时,需要用情感来配合;情感过度时,又需要用理性加以疏导。既温馨又严肃,这才是教师的爱。对于教师来说,爱生要懂得如何调和理性和情感,要学会自如地运用理性和情感。只有将情感与理智融合在一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有了这种爱,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1、师爱的特点不同于母爱,具有科学性、理智性;不同于友爱,具有主动性、原则性;不为基础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超出了血缘和家庭关系,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爱首先源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其次才表现为教师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从教育的高度、社会的高度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教师给学生的爱是宽容而不失原则、积极主动而不求回报的。它以教育责任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归宿。这是一种积极主动而执著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毫无选择的、冷静的、无私的、广博的高尚的。所以说,教师的爱不同于母爱、不同与友爱,更不同与情爱。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心的无私奉献。师爱,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催化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起润滑作用,对教师的失误有弥补作用,对确立人际关系有亲和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教师满怀激情地组织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都能宽容和理解,并给以真诚的激励,营造出民主、温暖、健康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想象丰富而开阔,思维活跃而流畅,记忆快捷而有效。这显然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挖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信任,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并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更加主动地认识自己、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的发挥学习自觉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师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学生耳闻目染教师的风范,同时感觉到被关注、被理解、被信任,自然就减少猜疑、狭隘、自私、自卑或狂妄,更多表现出坦荡、宽容、友好善良、乐观自信、通达、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在为人处世中,就会常获得积极而肯定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显然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促进心理的健康。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师的失误有弥补作用,对教师的自我完善有激励作用。教师也是人,谁能无过。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学生经常领受老师的无私关爱,他们就会用情感去过滤老师的失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我,才能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爱心会激励教师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价值。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信任的桥梁。教师爱学生,自然会赢得学生家长的好感,教师与家长便有了共同探讨学生教育方案的心理基础,教师就不在是孤军奋战。
总之,通过读《教师职业懂得修养》一书,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继续慢慢品味。同时,自己更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倍地向学生播撒和奉献师爱,用一片爱心去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