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

时间:2019-05-15 14:1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

第一篇: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

《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

毗邻,共1.5万余人,那里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当地农民主要靠外出打工、扛树,或者在家打猎来维持生计,很多农民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该学区一共有8所小学,每所小学管辖3~7个行政村,在校小学生共900余人。学生在思想、生活、路途及学习上都与城里的学生存在天壤之别。根据笔者近一年来的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留守学生数量多、情感孤寂、性格怪僻。

在鹅溪学区近900多名学生中,我们共走访调查了200多名小学生,其中53%学生的父母全部在外打工,被寄托给祖父母或者远亲近邻;40%学生的父母虽然有一方在家,但是家中不是有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老人需要照顾,就是有呱呱坠地的婴儿需要呵护;4%学生的父母在家务农或者经商;3%学生的父母离异或者全无。

虽说学生的怪僻性格有遗传的因素,但大部分是与周围环境和父母教导有关:有些留守

学生的家长迫于生计,每年春节一过就背井离乡,一年回家一次,有的甚至两三年才回家一次,他们认为只要有钱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因而与孩子缺少交流,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沟通。而留守在家中的父母不但要照顾老人小孩,还要承担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田间农活,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那些隔代教养的学生,由于代沟的存在,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老年人不易觉察孩子的内心思想,很难接受新事物,因此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内向、悲观、孤僻。

据调查,在被访的学生中,53%学生表示遇到烦心的事情或者困难会闷在心里,27.5%

会和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同学交谈,10%的会和自己住在一起的亲戚或者邻居交谈,9.5%表示会和父母诉说。在这些留守学生中86%的学生都希望父母留在自己的身旁,其中六年级的陈晓慧同学在她的作文《我的苦恼》中写道:“当我看到别的小孩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欢快地走着的时候,我就感到苦恼,我很想哭,我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那样就好了……

有些父母则因为长期在外打工,无法天天照顾孩子,产生内疚,于是采取“金钱+物质+

放任”的方式来弥补,提高孩子零花钱的数量和自由放任程度。学生小胡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将他寄养在外婆家,由于平时一贯用钱大方,没有节制,于是他在手头紧的时候将舅舅藏在床上枕头下的1000多元钱偷偷拿走,占为己有,3天用了近200元。洪竹村一个家长则为了扫除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的寂寞心理,特意给他买了部学习机,没想到他整天沉湎于游戏,星期六星期天也足不出户,性格更加封闭、叛逆。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常年在外,生怕孩子遭到别人的欺负,就给他们灌输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好汉不吃眼前亏”等思想。他们的暴力倾向由此产生,打架斗殴、结伙滋事的事情也就频频发生了。

二、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偏差。

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及学生自身性格、意志品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厌学情绪。据调查,这里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受周围环境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年代,当他们看到同村的大学生们辛辛苦苦读了十多二十年书也就1000多块一个月,而有些青壮年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的挣钱,并且活得风光自在,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因此在学习中往往缺乏积极进取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得过且过,学习成绩差。

2、受家庭影响:①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他们对于女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将女孩的学业定位在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她们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找个好婆家。因此在成绩差的学生中,90%是女生。②有些家长迷信思想严重,他们认为一个人的造化都是由上天决定的,“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严格,能学多少是多少,听之任之,放任自流。③部分学生的家长要求过严,期期对自己的孩子规定硬性目标。若未完成则大声斥责或者拳脚相加,从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和压抑感,结果适得其反,成绩滑

坡较快。张雪娇同学给爸爸的一封信中写到:“爸爸,这学期我虽然考到了班上的前三名,达到了你的要求,我也得到了你给我的奖励——好记星学习机。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对我施加压力,让我自由一点吧!” 多么让人心酸的话语!④隔代抚养、疏于管教。农村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教低,以文盲为主,他们通常不能辅导学生功课,同时由于他们管教不严,过分纵容、溺爱孩子,致使出现作业完不成或者无故旷课逃学,爷爷奶奶不但不追问,反而还到学校替孩子撒谎,编理由来应付老师的现象。一位姓汪的五年级学生无缘无故两天没有来上课,老师要求家长前来说明原因,没想到他奶奶回答老师说他患了重感冒,这两天在医院打吊针,由于没有电话没来得及请假。而结果班上几个同学都证实该同学这两天在网吧上网,邻居也说他这两天身体很好,活蹦乱跳。⑥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由于生长在一个充满“硝烟战争”的家庭里,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在她的日记里这么写到:“我最怕我父母吵架了,我看到他们吵架我就只能蒙在被子里哭,我真希望快点长大,早点毕业,远远地离开他们,多挣点钱,别让他们再为钱而争吵了。”

3、主观原因:①学生性格孤僻、古怪,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②成绩差、自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定、缺乏学习动机。

三、路途遥远、生活艰苦

虽然他们的文化成绩相对比较差,但是体育成绩却很好,很少有不达标的情况,我想这与他们经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上学是分不开的。就拿鹅溪学区的烟山完小来说,这个学校管辖7个村,其中九龙工区、洪竹两个村的学生上学来回要走30余里。那里山道弯曲、两边树木荆棘丛生、荒芜人烟、阴森恐怖。一到下雨天,山路油滑,学生即使小心翼翼也还是避免不了要摔倒好几次。这倒没什么,最痛苦的是头顶着黑压压的乌云,一个人独自走在这“前不着屋、后不着店”的荒野之地,背后突然传来猫头鹰等动物的怪叫,那可真叫人毛骨悚然、两脚发软。而飞跃、洪竹等几个村的家长更是担心孩子路途的安全了,因为他们上学途中得经过4条小河,由于此地经济相当落后,河上没有修桥,上面只简易的搭架了几根松树。天晴时,有些胆小的学生不敢直立的踩在上面,只好双手抓住树干战战兢兢的爬过去。有的干脆脱掉鞋袜挽起裤管从冰冷的河水中淌过;发大水时,学生还得绕道而行,路途更加遥远。一个叫胡伟的学生这么说:“我一看到刮风下雨就害怕,如果教室外面乌云密布,我就盼着太阳快点出来,企求老天别下雨,要不我又得摸黑才能到家。老师讲的课我也无法听进去了,虽然我现在在学校寄宿,但一个星期也得回去两趟啊,我家离校太远了。”

第二篇: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现状和发展调查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现状和发展调查问卷

(此问卷为塔城挂职的一个北京朋友设计并发放的,需要调查了解各县市参加西部计划服务的志愿者情况,有兴趣的志愿者可以填写,在选择的项目上标红即可,电子版请回发至我的QQ邮箱20934918@qq.com,谢谢合作。

昌吉市团委张晓亮)

各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你们好,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发展现状,把握志愿者的思想动态,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西部计划,推动志愿者自身发展。特开展此次调查,此次调查问卷不署名,请各位志愿者如实认真填写,从而真实反映西部计划和各位的现实情况,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感谢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谢谢!

1.性别:A、男B、女

2.政治面貌:

A、中共党员B、共青团员C、民主党派D、无党派人士E、群众

3.学历: A、大专B、本科C、研究生D、博士

4.年龄: A、20—22B、23—25C、26—28D、29-30

5.您来自的区域: A、东部地区B、中西部地区(除新疆)C、新疆

6.您的户籍所在地:A、农村B、乡镇C、中小城市D、大城市

7.您计划服务期限:A、1 年B、2 年C、3年

8.现服务地区:A、农村B、乡镇C、县市

9.选择成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首要原因:

A、响应国家号召,服务西部建设B、锻炼自身能力

C、为将来就业发展奠定基础D、来西部基层看看

E、学校指标要求F、国家好的政策

G、其他()

10.您现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

A、关系密切B、同一领域或相似领域

C、关系不大D、没有关系

11.您现工作环境能否发挥专业技能与特长:

A、完全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特长

B、较大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特长

C、基本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特长

D、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特长

12.您认为自己的价值是否得到体现:

A、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B、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较大发挥

C、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D、说不清楚

13.工作期间,您自身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

A、有质的飞跃B、提升较快

C、变化不明显

D、几乎没有提升(没有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14.工作期间,您认为哪方面能力变化最大:

A、思想观念B、组织协调能力

C、领导能力D、文字运用能力

E、其他()

15.您工作期间遇到最大的困难是:

A、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B、环境不适应

C、理念冲突D、心理压力

16.您对当地对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后勤保障机制满意度: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说不清楚

D、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7.您成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前的梦想与成为志愿者后的现实的匹配度:

A、完全匹配B、较为匹配

C、匹配度较低D、完全不匹配

18.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是否还会选择成为大学志西部计划志愿者:

A、毫不犹疑会再次成为西部志愿者

B、认真思考后会再次成为西部志愿者

C、犹豫不决

D、不会

19.您服务期结束后的计划:

A、留在西部地区工作B、留在志愿服务所在地工作

C、回学校深造D、到其他城市就业

20.您认为志愿服务经历对您将来就业是否有帮助:

A、帮助非常大B、帮助较大

C、有一些帮助D、没有什么帮助

21.您将来计划就业的领域:

A、公务员B、事业单位

C、国有企业D、外企

E、私企E、自主创业

22.您对来将来就业的自信度:

A、相信自己能很容易找到自己满意合适的工作

B、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较为合适满意的工作

C、顺利就业存在一些困难

D、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3.您认为目前西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最亟待改进和加强的方面:

A、后勤保障机制B、志愿者选拔、考核机制

C、志愿者培训、能力提升机制D、志愿者人才流动、提拔机制

E、其他()

24.在工作期间,您认识到西部地区仍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群众观念相对保守、落后B、教育资源匮乏、人才紧缺

C、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D、政府发展理念有待提升

E、民族关系影响发展速度F、其他()

25、其他建议、意见和需要反映的各种问题:

2012年3月31日

第三篇:西部、西南部山区初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西部、西南部山区初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沙埠中学刘小荣

我区西部、西南部山区属黄岩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亦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面临的现状不容忽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外地读书、乡村人口日趋向城区集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均衡、中小学生择校等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地区的初中生源急剧萎缩。基于这一现实,自07年开始,我区对初中校网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逐步将原联丰、幸福、富山、上郑、屿头的初中与宁溪中学初中部,合并为宁溪初级中学、溪头中学与头陀中学合并为头陀中学。到目前为止,我区初中教学网点已基本整合完毕。西部、西南部山区初级中学包括沙埠中学、灵石中学在内总共只剩下4所初中。这些学校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就这些话题,我代表我区政协文教卫部门的政协委员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以及肤浅看法:

一、基本情况

1、校网结构的优化为西部、西南部山区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学校网的调整,克服了原先西部、西南部山区办学规模小、校园网点分散、教育资源僧多粥少不敷分配的难题,小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为初中提供了较好的生源。初中校网的整合、办学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师资力量的提升、学校管理的加强、教学研讨、教学科研的有效进行,为西部、西南部山区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2、教师素质的逐年提高以及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力支持。

近年来,区教育局加大了对西部、西南部山区初级中学的扶持力度,陆续将优秀青年教师分配到这些学校,解决了学校教师不足和代课教师较多问题。近年来,我区选聘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基本上全部分配到了西部、西南部山区初级中学任教。年青教师知识层次较高、具备较新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基本功比较扎实、精力充沛,工作热情较高、上进心较强,家庭负担较轻,具备优秀教师的潜质。

为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的作用,加强了青年教师上岗及其在岗培训,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的成长,为我区西部、西南部山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持。

3、教学常规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校本培训、团队合作意识的强化,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西部、西南部山区初中教学常规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无论是学校还是区教育局每学期都要开展多次教学常规落实检查。针对学习困难生较多的特点,这些学校普遍推行了“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策略,既重视做好优生的扩充与提升工作更重视后进生的帮教辅导工作。与此同时,校本教研和培训制度不断得到了完善。各教研组、备课组能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每年安排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新老教师优势互补,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老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存在问题

1、教师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这是当前教师流向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的流动也随之加快。而西部、西南部山区学校教师流动呈单向性,即在职教师只会流出不会流进,充实到到这些学校的一般都是新分配教师。部分老教师因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发展,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僵化,不得不从教学一线上退下来,从事后勤或其他教学辅助性工作。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新教师数量多,骨干教师数量少,教师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态势,教师的结构不够合理。

2、优质生源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每一个人,不管是社会的精英、高级知识分子、政府官员,还是平头百姓,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西部、西南部山区家长也一样,同样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不惜一切代价将子女送入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的学校。另外,一些学校为了获取优质生源,采取外学区优质生源优惠择校的政策,也导致大量西部山区优质生源外流。差生面比较广,后30%的学生数占全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近三分之一学生基本放弃学习,基本不参加课堂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缺乏,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3、部分教师缺乏教学上进动力,事业心、责任心有待加强。

一些教师存在着在山区学校教书没出息的自卑心态,得过且过,竞争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具体表现在备课教案笼统,针对性不强,抄现成教案。明知道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但备课计划里,却又几乎看不到帮助“后30%学生”转化的备课内容。二是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存在差距。在教学上,机械照搬下载课件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在上课中以自己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时机不够,缺失课堂教学有效信息的反馈。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粗糙,教学时比较关注的是教师自己应怎样的教,而较少关心学生应该怎样的学。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通俗化、生动性。年青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又缺少集体备课,难以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是教科研尚缺乏主动性。市级课题研究极少,区级立项的课题也不多,缺乏教学科研的氛围。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一节课很少看到粉笔字,也没有板书的设计,不管实际效果、不问是否需要,一味迷信依赖多媒体教学。

三、几点建议

(一)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择校现象,稳定生源。

1、完善农村山区学校扶持政策。

完善区内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和促进我区城乡中小学均衡发展。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办学专项经费、新增教育经费以及教师评职评优向西部、西南部山区学校适度倾斜。在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以及师资队伍、学校课程等建设上,对农村山区学校、薄弱学校进行扶持。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创建标准化学校,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验室、图书资料和音体美器材的配备达到省级规定。

2、稳定山区教师队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均衡。要继续实施“三控”(即控制流向、控制流量、控制流速)和“三限”(即限制新分配教师三年内不能调动、限制评上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三年内不能调动、限制评上名师、骨干教师及大比武获得者三年内不得调动)政策,控制山区教师流动。同时要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努力使优质师资趋向均衡分布,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控制山区优质生源外流。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加强学籍学历管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使山区学校优质生源有效得到控制,提高山区教师竞争意识。

(二)加强教师培训,整体提升山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山区教师的培养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山区教师队伍。

1、完善山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的作用,在山区教师培训和教科研上下功夫,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农村教师“领雁工程”计划,定期选派山区学校教师到省、市、区参加培训。一是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为山区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师人才支持;二是加强教师的管理与提高,使山区教师能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观念的转变。

2、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深入实施初中教育发展联盟工程,针对山区离城区远,教师外出学习不够方便的情况,继续做好“牵手农村,引领成长”工程,组织名师、骨干教师到山区送教,以让更多的农村山区教师足不出户领略我区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最近的教改动态,紧跟时代步伐,站到教改的最前沿。

3、建立城乡教师结对拜师制度。

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办学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名校长和名校长培养人选都要联系农村、山区学校校长,帮助农村学校搞好管理,各级名师或名师培养对象、教坛新秀等教师要与山区学校的教师结对,帮助山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营造竞争向上的发展态势,提升教学质量。

一所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是学校自身。学校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凝心聚力,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山区初级中学要立足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一条山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子。

1、改进教学方法。

山区学校,相对城市和城郊学校,师生基础都相对薄弱些,要从本校实际出发,降低教学难度,教学由浅入深,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分层设置课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努力改变“满堂灌” 现象,教师要研究课堂提问的策略,要精心设置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能正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少些埋怨学生,多些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并努力尝试进行底线教学方法,努力减少后30%学生的比例。

2、加强校本培训。

首先应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校本培训的管理和落实;其次,逐级分层(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开展集体培训学习;再者,定期编辑整理校本培训专题资料。开展“寻找一堂好课”为主题的展示课、备课组内的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汇报课、老教师的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学会听课,学会评课,学会说课,学会反思。落实好新老结对工作,做好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同时可开展年轻教师基本功比武,如演讲比赛、板书设计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不断提升。

3、加强教育科研。

近几年的市、区初中教学质量评估中,我区西部、西南部初中的教学评估成绩均不够理想,尤其是“后30%学生”的比例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反思:学生成为“后30%学生”成因是什么?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又是什么?山区学校如何针对骨干教师相对薄弱的实际等,要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以教科研为载体,用课题带动课改,围绕相应的课题进行系列教研活动,促进我区西部、西南部山区初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早日实现山区基础教育与城区基础教育程度更高的均衡发展。

第四篇:我市偏远山区贫困学生就学现状的调查

我市偏远山区贫困学生就学现状的调查

王晋临

为认真落实晋城市委、市政府《关于解决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的实施意见》,笔者随市、县两级关工委的同志深入全市6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5个乡镇、8个行政村、17所学校、165个贫困家庭,就农村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后,偏远山区学生上学远和就读成本增高,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作了全面的调查。这些地方都是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属于典型的纯农业山区乡村,人均收入都不超过3000元。普遍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大多学生家庭主要以种地和外出务工为生,贫困学生居多,在全市山区乡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学校校舍危房基本消灭,办公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师资力量逐步增强。特别是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后,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的问题,失学、辍学现象不再发生。但偏远山区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些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子女上学难、未成年人心理障碍等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贫困山区儿童的类型

一是父母双亡使孩子成为孤儿。在调查走访的100名贫困生中,有6名儿童属这种情况,占被调查儿童的6%。泽州县南岭乡闫庄中心小学的刘某,由于父母亡故,哥哥在外打工每月收入800元,除去在城市的开支外所剩无几。肖肖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年老体弱,在走访中肖肖抑郁悲观,由于缺乏父母关爱,这种家庭子女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喜欢孤僻独行,不愿与人群相处,常常把自己的心灵封闭在一个外人难以进入的空间。部分子女感觉“生活没意思”,成为最需要关心的群体。

二是父母患有重病或学生本人残疾,造成家庭困难。在调查中,因父母有病的阳城县横河镇有13户,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4.1%,占特困学生数26%;学生自身残疾有8户,占学校学生总数7.5%,占特困学生人数的16%。四年级学生吴彤彤、六年级学生吴健是横河镇受益村人,母亲常年有病卧床不起,父亲不能外出打工,照顾病人,家庭生活艰难。

三是单亲家庭造成孩子心理缺陷。泽州县南岭乡在调查的100名贫困生中,有10名孩子属单亲家庭,占被调查人数的10%,在这些家庭中有7名是由于父母一方病故,有3名属父母离婚所致。阳城县横河镇有单亲家庭20户,占学校学生总数6.3%,占特困学生总数40%。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一方面是经济收入水平低,上学困难;另一方面是在孩子的品格形成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心理失衡、品德差、成绩差,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是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不断增大。由于所调查的5个乡镇、8个村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打工的农民中,大部分人的子女正处于学生阶段,大多数人都不愿带着孩子一起四处“流浪”。于是,为了方便打工,他们一般选择将孩子留在家里。据抽样调查,由父母一方在家育孩子的占36.5%,由祖父母带孩子占48.2%,将孩子寄养在亲戚或邻居家的占11.5%,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占3.8%。这样,外出打工就形成了“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现象。

五是上学路途遥远,安全受到威胁。未撤并学校前,小学生就近入学,多数在2.5公里之内,最远的也不过5公里。实行寄宿制小学教育后,学生上学多数在15公里左右,远的就有30多公里。山区农村不通班车,交通条件差,加之山坡陡峭,道路狭窄,崇山峻岭中有时还有野兽出没,遇上刮风下雨,还可能遇上山洪或泥石流。到了冬季,大雪封山,六七十里山路只能步行。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许多学校每月放一次假或两次假,为了能让路途最远的学生天黑前赶回家,往往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就放假。虽然学校制定了老师送、家长接,两头大人见面的严格规定,但也会有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一位家长说:“自从实行小学寄宿制教育以来,子女们上学更加困难,确实无法适应。”

六是租房陪读接孩子,影响务农和打工。

七、八岁的小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因此有很多家长出于无奈,只好到乡镇中心学校所在地租借房屋,陪孩子上学,这样一来,田里的活就没人照料了。学校每月放一次或二次假,一些家长都要跑很远的路将学生接回,一个月少说也要误四五天,因此不少家长都不敢出远门打工。由于当前城乡教育的差别,还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托门子、找关系,直接送孩子进城上学,形成农村学校人少,城市学校拥挤,家长跟着进城陪读,只好在学校附近租房,找些零活干或在城内打工,供孩子上学。城市高昂的房租,生活费用的增大,使这些家庭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二、造成贫困儿童的主要原因

一是形成心理缺陷。由于父母一方的离世,从而使得原本温馨的亲情逐渐冷淡下来,他们少了父母的关爱和亲人的温暖。一些单亲家庭子女认为这是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平,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在我们进行的调查中,不少离婚家庭子女对父母的行为表示“怨恨”,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对父母、老师、亲人、社会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

二是学业荒废形成恶习。父母的一方离开或亡故,另一方为了支撑这个家庭往往疏于对孩子的情感补充和教育管理。给这些家庭子女留出了巨大的自由空间,一些单亲家庭子女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很多子女都迷上了网络游戏,有的十几岁就学会了打麻将、斗“地主”、“种菜”。还有的拉帮结派、聚众斗殴。在中学,单亲家庭学生成了早恋的主要群体,他们平时一起上学、放学,周末一起出去玩,向父母要的钱多数花在买零食、看电影、上网吧。成天无所事事,精神无所寄托。

三是思想意识薄弱,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家庭子女一般在十至十六岁左右,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治力差;但可塑性强,易受外界影响;感情脆弱,易冲动,少理智,易悲伤,自尊心强;想独立,但自理能力差。加上缺少父母的疼爱和家庭应有的温暖,很多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极易走上邪路。加之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成绩差受到学校和同学的冷落,家长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缺少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关爱。

四是撤点并校形成新的“上学难”。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改善教学条件。可偏远农村孩子们上学却成了问题。先是从一村一校过渡为由几个村联办一所小学,慢慢地联办小学也逐渐少了起来,有的乡村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一所小学,孩子们不得不跑十多里路到镇上去读书。阳城县横河镇一至六年级学生分布于全镇20个行政村,全部集中在镇上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小学读书,学校服务半径近35公里。虽然实行了“两免一补”,但新产生的学生交通费、生活费等却让特困家庭承受不起。

五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对子女的教育。由于经济落后的家庭普遍存在经济收入来源少、学杂费、日常开支费用大等客观事实,家长无奈之下选择外出打工,希望能多赚钱供孩子上学,改善家庭条件。他们也曾打算将孩子带到外地上学,但因外地入学费用太高、限制条件太多,加上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强等因素,只好忍痛将孩子留在家里。因父母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存在内心封闭、存在自卑心理。泽州县南岭乡闫庄中心小学五年级成某,和她讲话时,她始终埋头,显得很害羞,不善言谈。父母在她5岁时就双双南下广东打工,监护人是她的奶奶,已经60多岁了,祖孙相依为命,经济来源完全靠父母在广东微薄的打工收入。学习成绩差,失去学习兴趣,加之在农忙时节,就要帮助奶奶做农活,无暇顾及学习,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仅仅是大概每月一次电话。

六是隔代教育造成娇生惯养、溺爱孩子。由于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教养,因爷爷奶奶年纪大、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往往是把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缺乏心灵沟通,任其发展。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娇生惯养,造成部分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经常说谎等不良习惯,形成任性、放纵的性格,有的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七是家长素质低、家庭人口多等也是造成贫困学生的重要原因。在我们调查的100名贫困学生中,有23名属于以上类型,占23%。一些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年复一年依照传统模式种着几亩薄田,家庭收入有限,难以维持正常开支。缺少致富的能力;还有少数家庭,由于封建思想作崇,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家庭收入低,超计划生育,再加上被征收超生费导致了家庭更加贫困。

三、解决贫困儿童学习生活问题的对策

一是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特别是升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生,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保证他们完成学业。一是继续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及时救助特困生;二是县、乡领导班子带头与贫困学生结队子帮扶,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救助贫困学生;三是在群团组织、文明单位中联合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等救助活动;四是继续发挥那些口碑好、乐善放施、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关心下一代事业,帮助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总结推广以往“为百名孤儿寻找爱心爸妈”活动的经验;五是继续推广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一助一”的办法,访民情,化民忧,坚持不懈地开展为贫困学生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二是做大做强“一头猪、两只羊、四只兔”扶贫助学工程。实践证明,“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确实是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一大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而且还能使贫困学生家庭脱贫致富、发展畜牧业一举三得。目前,这项扶贫助学工程已经深入人心,社会效益可观。关工委要依靠老同志的力量,摸清底子,找准对策,总结经验,力争把“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做大做强,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满意工程。同时,要不断完善“一头猪”、“四只兔”扶贫助学试点工作,需要有关单位协调配合,诸如教育、畜牧部门、乡村两级组织要加强领导、各负其责,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是加强对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

1、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组织教师和同学把自立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教育贯彻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开展三项工作。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领导承包,列入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爱心、关心、诚心、热心和细心“五心”活动,给其体贴和尊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细心发现其优点,因材施教,使个性获得充分发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力加强心理疏导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活得有尊严。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做到不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歧视残疾未成年人,不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3、依靠社会力量,帮助那些无人管护的孩子健康成长。对那些由于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的孩子,除亲戚成为代理监护人外,还需社会各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和关爱。

四是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应严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及农村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法制宣讲团,坚持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定期到学校向学生列举鲜活的违法犯罪案件,讲解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讲述基本法律条文,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五是发挥“五老”优势,给特困学生以特别的关爱。“五老”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支坚强有力的骨干队伍。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智慧经验,崇高的精神风范,优良的传统作风,对青少年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晋城市1万多名“五老”为青少年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特别在帮助青少年解决上学难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为此,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搞好牵线搭桥工作,动员和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形成全社会动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帮助贫困学生度过难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六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募集资金,加大对特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具体说来:

1、要与民政、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合,通过制定政策,加大财政对特困家庭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

2、要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扶贫资金,通过工青妇、文明办、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团体捐助,部门、单位、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多途径地筹集扶贫济困资金;

3、要分层次使用救助资金,要将需要救助的对象分成几个层次,优先解决特困户家庭学生面临的上学难问题,不断提高贫困家庭造血功能、提高谋生能力,增加家庭收入。

(作者单位:市关工委)

第五篇:西部山区同步小康乡镇创建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西部山区同步小康乡镇创建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党委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十分重视,但需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有效的措施,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西部山区同步小康乡镇创建

中图分类号:D67;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17-02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以2010年?榛?期,从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两方面确定我国同步小康的目标。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01 513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即GDP要达到803 026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1 8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38 218元。同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建成“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创建“同步小康”的现状

九坝镇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西北,国土总面积149.14 km2,耕地面积8.7万多亩,辖天池、高岗、槐子、白盐井、山堡、联合、水河7个村,65个村民组,共3.5万多人。九坝镇社会自然条件较好,具有历史悠久,区位优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等特点。经济发展方面是全县最大的烤烟乡镇,2015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1.73万亩,烟叶收购达4.48万担,烟叶总产值4914.5万元,实现烟叶税1 000万元以上;全县最大的乡村旅游镇,2009年被确定为联合国的乡村旅游观测点,2015年全镇接待游客人次突破1.2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和全县较大的产煤乡镇。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措施与成效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城市的变化来对比,农村面貌改变较小,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上不起学、没有卫生厕所、不通联户路的情况还是存在,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全面建成的小康只有具有数字层面意义的小康。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村寨。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打造目标: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前列;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效果走在前列;③生态环境建设和效果走在前列;④农村文明程度走在前列;⑤群众幸福指数走在前列。

(2)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资源优势,将煤炭产业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来抓。2015年全镇有3个煤炭企业生产,产能达到30万吨以上。出台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引导群众主动对接乡村旅游发展种养殖业和兴办小型绿色加工厂,2015年共发展小微企业15家,力争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业入驻。

(3)加快集镇建设。在一个山区多、高山多的地区,要建设城镇化,不求规模大,也不求楼有多高,要注意保护好民族文化,发展、利用好民族文化,形成独特的亮点,不是千城一面。就是要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地形地貌、田园风光、生产和生态环境,以中小城镇或中心村寨为依托,建设完备的市政设施,使分散居住的人口不断集中,并形成集聚产业。

(4)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效,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有机特色蔬菜生态园5个,继续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发展生意爱农业园区,打造现代观光农业,积极探索集中闲散土地、大户流转承包的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经营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5)做好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开发农业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还可以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九坝镇具有独特的凉爽的气候优势,有部分有发展意识的农民开始自建乡村旅馆,吸引了附近村民的跟进,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途径。在用地上,采用宅基地重组、荒地变建、农民第二宅基地建设等用地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建设上,采取群众自建、干部领办、招商大建的模式,在管理上,实行乡村旅馆“六统一”模式(统一车辆接送、统一安排入住、统一生活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团体入保、统一纠纷调解),规范了乡村旅馆及游客的管理;在组织上,采取了乡村旅游办+乡村旅游协会+游客党支部的模式,提升了服务水平。2015年,全镇投入运营乡村旅馆266家、床位15870张,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41亿元。

(6)强化精神文明。农村文化建设,以“人要和气,心要善良”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三十里文化长廊”(桐梓至习水公路沿途)、农村“五星”(致富星、守法星、公益星、卫生星、和睦星)文明户,2015年,九坝以重点村和“桐习”公路沿线创建农村文明户300户以上,及“和善之乡”的创建,纯洁民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7)强化民生服务。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创建了村级群众服务中心。由于九坝镇属于山区,有些村民住在山里,交通不便,村干部流动性大,不习惯坐班,镇干部在村组因吃住不便而存在上班时间去一趟就走的现象,群众办事往往找不到人,多次后,党群干群关系自然而然就疏远了。2011年,九坝镇决定将服务平台前移,创建村级群众服务中心,党委政府的派驻机构,与村支两委一起主要开展“四项服务”(代办服务、宣传服务、困难服务、发展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

代办服务就是户籍、残疾证、宅基地、林业砍伐许可及其它代办,对非本人必须亲自到场办理事项均可执行代办;宣传服务就是采取群众会、服务中心咨询服务、宣传栏、标语、广播、宣传单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各部门证件办理和审批程序、农业实用技术等进行宣传;困难服务即对困难党员群众建立动态统计台帐,掌握困难群众致困原因、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拟出个案帮困计划、目标方案和帮困责任人、积极发动党员、企业、干部、群众参与帮扶;发展服务即全面了解村情,做好村情调查研究,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当年发展计划、工作措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

九坝镇通过上述的同步小康创建行动,取得了很大成效,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201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超过75%。可以预见,到2017年九坝镇可以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同步小康”创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镇域经济主要靠煤炭资源和烤烟的支撑,缺乏重大的项目引领,发展后劲不足。在九坝镇,煤炭生产与加工、采矿是粗放型的,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而镇域经济薄弱问题又是影响“同步小康”的难点之一。

(2)城镇化建设存在高投入、高风险,引资困难大。城镇化发展不能缺少经济依托,虽然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政府的投资仍是最重要的。而打造城镇化,仅靠本级财力远远不够,要力争获得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也相当困难。

(3)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户以为乡村旅游就是游客到乡村避暑,因此大多停留在提供住宿和餐饮的低层次上,产品单

一、品位不高。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周边县市的竞争以及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都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4)乡村旅游季节性强,效益难以提高。一般最多营业3个多月,旅游设施闲置,投资回收期长,预计正常情况下8~10年收回成本。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压力太大。

(5)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处山区,本级财力有限,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水平低,城镇功能不完备,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配套。

(6)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致富的障碍。农户文化素质大多偏低,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的思维惯性和墨守成规、怕冒风险、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锢。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开展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思考与对策

5.1 打造产业集群,增加群众收入,助推同步小康建设步伐

群众的小康,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前提,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于其优势产业,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产业集群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打造产业集群,即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农民收入增加、使乡镇顺利达到同步小康预定目标。

5.2 建设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民生,提升同步小康群众认可度

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农村发展的“短板”。要建成一个实实在在、群众得实惠的“同步小康”就需要切实改善民生,建设一个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且农民群众真正认可的小康社会。九坝镇通过推行“最美乡镇”、集镇建设和“和善之乡”的建设,探索到了建设同步小康的途径,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就能极大地激发农村生产力,促进同步小康的实现。民生工程怎么建、在那里建,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见、摸的着,贴近群众,并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提升群众对同步小康的认可度。

5.3 夯实党的执政力,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转变党委领导下政府的职能,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增强群众对同步小康的满意度。九坝镇在加强基础党的建设上打造了群众服务中心,为群众进行“四项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增强了群众对同步小康的满意度。通过政府工作人员开展驻村工作机制,同群众时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党与群众的鱼水情,夯实基础党的执政基础,增进了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崔邵霞.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5.[2] 曹中军.西部地区建立村镇小康居住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04(4):45-57.[3] 吴喜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

下载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部山区孩子现状调查[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边远山区农村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信息现状调查

    边远山区农村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信息现状调查报告田宗年黄丽霖【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

    给山区孩子的一封信

    给山区孩子的一封信 给山区孩子的一封信1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 上课了,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提起笔给你们写信,此时的我脑海里满是浏览网页时的画面,感触……我看到你们没有......

    写给山区孩子的信

    孩子,让我们一起加油 山区的孩子们,你们好啊。 虽然未曾谋面,但我知道,远方的你们是一群活泼、机灵的孩子,甚至还很调皮捣蛋呢。给你们写信的呢,是一位大姐姐,一想到你们,姐姐不由得......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199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寻找摄影师去中国边远贫困地区拍摄儿童生存状况,希望从国际上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援助。10年来,摄影师曾......

    管窥西部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法

    管窥西部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法 西部边远山区低年级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要提高低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确是一件不易的工程。西部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较低,除了......

    西部志愿者调查问卷(五篇)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调查问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调查问卷 (志愿者问卷)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 您好!为了客观地了解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真实的思想、生活和工......

    西部贫困问题调查方案

    西部贫困问题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研究成果目的:通过对西部贫困问题的社会调查来了解西部贫困的基本原因为社会解决西部贫困提供原始调查资料提出对策性意见。 2,成果形式目......

    山区艺术教育现状与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山区艺术教育现状与策略 作者:张静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而山区农村艺术教育的落后状况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