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课题研究年度总结
少普中心校:语文组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课题已经开展九个月的时光了,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题开展情况,我有很多感慨!科学的管理、及时的督促、殷切的期待,使得我和其他的老师们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尽自己的努力开展课题研究,争取不虚度年华,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以下是我组的课题年度总结。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学习、实践、反思、写作。
一、加强学习。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朱永新教授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教师,跟其他的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我们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学习,更需要系统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理念、加深认识,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扎实高效地开展。
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读书是零散的,那么现在,我组围绕课题展开的学习就是系统的;如果说我们以前的读书是被动的,那么现在,我们的读书就是主动的。这半年,我们通过网上搜索、专家引领、读书自学的方式读了不少和课题有关的书,只要和课题有联系的就拿来观看。迄今为止,我组的老师认真阅读了《口语艺术》、《好口才是练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的艺术》等,我们感到,围绕着一个专题不断学习,把一个问题弄懂、弄透、弄深,一定会受益匪浅。
得到了领导的指导,我们懂得了如何开展研究,并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探索信息输入对表达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参加课题培训会,我组老师懂得了课题研究重在过程,不要为写书而写书,要关注研究的过程、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杜朗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报告会》使我懂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状态,“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才会在互动交流中精彩纷呈;成尚荣所长的讲座,我们明白"教育科研要从爱做起,要爱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和权利,要用尊重唤醒学生的心灵,只有更多的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
二、不断实践。
这一次课题,和以前的课题研究不同之处在于:以前我的身分是课题组成员,这一次是课题主持人;以前的课题都是别人给我的,这一次的课题是我自己选择的;以前的课题和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一次的课题却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这个选题是我所需要的、是我比较喜欢的、是和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做起来兴趣很浓。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自从这个课题被立项以来,我每天都在“找米下锅”,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一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搜肠刮肚”地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联系起来。因此,我每天的语文教学都处在研究的状态,每天的工作也感觉总是崭新的,因此工作起来兴致勃勃。
例如,有效的利用文章的空白展开课堂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它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方面有很大的益处;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达到激发、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
2、开展丰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这半年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练习机会,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我组的老师深切体会到,学生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提高的,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勤于思考。
教师要形成“思考的品质”,一个老师一旦会思考就会螺旋式上升。读书,要带着自己的脑子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要有深入性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缜密性思考——多问几个还有什么;怀疑性思考——不会怀疑的老师教不出会怀疑的老师;迁移性思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
有一次,我跟一年级的李春艳老师闲聊,她说了学生的一个现象:“老师一问就举手,学生一张嘴就错。”这使我想到以前听的一节公开课,一位青年老师对学生说:“我提问以后,大家都要举手,看谁举得快,看谁发言最积极。”课上,学生配合得很好,小手如林,气氛热烈。老师见到举手的就喊,一环扣一环,看似热闹,却总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回答不到点子上。这位老师课堂上忙得不轻,课后却对课堂很不满意,皱着眉头说:“学生根本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这个班的学生太浮躁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责任在谁呢?全都在学生浮躁吗?反思老师的教学行为,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提出问题以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发表看法,而是要学会等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如果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我认为有两点害处:一是培养了学生“浮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会深入思考。不能沉下心来思考的孩子,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忽略了反应慢的学生,沉默的他们只是坐在课堂上“陪衬”。因为反应慢的同学在思考之际,就已经听见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失去了一次次发言的机会,长期下去,这类学生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强。
还有一次,王老师对我说:“我就不明白,学生怎么就不发言的呢?”她向我描述学生课上的表现:“不吱声!一问三不知!”我陷入思考,这位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很会鼓动学生。课上经常做游戏,用生动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了鼓励学生学好,养成良好的习惯,她运用了很多激励性的评价,并且经常画星、加分、发奖状。为什么学生的发言这么不尽人意呢?我一直困惑。后来王老师找到了原因:“我询问了学生,学生说以前的老师喜欢训人,回答问题,答错了就狠狠地训!所以学生都不敢发言了!”由此我想到: “老师累得不轻,学生烦得不行”,“老师是真累,真负责任。”但老师好像是在“认认真真违反规律”,因此教学收效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块儿尤为欠缺。学生没有错!错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试想一下,学生满腔热情地举手想表达,激动万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答案是否正确,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学生站在那里,众目睽睽,忐忑不安。如果教师能恰当地激励学生,学生一定能在以后更加积极地勇于表达;但如果老师因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性而使用了“一棍子打死”“恨铁不成钢”的粗暴方式,那只能使学生更“死”,干脆来个“不开口”。
另外,我还思考:学生不愿意发言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和老师的提问方式有没有关系?于是,我经常进行开放性提问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能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遇事思考、经常琢磨,时间长了,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以前深入、全面,感到自己聪明了、头脑清晰了。另一方面也要有系统思考的意识。不光要思索,更要联系前后、纵横思考,只有这样,思考才会有深度,才会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而不是一盘散沙、星星点点、随手捞起、毫无计划。如果说我们的思考是一个个的珠子,那么系统思考就是把一个个珠子串起来的完美的珠链。
四、坚持写作。
进行教育科研,要有积累资料的意识、勤于写作的意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下去,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变化。凡事,行动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本课题从立项以来,我写了一些随笔,有的是实录,有的是案例,有的是感想,有的是分析,还有计划、总结、调查问卷等等。我的感觉是:我的文章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语言表达过于平实,但是我并不气馁。我相信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和写作,我会越写思路越清晰、越写思路越开阔,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写出优秀的文章。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少普中校课题研究
总
结
0一0年十二月少普中心校语文组 二
第二篇: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2010-04-05 21:09:59|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课题已经开展将近一年的时光了,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题开展情况,我有很多感慨!感谢进修学校科研部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培训机会。科学的管理、及时的督促、殷切的期待,使
得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尽自己的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以下是我的课题总结。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学习、实践、反思、写作。
一、加强学习,坚持做学习笔记。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朱永新教授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教师,跟其他的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经常性的从网络上学习跟自己课题有关的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理念、加深认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研究,使研究工作更加扎实高效地开展。本课题从立项以来,我坚持写学习笔记,因为我觉得进行教育科研,要有积累资料的意识、勤于写作的意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坚持下去,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变化。凡事,行动了不一定有
结果,但是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二、充分利用课上、课下培养学困生的合作意识。
自从这个课题被立项以来,我每天都在“找米下锅”,每天课上、课下都在注意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自己的课题,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困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中学困生从开始被动机械的只会“听”到现在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从开始不写作业到现在不但能按时交作业而且正确率也有所提高……这些都跟自己平时注意对学困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我深切体会到,学生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提高的,看
着组长们记录的学困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我自己也感觉无比的欣慰。
三、勤于思考。
一个老师一旦会思考他的专业发展就会螺旋式上升。读书,要带着自己的脑子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南京教科所的所长张永和说要有深入性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缜密性思考——多问几个还有什么;怀疑性思考——不会怀疑的老师教不出会怀疑的老师;迁移性思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正因为如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总是爱多问自
己几个为什么?
遇事思考、经常琢磨,时间长了,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以前深入、全面,感到自己聪明了、头脑清晰了。另一方面也要有系统思考的意识。不光要思索,更要联系前后、纵横思考,只有这样,思考才会有深度,才会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而不是一盘散沙、星星点点、随手捞起、毫无计划。如果说我们的思考
是一个个的珠子,那么系统思考就是把一个个珠子串起来的完美的珠链。
我相信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自己的课题一定顺利结题。
第三篇:在课题研究中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历练
课题研讨培训心得体会---《加强字理学习,传承汉字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环江县一小教师:蒙美四 2012年3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加强字理学习,传承汉字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讨培训活动。这次研讨培训活动历时一天半,于3月16日上午结束。在这次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由县一、二小两位教师执教的两节字理课题探讨课;亲自目睹了,来自全县各小学的十八位教师的字理教学说课风采。还亲临现场聆听了由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亢美教授执教的《雷雨》一课的课堂教学以及黄教授主讲的“字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讲座。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中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学习中的点滴收获:
一、名师一堂课,点醒梦中人。
在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中,黄教授执教的《雷雨》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这次培训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在《雷雨》的教学过程中,黄教授着重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要点:
(一)凸显字理,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如,教学“雨”字的时候,黄教授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雷雨”的基础上问学生:“打雷下雨的时候会不会有风?(有)有风时雨点是怎样的?”(斜的)然后黄教授相机指导学生书写“雨”字,并强调“雨”中的这四点一定是斜的。通过黄教授这么直观形象的引导,我想所有的孩子都牢牢地记住了“雨”字,自然也不会把“雨”中的点写成平的了。又如,在教学“垂”字的时候,黄教授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垂”的笔顺,问学生:“垂”的第三画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竖”,有的说是“横”,这时候黄教授针对学生容易写错的这一笔进行指导,让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并强调“垂”的第三画是“竖”。接下来,黄教授引导学生认识“垂”是会意字,并写出“垂”字的篆体,像是植物身上长满果实垂下来的样子。这时候黄教授引导学生:“果实挂在书树上没有落下来是因为有什么东西连着?”(引导学生知道是果实上的“柄”)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垂”的意思。接下来,黄教授又结合课文来理解“垂”的意思。于是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句子,还用课件演示蜘蛛“垂”下来和“掉”下来的样子,从而让学生明白:课文说“垂”下来,是因为蜘蛛身上还有丝连着,没有直接掉下来,所以用“垂”而不用“掉”“落”。这就是字理教学中常用的“联文析义”法。从而体现出了“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理念。黄教授的这些字理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运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在教学《雷雨》这节课的时候,黄教授把“品词”、“品句”、“品读”这一教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恰如其分、收放自如。如在学习“......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这句的时候,黄教授问学生:这句中的“看不清”能不能换成”看不见”?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看不清”是看着比较模糊,“看不见”是一点都看不见。而下雷雨不会到什么都看不见的程度,所以用“看不清”。从而让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地运用词语。另外,在理解“渐渐”这个词的时候,黄教授把卫生纸浸在红墨水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卫生纸慢慢被红墨水染红的过程,从而体会“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然后再指导学生品读“渐渐地”要读出缓慢的语气。在品读“.....压下来”“越来越....”“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这些句子的时候,黄教授先引导学生用动作、肢体去演示,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感悟。另外,在教学中,黄教授还有机地渗透丰富的语文知识,如,让学生说一说带有“越....越.....”ABAC的句式,另外让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雷电、风雨。还让学生用抒情的语气来说一句感叹的话(如,啊-------)。在这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学习热情高涨。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整节课的课堂容量非常大,做到了既重视基对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听了黄教授这节课,可以说是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今后,我一定会把这些教学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历练。
二、专家讲座带我走出字理教学的误区
在“字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上,黄教授指出了当前教师们在字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孤立识字,且多为认读字音而已,对于汉字的形义,不甚了了。2.满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对于字词的本义不甚了了。3.增减部件,更换偏旁。
以上这些情况在我的教学中也时有发生,黄教授的讲座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今后字理教学的正确方向,真是“听专家一席话,胜教十年书啊!”今后,我将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运用黄教授的这精湛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潜心研究,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勤于积累,坚定地走在教学探究的路上,播撒青春的汗水,为发扬和传承祖国的汉字文化添砖加瓦!
2012年3月17日
第四篇:在小课题研究中感受成长的快乐2009-5-25-2-41-147
西关外国语学校科研总结会发言稿
在小课题研究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西关外国语学校
樊丽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感谢学校给我这个与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今天,我仅就小课题的研究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发言的题目是:在小课题研究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何为小课题?小课题的“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问题小:研究的切入点要小;第二是重心低:研究的问题要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第三是时间短:研究期限不超过一年;第四是规模小:课题组限1~5人。正是小课题有上述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2008年1月,我申报的课题《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开放性的研究》顺利立项为荔湾区2007年教师小课题。一年来,我像一只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蜜蜂在教育科研这个百花园地里辛勤地采蜜,快乐地收获。在即将结题的同时,我编辑的成果集《成长的足迹》也与大家见面了。本成果集见证了研究教师成长的足迹,是此小课题研究过程的一个缩影。在课题的研究中,我得到英语科组老师的大力支持,成果集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苏丽平老师和雷颖茵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成果集分为7个部分:报告天地、论文荟萃、精彩回眸、获奖情况、学生佳作、家长感言和学生心声、附调查问卷。我深深体会到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就像怀孕的母亲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一样。这其中有期待、有焦虑、有艰辛。你看,课题的研究需要长期的探索多像妈妈十月怀胎;课题结题的瞬间多像妈妈一 朝分娩;看着课题研究的成果时的幸福多像妈妈看着平安降生的宝宝时的幸福。在小课题的研究中,我成长着,我是快乐的、幸福的。
一、课题的选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 我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9年了。我认为,课题的选题必须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否则,我们的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根基,就会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作为英语教师和分管学校英语教学的行政,我一直在思考,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费时多、收效低”的弊端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为了了解我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我对五年级两个班7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最难学的学科是英语;认为家长有能力辅导英语的只有2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9.4%;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有5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4%。此调查问卷虽然只是对少部分同学进行的,它的科学性还值得商榷,但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英语教师任重道远,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书本,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家长的作用我们不可忽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还有待挖掘等等。于是,我申报了荔湾区的教师小课题——《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开放性的研究》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
搞课题研究绝对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必须依靠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此,我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对家长进行宣传,并在家长会上,展示此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的佳作,家长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孩子的作品,与孩子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开展的“字母学习七巧板 活学活用快乐多——学生字母学习档案袋”活动中有一个板块是“快乐之旅寻字母”,这个板块采取的是亲子乐园学习的方式。我让孩子和家长从网上、电视、超市、书籍中寻找,按缩写词——中文的格式,如CCTV—中央电视台、CD—光盘,看谁找得多。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同时,在活动中,提供一个平台,让家长与子女在寻找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体会到家庭亲情的温馨和甜蜜。由于取得了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支持,课题的研究有声有色,趣味无穷。
三、课题的研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本课题的研究,我把自己任教的二(1)班作为实验班,并以字母教学作为切入点,改变了传统的字母教学先是让学生学会认读26个字母,然后掌握26个字母正确的书写形式,最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以达到让学生巩固的方式。我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生动、直观、有趣的事物,爱玩、喜欢竞争、喜欢比赛的心理特点,开展“字母学习七巧板
活学活用快乐多——学生字母学习档案袋活动”。这七个板块为:“字母林里快乐多”、“字母学习加油站”、“我和字母交朋友”、“快乐之旅寻字母”、“字母学习大比拼”、“字母学习评价表”、“字母学习留言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枯燥的字母学习变成快乐的探究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如在学习“policeman、docotor、driver ”等职业的单词时,她结 合北京奥运会,让学生开展“我当„„”,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活动。由于学生对奥运会五个吉祥物非常喜欢,对奥运会的话题很有兴趣,因此,在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类单词的同时,老师也很好地渗透了品德的教育,即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学生学了“season”季节的单词时,她让学生进行“我喜欢的季节”绘画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是英语学习之地。避免了枯燥、单调的简单操练、机械抄写等英语学习的弊端。在实施中,始终从学生的生活和能力出发,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习和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增加了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快乐。
四、通过小课题的研究体会成长的快乐
在小课题的研究中,我善于观察,勤于反思,对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所思、所想都及时地记录下来,积累了大量详实的一手材料,并进行整理、提炼,写出了两篇论文,进一步掌握了科研的方法、步骤等,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的能力,并编辑了《成长的足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集。此课题在区教师小课题中期报告检查中获优秀,此课题的研究得到家长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小逸的家长写道:非常感谢老师在英文字母的教学中启动了一个全新的有趣的以科研为依托的教学,深深激发了孩子们对英文字母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今后他的英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盈同学在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我好喜欢 ‘我和字母交朋友’这个板块。它既有趣又好玩,到处都是字母宝宝!到处都能看到字母宝宝!东找找,西找找,数也数不清,有些还是同学提醒我的。”本来枯燥的字母在孩子的眼里竟然变成了字母宝宝,可见,孩子们对字母学习的喜欢。学生小聪说:“我最喜欢英语。因为它能给我乐趣。这7个板块有游戏规则又有知识。”……看着家长对我热情鼓励的话语,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感谢小课题研究给我的成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外面许多美丽的景色,让我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我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小课题的研究当中来,通过科研工作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以上是我在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五篇:在快乐中成长
在快乐中成长
木渎藏书实验小学
六年级
曹炜雨
生活中充满了阳光,生活应该是阳光般灿烂的快乐。
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伴随着懵懂的童年,这就是我认为极好的成长方式,你问我有啥秘诀?那就看以下三个快乐公式吧!
学习=快乐
知识就像是一片汪洋,任你在那浩瀚的海洋里遨游。我酷爱学习已至于废寝忘食了,阅读就是我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灿烂的阳光下,手中捧着一本书,沐浴着阳光,闻着书本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听窗外小鸟的歌声,风儿的呼唤声,河水的哗哗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让我如痴如醉。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一片绿意,在阳光的墙边安放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橱,边上还有一个吊椅。每次坐在吊椅中看书,真就是一件美妙的事。
友谊=快乐
友情使我与她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激励。我和她有共同语言,喜欢一样的话题,一样的颜色,有一样的理想,我们在奔往成功的路上,相互帮助,一同前进,路上充满了我们银铃般的欢笑中,似乎我们跑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脚印。
亲情=快乐
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是我的幸福,妈妈是那么美丽,有时不禁让我有些嫉妒,她是那样的关心我,每天为我做美味的早餐。爸爸每天工作都很忙,但他还是会在百忙中抽出空来陪陪我和妈妈。每天晚上我们一家都会坐在沙发上聊聊天,谈谈心,那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为我有一个幸福家庭感到无限的快乐。
快乐伴我成长,我愿这快乐一直陪伴着我!
【亮点评析】
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三个快乐公式”,以小标题形式展示出来,新颖醒目引人。首尾照应,突出“快乐”这一主旨:在快乐着成长才是人生的真谛。
(指导老师: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