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使用后的反思
关于“导学案”的思考
杨店初中杨敏芬
2009年暑期集训后,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借鉴孝南区西湖中学经验,在七、八年级语、数两科尝试进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的教学新模式。我作为八年级数学教师参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以学为主,学案导学”模式的大致情况是这样:
1、编制导学案。同科教师共同商讨,据每节课内容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内容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预习要完成的基础训练、课堂讨论后要完成的达标训练和学后反思等。
2、课堂教学。分四个环节,①预习情况调查,把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汇总。②教师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还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精讲,并及时补充、强调出现的问题。③学生当堂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训练题,教师进行讲解。④学生小结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3、当堂课结束后收齐导学案,及时批阅,以备下节课或表扬或提醒纠正。
4、发放下堂课的寻学案并指明要完成的内容。
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带来了课堂面貌的变化,也取得了一些实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班级人员较多,每次提出问题时总是那几位“胆大”的学生有问题要发言;批阅导学案后,几乎没有做错的学生,我发现不了到底哪个学生的哪一知识没有消化好;进行个别辅导和对差生的关注上没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保证;课堂上没有以前的激趣的情境导入,少了新鲜感;学生和教师一节课围着导学案转,课本很少有时间翻开;不论什么内容的课,不论什么类型的课都是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
我了解到西湖中学的导学案在每一个学科都用出了效果,于是对自已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了一些思考,觉得没有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对学生群体的关注关系,二是导学案与教科书的关系,三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关系,四是谁是思维和过程的主体的关系。
学年中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作为对比科目(没有试用导学案的科目)的两位老师张志国老师和刘学著老师的发言启迪我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另一些想法。张志国老师说,课堂的教学的模式都差不多,连用的资料都一样,他取得成绩的秘密就是坚持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内课外作业,并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刘学著老师说,他上课必须要让每个学生的眼睛都看黑板,每个学生的嘴巴都跟着说,保证每个学生都听讲。虽然科目不同,但我却体会到了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的共性。张老师通过自己及时和认真的批改各种作业,提高了作业的利用效率和学生课余的学习效率。刘老师通过学生的“眼”和“嘴”,控制了整个高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不足,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它也有不足,即这种模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好或不好,对于一个地域、一所学校、一个学科而言,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教学模式其实是从广义上讲的教学过程,而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只有把每一节课上好了,才是真正把一个教学模式落实好。像张老师刘老师他们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而选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是成功的。
从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方式灵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设计的作业和习题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觉得这节课有趣,有效,有情,学生才会喜欢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有可能!
第二篇:导学案使用后的感想
关于导学案的感想
童庄小学
毛之珍
为提高课堂效益、实现高效课堂,镇中心校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及用后感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实际,符合所教学的年级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我今年带的四年级语文,只有一半的学生基础能力过关,这样的话,导学案设计的时候就不能有太高拔高性的题目。
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相信学生,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候,鼓励他们去独立完成。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使用的就是导学案。但这位老师是当堂发放的导学案,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导学案。同样,学生展示和点评的时间也不充足,最后这堂课没有按预设完成教学要求。
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兼顾所有的学生,那么导学案设计的题目也应该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也就被激发出来了。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创新性。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完成问题能力的学生,而不是一群只会机械地背诵古诗名句的学生。只有题目时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学案的内容
学习目标。使用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主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那么导学案上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了。有了目标学生就可以检测自己是不是能够独立完成了学习任务。
基础知识部分。这一部分包括生字新词,可以有音、形、义等各种形式;包括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资料,或是课文内容牵扯到的相关内家。比如《牧场之国》这一课,学生就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荷兰这个国家的知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对课文的总体把握。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段落的划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的目的。比如《乡村四月》作者是为了赞美劳动人民,《四时田园杂兴》是为了赞美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渔歌子》是为了赞美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三首古诗虽都为描写农村题材文章,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更易于把握古诗的主题。
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较为宽泛。可以是对重点语句的分析,也可以是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可以是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探讨,也可以是对文章特色的归纳。这就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并且让学生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毕竟导学案面对的是一群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知识的积累还较为薄弱。你不能直接出这样一题:请你说出本方描写人物的方法。估计有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人物的描写方法。那么你就要找出一些具体的句子来,让学生理解这是采用的哪一类描写方法,是外貌还是心理,是动作还是语言。这样学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拓展题目,考察学生能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这一部分既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检测,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我面对的是一群农村的学生,在学习《乡下人家》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并没有感觉到乡村生活有什么可赞美的,也找不到自己身边生活的美。我就给学生展示一些我自己拍摄的图片,让他们欣赏,很多学生都说太美了,当我告诉他们这些都取自于身边的景物时,他们很不能相信。我就布置给他们一个作业,让他们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静下心来认真地观察一处风景或是一种植物、动物。事后学生告诉我,他们真的发现了好多美丽的东西,那么学生也就理解了: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随堂练习。当堂检测一定要有,但不能太多,五分钟左右的题目也就可以了。课后可以再有一份练习案,让学生结合当堂所学到的知识点通过题目的形式复习巩固。
三、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响应中心校的号召,在教学中我开始使用导学案。但困于只了解形式,而不能知其精华所在,导学案使用后,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太理想。下面把我所遇到的问题在这里简单地说一说。
一是没有集体备课和初审、复审之说。我们学校大多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位语文老师,导学案出来之后,也没有人可以帮助提些意见和建议。内容是否全面,形式是否合理,这些只能自己去把握了。
二是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农村的留守儿童太多,基础差的学生也过半,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课下完成,总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如果是留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学习好的学习又感觉过于轻松了。而且课堂中做也是需要时间的,感觉时间就有些不够用了。
三是交流。很多学生不会交流或是不愿意交流,也缺少一些判断能力,大多是看看别人的,一样或是不一样。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一个或是两个积极的学生上台去板书,其他的组员并不关心。
四是任务的划分。一开始我是把任务分到每一个组,一两次后我发现这让有些同学误以为他们只需要完成这一到两个题目就可以,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于是我就让组长把所有的题目按组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划分,也无法实行。四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全面细致把题目合理的划分下去。
五是点评。展示这一环节没有太大的问题,各组都能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但如果让学生来进行点评,基础性的题目如字词方面他们可以判断出对错来,但很多题目他们讲不清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他们知道怎么做,也会做到很好,但他们无法讲清楚,这样其他的学生也无法理解。我的方法还是学生展示完了之后,由我来统一的点评、打分,希望一部分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去评判别人的题目。
改革总是需要勇气的。路途也是遥远的。有问题出现是好事,有了问题并发现了问题,我们才会去积极地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第三篇:高一英语新教材使用后的反思
高一英语新教材使用后的反思
任市中学
袁晓宏
教授了高一英语新教材一学期后,我对新课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以下我将简单谈谈自己对高一英语教材的一些使用心得和教学感想,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筛选。特别是有选择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由于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外面的世界接触少,知识面较窄,对于一些口语话题是知的甚少。教学过程除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外,主要是阅读能力和词汇语法的掌握,听说能力的培养较少。阅读方面首先在于技巧,重要的是阅读略读、查读、精读和策略,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复习背诵单元的单词,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二、坚持大部分用英语授课,对于不懂的地方会再次用中文说明,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第三,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单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好单词、短语,才能看懂句子和题目和文章,才能连词成句,行文流畅,而没有掌握好单词、短语的学生是很难运用英语。
半期考试结束后,我仔细看了下试卷,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法、句法、结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比较简单。强调语言运用,突出语言的交际化。考生要做好题,就必须具备相当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同时也暴露出学生的问题,基础知识不过关,学过内容一知半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今后计划:
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时刻都要抓紧基础课本关。加大督察力度。同时要培养学习习惯,采用二个方面(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实践中证明实用性较强,经过高一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性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
二、高三阶段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输入量就大大增加,综合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互改能力,一则减轻教师负担,把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救”出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二则帮助学生找到了英语写作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不过能力是发展的,不能强化训练能力,而是要贯穿在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阶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有耐心、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作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教师自身要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与新课程共成长。
第四篇:晏子使楚导学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
备课人:陈 枫2011.11.1
1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复述课文内容。
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能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学习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学习难点:
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临危不惧以及崇高的爱国精神。
一、导入 : 投影《晏子使楚》故事视频
二、简介背景,揭题(投影展示)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这时候的齐国相对较弱。
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可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
三、自主学习课文:
1、自主学习,组内检查
“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词语或句子:
习辞_________________避席__________________
何坐__________________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熙_________________反取病焉_________________
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曷为者也_______________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时期,楚国
_____________和齐国大夫___________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
文按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故事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课文中的斗智
楚王招待晏子时押了个犯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是:______________晏子却说:____________,话中隐含的意思
是:____________,结果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5、拓展思考:
看了刚才的短片,想想楚王想要侮辱晏子,让他____________,而晏子
却说____________晏子的话隐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结果楚王只好开大门迎接晏子。
6、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楚王又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小组派代表写到黑板上)
四、质疑探究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把楚王对晏子的侮辱找出来,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楚
王采取迂回战术,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2、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晏子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
思维的独创性。例如:晏子的反驳很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
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
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
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投影展示)
3、研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晏子的话中 , 把“淮南”比作____________把“淮北”比作
____________把“橘”比作____________把“枳”比作____________,说明橘之所以变成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就好比齐国的人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讽刺了楚国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内合作,交流收获: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质疑.如:我们小组交流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请第()组同学帮助回答解决.五、全班展示,共享收获
总结全文,学做演员
示例:
第一幕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接待晏子的人城门卫兵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接待晏子的人:不须多说,快请吧!
晏子: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晏子的人:(愤怒地瞪着晏子)你,你,竟敢如此无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高的个子!(后一句没敢大声说,但充满了轻蔑的语气)
晏子:唉,谁让我访问狗国呢,只好从狗洞里钻过去了。(说着假装要走进小洞)
接待晏子的人:慢,你等一等,快去禀报大王。(一士兵跑下,一会又跑回来)
士兵:大王有令,城门大开,迎接齐国使臣!
(两个士兵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走进城门,脸上挂着一抹胜利的微笑)
„„„
请好朋友一起试一试演一演。给大家5分钟时间熟悉自己的角色,并把自己有特色的台词写下来。
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晏子使楚》里的其他故事。
-同学评价小结
(晏子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驳倒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他不愧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六、检测提升(课内)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的著作。
2.注意下列加线字的读音:
缚一人()酒酣()诣王()曷为()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齐之习辞者()⑵今方来,吾欲辱之()⑶吏二缚一人诣王()⑷齐人固善盗乎()⑸圣人非所与熙也()
七、拓展提高(课外)
1、请你谈谈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看到的关于机智幽默的人物巧妙的摆脱困境,反击对方的,充满睿智的,逻辑推理很强的话语和事例。
2、同类文言文阅读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能理解文中文言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述故事.
第五篇: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古诗文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3.激发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资料链接】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苏东坡称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属()国 汉塞()逢候骑()燕()然 ....2.解释下列词语
属国: 征蓬: 长河: 候骑: 燕然: 3.文学常识填空
王维,字,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悟一悟。要求:参照注释,译读诗歌,感知诗意。
(1)全诗以大漠、春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从题材上看,它是一首边塞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三、合作探究
1.“单车欲问边”中的“单车”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奇观”的名句,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检测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背诵诗文
五、小结
六、作业
1、默写诗歌
2、收集四句有关边塞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