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间:2019-05-15 14:5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弊端,引起了社会、家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生、老师的强烈不满,于此,提出了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代之以新的教育模式,从而出现了新课程改革。下面就首先从来看看传统教育中的弊端

一、传统教育中的弊端

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凭陈陈相因的教学模式施教,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兴“加时之风”者有之,靠“补课之功”者有之,用“题海战术”者有之,行“死记之道”者有之;以知识本位的物式目标作为教学目标者有之,以全盘讲授的物式灌注作为教学方法者有之,以量化评分的物式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者有之,以整齐有序的物式管理作为组织教学的价值标准者有之;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者有之,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者有之,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者有之,教师讲解以教参为中心者有之,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中心者有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者有之,重学会轻会学者有之,重知识总量轻知识建构者有之,重接受轻体验者有之,重用脑轻动手者有之,重掌握轻应用者有之,重结果轻过程者有之,重智能发展轻情商培养者有之,重整齐划一轻个性形成者有之。

学生方面,存在着学习行为的受动化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学习材料靠学校来提供,学习目标靠老师来确定,学习任务靠老师来安排、学习行为靠老师来督促,学习过程靠老师来调控,学习结果靠考试来评价。缺乏课程意识,追求知识胜于追求能力发展;缺乏教材意识,学习的材料仅靠几本教科书;缺乏个性意识,不能自觉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缺乏参与意识,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问题意识,仅仅把学习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未能看到学习其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让学习止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习起于提出新问题;缺乏合作意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仅靠自己的冥思苦想,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的形式并不多见,多方对话的情形也不常见;缺乏情感意识,忽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培养;缺乏反馈意识,不能自觉地、多元地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信息,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扮演“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

正因为如此,《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的,强调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课程目标,为学生终生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针对上述弊端而提出对教学的新要求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也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教师实现角色转换也要适应这些变化,从而使课堂气氛宽松融洽,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宽松融洽。既活跃又有序,最大限度地满足活跃学生思维的需要。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互敬互爱。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答问和探究受到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到帮助,发生的偏差受到理解和矫正。

师生精神饱满愉快。教师热情洋溢,能从学生的进步中看到自己的成功,获得教学的愉快;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并有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资源和便利;营造宽容的、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或错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信赖的支持性依靠。学生应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唯师,不唯书,不唯定论。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学必须由教师中心、重传授、重结果向学生中心、重发展、重过程转变。

1、重“教”向重“学”转变

现实物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学”是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这种“教”的恶果之一是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自主性渐渐丧失,最终必然是“启而不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也就顺理成章了。所谓重学,是指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学科思想和精神领悟等重点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来实现的。因此,夯实基础必须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物理课堂教学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2、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是目前物理教学的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物理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掌握物理规律。

三、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树立新的教育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其核心问题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校长和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研究的主人,并鼓励学生独立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规范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观念调整。例如,教学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可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已经得出的氢原子可见性的几条谱线,然后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有探索、有情感体验、有过程和方法,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用玻尔假说进行验证的成就感。

2、树立现代人才观。学生人人都可成才。因为从生理看,一般人的脑重、身体各种器官相差甚微;从心理看,一般人都有进取向上、竞争求胜等成才的心理因素。从社会需要看,现在与未来的社会是科学迅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社会,是需要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社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已是至理名言。

3、树立全面质量观。学生除学习所规定的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根据社会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外学习与课外活动,不断充实与更新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而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使学生身心统一协调地健康的发展。

(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对话

师生间面对面的“对话”,真实亲切,双方能很快地感知彼此的感受,因此这样的交流对于情感或思想容易激发,但要受到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因素、教师的交流技巧与师生的性 格 等主观因素制约。进入网络时代后,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平等化。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崇高的人格魅力,通过不同的渠道

对话,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的师生角色。

(三)、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知识传授者

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条件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 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四)、教师应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教师面对的是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 而且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 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角色的人格魅力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

(六)、学会合作

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社会上的人士合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同时还要学会与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合作,从而完善角色。

总的来说,教师要实现从师道尊严到民主平等角色的转换,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使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因而,教师要放下架子,加强与学生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新课程的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钟启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来断加大,对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更新,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文章对教师角色转换的原因、教师的角色的定位、原则、新型教师角色的特点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角色 转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担负着人类文明的传递、祖国强盛、民族兴旺的重任。夸美纽斯说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一、教师转换角色的原因透析新时期下教师存在着压力

1、“信息爆炸”时代越来越显出教师知识量不足。

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以后,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远距离教学技术把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从而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受教育者获得了越来越接近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而现代的教师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进行某一方面的教学。要适应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逐渐提倡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这种教学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教师知识面狭窄,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很少交往,甚至相互冲突的毛病,从而为每一门学科的教与学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优良的人际环境。

2、社会各行业间的竞争明显加大

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培育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人才的增加势必给行业带来巨大竞争,教育行为也不例外,教育的资源的有限性,教育的改革的开放性,决定了未来的人才的竞争,竞争需要的是实力,实力靠的是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地将来教育改革的大风大浪中搏击。

新时期对人际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社会推崇人的平等。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对相关知识积累和先得,使老师处于主导和权威进地位,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平等。我们常提倡的“尊师爱生”其实就是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定位。从深一层次来看,传统的师生关系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是尊与从的单向关系。“尊”当然是毕恭毕敬,不能犯上,但“爱”并非如此,“打是亲,骂是爱”曾是这种情感另一侧面的表现。而新型社会提倡一种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一种自由、真正的平等。这种师生关系显然是与新时代相悖的。

二、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的定位

1、新课改下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倡导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是开放和学习资源,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灵活地运用好教材,来完成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的。课堂教学中要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重教知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任何时候“授人以鱼”总比不上“授人以渔”要好。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垂直关系。即教师有绝对权威。而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

①、主体与主体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客体关系的特征是主体处主动,客体处被动,主体常依照一定模式改造客体。虽然教师与学生相比,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占有优势,在思想和心理上更加成熟,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却绝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为所欲为。它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据此,则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同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对每一个,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有过失的学生都充满关爱之情,能与其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那么,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将阳光灿烂。

②、双向交互而非单向传承关系

现代信息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信息的流动才是高效的,该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同样,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的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师生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教学相长。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学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

3、教师应该由手电筒转换为镜子

传统教育中,教师习惯于站在“为人师”的高度对学生定目标、提要求并监督执行,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那样做偏离轨道,像一只手电筒一样照出学生外表和心灵的是与非,但从不对自己提出要求,结果不仅学生糊里糊涂,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试想一名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精益求精而自己的教学却马马虎虎不求甚解,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自己的办公室却要学生打扫;要求学生遵章守纪,自己却总迟到早退;要求学生生活简朴,自己却奇装异服,那他的教育怎能成功,正所谓“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讲道德的不道德,讲理想的没理想,讲文明的不文明,讲学习的不学习,讲诚实的不诚实,讲奉献的时时刻刻想索取,我们教师还有什么理由去说服教育学生呢?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讲“要散布阳光到别

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的品德、思想、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无言的教科书,是一面给学生树立榜样,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的一面镜子。

①、教师的穿着打扮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的最好教材之一。

教师的服装本身就是一部美学,对学生进行着无声的美育熏染,它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起飞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的服装一要美观大方,要体现文化品位,讲究文化内涵,二要线条简洁分明,体现朴实、高贵的美,不要过多装饰,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时刻记住教师是学生效仿的镜子,是一本活教材。

②、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效仿的楷模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作用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内心世 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应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始,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从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开始,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做到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举止规范,遵章守纪,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③、教师严谨踏实的教学是学生奋力拚搏的动力源泉。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感染了学生,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奋力拚搏,勇攀高峰。俗话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4、教师应该是演员转换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扮演着向学生传授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演员角色,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去做的模式基本定型,教学过程枯燥单一,结果台上讲得冒青筋,台下听得昏沉沉。即使出现几个“乖宝宝”,那也只是一台录音机、摄像机,并无创新精神,所以外国人常说中国人高分低能。

①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由演员转换为导演,学生是演员,是活动的主体。

优秀的课堂并不是因为教师讲课生动而是因为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表现出色。成功的教育是一个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自觉探求,能力的自发锻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充其量应该是个导演,教育过程也就是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充分表演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才是演员,教师绝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位教育家曾说:“什么样的教师在21世纪面临下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到下岗的感觉,自我表现欲望太强,这样的教师就该下岗了;如果课堂上学生全动起来,教师似乎没事干,这样的教师不会下岗”。

②、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德国的顾孟德也说过“该教的是思考的方法而非思考的结果”。据统计,一个人在小学、中学、大学所学到的只有一生工作中所需知识的25%,百分之七八十的知识要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学才能获得,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小决定其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当好导演。所谓“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享用不尽”,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自我完善、奉献社会的金钥匙,使其有信心、有能力在新世纪纵横驰骋,大显身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只有掌握了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才能登堂入室,向深处发展,才能游弋于知识的海洋,猎取知识的宝藏,才能提高驾驭知识技巧的能力,唯有如此高效率的学习才是水到渠成稳操胜券的事情。

教育不只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重要的还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在于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在于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做人,这才是理想的教育,这样做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5、教师由优秀的工人转换为出色的农民。

工人的工作是采用同一工艺将不同的产品加工成规格一致、性能相似的产品来,变不同为一致。而农民则不同,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该施肥的施肥,该除草的除草,该浇水的浇水,该修枝剪叶的修枝剪叶。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有的要培养成茵茵绿草,有的要培养成参天大树,有的要它花开四季,有的要它硕果累累。庄稼长不好,不会去埋怨庄稼,而会从自己对庄稼的管理上、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教师的工作应象农民一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切忌对所有的班级所有同学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去教育。

①、教师不可以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

在评价学生时遵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的原则,全方位的、公正的去评价学生。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特点,也几乎每一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因此,教师决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

②、教师不可以对不同学生确定同一的培养目标

由于学生先天优势不同,后天兴趣爱好不同,其发展目标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或为参天大树,或为茵茵绿草,或为清香花朵,或为累累硕果,决不可牛不吃草强按头,否则结果只能是失败。

③、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

教师应根据同学的现实状况采用不同的培养措施,自卑的给他们些信心,自负的给他们些挫折,没有热情的及时给他们添上一把火,吃不饱的给他们添加些任务,消化不良的帮

助他找出病因去除病灶并控制好数量,要让每一个同学发挥到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整班上课的基础上做好个别辅导,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师的培养,新型的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关系祖国兴旺、民族发展的大事。

第三篇:谈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江绍聪(广西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英石小学)作为教学活动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已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正反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研究者。

一、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体现了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同时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方向。以往我国的课程目标仅仅关注认知性的目标,教师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结果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而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建构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可见,在新课程目标指导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两个转变: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

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教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展的过程。特别是现在,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科技竞争已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且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

(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病。所谓重结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强调重视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真正经历“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师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课程结构教给学生知识,重记忆,轻理解,脱离学生现实生活(革命传统教育),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鼓励被动的学习方式和采用划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其自身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课改和教材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发展,主体性得到张扬。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容易从校外资源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将不断下降,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要的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即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融洽、和谐、1

善意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教师由单纯的教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以往我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纲和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准则,完成了大纲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的学校和学生适应性。国家统一管理核心课程、基本课程设置及其标准;地方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及地域特点设计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以及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学校则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灵活生动地开设选修课、特色课及课外活动。正因为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存在且在包括课程发展在内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展现,因此“教师即研究者”可见,新基教体制的变化,使教师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材也在发生变化。其权威地位被打破,从教学唯一依据转变为教学的依据之一,从不容置疑的知识权威转变为仅供参考的知识载体;教材内容从分化、封闭、固定转变为综合、开放、变化;教材形式从统一转变为多样,一方面是正规的教材形式多样,另一方面是其它的知识载体和文化产品也可能被当成教材;教材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情感、能力等的综合体。教材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筛选、开发为学生所需的教材,使教师由课程教材的盲目信仰者角色转换为自主驾驭的角色。为此,教师应更新观念,寻找失落的课程意识,应视自己为课程实施活动的应用,成为研究者。

(作者电话:***;信箱:jsc3318690@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9期,http://)

第四篇: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郑金志

引言

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革。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部分相对原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转变

1.“物理实验”的提法的转变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实验”的提法变为“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使物理实验有了更宽广的含义。它包含了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形成实验结论和进行表达交流等一系列过程。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相对于过去,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实验教学的转变

要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去优选实验方法、去选择实验器材、去分析和控制变量、去评价现有的方案;要提高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就要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去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去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要提高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学生就要去比较(分析)数据、去做因果分析、去形成结论。因此,必须在实验教学中,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授以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新课程理念

物理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实验的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教师应成为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模范,无论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新颖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在学生心里播下创造的种子。

1.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一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二要靠学生亲身到实验中去激发。教师要善于把握实验的科学性,挖掘实验的趣味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督促、检查方案,或展示、或竞赛、或讨论,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课本或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很有帮助。

2.物理实验,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并且多给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实验的训练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探索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形成了能力培养体系。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梯级,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由低起点到高要求,层层深化,学生通过“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练一点、多创造一点”的活动,实验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当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具有连续性,各教学阶段间也就必然有相互包容和滲透。

三、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思想的渗透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图像法等,如果学生能够领会这些方法,并能在每个实验中知道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想方法。这对学生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实验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积法(重复打了许多点)、留迹法(用复写纸留下小球落地后的点)等物理思维方法。在实验中通过找各实验中的思维方法,并使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和解决陌生物理实验题的能力。

四、物理实验课中营造学生主动探究的氛围

新课程的实验课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一堂课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往往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的思维能不能打开,学生的情感能不能得到释放,往往是要靠教师引导的。因此,教师能否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能否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

在一节课中,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个交流环境中,若要使学生有好的课堂氛围,有热烈的讨论,有激烈的争论,有独特的发言,甚至有创造性的思维,都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因此,要求教师从尊重学生出发,有和善的语言,温文尔雅的教态去创设这个环境。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摆脱过去那种教师是课堂中的权威的思想观念。学生尊敬老师固然需要,老师尊重学生也同样重要。民主、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有与人为善的教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实验课中学生的“哇”、“喔”等声音,是学生最真切的情感体现。

五、抓住书上的基本实验,探索实验原理,发展科学思维素质

学生实验的“灵魂”是实验原理,只有把实验原理放在处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位置,才会使物理实验教学“活”起来。若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对实验原理进行挖掘和探索,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按科学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在基本实验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两点:(1)对实验原理的正确理解。要知道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那一种做法更好,更可行。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个关键。(2)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使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以下十三种: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对这些常见实验工具不仅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甚至要知道实验仪器的原理。

例如,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中,需要测定电流表的内阻,书中直接给出了半偏法,对这一方法的出现学生普遍感到很突然。我们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测电流表内阻的方法,然后对学生中使用最普遍的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常见的伏安法,该方法在测一般电阻时可用,但在测电流表内阻时却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测定电流表内阻的目的是用它来改装为电压表,若电流表内阻测量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改装后的伏特表的精确程度。第二种方法的原理是由伏特表测出电流表和变阻箱两端的总电压U,从电流表读出电流值I,则电流表内阻Rg=U/I-R,这一方法可以消除伏特表分流作用所带来的误差,但却暴露出学生对灵敏电流计的作用不甚清楚,其实灵敏电流计不能准确的测量电流强度,只能作为检流计,既然电流强度的准确值不知道,自然也就无法求出电流计内阻Rg的准确值。在分析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后,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半偏法已是水到渠成。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敢于怀疑和改进课本上的实验

从近几年的高考卷中,我们应该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了,不是简单的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课本,而是在弄懂课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要把书本上的实验奉若神明,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书本上的老式实验方法。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为什么非要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即没必要取第一和第二两点间长度为2mm),我们完全可以从后面的计录点中取两个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是我们总觉得高考它就按书本上实验装置考,不敢与它有所冲突,害怕学生高考会吃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验时要打破常规,不应该再叫学生跟在书本的后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找课本实验的毛病,多改进课本上的实验,利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使学生知道,只要我们把握好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又能减小实验误差,这样的实验就是好实验,就是权威性的实验。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创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当然,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实施中,我们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

第五篇: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

栗继鹏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自主探索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贯彻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只有切实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由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代言人,居高临下,一讲到底。而新课程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合作者,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正确引导,使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空间,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接受的现状。保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对课程价值的创造,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展示。

二.由教材的使用者转换为课程内容的整合者

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靠一本教材,一本《大纲》,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教教材,用教材,练教材。新课程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教学不只是实施教材和计划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要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准确定位新课标下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合理取舍,恰当补充,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科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主动编写面向生活,面向实践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主动探究,发展提高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

三.由成绩的评判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标准,它注重了终结性性评价,而忽略了形成性性评价,注重了课程分数高低,轻视了学生个性,态度,情感方面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淡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学业评价实践中,重点掌握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原则,要以敏锐的眼力,以超越分耐心,以博大的情怀去发现每位学生的细微的变化和潜在的发展。及时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为着眼点,摒弃求全责备,以心灵拥抱心灵,以爱心拥抱爱心。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激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新课程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这一转换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重任。

下载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体制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在新世纪发展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对物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与传统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什邡市马井学校刘春燕新课标的实施,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考验,转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如何适应这种考验和转变呢?我觉得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良......

    浅谈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浅谈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

    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换的必然选择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

    谈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顺利实践教师角色转换的对策 伴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传统的教师职业受到了 严峻的挑战。教师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术师” ,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这既......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会泽县第二中学 董学江 [摘要]: 高中物理新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新教材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罗春雷2009年11月 去年我省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新课程重视三维目标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上都有很大的改革。学校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