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校园安全问题及防范处理对策”
浅析“校园安全问题及防范处理对策”
人们通常把在大中小学校读书的青少年公民,不论其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受到的伤害,都统称为“学生伤害事故”。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在全国各地学校频发,各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产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许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结合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就“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处理对策作一粗浅的归纳。
一、中小学校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学校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二)、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这类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增多了,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增多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村完小的教师资源力量不足,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学生自由的在操场上嬉戏、玩耍,他们由于年龄较小,不知轻重,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三)、体育课上很容易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多数村完小的老师相当少,根本谈不上专业的体育教师,加上操场、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尽管体育教师在工作上尽职尽责,责任心很强,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使他们的工作十分被动。
(四)、交通安全更令人担忧
我地区的农村车辆,私家面包车和摩托车来往比较频繁,而且最近在新修路,工程车也较多。车速飞快,学生上学放学都要横过马路,学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五)、雷雨、洪水及溺水安全防不胜防
由于进入夏季时的天气比较燃热,农村孩子喜欢到大小河、池塘里洗澡游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
二、中小学校园预防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这需要学校领导、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都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伤害事故对学生造成的损害,树立起综合防范意识。
(一)、从思想上增强保护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领导在加强自我法律意识与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应对教师开展各种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已经发生过的学校伤害事故的典型案例,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伤害事故的严重性以及防范的重要性。应注意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端正教育思想,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树立防范伤害事故发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时刻注意保护未成年学生安全的习惯。
(二)、学校成立专门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安全领导小组应定时(每周至少一次)对校舍、场地、器械、教学设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坚持以防范为主的方针。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并使之制度化,保证落实到人,记录在案。及时发现问题,上报校领导迅速解决问题,防止事故隐患。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严格履行教师职责
教师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应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严格履行职责作为预防伤害事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1)、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专业规范
学校应把学生安全工作列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经常监督检查。“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学生上实验课时受伤占学校安全事故的6%,因此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履行教师职责,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按照教师的职业规范,履行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职责,不擅离工作岗位,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训、实验课上,教师要遵循专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如体育课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活动热身,作危险动作时要予以指导和保护;化学实验课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导学生实验等,以避免学生在实验和体育课中造成的伤害。
(2)、用法律和师德规范教师行为
这就要求学校在强化教师法律意识的同时,不忘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尊严,用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防止和杜绝教师侮辱和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防止学生因此而受到的伤害。
(3)、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制约和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因而,教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犹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要制定教师心理健康保健计划,配备有关心理保健的图书
杂志,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教师心理上的各种负担。学校要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经常倾听每个教师的意见,使教师得到重视,有安全感;树立良好的校风,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注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关心教师的生活,从根本上解除教师的各种心理负担,使教师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减少因此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四)、让学生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按照其认识和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实际,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开展学生紧急救护和安全避险、逃生教育演练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掌握紧急救护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理论上的教育和实践中的训练,培养学生应付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加强家校联系,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学生校内外的安全
学校积极和家长联系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学校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组织家长培训班,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通报全国各地学生安全事故案例及当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每学年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家长做好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督促监控工作。每逢节假放假,在学生离校之前学校,由学校印发《告学生家长书》给每一个学生家长,提醒家长在节假期间做好监护工作。通过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七)、安全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努力
学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每天安排教师值班,负责安全检查,每天深入到学生中去,每天放学要组织教师护送学生有秩序地走出校门、横过马路,看管学生的上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学生活动等。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游戏该做,什么样的游戏不该做,发现学生做危险的动作应及时制止。
总之,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任何人不想看到的,一旦发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给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这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只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科学的、合理的,我相信学生伤害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防范的,甚至是可以避免。
第二篇: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
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 2006-09-28 09:32:04作者: 李雪梅 赵 耀
来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发生在云南省内的云大马加爵案件、出走少年藏匿于云南航空公司班机起落架事件、以及江阴“马家爵”案等惊世骇俗的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加充分暴露了我们学校教育尤其是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校园安全已不仅只限于学校,进而成为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
一、校园安全问题及产生原因
校园安全问题依校园地域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于校园及周边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及学生的人身及财物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事件(包括校外人员对教师学生的侵害及教师或学生相互间的侵害)等等;二是因校园管理及在校人员对社会造成的违法犯罪等危害事件。近年来出现的校园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有:
1.校园火灾、校舍倒塌、学生集体中毒、雷电袭击致学生伤亡等事件时有发生;
2.市政设施缺陷及校园设施不安全导致学生伤亡、学生不慎坠楼、交通事故、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害等事件比比皆是;
3.校园内外不时发生学生自杀、餐厅或运动场发生骚乱等事件;
4.不断发生学生被强奸、猥亵、性骚扰事件;
5.财物被抢劫、盗窃等财产违法犯罪事件频频发生,有的甚至是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拔毛”;
6.学生之间械斗、凶杀、纵火、投毒等校园暴力屡禁不止;
7.学生失控离校、离家出走、流落社会引发系列违法、犯罪事件。
上述校园安全事件频频在校园发生,严重地伤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对社会体系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校园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一)学校在校舍和设施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隐患
目前各类学校在校舍、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以及教学教具、设施设备等方面普遍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未认真对校舍及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或未落实《消防法》;未按照安全规范设置避雷、输电线路设施等。2002年5月,河南某中学教学楼遭雷电袭击,致使28名学生被雷电击伤,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对教室的铁质窗户采取防雷措施。2003年12月北京一所中专的学生宿舍突发火灾导致七间房屋被烧,起火的原因是学生宿舍为使用一排泡沫板和保温板建成的简易平房,没有配备灭火器材,也无消防栓。
(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门卫及保卫。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别,职能上具有明显分工。
2.学生宿舍管理。很多学校尤其是高校对学生宿舍并未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甚至还允许学生在外随意租住。对学生宿舍缺乏监管和相应的预警方案及措施,对学生外出或去向一无所知。发生在云南大学学生宿舍的马家爵故意杀人案,死者和凶手失踪多日后才因受害人尸体流出血液而被偶然发现,这是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一个典型例证。
3.自然灾害防御。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应当更加重视,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诸多学校并未完善和配备有关自然灾害防御设施设备,也没有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更谈不上对自然灾害的防御。
(三)安全常识教育缺乏
很多学校对学生缺乏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教育,无视学生的自救意识与技能。面对违法犯罪、被侵犯、或者灾祸来临时必然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四)校园缺乏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
学校普遍缺乏对校园内部及针对校园内部人员的矛盾纠纷疏导和调处机制,更缺乏诸如心理健康、性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咨询机构,对于校园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违法犯罪行为基本处于无法也无奈的境地,使得校园成为整个社会中的“ 弱势”一角,容易遭到不法侵害。
(五)校园周边的商业环境对学生的安全不利
校园附近的商场、杂货店,烟酒、安眠药、鼠药、避孕药、焰火爆竹、酒精、汽油、刀具、强酸等对青少年来说绝对不安全或者不适宜的商品琳琅满目;出售各类趣味低级、内容不堪入目的书刊、音像制品的书摊及商贩随处可见;各类游戏室、网吧中的未成年人并非稀客。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商家不问来者年龄,也不问其购买用途,只管销售赚钱,也是近几年学生违法乱纪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2004年3月,茂名市一个学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购买鼠药,在学校食堂投了毒,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校园安全法制不健全,校园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规。与此同时,国务院、地方人大、政府发布了数百个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但令人尴尬的是,对校园里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各种意外、各类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案件,保障师生安全,却无“ 法”可依。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又不能涵盖校园不安全因素治理、防范以及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处理,校园安全法制不健全。
目前的学校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未认真履行起对学生法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也未建立起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适时地对社会上的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这也对校园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健全立法,为解决校园安全工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从当前情况看,应抓紧制定学校法及校园安全法,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依法治校。校园安全立法,至少应当包含教育过程中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经费投入、教师工资、校舍建设、学生与教师的人数比例等;学校的设施设备安全、安全保卫等规章制度要求及责任;家长的义务及责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及责任;校园伤害事故责任及处理办法等等,从制度和法律上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立足于学校教育的根本,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和未成年学生的管理。校园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与校园管理密切相关的,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和完善校舍及校内设施安全管理检修制度。包括对校舍、场地、教具、学具、实验仪器、体育设施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确保使用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采取警示措施或停止使用。
2.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目前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针对当前校园伤害事故频发的特点,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时需加强如下工作:
(1)校园安全保卫。加强门卫管理,落实保卫责任,防止学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学校门卫必须设专人值守,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和落实学生、教职员工出入校门出示证件或佩带校徽制度;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学校,校外人员进校实行会客登记制度;学校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卫人员,落实安全保卫责任。
(2)学生宿舍安全。设管理办公室和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设医务室;宿舍门窗和生活设施须符合安全标准,门锁牢固;宿舍内设置学生贵重物品保险箱;宿舍内防火防电设施齐备;学生外出请假。
(3)防御灾祸。完善和配备有关自然灾害防御设施、设备,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当安装防盗可视监控与消防监控设施,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学校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3.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只抓考试成绩而忽视安全教育的倾向,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教育,如道路通行安全、航空器搭乘安全教育、公共场所安全教育、火灾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防洪安全教育、防风安全教育、泥石流安全教育等,并进行适当的演练,掌握一些救人与自救的技能;同时,要注
重对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遭到不法侵害时要有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胆识,也要有策略和机智。对教职人员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4.学校应安排专人专职承担校园内部矛盾纠纷的疏导和调处解决机制,建立或增加对心理健康、性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咨询机制,尽力遏止校园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的升级,有效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解决校园安全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1.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真重视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马加爵血案中,马加爵杀人主要是因心理问题走向极端所致。出身贫寒的大学生马加爵,因打牌争吵这样的琐事即连续三天残忍地杀害同窗学友四人,手段之凶残令人发指。可谁又知道,当时对于这个表面看似平常的争吵,却造成了马加爵心目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价值体系的摧毁性破坏。只不过他没有选择极端性的自杀,而是把失意、烦恼、愤怒转嫁给了他认为“ 伤害”过他的人,或者对他实施报复形成障碍的人。这种极端侵害性的心理无疑是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新动向,如何疏导他们心里的积郁,避免爆发成为社会公害,是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马加爵案件折射出的不只是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等方面,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
2.强化家庭教育,加强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联动,将问题和矛盾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而不致扩散到社会层面。目前离校、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大多是在学校和家庭都处于失控状态下发生的。有一个学生出走后的第二天,就参与盗窃团伙犯罪,而此前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到学校上课,可这一情况学校并未及时通知家长,直至这个学生出走后次日案发,公安机关找到家长,家庭和学校才恍然大悟,但却悔之晚矣!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通互动,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却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当向家长敞开大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像公开课、家长座谈会、定期或不定期的意见征询和学生情况通报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当将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一旦发生不良倾向,应及时报告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事件的发生。
3.整治和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各级文化、工商、公安行政机关,应当密切配合,要大力打击校园周边出售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的非法书摊、商贩;加强对各类电子游戏室、网吧的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经营对未成年人不安全或者不适宜商品的商场、店铺的整治,从源头上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关闭方便之门。
(四)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现在虽然大多数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法制课或结合品德课进行法制教育,全部高等学校已开设法制课。但这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和预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管理部门及其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学校要明确职责和指标,与教学实绩、年终考核、职称评聘、晋级挂钩。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校外要通过“ 法律进万家”、“依法治家”、“依法治村”、“依法治区(片区)”、“ 依法治厂”等活动,努力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要采取与政法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
结束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校园安全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于校园安全问题,我们既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立法,在制度上提供有力保障,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广大学生才会有一个美丽、温馨而宁静的校园。
作者介绍:
赵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昆明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云南照耀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2004年云大“2.23”案件凶手马加爵的指定辩护律师
李雪梅:昆明市第八中学教师
第三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实保护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学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和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有:
1、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2、是挤压、践踏、倒塌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和因设计质量差,建筑标准低,使用年久等原因致使教学楼、厕所食堂等校园建筑物倒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
3、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4、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5、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6、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10、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应对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而各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意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学校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抓”。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校要成立日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日常检查由政教处(德育处)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检查要以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燃气设施、供电设施、课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会议厅、泳池(馆)等人员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为重点,尤其是要对校园内的危旧建筑、电网线路、消防设备、体育设施、沟渠水道等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留“死角”。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2、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特别要注意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工作。防火是校园安全防范的重头戏,学校应切实加强火源火种管理,尤其是重点要害部位,专门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要落实防火安全责任人,对责任人要规定具体职权和责任要求,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这些防火安全责任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管理能力。3、贯彻“一保平安、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学校要把解决防火、防毒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有安全隐患的供给设备,要立即改造,彻底消除隐患。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建设、使用餐饮设施,规范膳食秩序,并加强对厨房、饭厅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卫生。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安全教育课上课表,班主任老师每周一个课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工作中来,在查找资料和排练小品等过程中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同时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通过对安全常识的了解以及观看小品及安全知识的录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对常规安全知识烂熟于胸。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护自救的能力。
5、完善和坚持“日查、周检、月报、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日查:班主任每天都要向学生强调安全事项,值日人员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填写《校务安全日志》。周检:每周例会或周一的升旗仪式,值日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作出安排,周末进行安全检查,填写周检查记录,在次周例会或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月报:每月各班将本月安全检查情况于月底(30日)前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给政教处,各班每月安全工作参加当月的文明班评比;季会:每季度全校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期讲: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签:层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校长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责任人。务必用责任捆绑的战术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6、建立公安、司法、工商、文化、社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经常清理学校周边的精神污染源,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学校保安员对校园及周边(校门口)课余时间尤其是中午、傍晚及晚修后时段的巡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和周边秩序稳定。
7、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与时俱进地拓展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使之能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意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以及消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变革与传统传承的冲突;塑造新型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偏常学生心理矫正及行为的监控,加强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黑社会及恶势力的熏染和渗透,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8、采取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并遵守安全公约。9、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条规。安全条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的实效性,因此条规的建立要符合六性:即教育性、警示性、针对性、广泛性、全员性、可操性。学校只有在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条规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到位。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报告制度,成立工作班子,健全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0、把好教育从业人员进口关。依据国家有条例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确保学校所有从业人员均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加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相关技能培训,严禁体罚、虐待或采用辱骂、诽谤和其他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伤害。
11、养成习惯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最终就是做好两方面工作,校内靠管理,校外靠教育。而安全教育主要是心育,心育就是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只有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强烈自觉的自保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因此,学校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保能力的训练,并着重通过专题校会班会、司法讲座、升旗仪式讲话、黑板报宣传、班主任安全专题教育课等专门途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预案和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强化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在班级的安全教育课中,应经常开展常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现实社会中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保能力。
12、门卫应坚守职责,把好大门。
家长把学生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就要对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安全负责。门卫的职责十分重要。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每天学生到校以后学校大门就要上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间学生进出班主任签批制度,防止学生随意进出校园,同时也要建立校外人员登记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13、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演练,如:火场逃生、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如何应对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自救的能力。
14、楼内活动防止踩踏。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1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完善心理咨询室,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学生、摸清情况、认真排查、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对问题生加强监控,采取一盯一、一帮
一、交朋友促转化方式,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努力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
16、增加投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学校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富余的教师中增加安全卫生员和生管人员及保卫人员,加强午间及校间、校内巡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浅谈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2-7-6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7月总第90期供稿 作者:宋翠平[导读]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
宋翠平山西省潞城市教师进修校 047500 摘 要:当前学校培养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将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校园学生安全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就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校园学生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学校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学校整体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做了一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安全现状 建设思路 实施方法
一、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实施,教育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安全建设也将对我国教育的平稳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认识上,把“两防”(防火、防暴)看成是校园安全建设的全部,忽视了校园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这种认识的偏差,使得许多学校安排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人员都是一些“富余人员”,对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也仅仅停留在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宿舍有无违禁物品的层面上。校方对安全建设的投入,也只有“硬件”上的设备投入,而“软件”上的配套建设则很少关注,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滞后、方法和手段落伍。
二、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转变,具体来说是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级学校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学校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遭到践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加剧,由此导致了一些 “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学校作为一个比较单纯同时又能接受到社会关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安全因素”选择在校园爆发的诱因。另一方面,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许多不良信息也随之泛滥,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很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乃至个别学生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自我封闭、自甘堕落,甚至发生自虐、轻生的极端举动。这是社会发展给我们校园安全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思路方法
1.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和“内疏外防”工作方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人为本”要求校园安全建设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不但要关注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更要从情感上去关怀师生员工,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近年来,许多校园惨案的发生不是源自外部因素,往往是内部心理矛盾激化的结果。“预防为主”是要求校园安全的管理者不但要做好各种突发情况下的预案,更重要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干预。
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是外部力量的侵入导致,也有可能是校园内部矛盾所引发。对于前者,属于学校管理的非可控因素,因此要积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尽量把各种不良的外部力量隔离在校园之外。对于校园内部的矛盾,则是学校的可控因素,管理者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及时了解校园师生员工的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内部矛盾激化引发校园安全事件。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常规化也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不断整合,在校生规模都比较庞大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安全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及时优化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公正、公平、公开地严格执行。当前,学校在校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较强,相当部分学生行为散漫,缺乏自律意识,这是学校生源变化上的突出问题。传统的“打压、管”对于“90后”已经明显落伍,他们更多地强调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而许多学校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数年不变,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变化和需要,因此,学校的具体部门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对这些滞后的制度进行“灵活处理”,造成的结果就是许多制度名存实亡。“人性化管理”由于没有可行的统一标准,演变成因人而异的“人治”;同时,破坏了“制度化管理”下“公正、公平、公开”的准则,又衍生出了新的矛盾。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个人电脑;与许多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地拿手机上网的热情相比,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诚然,确实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热衷于网恋、浏览黄色信息,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值得广大学校的管理者借鉴和学习。高等院校都建有资源丰富的校园网,除了校方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种动态以外,每个学生都能通过BBS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这样进行互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能使学校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沟通方式走进了大众生活,许多高校又借势开通了“红色微博”,用“90后”用语和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发布各种有益信息,与学生对话,赢得了许多“粉丝”。学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积极利用而不是打压学生的上网热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因势利导,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第四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xx教育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实保护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学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和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有:
1、是不当活动造成欺凌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或者说一句话引起欺凌现象。
2、是挤压、踩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踩踏,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等。
3、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或不年龄骑车(小学骑自行车、初中骑摩托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4、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5、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6、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10、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11、溺水事故。未成年人不在成年人的带领下,私自单独或结伴去大海、水塘、河流等地方游泳,造成溺水事故。
二、应对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而各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意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学校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抓”。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校要成立日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日常检查由政教处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检查要以供电设施、课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人员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为重点,尤其是要对校园内的危旧建筑、电网线路、消防设备、体育设施等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留“死角”。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各项制度。特别要注意做好校园消防、溺水、交通、踩踏、欺凌以及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工作。各学校的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要落实校园安全责任人,对责任人要规定具体职权和责任要求,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召开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
3、贯彻“一保平安、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学校要把解决防火、防毒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有安全隐患的供给设备,要立即改造,彻底消除隐患。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安全教育课上课表,班主任老师每周一个课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工作中来,在查找资料和排练小品等过程中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同时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通过对安全常识的了解以及观看小品及安全知识的录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对常规安全知识烂熟于胸。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护自救的能力。
5、完善和坚持“日查、周检、月报、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日查:班主任每天都要向学生强调安全事项,值日人员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填写《校务安全日志》。周检:每周例会或周一的升旗仪式,值日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作出安排,周末进行安全检查,填写周检查记录,在次周例会或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月报:每月各班将本月安全检查情况于月底(30日)前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给政教处,各班每月安全工作参加当月的文明班评比;季会:每季度全校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期讲: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签:层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校长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责任人。务必用责任捆绑的战术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6、建立公安、司法、工商、文化、社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经常清理学校周边的精神污染源,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学校保安员对校园及周边(校门口)课余时间尤其是中午、傍晚及晚修后时段的巡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和周边秩序稳定。
7、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与时俱进地拓展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使之能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意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以及消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变革与传统传承的冲突;塑造新型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偏常学生心理矫正及行为的监控,加强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黑社会及恶势力的熏染和渗透,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8、采取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并遵守安全公约。
9、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条规。安全条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的实效性,因此条规的建立要符合六性:即教育性、警示性、针对性、广泛性、全员性、可操性。学校只有在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条规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到位。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报告制度,成立工作班子,健全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0、把好教育从业人员进口关。依据国家有条例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确保学校所有从业人员均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加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相关技能培训,严禁体罚、虐待或采用辱骂、诽谤和其他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伤害。
11、养成习惯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最终就是做好两方面工作,校内靠管理,校外靠教育。而安全教育主要是心育,心育就是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只有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强烈自觉的自保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因此,学校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保能力的训练,并着重通过专题校会班会、司法讲座、升旗仪式讲话、黑板报宣传、班主任安全专题教育课等专门途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预案和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强化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在班级的安全教育课中,应经常开展常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现实社会中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保能力。
12、门卫应坚守职责,把好大门。家长把学生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就要对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安全负责。门卫的职责十分重要。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每天学生到校以后学校大门就要上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间学生进出班主任签批制度,防止学生随意进出校园,同时也要建立校外人员登记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13、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演练,如:火场逃生、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如何应对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自救的能力。
14、楼内活动防止踩踏。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1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完善心理咨询室,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学生、摸清情况、认真排查、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对问题生加强监控,采取一盯一、一帮
一、交朋友促转化方式,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努力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
16、增加投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学校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富余的教师中增加安全卫生员和生管人员及保卫人员,加强午间及校间、校内巡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第五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临泾乡毛头小学范忠荣
学校既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校园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建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妨害校园安全的隐患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是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三是交通事故。安全防范意识差,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四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五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六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七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八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
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法防卫造成伤害。
九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加强校园安全对策
(一)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将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安全工作纳入监管范围。
一要进一步落实学校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和管理工作。
二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纳入各地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力量,健全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
三要重点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安全工作。要指导学校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四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
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五要组织开展面向本地区全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的安全检查,逐一检查这些学校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校舍、食堂、自备水源、厕所等易发事故环境的隐患排查情况,做到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重大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二)加强检查消除隐患
中小学校要在春秋季开学前,普遍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指导督促学校把上级部门对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加强合作齐抓共管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
(五)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
(六)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
校园安全是一件忽略不得的大事,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