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4: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第一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记得当老师的第一天爸爸对我说:“教师是全天下最崇高的职业,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用心去做,一定要对得起这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那时起我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把所有的热情和爱心投入到学生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我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

疑问。于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不断向老教师请教,总是在盼望有人能为我指引方向,就在这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从而获得了一次向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学习的机会。

《和教师的谈话》——它是一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亲身向教师们“现身说法”的名著。赞科夫在这本书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论体系浅显易懂地介绍了一线教师,涉及“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等11个章目的框架设计,很清晰地展现了赞科夫理论体系的全貌和要点。因为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使我很自然的联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读后使我豁然开朗。它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师德的核心源自于“师爱”。

一.爱学生,就是要深入地了解他们。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找到他坏习惯的成因,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我们班有个学生行为习惯懒散,上课总爱打瞌睡,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经过和家长联系,和学生谈话,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边,自小跟随爷爷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学排挤,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便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他爷爷的爱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强自立,懂得用行动去感恩。因为身体原因,许多同学不愿和他搭档,于是我特意让科代表做其师傅,辅导他学习。很快我便发现他状态好转,并能主动地和我接近。了解就是教育的钥匙。

二.教育学生,就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优点,充分释放潜能。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 “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以前有个学生上课老爱趴桌子,课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厌烦。课后我找她谈话,说她基础不错,完全可以成为语文科的种子选手。结果这次谈话让她大受鼓舞,上课便开始积极发言,后来发现他朗读功底不错,于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她很多朗读的机会,在同学们的好评和掌声中,她终于有了学习的热情。事后她对我说,她很感谢我这么重视她。其实我只是一根火柴,点亮了那根灯芯。

三.爱是耐心和热情的结合。

《和教师的谈话》的第二章讲到了教师和儿童之间相互的情感关系。他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琐碎,学生们在成长中总会反反复复出错,这就需要我们要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学生错误。教学初,因年轻气盛,常为学生的错误而恼怒不已,大发雷霆,教育缺少足够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学生不仅不能正视错误,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后来发现冷静得倾听,细心的教导,持续的关注,不断的鼓励,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听话。其次,教师的爱还应该与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赞科夫同时也说到教师还需要很大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会很好地去爱学生。这时候对照我自己,有时候我没有一点热情就走进了教室里,结果学生听了一堂乏味无聊的课,我自己是窝了一肚子火出来。相反,我精神抖擞,学生也是激情高涨,课堂热闹,课后有收获。老师要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进入角色

第二篇:《和教师谈话》之读后感

《和教师谈话》之读后感

《和教师谈话》之读后感

《和教师谈话》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著作中,被誉为“教师必备书”的著作之一。这本著作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小学教学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论观点、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效果。这种形式,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容易的多,更能够思路清晰地去感受书中每个章节主要内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

目前,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完全读完,但是在前六章的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属赞可夫在第二章教师和儿

童章节中所阐述的内容。赞可夫在本章中说:“师生之间互相有好感的气氛,首先要求学生由衷的尊重老师。”这句话让我想到,现今多数师生之间关系,要么是管理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要么就是放任挚爱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民主型师生关系却很少。赞可夫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那首先就要获得学生由衷对教师的尊重。可是,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尊重却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基础上,即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正当的权利。

那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呢?用“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是否就是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如果是的话,那些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中难道教师没有用“爱”的态度吗?尊重做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有些茫然了!接着读下去,当我看到赞可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 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我明白了,尊重学生是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而且这种爱是要面向全体的孩子,而不是个别的孩子。这样的爱才是高尚的师德。我们用这样的爱,不仅会在学生面前树立真正的威信,也会感化那些学困生,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但是,“严”是不是意味着,就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是传统教学那样,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岂不是很快就会变成专制型的吗?所以,这里的“严”是在不违背新课程理念中‘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态度。这里的“严”和“爱”是紧密结合的,比如,在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我们可以过去拍拍他的肩,给其传递一种这种行为是不可行的眼神;或者对其说‘XX,老师需要你的合作,请你把书关上···(稍微迟疑一下),谢谢你!’这也是对错误行为的一种严格管教,但它却是在爱中的严格。老师尊重了学生,那学生也会在感激中,尊重老师,并在以后的行为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对于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不应该着急,应认真听完学生的话;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不应该是主宰者。二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上,并不能完整的回答一个问题,不会说出思考的过程,教师只要引导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种习惯,回答问题就会越来越棒。所以,我特别同意赞可夫所说的:“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也有助于巩固教师的威信。”

当然,要真正做到“严中有爱”,需要教师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只有了解了

他们,我们才可能对阵下药付出我们的爱。那如何了解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善于观察的能力。这也正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不仅要想到集体,也要想到个别。其最终还是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才是真正爱的态度。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真正的民主化。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健全发展。

正如赞可夫所说:“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爱与其他东西不同的是:它会越分越多。这样的爱,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付出,慢慢体会其价值所在。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第三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新围小学沈佳波

在学校里学生有作业,老师也应该有作业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我打算在看了这本书后写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就知道这是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我觉得很枯燥,没兴趣看。可这是作业,作业总该完成。于是我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惊叹苏联的教育如此先进,如此科学。虽然距今已有几十年了,但就站在现代的教育角度来看,苏联的有些教育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先进性。苏联的教育为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苏联教育界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就是其中一位。赞科夫对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挑战,并指出其重大缺点,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位大胆、有创造性的革新家。严格来说,他的教育思想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我特别欣赏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他的实验教学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体现这一主导思想并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是:(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在这,我主要谈一谈第二条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强调复习,而且是多次的单调的重复。上学年,我任教一年级。每上一项新内容,几乎要花半节课复习,教学进度很慢,慢得让我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说真的,复习多了,我自己都觉得没劲,更何况学生,那些优秀的学生早就掌握了,可是后进生恐怕还是一知半解。然而,一年级毕竟是学习的起始阶段,多次复习还是有必要的。但是高年级呢?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讲同一个材料,学生则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听教师讲解。比如一篇语文课文,单是讲新课的时候就以各种名目读四五遍,课后还要求学生熟练,复习时又要读。用两节课可以讲完的课文,却要用三四节课。其实,有些课文是浅近的,只要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一遍,学生就懂了。读第一遍,学生还喜欢听。再读,学生就不要听了。学生知道你以后还要读许多遍,索性连第一遍也不注意听。赞科夫说:“这里我想起条件反射论的创始人巴甫洛夫的话。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脑皮层的一个地方,或者像巴甫洛夫实验室里常说的那样,老是叮在一个细胞上,就会使它进入无兴奋状态,于是出现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半睡半醒,提问他时表现出那种惘然若失的样子,并不奇怪。据观察,采用这种教学法,到一个学习日结束时,儿童神经系统的抑制现象很严重。

上述的例子说明:单调的重复、烦琐的哲学和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而且更严重的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用在这上面的时间太多了。赞科夫认为,有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不需要当时就练到那么纯熟的。要求一下子练熟,势必要搞机械重复和死记硬背。例如打算盘,让学生练得极其纯熟,但是以后不用算盘了,几年之后几乎忘光。赞科夫说,成年人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都是一下子背出来的,只是因为他们常常要用到它,谈到它,所以达到了高度熟练和终身难忘的程度。而对于年龄尚幼的小学生,为什么要强迫他们一下子都记牢呢?这种要求学生连续重复而“一下子”记住的识记方法是很不科学的。

“高速度”不是“开快车”、“赶速度”,不是一节课上学的东西越多越好。“高速度”的意思不是搞多次的、单调的重复,以至把教学进度拖得很慢。这个原则要求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丰富多彩的智慧,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把这些知识纳入一个广泛的体系。

我觉得,赞科夫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尽量灵活地遵循这五个原则,特别要遵循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多看看教育理论书籍,肯定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帮助。虽然理论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理论终归对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

第四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初看该书,便被作者的众多头衔震惊了——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我实验室”领导人——赞科夫。可见这是一个风云人物,而,真正令我折服是他对教育的突破理解,前卫的教育理念。

在苏联,那个年代,无可厚非,赞科夫是教育的引领者。他自1957年开始组织和领导“教学与儿童发展”课题的大规模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20多年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中,形成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他的教学论思想曾对苏联学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赞科夫有诸多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教学与发展》、《论教学与生活》、《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小学教学新体系的试验》等。

《和教师的谈话》是赞科夫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他克服旧教育课程的矛盾,建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教育课程。他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着重抓“能力培养”,这正是近20多年来美、日、德等国家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教师的谈话》包括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认识周围世界,知识的广度和巩固性,劳动教学,在美的世界里,教学和发展,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掌握知识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劳动及其创造性11章节,深入浅出地概述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已成为当代苏联深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必读书,它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捧起书本,打开第一章——课堂上的生活,讲述的是对传统教学的看法和作者的教学畅想。记得书中有那么几句话: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们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巨大步伐;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预先就规定好:什么东西、按什么顺序应当成为儿童内心注意和感受的对象,难道能够激发儿童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吗;使儿童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这些话都是对课堂教学的美好期待,读完之后我收获颇丰。我开始思考,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能否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就拿语文课来说,为什么分析课文一定要先经过死板的几个阶段?为什么朗读因时间而可有可无? 在经历了12年的中小学学习,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步入大学,大学相对多变轻松地上课方式反而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听课时可能会一时找不到重难点,不知如何记笔记。诸如此类的困扰都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育常常忽视孩子的能动性,对于一些孩子日常的生活中的个人体会、想法无法带到课堂中来,从而形成不了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学习中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对事物充满新奇感,他们喜欢将问题带进课堂,这时便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与沟通,实现课堂与孩子的互动。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课堂教育仍需要大幅度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环境的优化,这些都是教育机构该考虑的问题。

该书的第二章讲述的是儿童与老师,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人都爱说“3岁看到老。”意思是我们能从小孩子的习惯想象到他长大后的性格等诸多个人情况。而小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除了家庭环境大部分受幼儿老师的影响。幼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到6岁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孩子需要老师教她如何洗手,如何上厕所,如何听课等等。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而意志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老是牵着学生走路,那他就是不懂得意志力形成的条件和源泉。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在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这正是一种克服困难的练习,也就是意志努力的锻炼。”我认为一个老师培养孩子的意志可以体现在任何一方面,举例来说,老师和家长一样,都过度的保护着孩子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上,老师时刻盯着孩子,护着孩子,玩个健身球,一路跟随,怕摔倒,一方面老师提心吊胆,另一方面,孩子能力发展受阻碍,会让孩子今后遇事无法果断地做出判断,无法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记得我小的的时候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当然,心疼是必须的,但更多的,爸妈想让我懂得摔倒就得自己爬起来的道理,摔的痛了才知道下次小心。在我实践的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带一盆小植物来,放在教室里,每天照顾它,和它一起长大。我认为这就是培养孩子意志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小孩子照顾盆栽既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又是教育他们做事要有计划有恒心负责任。每天小朋友给植物浇水,坚持下来的小朋友会因此而收获成长,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植物一天天成长,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收获就有动力,小朋友会因此变得积极向上。

“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是第三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的确,人脑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对于小孩来说,他们的大脑具有很大开发潜能,记忆力更是惊人的。对幼儿的教学要想取得好成效需要配合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以让孩子多学为目的强加给孩子知识。

该书接下来几章的内容是围绕着儿童发展的三个方面展开,提倡5大教学原则。赞科夫的发展论以学生为出发点,意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便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赞科夫的教育理论与教改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而“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赞科夫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颇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应该多阅读此类书籍,增加自己的内涵。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伟大,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学前(3)班

11950341

张霞

第五篇:《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

初看该书,便被作者的众多头衔震惊了——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我实验室”领导人——赞科夫。可见这是一个风云人物,而,真正令我折服是他对教育的突破理解,前卫的教育理念。

在苏联,那个年代,无可厚非,赞科夫是教育的引领者。他自1957年开始组织和领导“教学与儿童发展”课题的大规模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20多年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中,形成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他的教学论思想曾对苏联学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赞科夫有诸多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教学与发展》、《论教学与生活》、《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小学教学新体系的试验》等。《和教师的谈话》是赞科夫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他克服旧教育课程的矛盾,建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教育课程。他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着重抓“能力培养”,这正是近20多年来美、日、德等国家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教师的谈话》包括课堂上的生活,教师和儿童,学习的诱因,认识周围世界,知识的广度和巩固性,劳动教学,在美的世界里,教学和发展,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掌握知识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劳动及其创造性11章节,深入浅出地概述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已成为当代苏联深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必读书,它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捧起书本,打开第一章——课堂上的生活,讲述的是对传统教学的看法和作者的教学畅想。记得书中有那么几句话: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们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巨大步伐;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预先就规定好:什么东西、按什么顺序应当成为儿童内心注意和感受的对象,难道能够激发儿童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吗;使儿童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

这些话都是对课堂教学的美好期待,读完之后我收获颇丰。我开始思考,传

统教学方法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能否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就拿语文课来

说,为什么分析课文一定要先经过死板的几个阶段?为什么朗读因时间而可有可

无? 在经历了12年的中小学学习,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步入大学,大

学相对多变轻松地上课方式反而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听课时可能会一时找不到重

难点,不知如何记笔记。诸如此类的困扰都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育常常忽视孩子的能动性,对于一些孩子日常的生活中的个人体

会、想法无法带到课堂中来,从而形成不了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积极活跃的课

堂气氛。学习中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对事物充满新奇感,他们喜

欢将问题带进课堂,这时便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与沟通,实现课堂与孩子的互动。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课堂教育仍需要大幅度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培养,教

学环境的优化,这些都是教育机构该考虑的问题。

该书的第二章讲述的是儿童与老师,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人都

爱说“3岁看到老。”意思是我们能从小孩子的习惯想象到他长大后的性格等诸

多个人情况。而小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除了家庭环境大部分受幼儿老师的影响。

幼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到6岁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时期。

在此期间,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孩子需要老师教她如何洗手,如何上厕所,如

何听课等等。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给儿童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必要条件,而意志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老是牵着学生走路,那他就

是不懂得意志力形成的条件和源泉。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

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在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

和障碍。这正是一种克服困难的练习,也就是意志努力的锻炼。”我认为一个老

师培养孩子的意志可以体现在任何一方面,举例来说,老师和家长一样,都过度的保护着孩子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上,老师时刻盯着孩子,护着孩子,玩个健身

球,一路跟随,怕摔倒,一方面老师提心吊胆,另一方面,孩子能力发展受阻碍,会让孩子今后遇事无法果断地做出判断,无法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记得我小的的时候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当然,心疼是必须的,但更多的,爸妈想让我懂

得摔倒就得自己爬起来的道理,摔的痛了才知道下次小心。

在我实践的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带一盆小植物

来,放在教室里,每天照顾它,和它一起长大。我认为这就是培养孩子意志的一

种有效方法。让小孩子照顾盆栽既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又是教育他们做事要有计

划有恒心负责任。每天小朋友给植物浇水,坚持下来的小朋友会因此而收获成长,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植物一天天成长,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收获就有动力,小朋友会因此变得积极向上。

“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

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是第三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的确,人

脑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对于小孩来说,他们的大脑具有很大开发潜能,记忆力更是惊人的。对幼儿的教学要想取得好成效需要配合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以

让孩子多学为目的强加给孩子知识。

该书接下来几章的内容是围绕着儿童发展的三个方面展开,提倡5大教学原

则。赞科夫的发展论以学生为出发点,意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便

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赞科夫的教育理论与教改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

而“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赞科夫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颇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应该多阅读此类书籍,增加自己的内涵。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伟大,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

层楼。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学前(3)班

11950341

张霞

下载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李芳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建工小学:李芳 这学期,我拿到了一本苏联列·符·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赞科夫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推荐5篇]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看完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教师的谈话》,受益非浅。感到自己应该看的书太多。就先选择这本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吧。我打算看后,按章节写出不能......

    和教师的谈话

    《和教师的谈话》读后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学习了苏联列·符·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惊叹,苏联的教育竟如此先进,如此科学。我......

    读和青年教师谈话读后感

    感悟大师智慧 更新工作理念 ——读《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这样说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

    《和教师的谈话》感悟

    在这个暑假读书活动中,我拜读了前苏联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其中一句话,我感触颇深——“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在他看来,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有效教学......

    教师怎样和学生谈话

    又是一年春来到农大附中好热闹我们几个来报道敬礼。学校发展装心间教育教学创新篇开拓进取争先。新年又有新气象校长处处做榜样身先士卒真棒。再夸老师学问高千次万次问不倒......

    《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800字

    《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 最近看了苏联列?符?赞科夫的《和老师的谈话》一书,《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800字。初看《和老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去看。但是耐着性子......

    读《和教师的谈话》有感

    读《和教师的谈话》有感 2008694121 朱柳桦 08教本4班 《和教师的谈话》里讲了一些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有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把对小学教学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论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