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出学习反思
外出学习反思
2012年9月27日,我参加了由宜昌市教研室在伍家实小举行的宜昌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虽然时间只有半天,听了三节课,一节专家点评,收获很大。对专家的点评我有以下反思:
听的三节课都是概念课,概念课作为数学教学中的典型课型,教学时,很多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甚至可以不用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记几遍,学生也就理解了。的确,当时表面上学生似乎是理解的,但很多教师也会发现,在之后的运用中,学生往往对概念容易混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概念本质没有真正地理解。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如此。例如: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较,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接着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后则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并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巩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亲历探索过程。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篇:外出学习反思
参加“福建省幼儿园科学教育研讨会暨名师教育主张研讨会”培训
学习心得体会
湖洋中心幼儿园 赖赠连
2014年5月6日—9日,由福建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福建省幼儿园科学教育研讨会暨名师教育主张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我园派本人和郭八一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研讨会上,首先由福建省学前教育名师培养对象王蓉、王晓芬两位老师依据《指南》精神,开展了有关科学与数学教育主张背景下的汇报讲座与教育活动案例,接着由朱丽芬、张婕、庄宏玲等老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案例交流与研讨。最后由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彭琦凡教授和华东师范学校教育系郭力平教授分别作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路径与策略》、《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及具体运用》的精彩讲座。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通过为期3天的培训,让参会教师及时了解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推进我园生活化、游戏化和基于问题探究与经验建构的科学教育的开展与研讨提供了理念基础。
第二、通过培训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一个课题研究活动是要通过一个长时间的探索,研究,不断地实践又不断的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能真正地达到一定的成果。它不是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甚至从小班开始研究到大班等等。想起我们幼儿园的的课题研究那真的只是形式一样的。完全没有真正花心思去研究,也没有经验。
第三个感触就是:当名师真的不容易,真的好辛苦,不要看她们坐在台上风风光光、侃侃而谈,谁知道她们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多少的汗水多少的休息时间。
第四、有条件的幼儿园,一定要多组织老师外出培训,接收更新的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014年5月12日
第三篇:外出学习反思
历史教育工作会议个人反思
2018年3月7日,我们全体历史老师参加了历史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由刘老师主持,主要进行了三个模块,首先听取了二实中赵老师的观摩课《民族团结》,然后听取了21中毕老师和25中学老师的经验交流,最后由刘老师总结上学期教学教研情况,并对下学期工作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学习,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总结如下工;
其一,赵老师的观摩课,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值得学习。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
其二,21中毕老师和25中学常老师的经验交流,让我感触颇深。他们的共同特点,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所以才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绩。
其三,刘老师作工作总结和部署。刘老师针对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的答题技巧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让我更明确自己以往工作的不足,并对今后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对比优秀同仁,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工作方式不够成熟,业务知识不够全面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积累经验教训,努力克服缺点,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
第四篇:外出学习反思(定稿)
工作已是第六个年头,上一次外出学习已是2014的事了。因为各种因素这两年没有过外出学习,感觉自己的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以前学习看热闹的时候多。后来不能出去学习,却时时渴望外出学习的机会,听听外面的声音。这一次如此幸运,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虚心学,好好学。
此次学习是由市教科所组织、岚山教研室承办的日照市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上午是三节优秀校本课程展示课例:巨丰镇刘祥云老师讲授的巨峰茶,安东卫街道周凡老师的渔民号子,东港区任忍老师的农民画,下午是校本课程经验交流会。莒县第四实验小学的陈文萍校长围绕校本课程进莒国》《走进莒国》研发与实践作的“植根乡土文化,润泽核心素养”的讲座,五莲县实验学校老师围绕校本课程《我要读“唐诗宋词”》做得报告,最后市教科研中心张鸽主任从理论层面做“从核心素养”看校本课程的指导。
作为一名日照人,自己从小跟着妈妈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却从没想过茶叶是如何做出来的。刘祥云老师结合巨峰是茶乡的特点,深入挖掘茶乡文化,带着孩子们走进茶场,走向田间地头,认识茶叶的分类,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深深体会了种茶炒茶人的辛苦。学习方式上,不是强硬灌输,课堂不再是主阵地,单纯的教授不再是主要的方式,而是自己成立小组去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们收获还是很多的。
早就听说过周凡老师执教的《岚山号子》很出色,今日终于一睹为快,这节课不再是简单的教授歌曲,号子背后的历史价值被老师挖掘的淋漓尽致。孩子在唱的时候仿佛真的是在撑着篙,用力的推着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号子,而是文化的传承。
任忍老师的农民画,通过自己的示范,孩子们对农民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用夸张的造型和饱满的色彩创作了自己的农民画。非常成功。
可以说,上午的课真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每位老师潜心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经过精心挑选,把它变为教材搬到教室,又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了解社会,了解校外的文化,非常有心。这样的老师是难得的,被这些老师教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下午是两位老师围绕自己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成果所做的专题报告,每一位都特别用心。
上班不久就接触校本课程,印象里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给定一本资料,自己照着上就行。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要开设校本课,意义何在?
我从张主任的讲座里找到了答案。校本课程不是照本宣科,校本课程是国家要求的学习课程里的一种,它可以是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级一起去学习研究的一个课程,而不是从别处搬来一套教材就用。学习校本课程是为了干什么呢?是为了让孩子更多的了解社会,与此同时,更多的是符合德育的要求。立德树人嘛!在孩子们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而要开好校本课程,这对老师是有极高要求的,首先老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素材。其次,作为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虽然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但船队还是需要好舵手,要开好一门校本课,老师还要把功夫做在平时,课前认真准备。这样才能有利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
第五篇:英语外出学习听课反思
英语听课反思
柘木中心小学:阳云
这次去实验小学观摩两位年轻教师的英语示范课,在“同课异构”的指导理念下,为我们呈现了两堂不同魅力的《What is the weather like?》.我体会到了每个不同教育者的独到风格,感受到了不同教师上课的魅力,这次观摩课整体而言,有这样几方面是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去学习的。
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参赛的两位老师都非常优秀,规范的书写,良好的语音语调,从容不迫的教态教姿,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她们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对教材的刻苦专研,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我们才能享受这次视听盛宴。
其次,上好一堂英语课要有好的教学设计。两位老师都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其中,常佳老师设计的天气视频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愉快地练习了该课的主题句。魏琼琪老师的单词教学新颖独到,采用的方法更方便了学生记忆。
再次,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三堂课中,师生关系民主融洽,老师给了学生很多展示的机会,两位
老师在练习主题句时,都设计了游戏,创设了情景,学生上台表演,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他们对这些句子有了更深的体会。
最后,通过这次听课,我在游戏设计上有很多感触。(1)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为游戏而游戏。(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3)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尽量创造贴近生活的、真实的语言情景。(4)游戏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练习。
总之,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英语课堂上应有的活力和魅力。我会学习这两位老师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