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延边教育学会地方、校本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秋梨沟镇学校梁忠建
摘要:新世纪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再次老师要为学生精心地设计问题,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火花,进行恰当引导。最后,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兴趣氛围环境 问题火花探究
新世纪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成为引导者。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即“自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步与成长的重要因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工作到忘我,时间过得飞快而愉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因此,如果能让孩子从爱好出发,就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引导他们透过知识之皮毛看到其真正的内涵,当他们真正去思考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当心里有了成就感,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赞赏。另外,不要太注重学习成绩,只要他努力了,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要责怪,不妨和蔼的对他说:“老师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现。”他们的自我成长就是在这样的鼓励和期望中完成的。培养兴趣就是要在参与中培养,在成功中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投其所好,鼓励其每一次的成功和与众不同。老师要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做法:如教学《书法》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竞价,一幅字,一百六十多万。学生感到很新奇。于是对枯燥的书法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学科。在教学中要善于去观察学生,才能抓住学生的心里倾向,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他们对新知识的焦虑,好奇以及急于求成的心理,采用一些主动的、探究、甚至有些冒险和社会活动去激起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来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欲望。
其次,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尊重每一位学生,注意倾听他们提出的每一个要求和问题,并及时帮助和指导。我觉得尊重才会平等,和谐才能轻松,只有在宽松、自主、愉悦、合作的氛围中,才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乐意去思考、探究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是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充分张扬个性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要运用关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情景等情感信息方面的交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敢说、敢想、敢做、敢问,为学生提供敢于自主学习的空间,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长。
再次,老师要为学生精心地设计问题。
因为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老师应多去为学生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方面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即问题应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还应适当的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进行分析,领会教材,同时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
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最后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广度和密度,尽量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在发言的同时及时发现疑点,这样才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本身就是勤于思考,勇于自主学习的体现形式,由问求答,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引导学生研究认识自己的学习的方式,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再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点滴火花,进行恰当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我听过一节《饮食与营养》课。老师在讲到土豆时说,土豆是一种即可当菜,又可当饭的食材。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均为苹果的10倍,维生素B1、B2、铁和磷含量也比苹果高得多„„老师正讲的起劲,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发芽的土豆不能吃。”大家猜猜,这位老师是怎么处理的?老师生气了“你傻呀,土豆生芽了,你还吃它干嘛。坐下!”老师又继续讲课了。教师这时如果能正确引导一下,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为什么发芽的土豆不能吃?”或者说“发芽的土豆究竟能不能吃?”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既有效处理好了偶发事件,又能水到渠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函数。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有关。课堂内部环境,包括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
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老师们不知是否和我有痛感——同学年到一班上课空气新鲜,心情就愉悦;到二班上课又闷又暗,气味繁杂,想不想开窗透透气,我是一定要换一下新鲜空气的。还有,我们学校有好多班级有这种习惯,学生不来的,把凳子扣桌上。整齐的班级,弄一个凳子四脚朝天,给人以凌乱感,很不雅观。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我也不必问,每当上课遇见这种情况就让学生放下。就连桌面也要求学生除了校本课所用的物品,其他的全部收起来。使桌面整洁。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引导才会取得更佳效果,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懈地去努力探究。
第二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把“传道”摆在首位,可见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传道”即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所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点,“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何把“渔”授予学生呢?我们就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我认识到一个聋哑人,他喜爱画鱼,画技高超,画出的鱼就像真的一样等内容)。学到这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此时,我便相机引导:“同学们读懂了这么多内容,很不错,但是用心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出问题来,你们能吗?”我这样一提,学生就明白的我的意思,马上又拿起书读了起来,很快又提出了:“为什么聋哑人他的画技高土超?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题目是什么意思?题目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不是学生容易解决的,于是,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很快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如:“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鱼游到纸上,先游到心里”等。学生从这些重点句子中体会到聋哑青年观察金鱼时入神着迷;画鱼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他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也正是聋哑青年之所以画技高超的原因:专注和勤奋。而且也是他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点拨,使学生达到了共识:聋哑青年的专注和勤奋,才练就了高超的画技(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学习了课文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你平时做事情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指导生活。
二、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来说,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无计划的学习好得多。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保障。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先制定短期目标,在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制定长期目标,让自己的学习一步步从小目标走向大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恰当地安排多项任务,使学习有序的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继续发扬,劣势进行克服,长期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会得到培养。
我常常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章。学习也是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就会按计划进行学习,就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盲目,学习效率就不会低下,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例如:我在每学期开学初,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特点,在学生拿到课本后,先让学生浏览目录后统观全书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制订一个短期学习目标,等学习两周左右时间后,再让学生制订长期目标,并要求学生们必须按照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进行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我觉得效果很好。
三、把握好以课本和课堂两个中心,提高学习效率。
(一)以教材为中心
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这实在是一个精彩的比喻。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地汲取水分和养料,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语文教材。好的语文教材蕴含知识、思想、情感、审美等丰富的养料,学生学好语文教材,自然可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语文教材没有丰富的养料,而是一片贫瘠,学生也难以获得知识和精神的滋养。所以要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首先要让语文教材成为沃土,然后要让学生植根于语文教材,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
(二)以课堂为中心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必须做到:
1.首先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认识,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火暴热烈。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一切的发展都应顺其自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引领学生探索思考的、牵着学生思绪走的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要集中体现本节课内容的主体和生成背景,通过引导启发、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2.其次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恰当地提升教学的高度,才能促进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厚积薄发!3.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教材,把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语文素养。
4.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适当地使用课件,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须几经岁月,几经春秋。只要坚持下去,天长日久,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使自主学习更好的实施
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信息的双向交流,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学中的沟通和合作,互动与交往是教学的互动性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角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教学并不是教师将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交往、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只有参与才能实现主体发展,学生的参与面要达到80%以上。
⑵形式多样。教师或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或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鼓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或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既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见解,形成共识,从而较好地实现人际互动、合作学习。
⑶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反馈应包含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式多样如个别交流、组内交流、质疑、倾听、训练等。另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自主学习得以更好进行。人格平等是任何形式的基础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基础;平等的对话、探讨和引导、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平等交往的基础。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和谐、互尊互爱有利于营造一个能激励学生探索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敢想、敢说、敢问,也有利于创新教育成为可能和事实。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领会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学会、会学、乐学,在愉快中反省,在探索中提高。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摆脱教师。”那就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悟,促其自学自悟、学会学习。
一、激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极高的热情。因此老师要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在教每组课文之前注重引导学生领会“导读”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每组教材组成及每组教材的训练项目。
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我这样导入设问:“课文记叙了雨来的哪件事?从哪里看出雨来是个英雄?”这样的开场导语拨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预习,导之以法
1、教给预习方法。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
预习可分五个步骤,即“看”、“查”“读”、“摘”“想”。“看”就是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查”就是通过查字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词的解释;“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对特别长的课文可选片朗读;“摘”就是把应读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做预习小结,想一想这篇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对自己的启发,要求学生写成笔,以便上课时有所依据。
2、设计预习题目。每课预习,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的要求即要有共性,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有所不同。如预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理解其意思,为理解全文打下基础。《将相和》一文预习时,我提出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中是怎样交代的?为引导学生弄清故事之间的关系,为理解课文中做好铺垫。
3、巧妙设疑。巧妙设疑,一是于文章关键处,抓住牵一发而动全篇的问题发问,使学生向纵深开掘,突破难点,读懂课文。
二、是在课文内容的矛盾处设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三、领悟规律,促其学会每教学一课,我都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领悟规律在小结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构,抓住重点,指导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并能领悟规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掌握学习的本领。
我仔细了解了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分析了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我根据实际制定了一些对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班内的学习风气,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自主地学习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我认为使学生喜欢语文,应该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最大的奋斗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起始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在学生心里播下喜欢语文,爱学语文的种子,这将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很容易开出灿烂的花朵,收获丰盛的硕果。所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学生喜欢语文的。
(一)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表情达意最丰富的一门学科。学生之所以觉得学语文干燥乏味,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语文学科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须深深地挖掘每一篇课文的人文因素,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条情感交流的桥梁,创设一个学生与作者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的独特体会独特见解得到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回答在课堂上迸发出亮丽的光彩。当学生的情感世界被激活了,就很容易体会到语文科的趣味。于是,每一篇课文我都会设定一个情感培训目标,这个目标我是结合课文的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的。务求找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合点,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努力使每个学生能够享受快乐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抓好语文课堂教学。而针对我班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特点,我决定要精心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于是,我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去获得知识,尽情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决定课堂气氛好坏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在于老师。课堂气氛不好,反映了老师的课上得不好。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使我的语文课变得更有趣。于是在课堂上我时而像一个资深的导演,策划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时而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演译着课文中每一个动人情节,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时而我又像一位煽情的演讲家,为学生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故事,使学生产生求知若渴的愿望;时而又是一位机智的引路人,在我的点拔下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时而又像一位虚心的求学者,投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问题,一石击起千层浪……
我还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教态、表神甚至自己的一个眼神我都不敢掉以轻心,都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因为我力求使学生感到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是一种享受,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是一种快乐。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讲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能够做到上每一节课都能像上公开课一样认真对待。我被她那种刻苦认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也以她的精神时刻告诫自己,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很快我便发现,在我的精心组织下,我的课堂成了学生快乐的学习园地。在学生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要用自己精彩的表演、富感染力的朗读、简炼的语言来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令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有所成,找到学习的乐趣。
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学生的学习更不例外。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也注意讲究方法。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好差分化现象,为了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因此,采用了“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对于成绩优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除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的文体活动和学科比赛。因为我认为孩子在实践中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习与能力的发展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如我班的李虹同学在我的辅导下参加了大朗镇首届古诗词朗颂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获奖的当天,她高兴得流下了泪水。多年来我都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在我的指导下,很多学生都获得了一些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和成绩。看到孩子们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时欢欣的表神,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教学技能,还要有一又雪亮的眼睛。
对于在班里学习语文暂时落后的学生,我采取了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辅导的方法。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愿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让他们与优秀勤奋的同学结队,不给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种类型是肯学,但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让他们多找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是有望提高的;第三种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也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进步,他们才能获得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不再惧怕上语文课,不再惧怕做语文作业,才能真正地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我认为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比起任何的事情都重要。多年来,对后进生我都采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采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对于中间部分的学生,这是一个班内占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而这一个群体的学生似乎很容易被老师遗忘,但我并没有忽略这一个群体,我要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更注重鼓励这一批同学要自强不息,注重挑战自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我通常采用支持鼓励的方式,在课堂上多提问,尽量创设让他们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作业上,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时常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进步中寻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使学生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除了拥有一颗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心之外,我认为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善于在学生面前露一手。针对我班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我经常在写作课上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写好后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同时,找出写作的规律,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可怕。为了提高后进生写作的能力,我还坚持对学生面改作文,当面对学生提出修改的建议,为学生指明方向,从而消除了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经常为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在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中,体会了文章语言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领悟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迫切希望模仿老师,透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有了读书的欲望,在不知不觉间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语言习惯时,我也注意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经常为他们作示范,使他们相信我这个语文老师的能力,愿意听我的教导。
三、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仅仅是喜欢还不够的,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不外乎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认为在语文能力中更重要的是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也正在摸索当中,但我认为语感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说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感悟能力涉及到人的感觉和悟性,因此,我很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同时,我也很注重把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每一篇课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务求使学生能在我的点拔下自己去感悟每一篇文章。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好词佳句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我注意用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即学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求学生看相应的文的方法。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以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同时,我还注重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会、故事会、诗歌朗读比赛、写作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我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的确比以前强了。
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重在课堂,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兴趣的培养我们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把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己任。这一学年,我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基本上使班上的大部分同学喜欢学语文,喜欢上语文课。上个学期结束时,我也作了一份不记名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班80%以上的同学已经喜欢语文了。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还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能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播下喜欢语文的种子,同时也希望这颗种子能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
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的教也处于被动的教的状态。新的课程的改革,使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方方面面对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及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点点滴滴地加以引导: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传统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从小就接受母语熏陶的影响,许多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没有新鲜感,认为知道的已经很多了。学习的动力不大,他们感到的是被迫学习.因此,导致一节课下来,事倍功半。针对这种情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尽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择一些小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发学生兴趣,并穿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比赛。通过参与,吸引一部分学生,引发他们参与的意识,唤醒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间接地使学生对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去锻炼
语文教材中,“活动”内容安排的较多,利用书中所给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搜集材料,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知识,一方面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辩论话题,在讲到“《美猴王》”这篇文章时,对论点“美猴王是猴、是人、还是神?”加以辩论,让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加工、提炼语言文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根据需要,选取材料,进行加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探求。
三、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去安排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一言堂”已远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早已被学生所否定,怎样才能使“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语文知识,一方面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一知半解,略知一二;另一方面许多理性知识学生不感兴趣,难以理解、领悟,针对这种情况,为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知识的当中,我采用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分式,对有些语文内容,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安排、自己讲解,从而自己小结、补充,例如,在教学《空城计》,让学生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进一步体会诸葛亮、司马懿的性格特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对小说的要素加以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拓展面宽。单纯地将书面知识,给学生加以罗列,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单调、枯燥,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失去兴趣。为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问题。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中,学生对春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片面的表象认识中,对文章中写景的方法,一知半解,是零散的。如果只停留在分析文章的结构这一教学点上,在教学深度上不免有些欠缺。那么,如何挖掘知识的深度呢?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美,主要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找答案,给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帮他们总结出以下方面的原因:(1)充分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写景物。(2)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3)人景结合。(4)动静结合。一方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又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五、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紧,内容多,而中学语文的教学,课外空间的伸缩大。针对课改的新导向,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定的能力,在今天竞争无比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训过程中也显得无比重要。针对班内有些后进生长期形成的怯懦、无动于衷的情况,为有意识地“刺激”他们久已形成的“麻木”状态,调动他们久已习惯的“封闭”状态,我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让学生互相出题,同桌互答,让他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享受“荣誉感”,互批互改,使学生享受角色转换的喜悦和得到认可的自信,使他们由“能学”逐步过渡到“想学”,进而实现“会学”,直到引导学生达到“坚持学”的目的。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引发和明确学生的学习责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对知识活学活用的引导,从而大大阻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知识面窄,对有些知识难以理解,同时,课上老师对课堂的调控把握不够,学生活动时间与整个时间把握不够,再加上短时间内由于学生还不能适应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活动的“度”难以把握,学生短时间内不能集中话题,进入角色,难以在教学中做到“活”而不乱,同时,由于书本材料和学生知识的局限性,需要许多课外的知识加以补充,而多媒体对于教师来说,都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更别提学生在学习中的运用了。这也进一步让人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总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能学”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从而进一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责任上,导入学生能“坚持学”,尽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尽善尽美,使学生彻底地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第三篇: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
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那么哪位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利,这种教育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常常听到有的教师这样说:对学生就应该毫不保留地说出他的缺点,这才是严格要求呢?我们听起来似乎觉得此话言之有理,但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这些所谓的严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只是强调反面批评、教育,而忽略从正面积极地引导、激励的作用,低估了赞美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力量。在教育工作中,学生往往因为教师的一句不逊之言而心灵受到伤害并因此一蹶不振;也有因为一次表扬、赞扬而走向成功,并能使之终生难忘。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会赞美学生这种方法是何等的重要。较之优秀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鼓励。因为他们由于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身上毛病多的学生,有的教师对该生的批评也经常是攻击一点还及其余,挖苦、讽刺、揭伤疤,严重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了教育转化的难度,甚至造成严重的教育失误。在我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位当年在班里是赫赫有名的“闹生”,我与他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增进友谊。从闹生变成我的助手。一次偶然的班级活动,我发现他有领导才能,于是在班里对他的一番赞美,并大胆地让他当了班委。他本人也觉得十分受宠若惊,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向他委以重任,尽量发掘他的能力,结果他所做的工作都很出色。当他毕业后不久来到学校看望老师时,他说:“我永远忘不了老师对我的高度评价,那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老师不说,我还不知道呢?”从他那一脸灿烂的微笑中我似乎悟出:教师对学生的赞美的价值、意义是无法估量的。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基于这两种动机,若要让学生能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种优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第四篇: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赏识学生
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赏识学生是看得起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正确的赏识学生,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因此教师赏识学生善待学生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教师的赏识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信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开始,是行动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赏识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相信我。于是就会在他心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他就像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欢乐与幸福,从而有了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了同困难斗争的勇气。结果他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二、教师的赏识能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教师对学生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上就是对某学生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肯定,而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赏识和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赏识其实包含对学生的爱与期望。通过赏识更加激起学生在某一方面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以逐渐挖掘,光点得以越闪越亮
三、教师的赏识能使学生优势互补
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也不相同,教师对学生闪光点的赏识会引起许多同学赏识、喜欢这个闪光点。社会心理研究认为,人们普遍愿意模仿学习他们喜欢、爱戴的人,青少年更是如此。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使同学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去赏识学生,使他们走向成功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发现闪光点,这是赏识学生的前提
现在部分教师总以分数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却忽视学生的个性,抹杀了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其结果是学生厌烦学习、害怕学习。试想在教师一声声“你怎么这么笨”的呵斥中,学生怎么会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又怎么会有相信自己会成功的心态呢?也许你要说,有的学生实在没什么可赞许的,教我怎么去赏识呢?但我以为说这话是你没有放下教师架子,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你的朋友:你总以大人眼光衡量学生,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行,于是你永远发现不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有许多经验在大人看来没什么了不起,可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创造和发现;也许一元钱在现在是微不足道的,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在捐款活动中,捐出仅有的一元钱,你能说这仅代表一元钱吗?这分明是一颗充满爱心的童心在闪光;也许上课发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件平常事,可胆小、害怕的同学,在一次鼓足勇气发言,却又错了时,难道你能嘲讽吗?······我们的学生身上有许多闪光点,需要教师去发现、去赏识。
(二)理解学生的心灵和行动,这是赏识学生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理解是指人去了解、接受对方的行为和思想。有人说理解是爱的别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心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两层意思:首先要理解学生的心灵,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再要理解学生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思想,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的渴望。
(二)善待学生,这是赏识学生的表现
善待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赏识学生的具体表现,这里的善待学生包含二层意思。其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其二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教师绝不能伤害每个学生的尊严。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有学生的经验,有时他往往会提出许多在教师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这时教师首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他的爱思考,赏识他有提问题的勇气。
第五篇:要学会学习
要学会学习
一、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获取好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学生在求学时代都面临着两大学习任务:既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又要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是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容易遗忘,相对于知识而言,能力则是永久的,它能给学生带来终生的益处——离开了学校,他们仍然可凭借这种能力继续获得知识。
二、班会准备请几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好发言准备。
三、班会程序主持人:
同学们,我们全班工有50位同学,如果每个同学谈一条学习经验,那全班就有50条经验,这50条经验将成为我们集体的共同财富,是我们学习上的无价之宝!现在我宣布“要学会学习”主题班会开始,请同学们上太谈一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从预习、听课、笔记、提问、学习时间安排、“合作学习”等方面交流学习方法)
学生1:(交流利用早上学习的好方法)主持人:这位同学的发言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可以利用家庭周围的社会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最适合于自己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
学生2:(交流在作业 比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安排)主持人:这一方法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的,利用大脑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交替作业,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3:(交流当考试失败时如何进行调节)主持人:他的经验是,用格言警句来勉励自己,使自己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四、班主任小结主持人:
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本次主题班会的发言的同学就到此为止,下面由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开得很好,发言的同学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同学们务必善于借鉴、善于总结、善于创新,不断总结出更好的学习方法,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