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享受数学乐趣 实现数学价值
享受数学乐趣 实现数学价值
【论文摘要】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记住概念、公式、定理,记住老师讲的各种“题型”的解法,从而会模仿它们解题,因而,大多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新的教学理念。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作为老师,我们应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认真思考一下,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策划中心,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乐趣、感悟价值。
【论文关键词】数学,乐趣,价值
新课标的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唤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一句话: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说,提高课堂的乐趣,是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具体表现。
一、挖掘生活素材,在联系实际中享受乐趣,感悟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课改前的一些数学题目却经过多重提炼,课改后的许多数学题基本在生活
中都能找到原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物品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课前布置一项作业: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动手制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上课时,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像化妆品包装盒、牙膏盒、火柴盒、墨水瓶盒、骰子、魔方等。在学生汇报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会时,有些学生就谈到了: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要有6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要一样大,正方体6个面要一样大,长方体和正方体有8个顶点等。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抽象出它们的特征,同时,学生感受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节课,我对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学生在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深刻认识。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更能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活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体现于你我的生活中。学生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世界中挖掘出无尽的学习财富,生活世界也成为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回归实践,在数学活动中享受乐趣,提升数学价值
在我们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并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引导,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外,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在“探索——发现——再探索”中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真正地领悟数学的内涵、提升数学的价值。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老师让学生带上钱,亲自去超市购物,在付款时想一想:营业员阿姨该怎样找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但不管是何种方法,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购物过程中通过自我体验,感知新知识,理解抽象的算理,并主动地建构内化。
数学知识并不仅仅只能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数学思维伴随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在生活实践与算理理解的交融中,学生既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增强了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认为学习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学习的价值不正是如此吗?
三、真情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实现数学价值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待我们的学生,应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这样学生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自由的呼吸,乐观而向上,活泼而富有朝气。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充满真诚与个性的评价中得到品德的修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
如在教学《找规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习:“请你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创作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好吗”?同学们兴致高昂地开始设计,很快就有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设计的拉花很漂亮,它的规律是红,绿,白,紫,黄,蓝;红,绿,白,紫,黄,蓝六色循环。我高兴地说:“你能列举生活中见到过的有规律的图案,说明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心观察的孩子。真棒”!有的学生说“我的作品的规律是:圆柱体、圆柱体、正方体;圆柱体、圆柱体、正方体„„.三种几何图形循环”。我赞赏地说:“你能把学过的几何图形和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联系起来,创作出有规律的图案,真不简单”。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常常用掌声鼓励大家,仔细听听,你能找到我的掌声的规律吗?(一、二、三三三;一、二、三三三),做了三次”。我惊讶地说:“你能用自己的动作简练地表达出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创作了有规律的掌声,你真历害”!„„ 在同学们
七嘴八舌地讲解中,我拿起一位同学的作品奇怪的问:“咦,这张画的是什么?看,真有特色,他一定有许多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听吧”。他高兴地跑上讲台自豪地说:“这是我设计的桌布,上面的图案很复杂,有小花,有小草,有小狗,有小鸡,还有房子,大树,太阳„„”我发现这幅图虽然很美,但是没有规律,于是我这样对他说:“你确实设计的很漂亮,可是你能说说它的规律吗”?这个同学一下愣住了,我说:“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找规律’,你能重新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吗”?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认真地画起来。从他认真的态度中,我看得出来,在老师真情的评价中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相信下一幅作品他会成功的。
在这样一个充满欢乐的数学海洋中,学生在课堂中一边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一边学会欣赏别人,而欣赏产生的巨大力量,可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第二篇:让学生享受“体验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享受“体验数学”的乐趣
内容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体验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的第一条建议,可见体验的过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体验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生命领域,调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能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体验学习。那怎样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让数学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当数学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寻求知识背景,感受生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
(1)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这一观点体现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使认知与知识的获取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的常用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于是,教学青岛版上册“快乐的校园”时,我将这节课搬到了操场上。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排队,看你能不能发现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孩子们兴致盎然。队很快排好了,“那么,下次你还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老师,我记住了我是这一排的第三个。”
“老师,我是这一排的第五个。”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老师,我的前面有三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真了不起!连“前后”都用上了。
“老师,我们这一排有8个小朋友,我排在第四个。”多聪明的孩子,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了“第几”,自然有真实感、兴趣也高。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下册《桌子有多长》时,课一开始我着急地对孩子们说:“过两天我们班又要转来一位新同学,可是教室里已经没有多余的课桌了,负责桌椅的老师答应为我们班做一套。怎样才能知道课桌的长度,大家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用书比划,有的拿出了铅笔,还有的干脆就用手。一会儿,结果出来了:
“老师,我量过了,桌子有六支铅笔那么长。”
“不对,我量的是五把尺子那么长。”
“我躺在桌子上试过了,桌子比我的身高差一点,可能没有1米吧!”
……
孩子们吵吵嚷嚷,争得不可开交。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呢?”
“老师,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
“要是我们都用同一种工具量,就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于是我及时引导:“真聪明,老师也是这么想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新朋友——尺子。”
孩子们终于体验到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自然水到渠成。
[NextPage]
2、挖掘社会生活,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感知。
摆在低年级数学教师面前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他们有着巨大反差的,是严肃抽象的数字。其实,数学并非是一门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刚刚跨进校门的孩子还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和美妙的童话中。对于学习,他们感觉有些新鲜,有些好奇。可是,当他们拿到新书时,马上“爱不释手”,卡通人物正向自己招手呢!大象在和长颈鹿比高矮;大笨熊还和小白兔比跳绳呢,小白兔跳了23下,熊只跳了2下,可真笨……小朋友们一下就乐了,我们的新书真有趣,就像童话一样。还有书中所选取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了。而老师也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可爱的“大朋友”,带着孩子们遨游在数学乐园中,去解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学生能不喜欢吗?
3、用于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他们知道用于何处去。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思维,去创造。
在组织秋游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班男生有29人,女生有19人,现在有载客量分别为55人、50人、60人的三辆车,租哪辆车更合适呢?车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呢?引导学生猜一猜,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学习了《分类与比较》后让学生动手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在认识了《方位》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了解一下学校的周围都有哪些建筑物,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二、让学习融入自主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
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更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1、在实践中体验,促进经验获得。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
上“高矮长短”这课时,我在黑板上端贴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并且说只要你能把它拿下来,它就愿意同大家一起做游戏。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小动物了,都纷纷推选班上个头最高的一位同学去拿,结果真的拿了下来,大家一阵欢呼。于是我及时问问他们为什么自己不上来,自然地导入课题“高矮”。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数学是这么快乐的事,而他们通过实践感悟后获得的知识也是最清晰和最深刻的。
2、在自我探索中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改革全面推开的今天,必须乘着课改的东风,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同桌两人为一组,每桌准备10个扣子。先由一位同学随手抓上几个,请另一位同学看着桌上剩余的扣子,快速猜出手里抓了几个。还可变换规则:如让猜者闭上眼睛猜猜对方抓了几个,猜对后算算桌上有几个,并且写出相应的算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猜想验证获得了正确的计算方法,闪烁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原来学习数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体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在交流中反思。有人说过: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正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就能促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听了一位北师大版教材实验教师的一节课中有下面两道题目:
a、小鸡们排了2队,一队有5只,一共有几只?
b、小鸭们排了2队,一排有4只,另一排有5只,一共有几只小鸭?
同学们都懂得前一道用乘法计算:5×2=10(只);后一道用加法计算:4+5=9(只),老师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时,下面一位同学小声说后一题还可以用乘法算。老师马上鼓励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4×2=8(只),8+1=9(只)。老师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看到自己的答案得到了认可,他高兴极了。接着其他同学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于是又出现了:5×2=10(只),10-1=9(只)。尽管他们的方法不是最简便的,但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这不正是我们当前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
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就得打破束缚,把学生从后台推向前台,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定会获得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成功、自我快乐的深刻体验!这样的课堂也定将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创造于一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透视感受探究过程 享受数学乐趣
本站编辑:论文中国 日期: 2009年09月07日 点击数: 4
时下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摘要:“教数学真累,学生真笨!”;“学习数学真没劲,苦死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真的如他们所说,数学是那么的无趣?“假如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的喘不过气来?”。造成如此尴尬的境地,大到国家的教育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小到各个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偏离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一味地追求升学成绩。而关键在于我们站在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让学生感受经历学习数学的以下几个过程摘要:
一、感受跨进数学知识门槛的过程
俗语说的好摘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师傅把徒弟领进“门”是个关键,这“门”都没进去,如何谈“修行”?你看我们有的教师是如何把新生领进数学之门的摘要:
“同学们摘要:我们在学习上要„博学而参省乎己‟,要不断积累,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那样,要像驽马一样锲而不舍,学会笨鸟先飞,不停地飞。要有苏秦的„锥刺骨‟、孙敬的„头悬梁‟的读书精神。要坚信孟子的格言摘要:„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别说了,就这些就把学生吓跑了。有本教师杂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摘要:“在学校,老师教给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知识和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可是,孩子们的内心对爱的渴求,他们得到了吗?一个生命,需要强健的体魄,同样离不开健康的心理。身、心,正如“人”字一撇一捺,一角之缺,即会毁灭。”这句话精辟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教育现存的某些弊端和盲点。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或成人的经历和感受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喜好,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正如教育家杜威曾说摘要:“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喜好,激发对探究的热情。”
所以,要想在教学中以后教的轻松,把学生领进“门”这一过程是个关键,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感受到摘要:有“我已跨进了数学门槛”过程的感受和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好摘要:“喜好是最好的老师。”
二、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
长期以来,在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数学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界存在过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因此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授给学生的更多的是“鱼”而非“渔”;更多的是教给学生的是“果”,恰恰忘了也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栽树”。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可以讲的滔滔不绝,津津有味;讲台下,在学生颔首的同时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仍在质疑,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课堂成为教师演练阵容的唯一战场,解题成为操起的刀戈。该让学生动手的,教师代之,美曰其名摘要:“耽搁课堂时间”;该把数学公式、定理推导过程表演给学生看的,又美曰其名摘要:“浪费感情,又不考”。在这里我倒想问问摘要:“你不把知识的来源过程展现给学生;你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创新,那么你教什么?公式、定理、结论教材上写的比你清楚,学生可以自己看。还有必要再上黑板吗?新教材里的“探索和探究” 是让学生探索探究,还是让教师代之或是做个样子?”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儿童只能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去占有,他的本分是被动的容纳和接受。当他是驯良的和服从的时候,他的职责便完成了。这种教育现象和我们提倡“和时俱进”、“和谐社会”、“创新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难道和谐吗?“知识若没有聪明烛照其中,即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聪明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聪明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较多的参和机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体验数学”的乐趣中
作者:杨梅英 文章来源:巴东县民族实小 点击数:230 更新时间:2009-5-30 9:55:46
让学生沉浸在“体验数学”的乐趣中
湖北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杨梅英
《数学课程标准》给老师的建议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体验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生命领域,调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能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架起一道永恒的桥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和注重“体验学习”。如何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我谈一谈自己多年的体会和探索:
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当数学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寻求知识背景,感受生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
心理学家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这一观点体现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使认知与知识的获取得到和谐的发展。
北师大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的常用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于是,我在执教“可爱的校园”时,我将这节课搬到了操场上。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找一找、数一数校园里有多少花、多少树、几个大字、几个雕塑、几个篮球架等,看你能不能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开心地说:这就是数学课,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发现。孩子们兴致盎然。
多聪明的孩子,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了“数”的来源,自然有真实感,兴趣也高。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一册《分类》时,课一开始我着急地对孩子们说:我家今天要来客人,但是我的客厅摆的很乱没有时间收拾,大 家能帮 老师收拾房间吗?”
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指挥,有的动手摆,一会儿,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
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你们干得这么好?“老师,因为我们进行了分类。于是我及时引导:“真聪明、真能干,老师也是这么想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新知识——分类。”孩子们终于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自然水到渠成。
2、挖掘社会生活,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感知。
摆在低年级数学教师面前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他们有着巨大反差的,是严肃抽象的数字。其实,数学并非是一门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刚刚跨进校门的孩子还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和美妙的童话中。对于学习,他们感觉有些新鲜,有些好奇。可是,当他们拿到新书时,马上“爱不释手”,卡通人物正向自己招手呢!大象在和长颈鹿比高矮;大笨熊还和小白兔比跳绳呢,小白兔跳了23下,熊只跳了2下,可真笨„„小朋友们一下就乐了,我们的新书真有趣,就像童话一样。还有书中所选取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了。而老师也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可爱的“大朋友”,带着孩子们遨游在数学乐园中,去解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学生能不喜欢吗?
3、用于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他们知道用于何处去。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思维,去创造。
学习了《分类与比较》后让学生动手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在认识了《方位》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了解一下学校的周围都有哪些建筑物,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二、让学习融入自主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更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1、在实践中体验,促进经验获得。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
上“高矮长短”这课时,我在黑板上端贴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并且说只要你能把它拿下来,它就愿意同大家一起做游戏。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小动物了,都纷纷推选班上个头最高的一位同学去拿,结果真的拿了下来,大家一阵欢呼。于是我及时问他们为什么自己不上来,自然地导入课题“高矮”。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数学是这么快乐的事,而他们通过实践感悟后获得的知识也是最清晰和最深刻的。
2、在自我探索中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改革全面推开的今天,必须乘着课改的东风,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同桌两人为一组,每桌准备10个扣子。先由一位同学随手抓上几个,请另一位同学看着桌上剩余的扣子,快速猜出手里抓了几个。还可变换规则:如让猜者闭上眼睛猜猜对方抓了几个,猜对后算算桌上有几个,并且写出相应的算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猜想验证获得了正确的计算方法,闪烁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原来学习数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体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在交流中反思。
有人说: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正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就能促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否有兴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数学的学习由于其特有的抽象而尤为明显。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而如果缺乏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为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点体会:
一、设置有趣情境,感受数学快乐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我们只要善于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品味到数学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如在教学“数字的收集和整理”中,引导学生实验:一个袋子里放入3个红球和3个黄球,先猜一猜: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再让学生从袋子中随意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先估计一下,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再把每次摸得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反复几次的实践和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就发现了规律。
又如在复习“质量单位与时间单位”的教学中,我引入故事进行讨论:小红6小时30分起床,用5秒钟刷牙洗脸,15秒吃早饭,吃了一只100千克的面包和一个60千克的鸡蛋,还有一杯100厘米重的牛奶,背起她2克重的书包,她用15小时走完了800米的路程来到了学校。由于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物,加上学生以有的知识水平,在讨论中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
二、运用有趣题目,激发学习乐趣
出人意料的数学结论能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较强的数学意识,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有时还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如:王伯伯在一边靠墙的一块长方形菜地上围篱笆,长是6米,宽是4米,王伯伯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许多同学就直接算了长方形的周长,没有考虑长方形的一条边是靠墙的。还有的学生只考虑长的一边靠墙或只考虑宽的一边靠墙,而没有考虑两种都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问题的解决,许多同学会认识到原来数学是如此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原来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竟有如此不同的结论,以前自己对数学和数学方法的理解也太片面,太狭窄了。
三、通过游戏引导,养成好学习惯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感受数学的快乐。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教学时适当采用游戏活动、合作互动、课外拓展等组织形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养成好学、乐学的习惯。
例如,认识周长,我让学生每人准备树叶一张、细线一条,一把直尺和一米的软尺。先出示儿童游泳池,学生通过对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观察,明确这条曲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再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树叶拿出来,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来知道这张树叶的周长?学生通过小组的活动和探索得出:
1、先用线沿树叶的边围一围,再用直尺量一量所围树叶的线段的长,量得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也可以直接用软尺的一头从0刻度开始沿树叶的边线围一围,就知道树叶的周长了。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在小组里进行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四、通过亲身体会,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的确,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许多问题,如果没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是很难理解和认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亲身体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可以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自己拉一拉,看看哪个拉得动,哪个拉不动,再总结它们的特性。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抽象,反而会感到有趣,容易理解,并能帮助记忆。在讲到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裁剪一些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纸片,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折叠、旋转、观察,最后得出有关的性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置有趣情境、运用有趣题目、结合有趣的游戏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等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第三篇:玩乐中提高数学素养享受数学乐趣
玩乐中提高数学素养 享受数学乐趣
名师观点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面对一串串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不少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更不用说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家长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数学逻辑训练及大局意识,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坚持下来,孩子们将逐渐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具有10余年数学教学和研究经验的南京第三中学校长助理傅扬直言:培养数学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需要有个长期规划过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竞技性项目如围棋、象棋……也能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方法一:在竞争中体验成就感和提高兴趣
数学学不好的原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竞争意识:不少孩子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索性放弃。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傅校长建议:“每个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求胜欲,如果通过不断努力取得成功,孩子们就会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感。通常来说,竞争意识越强,孩子在学东西时投入的热情就越高,也会越执着地追求成功。”
方法二:数学逻辑从“心”开始
数学学科侧重考察人的逻辑思维,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记忆能力。“比如下棋者,不仅看到眼前还要想到后面几步的变化。思考越多,逻辑记忆能力也越强。数学记忆中占比较大分量的是逻辑记忆:逻辑记忆力强的孩子,将来掌握数学知识网络架构和记忆起来也越容易。除了下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记忆力外,有意识地加强心算训练和提高心算能力,也有助于孩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方法三:培养大局意识才能抓住问题本质
要想数学学得好,还离不开另一项数学素养——大局意识,即学生具有从整体出发,抓住事物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下棋时,你需要针对对方的棋局情况分析下一步怎么走?如何一招制胜?或者化险为夷?……通过不断审时度势、协调己方力量,就逐渐培养了看待问题的大局观。同样在做数学题目时,越是遇到复杂问题,学生越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出可以充分协调调动的已知条件,以便使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建议
抓住每个教育契机 提高孩子数学兴趣
每学期开学伊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都比平时要高些,傅校长认为:抓好开学一段时间学习很重要。
“学生数学作业做得好、考试取得好成绩或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要抓住这些积极因素作为教育契机加以肯定。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成绩进步、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肯定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的重要动因。有了好的开端,并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话,数学学习就会提高一个台阶。
名师名片:
傅扬,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助理,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白下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员。
精彩观点:
数学学习同样需要多看书,扩大视野,厚积薄发。看书时,不仅想明白遇到问题怎么办?更重要的是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只有不断地解决一个个“为什么”,才能充分认识和提高。数学学习好习惯需要学生坚持做到:课前预习、了解基础性知识,上课细心听“为什么”,课后及时复习。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解题时做到先慢后快、慢读题、多读题,再动笔做。做题后要注意总结,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细心体会数学本质,并能实现知识迁移。
如何从小学数学转变到初中数学
“怎样才能把枯燥难懂的数学学好呢?”其实,学习数学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呀。也许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不认同这一观点,但我却认为,只要找到了“窍门”,学习数学就会变成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因此,这些小升初的孩子要想学好数学,“入门”是关键。
也许家长还要问:“孩子从小学开始已经学了六七年数学了,为什么到了初中才开始‘入门’呢?”其实,这主要是与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有关。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考查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所学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基本的运算等,大约到了五六年级,才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此时小学数学逐渐向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过渡。而初中的数学却以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主,当然还增加了空间想象能力等。所以,大多数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初中的数学太难了!
我曾带过这样一个孩子:学生学习很认真,在小学时她的成绩特别突出。到了七年级,语文、英语等文科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数学成绩却突然下滑,而且她很努力,成绩还是提升幅度不明显,为此学生和家长感觉到很苦恼。
来这之后,我问她:“你觉得初中的数学与小学的数学有什么不一样吗?” “没什么不一样呀,就是初中的数学要难多了,有时老师讲课我听懂了,但一到我自己做题时,我还是不会做。”这时,我就明白这个孩子的数学为什么会学得这样吃力了。主要是不明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学生还是用小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初中数学。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好数学是很难的。其实,在孩子升入七年级的那一刻起,家长和老师就要鼓励孩子扔掉“小学思维”和“小学的学习方法”,用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对待新一阶段的学习。
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小学时,当学习“用简便方法计算公式”时,方法无非就是那样几种,老师也会带着学生多次练习。在这种重复的练习中,孩子很容易就会明白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但到了七八年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也许一节课,孩子仅仅就学习了这样一个数学概念: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当孩子看到对应的练习题目时还会不知所措,如“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不小于60度,问这个多边形至少会有多少条边。”这是八年级数学中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的考查点只有一个,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但它考查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初中数学的这些特点,可以说,初中数学是一个“换脑”的学科,它能把孩子的“小学生思维”转变成“成人思维”。具体来讲,初中数学的“换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孩子思维不严谨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孩子的思维就会变得十分严谨;当孩子的反应不灵敏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锻练,孩子的反应就会变得十分灵敏;当孩子的思维没有逻辑性时,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和练习,孩子的思维就会变得逻辑性极强;由以上三点看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此以来,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那时你会发现:原来数学世界是如此奇妙!
第四篇:数学的乐趣
数学的乐趣
孔子曰:“学有三境——知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要学好知识,必须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在享受学习乐趣下学习,必定会事半功倍。数学作为知识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必须也应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数学是神秘的、深奥的,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似乎更枯燥一些、无味一些。但数学又的的确确的是美丽的、耐人寻味的,他是思想与思想的大胆碰撞,是智慧与智慧的平等交流,更是情感与情感的浸润融合。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数学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
数学家M.F.ATIYAH说过:“对行家来说,数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真与美同样得到尊重。”要体会数学的无穷乐趣,首先就要尊重数学这一门学科。
现在的一些课堂流行小组合作,方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但有一部分同学却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说话、说笑,听MP3之类的,甚至是不要纪律的走动声,越热闹越好。然而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不是情感交流课,更不是游戏课、活动课,数学的乐趣也决然不在于此。要不就别学,要学就得严格要求,这是对数学的尊重,我们尊重了数学,数学课才会体现出它应有的美丽,我们才能体会到数学的无穷乐趣。优秀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对人的理性的思维品格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聪明智慧的启迪和潜在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开发,对人类的素质有重大影响,他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数学打开了自然与社会的大门,他揭开了两者神秘的面纱,他用各种具体的有组织的“符号”、“方程”以及“公式”等,简洁而深刻地描绘了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本质,他的过程和内容都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美丽与和谐,具有极为深刻的美学价值。数学蕴涵着人类精细的思维与高超的智慧,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在《数学欣赏》一课中,在张老师的教育薰陶下,我对数学的乐趣有了深一层的体会。千奇百怪的勾股数让我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发现数学的美与趣;悖论让我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奇特应用,而且还听到不少有趣的数学故事;取石子游戏不仅让我学到一些数学知识,同时还享受到数学游戏的魅力;哥德巴赫猜想激励着人们不断去探索或研究,它的证明将会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奇、无穷的乐趣„„另外还有不少的其它例子,它们都能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其实不只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能处处体会到数学之趣,比如上街买东西,估算事情发生的概率,推断事情的发展等等都要用到数学。可以说,数学的乐趣是无处不在啊!
无尽的数学知识正像辽阔的海洋,那大海深处蕴含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怀着严肃而又好奇的心畅游其中,在这无垠的海洋中寻找那数不尽的奇珍,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或许我们会有幸步入龙宫,见到更加奇伟怪丽、五彩斑斓的景象,一窥数学的美境及享受它的无限的乐趣。数学史上的许多高峰也正等待我们去攀登。山越高,路才越奇,越奇才越有惊美、越有趣的发现。平淡中见新奇、新奇中才有艺术,明明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未曾料到才能引人人胜,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数学的乐趣。
我不是擅长格律的诗人,但我愿意谱写享受数学的绝妙诗歌;我不是擅长丹青的画师,但我愿意为享受数学涂抹一笔亮色;我不是擅长音律的舞者,但我愿意为享受数学狂舞亦歌;我不是热衷探险的勇者,但我愿意在享受数学的漫漫道路上不断探索„„ 数学之趣,醇浓赛酒,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第五篇:享受乐趣作文
享受生活的乐趣(1)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享受的有很多,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活像一道菜,你就是厨师,酸甜苦辣都由你自己去添加,但最多的,希望是浓浓的甜。
生活像一本书,让人百看不厌,从中,也学会了许多。倘若没有生活,就难以感到亲情的可贵,友情的仗义,恩情的感动„„
一个个故事曾告诉我们:生活有多广阔;一个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活有多可贵。
我庆幸,我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听到鸟语,嗅到花香,我能看见高山流水,奔腾不息。我能行走在天地间,行侠仗义,生活的乐趣有许多,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受人帮助是一种快乐。与人交流是一种快乐,回报社会更是一种快乐。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享受到失败的无奈,这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当你饥饿时,有人会为你做饭。当你生病时,有人会为你着急。当天气转凉时,有人会提醒你加衣。当你遭遇困难时,有人会为你献上一份力。这些都是生活的乐趣。
虽然生活有时会遭遇挫折,但你一定要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永远不要放弃生的希望,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吧!
享受生活的乐趣(2)
生活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洗具”,有时候,生活会跟你开个小玩笑,让你痛苦不已,待事情云开雾散之后,便会恍然大悟,畅怀嬉笑起来。人总是不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所以,每天都是神秘的一天,这时,我们就该蒙上双眼,和生活玩起游戏,去享受这时时刻刻的乐趣。
学校的日子,乏味又苦力,每天大脑都在题海中高速运转着,学习固然要得紧,仅是一周二节的体育课让同学们欢愉,可生活却又像个调皮的小孩子,偏不让你好过。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间都能闻到一股胡味儿了,实在太悲矣。体育老师也不矫情,跟着同学们一起享受“汗河”的痛快。集合、跑三圈、跳台阶、俯卧撑是最最基本的,指不定哪节课老师心情一来劲儿,又加个几样,一节课下来都像焉了的茄子,一张囧脸。“同学们呀,来,都笑个”要是完课谁撂这样一句话,定被同学们骂神经大条了,就算有人配合,硬挤出一笑脸来,那也绝对比哭还难看。
在家里也只能整天“端坐”于书桌前,急躁了打开空调想凉快一般,不料又不知何原因半点儿停电了,真是叫人欲哭无泪啊!想到冲凉洗洗吧,等洗了一半会子,又没水了,你说说生活这顽皮的孩子该有多欠抽啊!生活天天都在变着法儿让日子过的悲情又充满快乐,享受这美好的一切吧。这都是人们每天的必需品。
读懂母爱
在我眼里母爱就是一本书很厚很厚,可是作为儿女有谁能够用心地去读懂它呢?
我长大了到了学习的年龄,但是更让妈妈感到累,她要为我寻找好的学校,要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她跑了无数的学校就是为了找到好学校,读到这里我却不懂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上初中的我更不会让妈妈省心,不管什么事都觉得妈妈不对,心里还时时埋怨妈妈唠叨,妈妈也从一个年轻的少妇渐渐衰老,我更是读不懂她为何天天嘴边说不完的是我犯的小错一个母亲捕捉孩子错误的目光为何会如此敏锐,我懂了一个道理,我为何不去反省自己为什么要犯小错呢。
当我考得不好的时候,妈妈并没有打骂我,只是把资料书籍翻出来好好给我指导,耐心地讲解,让我在下一次考试中能取的优异的成绩,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我读懂了——母爱是孩子夏天的风扇,是孩子冬天的棉袄,在寒冬包裹着我幼小的心灵。
春天的颜色
春天,是蓝色的。天空蓝的像一块蓝水晶,也像一匹柔柔的绸缎,似乎是一位好心人把它贴在了人间的最上方。天空的云像海绵一样,看上去轻轻的,仿佛伸手可以触摸到。
春天,是绿色的。嫩绿嫩绿的小草吐出了自己的芽,树也开始爆青,眼前一片翠绿的景象,有的叶子上还荡千秋似的挂着亮晶晶的露珠,满眼的绿色实在太美了,令人心旷神怡。
春天,是黄色的。迎春花树上一片片绿色的长枝,像瀑布般挂下来,枝上缀着的花像闪闪的星星。起先还是嫩黄嫩黄的,正含苞欲放,可还是经不住温暖的春风一吹,绽开了黄色的可爱笑脸。
春天,是粉红的。桃花张开了自己温暖的笑脸,显出了自己淡淡的面庞.满树的花争着开放,十分可爱。
春天,是透明的。春风吹过万物,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美丽身影.春雨稀稀拉拉,来无影,去无综,湿润了每一个角落。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而春天里最美丽的、最烂漫的,却是我们春天的心!
我生活在幸福之中
生活是一曲高亢激昂的交响曲。指挥者永远是我们自己!高昂的曲调欢快的节奏使我们振奋,低调而缓慢的节奏又会让我们的心头平静。但是,不要忘记,指挥棒时刻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期末考试前的几个星期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埋头苦干得复习功课。这时,从客厅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突然,门一开,是妈妈!我抬头一看,果然没错。她手里端着我的最爱——巧克力牛奶,轻轻地放在桌边,然后又轻轻地走出了房间。
我喝完巧克力牛奶后,又接着与作业展开 “ 搏斗 ”,题越做越难,我心里急得发慌。就在这时,那脚步声又响起来了,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妈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望着她,她轻声说: “ 要注意身体啊,别太累了。” 我心头一震,原来妈妈时刻都在关注着我。这几天临近期末考试了,同学们个个都在埋头用功。如果说在以前,即使作业再多,我也只会做到 8 : 30,可是今时不同往日,每天要加紧练习。期末考试又迫在眉睫,我不得不加班加点,这几天每晚几乎都是 10 : 30,实在是有些吃不消。每天晚上爸爸都做好一桌子饭菜让我补充营养,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端来巧克力牛奶,每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催我赶快去睡觉 …… 其实这些我都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在担心我的身体情况。
我每天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爱和幸福之中。
生活是一首歌
生活是什么?在得意之人眼中生活是不散的筵席;在失意之人心中生活是一杯苦酒;在诗人骚客笔下生活是镜中花、水月花;在哲学家脑海里生活更是辩证与统一。人人都有着对生活独特的理解与诠释,但在我看来,生活是一首歌。
生活是一首儿歌。稚嫩的词曲勾勒出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那时的歌中有糖果,有星星,还有那永不破灭的七彩的肥皂泡。在歌中,我们可以和大灰狼做朋友,可以上天去摘月亮,我们无不幼稚地认为未来世界就是如此。
生活是一首摇滚乐。总是轰轰烈烈地奏起、轰轰烈烈地停,我们在近似于发泄的敲击中完成自我。在梦幻的境界中,我们将自我与外界隔绝,总是以为自己是处于喜马拉雅山上或是大西洋海底的真空中。我们用追求完美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我们用偏激的话语评论这个时代,却在激情的敲打中忘了自己原来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分子。但是,我无论如何,我们在试图改造,在试图将理想化为现实,尽管摇滚乐有些吵,有些乱,有些迷茫,但是其中不乏潇洒。
人生是一首歌。一首倾尽生命演奏的歌;一首记载历史、记载岁月的歌;一首超越时空、超越未来的歌。
那一幕让我感动
今天,我呆呆地看向窗外。窗外的雨滴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场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猎人在森林中穿梭。他正在寻找猎物,速度也很慢!因为他没有找到一点食物。正当他为此时而忧愁时,突然,一只母鹿映入他的视线。他的眼睛立刻变得通红,变得贪婪。此时的他,马上拿起猎枪,把枪口对准母鹿的肚子。母鹿仿佛觉察到了什么,将脸对着猎人,它没有逃,而是用“楚楚可怜”的眼神望着他。猎人见到这种情况,愣了一下,而后,又举起猎枪对准母鹿。“砰!”只听一个枪响,母鹿的两只后腿跪地,两只前腿放在胸前,它跪下了。无论这场面有多么动人,但仍然呼唤不起猎人的心。“砰——”一阵枪响,树上的乌鸦飞了起来!母鹿死了!猎人拿起刀,剖开了母鹿的肚子!“哐啷!”刀掉在了地上,因为猎人看见,一只小鹿还母鹿肚里。猎人用颤抖的双手抱起它们,埋葬掉了。这件事后,再也看不见猎人在森林中穿梭的身影。
我闭上了眼,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呀,这爱是纯洁的!这爱是神圣的,没错!那就是母爱!母爱的出现感动得不止是我,也深深地打动了猎人那颗冷酷无情的心啊!
是啊,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最伟大的人啊!
爱,让生活更美好
爱,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词啊!因为有了亲人的爱,使我们幸福;因为有了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因为有了陌生人的爱,使我们脱离困境。
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我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家。我站在路口,攥着手里的一块钱,等待着公共汽车。上车买完票后,随便找个位子就坐了下去。随着车子的“一起一伏”我的眼皮忍不住“打起了架。”过了不知多久,车子猛的一个刹车,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朝窗外望了望,看到一个不熟悉的路牌,一瞬间,心中的问题涌了出来:我怎么会在这?这是哪里?„„”我连忙下了车。
看着四周陌生的环境,我像一只迷了路的羔羊,分不清东南西北。手足无措的我再也忍不住眼眶的泪水。不久,我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想:“现在只有找人帮忙了。”迎面走来两位穿着制服的姐姐,边走边开心地聊天。我跑过去,焦急的问他们:“请问这附近有没有到县城北部的汽车?”一位长头发的姐姐看了看我的脸和衣服,然后想了一会儿,对我说:“小妹妹,你是不是迷路了?这附近有一个公交车站。”我的泪水又来了:要再坐一次车,我剩下的钱,不够回家!那位姐姐牵着我的手,走到马路对面的汽车站,帮我拦了公交车,搜了搜裤兜,塞给我五块钱,说:“快上车吧!”我刚想说谢谢时,车门已经关了。
五元钱,虽然不是很多,但里面包含的爱是无限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问效,让我们将爱献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帮助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有一句话曾经说过:当我们为别人除去绊脚石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就如同马和驴的故事,如果马为驴分担一些的话,那么就不会这样了,如果分担一些,那么最后就不会承受全部的重量。
换算到我们生活之中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几乎跟马一样自私。
当我们帮助了别人的时候,就像小学学过的课文《爱之链》里美好的人们一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即使不会在当时得到回报,也会在以后有一定的回报。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又很多帮助了别人又同时帮助了自己的事例,这无疑向我们解释了最好的道理:当我们为别人除去绊脚石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帮助别人,其实有时候就是在帮助自己,为自己铺路的同时,又在为别人帮忙。这个复杂的过程,就是为自己铺路顺别替别人铲去绊脚石的过程,而又同时是在为自己铺路。
沉醉于书籍的世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攀登地更高更远,就得从小开始刻苦读书。读一本好书可以帮你分担喜怒哀乐。在忧愁时,捧一本书,它会给你排解烦闷,你的烦恼就会抛于脑后;在欢乐时,捧一本书,它会给你助兴,你会变得更加开朗。
在书的世界里,有时会让人兴奋,有时会让人感伤,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书就像我们的朋友就像我们的家,你总不可能不见你的朋友,不回家吧!所以,书是我们的良知好友,书是我们的精神粮食,读书将会伴随着我们一生,它永远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
小时候的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缠着爸爸给我讲故事。就这样,随着日子的流逝,爸爸日复一日地给我讲不同书籍中各种各样的故事。我深深地陶醉在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我痴迷于那些优美华丽的词藻与佳句。只要爸爸开始讲故事,我总能心无旁骛地认真倾听。
现在的我,书籍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不同时代的作家,都能够呈现给我不同时代的风景线,他们优美而纯净的文字,捕捉痕迹地将一个又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如今,当我沉醉在书籍中的时候,已不再是仅仅对表面的文字的热爱。我更享受的是灵魂与思想碰撞时擦出璀璨的火花。
我从书中看到了世界,看到了用肉眼看不到的,更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