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5 15:2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

第一篇: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

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

序言:

从新世纪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看,学校德育在观念、内容、途径和方式等方面都处于不相适应的状态。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诚信从古时候起就被列为了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但是当今社会我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制假货、作假帐、说假话等等不诚信的行为充斥着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孩子也遭受着诚信的考验。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班在工作中广泛而深入地进行诚信教育,以此塑造少年儿童健康的人格。从2009年11月至12月,在我们班开始了关于诚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基本情况叙述:

一、活动内容: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

3、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真诚待人、诚实守信,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看待他人,善待他人,做人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通过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自尊,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4、乐于助人的教育。乐于助人是诚信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乐于助人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情感体验。

5、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途径与方法:

(1)我们特别强调让学生根据自身状况,自主设计承诺的形式,促进自主发展意识的增强。

——“大声宣誓型”;学生们在升旗仪式、主题活动或开放性的场合中,面对大家,公开表示自己的决心,用集体的舆论树立目标、增强信心,促进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承诺书信型”: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老师或同伴承诺自己想要自律的行为。如:“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我一定会管好自己的。”

——“格言自律型”:学生们根据生活习惯,结合自身的目标要求,选择或设计格言,并把格言制作在书签,提示卡、小挂件等物件上,随时提醒自己要履行诺言。

——“合同契约型”;契约合同由签约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如同桌之间的签约、学生与小干部之间的契约等,充分体现队员思想的民主、自觉与开放。——“集体公约型”;队员们生活在集体中,制定集体的公约可以使队员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力,集体公约的制定将转变队员身上“自我中心”的行为倾向,如:《游戏公约》、《学生城信公约》等。

在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与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只有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一致,至少达到基本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有效地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把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比学生更高的要求。

二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中最具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一面旗帜,爱国不仅体现在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壮举上,而且体现在我们平时的诚信言行中。我们教育学生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诚信不立,何以立国家?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领导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定能履行好所作出的一切承诺。”显然,诚信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信誉,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应将立人、立业、立国的道理贯通起来,将诚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显示品德素养的高下优劣。“诚信立人”教育应见微知著,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育方式如春雨润物,不轰轰烈烈搞运动。

四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诚信立人”教育应是开放式教育,不能封闭在校园里孤立地进行,要努力争取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为此,我们印发《诚信现状调查表(家长卷)》以及在各种新闻媒体搞集中宣传等途径,使诚信教育形成了“三结合”网络,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收获与体会:

随着实践活动的步步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自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以来,学生的诚信品质由“他律”到“自律”,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充实德育内容,让小学生的道德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坚实,人之为人也是这样。木无根本不活,人无诚信不立。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

通过本次活动首先解决了学生“心目不一”的问题,在活动中学生能做到真诚、诚实,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口是心非,虚情假意。

问题与建议:

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工作者认识不尽一致。一个时期以来,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反面事例的影响,历来视诚信为身家性命的知识分子中,也流行起“诚实人吃亏”的观念,这种观念和想法在教师以及家长队伍中也有一定市场。

二是小学生缺乏社会生活体验,难以深刻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而且诚信美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免有反复,必须长时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是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光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势形成合力才行,而社会上以及家庭中对诚信的认识也不尽人意。

四是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没有比较合适的教育参考资料和辅助读物。

今后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现有的成果与经验,加强班级间的交流与协作以及学校和社区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诚信的可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

一。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

一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喜欢的商品,并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把喜欢的商品摆放好。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次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进行:

(1)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收集一些喜欢的商品。

(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商品,为什么这样摆呢?

(3)尝试。大部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商品进行较科学的分类。学生的体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则认为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

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情境认识论中,认知带有极其具体的性质。它强调认识活动不是单纯地积累抽象的逻辑操作与概念性知识,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证明了实践活动与生活紧紧相连,能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之中,产生亲切感,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产生很好的结果。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

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

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二篇: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诚信”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

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自觉守纪,作业和考试求真求实,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纪法规,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基本原则:

1、整合性原则:本课题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3、团结合作原则: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决定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信息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教育。

四、实施方法:

1.实践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完善。.经验总结法:从活动开展的大量实践中,挖掘和总结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推广。

3.个案研究法: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抽取部分典型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将课实施前后个案的诚信情况作比较。

4.文献研究法:研究组成员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2003年以来国内主要教育杂志有关诚信教育等五十多篇文章,两份关于中小学诚信教育的研究生论文,从而对于本课题国内的研究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本课题中的“诚信”和“诚信教育”等有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与界定。

5.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的调查对初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作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为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依据。

6.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课题组组织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并开展诚信考试签名仪式,设计了诚信专题教育活动,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主题黑板报等,在课程实施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

五、活动安排:

实验周期定为6个月(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实验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12—2014.2)准备阶段。

课题酝酿,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确立申报,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调查小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2014.3—2014.4)实施阶段。制订阶段研究计划,深入课题研究,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经验总结,撰写专题论文。

第三阶段(2014.5—2014.6)课题总结及成果鉴定阶段。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将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加以升华,收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撰写结题论文。

第三篇: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实验报告(文献资料)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对社会道德环境和公民基础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共中央于2001年十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宁波市人大会议也曾提出“打造信用宁波”的一号提案。

我们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新世纪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看,学校德育在观念、内容、途径和方式等方面都处于不相适应的状态。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诚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

诚信从古时候起就被列为了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但是当今社会我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制假货、作假帐、说假话等等不诚信的行为充斥着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孩子也遭受着诚信的考验。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而使“诚信失范”处于一种恶性的循环。所以说,教育领域的不诚信,其危害性是长远而又难以估量的。基于这些原因,要求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城信教育,以此塑造少年儿童健康的人格。

有关概念和名词的界定

“诚信“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是不虚假、守信用的意思。然而要准确把握诚信的涵义,采取何种策略来实施这项教育却有一定难度。美国著名学者查理德.T德乔治对“诚信”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诚信是指时时处处使自身行为符合道德原理与规范。很显然,这个定义所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在所有的时空范围自觉自愿地履行行为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接近他人、接触社会和认识自我的情感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然而,满足这种道德发展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在现实生活中推行起来障碍重重。

诚信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它是古往今来的德育主题之一。先前,在思、孝、仁、义、礼、智、信中,诚信交叉渗透到各方面;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尊为礼,诚信于交为智„„千百年来,这一切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都是突出了再突出的。功能意义

一是有利于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使小学德育更好地适应入世的挑战和时代的要求。“以德治国”必须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吸收全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融合起来,而当前的最佳融合点和融合途径之一,就是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地进行诚信教育,发扬诚信品德和诚信精神。

二是有利于充实德育内容,让小学生的道德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坚实,人之为人也是这样。木无根本不活,人无诚信不立。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在小 1

学阶段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在德育中鲜明突出地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把道德基础打得更扎实些,增强抵御各种风浪和诱惑的能力,这是教育界应该积极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研究任务

着重解决两大问题:

一要解决“心目不一”的问题,要求做到真诚、诚实,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能口是心非,虚情假意。陶行知先生有个十分精辟的教育观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于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善、美”是做人的至高境界,三者之中,“真”是最基础的品德,没有“真”,其他一切美好品德都无从谈起。

二要解决“言行不一”的问题,要求做到重诺言、守信用,言行一致,不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我国自古推崇重诺守信者,“一诺千金”的佳话已传颂了几千年,“言必信,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的立身处世之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尽管当今社会有更多的重诺守信的生动事例,但言行不

一、不守信用仍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道德问题。有人如此评说:“要是全中国的人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就好了!”此话乍一听像是开玩笑,却一语中的,发人深省。诚与信相辅相成,无诚则无信,无信亦无诚。两者同为道德基础中“最深层次的一块石头”,是“基础的基础”。研究目标:

通过各种自主性实践体验活动开展城信教育,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问题,培养“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德服人”的优良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完成诚信品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最终实现道德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研究的原则

(l)轰轰烈烈和扎扎实实相结合的原则。

(2)诚信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诚信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诚信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诚信教育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内容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

3、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真诚待人、诚实守信,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看待他人,善待他人,做人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通过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自尊,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4、乐于助人的教育。乐于助人是诚信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乐于助人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情感体验。

6、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7、诚信立人教育。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包括: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比较系统、深入地探索了学生诚信品质缺失的成因与对策、教育的途径、矫治的方法;并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分阶段目标,根据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特点,制定教育的内容,并根据目标的达成评估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成效。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低段和高段进行,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小学低段主要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的优良品质。由于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具有年龄小、自我意识不发达、自我能动性不强等心理特点,在良好诚信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和父母要发挥主导作用。小学高段主要养成待人接物真诚的习惯和守时的习惯。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老师和父母在少年儿童良好诚信习惯的培养中,除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外,要增强其自我体验和实践的能力,发挥少年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德育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我们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十分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在学生诚信品质由“他律”到“自律”的社会化形成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和发挥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

(1)我们特别强调让学生根据自身状况,自主设计承诺的形式,促进自主发展意识的增强。——“大声宣誓型”;学生们在升旗仪式、主题活动或开放性的场合中,面对大家,公开表示自己的决心,用集体的舆论树立目标、增强信心,促进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承诺书信型”: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老师或同伴承诺自己想要自律的行为。如:“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我一定会管好自己的。”

——“格言自律型”:学生们根据生活习惯,结合自身的目标要求,选择或设计格言,并把格言制作在书签,提示卡、小挂件等物件上,随时提醒自己要履行诺言。

——“合同契约型”;契约合同由签约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如同桌之间的签约、学生与小干部之间的契约等,充分体现队员思想的民主、自觉与开放。

——“集体公约型”;队员们生活在集体中,制定集体的公约可以使队员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力,集体公约的制定将转变队员身上“自我中心”的行为倾向,如:《游戏公约》、《爱菊艺术学校诚信学生城信公约》等。

附:爱菊艺校学生诚信公约

1、不说谎话,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2、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3、公私分明,公家的东西不能归私人所有。

4、拾到东西要交公,别人的东西不能归自己所有。

5、努力学习,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抄袭。

6、独立考试,认真答题,不作弊。

7、答应别人的事要认真按时完成,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强答应别人。

8、要守时守约,言而有信。

9、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

10、尊敬长辈,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欺骗父母。

(2)我们特别引导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诚信内容,以期提高学生践履的自主自觉性。

——“我和诚信交朋友”主题班队活动,通过讲故事结合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例中受到启迪。加强了学生的观念,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诚信小日记。实验班的学生每人有一本诚信小日记,每周学生制订一个自律格言,每日记录自己的诚信表现,周末进行自我小结和自我评分。把诚信品质由他律慢慢转为自律。

——“诚信悄悄话信箱”,我们在实验班里设立“诚信悄悄话信箱”,学生可以通过信箱和老师建立亲密的联系,把心中的快乐、困惑传递给老师,老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诚信现。

——“诚信章考评”,我们设立了诚信四级奖章,分级进行考评,达到四级奖章的授予“诚信小明星”称号。

在开展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与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只有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一致,至少达到基本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有效地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把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比学生更高的要求。

二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中最具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一面旗帜,爱国不仅体现在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壮举上,而且体现在我们平时的诚信言行中。我们教育学生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诚信不立,何以立国家?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领导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定能履行好所作出的一切承诺。”显然,诚信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信誉,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应将立人、立业、立国的道理贯通起来,将诚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显示品德素养的高下优劣。“诚信立人”教育应见微知著,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育方式如春雨润物,不轰轰烈烈搞运动。

四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诚信立人”教育应是开放式教育,不能封闭在校园里孤立地进行,要努力争取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为此,我们印发《诚信现状调查表(家长卷)》以及在各种新闻媒体搞集中宣传等途径,使诚信教育形成了“三结合”网络,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问题讨论

一是教育工作者认识不尽一致。一个时期以来,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反面事例的影响,历来视诚信为身家性命的知识分子中,也流行起“诚实人吃亏”的观念,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疑问:“在机遇来临时,如果不守信用就可以轻易成功,那么,我们还背不背‘信用’这个沉重的包袱?”这种观念和想法在教师以及家长队伍中也有一定市场。

二是小学生缺乏社会生活体验,难以深刻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而且诚信美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免有反复,必须长时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是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光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势形成合力才行,而社会上以及家庭中对诚信的认识也不尽人意。

四是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没有比较合适的教育参考资料和辅助读物。

第四篇:小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

五年级诚信教育专题讲座

“诚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为人处世之本也,也是“为人之德”的核心,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实事求是,不讲假话,不弄虚作假;“信”——就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诚信”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讲究“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不诚信作答,而是采用种种作弊手段。

2、涂改成绩单,以虚假的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或致家长一封信回执单上签署家长大名,欺骗师长。

3、讲假话,以上学为由,骗取家庭钱物,捏造事实,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4、违纪犯错时,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

二、小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小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时,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也十分猖獗。生意场中一部分人不讲职业道德,购物中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政府机关的的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假政绩,虚数字的假、大、空„„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所见所闻,影响之深远也。

2、不规范的教育也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父母亲等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的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等,均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又如,有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随意给学生许下承诺,结果最后又没能实现。家长、老师这些作为将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是家长、老师说话都不算数,欺骗子女、学生的印象。这样,久而久之,子女、学生说话做事也会随随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坏习惯。

3、文化市场上的污染也在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电视、电影里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力度的不足,也是造成中学生诚信残缺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诚信品质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加大力度,社会、家庭及学校全方位地加强小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是当务之急,应该着手教育学生从小“诚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要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而学校则是人们接受再教育的场所,为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而家长也要经常向学校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这样才能让家长、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及时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在家里,家长绝不能以哄骗表示自己对儿女的宠爱,更不能失信于孩子。另外,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家长和老师还要在学生接受电视、电影等媒体影响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时刻都生长在一个讲“诚信”的环境中。

2、学校教育要规范。

小学生每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强化“诚信”要求。如在上个学期,我所带的五年级曾多次举行过以《诚信?社会风》、《“诚信银行”开业了》、《家里也应明理诚信》、《文明行为你行我行》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一定的“诚信”教育。

总之,学校内要创建一种浑厚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校园的环境要净化,宣传栏、广告牌、标语、名人名言等德育环境布置要有特色,让环境起到育人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开展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讨论、辩论会,从中让每个中学生都接受到形形色色的“诚信”教育。

3、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量让“诚信”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4、要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学校要及时矫正个别不讲“诚信”的行为,对知错改错的同学要及时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另外,师长的一言一行要规范,在学生面前要讲真话,处理每件事尽量符合实情,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讲“诚信”的表率。

5、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6、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全社会营造诚实信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第五篇: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起点要低

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实在太古奥玄妙。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在进行某一内容教学时,则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正所谓“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

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晨会、中队活动逐条宣讲《规范》和《礼仪常规》让学生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并紧扣以“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1+1>2效应,学会竞争--21世纪的必备素养”为中心礼仪常规进行思想教育,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伦理道德行为问题进行辨析。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内容要实

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造假”成风,且“随风潜入夜”般地侵蚀到了教育领域。有的学校得知领导要来视察,便全员出动大扫除;领导要来参观阅读室,便让学生将家长的书籍悉数带到学校充数;得知领导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各年级各班更是细致而周到地面授机宜,一遍遍地教育学生当着领导的面说假话。即使是公开课、评优课,也是充分准备,精心彩排,什么问题由谁回答、如何回答都安排妥当,乃至为了体现课堂教育渗透现代教育理念而让某学生何时向老师提问及生生争论、师生互动等细节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高效、无差错。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会学生的只能是虚假、伪善、阳奉阴违、远离诚信。君不见,低年级学生尚能实话实说,一到高年级乃至初中、高中,在座谈会、调查会等场合经过老师点拨,学生心领神会,于是谎话连篇,且能面无愧色,泰然处之。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罪过。

扪心自问,在我们的许多学校里,类似的现象还少吗?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诚信的孩子吗?诚信是一种美德。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许多学生校内文明守纪,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从不怕苦怕脏,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教育如同一纸空文。为此,我们真切地呼唤教育与行动要一致,教育的内容要真实。

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教师在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着眼于实际,立足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尽量少用陈年旧事,避免“间距感”。而“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式的空洞说教,更当废弃。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1、名人示范。如我们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 《讲究礼节》中的周公进行思想教育等。

2、教师示范。教师自己端正态度,树良好的师德形象,关心热爱学生。老师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品质。

3、学生示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公德行为习惯养成。如在谈到诚信教育时,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曾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他在公派赴英国留学时。有一次,一个朋友邀他开车到郊外野餐。虽然郊外别无他人,这位朋友还是将野餐所有的垃圾,都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塑料袋装好,放到汽车上带回市内处理。这位外国人,不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信守诚信,信守自己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份责任。这种诚信升华的结果,就是道德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可以产生“亲近感”,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针对性要强

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学时就要通过学文明理,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嫉妒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要结合课文教学,辨析讨论,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打造孩子的诚信品德还是一个社会工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事父母要管,做老师的也得管。另外,孩子接触社会,当然也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惟利是图、尔虞我诈。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恶德败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当然,教师和家长的检查督导,全程渗透 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明礼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明礼诚信”小标兵,为同学书榜样。最后家校配合,双管齐下,同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在校都要做到“明礼诚信”。

四、教师要诚信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较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看到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师吻了猪也和他们一样大笑了。

读这个故事,我们不是看到这位英国教师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了这位英国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师生平等的意识,看到了教育所追求的亲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拥有的和谐欢愉的氛围;同时,也看了这位教师诚实守信的一面。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强化学生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全社会都能够从诚信做起。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配合反面教育,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孩子还小,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我们应该抓紧实施诚信教育,时时事事处处都不放过,有理有利,让他们从小养成道德好品质——诚信。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载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班级诚信教育

    小学生班级诚信教育笔者在教育中发现,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他们还认为......

    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

    《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我受益非浅。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懂得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守信用、讲信用而闻名......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

    【诚信教育案例】 让诚信扎根孩子的心田 涝戈庄小学 郑云海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情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平泉镇九义校 樊碧辉 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走向家家户户,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让我们学习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同时由于有部分学生缺乏自控力......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

    让诚信铺就成长路 ——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 棠张实验小学 张春荣 “言必信,行必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曾说过诚信的基本表现,说到就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解析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如每年都不可避免的“......

    小学生实践报告

    小学生实践报告1 调查目的: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

    小学生实践报告

    小学生实践报告 小学生实践报告1 一、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二、调查时间20xx年6月至8月。三、调查范围武珞路小学六年级学生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