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说因材施教(共)
说说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因“才”施教,二是因“材”施教。所谓因“才”施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上的差别,而且还表现为其身心成长、美育形成与智力发展的后天条件上的差别。由于这样的差别,从而又导致了每个人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其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上都有所不同。作为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这一问题。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方面,而且在某一方面也都表现出不同的层 次。
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特征,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各位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这样做对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无疑是有效的,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还必须寻找其他的方式;其次,安排有不同特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样做使学生在相互影响中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可谓省时、省力,又见效,同时也弥补了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的不足;再次,对于特殊学生(这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
第二篇:因材施教演讲稿
篇一:从陶行知“喂鸡”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演讲稿 从陶行知“喂鸡”谈因材施教
1938年陶行知到武汉大学演讲,一开始,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讲台,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讲话,而是从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陶行知左手按住鸡头并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其中一点就是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和了解受教育者的情况,即因材施教。翻开成语词典,“因材施教”的“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是“资质”的意思,“施”是“施加、进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意思;合起来说就是“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在我看来,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关键是“因材”,目的在于“成才”。
一、“识材”是前提
美国思想家艾伦·布卢姆在其闻名遐迩的《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的前言里一起头就如是说:“教师??必须始终盯住人类完善的目标,同时也要把握自己眼前的学生的禀赋。他得不断地认识前者,评估后者达到这个目标的能力。关注年轻人,摸清他们的渴望和领悟能力,是这一行的本质”。受教育者是人,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整体的人,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了解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首先,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理解能力、思维水平、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其次,了解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可通过访问原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通过作业、测验、课堂提问、与学生交谈等途径;第三,将了解到的情况可整理成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卡,并依次记录其每学期、每一方面的成长情况。
二、“因材”是关键 陶行知曾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同样,我们既要坐而言因材施教的规律,也要起而行因材施教的规律,要针对教育活动中常面临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和“失足生”施以不同的教育,长善而救失。一是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一般而言,优等生是班级中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但容易自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择好时机,指出这类学生的自省点,帮助他们自我反省,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二是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都处于“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的中间状态,他们通常缺少拼搏精神,学习动力不足,容易产生无为心理。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需要摸准他们的兴奋点,鼓励他们改变现状,追求卓越。
三是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所谓的“后进生”是在学习等各方面让教育者“头疼”的学生,往往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爱走极端。对于这部分学生,教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挖掘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放大、鼓励,努力使他们身上难得的闪光点成为“星星之火”。
四是针对“失足生”的自弃心理,激发内燃点。不论哪一类学校都会有学生偶然“犯错误”,这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沮丧、彷徨心理,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方式,通过“横向”或“纵向”对比,使学生认清自己犯错的原因,通过反思放下包袱、明确不足、找到优势、建立自信,确定新的进步目标。对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关于“四颗糖”的教育故事令人受益匪浅。
三、“成才”是目的 王守仁在《传习录》里谈道:“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知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一是促进受教育者“百花齐放”,使每一位受教育者各得其所,能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我们就可以说是“教师之功也”。二是帮助受教育者“各显神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教育若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各显神通、发挥所长,体验成功、感受幸福,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成功的教育。篇二:因材施教 努力尝试个性化教学发言稿
因材施教 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排埠镇小学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导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总结上学期质量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寻找差距、反思不足、激发全镇教师的质量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个性和共性中和谐发展,在平凡中得以诠释,我镇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先进理念引领下,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进行了个性化教育的大胆尝试。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护养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动成长,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一、个性化备课
备课,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战略”策划,“战术”酝酿。新课标明确指出:新的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备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是对人的重新审视,是在个性的张扬中建立自信的教学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备课使师生互动根植于充满个性自由的教学土壤里,并且能够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把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让课堂永远充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教师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 一要“备”中有“人”,二要“备”中有物。
我校在教师备课这一环节采取的尝试做法是: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明确规定:
(一)、备课年限: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必须按《铜鼓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备详案;五年至十五年教龄的教师,采用批注式和纲要式相结合备课;十六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可以把纲要式内容融入批注式。
(二)、批注原则:
1、实用性原则。认为有用的才注上去, 不做无用功。
2、简略性原则。要惜墨如金,一目了然。
3、探究性原则。多注自己的思考,学法,延伸性的东西。
(三)、批注方式:
1、批注式指在教科书、参考书和练习上批注内容的处理、教材的理解、教法的选择、环节的把握;
2、纲要式指在备课本上书写课题、总课时、教学要求、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重难点、社会生活实例、分层习题、教材拓展、课后反思或二次备课、板书设计等内容。
(四)、批注过程:教师首先要读透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将参考书、课外资料等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最后在课本上进行科学可行的批注。
这里介绍几种数学课型的备课方法:
1、利用课件备课(1)采用流水式,重点地方做好标记和提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让教学环节更加清楚;(2)摘要式,好处是更加的直观。
2、导学案式的备课,适合于已有一定知识经验的课,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3、板书式备课 它使得教学环节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4、创设情境以游览线路为主线式的备课会让数学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5、表格式备课 一般用于整理和复习课,例如整理加法、乘法几个运算定律和除法、分数、比时,便于学生比较异同点;
6、批注式备课用于一题多解和思路较复杂的练习课。
我校教导处在每次常规教学检查后,都及时将当月检查通报下达到村小各学校,做到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教师,以便让老师们查漏补缺,调整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可谓变化无穷,但是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多钻研,就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备课。有了这种精神,教师的备课才能不为教材所束缚,不被教参所左右,才能激发学生的心智,将课堂变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智育能的场地。
二、个性化校本培训
1、为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新学期伊始,我校校长必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铜鼓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排埠镇小学教师激励制度》等各项规章,本学期组织召开教代会,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优罚劣,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
2、为让老师们,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教师尽快掌握课标精神,我校在新课标学习上采取了将内容做成ppt,把有所改变的及重点的地方做出标记,组织教师一起学习,其次打印成试卷,人手一份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记不少于5000字的新课标读书笔记等方法来领悟课标精神,再把新课标理念灵活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3、本学期我校迎来8位新教师,为让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引领下,我校教研组在“师带徒”工作上下了不少力气。开学初,教研组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为对子,为指导徒弟如何备课好,熟悉备课环节,我们有的师傅手把手地在徒弟的备课本上备下了第一课。师傅们除了主动邀请徒弟到自己的课上听课还深入徒弟的课堂指导教学工作,例如徒弟在公开课前师傅会主动过问他的课前准备、课件、教具、备课、重点环节设计等情况,对他们进行课前指导。课外也是经常在办公室一起探讨交流教学中的困惑及疑难问题,检查徒弟的作业布臵与批改情况。一学期下来,我们的新老师在教学方面的表现都一致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师傅们的认可。事实证明,这种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三、个性化班级
个性化班级就是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凭借良好的个人素质,创造性地、合理地、最优化地组合班级结构,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才华和发掘学生聪明才智,从而取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
我校有的班级成立了四人为一组的互助型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优秀学生为小老师,其余为组员,互助内容涉及学习、卫生、安全到纪律等方方面面。教师每月对互助小组进行一次评比,在班级中产生一个优秀互助小组、三位优秀小老师、六位进步组员。学科教师对每月评比出的学生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有的班级一学期下来,已有明显的收效:例如,一学期里班级没有出现打架现象、单元测试由原来的十几人不及格现在只有五、六个了。班级内小组互助这一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提高。
四、个性化练习个性化练习,旨在通过对作业设计的探索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作业的设计、评价当中去,为孩子创设一个利于成长、利于学习的好环境,改变教师在研修中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解读课标、执行课标的能力。
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在获取知识时所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我们就得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教师布臵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不同性格设计问题,让他们有创造性地自由发挥,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让学得好的同学持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相对学困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因此,我们学校的老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正在尝试以下几种做法,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作业分层设臵、学生自主选择(1)“套餐”型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多味”型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写具有不同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基础”型 教师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做不同的作业:可以选择教材上的练习题,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类型自己编题自己做,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在觉得做应用题是件枯燥的事,但又不强求,配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要。(4)“提高”型满足一些好奇心强、智力开发快的学生的学生需求。(5)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五、个性化辅导
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我校在学困生辅导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要求班级科任教师选定几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单独辅导,明确规定辅导记录上注明辅导的学生、时间、地点、内容、措施、效果等内容,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一段时间下来,老师们发现辅导的学生中有些同学学习成绩跟上了、人也懂事了,个性化的辅导让我们对学困生找到了可循的办法。
六、个性化学科竞赛
为做到及时反馈我校个性化教学的效果,真正体现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我们举行了优秀作业本评比活动,一是评比教师平时分层练习的设计与作业布臵的情况,二是评比学生的书写及解题能力:其次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趣味数学”手抄报,写家乡征文、赞家乡演讲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七、个性化特色课程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体现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校依据校情及学生的特长爱好,利用每周二、三、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开展了艺术、体育加特长的“2+1”活动,(艺术活动:即在低年级进行硬笔书法训练,中年级进行诗歌朗诵训练,高年级进行软笔书法训练;体育活动:即在低年级开设小游戏,中年级开设花样跳绳,高年级开设球类活动等项目;兴趣活动则在全校开设导游、写作、美术、刺绣、鼓号、舞蹈、红歌、竹竿舞、乒乓球等队。
学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根据辅导老师的特长情况,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校特色活动的开设情况及学生年龄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操作,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事着最为人们谋幸福的职业,我们排埠小学的全体教师正在用心让自己在新课程的召唤下扮演好合格的人民教师角色,为他人,也为自己,谱写精彩人生,感受职业幸福。同时我们也深知,与经验丰富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愿意:心随精英,口服大众。篇三:超级演说家130822演讲稿
超级演说家130822 第一季第四期 演讲稿
本期选手及演讲稿:dj麦《人生一定要学会自嗨》、黄小胖《把弟达人》、邱礼飞《感恩父母》、大王《琼瑶梦》、杨心龙《为了心中的号召》和李程远《陪伴》。导师及演讲稿:乐嘉《如何读懂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人生一定要学会自嗨》 dj麦 我做的是流行音乐节目,每天不仅要放歌给大家听,而且还要在节目里带动大家来唱歌。那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电台dj,天天在节目里面,哇这么嗨,真的是要人命,打了鸡血一样。一天嗨、两天嗨、三天嗨、一个星期嗨就算了,一个月、一年、两年、三年,我都做了八年了,还这么嗨,他们会觉得,这是非常奇怪、非常奇葩的一件事情。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直播狂人,我的确有三狂,第一,我对制作节目痴狂;第二,我主持节目的状态癫狂;第三,这个赶直播很辛苦,我只能坐地铁最安全、最快捷,所以把我逼成了一个地铁狂。我走到地铁里面,我可以一手把住一个地铁的把手,有没有立刻嗨起来,跳鸟叔最新的舞步,你看,坐个地铁都可以这么嗨。但是呢,人生总是不会一帆风顺,在赶直播的时候,地铁有的时候也不灵光,所以也会遇到,这种人品极度不爆发的时候。记得在去年的时候,北京有一段时间一直在下暴雨,那天早上起来之后呢,我也是准备去赶直播,拉开窗帘,oh my god,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路上各种车,全部都趴在水里熄火有没有,路上完全被暴雨弄得稀里哗啦的。我想完了,我得赶快去坐地铁赶直播,跑到地铁站之后,傻眼,地铁停运,那我怎么去直播呢?于是我就疯狂打车,no taxi,没有车,所以没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呢,我就准备用人类最最原始的本能——用跑的,于是我一边跑步一边打车,一边跑步一边打车,一边跑步一边打车,我又在下雨了擦雨,突然我打到了一辆公交车,我也管不得它是什么几路了,去哪站了,不管了直接跳上去再说吧。幸运的事情就发生了,这辆车刚好经过我们电台的直播间楼下,就这样我那天也非常幸运的也没有耽误直播。不出意外晚上的时候就发了高烧,我独自一个人特别寂寞孤独的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的躺在床上,那个时候好像才发现只有这个时刻不需要自嗨了。
其实,说到自嗨,我相信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每天通过电台节目,我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大腕明星,有各种圈子的精英,有每个月可能三千块的不白不富也不美,也有身价几个亿的不高不富也不帅。但是我相信他们和你们一样,都会对我今天所讲的自嗨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他们身上,其实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越是在大的城市里,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当我们经历了几次像我刚刚所讲的触动心弦的故事之后,我意识到了世界永远都是那个停在那里的世界,而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每每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都会用这种自嗨的微笑去跟它say嗨,你也可以把快乐随身携带,也可以让梦想照进现实,生活尽管不完美,但一定也会活得有声有色。《把弟达人》 黄小胖
先跟各位解释一个名词,叫做把。在台湾呢,男生追求女生或者是想要搭讪女生,我们称之为把,所以就是把妹。为什么要把妹,妹把起来呢?可能是因为台湾的女生都这样软趴趴的,“hi,我是黄小胖。”你看了之后,就想叫她立正、站好,所以那些有立正站好的,我们就叫她正妹。为什么黄小胖我叫做把弟达人,我呢,跟各位先介绍一下,我的绝招好了,我的绝招就是撒娇,这边有个易拉罐,我想要请我的导师们可以帮我打开它,那我来示范喽??看来现场的观众朋友很想帮我打开,谢谢大家。
那接下来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约会的故事好了。有一个小我六岁的男生,一百八十几公分,篮球队队长,超帅。你知道是哪种帅吗?就像是流川枫的那一种帅,就是满头大汗,但是他的刘海还是可以飘逸的那一种帅。为了跟他约会,你知道我们女生约会的时候,都会怎么样吗?我们都会回家,把衣服翻箱倒柜一件一件拿出来,比在自己身上,然后去买新的衣服,而且我们再跟你约七点好了,实际上我们十二点就在准备了。前一天晚上十二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敷面膜,我们要修指甲,做很多男生根本不会发现的事情,我们超忙的。很多的女生朋友都会问我说你怎么把弟,我说因为小男生他们都喜欢有智慧的、知性的、充满自信的女生,所以你要谈吐大方,你要把话说出来。不要再说还好,我不喜欢就说我不喜欢,不要说我没事啦,你不用来陪我,把话说出来,我没事,所以你要来陪我。今天我就在《超级演说家》把话说出来,我三十二岁,还五十几公斤,没有男朋友,所以我才可以,继续当个把弟达人。《感恩父母》 丘礼飞
现场的各位朋友,我想先占用一点时间做一下很简单的调查,爸爸妈妈永远都不会忘记孩子的生日,同意的请举手,好,谢谢,请放下。第二,能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的请再次举手。谢谢,谢谢。
我今天想说的,首先也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但是我很伤心,为什么?因为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日子,他们竟然没有提前通知我就把我生到了世上。我哭了,哭得没心没肺,他们是谁,就是我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可是亲爱的朋友们,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想过,父母做过的最让你深有感触的是什么。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今天的我经常是身在他乡,有时会反过来想,当初恋爱,为了给心中的她浪漫和惊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你都不敢想象,出手怎么会这么大方,你跟她认识才几年,你都愿意把工资全部交给她了,可是相比之下那个给你生命的母亲,对你一辈子用心良苦,哪怕你贫穷失败也不离不弃的母亲,你又给了她什么?
我一边对比,一边反问自己,当初是谁一口一口给你喂奶,而你作为回报可能是紧紧吮着不放;是谁一次一次半夜起来安抚你的哭闹,而睡不好觉;是谁一步一步扶着你学走路,扶了何止几百上千步;是谁把家里最好的饭菜、最好的一切都留给了你。而说实话,当有一天,你买了房搬了家,你是否愿意把最好的卧室留给年迈的她;当有一天,他们颤抖着端碗,一次次把油腻的汤洒在你心爱的木地板,你是否愿意给她好的脸色看;当有一天,他们开始糊涂,开始走不好路,你是否愿意慢下脚步,给多一点耐心和搀扶。毕竟他们用双脚踏出了儿女的前程,也送走了自己那宝贵的青春。
我想今天,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一声,爸、妈,你们都辛苦了。《琼瑶梦》 大王
从小我就有一个琼瑶梦,从别人还在看《葫芦娃》的时候,我就开始看琼瑶剧了,每次看她的作品,都会让我生不如死、痛哭流涕。细细想来,我这二十几年里好像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跟琼瑶有关系,我觉得琼瑶一直与我同在。1993年,“咆哮帝”马景涛在经典琼瑶剧《梅花烙》里通过咆哮,吼出了对吟霜的一片痴情。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对情感这一块还比较懵懂,老师要求放学后,小朋友要两个两个手拉手一块儿回家,我也不知道什么级草、班草的,但是小明是我们班上的最聪明、最干净的男生,我一心就只想跟小明一块儿手拉手回家,结果老师却安排我跟小磊一块儿。站在人群中的我一瞬间泪如雨下,我直接冲到队伍的最前方啪的一下,跪到我的老师面前“黄老师,你太残忍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听我不听,我不要啊,为何如此带我?”现在想起来,其实挺尴尬的,但是善良的黄老师当时真的让我如愿以偿了。你看吧,我就觉得琼瑶说得很对,“爱,就要大声吼出来。”
后来到了小学,我这个发育初期,莫名地对美有一种向往,看琼瑶剧的时候,我就特别在意女主角的样子,我看到《新月格格》,我就特别喜欢新月,穿着一袭白纱,纯净动人,好像仙女下凡一样,不知不觉我很多地方都开始模仿起她来。谁跟我说话,我都这样撇着嘴微微一笑,或者轻轻地点点头,或者回复两声灵动的笑声呵呵,我还剪了我妈的一块睡衣当手绢,经常邀约班里的男生去田野间奔跑,一边跑一边娇声地喊着,“哥哥,哥哥,快来追我呀!哥哥,哥哥,快来追我呀!哥哥,哥哥,哥哥你别跑呀,你给我回来,回来!”真的是这个样子,经常都是我一个人跑了几公里之后,发现并没有人在追我,于是我又自己默默的走回家去,挺惨的。中学时期,为了让我暗恋已久的校足球队队长eleven,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校体训队,训练项目是举重。于是放学后操场上,您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四肢发达、体格健壮的女子,举着杠铃,远远地凝视着那个穿着11号球服、正在练习足球的男子。每次进球后,他脸上灿烂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洒在我的心间。那一刻,我多想冲上前去拥抱他、夸他一句“你真棒”,但是我没有。因为琼瑶告诉我,暗恋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就这样到了大学,我开始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琼瑶剧在我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搞风搞雨、送水送饭、电台情歌、公开表白、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屡败屡战、屡战屡败,都说女追男隔层纱,我呸,根本就是骗人的,我总共被十八个男生拒绝过,其中有十个都跟我说过同样一句话“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谁跟你是好兄弟呀,五阿哥跟尔康才是好兄弟,尔康跟尔泰才是好兄弟,我是紫薇啊,大哥。
但是呢没关系,因为琼瑶还告诉我,爱就是要永不放弃,此生你不来我不老,我一定会等到你的,我的皓祯,我的努达海,我的费云帆,我的何书桓,我的福尔康。尔康,尔康,我相信在座的鲁大姐、张大妈、沈大娘,你们一定都跟我一样,我们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偶像,嫁给帅哥,我爱琼瑶,嫁给帅哥,我爱琼瑶。
第三篇:因材施教
我这次的讲解的主题是孔子《论语》当中的“因材施教”,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解,第一是因材施教的基础,第二是如何实施。
一、基础
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说道孔子因材施教有这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
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
那么,老师们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备学生”呢?(请老师们说说)从我读到的《论语》当中孔子的方法大致有二:
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被动地听,这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不胜枚举,故略而不论。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在《论语》中也不乏其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论语·公冶长》)(老师们可否说说你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是如何去听其言的呢?)
第二,是“观其行”。也就是把学生的一举一动置于教师的视野之下,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论语·为政》)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宪问》)当阙党有个儿童来向孔子传信时,有人问孔子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个要求上进的人。“他是想让自己学习上进的那种人吗?”孔子说:“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应该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辈长者并肩行走,不像是想通过学习使自己上进的人,而是急于成名的人。”孔子通过一个人的行走坐姿这种极为简单的行为来了解发现人的品行,可谓细致入微。
还可以通过观察其所处环境,如观察他所结交的人来间接地了解其本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为人做事的失误,各有种种不同类型,观察各种做人做事的错误,就知道仁道的修养了。”(据《后汉书·吴佑传》记载,有一个叫孙性的人私自搜刮老百姓的钱买来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大怒,孙性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便拿着衣服去向吴拓自首。吴拓问明缘由后说:“因为孝敬父亲而承受了污秽的名声,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不仅没有处罚孙性,反而将衣服送给了他,让他去孝敬父亲。)(《论语·里仁》)也即“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孔子备学生的方法。对此我们应当很好地借鉴。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没有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学生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实施
具备了“因材施教”的基础,如何实施呢?《论语》中孔子所采用的多种方法,可以作为他山之石。
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如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讱。”(《论语·颜渊》)(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行五德,成仁了呀。”“请问五德。”说:“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侮慢,宽厚就得民众,诚信就别人信任他,敏达就有功效,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问礼”、“问政”、“问君子”等。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这个问题我想问问老师们,你们平常事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的。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如前文所引《论语·先进》篇,由于子路“好勇过我”,遇事鲁莽,故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由于冉有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故孔子就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
对三类学生他分别提出了应注意的方面,很值得我们珍视。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以上为本人对孔老夫子《论语》的一些浅显认识,与大家分享交流,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加以指正。
第四篇:因材施教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1)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能否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板书:方法)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三)提问分层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胖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 比523
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四)练习分层次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宽1.5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由于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方面有的反应快理解快,有的则反省迟钝理解慢,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展开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因材施教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适性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因材施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
要做好因材施教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合理安排
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
2、问题上的优化设计
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他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上不同的要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
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三、课后练习的布置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准备了三套作业。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一套是思考题,每日一题,给班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一套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套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可以做到60道左右,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分层评价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层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在这两年的教学与探索教学中,我觉得因材施教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第五篇:因材施教
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瑗首创分斋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其思想理论基础正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在教学中,他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组织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就其性之所近,选定专攻科目,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各尽其材,学有所得。这种“因材施教”,不仅具有分科教学的性质,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有用之才,而且具有为学生选定致力于事业方向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就职就业的知识技能。这是教育上的一个创举。经胡瑗二十余年在苏湖两地及京师太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了“先后至一千七百余弟子”,皆能裨于世用,由一地方教学法跃升成为了中央高等学府的教学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胡瑗先生的“苏湖教法”第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第一次将实用学科与儒学经典放在同等地位上;第一次创立并实施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第一个提出了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通过分科进行因材施教,比以往在个别教学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大大前进了一步。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并要求教师对学问道德有精深的造诣,对人有全面的了解。张载的因材施教、尽人之材的教学观点,既继承了孔子、《学记》的思想,又有自己的体会和发明,内涵丰富全面。
程颢、程颐对孔子的因人而教思想推崇备至,他们把这一经验第一次概括成“因材施教”的思想,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们说:“西北东南,人材不同,气之厚薄异也”,“君子教人,或引之,或拒之,或各因所亏者而成之而已”,“强勇者抑之,畏缩者充而养之。”可见二程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领会之深。南宋教育家朱熹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禀气有异”,故资质不同,进而提出教育“必尽人之材”的主张。所不同的是,他从理,.论上做了新的论证,并在实践中提出了新的措施。朱熹关于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主张,同以往教育家提出的见解相比,更加深入和具体了。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重视教育的作用,“因材施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叶的教育家王守仁,对“因材施教”给予了新的解释,认为教学不单在于使人学到知识,发展道德理性,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成就每一个性的独立人格。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主张教育旨在成就不同学者的主观个性,造就豪杰之士的战斗精神,完成每一个性的独立人格,从辨证的角度阐述了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无定法”、“因人而施”这八个字,概括既简要又准确,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明末清初的教育家王夫之、颜元,在讲学授徒的实践活动中,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导诸生。王夫之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颜元也说:“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则易成圣贤,而无龃龉捍格、终身不就之患。”他们都认为人性不同,才力各异,应当“因材施教”,导其所长,矫其所短,使学生“竭尽上达之旨”。
以上,我们十分清楚的看到,“因材施教”走过了它漫长而辉煌的历程,是从孔子的原始模式向着理性化模式不断演进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动态的教育命题,包容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因为它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表现为环环相串,在空间上具有广袤性,表现为环环展开。环环相串和环环展开的统一,像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轨迹,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这个永恒性,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