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初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谭朝霞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情感为基础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一旦把老师当作了朋友,课堂上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就敢于独立思考,敢于交流思想,而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经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的投入显得特别重要。
一、师生情感的建立。
(一)首先老师必须热爱学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正在成长着的青少年更需要爱。为师者不可不爱学生,这种爱既体现出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又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只有教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感受越深,对教师也就越加信任,对教师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课堂上师生才能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用情感潮水将知识的浪花冲向学生思维的岸边,师生亲密无间才能提高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采取挖苦、训斥,恶语侮辱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挫伤学生自尊心,师生情感水火不相 容,即使是课堂表面平静,可学生渴求知识的心却变得冷漠,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对完成教学任务造成障碍。
(二)以情感人,对学生要用真情浇灌,拥有一颗关爱的心。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的重要了。这里的“情”一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语文学科要充满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饱满的精神,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欲望。二是教师要创造条件多接触学生。作为语文教师,仅靠每周的几节课和学生接触太少,很难达到了解学生、关切学生的目的。特别是对文科班的学生,由于他们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就更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利用一切场合与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急学生 之所急,想学生 之所想。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课的学习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颇大。一个小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被班主任长期安排在教室
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该学生从此更加自卑和厌学,成绩也更差。后来换了一个教数学的班主任,这位老师与众不同,他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这一摸对老师来说也许是不经意的,不过对该学生来讲带来却是极大的幸福和满足,呵护了该学生的自尊心,也激发了该学生的上进心。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盼望这位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该学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深情怀念当年数学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的目光。因为那手,那目光带着对他的鼓励和赞赏,成为他找回自我的无穷力量,使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学习与成长,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个教师把这顽童带进神秘的数学殿堂的法宝,不是他把数学课讲得多么完美,而是他不怀成见的给该学生的鼓励和用真情浇灌。
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一)如果说理科的教学,在课堂上主要偏于“说理”,那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动之以情则不容忽视,它是教学具有感染力的重要条件,通过“传情”而授知,说理,达意。语文教学的知、理,意都是寄寓在“情”字上的——情发于心。因此,要“传情”,教师就必须有情,而表情达意所需要的首要方式就是语言。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使用的主要的教学工具就是他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同数理化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是大不相同的。从语言的具体运用来说,“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反映他内心的某种情感。从文章学上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现行通用教材可以说涉及了过去和现在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来说,师生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中,面对充满情感涟漪和波涛的教材,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可能不产生情感体验。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时,应该遵循语文教学“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入强烈的情感,并把它与语言、思维的教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本身的特点——“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必须是一种随文体而变化的特殊的意境语言。这种意境语言的临场创造,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心理动态的主要表现。
这种语言,既不是教材语言的单纯重复,也不是脱离教材的另铸新造,它是统领教材之后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创造,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剖析文艺作品时,就必须使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感染力强的语言;在分析理论文章时,就必须用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生动有力,旗帜鲜明的语言;在讲解其它一些知识小品时,就必须用生动活泼,凝练简明的语言。即使是提问,教师也要设计一种恰当的语言,才会使学生感到这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样,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在神游于教师用语言编织的理趣交融的境界中,在得到美的滋润的同时,不知不觉记住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产生创造性。
(二)当然,真正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与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共鸣,语言因素固然重要,而教师把握课文内容的基调也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材是美的丰富矿藏,里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深邃缜密的科学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这些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意境,都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挖掘。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和课文的情感基调“同步运动”,要想很好地完成预定计划,是根本不可能的。如当课文的基调是清新爽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心情应该是愉悦欢快的!当课文的基调是哀怨悱恻时,教师的讲授心情就必须是沉郁凄凉。而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政论性强,或深沉,或激昂。因此教师的讲授心情也应该随之或严肃,或振奋。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教师的讲授心情就应该是平正的感受。教师的这些情绪,通过教材和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给学生,使之能深刻地理解课文。
教师的这种随课文内容变化的课堂心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对学生自我实现欲的产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这种缘情而变的心态,就不可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让知识进入他们的头脑和思想里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心态不论怎样变化,都被一个字贯穿,那就是“情”。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调的运用也是情感投入的一种重要方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个因素。从心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语句伴随着
精美的语调,能给人以愉悦,轻松,悦耳的感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灵活多变,启发式的语调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作品的真正完成者”。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有保证。
如学习《语言与文学》、《谈中国诗》、《琵琶行》之类的作品,如果 教学语调本身枯涩无情,或是虚腔假调,那么 教学效果,艺术鉴赏就无从说起,缺乏真情,有声语言即刻黯然失色。只有在语调中融注情感,以神至声,以情主调,才能使多种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
教学语调还应追求美感效应。如品味讲授《荷塘月色》一开腔语调就要造成一种特定旋律,把教师内心视觉,作品潜在的情愫转化为声音造型,使学生亲临其境,亲睹其果,亲染其情,从而领悟作品以淡雅,朦胧为特质的优美情调。
教学语调还应错落多变,如表达情感,“爱”应气徐声柔,“悲”应气沉声缓,“喜”应气满声高,“惧”应气提声凝,“急”应气短声促。语调这样因“情”而异,教师的情感才能真正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人情炼达即文章“,文章中的”人情“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中的“情”的构成,除了取决于教材的内容,教师缘情而发的言词之外,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也是“情”的一个因素。教师的内在情操,教师眼神的顾盼表情变化,手势的挥舞,声调的抑扬顿挫,更是“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的风采,这种风采给学生以无形的濡染,使之终身得益。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一位高超的艺术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重视情感投入,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
第二篇:投入情感 活用语文
解读文本
投入情感
活用语文
《荔枝》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是2002年小修订后新增加的一篇课文,作者肖复兴。《荔枝》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这篇文章围绕着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情节简单,但感情强烈真挚,反映了母亲深爱儿孙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002年第一次上这篇课文,只感到语言平实,没什么难理解的,根据课文中的阅读提示及教参中的提示,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简案:
(一)引入
大朗是“荔枝之乡”,这篇课文以荔枝为题,是否主要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母亲为儿孙做了哪几件事?选择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在读中感悟母亲的爱。
(三)找出反映儿子爱母亲的句子,读一读,说体会。
(四)感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写几句作者没说完的话。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抄写喜欢的词句。在这次教学中,我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规律,在学生“读课文”、“说体会”后引导学生质疑,试图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母亲的爱并没有打动学生。这是为什么呢?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自己上课时语言平淡,情感不投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根本没有活起来。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我对文本没有充分的解读。
2005年上校本教研课,我决定还是上《荔枝》。
我反反复复地听课文录音,反复地朗读课文,读着、读着,我的心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接着我又阅读了肖复兴的《我的母亲》《母亲去世十三年,不敢过中秋》等文章;查阅表达人间真情的名篇,终于体会到《荔枝》这篇文章清新、质朴、平实、动人,字里行间闪耀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中的文化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只有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与作者的思想沟通,才能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人文意蕴,从而学会爱,爱父母、爱家人、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我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地思考,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一)激情导入
以背诵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导入。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再读课文,在小组交流不懂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师生共同筛选问题。如:(1)母亲快70岁的人了,为什么会舍不得吃荔枝,吃荔枝时竟像孩子一样高兴?(2)文章以荔枝为题,作者为什么要写沙果?
(三)读中悟情
1.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让别人也感受到母子深情?
3.在书的旁边写感受,在小组中畅谈自己的感悟。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相机点拨。5.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拓展延伸:(配上背景音乐)1.反复诵读“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体会作者心中复杂的情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说完的话。
2.走进文学作品,感受人间可贵的真情。
4.师: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你能告诉大家你的父亲或母亲怎样爱你的吗?你想怎样表达你对家人的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后给爸爸或妈妈送一份爱的礼物,并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收集有关爱的文章,把最感动的地方抄写下来,并写感受。推荐阅读肖复兴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罗兰的《试写母亲节》、高尔基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
最巧的是:上完这课书后的周末,我们级正好开家长会,我灵机一动,剪了许多心形的粉红纸,让同学们写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贴在自己的课桌上。充分利用课室外的展示栏展示学生“爱的礼物”的文章及感恩卡。许多家长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请他们也写下自己想对子女说的话。星期一上午,同学们看到父母写的话,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本次教学,由于课前我充分地解读文本,充分地把握了文章的感情主线,确定了“人间真情”的主题;课堂从“情”字入手,创设情境,带着学生用心灵读书,引导学生诵读、体验;插入阅读材料让学生体悟文学作品中的真情;链接生活体会人间真情。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情感也受到了熏陶。我清楚地认识到要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前提是教师要潜心会文,以睿智的眼睛去发现,以恬静心灵聆听语文的魅力之处,用自己的情感召唤学生的情感。换句话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结合点,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障。
反思这两次教学,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标下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是上好课的关键。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解读文本,要做到和作者对话,领会文本主旨;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和学生对话,预设学习活动。
1.和作者对话
面对一篇课文,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和作者交谈,谈谈你的体会,谈谈字里行间带给你的联想,谈谈你由此产生的感悟和受到的启发。
如:《关尹子教射》,当你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解读文本时,你会想到学习一种本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你会体会到列子尊重老师,学习刻苦用功;你会感受到关尹子教射十分认真,对列子要求十分严格;你会联想到如何教学生,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等。2.和编者对话
如:《匆匆》一文,作者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从而劝告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同学们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无疑会受到情感的感染,获得人文精神的陶冶,这样的文章,有利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匆匆》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这又是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原因。
读懂了编者的意图,你就会明白自己到底要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3.和学生对话
学生与教师的生活经历不同,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认识角度上,站在文本的整体高度,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思考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运用的方法,分析要落实的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先和学生对话,这也就是教学预设。
如:学习《第一场雪》之前,我考虑到我班的同学多数没有亲眼见过雪景,对文中描写的雪景不熟悉,对于作者看到雪后丰富的联想、喜悦的心情比较难理解。因此,我除了引导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让同学们边读边想像句子所描写的画面,还播放了雪后的录像片断,插入相关资料,让学生既欣赏了雪后的美景,也明白了作者是怀着一种深厚的民族之情表达了对这场雪由衷的喜爱。
课堂精彩的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的预设,离不开教师胸有成竹的情景对话。教师在解读文本,与作者、编者、学生对话的过程,也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重要过程。只有我们解读好文本,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人文光芒。
二、投入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杨丽芳老师在《语文呼唤本色回归》一文中提出:把握课文的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的情怀。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这样做: 1.范读激情
我们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可以先反复地朗读课文,先与文本“两情相动”,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
2.读中生情
要让学生在读中生情,与文本之情、作者之情、教师之情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想像情景,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文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荔枝》一文中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是全文的精彩之处,描写十分细致,作者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多方面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亲眼见到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在品读这个片断时,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像,学生比赛读,师生共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的同学从“不停地抚摸”“小心翼翼”“托着”“爱怜地望着”“不住地”这些词语体会母亲的心情,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悟。读懂了语言文字,文本的内涵、作者的情感才能像一股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只有感情的投入,才会有收效。
三、活用语文
1.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每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结束,而应该是新的学习的开始。适度的拓展延伸既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能帮助学生获取新的信息。在必要的时候插入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当然,我们老师最好能在一周中设一次课外阅读交流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一周来的阅读体会,并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2.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学生的生活经历就是课程生成的重要资源,在《荔枝》的第二次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设计心形卡、感恩卡、写《爱的礼物》,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父母的爱,情感受到启迪。我想如果我们能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让我们多为学生创设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真真正正地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真想说:感谢学习,感谢反思。这么多年来,尽管每一次上课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在反思中成长。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当然“名望总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它使得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名师。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成功的教师。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是成为一个好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摘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学生要正确而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之要求。这就不难看出,投入感情,是开展朗读教学中的最高目标与追求。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情感
促进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评议在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评议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对于一篇具体的文章来说,其本原就自然应当追溯到文章的创作者所倾注和表达之情感上。但是,作为学习者,我们又很难感悟到和文章作者完全相同的情感经历。有鉴于此,朗读中的情感投入绝大部分要依赖于读者之感悟。因此,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指导,创设出类似情境,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情感经验,从而能够让其读出真感情。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
“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让学生“心入于境”
朗读要入情,所谓“入情”是指表情朗读,要求朗读能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就是教师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说明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等。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为数不少。朗读并不只是单纯的读,它是要为学习课文服务的,要让学生既有感情的认识,又有理情的指导,才能理解地读,而不是机械模仿。
要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主要方法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读。我在教学《小露珠》第7段时,创设了一些训练语言的情境。如小露珠发生了哪些变化?小露珠要走了,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为什么这么迫切地想把小露珠留住?教师进行小结,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感情进行朗读,就能通过朗读体会到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情会于物”
语文不是无情物,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只有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朗读,让其真正理解到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到语句表达的语意重点后,才能正确地确定文章的重点之所在。例如,我在教《西湖》一文时,先向学生提问: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西湖是什么?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随后,让一位学生以读代讲,并在读中作答。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随后,再提问: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再引导学生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教师启发,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在学习第3段时,向学生提问: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等词语。通过这种“情会于物”的朗读教学法,就能让学生就能从这些形容词中体会到
西湖之美。
三、让学生“读出疑惑”
要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口气,情态,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字里行间读出心中的疑惑,进而深入思考。例如,在《孙中山破陋习》第七自然段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读出疑惑”,从而体味到人物的复杂情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大家已经知道孙中山有个有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往往不长,读读课文这一部分,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并提问: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之后,教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一是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二是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三是要表扬学生: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细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于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朗读并思考文章上,让其带着“疑惑”去认真阅读全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让学生“读出个性”
所谓节奏,即停顿、轻重、语调、速度的有机结合。朗读时要使学生通过变化的节奏,把书面语言的思想感情,用有声的语言真切地表达出来。例如,第五册课文《做一片美
的叶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就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教师应向学生提问: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叶子的“美”?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词语,阅读句子,并欣赏录像片或者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朗读的方法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这样,就能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朗朗的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朗朗的书声中,体验言语的节奏感和音韵感。因此,让诱导“多读”贯穿语文课堂,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费娟.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读出体验——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08,(10).
第四篇:论文——思想教育中的情感投入
浅谈德育中的情感投入
内容摘要: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作法有:对学生要宽松和谐,不能高高在上,平等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压抑感,使被教育者不知不觉受你的教育;要抱有积极的期待,不要另眼相待,促使学生做出积极主动地反应。要以情感人,不讽刺挖苦,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温暖和友爱;要严格要求,不迁就放松,对学生的不良言行,要大胆管理,善于管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按照教师的教育意图努力争取进步作为反馈,使德育目标得以很好的实施。
关键词:和谐期待情感管理
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灌输一定阶级的想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训练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然而这个任务的收效却不象智育或体育那样容易完成。由于社会环境、地区风气、时间、阵地人员以及经费等诸因素的困扰,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存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而教师是否注重情感投入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意图能否实现和效果的好坏,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为了达到教育教学之目的,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感情,为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
一、要宽松和谐,不能高高在上
教师不要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因而在二者的关系上应该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异议或者有异议也不能当他的面说。德育工作更是要讲究细腻的方法,在情感和氛围上要和谐,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教育才有实效。有时教师处理事 1
情不当,还强迫学生服从,这样做,表面上看好象学生“服”了,其实内心并未心悦诚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因此要达到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压抑感,使被教育者不觉得你是有意教育(教训)他们,在宽松和谐,“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不知不觉“随着”你,受你的教育,甚至做你的“情报员”,“参谋长”,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德育就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你的自我意识很强,被教育者就会觉得你以教育者自居,你的教育其实是训话,这就必然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二、要抱有积极的期待,不要另眼相待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否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是否有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好、语言文明的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和良好的态度,因而这些学生从教师期待的目光、亲切的关怀中得到暗示和鼓励,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温暖的爱,自然会增强进取心和自尊心,从而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教师的意图。相反对本身素质较差的“坏小子”,教师不抱有期望,另眼相待,学生本人自然也从教师的言行、目光、态度中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偏见歧视,因而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可见,积极的期待这种情感投入不失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动力,它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种外在因素,但教师的期望是通过与教师对学生的表情、语气、接触、手势、目光等潜移默化的方式,非常微妙地传递给自己地学生,促使学生做出积极主动地反应,这恰恰达到了教师地教育意图。我们教师应善于应用这种方式争取更多地教育效果。
三、要以情感人,不讽刺挖苦
这个“情”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催化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地尊重、信任和友爱,使感情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一般学困生由于成绩差而自暴自弃,但往往又不希望别人说他“笨”,更时时担忧别人的指责与嘲讽。这种自卑的心理,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智力和发展,要使他们转变,教师必须与他们建立融洽的感情,主动的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的对待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切忌讽刺挖苦,更不能搞变相体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品质要作善意公正的评判,努力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指导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服务员,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温暖和友爱。“以情感人”的结果会使他们(学困生)的心灵深处迸发一股巨大的动力。
四、要严格要求,不迁就放松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却迁就放松,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自己喜欢的学生,或因某方面得到他人照应的“关系户”的这类学生,那不下面子。另一种是对表现差的学生,由于管不了或管不好,干脆不管。只要不捅漏子,盼其早日离校为快。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两年就毕业,何必得罪你;对学习上吃力的学生更是撒手不问,只要不闹就行,作业不交反省我的心。
对学生是否做到严格要求,这不仅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水平问题,更是师德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科教师不能
自我解除“武装”。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不良言行,要大胆管理,善于管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恰恰是要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使之不断进取,走出“差”的行列。
总之,人的情感这种主观心理反映不是凭空产生的,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加强自己工作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心理上的“平等”需求,同时教师更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人格感召和行为感化,使学生感到你既有渊博的知识,又语言不俗,既令人生畏,又和蔼可亲。这样的反馈,学生就会积极按照教师的教育意图努力争取进步作为反馈,使德育目标得以很好的实施。
第五篇:浅谈情感投入在体育教学中体会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推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措施,制定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这对我们刚开始课改实验区的体育教师来说是一场时代性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把初中三年划分为一个阶段,称为水平四,具体的年级、目标、内容以及各项教学内容,时间多长都给我们教师留下较大余地和空间。在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体育教育教学必须围绕着学生一主体去展开,下面谈谈本人采取情感投入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 专业素质中情感投入
从体育与健康的性质定位来看,新课程已经跨出了单纯的学科范畴,走向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新理念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围绕“如何围绕学生健康成长”来思考实施教学,不再是传授技术技能古老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自主活动,以达到全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感上投入,注重自身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语言素质,教师将通过体育教学,继续探索如何在全体学生在获取健康的道路上有所收益,努力使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口头上说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而且要从思想上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脱离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内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提倡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处于一种互动与互补关系,教师可教学生,学生也可以教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心理互动沟通过程,良好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诚恳的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 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中有理,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可近,而不是敬而远之,教师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会使学生感受到有安全感,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 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
中学生在13—18岁阶段,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心理变化较大,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来呈现,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情感投入,发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满足并由此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畏惧、惊恐情绪,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心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帮助,设身处地关心他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爱护他们,采取有效的语言方法换取学生的自然性。克服身体和外界的障碍,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进而化解他们的自卑、畏难、惊恐情绪。使他们增强信心,以愉悦心情快乐地学习,并且能积极自主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四 师生交流营造民主氛围
新课程教学法要求师生互动,互动就是教师和学生多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通过交流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课堂环境,教师应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充分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发表不同议论,对学生回答正确的或模仿动作准确的应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更强烈,更有利教师组织教学。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情感投入对完成教学目标起极大的积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只有忠诚与教育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在教育中对学生情感投入至诚,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平等共处,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投身于教育活动中,以实现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