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

时间:2019-05-15 11:2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

第一篇: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感情通过语文来表达,语文由思想感情来驾驭。我认为,要教好语文,必须要有感情的投入。

一、爱教材

语文教材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多方面表现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感情融入每一篇课文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设身处地、深切体会文章情感。要为新生而赞美,为丑恶而憎恨,为幸福而快乐,为正义而欢呼……只有投入了情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才能精心设计出有个性的教案,才能在授课时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在情感上给学生以熏陶、在审美上给学生以愉悦。

以欣赏的眼光看教材,没有任何一篇是枯燥无味的:《女娲补天》展示了我们古代先民战天斗地的伟大气魄;《夸父逐日》让人强烈感受到古代先民敢与自然抗争和至死不忘造福后人的伟大精神;《精卫填海》则表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愚公精神。《小溪流的歌》只写了一条小溪,却体现了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不灭精神。《父亲的谜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细腻、真挚与深沉,体味到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而《岳阳楼记》所体现的博大胸怀、《春望》所表现的忧国忧民则给人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原来,语文是如此之美!带着感情去品味,化难为易领悟多;充满感情去授课,学生会得到心灵和知识上的双份收获!

二、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须对他们的心灵精心雕塑。要对学生爱心一片,要为每个学生着想,要想着教好每一个学生。要想到,学生的基础、智力、环境等均有差异,这是客观现实。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关爱。另一方面,智力开发有早有晚,“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不断给他们以温暖,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开窍,就会进步。

有人说:“严是爱,松是害。”的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对学生严格要求,本身就是爱的一种表现。有了爱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学生才会健康成长。

三、爱教学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表情达意,其中艰辛难以言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倾注极大的爱心,对语文教学坚持不懈地探索、追求。语文,博大精深;教学,艺无止境。只有不断钻研,才会有持久的内驱力,才会真正体味到梨子的滋味。热爱语文教学,体现在不断提高自身。

语文教师要永葆教学上的青春,必须不断自我提高。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要求教师知识全面,读、写、听、说全能;要求教学技艺纯熟,教学方法多样。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教师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认真弥补,才能逐步合乎要求。要教好语文,不牺牲一点休息时间是不行的。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挤时间坚持学习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理论等,不是为理论而理论,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实践。对于时政要闻,语文教师也要时时关注。其次,要不断钻研业务。要踏下心来钻研教材,要善于向他人请教,要养成经常翻阅教育报刊的习惯,要博采众长为几所用,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还要努力进修,不断充实自我。教师的一生,必须是学习的一生。热爱语文教学,体现在对学生精心指点。

由于年代久远,教材中一些课文的思想内容不易为学生所接受,而历史课式的交代背景又让人兴味索然。这就需要教师巧妙点拨,以求事半功倍之效。教学《拣麦穗》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破窑洞”一词展开联想与想象,使学生感知了时代背景,这样拣麦穗姑娘的思想情感就容易被学生理解了。然后让学生新旧对比,进行讨论,旧时代的悲哀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进步,从而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个学生在一篇名为《教师节的礼物》的作文中遇到了不会确定写作重点的问题,便向笔者请教。笔者看到她的草稿写的是同学们采野花作礼物,就采用启发提问的方式来指点她。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是尊敬老师。”

“对。教师节送礼物是尊师的表现。礼物成为焦点。而礼物不是花钱买,是靠亲自劳动从田野里采来,这更有意义。想一下,采摘花朵的时候,学生会带着什么样的感情?”

“对老师的敬爱。”

“好。假设同学们正在采花,那么对老师的这种感情会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语言、动作……还可以有神态。”

“答得好。想象一下,高处的花可能因为缺水而不够鲜艳;远一点的那片洼地,花儿开得正艳。但因为是洼地,就有泥巴。你说同学们会怎样做?”

“为了给敬爱的老师献上最美的礼物,他们毫不在意泥巴弄脏了鞋子,手拉着手,互相帮助着,采到了开得最艳丽最芬芳的花。”

“好!合理地想象一下,把采花时同学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惟妙惟肖地写下来,重点就突出了。现在明白一篇文章的重点是依据什么而定了吗?”

“明白了,是中心。”

师生的问答,别的同学听得很清楚。不用说,围绕中心确定重点的写作方法基本上人人都明白了。热爱语文教学,体现在课堂上的创新改革。

语文教学要改革,改革才能摆脱效果不理想的困境。改革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语文教师处在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就某些方面的问题开展实验,进行研究。

第二篇: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让课外阅读融入语文教学

范艳华 马友生

河北省 邢台市 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培根说:“读书足于怡情,足于博才,足于长才。”又如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因此,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它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促进学生智力、道德、审美情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教师要做好导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从孩子们一入学就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

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赛读,让学生比出激情,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扩充课外阅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局配送的“语文主题丛书”教学,学完一课就让学生在课堂阅读和这一课有观的文章,也可以推荐与本课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定向阅读,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定时。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几天不读。

2、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

3、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

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5、培养摘抄和写心得的习惯。将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或心得记录

下来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励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

1、开展竞赛活动。

(1)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2)美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话剧表演: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

(4)专题知识抢答赛: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三国”知识抢答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5)其它读书成果展:如手抄报展示、读书卡展示、报刊剪辑展示、书签制作展示等等。

2、开展评选活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可以评

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出“超级阅读王”;还可以综合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情况,每月评选出十名“读书之星”,将这十位“读书之星”的照片张贴在班刊上,并在照片下面附上他们各自的读书感言„„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书是无声的,但是书是有生命的,只有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展翅翱翔。

通讯地址: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

电话号码:*** 邮政编码:054900 邮箱:956585692@qq.com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把情感融入教学语言

把情感融入教学语言

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情感 是教学语言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情感变化,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积极的情感性言语能使学生在一种情绪的感染中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学信 息,它像纽带一样把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沟通起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又都在情感的动 力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

古 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讲课时,不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正襟危坐的卫道士、说教者的姿态,这样会让学生生 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心动神随、情绪饱满,运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声调等变化,富有情感地体现讲课的内容。或娓娓而谈,或悲愤深 沉,或慷慨陈词,或嬉笑怒骂,使教学引人入胜,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与真善美的共鸣。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心情轻松愉悦,课堂上倾注了情 感,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往往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容易产生情绪互动感染,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勾起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望,使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绪中解开知识之迷。

以 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要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披文以入情”,用充满情感的 教学语言去拔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悲的地方,讲得学生落泪,乐的地方,讲得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讲得学生心向往之,丑的地方讲得学生憎恶讨 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篇幅不长,却写得含蓄、深沉。文中刻画保尔心理动作的词语和句子有:“他沿着小镇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着步子,不知不觉地走到松树株前,在岔路口停住了脚步。”----“踱着步子”表现了保尔心情悲痛;----“不知不觉”写出了保尔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烈士身上了。“在当年竖立绞架的地方,保尔默默站了许久„„”----“默默”表示对烈士的哀悼。这些词句都对保尔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教师的感情与语言要深沉、厚重,协调一致,才能让学生对先烈们献身精神 肃然起敬,并由此引起对人生哲理思考。又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课》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议论性讲演词,闻一多在这次即席讲演里,对革命力量和对反动派所 讲的话,感情色彩非常强烈,语气上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出讲演者毫无畏惧;向人民群众揭露敌人的罪 1

行 或激励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战斗感情。教师在讲读中,语调要慷慨激昂、义正辞严;声音要宏亮有力,同时借助于教学态势语(演讲动作)表达出充满强烈的爱憎感情;分析思想内容时,语调则应语沉字重、平缓、自然富于变化。

教 学语言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文章的理解是课堂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解不深,往往表达不准,教师只有对所教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 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才能在正确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准确恰当地传达蕴涵其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体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学生“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的过程。因此,上课之前要对作家作品深入的探讨,先对作品中的字词句篇细细揣摩,对人物形象作恰当分析,然后弄清作品的主题思想,激发自己 的真挚感情,引起学生共鸣。在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领会全文的主旨的基础上去组织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与作品的主题一致,教学效果就好,例如朱自清《春》 的结尾有这样的三句话:“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 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强调春天的“新”“美”“力”,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教师讲授本课时就应用热情高昂的语调,抒发心灵深处由衷的赞美之情,达到以情动 人,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春天无穷的魅力所感染、陶醉,产生强烈的热爱春天、憧憬春天的愉悦情感,真正理解作者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以这为主题思想为“指挥棒”去组织,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 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出现情绪冲动,迫使他想要说想要讲时,教学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许多教师在讲课时,都善于以情动人。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他却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因素,讲的娓娓动听,但他处理不同教材时的感情是不一样的。《鲁迅自传》感情深沉,隐含着作者对知识的 强烈渴望,对祖国命运的极大关注和对反动势力的深恶痛绝;《乡愁》包含思念家乡、亲人,渴望早日结束人为的阻隔和多年的分离之哭的深情;《背影》教得真挚 深沉,《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得明快炽烈,鼓舞人,感动人。就是教题材,内容和主题相近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所渗透的以及由他所激起的学生情感的波涛也 不一样。因而说,只有技巧而无情感的教学,只能是书生匠式的教学,没有情感的升腾冲动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新课程认为,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需要经过状态的中介才能内化于学生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习的最佳状态。教学过程要很好的实现“状态的中介”,教学语言无疑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最佳状态的关键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艺术,充分发挥这个中介的作用,重视教学语言的情感因素,把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于教学的语言当中,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 2

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教学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第四篇:让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让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

——从一节语文课说起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管仲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常州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陆游曾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龚自珍也赞叹常州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当匹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媒介,灵活运用教材内容,通过语文教学来弘扬地方文化,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的情怀,实现语文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为此,我利用高职第二册语文课本中《语言的演变》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将常州方言融入其中,希望以此进行一个新的探索。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结合常州本土文化,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了解现代常州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培养对常州文化的兴趣,增强对常州的热爱之情。尤其在课堂拓展环节,我率先举了常州方言中的几个例子,比如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地名“圩塘”,同学们读读这个地名,引起“于”“围”两个音之争,请同学再举出几个例子,看看常州话与古代汉语的关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当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尤其讲到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如有些方言里管头叫“脑袋”“脑壳”,管嘴叫“嘴巴”,管脸叫“面孔”时,学生马上就说出常州话里的“脸”就是“面孔”,而且还激动地说:“书上讲的就是常州话呢!”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节课,通过把教材内容与地方文化结合作为一个切入点,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篇近5000字,又涉及语法、语汇、语音等比较专业的内容,然后学生们却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看到书上的例子,总不忘联想一下是否常州话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二、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理解了课文内容。《语言的演变》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古今语言的差别及汉语是如何演变的。把大家非常熟悉的常州方言纳入课堂教学中,很贴近生活,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学生们平时听常州话、讲常州话,但从来没有考虑过常州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把常州话放在作者提出的几种演变当中去,对常州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我在课后还布置了作业,不少学生都上网查阅资料,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四、增加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在前文中讲到唐代“尉迟恭”的语音之后,我又举了一例:“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学生知道常州方言居然与西汉时期的《史记》有关系,比唐代还要早,又惊讶又欣喜,有的学生又说起常州淹城是春秋时期的遗址,历史非常久远,古代汉语在现代常州方言中还有痕迹,是很正常的,但言语之中流露着深深的自豪。我认为,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这堂语文课在情感培养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就是教师自身相关知识积累还不够。作为一个外地教师,我对常州方言很感兴趣,但是不曾深入了解过,在备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网上的资料,但毕竟不够全面,而且也不够专业,仅仅是常州话与普通话之意译,没有对方言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要把常州方言与这篇课文《语言的演变》结合起来,光靠我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是不行的,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举了例子,我自己还听不懂,谈何再去理解这个词汇或这个语音的演变呢?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博大的,从方言中甚至能够窥视到常州的历史,因此,想要把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要不断提高,接触更多的本土文化。其次是后劲不足。学生对查找十个常州方言或句子感兴趣,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业交上来之后,我发现真正能找到与古代汉语有关的并不多,甚至连常州方言能够用现代汉语写出来的,都写错了,如表示“后悔”的“澳绕”,其实就是“懊恼”,但学生缺乏与课文知识的结合,缺乏自己的思考,只管网上写什么就抄什么,而我做为教师,由于前面所讲到的“知识积累不足”,对学生作业中写到的少数常州方言也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是否能从这个方言中找到古代汉语的痕迹,或者我自己也无法说清一些方言因何形成,如“我们”在方言中称“哈尼估”,因此,这次作业就含含糊糊地过去了,没有达到“考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把教材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的方式是可行的,对学生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的感情熏陶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带着目的去收集资料,带着自己准备的东西进课堂,这样,课堂拓展才不会是教师的“一言堂”,才不会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齐声大合唱。在地方文化方面,教师也要多积累,同时,如果发动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那么在课堂上,就真的做到了韩愈曾经提到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生互相学习,这不是一种更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吗?

第五篇:让德育有机融入语文教学

让德育有机融入语文教学

湖北省崇阳县实验小学 刘君霞

[摘 要]德育,即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行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视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小学教师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德育 语文教学

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课文中丰富的品德内涵,情感内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德潜能,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与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融合德育。

一、寓德育于文语文课堂

课堂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而语文教材的特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契合重心放在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过程,老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契机,无痕渗透德育。

1、品字词渗透德育

感知汉字不仅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一幅作品、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一条情感纽带。让学生在领略汉字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汉字精神‛的滋养,悟出做人的道理。我在教学生认识‚聪‛字时,首先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是聪明的‛,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多读书的人,有的说是见识广的人,有的说是能说会道的人……我告诉学生,他们的答案都对了。因为‚聪‛字本身包含了答案,‚聪‛由‚耳‛‚丷‛‚口‛‚心‛构成,也就是耳朵、眼睛、嘴巴和心灵的组合,告诉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见多识广,领悟于心,才会博学多闻,才会聪明。继而发问‚看到妈妈病了还要做家务,聪明的孩子会怎样做‛‚看到地上有垃圾,聪明的孩子会怎样做‛‚听到我班得了荣誉,聪明的孩子会怎样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咬文嚼字,画龙点睛地揭示其中的德育内涵,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我给学生出示了 ‚争分夺秒‛‚仍然‛两个词语,让让学生联系文章来理解意思,在比较、辩析、朗读中体会,白求恩争分夺秒地手术一心为伤员着想,在危险面前仍然不顾一切,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的品质,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语言,使学生不仅懂得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体会到词语的情感内涵,加深了对白求恩高贵品质的认识,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同样,课文中有很多体现人物个性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品读这些字词,让学生来品味人物的性格,从而达到‚品字悟德‛的良好效果。

2、品句段渗透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脱离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句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句的讲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如《落花生》一课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只有通过反复的品读重点语句,才能使学生有所领悟。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优良品德的认识和形成做了准备。教师也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入境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同喜同悲,同爱同憎,震撼心灵。同样有的课文有很多直接抒发对英雄人物的讴歌、对大自然的赞美等等句子,学生通过对这些语句的理解也可以直接渗透德育。

3、品情感渗透德育

课本中抒发的情感可以利用艺术手段再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而深刻的体会,激发情感。如《父亲的菜园》主要记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开辟出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我在授课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大限度的诱发学生进入情境,带动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有的学生竟悄然泪下。这样既使学生感悟到父亲勤劳和执着的精神,又达到了有感情地朗读目的,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体悟水到渠成。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一般抒情性的散文所抒发的情感与大众的情感都有一个契合点,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最有效地将德育融入到语文课堂。

4、品事物渗透德育 大自然本身是人类一本教材,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在如此发达。然而,大自然何尝不是我们德育的教材,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蚂蚁团结的斗争力……如教《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利用二者的对比告诉学生人类须要善良和老实,而不需要邪恶和虚假,所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教《落花生》时,利用落花生不炫耀果实的特点教育学生要做谦虚诚实的人;教《爬山虎的脚》时,利用爬山虎的顽强教育学生做一个坚强的人;教《蟋蟀的住宅》时,教育学生做一个勤劳的人。

5、品人物渗透德育

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繁星闪烁。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教育作用不容低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人物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让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从而达到学而明志的效果。《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写了12岁的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我在教这篇课文时,特别将‚雨来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上夜校,那里又旧又破,雨来学习却很认真‛这一情节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进行了对比,教育学生要珍惜生活,要好好学习。

二、寓德育于文语文课外

语文可以说是处处都有,德育也是如此。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这一优势,创建语文教学和德育一体化的新平台。

1、身边故事渗透德育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身边典型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渗入语文课堂,渗入德育。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亮点,每一个故事都是教材。有一次放假前,我因有事忘了嘱咐学生关窗户。当晚下雨时,我连忙赶到学校,可窗户关得好好的。经我调查,是我班一位平时很捣蛋的学生关的。我利用表扬他的机会教育全班的学生要爱护公物,助人为乐。我还将这件事写成了小文章编入了班级的黑板报。这名小捣蛋不仅不再捣蛋了,班上热心人也多了不少。身边的故事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案例,学生易理解,也会模仿。

2、语文活动渗透德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亲情,体验生活,体验社会的良好机会,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这些活动中安插德育情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次,我给学生安排了一个这样的语文活动:全班同学留心并记下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广告语,并附觉得好的原因。第二天,同学们真的给了一个很大的惊喜。我从中理出了几条经典的广告语,顺势进行了文化和德育。如:中国移动广告语‚沟通从心开始‛、中国联通广告语‚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义务献血广告语‚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这些广告语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丰富的做人道理。另一次我安排的活动是:为妈妈洗一次脚,为爸爸捶一次背,为自己洗一次衣。在第二天谈感想的时候,大家发言非常踊跃,而且都锁定了‚亲情‛这一主题,和我预想的结果非常吻合,学生这次写的作文也比平常的要生动要具体得多。

3、日记指导渗透德育

‚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于是我便带领学生写日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真话,说心里话,起到了使人求真向善的作用。针对学生日记不完善之处,我就个别辅导,引导学生向真善美发展。有一回,有一名学生上交了一篇日记:‚早晨,我起了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做作业,再和朋友们玩。中午,吃完午饭看电视,看完电视出去玩。晚上,睡觉了。‛廖廖五十多字将整天的流水帐都记完了,可平淡得如白开水。我就和他进行了这样一段交谈:‚早晨起床,谁给你穿的衣服?‛‚是妈妈。‛‚那是谁给你做的早餐?‛‚是妈妈。‛‚早餐吃的什么?‛‚牛奶,还有鸡蛋。‛‚好吃吗?‛‚好吃!‛‚妈妈吃的什么?‛‚稀饭。‛‚妈妈为什么没有吃牛奶和鸡蛋呢?‛‚妈妈说,我长身体要吃好一点。‛‚你喜欢妈妈吗?‛‚当然喜欢啊!‛‚你打算怎样感谢呢?‛‚好好读书,长大了买好多好多东西给她吃。‛‚吃完早餐是你一个人做作业吗?‛‚不是。是妈妈陪我。‛‚又是妈妈陪你啊,你妈妈不简单。‛‚老师,你说对了!我妈妈好好啊!奶奶都说她最勤快,最孝顺……‛事后,让学生按照我们的对话将日记重写一遍。就这样,一步一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的同时,让他们感悟亲情,学会写作。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花朵;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枯干的河床。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尘不变的,但应注意把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新时期德育的特点,不断创新二者融合方法。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渗透德育应以语文知识为基础,找到与‚道德‛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让德育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闪闪生辉。

参考文献:

王者、宋元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优课例析》 胡银耀 《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下载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合作学习融入数学教学中

    让合作学习融入数学教学中 作者:刘庆慧作者单位:山东莘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合作学习有助于人们学会合作和互爱,并有助于提高组间关系,并有助于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合作学习......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海口市三江镇茄苪小学王琼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论文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创设、挖掘,它能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性”的目的。而情感需要双方互相走进对方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如何挖掘、......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诱发论文

    教书必须育人,这已是教师们的共识,而育人则必须先从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入手。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首推语文科。任何一篇传世之作,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为快”的产物,无不是作者......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作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它博大、深邃、犹如浩瀚的宇宙。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

    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共5篇)

    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 思想品德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以往空洞的说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形成情感的共鸣。笔者认为应将生活融进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宣汉县马渡乡初级中学 鲁均 某校曾组织观看一部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学生则无动于衷,反以“一点都不刺激”为由大声抗议。老师......

    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功能_2998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李生弼 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诗歌的意境美、有小说 的形象美、有散文的构思美、有议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