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诱发论文
教书必须育人,这已是教师们的共识,而育人则必须先从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入手。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首推语文科。任何一篇传世之作,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为快”的产物,无不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凝聚。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诱发学生的情感呢?我认为:
一、教师须怀情而教,以情激情
语文教材所选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文章。教师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深浅程度不同的感染,动情于衷,激起情波:或赞颂,或批判;或褒扬,或诅咒;或爱恋,或愤恨等等。教师怀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去与学生交流,用倾进鲜明浓郁情感和评价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中。
教是为了激情,即用教师本身的情感来感染、打动学生。教师可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神情、动作等对课文、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尽量缩短,达到一种“情感效应”,使学生潜在情感浓化、纯化、深化、强化,丰其量而高其质,即从优化情感的角度来实现“教书育人”的全人教育。
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情境
1.据课文内容、图片资料、录像等课件或以故事导入或展示实物或设置悬念等手段创设情境。
2.语文教学实际是语言的教学,充分发掘语言因素,也是引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掘语言因素,就是紧扣语文的词、句、段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升华,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启发形象思维,唤起想象和联想,有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忘我境界,使学生、教师、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与和谐。
三、进行角色换位,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和感情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心中有景,入景始为亲”。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想,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去感受。这样,不仅做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入情入景,被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表现出或喜或悲,或笑或怒,或怜或气;适当时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剧,要求有感情,有表情,有动作。凸现人物性格。
总之,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感,鉴赏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感情的参与,“情感只能被情感所打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适当合理地诱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定会有片片的情感绿洲,青少年们的情感发育必将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第二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论文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创设、挖掘,它能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性”的目的。而情感需要双方互相走进对方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如何挖掘、创设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呢?
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成功希望的情感信息,教师要恰当把握无声的语言——目光的运用,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给以激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同学不爱发言,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这种情感经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
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自己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关系
首先要运用情感感染功能,满面春风上讲台,以教师自己的快乐、饱满、振奋情绪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信息。若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忧心忡忡,或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
其次要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尤其是不可歧视后进生,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爱,给他们“雪中送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能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产生更强大的上进心和极大的成就动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中学生自尊感强烈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施教,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允许他们答错,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泯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和人伦差异,为教学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健康心态与宽松环境,这样就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快乐。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事语文教学十余载,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往往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焦头乱额。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语文课真乏味。”“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语文课。”„„面对种种的责难,我陷入了深深困惑之中,在苦苦反思和求索中,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情感教学。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想象潮起潮落的壮观与柔美。我便先通过多媒体投放海浪的温柔静美和汹涌澎湃,让学生们心中那抽象的海浪形象化,然后要求学生在潮起潮落的音乐声中,根据旁注的提示来感情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们在大海那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他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中,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里,一往情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样看来,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给予平等的理解、容忍、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著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如通过阅读《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使学生领略祖国的风光文化美,储蓄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潮》等美文来让学生领悟人世间的亲情可贵,从而储蓄学生的人文情操;通过课外读物《培根随笔》、《名人传》等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从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重视加强实践生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生动精辟的讲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走进生活,去感受那寒风的凛冽、沼泽的泥泞和花开的喜悦,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情感就无从获得,便无法领悟文章内在的情感之美,从根本上斩断了他们对文章作品的情感再现和再造的途径。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想看到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去影响并感化他们。
总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寓情于学。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摘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学生要正确而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之要求。这就不难看出,投入感情,是开展朗读教学中的最高目标与追求。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情感
促进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评议在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评议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对于一篇具体的文章来说,其本原就自然应当追溯到文章的创作者所倾注和表达之情感上。但是,作为学习者,我们又很难感悟到和文章作者完全相同的情感经历。有鉴于此,朗读中的情感投入绝大部分要依赖于读者之感悟。因此,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指导,创设出类似情境,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情感经验,从而能够让其读出真感情。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
“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让学生“心入于境”
朗读要入情,所谓“入情”是指表情朗读,要求朗读能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就是教师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说明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等。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为数不少。朗读并不只是单纯的读,它是要为学习课文服务的,要让学生既有感情的认识,又有理情的指导,才能理解地读,而不是机械模仿。
要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主要方法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读。我在教学《小露珠》第7段时,创设了一些训练语言的情境。如小露珠发生了哪些变化?小露珠要走了,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为什么这么迫切地想把小露珠留住?教师进行小结,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感情进行朗读,就能通过朗读体会到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情会于物”
语文不是无情物,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只有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朗读,让其真正理解到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到语句表达的语意重点后,才能正确地确定文章的重点之所在。例如,我在教《西湖》一文时,先向学生提问: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西湖是什么?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随后,让一位学生以读代讲,并在读中作答。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随后,再提问: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再引导学生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教师启发,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在学习第3段时,向学生提问: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等词语。通过这种“情会于物”的朗读教学法,就能让学生就能从这些形容词中体会到
西湖之美。
三、让学生“读出疑惑”
要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口气,情态,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字里行间读出心中的疑惑,进而深入思考。例如,在《孙中山破陋习》第七自然段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读出疑惑”,从而体味到人物的复杂情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大家已经知道孙中山有个有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往往不长,读读课文这一部分,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并提问: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之后,教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一是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二是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三是要表扬学生: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细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于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朗读并思考文章上,让其带着“疑惑”去认真阅读全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让学生“读出个性”
所谓节奏,即停顿、轻重、语调、速度的有机结合。朗读时要使学生通过变化的节奏,把书面语言的思想感情,用有声的语言真切地表达出来。例如,第五册课文《做一片美
的叶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就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教师应向学生提问: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叶子的“美”?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词语,阅读句子,并欣赏录像片或者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朗读的方法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这样,就能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朗朗的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朗朗的书声中,体验言语的节奏感和音韵感。因此,让诱导“多读”贯穿语文课堂,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费娟.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读出体验——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08,(10).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互动
情感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感情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的体验。只有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充满情感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情感互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情感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情感,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囚笼般的监狱,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情感能激发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情感。情感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与生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让情感渗透其中,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情感的开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教师而言,情感渗透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情感主要有:
1、情感来自于文本。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而教材的情感因素往往源于文本,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情感便会如约而至。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触及点就在儿童喜欢玩乐的天性上。因为喜玩,所以百草园有无限的乐趣;因为好乐,所以三味书屋的教学才枯燥无味。有了这点契合,对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2、情感起源于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情感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情感萌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使你感动。如果你能把你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4、情感潜伏于学生朴实的体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5、情感回味于课后的深入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情感互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是一种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师生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它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情感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如,读到“窗含西冷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盎然生机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时,会产生是对作者刚毅品格的感动;在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会产生对英雄的感动;在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时,会产生对故友的感动;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会产生对慈母的感动;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感动。„„。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