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本次活动,给我们的老师搭建了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与各位领导、老师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们教研组建设与教学实践,促进我们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层面的基层组织,对上联系着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对下联系着教师个体,是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生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阵地。我们学校一贯重视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下面就我们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建设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的集体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光荣使命。新课程理念的产生,对我们每个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是一种冲击,是一个挑战,要不负时代使命,不落后时代要求,我们只能靠认真、努力地学习。在这方面,我们语文教研组收获颇多。我们的体会是学习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既要解读自己的课堂,也要解读同伴的课堂。
1、加强《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新的《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教学的依据。每个学期开始,我们教研组总是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课改的把握越来越有信心。通过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一些研讨课和展示课等反馈的信息,我们感觉到,我们老师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新的课程理念不仅被老师们接受,而且还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终身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又一教学思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研组积极倡导老师们读教育专著、教育名篇。老师们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每学期都能写出几篇较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业务书籍也是经常翻阅,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就会互相传阅,并记录到读书笔记中,一学期下来我们老师的读书笔记能达到上万字。通过学习、总结、交流、反思等系列活动,老师们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理论修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2、强化集体备课意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新课程理念提倡的“合作”,不仅是包含学生的“合作”,还包括教师的“合作”。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群策群力,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不断涌现。
我们还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办公室集体备课;教研组每人主备一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对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每个老师的电脑中;最后,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
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修改,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学情的个性化教案;每一课教学后要及时反思,做好教学后记,总结交流得失。
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外,我们平时也经常会对某篇课文重点问题进行研讨,汲取集体的智慧,提高备课的实效。如我们在学习一年级语文“第三组”教材时,大家对这一组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了分析,并共同商讨在学习这几篇课文时,我们应提前做好哪些工作。《静夜思》一课,大家提供了诗歌背诵活动。《小小的船》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月亮、星空的知识。《阳光》、《影子》的学习更有趣,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孩子们去感受阳光的温暖,去体会影子的形成,去理解“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以及“小花狗”“好朋友”等句子和词语的意思。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一位参与授课的老师感受很深,大家真正体会到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集体备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体备课中,我们非常重视发挥年轻教师的建设作用,他们作为建设者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运用自己灵活的思维和崭新的理念增添了教研组的活力,促进了大家的共同进步。
另外,我们在教研组中广泛开展教师磨课活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每学期开始的头两个周,我们都要进行组内磨课活动,先是3、4个人一组,选取共同的一节课,每位教师自行设计教学环节,对某课教学,不仅要明确怎样教,而且要明确为什么这样教。所以,磨课的备课要写出详细的教学设计意图。然后每个人在教研组内讨论交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11份各具特色的教案。再从11位教师中抽出三位教师代表上课,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研讨,三位教师讲完后,教研组再进行二次、三次集体备课,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上课。通过老师们在一起磨课,人人上台展示自己的个人教学成果,教学问题暴露得更加清楚,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大家在一起“磨课”,“磨”清了教学理念,“磨”清了教学思路,“磨”出了教学实效。
3、加强教学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课后反思成果。
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近年来,我们教研组积极开展“我探索、我发现”活动。大家从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你比如:我们刚接任一批一年级新生,老师们发现孩子们不会听课,课堂效率很低,于是大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大家认为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我们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就自己本班学生的表现谈自己的看法。大家从细微处入手,从孩子们的课前准备入手,因为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学生听到铃声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迅速走进教室,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具轻放在桌子上的指定位置,静待老师上课,只有心静了,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课堂上老师们对学生看黑板、拿课本等课堂常规都进行了细致地训练。
另外,我们在教研组中还注重了教师教学后的反思与交流。大家在上完某一节课后,对自己班级中学生存在问题、产生的疑问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共同解决学生问题,解决我们的教法问题。你像:我们在学习了《借生日》一课,老师们坐在一起共同交流着一个话题,就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大家还不约而同地调查了同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调查结果让我们感到吃惊,每个班级知道父母生日的仅仅有四五个学生。这简直让
我们感到心寒。课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又在各班级中开展了“爸爸妈妈生日记心中”的活动。如果缺少了我们教师间的交流,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又从何谈起。而这些活动的实施都来自我们组全体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没有人告诉他们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去做。大家在课后反思中互谈体会,齐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教研组老师们的互帮互学精神。
二、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智力是天生的,很难更改和提高。但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水平,获得更多知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一下: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1)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该怎么做。
新学期开学,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耳到”“心到”。也就是指小眼睛要盯得牢:在老师说话、做手势、操作时,小朋友的眼睛要盯着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或演示时眼睛要盯着电视;在完成练习时眼睛要盯着练习题。小耳朵要听得准:小耳朵要仔细听完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以及同伴的发言。行动速度快: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以及同伴的发言,脑子里迅速的反应并付之于行动,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良好听课习惯提供保障。
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培养不仅仅依靠民主和谐的氛围和积极鼓励的评价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寻求突出重点的途径以及分散难点的策略、方法等。另外课堂上我们还不断变化课堂的节奏和频率,你像“刚才我提出了什么问题?”“他刚才是怎么说的?”“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迅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反应。经常这样训练,学生专心听讲程度也在慢慢加强。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学习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对培养各种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发挥指读威力,保证诵读质量。
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非常小,课文中的一些儿歌需要熟读成诵,针对一年级新生上课好动,不识字的特点,我们就想到了上课时采用指读的方法。提出指读要求:左手按住书本,右手食指指着字,眼睛不离书本地读。这样学生不仅做到了口到、眼到、手到、耳到,自然他的心也就到了,注意力也就集中了,脑子也会思考了。所以在诵读时养成指读的习惯是不容忽视的。(2)落实以读代讲,凸显朗读指导。
大家都知道,阅读教学重在读。而我们低年级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孩子们若能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够明白其意思。所以以读代讲,就成了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是有层次性的。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对孩子们的要求层次非常清晰,体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一过程,主要狠抓了三点:一是读通,也就是学生初读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或者是字典等学习工具通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把握课文
内容;二是读懂,再读课文,这次要求学生应该能够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生能够达到这两项要求后,接下来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正确、通顺、流利的基础上“把书读好”,这里的读好指能够读的像说话一样自然。现在学生们读书的通病就是容易扯着嗓子慢吞吞的喊,这样既对嗓子不好,而且声音也很难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还有许多孩子不会读好语气助词,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与不断的引导。书从不熟读到自然流利,学生自然会对文章的大意有所理解,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表情、语气,甚至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了。三是读熟,也就是最后一层要求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文本了,相信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要达到这层要求也不是件难事。在这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朗读的要求逐层提高,以读为本中的“读”也就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上,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书写。每个星期我们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写字课,写字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特别是字的主笔,(抓横中线、竖中线的那一笔)如:“土”字,第一笔横应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的竖应写在竖中线上。如果遇到关键笔画教师还应进行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另外,我们教研组还重点抓了学生的午写质量,每天中午利用学生到校后的20几分钟强化学生书写,让学生得到规范的书写训练。各班级语文老师中午1:30进教室指导午写。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与执笔姿势。学校不定期组织美术组及相关人员检查各班级学生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教研组还不定期在组内举行写字展览,各班级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各班级走廊外,我们教研组统一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另外各班级教室的展示栏也是很好地展示学生作品的场所,大家都能够充分利用,营造浓厚的习字氛围。每个学期,我们还在学校范围内举行写字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三、让作业成为学生创造表现的乐园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低年级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给我们触动最深的是,小学一二年级取消了家庭书面作业,这一没有作业的变化让我们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何改进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提高家庭作业的效能呢?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索着,也试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我们在家庭作业中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融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拓展性作业的素材。如学了《一次有趣的观察》后,我们布置学生每人回家种一棵扁豆,作业要求是请观察:①扁豆刚开始生长的样子;②扁豆后来生长的样子;与课文中的描写相比较,说说作者抓住了扁豆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课文内容和写法特点的理解也就会更深刻、明了。
由于小学生对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加之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布置一些涂涂画画、动手操作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无疑会起到好的效果。例如学了《松鼠和松果》的最后一段: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今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根据自己想象中的松树林画一幅画,有的学生画了绿绿的茂密的松树林,许多小松鼠在那里一边玩耍,一边摘松果吃;有的画了在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中,一些小松鼠在欢快地跳舞、唱歌,简直过着一种神仙般的幸福生活。当她们自信地贴出自己一幅幅杰作时,那满脸的欢悦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还有,你像在学习了《火车的故事》后,让学生搜集各类火车的图片,并设计出未来的火车。《胖乎乎的小手》中兰兰的小手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我们布置学生回家也用自己的小手表达对家人的爱。孩子们回家后有的给父母拿拖鞋,有的帮妈妈捶背„„家长们见了我们都说“孩子现在怎么这么懂事啊!”。
另外,我们教研组还加强了预习类作业的指导。这里所讲的预习作业可以提前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季节。可以到户外去观察,到工厂、商店去访问,也可以去书店、网上搜集、查找有关的资料、信息。可以是自己一人,也可以随父母或同学一起去完成。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前,我们提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孩子们的兴趣盎然,有的结伴到小河里捉来了小蝌蚪在家里养着,有的同学到网上去下载了动画片,还有的利用书籍、网络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学课文的时候有热情,学得快,还在班级里掀起了了解小动物的热潮。等到学习这一课时,同学们要说的话自然很多。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践证明,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小学语文教师精心设计非书面作业,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会是负担,笑容将绽放在他们脸上,他们将是爱学习、会学习,语文实践能力强的新一代。
教研是一项具体、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管理,开辟新的教学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作引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步,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和推广科研成果,培养我们自己的学术旗帜和教学专家。
第二篇:师生共同成长倡议书
师生共同成长倡议书
全院师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学院“双一流”建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追赶超越等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建立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教学生态环境,围绕学院建设发展,结合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我们共同向全院师生发起
“千天向上”,师生共同成长倡议:
1.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
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教育事业。
全院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要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3.增强名师效应,发挥引领作用。
教学名师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名师更应以身作则,树立标杆,成为楷模;青年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应守住教师本分,潜心教书育人;老教师要打破定式思维,坚持不懈创新;年轻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更需锤炼,以谦虚的姿态不断学习。名师有责任在课题申报、教学成果、技能竞赛、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4.做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课程。
全院教师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做强专业特色,打造精品课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发展“互联网+”教育,以党建为龙头,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全面发展、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5.建塑亦师亦友,培养品牌学生。
全院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应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层次的不同,恰如教师有着不同的层次一样,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要因材施教。我们对教育的最根本要求,不是人人都得到优秀,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6.抢抓发展机遇,常怀感恩之心。
全院教师应执着于立德树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学院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离不开学院这个平台。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成立等不仅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更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因此,要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感谢学院发展的平台带给我们的机遇与获得感。
老师们、同学们,学院正在卯足干劲加快步伐朝前进,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心系学院发展,支持学院改革,以更深、更细、更实的态度,为真正实现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学院内部治理现代化和“全省第一、全国领跑”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第三篇:书香浸润校园 师生共同成长
书香浸润校园 师生共同成长
阅读改变人生,阅读丰富生活,阅读提升智慧。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从读书开始的,可以说没有阅读的学校就不是真正的学校。为此,近几年来濮阳县二实小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阅读目标:
通过读书丰富师生的文化内涵,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师生享受读书的快乐,体验读书幸福,开阔师生的视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二、阅读保障:
(一)借助全县中小学全面启动学生阅读课程的东风,学校将晨诵、午读、暮省纳入校本课程,并聘请教育局领导和外校专家来学校进行关于读书的指导和讲座,加强了宣传和发动。
(二)学校开展了每学期向教师赠书作为放假礼物的活动和毕业生为学弟学妹捐书的活动,学校还结合教研室推荐书目,为老师和学生购进新图书,进一步充实了图书室,为师生提供了丰厚、优质的阅读资源。
(三)学校在教室走廊、内墙壁上悬挂读书格言,在学校甬道两边的展示牌上宣传身边的“阅读之星”,使师生进入校园就时时处处置身良好的读书氛围之中。
(四)学校为每个班购置了新的图书柜,成立班级图书角,师生把家中藏书存放于图书角,供全班同学借阅,实现资源共享。为给家长减负,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图书漂流活动。
三、阅读策略:
师生同读,共同成长。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校老师利用早读及中午的时间和学生同读,加强学习。每天早晨7:50——8:10为学校晨读时间,诵读我们的校本教材《经典》读本。冬天1:30——2:00,夏天:2:30——3:00为学校午读时间,师生同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名著,每星期两节固定的语文阅读和数学阅读课,借助《同步拓展阅读》或师生共同搜集和推荐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积累或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教师方面 1.读书,成了教师生活的常态。
读书活动开展以来,为了让教师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学校统一印制了教师读书笔记,命名为《教海拾贝》,其内容包括每日读书时的摘录和感悟,配发了精致的教育随笔记录本。现在我们的老师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读书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以成为教师的一种需要。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并在我们的教育家园博客上即时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对教师而言,阅读就是一种长期的备课,更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生命提升的重要捷径。为了让老师过上一种高雅而有品味的生活,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给老师赠书。几年来,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成了一线教师的教育宝典;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不知点燃了多少老师的激情;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虹霞老师的《创建一间幸福教室》和张卓玉老师的《构建新教育模式》等专业书籍,不断为老师们的专业素养注入鲜活的营养。
2.交流,让教师体验到了读书幸福。
在品味书香中,老师们思想观念渐渐地有了变化,行动也有了质的改变。同时我们每学期都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教师们畅谈自己读书的心得,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畅谈体会,言语中溢满激情和喜悦,让大家尽情地分享了读书的快乐。通过一次次的读书交流,教师感悟得以共享,收获满满。在交流和共享中,不知不觉就生长出成长的欲望。其间我校有9名青年教师获评2014年濮阳县教育阅读人物,多名教师撰写的读书随笔在濮阳县教研室博客上发表。
(二)学生方面 1.高效教学,拓展阅读。
为了高效有效教好教科书,节省时间拓展课外阅读,我校全面实施语文超越计划。我们的语文超越计划无论是课内超越,还是课外超越,都强调大量的自主阅读。所谓课内阅读,就是指用1/3的时间学完教材,用其余2/3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自由的阅读。这种阅读的基本前提是,运用我校的品牌----自主体验教学法,我们的这种教学法,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充分发动学生及其家长的前提下,让3----6年级的孩子每周达到10万的阅读量。针对不同的课型,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1+X”模式——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运用到多篇“推荐同步阅读文章”的学习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X+1”模式——“反三归一”:先选择“推荐同步阅读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1篇文章。“X+Y”模式:学完必修教材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书或一组“推荐同步阅读文章”。通过这样的课内阅读,我们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在静读中有所收获,在思考中趋向成熟,在交流中彰显睿智,在积累中逐渐成长。
2.校本课程,推进阅读。
我校还通过开设“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来推进课外阅读。所谓晨诵,就是每天上午利用上课前的晨诵课,让我们的学生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通过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的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诗歌的陪伴下开启新的一天;而午读则是利用课堂之外、闲暇假日,让学生海量阅读,通过老师荐读、学生竞读、亲子互读的形式,让3---6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周达到10万字的阅读量,让美丽的童书滋润着孩子的童年,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另外,我们并不是让学生一味地静心阅读,还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把积蓄在心中的阅读情感倾吐出来,让他们在行云流水般的自由畅说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读书交流会,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孩子们燃烧出了激情,彰显出了个性,喷射出了智慧。暮省就是在傍晚时分,学生通过记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等形式来反思自己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记录自己点滴的收获,留下暮省的足迹。
3.亲子共读,促进交流。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校利用家长会向每个学生家长发出了“亲子共读”的倡议,目的要求家长同逛书店、同读好书、共同交流、共同沟通。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有两个家庭被评为“濮阳县书香家庭”,24个家庭被评为“二实小书香家庭”并利用学校读书节进行总结表彰。
四、阅读评价
(一)活动评价,搭建展示舞台。
以活动来检阅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保持,还能深化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将课外阅读与各项活动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如我校开展的办主题读书手抄报展示活动、年级开展的“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荐交流会”等活动。
(二)竞赛评比,激发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评价中,引进竞争机制,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可使他们在激烈而又友好的竞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如开展“积累大赛”,看看谁积累的成语、谚语、好词佳句多;开展“读书征文比赛”,看看谁的感悟最深刻。我们校组织了大型的读书竞赛活动,如“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经典诵读年级评比活动„„
我们也在每个学期评比各种读书先进:“阅读之星”“书香家庭”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让热爱读书的孩子动力更足,同时激励更多的孩子也能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
五、收获与反思
(一)收获 :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
阅读,让贫乏与平庸远离了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了我们。阅读成了老师们最简单、最快捷、见效最快的成长方式,在勤读书、爱读书、和学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记录。刘文利老师在她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阅读才是真教育!阅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阅读是给学困生减负的一剂“良药”; 阅读能为师生建构丰富的智力背景;阅读是自我教育最有力的的手段。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他的精神成长是缓慢的。
(五)2班的杨宗冉曾经这样感言“阅读不一定能马上改变我们的成绩,但一定能改变我们的一生。自从学校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活动,我每周读一本书。现在,虽然我的成绩提升不太明显,但改变了我浮躁的心情,做什么事都充满了信心。” 总之,阅读,让我校的师生真正享受到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反思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系列的读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我们也感觉到了困难和困惑。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的养成和读书效果的显现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一些教师思想观念没能够彻底转变,仍然把读书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缺乏系统的方法性的指导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静静地思索后,我们会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一个善于读书的民族必然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一个乐于读书的学校也必然是充满希望的学校!我们二实小将继续努力,通过多姿多彩读书的活动,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四篇: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
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载体。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通过书籍获取的,是最便捷的“精神财富”来源。
当学校与书籍的碰撞在一起,那会是怎么样的火花呢?那必定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校园是传承文明和文化的主阵地,那一群群欢快活泼的幼童最是需要书籍的滋润与熏陶,也唯有书籍才能除去他们与生俱来的各种弊端,在书籍的恩泽下他们必定会学会感恩,学会善良,学会诚信,学会一切人类美好的情操!远离了自私,抛弃了好勇斗狠,拒绝了冷漠,不断自我净化的下一代必将是国家的栋梁!
书香的文明是智慧的文明,书香的校园是充满活力与才气的校园!
我认为书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益处,关键在于她是否被有效的阅读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之显。书是需要用来被阅读的,而且读得越多越显其价值,好比千里马只有被伯乐发现了之后,才会被人赏识,也就成了真正的千里马。一本书放在书架上,不去阅读她,她的价值也许也就是几张纸的组合的价值,何谈书的文化价值啊。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良好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式固然有很多种,但是阅读书籍会是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为取得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少不至于使我们盲目不知所措。
然而阅读的过程并不像打扑克,玩网游,打麻将等那样的通俗性和娱乐性,要使一个人喜欢上阅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有着贪玩本性的学生呢。要让人对阅读产生自觉行为是不容易,但却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不容易的事情往往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在校园里就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就显的尤为必要与难能可贵了啊!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来拉,要想书籍的芬芳弥漫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里,离不开领导的阅读榜样,除此之外离不开全体老师的阅读示范,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行为。
书香校园的形成一定离不开书香班级的建设。学生是书香的最大推动者,同时又是书香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营造书香校园的目的也在于感染熏陶学生。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则是培养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老师是学生阅读的榜样,更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很难会让他的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开卷有益,更要开有益之卷,老师就是要为学生把握好这个益卷的尺度,毕竟书籍在当今社会也是良莠不齐。读书不仅要为获得知识,更要学会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出来,也是在吸收和消化书本书本知识。让学生写的也就要求学生去主动读一本好书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坚持写十分钟的读书心得,梳理自己一天的心情工作和生活,为自己的每一天书写真实的历史,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成为灵魂丰盈的人,相信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成为闻墨起舞的学生。
第五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
----北都学校创建省一级图书馆汇报材料
图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学校图书馆担负着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等重要职能,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是教师教学科研的加油站,是学校领导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谋。它为师生提供了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源头活水。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馆越来越显出它的魅力。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大投入力度,增添新书设备
我校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309人,在校教职工23人。我校于2010年建成新的教学楼,学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虫、防盗等条件,室内宽敞明亮,洁静优美,墙上师生书写的读书格言、读书心得更为图书馆增添了浓郁的读书和艺术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队伍素质
学校图书馆工作网络健全,由张正石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施彩华副教导具体负责,图书馆设馆长一名,专职图书管理员一名,兼职图书管理员一名,图书馆网管一名。分管校长经常深入馆内,了解图书馆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解决存在问题。
图书馆效益是通过其自身的工作及服务活动来实现的,效益的大小与图书馆的服务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是图书馆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学校要求图书管理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努力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努力做到“六个字”——“诚”、“勤”、“快”、“活”、“精”、“高”。
“诚”即当遇到有的学生把书弄脏、弄坏甚至弄丢时,当遇到有的学生读书笔记完成得不够好时,管理员就耐心地做好说服教育和指导工作,让学生心服口服,以热情优质的服务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勤”即管理员在工作中要力争做到“手勤、嘴勤、眼勤”。“手勤”就是手脚要勤快。开架借阅容易出现乱架现象,这就需要管理员尽快整理好书架上的书,便于学生借阅; “嘴勤”就是
对学生的询问要耐心细致地解答;“眼勤”就是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面部表情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从学生的言谈中了解学生的阅读要求,从学生所借图书的类型,分析学生的阅读倾向。“快”即学校新购了书籍,要及时出示信息,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借阅到最满意、最需要的书。“活”即管理员要定期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促使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精”即要精选各方面的优秀书籍,陈列于书架上,供师生选择。“高”即经常与市图书馆、周围学校图书馆保持联系,虚心请教,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同时我们制订了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细则,对馆员全面考察,科学评价,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益奠定了思想基础。学校还支持图书管理员参加进修学习,专职图书管理员杨惠芬,兼职图书管理员常莉燕参加了业务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三、落实管理制度,追求科学合理
质量来自于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离不开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我校图书馆先后制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文献资料的采编、加工、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旧等图书馆业务操作规定;有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包括馆长、各部门和学生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有对读者的借阅规定,这些规定均上墙公布,让读者人人知晓。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使图书馆工作有章可循,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循序渐进。
图书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是图书的流通率,图书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多种功能。为了提高文献资料的流通率和利用率,我们首先加强了藏书建设工作。采购人员根据确定的收藏重点、收藏范围,各类图书数量及品种的多少,及时了解出版发行信息,征询读者意见,使藏书建设不断适应读者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第二合理安排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印发给每个班级和老师。教导处还把教师进阅览室读书列入教师常规工作考核,这样确保了教师到馆阅览率。第三培养好小图书管理员参与流通管理。我校各班选择了四名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乐于奉献的学生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负责学生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和班内图书的借还工作。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服务员的作用,确保了图书正常流通。
四、注重以人为本,发挥育人功能
我馆做到教师各室全天开放,学生借书阅览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1.5小时,寒暑假每周开放不少于一天,并且对师生实行全开架借阅,并设立
班级图书角,全校师生持证率达100%。每学期生均借书册数达12册;有师生阅览到馆、咨询、读者群流通、时间段流通、学期生均借书、某单本书最高使用频率等各种统计;馆内有足够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工具书,报刊数量超过了学校总量的50%,工具书超过了学校总量的10%。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逐步深化,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唤醒师生的阅读激情有重要意义。
为了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我们把学校的橱窗、墙壁、板报充分利用起来,让校园的每一块墙,每一块板报都能说话。我们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拉上条幅“营造书香校园,丰富文化底蕴”;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两边立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宣传牌,如高尔基的“热爱书吧,这是生命的源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每个教室的墙上也挂有名人名言牌子,同时还在教室外的墙壁上展出学生喜欢的诗句,在橱窗内贴上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所有这一切,令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芬芳的书香溢满校园,为师生共同徜徉书海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说,书香校园的环境布置,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它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利用书籍获取信息的习惯,使学生从书中获得乐趣,从书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我们每学期都要为教师学生购买一批新书,充实学校图书馆藏书。每天开放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我们给每个班配备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满图书,学生在课余可以自由阅读,一箱读完后,可与同年级交换阅读,或再到图书室换书来读,这样让学生能快捷地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提高了书的流通率。开始,学生不会选书,到图书馆也不会找书。我们就让图书管理员及时做好优秀图书的宣传,不断地向师生推荐好书,还发动高年级的一些学生做借书顾问,向低中年级的同学介绍好书,让学生及时阅读到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的好书。为了切实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我们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指导课,由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指导,专课专用。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每学期我们都要举行读书节活动。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表彰,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每个年级评出“读书之星”,进行“摘抄本展览”,“读书征文评比”,“演讲比赛”“读书小报评比”„„平时,学生还以“七彩
童年”为主题写学生日记,以“书韵飘香”为主题写读书体会,并在“教育在线”学生日记专栏进行交流。正式出版了教师的论文集《回答未来的挑战》,编写了教师随笔集《放飞理想》和学生日记集《新绿点点》。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提供了保证,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年半来,全校有63篇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发表,有78篇习作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04.10获张家港市“利百代杯”红读征文赛优秀组织奖,04.11获张家港市第五届青少年读书节征文赛优秀组织奖,05.6张家港市红领巾读书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
图书馆也是教师教科研的加油站,怎样让教师利用好图书馆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逐步成为科研型的现代教师,我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一是明确提出阅读要求,即每周进馆阅读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做文摘不少于1万字。二是优化核心期刊,为书找读者。根据学校教研专题、科研课题,向教师推荐书籍、文章。把期刊中有关原始资料编写成专辑,供读者参考。如我校图书馆围绕新教育实验课题《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同成长》从报刊杂志上收集了这方面的文章,复印、汇编,推荐给老师,要求每次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必须学习1——2篇,使教师读书有重点,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读书收效。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有计划、有落实。学校还为教师添置了朱永新教授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一百多种,每天开放教师阅览室。同时,学校还有电子书库,可供教师在网上阅读,教师还可通过“教育在线”这一平台进行阅读,学校师生有了充足的阅读资源。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读后感评比活动,文摘卡展示活动等,以活动来引导教师读好书,读名著,提高理论修养。学期末,各教研组编印了读书心得专缉,有《书韵飘香》《书海泛舟》等。正是这一项项活动地扎实开展,我校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学校有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9人。一年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09篇。43人次在市级以上论文竞赛等评比活动中获奖。
多年来,我校的图书馆正是以丰富、有趣的活动来推动师生的阅读,为师生提供了知识的源头活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馆的职能。
五、健全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的千年,网络将在新的世纪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因此,利用电脑管理图书馆,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本学期,学校加大投入,为图书室添置了电脑,初步尝试了电
脑管理图书。许多教师放弃了休息,冒着酷暑,对图书进行电脑编目整理,确保开学初师生就能正常借阅图书。
总之,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之一,是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必不可少的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高标准的要求相比,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评估验收为新的起点,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完善馆内设施,优化管理过程,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使学校图书馆成为素质教育的窗口、文化传播的使者、学生成长的摇篮。
每天开放时间8小时,每名学生每周借书12次,每次1册
四是开放学习,自我更新。我校以“提升观念,掌握技能,熟练运用”为培训目标,要求教师在自查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在一个阶段的目标,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转化成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校先后多次购买有关课改最前沿的图书、磁带、光盘等资料,订阅了许多教学杂志、报纸,鼓励教师利用规定的阅览课以及空余时间阅读。
教科室还定期精选一些高质量的教改论文、教育随笔、教改信息,通过校刊《教苑探微》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教师也可将自己的心得、教学随笔等在校园网的BLOG上发表,和其他教师交流,校园网成了学校宣传新课程改革的园地。同时,在教师中倡导“五个一活动”: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撰写一篇优秀论文,上一节自荐课,写一篇优秀教案,制作一节优秀课件。期末对教师的教学随笔、发表或获奖论文、优秀教案和课件、听课评课笔记进行检查考核。
学校图书馆按计划准时开放,保证学生按年级轮流进入阅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获二等奖。
依托《师生共写日记》这一实验的开展,在“教育在线”“放飞理想——城北实小教师随笔集”和“新绿点点——学生日记集”中发帖,进行网络交流,并汇编了两本《放飞理想》教师随笔、学生日记作为一个阶段的成果便于大家学习。
在“绿之韵”中,布置了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学生绿色书画作品、工艺画等。在“书之海”中,布置了读书名言、古诗、成语故事,阅报栏,新书内容介绍,学生读书笔记、文摘等,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一是在学习中交流。阅读教育名著、专著、高质量教育论文是教师提高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富有人文思想的著作,学习教育理论名著,学习有时代精神和现代信息的文章。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品味。要求每位老师摘记文章片段不少于30页,一些老师的摘记特别有价值,为论文撰写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我校依托《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师生共写日记》这一实验的开展,在“教育在线”“放飞理想——城北实小教师随笔集”和“新绿点点——学生日记集”中发帖,进行网络交流,并汇编了两本《放飞理想》教师随笔、学生日记作为一个阶段的成果便于大家学习。
四年多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350多篇。去年5月,《回答未来的挑战》,这本记录着老师们学养与才情的成果集,也跟大家见面了。我校承担的苏州市级课题《小学生创新学习研究》经过四年多时间的缜密思考、研究实践,于去年顺利结题。
其次,我们以案例研究为主,开展课题研究。以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段、一件在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为一个研究的个案,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提出教育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近两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团体获奖30次,个人获奖156人次。经过几年辛勤工作,我们取得办学的一定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先进小学、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市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市生态示范单位、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市交通安全学校、市平安文明校园,通过了江苏省二级档案室、市一级图书馆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