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航天的腾飞
中国航天的腾飞,嫦娥奔月
——浑南二中科普讲座系例活动开展
为祝贺中国嫦娥三号飞船的成功升空,也为了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关于航天和航空的知识,我校特别举办了有关中国航天的科普讲座活动,以便让老师和学生更多了的了解有关中国航天发展和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在活动之前学校特意做了精美海报并进行了宣传,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及时了解活动的状况。在今天,学生吃完午饭之后,便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学校一楼的报告厅,准备听讲座。十二点二十分,讲座准时开始,讲座的老师让从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讲了月球的概况,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人们要去探索月球,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航天事如何发展的,重点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计划和嫦娥三号的重大使命和意义,在最后还对人类对月球的开发,未来人类移民月球的可能性做了分析和预测。
本次活动讲的很精彩,让学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科学知识普及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发展了,国家才能强大。
第二篇:与中国航天一起腾飞的
天能集团:与中国航天一起腾飞的“天能梦”
张保国
美丽嫦娥奔月的传说,早就开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正如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如今,中国航天事业方兴未艾,正带领国人一步步迈向太空新高度。
在通往“飞天梦想”的征程中,我国不少卓越的企业,以无比豪迈的民族之情,鼎力支持我国伟大的航天事业。以致力于新能源电池发展的我国领军企业,天能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近两年来,天能集团积极开发军工用品、UPS备用电源、太阳能风能发电等领域的超级电池,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并受到航天基金会的表彰,荣获“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
至高荣誉 打造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梦想的“天宫一号”遨游太空,它承载的不仅是国家的骄傲,更是航天科技的进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并且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的天能集团,在追求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中国航天”实现战略结盟,无疑使其天能集团高科技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天能成为世界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天能集团在追求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平台,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最近,天能集团发布有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铅炭超级电池、锂电池和云电池,被行业称为革命性产品。天能集团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说,天能是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不仅仅是针对我国航天、国防领域开发新产品,更重要的是用航天品质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完美。
目前,天能电池系列产品除以电动车动力电池之外,还涵盖有军工电池、通讯备用电源、启动电池、航天夜视电池、太阳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锂电池等10多个系列,满足我国军工、科学考察、国防装备、通讯和光伏发电站等产业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效益回报。
天能集团创立28年以来,就确定“责任为魂、创新共赢的”企业理念,坚持实业报国和专业化发展战略不动摇。自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以来,天能集团自觉地将航天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融入到天能的企业文化,塑造了新的天能精神,以“绿色能源驱动世界”的信念,以献身国防的崇高使命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引领企业走向新的辉煌。
2013年,天能集团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铺就了经济、社会与环境责任协调发展的崭新画卷,与中国航天一起走向新的发展境界。
紧密合作 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2013年6月,中国航天基金会邀请天能集团,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摩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盛况。
中国航天基金会张玉江秘书长在10日的任务通报会上介绍了神舟十号任务的准备情况,并详细介绍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前来观摩的天能集团负责人和天能电池经销商代表难掩激动之情,当他们在发射场参观注意到牵引车配套的天能电池,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辉煌感到骄傲,一致表示要做好做大做强天能品牌和产品,为航天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2014年4月,中国航天基金会承文副理事长、张玉江秘书长、张卫部长、申行运部长一行特地来到天能集团。承文副理事长一行参观了天能集团的生产线、实验室、研发中心,详细地了解了天能研发、生产、销售等情况。承文副理事长对天能集团企业理念表示赞赏,他说,中国航天基金会选择天能集团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因为天能集团突出的技术实力和蓄电池行业龙头地位,更由于双方具有相同的自主创新理念和为民族争光、为人类造福的使命和理想。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天能集团矢志不渝追求产品的航天品质,时刻不忘履行支持国防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积极探索与航天事业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一起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
转型升级 放飞科技创新的“天能梦”
中国梦,天能梦。伟大的“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而真正能让“中国梦”永续发展的,正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天能集团正在用“航天精神”和“航天品质,大踏步向这一宏伟目标迈进。
和成千上万个浙商一样,从天能起步的那一天开始,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就用他敏锐的商业嗅觉、聪慧的经营头脑、坚韧不拔的浙商创业精神,把握时代的每一个鼓点,希望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每一次转型中获得更大的转机。他驾驶着“天能电池”的航船搏风击浪,催动着“天能电池”的脚步跨越前行,用20多年时间,演绎了一部天能版本的商业传奇,并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的形象跻身于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动力电池的引航者和万众瞩目的行业翘楚。
近年来,天能集团在制造水平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升等“五个提升”上下功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公司生产正在努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公司发展正在从数量、规模的扩张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
天能集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对传统铅蓄动力电池产品的研发改造,积极致力于军工领域和国防装备应用的新型高性能电池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对纳米电池、超级电池、卷绕式电池等进行科技攻关,引领和推动电动车动力电池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方向。精彩的天能,就像一匹黑马,凭着一颗奔腾向前的“心”,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机遇,迅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蓄电池行业典型样板,受到了国家、省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习近平、张德江、张高丽、李源潮、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赵洪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天能或亲切接见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天能的发展寄厚望。
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活水。一直以来,天能集团秉承“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研发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步伐,积极创造品质卓越的新产品,引领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最新技术方向。
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使“天能”始终保持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目前,天能集团围绕创新做强平台,先后建立了行业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能能源科技省级研究院、天能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天能集团—浙工大新能源工程中心、天能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PC超级电池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载体,申请专利超过1200件,获得授权专利760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殊荣。
公司通过积极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了关键技术来源的多元化,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确保了公司的技术、工艺和研发在行业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如今,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天能集团正迈步走在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百年天能”的康庄大道上,把目光投向了更高远的太空。“天能梦”,永不止息!
第三篇: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60年:中国研制出首枚火箭,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开端。
1970年: 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由一枚长征火箭送入太空,《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1999年:11月20日,首艘神舟飞船(神舟一号飞船)由一枚长征二号F火箭送入太空,在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地面。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于3月25日发射。4月1日,在绕地球飞行108圈之后,这艘飞船返回地面。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被送入轨道,并在次年的1月5日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他在太空度过了21个小时,绕地球飞行1 4圈后返回地面。
2005年: 10月12日上午9:00,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五天后安全返回。
2007年:中国发射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该探测器围绕月球飞行,为月球表面拍摄高分辨率照片。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内蒙古。
2010年:10月1日,中国发射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2011年:9月29日,中国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这是朝着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第四篇:中国航天事迹
中国航天大事记
陈有荣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于15日至17日发射,权威人士透露,尽管目前气候变化异常,但不会影响飞船正常升空。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在发射升天后,预计围绕地球飞行14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在华夏飞天之梦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历程。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早的领导机构(由航空主管部门代管)。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钱学森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 “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1958年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同年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 个自主发射基地的诞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从此,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继1962年3月21日首次试验失败之后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立项研制。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1月30日,中国研制的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发射中低轨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美妙的“东方红”乐曲首次响彻在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和日本(1970年2月11日)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此后又陆续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三号”、“实践四号”和“实践五号”,大大推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当月29日返回地面。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人造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此后又先后建成了“远望”2号、“远望”3号和“远望”4号航天测量船。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发射高轨道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一箭多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4月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º赤道上空。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测控和准确定点等技术。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2月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服务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至今,“神舟”号飞船已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成功进行了四次无人试验发射,首次载人航天、实现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夙愿指日可待。(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陈有荣)
第五篇:中国航天礼赞
中国航天礼赞
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中国人造出的第一架飞机在美国的蓝天试飞翱翔
国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已悄然历经了百年沧桑
这是 一个世纪的艰苦历程 一个民族的百年梦想
终于神舟遨游了苍穹 烙下了中国人的第一个脚印 终于嫦娥再度奔月 谱写了中国人的永恒神话 终于天宫永驻宇宙 铸就了中国人的万年仙缘
当火焰 燃烧了神舟的心脏 星空 收下了它的精魂
船箭分离只是一次 小小的短别 神舟 还有更远的远方
月亮的手 银河的手神的手等待得太久太久 中国的神舟 终于
终于 在太空遨游 遨游
黄皮肤的中国人 用自己的飞天神舟把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 彻底实现彻底实现
敦煌石窟壁上的飞天女神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 齐天大圣 飘然奔月的嫦娥仙子
还有上天下海的各路神仙
中国神话 播种下了东方人的飞天情缘
航天人
是你让那耀眼的火焰 直冲九天云霄 是你托起了华夏民族的脊梁 当你驻足凝望时
苍茫的天空布满华夏的夙愿 梦想化做九天的嫦娥 奔向深邃的月宫 梦想万年的仙缘 永驻浩瀚的天宫
是你在追逐着奔月的豪情 是你在攀登着天宫的云梯
是你将中华的标记烙印在浩瀚的星空我们铭记了神舟和天宫那一吻 深深定格在宇宙星空
你们已经攀上了科学的险峰 把一腔热血化做奋斗的脚步 红旗更红祖国更美 请允许我将这胜利的喜悦和你一同分享 当神舟重游苍穹时 当那嫦娥再度奔月时 当那天宫永驻宇宙时 华夏子孙热泪盈眶
当东方红的乐曲在太空奏响
当神舟载去了中国人的第一个脚印 当嫦娥谱写了中国人的永恒神话 当天宫铸就了中国人的万年仙缘
这一天来了 为了这一天
不知有多少人泪洒戈壁 也不知有多少人情结酒泉 终于终于在这一天 你们
你们把中国人的航天车 开到了浩瀚的银河岸边 终于终于让银河之风 也掀起中国人的衣角
让它也吹吹满是泪痕的中国人的脸 好样儿的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