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文学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播撒
让文学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播撒
当前有很多教师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片面地强调“语文是工具”,忽视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削弱语文的美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和培育学生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的功能。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工具学科,课文仅仅是落实知识点的范例,甚至连附在单元后面用来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短文也变成了他们灌输知识点的载体,全部服从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于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节,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在课堂上成了抽象的干巴巴的几条知识点;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一首首优美的诗歌,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至于文中那些引人入胜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感,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等等,也已所剩无几乃至荡然无存了。整个语文教学只是给学生注入了一些零散的语言基础知识,丝毫见不到文学性,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那么,语文教学要不要讲求文学性?身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语文,即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总称。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顾名思义,就是文学的作品,其显著特色也就在于其具有突出的文学性。这部分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承担着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学的基本内容及艺术成就、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的任务。虽然语文教材中的其它课文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普通文,但这些课文大都含有文学因素,有语言形象生动之处,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也完全有可能突出其文学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学审美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基于这一基本特点,语文课堂仅仅停留在分析课文的字句文法、篇章结构等层面上还远远不够,这样无法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任务。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这一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具有文学性,要把握好语言文字的运用与文学熏陶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互补互渗,既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如何让文学性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有的体现,让文学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播撒,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就只会注重字、词、句的解释,注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如此下来,一篇美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一堂语文课纯粹是教师单调乏味的讲解、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这种过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语文课学生上得如同嚼蜡,枯燥无味,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因此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正确处理文学性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首先必须坚持不懈地阅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天地,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以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古今中外文学史,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派别、主要文学作品。同时也要研究教育理论专著,阅读活跃于当前文坛上的名家新作、名作。只有教师领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去深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教学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为了教一篇课文,才读一本书,这种应付式的消极应对的结果,只能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而苍白。其次要喜欢写作,要勇于尝试文学创作,教师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过文学创作,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突出其文学性。
第二、引领学生亲近文学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引领学生亲近文学,感受文学,热爱文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内涵和审美修养。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己高深的文学素养引领学生亲近文学是关键。而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让学生走入浩如烟海的文学殿堂呢?
首先、引领学生亲近语文教材的文本,充分发挥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佳作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欣赏价值。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语文教师也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应创设情境,制造氛围,与学生建立起一同学习、成长、进步的伙伴关系,让学生真正触摸、感知、深入理解文本,把学生带到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正落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引领学生在文本中亲近美,感受美,品味美,评价美,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
其次、引领学生亲近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受教材之限,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扩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根据课文的内容及特点引领学生走到教材之外,赏析与之相关联的作品。学习了一篇文学作品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阅读与这篇文学作品类似的作品,或者是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因此,语文课堂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不受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烟波浩淼的文学海洋中遨游,触摸到更多的文学大师,与更多的智者对话,一次次地接受字、情、理的艺术熏陶。这样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更让学生触摸到真正的文学,并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启迪。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再次、引领学生亲近课文之外的丰富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不应只考虑课文教学需要而引领学生去阅读,应该积极引领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要随时随地向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学生在课外去阅读,引领他们走进更广阔的文学天地。其中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要作为主要课外阅读内容,在推荐时可以先向介绍作者,也可简介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或赏析精彩片段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欲望,抱着一颗探求的心进入作品。与时俱进地给学生推荐和介绍在当前文坛上极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也很有必要,把当今文学的新鲜活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在长流之水的浇灌、滋润中享受文学,茁壮成长。
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将文学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求知的心田,语文课堂就会富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及灵性,给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关怀,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纠缠于单调、死板的字词句解析不仅不能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我们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法,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篇:在语文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
在语文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注意在阅读中投入情感体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语文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感人之情、动人之爱,正如教育家夏?D尊先生说的那样,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好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下面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中的《观刈麦》这首诗歌为例子,来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
一、“忙”,劳动之爱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三大品质,那就是真诚、尊重和理解,在学习诗文的时候也是如此,要通过诗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先从诗文文本做起,从理解诗文开始,了解诗文中体现的情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观刈麦》的主题限定为描写农民艰苦的劳动,表示对统治阶级的痛诉,反映了当时租税的严苛。但是如果仔细阅读文本的话,就会发现这首诗歌告诉人们的不仅如此。从“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一个“忙”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在诗歌的一开始就歌颂了劳动人民对于农作劳动的热爱。即使租税相当严苛,但是老百姓也没有想过要逃避,要消极抗税,而是勇敢地面对,用加倍繁忙来应对,这不能不说正好体现了人民对于劳动的热爱,否则的话也不会有“小麦覆陇黄”这样的丰收场景了。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一句诗反映了农民种地时候的辛苦,但是就算如此,他们依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从诗文中的下一句就可以看出,“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民就算是用光了力气也都不嫌弃天热,反而还希望日头能够长一点,这样就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劳作了,这更反映了人们对于劳动的热爱。
通过对《观刈麦》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从诗文中最先能够看出的是其中充满了对劳动之爱,而这也正是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品德,通过阅读诗文可以给学生树立情感教育的典范。
二、“惜”,亲情之爱
卢家媚教授提出教材的内容往往直接反映了人类实践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人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情感体验,因此教材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各种“爱”的因素。《观刈麦》就是如此,它除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劳动的热爱,还体现了亲情之爱。
除了对劳动之爱,从诗文中还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个贫妇人,她“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不仅如此,她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孩,虽然没有劳动能力,而且家中的田地也已经在缴税中用光了,但是她依然不忍心舍弃自己的孩子,还抱在怀中,从这里就能够看出她的身上充满了亲情之爱。与此同时,她身边的人也对她显出了极大的宽容,在听到了她讲述的家事之后,不仅表现出了悲伤之情,而且还付诸实践,让妇人捡拾地上的麦穗,他们明知道这些麦穗也是可以用来缴税的,是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但是他们还是准许妇人捡拾,这表示人民群众的身上具有怜悯之情。在这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索,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诗文中,感受其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想到要珍惜亲情之爱。
从《观刈麦》的文辞中可以看到当时人类实践生活的具体场景,而这其中清晰地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情感,尤其体现了亲情之爱,教师要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找出蕴含在诗文中的点点情意。
三、“充”,生命之爱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从野心中获得的,也不是从责任心中产生的,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和热诚中产生的。在《观刈麦》这首诗中,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渴望和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得到感悟。
在领悟了诗文文字表面之爱,深处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从作者创作诗文的背景说起,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从作品中感受到“爱”。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搜索资料之后可以知道,《观刈麦》这首诗歌是白居易在担任陕西周至县县尉的时候所创作的诗歌。县尉并不是一个大官,而是一个负责捕捉盗贼、征收捐税的官员,虽然地位卑微,但是白居易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发现劳动人民遭受到了严苛的赋税,但是他却无法帮到他们,因此才产生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愧疚之情,而从白居易的这种愧疚之情中却能够真切地看出他对于劳动人民生命的尊重,以此来表现自己对生命之爱。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出发点思索一下,自己在面对社会疾苦的时候是否也会产生类似悲天悯人之“大爱”呢,虽然现在是新社会,没有赋税过重这样的问题,但是却依然会存在洪水、干旱、地震等恶劣自然灾害,在面对受灾的生命之时,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白居易是关心民众疾苦、敢于为民请命的诗人,而从他的诗歌《观刈麦》中也能够品味出生命之爱,让学生深度阅读诗文,感受诗歌中的爱,这很显然比感受其中沉重之恨,更符合诗歌的本旨。
语文教育的实践证明了如果忽视情感教学,忽略了在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一片散沙,他们很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鉴于现在年轻人的心中普遍存在的“仇富”“仇官”等不健康的心理,在语文课堂上就要防患于未然,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间,让他们更多地从阅读文本中感受到天地间的至情至爱,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三篇: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的世界,是“美”的世界。人类社会的美无处不在,宽阔壮丽的山川河流,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高尚纯洁的人文情感等,无不闪现着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文教师应该让“美”在语文课上生动起来。新课标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美育!美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便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育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趋善避恶,抵制一切卑劣的思想和行为。可见美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让“美”在语文课上尽情流淌,激情飞扬,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呢?
笔者结合自
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畅游
1.自然美,令人陶醉
俗话说:“天下美景,尽收眼底。”显然,美对视觉器官的冲击不容忽视,而语文教材中壮美的自然景观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渗透于语文课堂。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似一条奔腾欲飞的巨龙蜿蜒于广漠之上、盘旋于丛林之间的万里长城,以及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美妙绝伦的敦煌莫高窟等,都以其震撼人心的美使世界瞩目,令人神往。因此,语文教学在涉及自然景观、人文建筑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的敬仰之情。
这样,学生可以在愉悦中获取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2.社会美,震撼人心
语文教材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用心揣摩就可以发现。实际
上,语文课本中描绘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画面,通过作者语言文
字的生动描述,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如临其境,往往能给学生一种真实的社会美感。如《史记》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场景;《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壮观场面;《水浒传》中林教头谦和礼让,比武时善待洪教头的动人画面……这些历史故事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善于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美。
与自
然美相比,社会美的内容更为丰富,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就更大。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培养学生健康的欣赏情趣和审美能力,突出语文教学教书育人、抑恶扬美的功能。
3.人物美,启迪心志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历史人物,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塑造出无数的光辉形象,为人们世代相传,也成为学生学习和行动的楷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美的丰碑。例如:从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勇射九日的后羿,到主持修建“泽被千秋,功著万代”的都江堰的李冰;从不辱使命、出使西域的张骞、班超,到率领船队浩浩荡荡七下西洋的郑和;从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主持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甘愿以生命唤醒民众的谭嗣同;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开国元勋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数不胜数的历史人物,能让学生深深感悟出他们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这对于启迪学生的心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教育的绝佳素材。
二、结合文本,张扬个性,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要让语文课汁鲜味美,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结合文本和自己的个性,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
1.要上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美、社会美与文化美等。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听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就有这样的感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课堂上,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总之,教师、学生、教法、教材中所体现的美已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而且也发展了教师自己,师生在课堂中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和提高。
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是美的,美在课上得到了张扬,课后连教师自己也觉得回味无穷,美不胜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自然不会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相反,他们会因此而深爱上语文课,这也是语文教学魅力之所在。
2.教师要教出自己的个性美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避免自己的短处,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如果做到这些就会在课堂中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美”。例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情溢意涌,那么,在施教时,就应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情蜜意中得到陶冶,受到情感美感的教育,从而感悟语文课堂的美;有的教师沉静稳健,敏思善辩,那么,在施教中,就应用自己的智慧的雕刀,对色彩斑斓、充满美意的课文内容,沉着而次第地进行解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在施教中,就应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总之,如果每位教师都自觉地“潜进”“溶入”自我,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得之功,那语文课堂能不美吗?学生能不爱语文吗?
教师:陈艳
第四篇:让幽默穿行在语文课堂上
让幽默穿行在语文课堂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假如语气语调始终如一,讲解始终如一,则会让学生渐生睡意,语文课堂就会变成学生不愿意听的一潭死水。那么,如何让幽默穿行在语文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求知的兴趣?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从导语、重点难点、板书、突发事件等几个角度设计和处理教学环节,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幽默;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45-1
一、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幽默的导语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短篇小说《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我在导入时,先介绍了波兰作家斯特法妮亚?格罗津斯卡的小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你看斯普罗塔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以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
部长一再摇头,导致评论家对作品的评论不断变化,从好小说最终变成坏小说,其评价标准一直在变,有其个人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篇短小精悍、幽默诙谐的小小说与《变色龙》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导入《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重点难点
《孔乙己》是鲁迅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一篇经典篇目,作者在小说中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可笑可怜可悲的多余人的形象。其中有一个场面,酒客问起孔乙己当真识字时,孔乙己的脸上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但他们接着问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这里的“笼”用得非常妙,但学生说起其妙处时,又不着边际。笔者特地画了一副笑脸简笔画(图1),然而瞬间一颠倒,笑脸立刻变成苦脸(图2)。孩子们在哑然失笑之余,对孔乙己的心态必然会有较为准确的概括。
当然,要想幽默地处理重点难点,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文化的积淀,在教学中才会自然而然地妙手偶得。
三、板书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表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刻画出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性格。笔者为了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有深刻认识,先和学生理清文章的情节,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前盼后躲,个中缘由全是源于于勒的有钱和无钱。为此,笔者设计了下面一个外圆中方的铜钱(图3)。理解文章的情节之后,扣住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神态,结合菲利普前后变化,引导学生去领悟人物的性格特点:虚伪、自私、冷酷、嫌贫爱富、惟利是图。在铜钱的基础上我又添上几笔,形成钱眼(图4),学生在欢笑之余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了然于心了。整个课堂板书设计随着对文本的不断理解和深入,一个钱眼,留给学生掩口之后的一个直观形象。
板书的第一要旨就是直观,如果加上幽默,那就会让人过目不忘了。
四、突发事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课堂的效率速度,甚至会让师生情绪对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应是课堂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当众棒喝是一种方法,轻点该生课桌是一种方法,幽默提醒也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改正。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发现有一学生正打瞌睡,笔者立即口述一题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言外之意: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我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然后再找这位学生来体会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学生的小脸涨得通红,在这种情况下再多说一句恐怕也是多余的了。这种委婉幽默的方式是很容易为学生接受。
第五篇:我让学生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奔跑起来
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我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奔跑起来
各位领导、老师:
晚上好。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水平有限,诚惶诚恐,望各位老师不吝批评之辞。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奔跑起来,第一位必须重视扩大课堂知识容量。课堂之于学生,就好比疆场之于骏马。场地太小,即使骏马再能跑,一任你是踏雪蹑云,一任你是的卢駃騠,也施展不开。骏马得需大场地,大空间,撒开四蹄跑,才能显其骏。学生也是如此。一节知识承载量小的语文课,是不够学生进行思想撒野的。欧美人关于建筑学研究上的一句“屋顶的高度往往决定住在其中的人的思维宽度”,早就告诉我们,只有大的空间,大的容量才会出思维活跃敏捷、创造力强的人才。为此,我认为找到能够在规定时间和教学任务之下有效拓展课堂知识容量的方法,是让学生的思维在我们的课堂中奔跑起来的决定性前提。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我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一般做法是举一隅要求学生能以三隅反,借由新学知识点回顾旧知识点,将新旧知识点进行不断地链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归类中识记新的知识点。譬如我在教学《资治通鉴》中“赤壁之战”一文的时候,发现文中的“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在本学期所学习的课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我提醒学生“引”字除了有此处的“牵攀,招供”的意思,我们已学过的文言文本中还包含“引”字很多的其它意项,我举出了一个例子,学生立即调动回忆回顾了我们所学过的带有“引”字的句子,得出了“引”字还具有①拉拽②调转③延请邀请④率领⑤退却⑥引导引诱⑦延长伸长的意思,就这样我们不仅积累学习了它的新意项,而且一下子完成了对于这个词用法的全面大盘点和复习巩固。再如,在处理《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一个长句“而余三十年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的时候,我举出一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要求学生比较其中句式上的特点,并且让学生继续举出还具备有该特点的其它已学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很多特点一致的句子“石之铿然有声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等等,这样学生不仅立即明白了新学句子也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而且还通过比较归纳,掌握了“者”字是定语后置句的判断标志之一。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利用这样的举一反三,是可以有效地拓展课本内容的宽度和知识的容量的,而且老师引领学生所做的举一反三都是向已学旧学要事例,所以很方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以至于跑起来。
此外,我认为加快节奏,删繁就简,尽可能地突出课堂知识重点难点,有目的地、追求高效率地在课堂中加入当堂训练也是扩大知识容量的好办法。在教学语文必修三最后两篇古文《秋水》《非攻》时,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观察文言文中有哪些因素可以成为判断文言句式断句的标志。要求学生立即记下这些标志,并且整理出来,分成了:①虚词标记法②主语标记法③整齐句式标记法等既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又方便实际操作的具体断句方法。完成整理之后,我立即从历年高考语文加试题中找出一些较容易的文言断句题让学生练习,然后当堂讲评,指出学生把握的得当与不得当之处,然后再切入《非攻》原文进行断句练习。因为此前课堂重点设置的紧扣主题,且当堂训练及时,所以学生很好地完成了篇目断句,巩固了所学的文言断句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方法还不仅于此,好的办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去摸索和实践。要想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①备课要更加充分,只有做老师的能够对新旧知识信手拈来、予取予求,学生才能得到最为详细的纵向知识体系比较训练;②自我知识储备量要增大,老师做不了学生学海泛舟的汪洋大海,最起码也要力争做学生取水的生水之井。③对课程标准以及考点的把握要更加准确和细致。
我所说的只是一些最为粗浅的认识,仅当抛引玉之砖。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葛髙瑜
2012/7/2